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s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真实的创业微小说:东北来电,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真实的创业微小说:东北来电,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真实的创业微小说:东北来电
老成是区里道德模范,自强标兵。他在小区里经营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电机修理部,由于信誉很好,客户逐年增多,效益逐年攀升,老成一高兴,就聘了我的技校同学小连当了徒弟。
小连读书不成,但心灵手巧,没有几个月就出了徒,但老成师傅就是不给他这个年轻徒弟加哪怕一元钱薪水。可资助起失学儿童和困难儿童来,他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几万块钱连个收条都不打就塞给了人家,这让小连百思不得其解。
老成师傅资助来资助去就在当地成了名人。电视台记者赶来采访,报纸、杂志记者也赶来采访,他都是避而不见。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登门借钱的、谈合作的也不少,他都一概回绝。老成那个决绝劲让一般人受不了。
我问小连,难道他就不怕得罪什么人?
小连说,一概不怕。
我好奇地问,那他就没有遇上过硬茬儿?
小连笑笑说,还真遇上过一个。
我更加好奇,那你说说。
小连说,那还是今年7月份,师傅正在检查一个企业送过来修理的大型电机。突然就进来一个东北人的电话。他满手油污,就示意我来接电话。电话一接通,吓我一跳。我赶紧就把电话送到师傅耳边。只听他们两人如此对话:
---你是成有才?
---您好,您是哪位?
---嘿嘿,还挺文明礼貌。你知道要大难临头了么?
---没怎么感觉到。
---没感觉到?那我就不绕圈子了。
---有话请直说。
---我问你,最近两个月你是否得罪过什么人?人家要出十万元卸下你一条腿。
---呵呵呵,一条腿,你吓死宝宝了。我问你,你信么?恐怕连你自己都不信吧。
---你真不怕?
---我何怕之有!这条腿你就是拿去了,恐怕也不感兴趣,也许你还得亲自送回来。
---那你他妈地就等着……
我有些等不及了,急于想知道结局如何。
小连坏笑着说,还有啥结局?师傅是自强标兵,身残志坚,创业致富。他早年因为车祸失去了双腿,他现在双腿都是假的,用的是义肢。
啊?!
篇2:真实的脱贫致富乡村微小说
北山村第一书记魏民,写完《民情日记》,正准备关灯休息时,突然听到轻轻的叩门声。
开门一看,原来是村东头的建档立卡户马强。这几天脱贫攻坚“回头看”,按照上级要求,在每个村筛选出一般户中条件最差的10户、脱贫户中最差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发展最好的10户和条件最差的10户,这个马强还是建档立卡户中发展最好的10户之一呢。
马强是个老实忠厚人。今天几次出现在魏民的视线中,可能是因为人多事杂魏民忙,所以这么晚了来,肯定有事。
“快进来!”魏民把马强让进屋。
捅开炉火,续上茶水。见马强欲言又止、犹豫不决的样子,魏民直接打破局面:“有事吗?”
“魏书记,我要摘帽”。马强鼓足勇气。
“摘帽!摘什么帽”?魏民一时纳闷。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帽子”。马强激动地说。
魏民有些惊讶地盯着马强。别人都是争着吵着要继续戴稳这顶穷帽子。还总结了“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到懒不懒,政府不管”的顺口溜。负面影响很大。而马强却主动要求把这帽子摘了。
“为啥”?
