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癌症康复的案例

时间:2022-12-18 18:46:10 作者:瞳不语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瞳不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有关癌症康复的案例,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有关癌症康复的案例,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有关癌症康复的案例

案例一:5~6月份,中粮集团所属的屯河集团董事长郑宏波先生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他曾经到美国看过病,美国最着名的霍普金斯大学(此大学的确是全球肿瘤治疗权威)中自称为世界最着名的胰腺癌专家曾当着他的面宣布:他的病不可能好,只有六个月!患者靠正确的信念和正确的选择。经过四年的治疗,到7月份临床痊愈了!

案例二:初,英格兰人韦德患了严重的冠心病,韦德的妻子安妮不久也被确诊为患有乳腺癌,而且也是晚期。医生预测韦德和安妮都只有3个月的生命,两人在伤心中列出了死前要做的50件事,准备用三个月的时间去一一完成。204月,当他们的生命进入一个月的倒计时时,他们只剩下最後一个心愿:周游世界。因为此时金钱对他们已没有任何意义,两人将4万英镑慷慨地交给了旅行社,只向旅行社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因为不知道哪一站是人生的终点,旅行社不得限制他们的旅行时间,直到他们中的一个离开人世,旅行合同才自行终止。旅行社通过调查了解得知他们确已时日无多,极可能生命的持续时间不足一月,而4万英镑足以支付两个人以最豪华的标准周游世界一年的费用,於是欣然签下了这样一份特殊的旅行协议。然而,11月7日,韦德跟安妮刚刚结束环球旅行,他跟妻子回到英国後在最权威的伦敦皇家医院检查发现,不仅安妮体内的癌细胞全部消失,就连他的冠心病也处在没有危险的稳定期!

篇2:有关癌症康复的案例

案例一:患者47岁不规则阴道流血近1年发现下腹部包块6个月近2个月阴道流黄水样分泌物时伴血性。曾抗炎治疗10天分泌物减少。自发病以来无腹痛。妇检宫体前位正常大、质硬、活动性差、无压痛、于子宫后方偏左可扪及鹅卵大肿物活动性差界限清、后方回声增强。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正常糖蛋白抗原-125异常增高。诊断为卵巢瘤术见左输卵管膨大10.0cm×5.0cm表面光滑伞端呈菜花样与子宫直肠陷凹左侧盆壁腹膜粘连。术中快速病理左侧输卵管癌。行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康复效果良好。

案例二:80岁老爸,患上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多处,被上海专家已判死刑,日子不会长久。在医院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不是抽血就是挂水,还不让进食,一下子瘦得皮包骨,睡在床上奄奄一息。老爸幸运的是能得到当代“健康教母”马悦凌老师的亲自指导,这条命是靠一日三餐马悦凌老师给他制定的食疗方案才活了下来, 11月7日是老爸得病一周年复查,所有指标都显示正常。

篇3:有关癌症康复的案例

今年91岁高龄的曾老是一名贲门癌患者,1982年被确贲门癌后就进行了手术治疗,至今已25个年头,目前身体也很好。曾老说他既没有什么独特的养生之道,也不吃补药保健品之类的,有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心态。他归纳总结自己抗癌成功是:三热,两淡,一放下。

一热:热爱工作。对工作总是想把它干好,虽然没有大本事,只要是交给他的工作,他总是尽能力做好。

二热:热情助人。他曾帮助过很多逃难的同乡,而在下蜀养蜂时,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却多次助人。

三热:热爱生活。曾老爱好旅游和跑步,闲下来就四处去各景区走动,每天坚持跑步1000米,还能拉几下单杠,生命在于运动确嘛。闲来下下棋、写几个毛笔字。

一淡:淡对人生。人的一生应该认真生活,不应该糊糊涂涂,像行尸走肉般得过且过。有人认为显贵豪富才有出息,可我认为人的价值是在一个“人”字,要认真对待这个“人”字。

二淡:淡化矛盾。生活中难免有矛盾,怎样对待和处理矛盾,这并不是学点哲理、想点计策就能行的,关键是要有一点气度,可这“气度”凡事又何必斤斤计较,慢慢地也就想通了。

一放下:所谓难得糊涂,退一步海阔天空,时时事事多谅解别人,就省去很多烦恼,平息很多矛盾。

曾老现在身体心情都很好,每天坚持锻炼,活得很充实,看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飞速发展,我对新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希望。

