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垃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给母亲打电话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给母亲打电话散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给母亲打电话散文
给母亲打电话散文
给母亲打电话,母亲絮絮说起她在浙江采茶的日子。
原本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出去的,和村子里的几个大婶。可到了那里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原本说好的一天80元的价格,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不是嫌你采得慢了,数量少了,就是方法不对,质量不高,总之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一大堆的毛病。有时天气不好,还借故不让采茶慢的人出工。所以,原本说好的价格,大打折扣,有人一天80,有人50、60不等。母亲是属于60这档的。
听着母亲流水一样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过来,像春天的小雨,淅淅沥沥,隐隐带着些无奈和愤愤不平。电话这端的我安慰她说:挣钱多少不是最重要的,权当出去旅游了呗!这世间哪有免费的午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理,人家也没什么不对,咱手脚慢一点,不是毛病,身体要紧。
于是,母亲很快又高兴起来。她说,出去20天,除去天气原因没出工的几日,一共发了800多元。又买了100多元茶叶,除去来回路费,还剩下几百元。我说,买茶叶干嘛,又没真正的懂茶人。母亲笑了:好歹是出去采茶的,回来总得带点茶叶啊,茶叶很贵呢,一百多元才几两而已。我也笑了:茶叶当然分等级的,好茶是很贵,买不起呢,多少带一点,意思一下就行。母亲说:你们姊妹几个,每家分一点尝尝鲜。我说不要,母亲似乎是急了:那个地方的特产呢,都要尝一尝。我不想拂逆她的好意,就答应下次回去尝尝。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她说回来时候车票不好买,先是坐车到杭州,逗留了一日,和同乡五个人逛了西湖,方才从杭州再度买票到洛阳。西湖是个好地方,没想到母亲还有这份闲情逸致。而且从母亲的话里,听得出她的兴奋和喜悦,这就够了。想母亲这辈子前半生为丈夫、为儿女、为家庭,把自己栓在灶台或田间,一栓就是半个世纪,也挺不容易的。听姑姑说,母亲十几岁就嫁到我家,从此就开始了一个女人漫长的人生。
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老实本分又执拗倔强,一辈子跟随父亲倒也没吵过嘴。父亲识文断字,由于家庭关系,虽说只是初小毕业,但温文尔雅,谦逊和善,在村里很有威望。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也都喜欢找父亲商量。父亲对母亲似乎也没太高的要求,无非是做饭洗衣,养育子女这些基本义务。
旧时的婚姻关系,多半是父母之命,所以,我总觉得父亲和母亲之间更多的是亲情,而非爱情。我从未见过他们之间有什么亲昵的行为和言辞。男主外,女主内,共同撑起家庭的这方蓝天。在生活中,母亲的`脾气好像不如父亲,因为孩子多,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也曾因此招致母亲的责骂。而父亲,在我的记忆里,鲜见他发过脾气。不要说动手,就连重话也难得听到几句。也许这也是我们都愿意和父亲亲近的原因。
幼时家穷,姊妹又多,生活很窘迫。后来,在父亲的努力下,家里条件逐渐改善。我们手头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富裕,一些小零食也层出不穷。每每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之时,父亲回家来,常会出其不意收到我们悄悄塞给他的好吃的。那时候的父亲,总会一边嘴里说着“你们吃你们吃”,一边笑眯眯地接过我们的“私藏”,心满意足地坐下来。
那个时刻,母亲正在灶间忙活。对于我们私下偏爱父亲的行为,她一定是明了的,却丝毫不嫉妒,甚至还有些心满意足。我猜测母亲对父亲,应该是爱着的。儒雅俊朗的父亲,虽然和母亲交流极少,却也很少对母亲发脾气。或许,在母亲眼里,父亲是个完美的男人。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多次和我们念叨父亲的优秀,一说起父亲,母亲平凡的脸上突然神采飞扬,动情处,母亲往往哽咽不已。
我想,父亲,这个她生命里唯一的男人,已经牢牢占据了她的脑海。不善言辞的母亲,从来不说她多爱父亲,但,自从父亲走后,我们所看到的的是,母亲迅速地衰老了。这种衰老来自于内心的空洞,来自于对父亲的那份依赖缺失,来自于相濡以沫的情感无处维系。母亲的菊花,谢了。在那个黑色的春天。
其实,我们也是在那个春天突然发觉母亲是那么孤独。失去了父亲的母亲,日日困顿着,白发渐盛。家里的电视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找不到频繁坏掉的原因。我回家住了几次,发现一个现象:母亲喜欢睡在客厅沙发上,守着电视。有时我半夜醒来,听见客厅电视还响着,可母亲早已鼾声如雷。我悄悄关了电视,再度睡去。可等我再次醒来,电视又不知什么时候被母亲打开,而母亲鼾声依然如故。如是三番,我也终于不再关电视,或许,母亲需要的,只是电视里的热闹。
我劝母亲来我这里小住,她总是不肯。说是家里弟弟的婚事没定,终归是个牵绊。如今,弟弟也已成家,虽说还是不大懂事,需要操心的地方很多,可毕竟是了结了母亲的一桩心事。现在的母亲,渐渐开朗起来,她开始不喜欢呆在家里。家里原本有几亩薄田,因为无人耕种,都给了别人。今年,母亲收回来一块,说是要种点玉米或者其他,自家吃个新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时,她也会和村里的婶婶们一起帮别人摘辣椒,说是一个大活人,没有进项,老是支出,光靠我们几个女儿也不是长久之计,趁着自己现在还能动弹,挣一个算一个吧。
我知道母亲的恐慌。弟弟刚刚成家,手头也没什么积蓄。我们姊妹几个前期已经为弟弟装修和结婚拿了不少钱,母亲不想老指靠我们,弟弟又扛不起家庭的担子,她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支撑这个家。
唉,无计可施的母亲,我们怎么不知您的苦衷?