“这帽子现在戴上,我感觉丢人。上面领导入户调研,你们多次进门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帮扶责任人几次到家慰问。在我感激的同时,我更感到脸红,感到羞愧。因为现在许多人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看来,马强是有备而来。
“成为建档立卡户必须是一看,二问,三算帐,四比对,五评议,六公示,七确认。当初你条件够吗?”因为当初开展这项工作时,魏民还没来村。
“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当初……”像开闸的渠水,马强滔滔不绝地讲述了当初的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马强原来的日子过的不错。是他的父母,得了大病。在西安,北京看病做手术,虽然有医保。但那种大病,许多药是没有在医保药品目录之内的。再加上马强在北京的来去吃住,路上花费,伺候老人的各种花搅,以及还没了打工的经济收入。三年之内父母相继去世。不但花光了积蓄,还借了一些外帐。
马强对父母的孝顺,更令第一书记魏民敬佩。而村上有的贫困户,家有儿女几个,儿女住着大房大屋,却把父母的户口分开,让父母住在黑湫湫的老屋里。父母独立为户,年老体衰,无收入来源,美其名曰:贫困户。原本儿女应尽孝道,爹娘安静养老的一些人家,却在扶贫政策面前,有的昧着良心沉默,不认爹娘,有的却想办法为爹娘争个贫困户,把孝老的责任推给政府,转推扶贫干部,村干部。
根据马强当时家庭状况,乡亲们把马强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马强享受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各种优惠政策---国家补贴给他修建大牛棚,贷款让他买了十头基础母牛。他家通了自来水,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接上了宽带网,有了太阳能。危房改造补助把他家土坯房修成砖瓦房――近三年马强勤奋努力,通过卖牛犊、补栏基础母牛循环发展,目前牛存栏18头,年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而且发展势头正旺。
马强还了贷款,还了借款,手里还有存款。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冬季取暖;孩子上学、看病,安全住房,安全饮水都有保障。
马强的举动让魏民肃然起敬。魏民给马强添上新茶。
“这样老马,不管是精准识别,还是精准退出,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我们会充分尊重你的意见。即使你摘了帽,按照政策,我们将对你的扶持力度不减。希望你能成为咱村上的勤劳致富带头人。到时,我亲自给您再戴一顶致富带头人的光荣帽,来老马,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等等”!马强兴奋地站了起来。顺手摘掉帽子,放到桌上,双手举起茶杯 和第一书记魏民的茶杯碰在了一起――
“干杯,”
“干杯”。
室内,炉火正旺,水开茶烫。
窗外,大雪弥漫,天兆瑞年。
作者|李向荣
公众号|甘宁界
篇3:真实的官场微小说:敲门
哒、哒、哒,宣传科小李轻轻敲响了丁局的门。
丁局一个激灵,正握着的签字笔落到桌子上。站在桌前等着拿回文件的秘书小唐被局长的反应吓了一跳。
请进。丁局的声音暗哑略带颤抖。
小李走了进来,同小唐点了头,望向局长:这是落实上级反腐工作安排的宣传提纲,请局长审阅。
哦,先放下吧,我下午看看。丁局嘴角抽动了两下,发出的声音比刚才颤抖的幅度还要大。看着小李在外面合上了门。丁局又重新拿起笔来。
笃笃笃,敲门声有点急。丁局的笔一下子掉到了地上,额头起了细密的汗珠。小唐是个细心的姑娘,见此冲门外喊了声请进后,关心的问到:局长?您今天是不是不舒服?
丁局还没来得急回答,小李快步走了进来:局长,还有个事,市报的几个记者要来采访污水处理工程的事,您看……丁局打断了他的话:以后办事不要毛手毛脚的,敲个门需要用那么大力吗?语气缓了缓:采访的事,按工程决算会议的精神宣传,完后领他们到食堂吃工作餐。接着叹了口气:唉,我这两天心脏不大好。
小唐捡起了笔,放到桌子上面。局长掏出手帕擦了把汗,拿起笔刚要落下,下意识地抬头瞅了眼门的方向,没人敲门。小李拿着签好的反腐文件离开时,看见丁局豆大的汗珠落在桌面上。
下午,小李看到小唐站在丁局的办公室门口,抬着手,欲敲又止的样子。看见小李疑问的眼神,小唐说:市纪委通知局长去开会,这个门敲还是不敲呢?