篇4:癌症

癌症(Cancer),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

目录概述研究史病因癌症命名收缩展开概述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与之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到了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癌症并非不治之症。致力于自然医学研究的医学专家们研究发现:负离子对抑制癌细胞转移有令人鼓舞的效果,重要的是利用自然因子负离子对癌症患者治疗对机体无任何损害,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研究史

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曾经描述了一些癌症的症状。他把良性肿瘤称为γκο,意为膨胀、肿块。恶性肿瘤则称καρκνο,意为螃蟹或小龙虾。这样的命名可能来自于恶性肿瘤的表面形状:恶性肿瘤通常有一个坚实的中心,然后向周遭伸出一些分支,就像螃蟹的形状。并且在καρκνο之后加上了代表膨胀、肿块的字根-ωμα,组成καρκνωμα。因为希波克拉底反对希腊传统打开身体的作法,他的描述中仅有在外观可见的肿瘤,例如位于皮肤、鼻子或乳房上的肿瘤。而治疗的方式也是根据其所提出的人类健康是由四种体液(黑胆汁、黄胆汁、血液、痰)所达成平衡的理论来进行(体液学说)。根据患者的四种体液平衡状态不同,有饮食、放血、使用泻药等治疗方法。虽然数个世纪后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癌症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地方,但直到发现癌症是由异常细胞所引起的疾病之前,根据体液理论的治疗方式仍旧普遍使用来治疗癌症。 即使治疗方法并未改变,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经医生解剖尸体寻找病因变得较可为大众接受。德国教授威赫姆・法布里(英语:Wilhelm Fabry)认为乳癌是由乳汁在输乳管中造成的凝块引起。荷兰教授法兰柯斯・狄・拉・波・希维斯(英语:Francois de la Boe Sylvius),相信所有疾病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酸性淋巴液则是癌症的起因。他的同侪尼可雷斯・托普(英语:Nicolaes Tulp)则认为癌症是一种慢慢地散播且具传染性的毒物。 到了18世纪,由于显微镜的普遍使用,科学家发现了“癌毒”会从原本肿瘤生长处透过淋巴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远端转移)。但是由于卫生的问题,以手术治疗癌症并无法有很好的结果。有名的苏格兰外科医生亚历山德・蒙罗(英语:Alexander Monro)在60名手术成功的病例中,仅2名乳癌患者存活二年以上。进入19世纪后,无菌法(英语:Asepsis)的使用改善了外科手术的'卫生情形,并且也让术后存活率上升。使得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成为癌症主要治疗方式。19世纪末期时的威廉・科莱(英语:William Coley)则认为治疗的成功率在无菌手术施行之前反而更高(威廉・科莱曾以注射细菌进入肿瘤的方法想要治疗癌症,但结果并不明显),癌症治疗变成根据各个外科医生在去除肿瘤上的不同想法来施行。同一时期,人的身体为不同的组织构成,组织则由细胞组成的观念兴起,体液理论有关体内化学不平衡的说法都被放置一旁。细胞病理学的时代正式来临。

病因

人类为什么会患上癌症?众多医学研究及临床试验揭开了病魔的面纱:人体细胞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RO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繁殖复制时,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 癌症病情凶险异常,癌细胞的繁殖、扩散的速度极快,现代医药常常束手无策。目睹癌症肆虐,难道人类就要坐以待毙吗?其实不然。俗话说:一物降一物。临床试验证明:人体得到负氧离子后,由于负离子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可提供大量电子,从而阻断恶性循环,癌细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另外,负氧离子通过调节因恶性肿瘤引起的体内的酸碱失衡及氧化还原状况失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促进正常的细胞代谢,减轻,消除化疗的不良负作用,对患者的治疗非常有益。简言之就是负氧离子不仅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细胞转移更能从根本上预防癌症的发生,绝杀癌症毫不留情。 医学家指出癌症病因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

癌症命名

癌症一般亦可根据组织来源命名,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有少数肿瘤不按上述原则进行命名,如有些来源于幼稚组织和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但少数情况则为良性,如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和骨母细胞瘤。有些恶性肿瘤由于成分复杂或由于习惯沿袭,在肿瘤的名称前加恶性,如恶性畸胎瘤、恶性脑膜瘤、恶性神经鞘瘤等。有些肿瘤冠以人名,如尤文瘤、何杰金淋巴瘤。或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如骨巨细胞瘤、肺燕麦细胞癌。

篇5:癌症为什么会复发?癌症患者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癌症治好了为什么会复发?