和母亲通了半个多小时电话,知道母亲一切安好,旅途劳顿也已完全消除,方才挂了电话。有时间,还要回家看看。父亲留下的空洞,更多的还是要我们来填补的。这是责任,也是义务,我们责无旁贷。
篇2:给妈妈打电话散文
给妈妈打电话散文
这样的夜晚未免太过安静,蝉鸣早已销声匿迹,刺骨的寒风瑟瑟地吹着,偶尔几声猫的呜咽声在草丛里响起,教人忍不住快步前行。这一切似乎都藏着无边的黑暗。
“喂,你在干什么呢?刚刚怎么电话一通就挂了,我还以为出什么事儿了呢”一道年轻而焦急的声音在夜幕下响起,徐徐的脚步声在校园两排树间交替进行。
“刚刚在叠衣服,没听见铃声啊。”
“这样啊,那弟弟呢?又在玩玩具吗?”女生轻车熟路的问到。
“他在大舅妈家玩电脑”妇女似乎是放下手里的衣服,OO@@的声音传到电话这头。
“别让他经常玩,上瘾就不好了,对眼睛伤害也大。等我回去了他就可以玩电脑了。”女生一如既往的.像个小大人似的和妇女嘱咐。
“让他玩一下吧,平时也没得玩。我正在给他熬梨子水呢。“怎么了吗?又感冒了?”焦急的询问声。”
“咳嗽一直没好,可能梨子水有点不好喝,一直在抗拒。”妇女叹息着说。
“好,那等下是去接他还是谁送他回来啊?”
“等下洗完碗,水熬好了我去接他。你现在在外面?”
“嗯。”
“你又一个人在走?怕?所以给我打电话?”妇女轻笑。女生被拆穿了有点儿不好意思。
“没有,本来也要打。这几天太忙了,等下晚了怕打扰到你们。”女生皱了皱眉毛,一个人走夜路的害怕不想让对方听出来,急急忙忙找了个借口掩饰着。
“爸爸呢?他在干什么?”女生找准机会转移话题。
“他还不在看电视。”
“那你等下记得早点接弟弟回家啦。”
“好,他说让你下次回来的时候把你给他买的玩具带回来。”
“知道了,我放假就带回去。对了,我这个冬天居然一直都只穿了一条裤子。”女生兴奋地炫耀着。
“你还好意思说给我听,我知道了肯定骂你啊。你怎么只穿一条呢?温度这么低。”似乎能感觉得到妇女不悦的皱了眉。
“没有,我是觉得穿两条动不了,反而还不好发热。不过真的好冷!”女生抖了抖布满寒意的身体,继续疾步前行。
“所以多穿点啊,出门的时候带上围巾帽子手套。自己多穿点,别感冒了。快走到了吗?”
“没有,还有很远。”女生的声音里带着些许寒意,嘴巴被冻的张不开了。
时间停止,陷入了一片沉寂。没有声音,刺骨的寒风削面吹来……
“那再说点什么吧,怕你一个人害怕。”
“好。”
“最近怎么样?”
“一直在复习,然后现在去开会。可能开到很晚,所以现在就给你打电话了。”
“好。现在还多远?”
“还很远。”
妇女轻笑。
…………
“那现在呢?”
“快了。挂了吧,你去接弟弟吧。”
“好,注意安全。”
“多穿点。”有些嘶哑的男声从电话那头传来。
“嗯,挂了。”女生如蚊的声音吹散飘落在冬日夜幕刺骨的寒风中。
踏上台阶,打开门,温暖的空调风迎面而来。刺骨的寒意早已驱散,也不知是那温暖的空调风,还是刚刚的那一通电话。总之,暖暖的幸福满溢在心中。
篇3:给李老师打电话散文
给李老师打电话散文
下午送儿子到达终点站时,快下车的儿子撂给我一句话:“妈妈,李老师上午说,让你抽空给她打个电话。”
我连忙打开包,想马上给李老师联系,结果我发现手机没带。回到家,找到手机,我忙打通了李老师的电话。
和李老师简单通完电话,顿时让我觉得汗颜,让我不由得倒吸了几口凉气,让我也再没心思躺在床上,悠闲地读书看报。
因为我家这位坏小子公然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乱说话,因为我家这位坏小子公然不服从李老师的命令,把星期天查资料的作业“拒之门外”,还因为我家这位坏小子状态特差,把李老师布置星期天的作文,写跑“偏”了!