篇4:真实的微小说:巧手张三
巧手张三被发现,很偶然。
那天,家住五楼的李嫂正炒着菜,发现罐子里的鸡精没有了,匆匆到楼下小店购买。回到家门口,她才发觉钥匙没带。
“快找开锁公司电话!墙上有。”大家帮着分头寻找,可是小区内外刚粉刷,原来在楼梯过道和楼下墙壁张贴、书写的小广告都被清除了。
这时屋里传来孩子的哭声,刚才还在熟睡的孩子已经醒来,孩子不见大人,爬到阳台上,抓着晾衣竿大哭。
楼上楼下一片惊叫,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让我来试试。
一个身着蓝布衣、一头乱发的年轻人凑上前来说。
大家疑惑地闪在一旁。年轻人掏出一根铁丝,伸进锁眼里拨动了几下,门锁打开了。
人们喜出望外,称赞这个开锁师傅手艺高明,纷纷要他留下电话号码。年轻人说,我不是什么开锁师傅,我叫张三,是前两天刚搬进来的租房户,就住在后面一栋楼609室。
李嫂将一张50元的纸币塞给他,张三说,都是邻居,怎么能收钱呀!说完转身离去。
看着张三的背影,快嘴张嫂说,一根铁丝就能打开别人家的锁,以后我们要多家小心啦!旁边的几个大妈说也是也是。
张三的小包忘在了拿,妻子UI到刚才的楼道,听到几个大妈的议论,那气就不从一处来。一进门就冲着张三发火:以后就是你亲老子来请你帮忙,都不许去!张三连声说是。
可是小区的王叔找上门来,张三二话没说随王叔出了门。张三说,人家有困难才来请你,也是瞧得起你,哪能不去呢!后来,邻居家电视模糊了,网络掉线了,电瓶车不能启动了,都来请他帮忙,张三总是随叫随到,义务劳动。人们都说,巧手张三是个好人啊!
不久,小区里有个住户失窃,警察发现门窗完好,没有任何撬动的痕迹。警察发动大家排查线索,有人说张三能用一根铁丝打开人家的锁,这不是想进谁的家就进谁的家了吗!还有人说案发前看到可疑人在现场徘徊,好像是张三的身影。于是张三被警察审查了大半天才回家。
张三窝着气,一个人在酒店里喝了半斤白酒,半夜回到租住房前,手中的钥匙怎么也打不开门锁。他索性扔掉钥匙,掏出铁丝来钩锁芯。突然,他的双手被人反剪在背后:不许动,警察!
警察怎么啦,我没犯法,你们别想找茬!张三使劲挣扎着。
半夜三更偷开人家门锁,还不是犯法!
原来,醉意朦胧的张三跑错了楼栋,拿着钥匙去开人家的门锁。里面的少妇独自在家,听到动静后,一边将门锁上了保险,一边拨打报警电话。
张三又被请进了派出所。这次,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后来家人缴纳了保证金,警察又到他老家调查,未发现他有什么前科,这才放他回家。
张三回到租住的小区时,人们眼睛里充满了鄙夷,谁也不理他。几天后,张三就像一片落叶被秋风不知刮到了哪个角落。
两个月后,小区里那个离奇的失窃案告破,窃贼竟然是楼上邻居,偷配了失主的钥匙,再次作案时被当场摁住。人们这才叹息说张三受冤枉了。
半年后,我到B城看望表哥,关门时忘了拿钥匙。“别急别急,我去找人!”不一会,表哥就找来邻居帮忙开锁。我抬头一看,竟然是张三。
“你还帮人家开锁?”我脱口而问。
“有人来请,哪能推辞!不过,那酒彻底戒啦。”张三淡淡一笑,接着说:“该丢的就丢掉;不该丢的,永远也不能丢掉!”
看着张三离去的背影,我细细咀嚼着他的话……
篇5:真实的职场微小说:工作经验
那一年,我们科分过来一个叫小赵的小青年,钱主任领着他来报到的时候,特别向他介绍了我:“老孙是我们局的一位老同志了,在机关工作二十多年,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向他学习!”小赵听了,很热情地和我握手:“请孙老师一定好好带一带我这个小学生!”
此后,小赵果然很尊重我,常常向我请教一些问题。
有一次小赵向我请教如何做好工作,我很认真地向他传授了我工作中的大原则:“做事要认真,要勤快;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同事要尊重,要搞好团结;对来咱单位办事的人要热情,要讲礼貌……”等我讲完,小赵笑笑说:“孙老师的工作经验真是太丰富了!”
