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临床疗效观察,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临床疗效观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临床疗效观察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袁爽,宋 俐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皮肤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132例婴儿花斑癣患儿,并设对照组外用酮康唑乳膏治疗130例患儿,于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有效率为8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P<0.05)。结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疗效明确。
【关键词】 萘替芬酮康唑;酮康唑;婴儿;花斑癣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一种由嗜脂酵母-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的浅部真菌病。婴儿花斑癣的好发部位及皮疹形态与成人相比均有很大不同。该病多发于婴儿头面部,其皮损基本均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圆形色素减退斑,边界较为清晰,鳞屑少且薄。因其有碍美观,易引起家长恐慌,要求治疗迫切。我科自2月~2月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62例患儿均来自我科门诊,其中男148例,女114例,男女比例1.3∶1;年龄1~8个月,平均年龄4个月;发病时间为10 d~4个月,平均病程2个月。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2例,对照组13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期、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确诊为花斑癣;2个月以内未服用过系统抗真菌药;2 周以内未外用抗真菌药;1个月以内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无系统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及随访:治疗组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商品名:必亮,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适量涂抹于患处,覆盖感染部位及其周围皮肤并轻度揉擦。对照组外用酮康唑乳膏,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3周。嘱患儿衣物被褥毛巾消毒。治疗期间每周随访一次,并由同一观察者记录皮疹变化,治疗3周结束后作临床疗效观察及真菌学检查,记录疗效评价。随访3 个月,观察是否复发。
1.3.2 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95%以上,真菌学检查(-);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60%以上,真菌学检查(±),高倍镜下菌丝、饱子<5个;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20%~60%,真菌学检查(+),高倍镜下菌丝、饱子5~10个;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20%以下,真菌学检查(++~+++),高倍镜下菌丝、饱子>10个。痊愈和显效例数的百分比计为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所有患儿均完成3周的治疗,临床疗效评价见表1。治疗组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有效率为8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P<0.05)。表1 两组花斑癣患儿治疗3周后疗效评价(例)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不良反应记录及随访情况:治疗组有6例(4.55%)患儿在用药初期出现轻度红斑,对照组有11例(8.46%)患儿出现皮肤干燥、红斑、皮疹增多,均未予特殊处理而自愈,继续用药无类似不良反应出现。3个月随访治疗组无复发者,对照组复发3例(2.31%)。
3 讨论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婴儿花斑癣的病例呈上升趋势,推测与婴儿皮脂腺发育不完善、过度洗涤、环境闷热潮湿、接触感染等因素有关。由于婴儿皮肤较为薄嫩,通常选用刺激性较小的外用药物进行治疗。我科采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是一种外用广谱抗真菌药,主要成分为盐酸萘替芬和酮康唑。萘替芬是一种丙烯胺类药物,其抗菌谱广,抗皮肤真菌的活性最高。它通过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造成角鲨烯积聚及麦角固醇合成受阻。角鲨烯积聚可使真菌细胞内脂质沉积,导致细胞溶胀破裂,起到杀真菌的作用;麦角固醇合成受阻可使真菌细胞产生功能障碍,起到抑制真菌的作用。另研究表明[2],唑类药物对花斑癣均有较好的疗效,而以酮康唑活性尤强。酮康唑可阻止羊毛固醇向14-去甲基羊毛固醇转化,从而阻止麦角固醇合成,抑制真菌细胞的合成与生长。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中两种成分同时存在,并以4∶1的浓度比例保证其间最大协同除菌作用,提高杀菌活性,减少耐药性发生,还可提高局部皮肤中的药物浓度。
经过我们的临床验证,治疗组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P<0.05),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4.55%)低于对照组(8.46%),治疗组无复发者。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疗效明确,耐受性好,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篇2: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说明书
【英文名称】TerbinafineHydrochlroideCream
【拼音全码】YanSuanTeBiNaiFenRuGao(999YouNuoPing)
【主要成份】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主要成分为盐酸特比萘芬0.01克,辅料为:十六-十八混合醇、白凡士林、单硬脂酸甘油酯、轻质液状石蜡、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80、羟苯乙酯、纯化水。
【性状】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为白色至类白色乳膏。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等。
