我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人生哲理

时间:2022-12-15 05:04:36 作者:何簁簁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何簁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我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人生哲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人生哲理,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我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人生哲理

我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人生哲理

梁文道先生在他的随笔集《我执》里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夜夜在街头徘徊,用一瓶一瓶的酒将自己灌醉。某一天,她又喝了个烂醉,蹲在巷口吐得一地都是。突然间,她听到一阵细密又散落的脚步声,抬头望去,一群人在晨光熹微中跑步。“原来,又是新的一天了!”女孩叹息一声,“而我还停留在昨夜。”

自当初读完这个故事之后,已经过去悠悠数年。我度过了很长一段无所事事的时光,也认识了一些朋友,相约在夜里举杯,杯子碰到一起,说些彷徨又热切的话语。每每那一时刻,我的耳畔总是回想起女孩的话语:“而我还停留在昨夜。”

与黑夜相拥几乎成为一种对抗孤独与焦虑的方式,即便这种对抗,看起来是多么微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处在年龄的夹缝层中,将立未立,又不得不尴尬地面对种种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问题——“我是谁?”“我能够做些什么?”“我的价值来源于何处?”“我想寻找怎样的伴侣?”“我想度过怎样的一生?”这些问题对个人意志发出了强烈的挑战。沉沉的夜色固然能挡去一部分锋刃,但是,当喧嚣的白日来临,未被回答的问题依然高悬在头顶,如一柄达摩克利特之剑,拷问着个体存在之意义。

吟游诗人会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动荡与变化丛生,机遇与变革共存。而社会心理学家却另有一套命名的方式,阿奈特将18岁到20多岁这一特定的年龄阶段称之为“成人初显期”,人们处在“成人期的变动时刻表”上,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任务已经不再适用,完成学业、离开父母、经济独立、步入婚姻、生儿育女等严格按照章程表行事的计划也被一再打乱,甚至无限期地延后。大龄未婚男女已然并不少见,宅文化、创业文化也愈加盛行,越来越多的人站在三十未满、二十以上的门槛前,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他们既未成家,也未立业,仍然处在看似漫长的探索阶段,探索着未曾湮灭的可能性,也探索着自己未来可能会有的生活图景。

“我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年轻的心向世界发出呼唤。然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生活,同样令人焦灼。

阿奈特认为,这一时期的探索将远胜于其他的生命阶段,20多岁的年轻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他们选择的余地已经不算太多,很难再像赌徒一样孤注一掷,一些终身的承诺也要定下,他们将:

1.反复确认自我的同一性,想要弄清楚自我存在的意义、处于世间的位置、扮演的角色等。

2.面临自我的不稳定性,经历情感上的急剧变化,尝试转换专业、职业、恋人等,也不断地调整个人的生活方式。

3.聚焦在自我的问题上。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够为他们提供关于生命的正确答案。

4.处于过渡阶段,就像“三明治人”一样,体验着夹生的感觉。既不处在青春期,也没有正式进入成人初期,一切都将发未发,将立未立。

5.探索自我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伴随年龄的增长将呈现出日益萎缩的趋势,但总体的选择范围仍远大于其他时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会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自我的'确立、职业的选择等都需要依靠时间的检验。悲观的朋友们在持久的拉锯战中常会陷入低迷的状态之中,借助熬夜、买醉来缓解自身的焦虑感,又或在林荫道上徘徊,一遍遍吟唱“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而那些能够在黑夜之中睁开眼睛的人们,在经历了长久的挣扎与迷茫之后,仍没有放弃行动,在一小步一小步的试错当中,他们或许能够相信,这种拉长的探索期的出现,其实是一种社会优化的趋势。人们将依靠自己的头脑与心灵,做出重要的选择,也将信赖自己的选择,忠诚而坚定地生活下去。

那么,从成人到成熟究竟有多远?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一书中,提出了发展成熟自我的8条途径:

1.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体验生活。

2.选择hard模式,做出成长性的选择,而不是退缩性的选择。

3.倾听内心的呼唤,肯定自我、显露自我。

4.承担责任,每一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实现。

5.培养自己的志趣与爱好。

6.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

7.创造条件,了解自己的潜能,使高峰体验出现。

8.识别自己的防御心理,并且有勇气放弃这种防御。

这些专业的术语或许令你感到枯燥。那么,你还记得《渔夫与魔鬼》的故事吗?魔鬼在一只瓶子里住了四百年,终有一天,一个渔人打开了它的瓶子,而魔鬼却因为太迟而动怒。渔人悠悠笑道:“你是怎么进入这只狭窄的瓶中?”