这让我想起中午放学接到儿子时,儿子那副无所谓的态度。
当我问及儿子上午发言没,儿子冲我摇摇头。当时我想着可能是儿子感冒的原因,当我又问及儿子上午考试的情况时,没想到儿子扔给我一句话:“考试的题超简单,我是闭着眼睛做的!”
闭着眼睛做的!当我听到儿子说这话,当时就觉得儿子有点飘飘然了。
“如果前几次能闭着眼睛把问题回答得完美,你可能就是副其实的第一喽!如果你再仔细认真点,你可能真有闭着眼睛做题特异功能喽!”我有点不开心地回应儿子。
听到儿子的这番“大话”,又起到他这个星期天的作文,更让我大跌眼镜。当时我看到出自儿子之手的那篇作文,我黯然神伤,对儿子重重地说了两个字“返工”!令我没想到的是,“返工”之后的文章仍不符合李老师的要求,原因是儿子因为说话,根本没弄明白李老师作文的要求!
而现在,我又联想到和李老师刚才所打的电话。这让我这位全职妈妈很自责,很内疚,儿子的“跑锚”动态,让我的的确确很内疚。
一番思索之后,我想:首先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学后,带上这位坏小子,当面对我们的李老师赔礼道歉,让坏小子给李老师立下“军令状”,上课再不乱说话,补上星期天查资料的作业,把星期天的作文按李老师的'要求再次“返工”,立争达到李老师的满意为止。
我应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儿子放学回到家后,好好和儿子谈谈心,让儿子能从真正意义上明白上课乱说话的危害。我们天天不是在作文上写着:如何爱我们的老师,如何尊重我们的老师,而老师在课堂辛苦地给我们上课,而我们却这样……这真是多么不该的行为啊!这真不是妈妈眼中的好儿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呀!
我还要及时拨开儿子心中的那团“浓云”,给儿子点一盏明亮的“心灯”。让儿子除去骄傲和浮躁的心理,低下头,踏踏实实地学习和生活;我想让儿子在成长的岁月里,多一些谦逊,多一次沉稳;我想让儿子在这个多梦的年代,做个最好的自己!
我要让儿子在这个明媚的春日里,永远做个我心目中的那个雄鹰,做个飞翔在这湛蓝天幕下搏击长空展翅翱翔雄鹰,做个快乐无比的雄鹰!
篇4:给母亲打电话阅读答案
①母亲从小就生活在老家的山村里,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我们那里的县城。去年,我和妻子商量着要将孤零零一个人生活的母亲接到城里来,可母亲总以不习惯为由拒绝,我知道她是怕给我们添麻烦。过完年,母亲拗不过我好说歹说,同意到城里来为我带娃儿。
②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孩子睡着的时候,她总会拿把扫帚在楼道里打扫,遇到人时还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有一天,母亲问:“对面那家姓啥,怎么不见来往过?”我说我也不认识,母亲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惊讶。我知道母亲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
③每当客厅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时,母亲总是很兴奋,只是那些都是我和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没有人认识我母亲。母亲偶尔接一次电话,也往往是应上一句话,话筒便传到我和妻子的手上。我与人通话时,母亲便呆呆地立在一旁,好奇地看,然后,眼里是一片旷远的失落。
④有一次,我突然像明白了什么,当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我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我母亲身体还好呢,谢谢你对我母亲的问候……”这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眸子亮亮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
⑤我向一个女同事讲起我母亲,告诉她一些我母亲的事情。没想到女同事眼眶里居然盈满了晶莹的泪水,说她母亲想来也是这么孤独吧,只是她没有注意。当时,女同事还要了我家的电话号码,说要让她母亲给我母亲打电话。
⑥这天黄昏,我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接过一听,便急切地叫我妈:“妈,您的电话!”母亲闻声走过来,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竟不敢靠前。我把听筒塞进母亲的手里,一字一顿地说:“妈,您听,是您的电话!”母亲把听筒靠近耳畔,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
⑦我默默地退出房间,走到母亲经常呆呆伫立的阳台上,面对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 (选自《百姓生活》)
1.母亲来到城里后,遇到人就“主动”“打招呼”,是因为她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中“生疏”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我”在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母亲接到第一个打给她的电话时,“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竞不敢靠前”,“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孤独,渴望与人交流
2.“疏远,不亲近
3.为了让母亲清除地听到,使母亲感到有人牵挂、关注
4.接到电话之后的激动的兴奋。
篇5:打电话散文
打电话散文
现在的生活似乎离不开电话,而我偏是另类,想不起电话更想不起打电话,也许是从小穷惯了,觉得电话是有事才可用的东西,可是每每到了有事要用的时候偏偏不能用,不是手机记忘带了,就是手机没电了,要不然就是好不容易打过去却没有人接,再要不然便是千难万难的打过去,有人接,第一句话却是“有什么事?”,你这边火急火燎的亦或是满腹心情的打过去,那边一句“有什么事?”仿佛万般无奈满腹愤懑却全力压住尽可能的心平气和地回过来,却依旧将些许的委屈夹在里面,此一问之下那个火呀那个心情呀,什么都没有了,反是觉得这般的打搅实在是极大的不是,于是乎陪着满满的'小心可怜吧吧的回答着“没什么事”,真的,能有什么事哪?刮风下雨地震了那是老天爷的事,小老百姓能管得了吗?病得七死八活的那是送医院的事打电话能解决吗?停水停电那是水电局的事,说也没用,那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事,那又为什么打电话,想来想去真是自作多情的以为是个事原全不是个事,那又干吗要打,还不是自己在多事吗?如此这般的一番推论,还需要打电话吗,还需要电话吗,养着当摆设吧!