【规格型号】15g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2次,涂患处,并轻揉片刻。疗程1~2周。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如烧灼感,或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禁忌】对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3.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4.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涂敷后不必包扎。5.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6.对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请将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为广谱抗真菌药,能高度选择性地抑制真菌麦角鲨烯环氧化酶,阻断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中的麦鲨烯环氧化反应而干扰真菌固醇的早期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抑制和杀灭真菌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处
【包装】药用铝管,每支装15克,每盒装1支。
【有效期】24月
【执行标准】YBH040072007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3954
【生产企业】华润三九(南昌)药业有限公司(原江西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的功效与作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999优诺平)用于治疗手癣、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等。
篇3: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说明书
答:病情分析:你好,如果是用药以后出现的以上的症状说明是药物过敏。指导意见:药物过敏需要抗过敏治疗,并且要立即停用药物。抗过敏药物治疗可以选择口服氯雷他定,维生素C,复方甘草酸苷,外用尤卓尔乳膏,溃疡处要抗感染治疗,如先用利凡诺液湿敷以后外用百多邦软膏等,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篇4:观察中药药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摘 要:研究中药药氧治疗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缓解作用。策略:对70例有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2组,一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策略,另一组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药氧治疗。经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的有效率,有效率分别为87%与95%,对患者进行复查的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脑部血管循环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脑部血管循环。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中药药氧治疗对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作用,对于改善患者的脑部血管循环具有良好的效果。
篇5:观察中药药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在解剖学上,后循环就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是由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与椎动脉组成的,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大脑的脑干、小脑、丘脑、枕叶、上端脊髓、部分颞叶提供血液[1]。文章主要研究的是通过中药药氧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对于治疗后循环缺血治疗效果。以下为具体报告。
1 资料与策略
1.1 临床资料
收集自1月至12月期间因后循环系统缺血在我院进行治疗眩晕的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资料。随机将患者认为两组,每组患者25人,患者的年龄在57-70之间,两组患者中均有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通过统计各种疾病的患病人数,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作用(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症状是眩晕,由于脑动脉的病变使脑动脉血管变狭窄,因此脑部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常见的症状。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复视,视觉障碍,头面部或肢体麻木,肢体无力,步态不稳易跌倒,短暂性意识丧失等[2]。
1.2 策略
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按照基础治疗方案持续进行。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2个疗程后增加中药药氧治疗。没7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加使用中药药氧治疗,主要选择的用药为川穹、丹参、石菖蒲、天麻、薄荷、冰片、三七等,将选择的中药进行煎熬浓缩后,通过雾化吸入的策略进行给药[3]。每天早晚各给药一次,每次给药50毫升,连续给药2个疗程,每7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无眩晕、无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疾病的阳性体征表现。显效:眩晕症状消失,在坐起或站起等转变体位时有轻微的头晕症状,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有轻微的不稳感觉出现。有效:偶有眩晕发作,发作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发作次数较住院治疗前明显减少。无效:患者的临床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患病常见体征依然存在,未消失。总[4]。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为52%,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报告得到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之前的各个血管的血流速度与治疗组的数据基本相同,但治疗之后,对照组的血流速度虽有所改善,但相比较治疗组的血流速度则略有不足。具体分析数据见表2.