曾经,我也在确认自我的途中迷失,误以为自己是那只心境恶劣的魔鬼,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出路。后来,一位朋友告诉我:“探索的路上,勇者先行。一次多勇敢一点点,直至能够拥抱新鲜的事物,投入其中,向未知致敬。”这一番话,或许也可作为“成长”乃至“成熟”的要义。而我终于能够想象自己是那位渔人,笑眯眯地指向莽莽天地,“嘿,你是怎么让自己受困在一只小小的瓶中?”

篇2:职场人生 没有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

低级职位总是这样,让人看不到上升的空间。但如果连这样的职位都做不好,你想要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恐怕来得更加困难。

一年过了一小半,又迎来跳槽小高峰,媒体报道说,今年五六月准备跳槽另谋新职的人里,最多的是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三四年的年轻人。

职场中骑驴找马太稀松平常,往往还有人在“找马”之前需要“有神通”的算命大师指点迷津。这点,我是不信的。谁想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万一他告诉我命运多舛,以后几十年还怎么过?要是说命好,那是不是意味着现在就什么都别干躺在床上等着掉馅饼就行了?

再说,我基本上也不相信谁有那本事可以一眼望见别人的未来,望见他们人生的尽头。

但人们往往以为自己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以后的生活。从他们还在学堂之日就已经开始人生规划了:读名校,然后做喜欢的工作,努力赚钱买大房子,然后再争取30岁创业成功,人生只有一次,太平淡怎对得住自己?

“我才不要过这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这种工作做到60岁估计也还是这个鬼样子……”这种话你一定说过,就算你没说过,肯定也听其他人讲过。

嗯,我承认我当年也说过――事隔多年,我觉得当时真是白痴,以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的眼光,看得到人间沧桑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更别提自己未来的命运了:你怎知哪片云彩会下雨?

诚然,很多工作确实无聊,只要你不求上进可以混一辈子。当年我就是这么想的,对着几本账簿,在一家看来永远不会倒闭的事业单位,和一群“无趣而友好”的女同事坐在一起,假如可以,60岁光荣退休那天也就是换了容颜。每每想到这里,便惊出一身冷汗。

后来我顶着家人的压力和朋友们不解的眼神辞了职,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时隔多年,更多的辛苦和幸运之后,也可以坐在那里云淡风轻地翻看杂志和报纸,看那些成功人士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的时候,发出一声轻笑――多么熟悉的措词啊: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望得到尽头的生活。

成功人士说出这句话,代表着他们成功之后的重新梳理。而上班才3个月的实习生,一脸无辜地把辞呈放到你面前并说出这句话,你就不知道心中该作何感想了――大约一方面觉得他们觉醒太早,一方面觉得他们未免也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了。

低级职位总是这样,让人看不到上升的空间。但如果连这样的职位都做不好,你想要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恐怕来得更加困难。我当年离开的那家事业单位的同事,如今再回头看,也已经沧海桑田,有已经做到管理高层的领导,有远赴重洋的学者……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你够上进,即使是玻璃天花板也可以打破。以今天的阅历回头再想象,如果那时候不离开,现在过得没准儿也很丰富多彩;但如果那时候不离开,也不会有今日今时我的存在。

所以,你其实永远想象不到未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没有“一成不变”这样的生活存在。那么你到底是该大胆离开追求理想仰望星空,还是该脚踏实地把眼下的事情做好呢?挖井是个好例子,你固然可以大胆判断哪口井更容易挖,但一地浅坑绝对不是成功之路。

最简单的职业原则其实是这样的:无论这份工作是不是你想要的,无论你是否看得到那生活的尽头,当你走的时候,有人无比惋惜地挽留你,那么,你的未来总会如

[职场人生 没有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

生活的尽头作文450字

我不再害怕“第一次”

我害怕作文400字

生活的碎片人生哲理

“那种思念”600字命题作文

我得到信任作文

我真想得到作文

我征服了害怕作文

爸妈加班,我害怕作文

有关尽头初三作文

我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人生哲理(集锦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害怕那种一眼望得到尽头的生活人生哲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