过了一段时间,小赵挨了领导熊,又向我请教怎么办,我于是又诚恳地向他讲解了我工作中的小技巧:“汇报工作时,除了谈几点工作之外,还要谈几点你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这样领导才会记住你的功劳;开会的时候,一定要坐前排,一定要认真做笔记,这样,领导才会对你有个好印象;重要的工作,一定要人最多的时候做,最好要请有关领导参与其中……”等我讲完,小赵又笑笑说:“孙老师的工作经验真是太丰富了!”
今年年底,我们的科长到龄,我以为凭我的工作经验,科长的位子非我莫属。结果,领导安排的却是年纪轻轻的小赵。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一直大惑不解。
有一次,我和小赵都喝了不少酒,我忍不住向小赵提起了这个问题,小赵说:“你的工作经验是很丰富,但却都是当科员的经验……”
篇6:真实的生活微小说:复制
城市公交车上,张教授猛然听见一操外地方言的男子高喉咙大嗓门接打手机----好像为一事争吵,且是些赌咒发誓言粗语俗之类的内容。张教授转眼一看:男子架起二郎腿,旁若无人,好像整车人都不存在似的。车上乘客给予鄙夷的目光。
张教授对男子说的这种方言非常熟悉,甚至感到亲切。三十年前,张教授大学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在那遥远的山区当过挂职乡长。仔细再看这男子,很像在张教授一辈子记忆里的陈六子。当年的陈六子,因为从小家风不正家教缺失,总在乡里无理取闹,横行霸道,是个“死狗不怕狼啃”的痞子。比如,月黑风高,他把临村农户的牛,拉到自己家里……一次,在乡村混混的怂恿下大闹乡政府。还打了乡长,进了班房!
这男子,音容笑貌简直是当年陈六子的“复制粘贴”。是陈六子的儿子?待男子好不容易打完电话,张教授一问,果不其然。
“家风不正,后代歪根”……
张教授是“家风家训家规”方面的专家。
篇7:关于婚姻的真实微小说:密谋
李雪梅一路上越想越气,一进家门,顾不上和从厨房跑出来迎她的母亲打招呼,便直奔书房。
“砰”,书房门被撞开。正在伏案工作的原团长,微皱双眉,扭转头。李雪梅冲进来,将手提包往书案上“啪”地一甩,道:“爸,我到底是不是您亲生的女儿?”“怎么啦?谁又惹你了?哪个家伙这么大胆,敢惹我闺女?说给爸爸听听?看老爸怎么收拾他们!”原团长见是大女儿,眉头往上一挑问。“哼,您就只会哄我!从没落到实处帮过我……”李雪梅抿了抿嘴,用力跺了下脚,扭身大跨两步,气呼呼地走到沙发旁,一屁股跌坐了下去。
父亲站起身,笑着走向女儿,拉起女儿一只手,偎着她坐下,叹了口说:“雪梅,爸爸对不起你!你生下来时,爸爸正在前线打仗……你一岁多点,爸爸负伤,你娘为了照顾我,把你送给乡下爷爷奶奶照頋……”父亲说到这,用手背拭了拭眼角,接着说,“你读书时,又遭遇‘“”’一一爸爸遭人陷害,被关进了牛棚……让你受牵连,只念了一年书,便给生产队放牛去了……”
说到这,父亲已哽咽。李雪梅见状,心一软,两只手紧紧握住父亲的手,柔声地说:“爸,都过去了!过去的事,咱不提!只要您现在对我好就够了……”
过了片刻,李雪梅抬眼偷偷地瞟了一眼父亲,见父亲心情平和了许多,她咬了咬嘴唇,深吸了口气说:“爸,我相中了咱厂里的黄石…”父亲把被女儿握在手里的手,轻轻抽了出来,疑惑地问:“哪个黄石?”“就那个行政科的!”李雪梅一急,瞪着双杏眼,冲父亲喊道。“哦,那个小伙子!长得高大魁梧,五官方正……厂子里喜欢他的女孩子不少吧?哈哈……”“嗯。”李雪梅一脸愁闷地应道。
