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哪天?处暑的由来

时间:2022-12-16 04:58:07 作者:Libra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bra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处暑是哪天?处暑的由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处暑是哪天?处暑的由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处暑是哪天?处暑的由来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通过日历我们可以看出处暑节气是8月23日。

处暑节日的由来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处暑节气中养生注意“春捂秋冻”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

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处暑养生要注意 “春捂秋冻”,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秋季的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运动时间选在早晚,中午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这个时间段活动。

冷水浴锻炼必须循序渐进,如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一直坚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时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由短到长。

[20处暑是哪天?处暑的由来]

篇2:处暑是哪天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2015年处暑节气是8月23日。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吃什么

夏天结束了,就意味着秋季的开始。这个时期,气侯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保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酒等;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梨等;多吃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 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此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处暑养生小提示: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2.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3.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4.防病提示:在9月23日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5.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6.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2015年处暑是哪天]

篇3:处暑是哪天

处暑时间:208月23日 星期日(农历七月初十)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日期计算

处暑日期计算公式:[Y*D+C]-[Y/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13,20世纪=23.95。

举例说明:2088年处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处暑。

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2015处暑是哪天]

篇4:处暑是哪天

处暑是哪一天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那么20处暑是哪一天呢?

2014年处暑是哪一天?2014年处暑时间:2014年8月23日 12:45 - 2014年9月8日 01:01

阳历时刻:2014年8月23日 12:45:58

阴历日期:七月(小) 廿八 星期六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处暑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到此节气时老鹰已经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像祭祀那样陈列食物;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到处充满了肃杀的气氛;再过几天,黍、稷、粱等类农作物也开始成熟了。

篇5:处暑是哪天

20处暑时间:8月23日

阳历时刻:2020年8月22日23:44:48,星期六

阴历日期:二〇二〇年七月初四,星期六

开始时刻:2020年8月22日23:44:48,星期六

结束时刻:2020年9与7日12:07,星期一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的特点有哪些温度下降

在处暑时节,气温在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太阳不断向南移动,太阳光照少了辐射也更低了,同时蒙古冷高压向着内陆移动,带来了更多凉爽。

秋老虎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的,在某些南方地区,因为副热带高压影响之下,热气卷土重来,温度重新走高,感受到秋老虎的威力,某些地区可能因此产生干旱的情况,这个时候山林比较容易着火,一定要小心防范。

雷暴天气

虽然说这个时候的雷暴天气还不是很多,可能没有夏天那么活跃,但是在华南、西南和华西等地区还是有着比较频繁的雷暴天气。

今日处暑适合发朋友圈

1.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处暑到,秋意渐浓,迎秋日好时节。

2.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你好,再见夏天。

3.早上好,今天处暑,暑气至此而止,秋意已渐浓。

4.今日处暑,炎热的夏天要成为过去式了

5.今日處暑,暑氣漸消~可是好热好热。

6.今日处暑,暑气退散,秋意渐浓……就好了。

7.今日处暑,暑气止,秋意渐有,最舒服的季节也到了。

8.今日处暑,长江以北区域开始变凉,而在长江以南的我仍要接受烈日的洗礼。好好工作!加油!

9.夏未央天渐凉处暑迎秋

10.今日处暑,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11.看了一眼日历今日处暑下一次节气的跳转就到白露了时间流逝起来毫不客气

12.于是乎心里不自觉就蹦出“秋处露秋寒霜降”这么一句来 忍不住感叹自然的神奇和智慧

13.虽然说了很多次希望夏天早点过去和结束的话但人总是喜欢在告一段落的时候假装回头看一眼“不久以前”才觉得放心和满足 我说假装 确实是假装 因为大多数人都打心底里认同着 总是前方最神秘和迷人 总是未发生的 触不到的最好

14.云一淡一轻,风一清一凉。处暑,和夏天说声再见,愿你处暑开怀,逍遥自在!

15.处暑时节,暑气渐止,天地始肃。早晚凉风袭,南庭落叶沙。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在北方,若下雨仿佛一叶知秋,若晴朗也无复暑气。泡一碗浓茶,剥一剥菱角,向着院子一坐,开始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16.不知不觉最恐惧最难熬的夏天伏天过去了!想想好开心, 来年的大热天慢点再慢点到来吧 ——今日处暑

17.今日处暑/凉秋 也巧遇到台风才有了「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之感 早上被风敲打窗户声吵醒 窝在沙发听着风吹的簌簌声 喜欢这般惬意与凉意 晚安

18.今日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我们已挥别“加长版”的三伏天,溽湿之气渐退,秋高气爽仿佛在招手。从古人的生活体验也感受到,一到处暑便生凉意,“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19.今日处暑,炎热逐渐退去,寒气上升,虽秋风送爽,亦是寒气骤增的标志。即日起至十月初不宜过度熬夜,元气耗尽冬天易生病。

20.2018今日处暑,暑气至此而止,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放假一天,想在家学习又想出去玩耍,矛盾重重。晚上芭蕾复课,赶紧练练,都胖啥样了。

21.生没有如果,命运没有假设;不要尽力而为,而要全力以赴。想要不可替代,就必须与众不同!早安大家!今日处暑,处暑之后,早晚温差会加大,天气逐渐变凉,大家要注意天气变化呀!

