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注释

时间:2022-12-19 04:11:16 作者:帽大侠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帽大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菜根谭》注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菜根谭》注释,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菜根谭》注释

《菜根谭》注释

澹泊之士,分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 故不可稍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译文】 志远而淡泊的人,一定会遭受热衷名利之流的怀疑;言慎而检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之辈的忌恨。所以君子如果处在这种既被猜疑而又 遭忌恨的环境中,固然不可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也绝对不可锋芒尽出过 分表现自己的才华。

【注解】 澹泊:恬静无为。浓艳者:指身处富贵荣华权势名利之中的'人。 检怖:自我约束谨言慎行。操履:操是操行、操守,履是笃行实践,操履是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锋芒:比喻人的才华和锐气。例如孟郊诗中有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评语】 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又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说明了一个有修养的人往往善待人生,往往注重自我修省,以为修省并不干他人之事,却不想正是由于自己品德高尚了就衬出了小人的心性,而必然遇到忌恨和攻 击。所以一个深才高德的人,处在这种招忌的恶劣环境中,最聪明的办法就 是不要锋芒太露。

篇2:菜根谭名句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洪自诚《菜根谭》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生之感。

——洪应明《菜根谭》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

——洪应明《菜根谭》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洪应明《莱根谭》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洪应明《菜根谭》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闻耳。

——洪应明《莱根谭》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洪应明《莱根谭》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洪应明《菜根谭》

热点文章推荐阅读:

1.唯美霸气古风句子

2.有关月亮的古风句子

3.有关桃花的古风句子2015

4.虐心古风句子

5.浪漫幸福古风的句子2015

6.关于莲花的古风句子

7.有关于友谊的古风句子

8.有关桃花的古风句子

9.写友情的古风诗词大全

篇3:菜根谭经典句子

1)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之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洪应明 《菜根谭》

2)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洪应明 《菜根谭》

3) 争先的路径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洪应明《菜根谭》

4)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菜根谭》

5) 无事宜寂寂,有事宜惺惺。 《菜根谭》

6)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着便堕危机. ——洪应明 《菜根谭》”

7) 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以借镜调心。 ——洪应明 《菜根谭》

8) 心乱静中乱,心静乱中静。 《菜根谭》

9) 拂心处莫便放手 ——洪应明 《菜根谭》

10)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洪应明 《菜根谭》

11)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横月,短笛听风。《菜根谭》

12)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菜根谭》

13)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 ——洪应明 《菜根谭》

14)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菜根谭》

15)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洪应明 《菜根谭》

16)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生之感。 ——洪应明 《菜根谭》

17)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菜根谭》

18)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且莫放手。《菜根谭》

19)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菜根谭》

20)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菜根谭》

篇4:菜根谭经典句子

1)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洪应明 《菜根谭》

2)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洪应明 《菜根谭》

3)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菜根谭》

4) 去留无所系,静躁不相干。 《菜根谭》

5) 不责人小过,不念人旧恶。 《菜根谭》

6) 人情世态,不宜认真。 《菜根谭》

7) 窄处留一步,浓时让三分。 《菜根谭》

8) 持身不可轻,用意不可重。 《菜根谭》

9) 耳中常有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经生埋在鸠毒中。 《菜根谭》

10)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洪应明 《菜根谭》

篇5:菜根谭经典句子

1)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洪应明 《菜根谭》

2) 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洪应明 《菜根谭》

3)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 ——洪应明 《菜根谭》

4)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洪应明 《菜根谭》

5)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洪应明 《菜根谭》

6) 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而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而正警之。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 ——洪应明 《莱根谭》

7) 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菜根谭》

8) 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菜根谭》

9) 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菜根谭》

10)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糜。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洪应明 《菜根谭》

11)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洪应明 《菜根谭》

12) 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 《菜根谭》

13)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洪应明 《菜根谭》

14) 快意时早回首,拂心处莫放手。 《菜根谭》

篇6:菜根谭名句摘录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洪应明《菜根谭》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

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菜根谭》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洪应明《菜根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菜根谭》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洪应明《菜根谭》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菜根谭》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洪应明《菜根谭》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菜根谭》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洪应明《菜根谭》

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

《菜根谭》

鹰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洪应明《菜根谭》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

《菜根谭》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菜根谭》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洪应明《菜根谭》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洪应明《菜根谭》

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菜根谭》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菜根谭》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洪应明《菜根谭》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洪应明《菜根谭》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洪应明《菜根谭》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洪应明《菜根谭》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洪应明《菜根谭》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洪应明《菜根谭》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

——洪应明《菜根谭》

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菜根谭》

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菜根谭》

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洪应明《菜根谭》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

——洪自诚《菜根谭》

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菜根谭》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洪应明《菜根谭》

更多热门相关文章推荐:

1.关于人生感悟的语句

2.2015人生感悟经典名言

3.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4.2015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精选

5.2015空间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集锦

6.人生感悟经典语句摘抄

7.人生励志感悟的句子2015

8.感悟生活的经典句子2015汇总

9.小说简爱句子摘抄

篇7:菜根谭读书笔记

菜根谭读书笔记1000字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作文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作文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作文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了,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经典名句

菜根谭心得体会

菜根谭人生哲理

精选菜根谭读后感

菜根谭经典语录集

读菜根谭的读书笔记

儒家经典《菜根谭》读后感600字

八年级的菜根谭读书笔记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集总

《关山月》注释

《菜根谭》注释(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菜根谭》注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