“怎么?我女儿可是工厂劳模,技术标兵!人又长得漂亮,水灵――那小子竟然看不上?!”原团长嚯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狐疑地问。
“哼!人家才不稀罕这个哩!就连您这个钢铁厂的第一把手,人家也不见得会放在眼里!”李雪梅噘着嘴,往沙发上一靠,两手交臂抱在胸前,回击父亲。
这话果然有用,现任厂长军人气质一触即发。他用拳头猛击书桌,把个书桌上的茶缸、笔筒,震得叮当作响:“放他十个胆也不敢!女儿,你大胆追!这小子若敢戏弄你,看我不一枪毙了他!”“可是,人家只对我敬而远之……听说,他对您办公室的那个邓敏好像有意思……”李雪梅悻悻地说。
“有这事?”李厂长半信半疑地望着女儿,见女儿点头,他稍作迟疑后,斩钉截铁地说,“这样吧,厂子里正好有个进俢指标,我让邓敏去!三年的……”
“进修指标?!爸,让黄石去!我听说他正在复习,准备参加成人高考!”李雪梅两眼放光,拍着手掌,从沙发上跃起,兴奋地叫道。“你傻了吧?!人家现在都看不上你!进修后,拿了大学文凭……”父亲当头泼了盆凉水,李雪梅不再吱声。
“黄主管,今天晚上下班后去我家一趟好吗?”李雪梅斜倚着黄石办公室的门,问。声音像百灵鸟。“嗯?”正收拾办公桌的黄石抬眼瞅了瞅李雪梅。李雪梅被黄石看得脸一阵红。她立即将目光收回,投向脚尖,并用手指绕着辫子说:“我爸妈他们去广西参加战友聚会了……家里灯坏了,黑咕隆咚的……你要是有空的话,能不能帮我修下?”“就这点小事?!你咋不早说?好,我下班后一定去!”黄石爽快地答应。
他对李雪梅感觉不错:聪明、能干,长得小巧玲珑,就是书少念了点……
这半年多来,李雪梅没少往黄石办公室跑。不是送个饺子就是送个包子、鸡汤什么的。黄石起初总不好意思接受,后来抵不住李雪梅一番盛情,只好勉强接受。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接受,也是种教养。”他黄石,是个有教养的男人!
饭桌上的大陶瓷碗里,扣着盆热乎乎的饺子。主人怕客人没来就冷掉,用父亲的军大衣严严实实地裹着。
李雪梅穿着件大红毛衣,两手撑着下巴,端坐在饭桌旁,静静地聆听着。烛光映在她的脸上,一片桃红……她想起昨天晚上,央求爸妈把弟妹带走,和早上自己冒着摔下来的危险,踩在饭桌上摇摇晃晃将坏灯泡换上去的情景,不禁哑然失笑……
“咚,咚”,李雪梅奔到房门口,按了按心口,吸了口气,才把门打开。“家里怎么这么暗……”黄石望了望屋内说。“来,快进来呀,干嘛站在门口?”李雪梅拽着黄石的胳膊,顺手把房门关上。
黄石扫了眼亮堂堂的屋子,看了看手表,站起身说,“谢谢你的饺子!天不早了,你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班。”“你别走好吗?我一个人好怕……”李雪梅央求道。“这怎么行?!”黄石尴尬地说。“我是说,你睡在客房……上次,我们家有小偷爬进来过……”李雪梅想起“小偷”毁了自己贞操的夜晚,不禁双眼噙满了泪水。
黄石最见不得女人掉泪,当即心软,答应不走,睡在李雪梅家客房。
睡到半夜,李雪梅来敲门。黄石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开门,嘟囔道:“怎么啦?”“黄石,我好怕,我听到有人敲我房间窗户……”李雪梅说着,推着黄石走向床……
李雪梅和黄石结婚的第二天夜晚,黄石被办公室一帮“老男人”,“押着”去了厂子里附近的小饭馆请客。