但对某些人来说电话是决对不能没有的,即使身边有人也要做出日理万机的样子,那个专注那个认真天塌下来也是不能不看的,即便是走在大街上不惜踩上脏水或是狗屎,更甚于碰到电线杆上,那份忙碌是给别人看的那份专注是给身边人看的,人情冷漠的连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了,不知道还那么匆匆的忙活什么?活着的意思全在网上现实的反倒是不现实了,现在的人都怎么啦?是我出问题了吗?
再翻过来想 ,打不打电话是你的事,接不接电话是他的事,你做你的事他做他的事,想没事找事也行,想有事说事没说也不是大不了的事,你当是个事别人未必当是个事,所以,是不是事你说了不算,你不如当做没事有个好心态,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是不?
篇6:给聋娘打电话散文
给聋娘打电话散文
一娘一其实已经听不见声音了。十几年前的一次车祸,让她的耳朵完全失聪,助听器给80多岁的她带来的只是一些噪音。她更多的时候是靠看别人的'嘴型和猜测,与别人对话。
但我还是坚持每周要给她打一次电话。父亲去世后,一娘一就住在大姐家。大姐告诉我,很奇怪,一娘一对其他声音都充耳不闻,唯独对电话铃声有反应。每次打电话,一娘一即使坐在院子里,都会告诉姐说有电话了。来了电话,都是大姐接。每次一娘一都会问姐:“是不是小辛的电话?”若是,一娘一就会走到电话机旁侧着耳朵听。一次,我和姐说一会儿后,说让一娘一接电话。一娘一推脱着,好像对这个洋玩意心存敬畏,说:“说啥呢说啥呢?想了好多话,一拿起电话,那些话就找不着了。”
姐就在旁边说:“你慢慢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娘一拿起话筒还说:“看看,我也不知道说啥。”问她的身一体怎么样,她没反应,只是一个劲儿地问我:“娃啊,北京冷不冷啊?你穿得厚不厚?可别感冒了。”我说,没事,北京的温度和老家差不多。不知她听到没有,一娘一继续说:“娃啊,你吃饭可别将就呀,想吃啥就吃啥啊。”我说没事,现在还吃胖了些。她听不到我的回答,还是问:“你好熬夜,晚上可别睡得太晚了。晚上别喝茶了,喝茶更睡不着……”一口气把关心我的话说完了,又自言自语地说:“你看看,又不知道说啥了,不说了。”就把电话给了姐。
基本上每次都是这样的对话。我关心着她的身一体,她也在关心着我的身一体。只是一娘一说的我都照单全收,而我说的,她一个字也没有听到。
但即使这样,我仍每周给她打一次电话。
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了半个月。到第十天左右,姐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小弟,你没事吧?怎么那么长时间没有给家里打电话?”我一愣,才意识到竟有十来天没有给一娘一打电话了。姐说,你这么长时间没有电话,一娘一这几天都没睡好觉。一有电话来,就说,肯定是小辛的电话。结果每次都让她失望,她就让我给你打电话问问你。当时,我心里就那么一酸,一疼。前天晚上,因为加班,电话打得晚了一点,也就是8点多,一娘一已经睡下了。我正和姐说话时,听到姐说:“一娘一,你怎么起来了?”话筒里听到一娘一说:“我听到电话响了,肯定是小辛的。”又听到姐说:“你看你,天那么冷,你赶快回床上去。床刚暖热,你一起来就凉了。”一娘一说:“我不走,就在旁边站着。”姐和我说,一娘一听到你的电话,衣服都没有穿整齐就过来了,非要站在旁边听不可。我说:“一娘一听不见,让她回床上吧。”姐说劝不走,就在旁边站着呢。给她电话她也不说,就是站着。我匆匆放下电话。我在想,那些她听不到声音的电话,其实成了她和远方的儿子唯一伸手可触的实物,所以才会对电话声音那么敏一感;是不是觉得站在声音旁边就像是站在儿子身边一样了呢?千里之外,我朝一娘一的方向深深一揖。
篇7:给母亲散文
给母亲散文
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可我却没有回去看您,心中一直耿耿于怀。夜已经很深了,我依然睡不着。这些日子来睡眠一直不好,每天都要弄到很晚。晚上躺在床上会想到您和爸爸,想到十几年前的您,想到您为了筹备我的学费累得中暑,想到爸爸的那双树皮似的裂开口子的手。可是现在,妈妈,我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让您和爸爸住上宽敞一点的房子,享受到老年人应该享受的闲适和安逸。有时去六安的时候,路边会看到爸爸一个人辛苦拉着煤球的背影,我心里就会漫上深深的悲哀。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然而,我却不能为你们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在为哥哥和姐姐操心,而我,在你们的身边,却不忍看到你们这样。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妈妈,其实这三十年来我从来没有和您好好聊过天,有些话放在心里说不出口。今晚就让女儿陪您好好说说话儿。妈妈,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一个孝顺的女儿,我也从不知道别人到底是怎样孝敬老人的。在我的感觉里,对您和爸爸的牵挂有时候甚至没有对哥哥和姐姐的牵挂多。也许是因为您和爸爸身体还算硬朗而哥和姐的婚姻不太美满的缘故。所以,有时候会忽略您和爸爸。
