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前抵达梦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我和儿子一起成长十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我和儿子一起成长十三,欢迎参阅。
篇1:我和儿子一起成长十三
我和儿子一起成长(十三)
让书籍陪伴儿子成长――――营造环境,满足需求(二)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由于我本身是教师,经常把教科书教案什么的拿回家备课,并且还爱买一些书回家看。这样孩子经常可以接触到书,经常接触到读书的人,孩子心里也自然会对读书这件事有了认同感。
我们还注意给孩子创造较好的读书条件。给他在书橱里腾出专门的空间,放孩子自己的书,一般是放在书橱的底层,这样小孩自己伸手就能拿到,有时他捞出书,一腚坐在地上就看,天真而可爱。后来我们搬家的时候,其他东西能不带的尽可能的都没带,只有儿子的书完好无缺的一本不少的都带了回来。这些环境方面的因素,也给孩子喜欢读书创造了条件。
我们经常带孩子逛书店,星期天、节假日上街首先去书店,逛书店是孩子必备的生活之一。在给孩子购书上,从来我们没有吝啬过。无论价格多么昂贵的书,只要孩子想要我们都满足他。记得有一本《最新21世纪少年儿童百科》,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在那个年代那是最为流行的孩子读的书,可是价格昂贵,一百多元钱,在那种经济条件下,都又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谁舍得给孩子花一百多元买书?好像听说有人给政委家的孩子送礼才买那这书。丈夫就从北京给他买来那本书,买来以后孩子那真是如饥似渴啊,由于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又配有那精美的图画,看一遍又一遍,那真是百看不厌,一有空就抱起那本书看起来,里面的那些知识他都能讲下来,那本书都被他翻坏了,至今我们还保存着呢。记得儿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的日记中都曾写道:“这几天,我总是爱看一些百科知识的书使我懂得了不少知识,有天文、地理、人体、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有趣。今天我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地球是什么?地球是个大圆球,它很大很大,如果沿着地球最宽的部位画一个大圈,就有4万多千米。我们称这个圈为赤道。赤道的北面为北半球,南面为南半球。地球上有山、有水、有海洋,也有动物和植物。”从日记中我感受到,读书已深入到孩子那幼小的心灵,不是瞎读,不是仅翻翻看看图画而已,他能从书中有所得。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只要丈夫去外地出差,很少给孩子买吃的,但必须抽出时间去书店给孩子挑选我们当地买不到的好书。从不远千里之外买回来的书更是珍贵的礼物,因此孩子对书更加看重,更加珍。在他的小书柜里,什么方面的书都有,百科知识、童话、名著、古诗、历史、军事、开发智力的等都摆满了小书柜。孩子现在知识的丰富,与小时侯看的书有直接关系。
篇2: 我和儿子一同成长的散文
我和儿子一同成长的散文
从孩子蹒跚学步,从孩子咿咿呀呀学语,我就伴随孩子一路走来,到现在已有21个年头了。对于我们“相依为命”的母子二人,有太多的生活细节、太多的生活经历令我回忆......
没孩子前,我除了上班,就知道玩。妈妈教我针线活也不学,还有理说,到时有钱买着穿,妈妈说衣服破了总要缝缝补补吧!管他呢,谁的衣服谁补,妈妈拿我没辙。结婚后,衣服破了都是老公补,还拿到妈妈面前炫耀:“看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用愁吧,自然有人给缝补。”妈妈说我:“一点针线活不会,说话也不害羞,你这叫懒人有懒福。多亏女婿脾气好,摊个脾气躁的,揍你身上也只能受着。”那时在妈妈眼里,我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有了孩子以后,妈妈说我变样了,知道过日子了。从一个对针线活一窍不通的我,到学会给孩子做棉衣;从做饭不知生熟的我,也学会了给孩子做鸡蛋羹、烙油饼,做各种搭配营养丰富的早餐;从一个不会做家务的懒女人,到一个会打理家的勤快家庭主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儿子在无形中打造着我,使我不知不觉中趋于成熟。
在抚养孩子、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从中也学到很多知识,重新拿起课本仔细阅读,出发点开始是为了辅导孩子,后来无形中充实了自己。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我办了随军手续,到了丈夫部队所在地,由于部队靠近偏僻的农村,附近没有幼儿园,真后悔随军呀!没办法就自己在家教他。想想5岁了,不接触集体生活也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就让孩子上了一年级,那时候农村学校要求不严,学校也接收了我5岁的儿子,但农村孩子上学年龄又偏大,年龄上悬除三、四岁。课间休息时间,大哥哥大姐姐就把我孩子当成玩具,抬着他在空中扔着玩,老师都害怕摔着他,我只好课间看着他,其实同学们也没啥恶意,孩子可能穿戴比较新、干净,都对我孩子还高看一等,只是觉得逗他好玩。
孩子年龄偏小,对理解问题的难度就大,汉语拼音还不成问题,数学就有点困难。比方说孩子看到实物知道加减法都会做。只看着算数式就不知怎么做,脑中没有数的概念,很茫然。老师上课提问他回答问题,孩子说:“妈妈还没叫我。”在他心里没有集体意识,老师让他坐下。由于孩子长得白净,年龄幼小。老师又开始不愿接收他,说这样的小孩难出成绩,到时候不好与学生的家长交代。父母恳求老师,成绩的好坏我们不会抱怨老师的,小小年龄我们也不强求他学到多少知识,主要让他体验集体生活,您就权当他是个旁听生。
