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时间:2022-12-16 05:19:55 作者:邓邓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邓邓”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2、《观沧海》中试人把___________的形象比为自己的形象,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

3、诗中两个“若”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辽阔壮美。大海显得神奇壮观,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2、《观沧海》中诗人把(大海)的形象比为自己的形象,表现了( 诗人博大的`胸怀,分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诗人的(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篇2:桃花源记阅读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阅读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_

(2)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类 (2)全,都 (3)邀请

2.A

3.(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2)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4.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5.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对即可)

篇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4分)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②。鲍氏之子年二十,预于次③,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噆肤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①祖:这里是祭祀天地鬼神之意。②响:回响,回声。③预于次:参预在末座。④类:种类,物类。⑤蚊蚋噆(zǎn)肤:蚊蚋叮咬人的皮肤。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乃叹曰( ) (2)众客和之如响( )

(3)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 (4)岂天本为人生之(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天之于民厚矣!(3分)

(2)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3分)

22、从生态伦理的观念,本文给了你哪些启发?(4分)

答:

参考答案:

20、(1)故:旧,原来的;(2)逾:越过,翻过;(3)诣:拜访,拜见;(4)走:逃跑。(每题1分)

21、D(A、被;B、替;C、发明)(2分)

22、周访立即派儿子周抚率领三千人会合石览一同去援救荀崧(得分点:即:立即;会:会合;俱:一同,一起)。

23、两者皆可。荀灌:有奇节,沉着镇静,机智勇敢;花木兰:替父从军,孝敬老人;辞官不做,不慕名利,既爱家又爱国(4分)。

篇4: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成长中的少年也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现在,班上准备开展一次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简明有感召力的主题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筹划本次活动,你准备设计哪些项目?依照示例,补充完整。

项目一:心情驿站: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

项目二:云开见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三:真情碰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过程中,丁一同学说出了自己一直以为王老师对他有偏见不知如何是好的苦恼,请你给他支一招,告诉他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珍惜青春,笑看生活(或:放弃烦恼,快乐成长)。

(3)示例:丁一同学,王老师对每个同学都挺好的,不会偏偏对你有偏见的。就算真的有什么误会,你可以在课堂上好好学习,积极发言,课下多向王老师请教问题,相信以你的勤学好问,一定可以和王老师相处得很好的。(意思对即可)

篇5: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晴,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1.对书的破烂情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深深叹着气”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表明父亲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写了我的哪几件事?从中看出“我”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父亲?从这些描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以书的破烂,写出我的调皮及乐于助人,为下文写“修补书”做铺垫。

2.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同时也为乔元贞家的苦楚而同情。

3.温厚,知书识礼,懂得怎样教育孩子。

4.裁书(送人)、背书。调皮、聪明又乐于助人。

5.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温厚、善良,善于理解人,富有同情心。

篇6:阅读文言文后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文言文后回答相关问题

文言文阅读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寻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指出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甚矣,汝之不惠(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2.下列加粗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残年余力/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告之于帝/录毕,走送之

C.其如土石何?/门人弟子填其室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慧”,聪明(2)借(3)得到,买到(4)等候

2.B

3.(1)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2)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意对即可)

篇7: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小题1:此诗是怎样写风的活动?(5分)

小题2:从此诗的整体上看,采用了什么写法?此诗寄托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

阅读附答案:

小题1:写风的活动,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她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5份)

小题2: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风咏怀,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反复品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抓住能表现风活动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作答。如“驱烟”、“卷雾”、“起松声”等动态景象人格化,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风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答题时,要点出“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点出“拟人化的描写”,分析运用拟人的手法所表达的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的角度分析作答。写风赞美风的精神,是为了抒写诗人像风一样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答题时,要先点出“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然后再分析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形象特征。

篇8:阅读《孙权劝学》回答相关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卿今当涂掌事()

③及鲁肃过寻阳()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2】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2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小题4】阅读短文,结合实际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1)推托(2)当道,当权(3)到(4)认清事物

【小题2】反问语气, 感叹语气

【小题3】只当作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小题4】结合实际(1分)启示(1分)意对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几个词语均为该篇中的关键词语,也都是文言实词.其中"辞""过"和今天的意思相仿,注意理解即可."当涂"和"见事"则要在学习中积累.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个句子,根据其中的"岂 邪"可知是反问句,应读反问语气.第二个句子根据其句子意思,及句末的"乎"可知是吕蒙感慨的.话,应读出感叹语气.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但”“ 涉猎”‘ 耳’等。“但”是只,只是的意思,“涉猎”是粗略地阅读的意思,‘耳’是罢了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文中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读书,结果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从他的变化中可知,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才可能去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还可以看出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在拟答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可以是的自己的学习实际,也可以是身边人的学习实际.

九个经典面试问题及回答

面试问题回答法

各种面试问题回答技巧

如何回答以下面试问题

英语面试问题的回答参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及答案

应聘出纳面试问题回答

护士面试问题回答技巧

面试刁难问题回答技巧

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技巧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