酒过三旬,人人面泛红光,满嘴乱喷。这个说,“黄石,昨晚见红了没?”;那个又叫道,“见红?能证明个鬼!我就听说过有些女人,为了证明自己是处女,故意趁来了那个和男人那个……”;另一个这时插嘴道,“那算什么?!你没见过更绝的!我可亲耳听一个女人说过,在那事之后,她趁男人睡着的时候,往床单上涂鸡血……”;憋了半天的老张头,仰头把一杯二窝头一口灌了下去,然后用手一抹嘴巴,不屑地说:“去去,你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老子我可是处过五个女人的男人!处不处女,还用看?!黄石,过来,让我告诉你……”
黄石坐在那,没动。嘴里不停地说:“大家随意,喝开心……”老李见黄石不搭理自己,便站起身,用脚把椅子踢到一旁,摇摇晃晃地走了过去,贴着黄石的耳朵,嘀咕了几句。
黄石听完,脸一阵刷白。
黄石是北方男人,骨子里非常传统。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他,有着很深的处女情结。
结婚一年后,黄石考上了“华东政法学院”。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一个人跑到郊外,对着旷野大吼:“我终于解脱了!我终于解脱了!”然后,趴在草地上,大哭了一场……
上大学后,黄石很少回家。每年春节迫于老丈人的压力,才勉强回去一趟。
毕业后,黄石本可以留在大学当助教,但李雪梅哭着请父亲岀面干预。最终,黄石莫明其妙地被分配回原钢铁厂。虽然这次升职了,被聘为钢铁厂副厂长,但黄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向厂里申请外出勘探。他宁愿过风餐露宿,朝不保夕危及生命的日子,也不愿再整天面对李雪梅。
“黄石,你为什么不离婚?”有次,黄石坐在漫天黄沙里嚼着干馍时,队友郭铁生问。黄石喝了口军壶里的水,用力把馍咽下,瞟了眼同样满脸灰尘的队友说:“离婚?离了婚谁养俺娘?谁养俺弟俺妹?俺家里可等着我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下锅哩……”“离了婚就没工作了?!”郭铁生反问道。
“哈哈,你太天真了!李雪梅是谁?!我前脚离了她,后脚就要丢饭碗……”黄石苦笑道。“你傻呀,黄石,你这书白读的!毛主席不是有句名言么?”郭铁生挪向黄石,用胳膊碰了碰黄石。“啥名言?”黄石斜着眼,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郭铁生诡秘地说。
“呸!你拿我开涮呀!”黄石往沙里吐了口唾沫,抬手用军壶敲了敲郭铁生的脑门子,说,“还有句话叫,‘以卵击石’,你懂不懂?
嗅小子!”
“嘿嘿,我话还只说了一半哩!你别着急嘛!”郭铁生凝视着黄石的脸,想起上次自己发高烧,黄石背着自己爬出“死亡谷”的情景。“干嘛?别卖关子,有屁快放!”黄石笑着扬了把沙子,然后看着它被风吹散,飘落。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郭铁生一字一句地说。
一个月后,黄石和郭铁生神不知鬼不觉地,从野外勘探队回到了城里。他俩谁都没回家。只是每天天黑之后,郭铁生裹得严严实实的,在黄石家四周溜哒。
有天晚上,郭铁生匆匆忙忙跑到招待所,拉起黄石就跑……
黄石和郭铁生进去时,李雪梅正躺在“小偷”怀里抽泣,那样子,甭提多伤心。
黄石这才知道,那个“偷走了”李雪梅贞操的男人,是李厂长战友的儿子。他叫左浩天。他和李雪梅一起长大,追了李雪梅很多年。在一次喝醉酒之后,左浩天在李雪梅家强暴了她。那晚,李雪梅的父母带着弟妹去了老家。
事后,李厂长念及战友情,将这事瞒了下来……
深谙法律知识的黄石,成功地离婚了!这段密谋而成的婚姻,在七年后,最终在密谋之下顺利解除!
