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写九月九的诗词,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写九月九的诗词,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写九月九的诗词
写九月九的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
唐·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九日送酒与朱元晦
宋·韩元吉
平生爱酒陶元亮,曾绕东篱望白衣。
底事秋来犹止酒,重阳须插菊花归。
和李崧卿九日
宋·姜特立
重阳无菊閟书空,心似渊明兴不同。
聊且携壶上东岭,不妨欹帽对西风。
百年尽付无何外,三径谁如阿堵中。
十月黄花方烂熳,莫辞联骑访山翁。
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日菊未花
宋·杨万里
旧说黄杨厄闰年,今年并厄菊花天。
但挼青蕊浮新酒,何必黄金铸小钱。
半醉嚼香霜月底,一枝却老鬓丝边。
阿谁会得开迟意,暗展重阳十月前。
九日雨
宋·虞俦
满城风雨不禁秋,宁是先生懒出游。
采菊未成三径约,看囊尚有一钱留。
催租有底关诗思,落帽何妨付酒舟。
今岁重阳还是客,湖山信美岂吾州。
九日
宋·张镃
重阳冷菊青黄蕊,半醉幽人黑白头。
今岁有番堪恨处,病无诗句过中秋。
九日南坡兄弟同集
宋·虞俦
曳杖携壶意颇长,了无风雨破重阳。
团栾钉座橙方绿,蓓蕾扶篱菊未黄。
醉里茱萸须遍插,尊前鸿雁政成行。
持杯快嚼夸强健,只恨双螯未著霜。
九日
宋·赵蕃
涧落峰寒似往时,重阳面目许谁知。
摇摇枫叶未全赤,草草菊花成后期。
酒量稍增愁渴肺,诗材顿减费衰髭。
一年节物财如此,太息空形老大悲。
九日与沈叔晦季文王仲举登鄞城
宋·孙应时
城上西风草欲霜,登临聊不负重阳。
江山远近秋容老,云树参差野意长。
一笑四人真莫逆,百年此会定难忘。
不妨小学陶公醉,篱下寒花恰半香。
九日
宋·戴复古
今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
黄花一杯酒,白发几重阳。
日晚鸦争宿,天寒雁叫霜。
客中无此醉,何以敌凄凉。
篇2:九月九重阳节的诗词
九月九重阳节的诗词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6、《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7、《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8、《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9、《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4、《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15、《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16、《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17、《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18、《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19、《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20、《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篇3:九月九日重阳节诗词
九月九日重阳节诗词
《重阳》
年代:宋
作者:楼钥
佳处逢佳节,宁辞望眼劳。
有楼皆眺远,无日不登高。
野栗炊新秫,寒萸泛濁醪。
黄花何太晚,篱落上萧骚。
《重阳和朱直方韵》
年代:宋
作者:陈傅良
衰老登临得并家,绝胜十载向天涯。
直须与世为陶令,谨勿令人识孟嘉。
蓝水悲吟空雅健,牛山醉墨谩欹斜。
谁知竹叶虽无分,一笑何妨菊自花。
《重阳》
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
茱萸半紫菊花黄,时节催人日夜忙。
便使老夫年满百,无过二十二重阳。
《重阳对菊得菊字》
年代:宋
作者:方凤
怀哉止所翁,与我几觞菊。
方当旧节来,已作秋原哭。
会葬有远朋,风雨此淹宿。
佳儿敬父执,姻友更敦睦。
投辖不愧遵,设醴仍为穆。
其如插萸遍,不见而翁独。
悲欢今昨筵,还往东西毂。
回首试长望,依依但云木。
《重阳》
年代:宋
作者:方岳
帽不禁吹怯酒觞,只携老砚了重阳。
黄花未抵渊明瘦,却做离骚以上香。
《近重阳作》
年代:宋
作者:蒲寿宬
满城风雨近重阳,悟竹萧萧欲断肠。
敢望白衣来送酒,拟将黄菊去为粮。
击萸安得山堪避,落帽岂无人在旁。
千载风流心独会,饮泉亦足慰凄凉。
《重阳前一日作》
年代:宋
作者:邵雍
近来多病不堪言,长欲醺醺带醉眠。
新酒乍逢重九日,好花初接小春天。
自知命薄临头上,不愿事多来眼前。
唯有天津横落照,水声仍是旧潺湲。
《酿重阳酒》
年代:宋
作者:苏辙
家人欲酿重阳酒,香麴甘泉家自有。
黄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调无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争言试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廪粟已空豆方实,羔豚虽贵鱼可取。