一、癌症体质没有改变

每个人的体质是一定的,而癌症在特定的一些环境中更加容易出现,这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癌症体质,虽然说有些患者在经过手术化疗或者其他方式将癌症治愈,但是身体体质依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患者身体对于细胞的分化没有发生改变,这种情况之下癌细胞依然可以存活复发并发生转移。

二、免疫力低

我们的身体之所以可以抵御病毒的伤害是因为免疫系统的帮助,免疫系统对于*而言就像一个安全罩,将我们的身体罩在远离病毒的地方,一旦免疫力下降,当身体出现异常之后就无法阻挡调整而出现问题,而且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可能会形成肿瘤细胞,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这种突变,但是当免疫力下降之后就无法对抗突变,只能任其发展。

而癌症患者在经过相应治疗之后不仅会伤害肿瘤细胞,也会伤害正常细胞,因此癌症患者在治愈之后免疫力依然比较低下,当癌细胞再次侵袭身体无力抵抗就容易复发,因此癌症患者在治愈之后一定要调节自己的抵抗力。

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做事比较大大咧咧,对于健康也是一样,在癌症治愈之后重新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当中,感觉重获新生有很多事情想要做,想要放纵想要无所顾忌,结果抽烟、喝酒、熬夜这些会导致癌细胞迅速增长,也会导致癌症复发。

四、治疗不彻底

对于癌症现在生活中可以选择手术、放疗以及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可以将癌细胞彻底切除,但是普通的化疗、放疗只能将不断长大的癌细胞消灭,对于较小的癌细胞作用较小,因此当身体出现问题之后,这些比较小的癌细胞就会苏醒,这就是为何在癌症治愈之后患者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复发。

癌症患者康复过程的注意事项

1、调整情绪

多数癌症患者情绪都比较低落,而这种情况不利于身体内环境产生抗体,对疾病的康复不利。

2、规律生活

癌症患者身体抵抗力本来就不好,在治愈之后一定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让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3、健康饮食

癌症患者的食物很差,因此在恢复过程中要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饮食宜清淡、有营养。

4、积极治疗并发症

癌症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很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因此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在治愈之后导致癌症复发。

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做到以上这几点能降低手术后癌症的复发几率,对于癌症患者做完手术后一定要注意有规律的生活,千万不要熬夜,尽量让身体逐渐的恢复正常,同时还要调整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1.什么茶最防癌抗癌

篇6:中国农村癌症

中国农村癌症

国家宪政体制与农民负担有关

英国人洛克说:“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下的最大和主要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87。洛克著,叶启芳等译:《政府论・下篇》,第77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中国的政府可不这样想,他们也不这样作。

在国家层面上,确定农民财产义务的“法”主要包括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人大常委会)、1993年《农业法》(人大常委会)、1991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国务院)以及1983年《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国务院)、1994年《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国务院),如果把规定农民“完成国家农产品定购”这一义务的“法”---1998年的国务院制定的《粮食征购条例》也加进去,可以说,中国农民的法定财产义务主要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决定的,而是国家行政机关决定的。这种体制是政府花钱,政府收钱,在这种体制下,没有政府不多吃多占的道理。

在中国宪法中,找不到国家税收权力的明确归属,这一点在当代立宪国家是罕见的。由于缺乏在国家立法机构与执行机构划分国家税收权力的宪法基础,在徵税主体权力的分配上,人大与国务院都享有税收立法权。加之中国从上到下建立的国务院、财产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等徵税主体,中国基本上建立的是以行政权为主体的税收管理体系。以致于中国的财政法教科书说:“税收政策的改变、税法的颁布和实施,税种的开征与停征、税目的增减和税率的调整,都属中央管理的权限,一律由国务院统一规定”。(罗玉珍主编:《财政法教程》,第125页,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按照现代国家的分权理论来讲,上述说法不符合常识,但不符合常识的事情在中国却是现实。这有下列统计数字为证:在目前中国的税收体系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通过的税法只有三个,即:《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其他多数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授权的立法或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等”(黄景钧:《依法治费与完善税收》,《人民日报》,1999年4月2日2版。)

中国政府不应当忘记的一件事情是,如果说要让老百姓知道依法纳税是天经地义的话,那么,中国政府必须首先明白让老百姓纳税要也有天经地义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不出人民代表不纳税,第二个前提是,不依据人民代表制定的法律不纳税。

在英国,国王与议会斗得死去活来的结果就是徵税权从属于国王变成了属于议会的专属权,在斗争过程中,“不出代议士(代表)不交税”、“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徵税”也成为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两个伟大成果。相应的国家制度安排是:徵税的权力是代表国民的国家议会的专有权力,政府休想染指。翻翻世界上民主自由国家的宪法,又有哪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象中国政府这样行使徵税权?在这种体制下,有中国农民这样的负担问题吗?