然而,这场密谋最大的受害者,是他们的女儿丹丹一一丹丹患上了严重的自闭症。
半年之后,黄石离开了钢铁厂,下海经商。
篇8:引人深思的真实微小说:放生
这边的人,多数是不食鱼的。尤其是年岁大的人。其原因一时也说不清。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就尝过鱼的腥味。小时候会从家里,摸出一根针,到朋友家。将针头炙于烛火上,用钳子将针端折成弯钩,便造出了一弯简易的鱼钩。这种简易的鱼钩,自然也能钓上几条体格不大的石斑鲤。那时我们就称之为鱼。钓上的鱼,当然会和小伙伴们,用细树枝串起来烤着吃。到现在我还是不能理解,那时我们为什么会有那种举动。但那时也是初次尝到了鱼肉的味道,不过是腥味里熏着燃烧树枝的苦涩。并没有觉得鱼肉鲜美。
我逐渐成长,走出了大山,到外地读书。
数年后,我回到故乡。我的胃里不只残留着牛羊肉的碎渣,还残存了鱼肉的渣滓。
回到大山里后的一个无聊赖的下午,我胃里翻腾着对鱼肉鲜美味道的馋意,走向了一家水产店。在鱼缸里用目光搜寻着目标。
鱼缸里有十几条慵懒的草鱼,这种鱼,并不是我们藏区现有鱼的品种。它们拥挤地相互摩擦着身上的鱼鳞,有几片鱼鳞脱落在鱼缸底部。
鱼缸底下的树桩案板上,占着一些血迹,混杂着几片鱼鳞。能推敲出,就在今天有不少鱼,在案板上夺走了生命。案板上的血迹和鳞片,开始动摇了买鱼回家烹饪的想法。可我还是站在鱼缸边,等待一条翻着白肚皮的鱼,彻底不再抽动身体后,将它买走。
水产店老板早就注意到我的伫立。也当然问了我需要什么。我并未回答,我若表明来意。水产店老板定会当场宰杀一条鱼,卖给我。可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怜悯理念,但能接受于我无关的死鱼。其实,想我能想到,即便是了要鱼缸里的一条死鱼,只是在有意避嫌自责感罢了,但接下来会有另一条鱼补位。
我只是寻求一个安心的理由罢了,还是继续等待鱼的“自然死亡”,似乎期待它的死亡早些到来。
等待中,若然一条鱼的白肚皮翻了上来。时机已成熟,但就在此时,水产店门口出现了几个人。其中的一个人,手里攥着很多零钱。而另一人提着黑塑料袋。直接走向鱼缸旁,并把水产店的老板喊了过来。
“喂,老板,这些鱼我们全买了,多少钱?”他们期中的一个人用不太标准的汉语问道。
水产店老板清点着鱼缸里的草鱼,并在计算机里输入数量。此时,在我看来,这些鱼只是成了一串数字。
就在我锁定着鱼缸里垂危的鱼时,他们其中一个人走向我问:你也是来买鱼的吗?
我点了点头。
另外一个人紧接着说:那太好了,我们一起买下这些鱼,把它们放了,那可是大功德呀!