病嫌秋雨难为腹,老咽馋涎空有口。
折花谁是送酒人,来客但有邻家父。
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
《重阳夕内宿》
年代:宋
作者:晏殊
把菊醒陶酒,扬鞭入汉闱。
聚蚊秋未息,独鸟暮先归。
世有凉暄隔,人无今昨非。
悠然倒冠佩,频梦北山薇。
《九日闲居》
年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篇4:九月九重阳节的诗词
1、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4、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8、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9、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0、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1、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5、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篇5:九月九重阳节的诗词
1、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4、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5、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6、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7、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8、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9、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0、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1、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2、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3、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4、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5、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篇6:九月九重阳节的长篇诗词
关于九月九重阳节的长篇诗词精选
假如有人问我:
世界上最高的山是哪一座?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父亲的爱,就像山峰,
比喜马拉雅更伟岸,
比珠穆拉玛更巍峨!
假如有人问我:
世界上最长的河是什么?
我会满怀深情地告诉他,
母亲的爱,就像大河,
比黄河长江更长久,
千年流淌博大的爱,万世唱着甜美的歌。
啊,父爱如山,母爱是河,
没有亲爱的父母,世上哪里会有你和我?
是父亲,用大山的信念、石头的刚毅
塑造出我们韧性的筋脉、坚硬的骨骼;
是母亲,用似水的柔情、博爱的胸怀,
输送给我们鲜红的血液、情感的火热。
世上的七尺男儿啊,莫要为自己的英俊和伟岸而骄傲,
别忘记,当初躺在襁褓中的你,
嗷嗷待哺,多像一只瘦弱的小猫;
是母亲,用雪白的乳汁喂养了你,
是父亲,用咸涩的汗水浇灌了你,
今天的参天大树,昨天都曾是弱小的幼苗。
世上的漂亮女子啊,莫要为自己的年轻貌美而炫耀,
别忘记,当初蹒跚学步的你,
多像一只丑小鸭,走起路来晃晃摇摇。
是母亲,为你梳小辮,给你缝裙子,让你像花蝴蝶一样飘啊飘;
是父亲,让你当马骑,为你讲故事,将挂着泪珠的小丫头逗得咯咯笑……
没有父母的心血滋润,哪有鲜花的开放,青春的自豪?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啊,
无论我们今天是尊贵还是卑贱,职务是低还是高,
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他们身上的肉、心上的'宝;
不管我们今天是穷还是富,挣钱是多还是少,
只有父母对我们的爱永不会改变,
亲情的泉水流不尽啊,就像大海的滚滚波涛!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应当感恩的人首先是父母,
一个连父母也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将国家报效?
看一个人良心有没有,先看他对父母好不好;
品一个人人品正不正,不在于他口吐莲花唱高调;
孝顺父母,就是人世间一面神奇的镜子
能照出人心冷暖,是卑贱,还是崇高……
岁月无情啊,我们的父母在一天天变老
那满头的银发,是时光的霜雪在飘舞,
那脸上的皱纹,留下岁月的脚印一道道……
儿女养大了,一个个成了远走高飞的鸟,
只留下年迈的父母陪伴着寂寞,
天天盼儿女回家,有时还会絮絮叨叨……
请不要嫌弃他们吧,
就像当年父母不嫌弃你的顽皮和弱小;
请不要以工作忙碌为理由,
莫让心中留下遗憾,尽孝也要趁早。
工作哪有忙完的时候?