一年级有数的`分解,比如七可分解成二和五、一和六、三和四。不知孩子太小了,还是发育晚,孩子没有数的概念。我就拿出粉笔画一个大圈,里面放进七个花生米,然后在大圈里套两个小圈,两个小圈里分别放进三个花生米、四个花生米。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让孩子有了数的概念。
那时我们出去玩,地上的树枝棒都成了教具,告诉他这个比那个长,那个比这个粗,让反义词更形象话。出乎老师预料,期中考试语文数学都九十多分,名列全班第三。期末考试双百分,小屁孩考出惊人的成绩,惊动了校长。开校会给学生颁奖,班主任高兴把他的学生抱到领奖台上,校长把这个学生当典型,说学生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培养,但家长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某某小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也不是天才神童,刚开始2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
到了三年级孩子加了英语课程,我为他报了“小星星英语”学习班。当时小星星英语学校,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课模式,我让他上英语班,不纯粹让孩子学英语,主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乐趣,感受班级那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让孩子自己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充满自信心,这种无形资产比单纯的追求分数还重要。学习中孩子成绩的好坏,我从不批评他,更多的是鼓励,运用一种尝试教育。我了解自己孩子的习性,不是那种调皮捣蛋的孩子,是那种很上进,而且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让孩子始终保持信心,让孩子头脑中的知识始终比年级相当的孩子多一点点,这样孩子学习起来有一种轻松感,更没有压力。
记得小时孩子上补习班,不是我强求他,而是带着孩子去试听,再趁热打铁地给孩子讲知识的重要性,上课的乐趣。不像一般孩子上补习,家长连哄带嚷,给赶鸭子似地赶到课堂。我的孩子去上课,像到娱乐场所分享快乐一样,高高兴兴地去,乐乐意意地归来。我骑着自行车,孩子坐在我的后面,路上唱着歌,或者猜着谜语就到了学习的地方,进教室前每次我都和孩子击掌加油,并告诉孩子好好听课,回来教妈妈。孩子也有当老师的欲望,这样上课听的特别认真。不等的回到家,在路上,孩子就把课堂上听的东西大体复述一遍,给妈妈讲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复述课堂学的东西,有时也遇到忘记的章节,孩子很当个事,回到家,不用催他,自己就马不停蹄地翻阅课本,这样不仅学的快,而且加深记忆。
孩子都有爱动的习惯,在屋里呆不住,傍晚我就领着孩子去散步,路上有时挑写单词,让他在我手心里默写,有时玩成语接龙。小学的一些课文背诵,都是在散步的过程中完成的,一旦养成习惯,就不用再费心了,一次我下了楼又回家给孩子拿水杯,在下楼时看见孩子拿着树枝在路边上画着呢,问他干什么呢?说他在写今天新学的单词。
后来又上了新概念英语,因为补习班一律都是速成班,在加上学校的课程也越来越重,孩子上进心很强,凡事学习的课程,不用家长要求,自己就主动严格要求自己,门门课程拔尖。其实孩子的智力,也很平常,主要还是靠勤奋好学得来的,这是老师的评价。
面对年级的增高,课程也越来越难。只靠课堂老师短暂的辅导,远远不够,当时就孩子爸一人的工资,部队工资当时又底,想给孩子请家教,经济上根本就不允许。家属出去上班部队又不允许,有规定,怕影响军人的精力。
由于自己没上班,有的是时间。送走孩子,自己就学习。最难的就是英语,一是自己学生时代学的都忘记了,音标也读不准,自己就买来磁带,一遍一遍地自己放录音。孩子上补习班,我也坐在后面听讲(为了孩子,老师让家长听课)。一遍做笔记,一边认真听讲。同学都认为我是听课的老师,纷纷问我,您以后教哪个班?老师、办校校长也起了疑心,认为是外校的老师来听课的,最后解释:“我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辅导孩子。”在课堂上,孩子不会,可以问老师;可回到家,我们家长不会,去问谁呢?不利于孩子学习,也给孩子造成压力,如果我们家长会了,就可以随时辅导孩子。孩子的代课老师也对校长说,该学生的成绩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为了争取听课的机会,我给办校校长说,我愿意义务打扫几个教室的卫生,校长被我的韧劲、诚心感到了,就为我开了绿灯。
我认为家长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驱除孩子面对学习困难胆怯的意识。有次听孩子给小伙伴说:“学习上我不害怕,不会的在校可以问老师,在家可以问妈妈。”在孩子心里,妈妈是他学习路上的伙伴,在学习迷茫时、坎坷时能扶他一把,能给他一种克服困难的力量。
听老师给学生讲,练好口语的先决条件,就是敢说敢讲。暑假里,承办学校开设英语角,考虑到孩子性格腼腆,我就故意带着孩子每天早晚都去凑热闹,让孩子体会那种互动的氛围,既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语。孩子越学兴趣越浓,后来每次他都主动要求我带他去。
现在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高考时英语考出146.5分的好成绩。孩子出远门了,我第一次对孩子提出要求,要求他大学也不能松懈,不仅要学课本知识,更要活学活用,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我相信孩子到了院校也是好样的,因为他一项勤奋好学,尊敬师长。我们家长从来不用嚷嚷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要去网吧,都是撵他出去玩玩休息休息。邻居常说这孩子多省心,学习好,对人还有礼貌,谁家姑娘嫁给这小伙,就是福气,丈母娘一百个放心。不是父母喜欢别人的好言好语,起码也能说明我孩子品学兼优。