我不作声。居然把兜里的钱递了过去。他们一行人,将鱼缸里的鱼带水倒进了黑塑料袋里。离开时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颜。一一和我热情地告别,期中一人嘴里还颂着祈祷离去。
我的目光落进空的鱼缸里,脑子里也空白了。
就在转身离开时,水产店老板又在空的鱼缸里,倒入了十几条鲜活的草鱼。它们在鱼缸里相互碰撞,像是反抗,像是对塑料鱼缸的惶恐。溅起了带有鱼腥味的水滴。
篇9:真实的关于职场的微小说:活该
年底了,单位又要评职称了。单位评职的条件是年年相似;但刘梅的心情却年年不同。她从无所谓、无奈、嫉妒、痛苦,演变成了今年的渴望。
经过多年的工作历练,刘梅终于大彻大悟了:要想评上职称就得提前找领导“活动”一下。今年,刘梅就心悦诚服地想找领导“活动”了。
刘梅为“活动”这事慎重地考虑了一番,最终确定了找单位里的王主任;因为她还记得初进单位那年,王主任曾给她发过一条短信:今生要是能抱你一下足矣。
这天晚上,刘梅单独把王主任请到了一家豪华的饭店里。在雅静的包间里,刘梅面对着这个过去都没拿正眼看过的男人,突然感觉有种像刚吃了过期食品的滋味。然而,刘梅表面上却是笑语盈盈。席间刘梅假意给王主任抛了几个温柔的眼神,王主任却一次次迅速地躲避掉了。示好遭遇到冷落,这让刘梅心里泛起了涟漪:心想这个以前总是偷看我的男人难道是嫌我老了吗?我还不至于老得连男人看都不想看一眼吧?还是他明知道我要求他而不屑帮我?许多想法在刘梅的心里不停地翻腾着,折磨得刘梅心酸难过起来。刘梅没想到平生第一次求人竟然是如此的没有廉耻,她羞愧得脸红耳赤。
王主任眯着眼着说,刘梅你看你才喝几杯脸就红了,要是不能喝了,咱就散了吧?此时的刘梅已经是如坐针毡了。她急忙说,我不胜酒力陪不住主任,主任见谅!王主任哈哈一笑说,你跟我还客气啥?你放心今年评职称我肯定会尽力帮你。王主任的话让刘梅一阵激动,只觉得眼窝里发涩,使劲才忍住没掉下泪来。蓦地,刘梅打心底冒出来一个想抱一下王主任的念头,这个念头把她吓得打了一个寒战。虽然这个念头转瞬即逝了,但她还是狠狠地嘲弄了自己一下。
看到了希望的刘梅,心情十分愉快。她坐在出租车里像只欢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以至于王主任半路上下了车,她还意犹未尽。于是,刘梅找司机搭讪,说,师傅你看我像喝多了吗?司机说,我看你像没喝酒。刘梅心里一沉幽幽地说,你说我一个女人家不装喝多能喝过你们男人吗?装喝多又装的不像。哎!请领导吃顿饭也挺难为人的。司机说,不就是吃顿饭吗?至于这么在意吗?刘梅说,这是关于我今年能不能评上职称的大事,我能不在意吗?
刘梅忐忑不安起来,后悔自己没有喝多喝醉以示对主任的诚心诚意;用装喝多敷衍了事,主任肯定会不高兴的。当领导的城府都很深,个个都是嘴里一套心里一套。刘梅越想心里越没底,这让她纠结得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了!她又说,师傅,刚才我们聊天,你也听见了,你觉得主任说话的态度会帮我吗?司机说,我觉得帮你的可能性不大。刘梅的心里“咯噔”一下。司机接着说,你们上车时,你们的领导第一时间拉开了后车门,意思就是想让你和他一起坐在后面,你却坐在了前面。领导这点意图你都领会不了,你说他还会帮你吗?
司机把刘梅说得脑袋里嗡嗡作响,在她的印象中王主任坐车还真是没有坐过后面,还真是没给别人开过车门;但她又纳闷起来一个跑出租车的司机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刘梅提高声音说,你真会胡说八道,你凭啥那样揣测人家?司机说,以前我也是做领导的。刘梅说,那你咋沦落到这般地步呢?司机说,犯错误了!刘梅说,看你这么有经验,肯定是栽在了女人身上!司机说,哎!君子难过美人关嘛!刘梅说,别人都能过,就你过不了,你活该!司机说,别人都能评上职称,就你评不上也活该!
刘梅的眼泪刷地涌了出来,她泣声说,我为啥活该?我在单位里学历最高,技术最好!我为啥活该?我兢兢业业地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我为啥活该?你凭啥说我活该?!司机见刘梅哭得悲悲切切甚是可伶,就不停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活该!是我活该!
★ 微小说范文大全
★ 廉洁微小说征文
真实的创业微小说:东北来电(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