有空常回家看看,没空打一个电话也好。
送上一颗孝心,
胜过给他们一座金山银山;
几句贴心问候,
胜过无数灵丹妙药;
揉揉背,捏捏肩,在父亲的心头洒满阳光;
扫扫地,洗洗碗,让母亲的脸上溢满欢笑。
孝顺,是儿女送给父母的最好礼物;
孝顺,是公民对社会的最佳回报;
孝顺是美德,平凡而又伟大,
假如能做到,生活就会和谐美好;
孝顺,是人生的接力棒,只要你做出榜样,
你的儿孙,将来也会一代一代传承仿效……
啊,让我们歌唱父亲,
让父爱的山峰,在我们心中耸立得更高、更高……
啊,让我们热爱母亲,
让母爱的长河,在中华大地代代流淌,荡起甜美的波涛……
让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让我们祝福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篇7: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词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词
1、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2、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3、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4、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5、重阳日陪韦卿宴
唐·朱湾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
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
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6、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唐·张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
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
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7、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8、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9、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10、卜算子·风急雁声高
宋·陈著
风急雁声高,露冷蛩吟切。
枕剩衾寒不耐烦,长是伤离别。
望得眼儿穿,巴得心头热。
且喜重阳节又来,黄菊花先发。
1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12、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篇8:李清照写诗词
李清照写诗词
《蝶恋花 离情》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点绛唇·寂寞深闺》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
衹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
望断归来路。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
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
好个凄凉的我。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篇9:写爱国诗词
写一首爱国诗词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统一,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当代爱国主义精神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马篇》
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关山月》
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记南征诸将》
现代·朱德
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宋·岳飞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篇10:写春雨诗词
关于写春雨诗词
关于写春雨诗词
1、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刘复《春雨》
2、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3、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陆游《春雨》
4、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仇远《题扇》
5、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孟郊《春雨后》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7、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吟邵雍《春雨》
8、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郭仁移《村居》
9、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陆游《后杂兴》
10、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
11、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唐寅《山水图》
12、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张协《杂诗十首》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5、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章甫《题画》
16、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齐己《江上值春雨》
17、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李中《喜春雨有寄》
18、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张正见《后湖泛舟》
19、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2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23、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2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5、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徐凝《春雨》
2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7、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28、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朱熹《春日》
29、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徐俯《春游湖》
30、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31、湿尘轻舞唐唐春,神娥无迹莓苔新。——李咸用《春雨》
3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
33、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刘子翚《园蔬十咏·韭》
34、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
35、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36、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3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赵师秀《有约》
39、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戴叔伦《春怨》
40、梨花千点白,春雨几声寒。——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
4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轼《江南春》
42、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43、春雨断桥人不度句,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44、春雨溟蒙,春云叆叇。——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45、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谢良辅《状江南·仲春》
46、秋风魏瓠实,春雨燕脂花。——范成大《题赵昌木瓜花》
4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
48、王孙不耐如丝雨,罥断春风一寸心。——高蟾《吴门春雨》
4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
5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5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52、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日游湖上》
5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54、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55、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春日田园》
5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5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58、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5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1、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刘得仁《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6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3、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5、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
6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7、春雨鸣布谷,士膏三月足。——罗仲舒《芦苇江八咏·前野耕云》
68、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八栖云室》
6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0、今朝阴又重,春雨亦多情。——司马光《景仁思归雨未克行以诗留之》
7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4、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7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7
篇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词鉴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词鉴赏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诗词鉴赏】
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篇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词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词赏析
【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
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附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
【赏析】:
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zhūyú朱娱)花枝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龄有“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摘录此类诗句甚多。关键在于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 评语怎么写诗词的
★ 写新年的诗词
★ 写母爱的诗词
★ 写父亲的诗词
★ 写立夏的诗词
★ 写风景的诗词
★ 春天的诗词怎么写
★ 用诗词写评语
★ 九月九重阳节祝词
★ 九月九重阳节歌词
写九月九的诗词(锦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