妈妈,我在家中虽然是老小,但是却觉得自己时时都在为哥哥和姐姐操心。有时候真的感觉很累!y在家中经常念叨着他们。我听着就烦躁了起来。我不知道以后的生活将会怎样。你们年老体弱,生活上不能自理的时候会怎样。哥哥和姐姐好像无力操心你们,他们自己已经够呛了。然而,我不能让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不多贮备点。我知道哥姐的生活很辛苦,但是,我不能因为他们的辛苦而忽略你们以后的生活。每当我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我总会想到你们,想到我看过的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我们兄妹不应该像高老头的儿女们那样。所以,妈妈,我们会尽力做好的。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天来,往往会伤感。生活处处都需要钱。我们不把钱看得很重,但是没有钱却办不成事。身受工作的限制,没有能力去挣得大把钞票,觉得自己很无能。有时候想自己是不是仅仅只能在文章中抒发无聊感慨,做一个自命清高的人。昨天到学校将我的文章打印出来,同事看到以后说我很无聊。我很受到了打击。妈妈,您不知道,文学梦是我小时候的情结,可现在在生活面前,我的梦想显得很幼稚可笑。文学,在我的生活圈子中已经被视为最无用的东西,它换不来物质上的改变,至少对我说来应该是这样。我每天这样痴痴地胡乱写点什么到底有什么用呢?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并不能改变您和爸爸的生活,不能改变哥哥和姐姐的生活。也许是心有天高吧!我向往的生活不是这样的。你们生活得舒心,惬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宁愿自己多劳累一点,只要你们过得好。可是,现在,在我们兄妹三人当中,只有我的生活最为安定。我宁愿不要!妈妈,如果能换来您和爸爸还有哥姐的幸福,我愿意舍弃这些年来辛辛苦苦的奋斗。
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没有为您庆贺。Y说给你们办一个存卡,让我们兄妹每月给你们存点钱。Y的孝心我很感动。Y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为你们有这样的孩子而感到高兴吧!前几天我去看望你们的时候就顺便在邮局办好了。打电话对哥哥和姐姐说了计划,他们都说好。但是我们不准备对您和爸爸说的。那天您觉得我们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您,我笑着说,没事。您以为又是哥哥要我帮什么忙。您已经被哥哥的日子弄的紧张了!我知道您表示怀疑,但是,这是您的子女的事情,还请您不要过问了吧!
在我们兄妹三人的生活中,我最幸福,所以我很珍惜我的幸福。我不想让您和爸爸再多操心一个孩子。我和Y尽量不怄气,不吵架,和和美美,共同赡养我们的父母,让您和爸爸放心。可是,妈妈,我也有烦心的时候,但是我的烦心却不能对任何人说,所以有时候很孤独。妈妈,我从来不想对您说我生活上的烦心事,我怕您累着。可是,歌词中都说:“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妈妈,我不忍添加您的忧愁!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了?Y一直很关心我,我们虽没有大把钞票,但是我们也能自在逍遥。可是很多时候我却开心不起来。有时候,会想到我辍学的日子,我想,当初如果我没有渴望读书,没有考上学校,现在的我会生活得很单纯吧?我就不会有这许多闲愁。我每天做完自己的活儿,早早休息,除了吃喝拉撒,就是挣钱养家糊口。空闲时打打牌,聊聊天,串串门,如此等等。生活虽然不精彩,但绝没有这许多烦恼。这样的'日子现在在我看来竟然是奢侈了。这些我已经不会做了。所以妈妈,有时候真向往这样的单纯的,无知的生活!