孩子大了,反过来又成了妈妈学习的拐杖,每次回来都给妈妈下载很多书籍,遇到一些前卫的东西,儿子耐心就给我讲解,我说自己真的OUT了,儿子说不能和年轻人比,您和同龄人比,一点也不落后。小时我照顾他,现在成了他照顾我了,出门给你扛着包,走在马路上,他总是走在靠近车辆的一边,时时保护着妈妈,上学难得回来一次,帮我拖地、刷锅洗碗,样样抢者做!坐沙发上聊会天,又给我捶背按摩,又给我剪指甲。一会给接杯水,一回给削个苹果。我说:“儿子,我还没那么老呢,你不用那么孝敬我。”孩子总说:“妈妈就多给次我机会吧,我为妈妈做点事心里由衷地高兴呢!”
看!我们母子像一对亲密伙伴,一对很贴心的朋友,一对无话不说的知己,一路相随相伴......
篇3: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这几天读了《和儿子一起成长》这本书,感悟良多。这本书的作者是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博士杨文老师。“每个人的今天都是他过去积累的结果。”这句话正是杨文教授对自己人生路最好的总结。她把自己的儿子夏杨培养成一个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她拥有一座名牌大学。然而她的成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是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得来的,她也曾经为了带好一个班级,把自己累得心脏出毛病,也曾经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千千万万个孩子学好英语,在异国他乡背着冷面包、喝着凉水拼命地读书,她那个拥有两万多学生、八百名教工的英才学院,也曾经让她废寝忘食……
“随机教育”是杨文老师教育儿子的核心理念。她对儿子具体做什么不在乎,而是看重他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和之后,是不是能够沉淀下让他终生受益的品质。我自己也这么认为,很多有益的经历,都会成为一个人一生难得的财富。
这几天,给儿子报了个游泳学习班。刚开始教练教他在水里憋气时,他感觉到很轻松,可没练几次,教练就让他学蛙泳的动作,当儿子一次次把腿抬起、放下,合拢、分开……我当时心里在想:“这能行吗,儿子肯定受不了。”教练一直让他不停地练,当儿子做到第20次时,就有点支撑不住了,我望着汗流浃背的儿子,真是心疼啊!这时,我想起了杨文老师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经过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之后,所沉淀下来的使人终生受益的品质,只有让孩子从小就经历、明白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总会取得成功的。是啊,这个时候,我该给孩子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才对。我对儿子说:“儿子,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行的。”儿子在我的鼓励下,变得更加努力,更加自信了,他咬着牙坚持着。我能感觉到儿子当时心中有一种韧性,让他不能停下来。那就是:“我一定要成功。”儿子进步的很快,没过几天,他很快就学会了蛙泳。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他,问他为什么学得这么快,儿子说是受了妈妈的鼓舞,是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信念让他学得这么快。儿子这段时间学游泳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也让孩子终生受益。引用杨文老师的一段话“在我做母亲之后,我所看重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他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带给他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应该是他在生活体验中,烙印在心灵深处,是支撑着他战胜困难走向人生更高平台的基础和源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他所犯的错误本身,不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伤害,但大人对事情所持的态度却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大人处理的方式,就可能损伤孩子的自信,甚至有可能损伤孩子的未来。“四块糖”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有一次,一位校长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其他的同学,就当即制止他,并让这个男生课后到他的办公室里去。男生心想,这一下子自己肯定要挨训了。下课后,他就早早的到了校长办公室门口,校长还没有回来,他的心里忐忑不安,在努力想着辩解的理由。一会儿校长回来了,一见面,就拿出一块糖,送给这位男生,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没想到,这时校长又拿出一个糖果递给他,对他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打时,你立即就停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男生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接着,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打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正直善良,应该奖给你。”