22.处暑时节,山城已有一些清秋之韵的味道了。黎明,晨风拂面,空气清新,沁人肺腑;中午,阳光已不太灼热,田间的桩稼开始泛黄染金;黄昏,低垂的夕阳即将西下,徐徐的晚风吹皱了一河秋水。处暑时节,不妨泡杯清茶,静下心去思索,抛弃那些虚无的幻想与烦恼,追寻一种反思之后的超然与洒脱。

23.今日处暑,终于可以说声与夏天再见了,长时间烈火般的煎熬总算过去,丝丝的秋风吹拂而来,人的精神也振作了起来,让我们在金秋收获收获的季节笑逐颜开,再夺丰收。

24.处暑后,早晚温差加大,北方降温明显,南方仍需小心“秋老虎”;“七月八月看巧云”,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秋高气爽,是郊游的好时节;处暑养生要防燥,宜早睡早起,尽量吃清热安神食物。秋天真的要来了!

篇6:处暑是哪天

2020年处暑是几月几日几点几分

2020年处暑时间:8月23日23点44分48秒。

阳历时刻:2020年8月22日23:44:48,星期六

阴历日期:二〇二〇年七月初四,星期六

开始时刻:2020年8月22日23:44:48,星期六

结束时刻:2020年9与7日12:07,星期一

处暑日期算法处暑计算公式:[Y_D+C]-[Y/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13,20世纪=23.95

举例说明:2088年处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处暑。

2020年-2035年处暑是几月几日2020年处暑时间:8月22日23:44:48,农历2020年七月(大)初四

处暑时间表

处暑时间:8月23日05:34:48,农历20七月(大)十六

2022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1:15:59,农历2022年七月(小)廿六

2023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7:01:06,农历2023年七月(大)初八

2024年处暑时间:8月22日22:54:48,农历2024年七月(大)十九

2025年处暑时间:8月23日04:33:35,农历2025年六月(大)三十

2026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0:18:31,农历2026年七月(小)十一

2027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6:13:59,农历2027年七月(大)廿二

2028年处暑时间:8月22日22:00:35,农历2028年七月(小)初二

2029年处暑时间:8月23日03:51:14,农历2029年七月(小)十四

2030年处暑时间:8月23日09:36:00,农历2030年七月(大)廿五

2031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5:22:54,农历2031年七月(大)初六

2032年处暑时间:8月22日21:17:53,农历2032年七月(大)十七

2033年处暑时间:8月23日03:01:22,农历2033年七月(大)廿九

2034年处暑时间:8月23日08:47:16,农历2034年七月(大)初十

2035年处暑时间:8月23日14:43:39,农历2035年七月(小)二十

北方气温下降明显

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南方感受“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2020年处暑是哪天

篇7:2021处暑节气是哪天

处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2021处暑节气是哪一天

2021年08月23日 星期一(辛丑年(牛年)七月十六)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返回目录

处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处暑释义:节气名。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以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暑”在古汉语里就是热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根据一年中气温的不同,“暑”也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小暑、大暑、处暑。其中小暑是立夏过后,气温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热是为小暑。大暑比之小暑热力要更甚,刚好处在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俗语说,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这个意思。同时,大暑这一时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时期。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就形成了即热有闷的特点,也是人们最难受的“桑拿天”。最后的处暑,已经是立秋过后的节气,虽有“暑”但处暑表示的是暑热停止的意思。从处暑过后,暑热结束,天气转凉就进入秋天了。

<<<返回目录

处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处暑时节,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尽量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同时像西瓜这类寒凉的瓜果,则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了。可以多吃一些秋季应急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哈密瓜、桃子之类的水果。处暑节气还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处暑应该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返回目录

篇8:处暑的由来

处暑的由来 -资料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全国华南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

资料

”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害,这时的连阴雨是主要不利天气。而对于正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沛的雨水又显得十分重要,遇有干旱要及时灌溉,否则导致穗小、空壳率高。

此外,还应追施穗粒肥以使谷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可过晚,以防造成贪青迟熟。南方双季晚稻处暑前后即将圆秆,应适时烤田。大部分棉区棉花开始结铃吐絮,这时气温一般仍较高,阴雨寡照会导致大量烂铃。在精细整枝、推株并垄以及摘去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的同时,适时喷洒波尔多液也有较好的防止或减轻烂铃的效果。处暑前后,春山芋薯块膨大,夏山芋开始结薯,夏玉米抽穗扬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此时受旱对产量影响十分严重。从这点上说“处暑雨如金”一点也不夸张。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节气的由来习俗202

处暑古诗

处暑文案

处暑说说

处暑是哪一天?处暑的谚语

处暑的由来 处暑饮食的方法需要注意哪些

今天处暑说说

最美处暑祝福语

处暑代表什么意思

处暑节气文案

处暑是哪天?处暑的由来(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处暑是哪天?处暑的由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