我不知道女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才算有意义?每当看到那些携手走过的花甲老人时,心中总会涌动一股敬意。我想,茫茫人海中两个人相遇、相识、相知,相依为命是何等的不易!您和爸爸已经携手走过四十个春秋,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再大的困难现在已经过来了,但是你们往往会为了一些琐事而闹得不愉快,何苦呢!妈妈!您的孩子都已经长大,远离你们,你们自己应该好好保重,不要让儿女牵挂。我们虽不能时时陪在您身边,但是,妈妈,您和爸爸始终都是我们的牵挂。你们开心,我们就快乐。妈妈,其实我多羡慕您啊!您已经和爸爸平平安安一路走来了,直到老去。我真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样呢!这些天我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可能有轻微的神经衰弱。每天休息时间很少,而且还经常做梦。妈妈,有时候简直在想,生活是不是完全是这样的?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简直有自暴自弃的感觉。妈妈!我知道我不应该有这想法,哪怕仅仅是想到都不应该。尤其在今天,您的生日这天。您的幸福也牵在我们身上,我明白的。所以妈妈,我真的好向往无知的生活!
夜已经很深了。新的一天又来了。妈妈,我不说了。我想,这些话您会有看到的一天。当您看到的时候,我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状态了。妈妈,您就放心吧!
篇8:多给母亲打电话美文欣赏
多给母亲打电话美文欣赏
母亲不识字,但那天凌晨,我却给她发了一条让我愧疚不已的短信。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我让她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她却执意不肯。没办法,我只好给她买了一部老人手机,万一有什么事情,可以互通一下信息。
开始,母亲并不同意买手机,她说:“我又没读过书,手机的倒顺我都摸不着,买来做什么?”于是,我给她讲解了老人手机的诸多好处,并说学起来非常简单,保证一学就会,她看我说得轻描淡写,才勉强答应了。
买了手机后,母亲没几天就学会了接听和拨打,并很快就熟悉了那些阿拉伯数字。于是,每过几天,我就会给她打一个电话,她总说自己吃得好、睡得香,身体挺好,让我不用挂念。一次,我又给她打,她说:“你工作那么忙,以后没什么事,就别打了;我有事时,会给你打过去的。”“没事的,妈,我也没有那么忙。”我口上这样说着,却把“给母亲打电话”这件事给淡化了,以至于,我给她的电话越来越少。
那天晚上,我关了电脑正准备睡觉,忽然手机的短信铃声响了;一看,原来是一个远方朋友发来的,我立刻给他回复信息,但不知怎么的,却按着了母亲的号码,等我发现时,信息已经发了出去。本想打个电话向母亲说明下,但看了下时间,已经凌晨12点多,她应该早就睡了。
没想到,只过了一会,母亲居然打来了电话:“大半夜给我发短信,有什么急事吧?”我连忙向母亲解释说是发错了,并问她都凌晨了怎么还没休息。她说:“已经睡了,正好起来上厕所,听见手机的短信铃声响了,但我又不认识字,不知道你发的什么,所以打电话问问,没事就好。”
我忽然很是愧疚,大半夜的居然发错信息让母亲担心,我赶紧要母亲好好休息,以后一定不会再发这种错误信息了。
一个多月后,姐姐到我这来玩,我随口说起了发错短信的事,她看了看我,有点感伤地说:“其实,妈妈是希望你多给她打电话的,但又怕耽误你时间。你知道吗,妈那天根本就不是起来上厕所,而是手机短信铃声一响,她就醒了;她一直把手机随身带着,睡觉的.时候,就把手机放在枕边,唯恐一个大意错过了你的电话……”
浓浓的愧疚涌上心头,我的鼻子酸酸的,以后,一定要多给母亲打电话。
篇9:给雪打电话
幼儿:爸爸,今年怎么没有雪呀?
爸爸:还没有到时间呢。
幼儿;那给雪打个电话,让它快点来吧!