在一个分权的宪政体制之下,政府靠增加税种或者提高税率来增加财政收入的敛钱的行为都是受到宪政制度的约束。可是,在中国,可以说几乎没有抑制政府敛财的制度。这是农民负担重最深层的制度性根源。

法律不公,农民到哪里讲理去?

法律与公平为伍,这是判断好法与恶法的原则。中国的法律(在此只讨论中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农业法》对农民设定的法定财产义务)对农民公平吗?

研究农民负担的李茂岚等人批评政府的立法造成了农业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他们说:80年代中后期出台的农业特产税税负计算办法就不公平。它是按照粮食常年产量征收的,这使种植粮食的传统农业地区负担偏重,而将土地用于发展乡镇企业和其他经济效益较好的厚利产业,反而只承担较轻的法定农业税。(李茂岚主编:《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第153-155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7月版。)

在安徽,曾经与万里一道领导包产到户的原安徽滁县地位书记王郁昭直接了当地批评中国政府的“农民负担控制规定”是在搞“劫贫济富”。“控制在上年以乡为单位农民人均纯收入5%以内计算”(1996年13号文件改为以村为单位)……它掩盖了农村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劫富济贫'的负效应,特别是加重了低收入农民的负担。甚至不断引发一些恶性事件发生。据中纪委调查,江苏灌南县某村,1993年富裕户人均收入6500元,贫困户200元,该村人均收入700元。按5%计算,人均负担35元,占富裕户人均收入的0。5%,占贫困户的17。5%。如果按照实际收入计算,富裕户少交290元,贫困户多交25元。……近两年全国有一大批的农户负担超过了5%,而且收入越低越重。“(王郁昭:《应当正视”农民负担控制规定“所存在的弊病》,《了望》,1997年2月17日第7期,第30页。)

立法的最大不公,是将农民当作二等公平对待。这种立法与文明无涉,处处体现原始和野蛮。为什么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市民负担“?这是因为中国法律设定公民财产义务时,经常与农民过不去,它不仅不讲道理地给了城市市民许多专有好处,而且还向农民施加了许多城市市民并不承担的法定财产义务。这些义务包括农民应当缴纳的农业税等税金、不超过上年纯收入5%的村提留款和乡统筹费以用于乡、村的公用公益事业。一般来说每年农民应当缴纳的所有税费大约占农民纯收入的10%左右。香港明报记者援引农业部官员的话说,目前有些地区如中国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一些省份各种税费总额甚至超过农民纯收入的20%以上。(《明报》,1998年8月20日。)1992年的一项测算表明:仅农民3项法定负担比例就高达人均收入的35%以上,(李茂岚主编:《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第266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7月版。)这等于说,无论农民收入如何,都必须承担相当于上年收入总额的10-35%之间的法定财产义务。相比之下,城市市民的月收入只要不超过800元人民币,便不用对国家承担任何法定财产义务。法律对农民的不公,在此可以一目了然。

农业税实际上是基于农民的身份而缴纳的税种,这即是说只要你当农民,就必须纳税,这实际上是一种”农民税“。中国有市民税吗?干部税、知识分子税吗?

在法定的”三提“之外,农民的法定财产义务还有”乡五统“,即农民对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公助事业承担的法定财产义务。在中国的城市里的市民要承担”统筹“吗?W/ l |jh+e #]K W y; urw !B0 ?,@C ?J R论文范文n e GO*8M4 d &NgB9U5R;TE 73J

乡统筹实质上”体现了城乡居民在负担上的不平等。乡镇政府是政权组织,它的开支应当由国家财政来承担,而现在实际上是通过乡统筹让农民负担。1992年,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农村村民2。33倍,但是,他们不承担任何统筹费。“(李茂岚主编:《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第91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7月版。)