男生感动极了,眼泪流了下来,他泣不成声地说:“校……长,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校长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连同一块面巾纸,一同递给那位男生,说:“擦擦眼泪吧,再奖励你一块糖,为你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不过,我只有这一块糖了,看来,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种教育的方式是多么的奇特啊,在那个男生的记忆中,这四块糖将使他终生难忘。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们的心智,净化人们的心灵,读完这本书,我收获很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家庭中的爸爸妈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同时,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是家长要不断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最后祝愿儿子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愿他早日登上知识的巅峰。
篇4:读后感:和儿子一起成长
读后感:和儿子一起成长
[ 2008-3-6 20:47:00 | By: 家有美女] 和儿子一起成长 读了和儿子一起长这本书.感悟良多.普天之下.做为母亲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责.这种责任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点一滴的溶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想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注意给孩子养成专注力和仔细认真的习惯.让孩子懂得时间的价值.你只要懂得如何珍惜时间,就是懂得了你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更多你喜欢的事情.让孩子明白,你是时间的主人,而不是时间的奴仆.会珍惜时间的孩子,一定会是有出息的,并是对社会有用的孩子.孩子不断的成长,家长也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做一个开明的家长.不做一个事必躬亲的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更多的事情.相信她们会做的更好.对孩子放手越早,孩子会越自立.也会比同龄的孩子更自信.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好孩子也是夸出来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敏感期,家长要及时的捕捉到孩子每一个时期所要面对的新变化.比如对这个世界的感知,碰触,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我们的大千世界.让孩子学会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玩,玩中学,学中玩.玩也是学习的一种.只是获取的信息不同.但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有益的`,也是她成长中所需要的不同的养份。 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给孩子挑选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藉。在这些有益的书藉范围内,孩子会从中不断的吸收营养。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有家长和孩子坚持不懈的去做,喜悦就在明天。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要想让孩子成为有力的竞争者,就要培养孩子有坚强意志,勇于探索,不怕失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在合适的年龄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让孩子博览群书,广交朋友。做一个有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是家长要不断学习的一门课程。家长为孩子做的是,引导孩子迈出人生的每一个脚步,而不是为她铺满鲜花和嫩草。篇5: 那年,我十三
我跨过岁月的沧桑试图寻找
你埋在我心底的模样
那年,你留着平头一袭白衫
你端坐在我旁边的座位说
请你不要超过这条三八线
我记得你给我折过一架纸飞机
你在机翼上写满了心愿
你告诉我只要心里有梦想
飞机在空中飞的时候就会
喊上云朵帮你实现
我记得你送给我一个蓝皮日记本
我猜想你可能是让我记下
我和你相识的滴滴点点
我却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
你某年某月某日换了件蓝衬衫
我还记得有天放学后你偷偷
塞给我一张纸条
然后羞涩地像个大男孩
我怀揣小鹿似的`偷偷找到一个
无人的角落铺展细看
一张无字的白纸出现在眼前
我至今宝贝似的珍藏着
这张纸条每每翻出细看
我都会想起那件洁净的白衬衫
★ 我儿子一家
★ 我舅舅的儿子
★ 人生十三“看”
我和儿子一起成长十三(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