篇10:给母亲梳头发散文
给母亲梳头发散文
第一次给母亲梳头,是在母亲生病住医院的时候。
那天,在病房里我看到母亲的头发有一些蓬乱,便给母亲梳起头来。我手拿黄杨木梳,在母亲的头上轻轻地滑一动,生怕太用力,给母亲的伤口增加痛苦。“不要紧的,用一点力吧。”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着对我说,但我下手仍然很轻、很轻。
在梳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在母亲的头发里,不知何时竟然有了几根白发。这是岁月的风霜留下的印记啊,我在头发里细细地寻找,希望能找到全都拔下来。但是,在这些头发里,却又发现了许多灰白的头发,虽然没有全白,但很快就会变白的。
母亲的头发,不知是什么时候变白的,我却没有及时地发现,我开始埋怨自己的粗心。如果我能及时地发现,给母亲买上一些洗发水、护发素、营养液之类的东西,可能会减缓变白的时间,但现在已经太迟了。
一一光下,母亲那在风中晶莹飘拂的'白发,让我想起了她年轻时候的风采。
母亲年轻的时候,人长得很美,头发也乌黑油光发亮,一根长长的乌黑辫子,在腰间飞舞,很是惹人注目。据母亲讲,她当学生的时候,还是学校的一个运动员,能把毽子上下翻飞地踢上好几百下,并能踢出好多种变化花样来;还曾留过当时很时兴的运动短发,很是有运动员的风采。这真让我不敢相信。但留运动短发的潇洒劲,我现在却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我们家原来住在城里,爷爷、一奶一奶一和我们住在一起。母亲是一个教师,服从组织的工作安排,支持乡村的教育工作,从城里调到乡下教书,所以,举家就搬到了乡下来居住。父亲在一家公司,长期在外地跑供销工作,家里就由母亲独自挑一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母亲处处省俭,并率先垂范。记得母亲每一次洗头发,看着满盆都飘浮着乌黑的长发,总是“埋怨”头发长得太快,但她却并没有用“飘柔”之类的洗发水,而是用一种俗名叫“芦荟”的植物。这种植物,类似一一柄一柄一长剑,绿油油的刺向天空。这种东西一般都长年栽在盆里,要用的时候随手折下一一柄一,折断后,有晶莹的汁液流一出,擦在头发上,头发顿时闪现出油滑、发亮的光泽。为了保证母亲的洗发液不致于中断,我总是及时给芦荟施肥、浇水,所以,我家盆里的芦荟似乎总比别人家的长得茁一壮。
母亲头发经常用的这一把黄杨木梳,从我记事时就已经有了。原先油亮亮的色泽,已经有些干涩斑驳了,呈现出黯淡的灰黄色。我曾劝母亲买一把新的,她总是固执地说:“旧的用惯了,油滑,好用,有感情,新的会绞头发。再说,这是你爸爸给我买的第一件礼物。”母亲在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总是有幸福的泪光在闪烁。我曾偷偷地试过几次,果然梳得特别平一滑,舒服。
母亲经常对我说:“俗话说,‘卖油一娘一子水梳头’,何况,我们不是卖油一娘一子。日子,是要节约着过的。”母亲平时过日子,总是舍不得买头发油、新梳子。母亲的身上,有着中国妇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有这种美德和一精一神存在,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而这种美德的潜移默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我未来的人生道路。
记得父亲每一次到外地出差,给母亲买衣服时,总是瞅在商店换季打折的时候。母亲每一次都喜滋滋地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面,穿上新衣服,一边左顾右盼,一边“埋怨”父亲太一浪一费,不会过日子。幸福满足的笑意总是掩饰不住地溢于脸上。
在我的记记里,母亲曾好几次用这一把黄杨木梳为我梳头。一次是我加入少先队,母亲用这一把黄杨木梳把我的头发梳的服服帖帖的,照了一张入队的纪念照片;一次是我们班一个同学转到外地上学,需要拍一张全班同学的照片,母亲给我梳了一个好看的小分头。每一次看见这把黄杨木梳,总会唤一起我美好而温馨的回忆……每一次母亲为我梳头,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我常常想,这就是母亲的热流,这就是母亲在给予我春风般的温暖。
如今,轮到我为母亲梳头了,但我的手,竟是那样的笨拙,梳理了半天,还梳理得不整齐,我急得一头大汗,回头看见同室病友投来的亲切、鼓励的目光,我终于静下心来,一梳一梳地认真为母亲梳理着,终于慢慢地梳理好了,又仔细地给母亲别上发夹,卧床多日的母亲,顿时在一一光的照耀下,光彩了许多。我突然发现,在母亲的眼眶里,有幸福的泪光在莹莹地闪烁。
篇11:母亲终于学会了打电话作文
母亲终于学会了打电话作文
傍晚下班后,我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正写着文章。突然间,我的手机响了。我一看手机的来电显示是“父母亲”的字样。当时,我心里一紧张!家里又出了什么事吗?以前,父母亲从来没有自己给我打过电话,一是因为他们人老眼花看不清手机上小小的拨号键,二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坚持隔三差五就给他们打过去。除非家里有急事,他们就会请他人帮忙给我打电话。这几天,我因为自己心情比较烦,有三天时间没有给父母亲打电话了,我生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他们,更怕他们为我而担心。
我紧张地接通了电话,是母亲打来的。从电话的那头传了母亲温暖喜悦的声音:“儿子,你吃过晚饭了吗?你都好几天没有给我们打电话了,是不是工作很忙呢?”
听到母亲的话语里充满喜悦,我那颗承重的`悬着心终于落了下来。心想:“父母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我说:“我还没有烧饭呢!在写点东西。你和父亲的身体都好吧?吃过晚饭没有?”