地方修路,许多地方财政不出钱,主要靠农民出资、出工、出力,但向机动车户主征收的养路费上缴国家,而道路的日常维修养护却从农民缴纳的乡村统筹费中列支,优抚、办学、计划生育都涉及全民利益的全局性问题,应当全体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人人有份,不应当由收入最低的农民来负担。在农民负担中,国家以”教育附加费“名义,让农民承担了庞大的教育费用,仅这一项,便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5%,全国一年从农民手中拿走上百亿,而1985年以前的`30年,国家每年平均才投资38。5亿元。而且,相当的多的部门从农民哪儿收取的费用远远超这个数字。河南这些年来全省教育集资多达百亿,平均每个农民交100多元。(李茂岚主编:《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第104-105页。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6年版。)论文中国农村癌症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作为农民法定财产义务一部份的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三项”村提留“,(”三提“)主要用于村社干部如村支书、村长、会计工资及补贴、民办教师工资及补贴、五保户及烈军属、村内其他行政费用开支、村小学校舍建设投资及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除了水利属于社区性质外,都是实质性的税收形式。

在城市,市民们既不用为城市市政建设承担任何法定财产义务,也不用为下岗女工、军属、靠捡菜叶过日子的困难户承担一分钱的法定财产义务,更不用为街道官员、居委会”官员“的工资和管理费承担任何法定财产义务。当农民的为什么要负担这些费用?

在上述农民承担的”三提五统“法定财产义务之外,农民的法定财产义务还包括约30个标准日的劳务负担。(”两“工,即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这也是农民专有的法定财产义务。这种负担也是城市市民没有的。农民为什么要承担?如果按照一个劳力每年300个有效劳动日计算,劳务负担占劳动力创收时间的10%。如果按照每个劳动日5元计算,是150元,按照1993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相当于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1。36%。(李茂岚主编:《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第97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7月版。)

民主体制与农民负担有关

中国的事情有些奇怪的是:既然中国农村的当代黄世任有这样那样一肚子的苦水,但为什么他们不象湖北竹溪县兵营乡晒金坪村的党支部、村委会的干部们那样集体撂挑子?在中国,人们只听说跑官、卖官的故事,有官不当自然是新闻,即使连七品芝麻官也不是的村支书辞职也是大新闻。1998年10月15日,晒金坪村的村干部们因为忍受不了乡政府强制按人头征收生猪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一起向乡党委、乡政府递交了辞职书。(应奎:《为什么村干部辞职抗税》,《半月谈》,1998年第22期。)

当官有好处,这是傻瓜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的事情。一些农民在回答”如果让你当村干部,你干不干?“这个问题时,他们爽快地说”干!“有的农民更为坦诚:”干,即使用钱买也行。“原因是什么呢?当干部地位高、关系多、办事方便、说话算数、收入多。(98。王晓毅等著:《中国村庄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 第118页,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6年版。)

在当官有好处之外,中国的官僚体制还有一套上下控制的独特方法。荣敬本、崔之元等人研究中国县乡政治体制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压力形体制“的概念。这个概念有助于启发理解目前农村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他们认为,目前中国农村是在一个压力型体制下进行运作的。农村县、乡(镇)、村各级组织将经济赶超作为硬指标逐层分解下达,让农村各级干部签订责任状,搞”政治承包责任制“,并辅之以激励和惩罚机制。(有的地方是将责任与工资奖金挂钩。)例如乡镇干部表现优秀者可以提级、提资、得到奖金,卓越的乡镇党政领导人更可以享有”副县“待遇。惩罚包括限期调离、不予提拔、在物质条件差的部门工作、不能进城、不给家属解决工作,让孩子上学有麻烦等、最严厉之制裁是”一票否决\"制。一旦某项指标,例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没有达标,全年工作成绩为零,不得给予各种先进称号和奖励。由于乡镇一级党政领导不具有提级、提资的权力,他们的管理手段更多采取了经济手段。例如,让村干部缴纳抵押金,如果没有完成,抵押金不归还,完成了则主要有奖金和通报表扬等。(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换--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第28-34页,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版。)

癌症救助申请书

癌症补助申请书 范文

防癌症顺口溜

癌症捐款感谢信简短

完整康复病历范文

康复医学自荐信

康复专业自荐信

康复治疗年终工作总结

康复专业个人简历免费

医学生康复求职信

有关癌症康复的案例(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有关癌症康复的案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