“我们身体都好,你放心吧!今天下雨,我们都在家里休息,晚饭准备吃面条,很方便的!”母亲说。
我说:“不要说下雨,哪怕大晴天,你们也应该休息啦!身体要紧啊,千万不要总让我担心!”
“哦!知道了。你在外面更要照顾好自己,你们身体好,我们在家里才安心。卓君和丽华身体都好吧?”母亲问道。
我说:“好啊!你俩身体好,我们在外面就放心工作。你烧晚饭吧,我晚上再给你们打电话。”
“哦!好的!”母亲说。
挂断电话后,我会心地笑起来,心想:“母亲终于学会了打电话了。”
说起我母亲学打电话还真有故事呢!我就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五年前,我觉得家里没有电话,跟父母亲联系很不方便。我决定给他们买一部手机,当时因为自己手头紧,就到手机店给他们买了一只性能好别人退伍下来的旧手机。我把手机入了网,交了话费,带回家给他们。那手机的拨号键小,数字又小,父母亲人老眼花。即便我曾经教过他们好几次拨打的方法,最终他们还是没有学会。
好几次我回家,母亲都说要换一部手机,他们自己拨打不来很不方便。因为各种原因,我一直没有给他们换。一是因为家里的手机话费一直都是我给他们充的,我没有让他们付过钱。在以前用手机打长途电话费用很大,而我家有两位兄长、两个舅舅和两个姨妈都在外省,我担心他们打长途闲聊费用大;二是因为我三天两头给他们打电话,家里的情况一清二楚,暂且用一下也是节约。
今年五一前,母亲因为养病在我家里住了半个来月。我们经常给一个人在家里的父亲打电话,父亲居然还不知道怎样给手机充电,好几次打不通,很是让母亲担心。这次,我最终决定给父母换部手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担心与麻烦。我就给他们买来一部移动无线电话。送母亲回家的那天,我就给他们安装好,并且把我们兄弟几个手机号码按顺序储存在快捷键123456那里。我把父母亲都叫到电话机旁,耐心地教他们怎么运用与操作,他们都听得很认真都说会用了。我又分别让他们各自实践操作了几遍,他们都说自己会打了,我也就放心了。
我返回学校后,因为那几天忙于工作,大概有四天没有给他们打电话。那一个晚上,我给父母打去电话。母亲焦急地说:“孩子,你都好久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我给你打过好几个电话你怎么都没有接啊,真让我们担心你呢!”
我翻开手机的通话记录根本没有父母亲来电未接显示,我心里觉得很是奇怪,我问:“怎么可能呢!你们什么时候打的?”
我还认为,也许是因为有时候网络信号不好,我没有接到他们的电话呢!
母亲说:“前天打,昨天打,今天也打过啦!”
我愈觉得奇怪了。心想:“怎么可能呢!难道他们每次打电话给我的时候都恰巧网络信号不好,不至于那么巧合吧!”
我心里想:“一定是父母自己还没有学会打电话吧!”
我就说:“母亲,那我先挂断电话,你现在打一次试试。”
我挂了电话,等着。大约等上了三五分钟,还是没有等到。我重新给他们打过去,母亲接通了我的电话说:“孩子,是我打过来的吧?”
我哈哈大笑,说:“你没有打啊!是我打过来的!”
母亲固执地说:“哦!真的是我打过了啊!”
我说:“怎么可能!我刚才一直在等你们的电话,没有等到。所以又重新给你们拨过来的。下面你们听着,我教你们打。你们先按一下免提键,电话机的显示灯就会亮起来,然后再按一下电话机右侧第一个键(第一个键储存的是我的电话号码)就可以了。我先挂了电话,你再来试试!”
母亲乖乖地说:“哦!好的。”
我挂断电话等着,又过几分钟,还是没有打过来。我心想:“母亲一定是不知道哪一个键是免提键吧!”
我再次拨通家里的电话,母亲很高兴地说:“儿子,是我打通的吧?”
我再次哈哈大笑,说:“怎么是你打通呢!是我打过来的呀!”
母亲再次惊讶地说:“真的是我打过来的呀!”
我真是又气又恼。“怎样才能教会他们打电话呢?”我心里想。
我说:“这样吧!你把话筒拿起来,然后就按电话机右侧第一个键就是了。我先挂了,你再试试。”
我刚挂了电话,手机的铃声就响起来了,是母亲打过来的。我接通电话对母亲说:“这次真的是你打过来了,以后可要记住了。”
母亲乖乖地说:“哦!哦!记牢,记牢!”
是啊!我终于明白了:面对年老的父母和长辈,我们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因为他们人老就还童了。我随时都在期待着父母给我打电话,让我经常感受他们给我带来的温暖与关爱。
★ 给妈妈打电话散文
★ 哭母亲散文
★ 关于母亲的散文
★ 思念母亲散文
★ 散文母亲随笔
★ 母亲的太极拳散文
★ 温柔的母亲散文
给母亲打电话散文(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