3 讨论
在中医上讲,引起的疾病隶属我国中医学上所讲的.“眩晕”,主要理由就是由于淤血、痰湿等对脑等造成了阻碍或损害,由于病变蒙窍后,人体的元神被损害,人类的正常工作于生活护法进行,因此就出现了西医学讲的是头痛、头晕,眩晕,呕吐,复视,视觉障碍,头面部或肢体麻木,短暂性意识丧失等。主要的操作过程是将多味中药熬出汤汁,将汤汁浓缩,加入吸氧用的是花瓶中,打开氧气通路,将氧气浓度调至适当的值,经鼻吸入氧气,使氧气可以直接经由呼吸系统的呼吸道进入患者的肺脏进行交换后进入患者血液[5]。
中药药氧治疗的策略中,主要采用的药物是川穹、丹参、石菖蒲、天麻、薄荷、冰片、三七等,川穹作为其中的君药,可以起到的临床作用主要是血中气药,川穹可以帮助氧气更易输送到头部。而天麻、石菖蒲作为臣药则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其作用这是息风止痉。臣药需要两种药品合用,其中一种起到了作用就是活血化瘀;另一种则主要起到了祛痰息风的作用;同样作为臣药,三七与丹参则共同起到了活血化瘀的作用;冰片作为辅佐用药主要的作用就是明神醒脑,使脑元神有主;薄荷为引经药,帮助药性上行,清利头目[6]。
篇6:理中汤加味方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理中汤加味方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采用以自拟理中汤加味,观察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平素胃脘不适,食冷则甚,大便常偏稀烂,口不甚干,或口干不欲饮,口腔或舌上溃疡,经久不愈,愈而易复发等为主要表现的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应用自拟理中汤加味治疗, 7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并记录毒副作用。结果 应用自拟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满意,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自拟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提示临床上不应忽视因脾胃虚寒型所致的口腔溃疡。
关键词:口腔溃疡;脾胃虚寒;临床疗效;理中汤加味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它是一种以口腔黏膜糜烂,甚至溃疡为主的疾病,传统医学又称之为口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口腔溃疡主要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发与“上火”相关。本人针对脾胃虚寒性引起的口腔溃疡,投以自拟的加味理中汤,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30例,均为我院2012~来就诊的门诊患者。其中:女患者17例,男患者13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6±4.9)岁;口腔溃疡单发者9例,口腔溃疡多发者21例,溃疡大小不一,0.3~1 cm,病程1 w~3年,发病周期每6个月3~4次,10~15 d/次,既往均接受过西药、中药、中成药治疗,(中药或中成药以清热解毒为主),仍反复发作。
1.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入选标准:①全身有诸如素有上腹部不适,平素不耐寒凉食物,食冷则剧,饮食不佳,四肢冰冷,大便稀烂不成形,口不甚干,或口干而不欲饮。舌边齿痕,舌淡嫩,舌苔薄白,或黄白相间,脉虚弱或浮弦硬但沉取稍弱等脾胃虚寒,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症候表现。②口腔黏膜表面常有灰白色渗出,伴有灼痛,溃疡常显梭形。形状大小不一,多见于口唇、口颊、舌等部位,溃疡带有自愈性且易复发性,发作时间不固定。③口腔溃疡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1.3方法 用自拟理中汤加味治疗。主要药用方:党参12 g、干姜15 g、白术15 g、炙甘草10 g、半夏15 g、陈皮15 g、茯苓15 g、柴胡6 g、桑白皮15 g。水煎服,1剂/d,水煮2次/剂,7 d为1个疗程。
1.4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服药后,患者口腔溃疡灼痛消失,溃疡愈合完好,且在6个月及6个月以上患者无复发。好转:服药后,患者口腔溃疡烧灼痛缓解,溃疡有愈合趋势,或其发作的次数显著减少。无效:诸症无明显变化。
二、结果
本资料30例患者用理中汤加味治疗1疗程后,痊愈22例,占73.3%,好转5例,占16.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90%。
典型病例1 谭某,男,28岁,医师。208月余首诊。自述口腔溃疡疼痛3月余,平时曾服用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中成药治疗,效果不佳,现口腔溃疡疼痛加重,遂来我处就诊。诊见嘴唇正中有一个1 cm左右大小的溃疡,常有烧灼痛感,进食则剧,平时纳食尚可,夜间睡觉安宁,无明显口干、口苦,平素常有胃脘胀痛,大便稀溏而粘滞,食凉则甚,舌淡红,苔黄白相兼而厚腻,脉浮大而弦硬,沉取稍弱。证属脾胃虚寒,阴火上冲。治以温养脾胃,升清降浊。应用理中汤加味治疗,药用方同上述,水煎服,1剂/d,2次/d。服用5剂后,溃疡疼痛已消失,且溃疡已愈合大半,守上方3剂,溃疡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典型病例2,赵某,女,54岁,干部。11月初诊。口腔内膜破溃、疼痛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腔溃疡,以舌为主,面积3~5 mm,多发。曾口服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知柏地黄丸等未能治愈。诊见舌、口唇上数个3~5 mm溃疡,疼痛难忍,纳食欠佳,大便干结,小便黄,夜眠一般,无明显口干,舌边齿痕,舌上苔薄黄,脉细弱。诊为脾胃虚寒,升降失调。治宜温健脾胃,调和升降。投理中汤加味方治疗,药用:党参15 g、干姜15 g、白术15 g、炙甘草10 g、半夏15 g、陈皮12 g、茯苓15 g、柴胡6 g、桑白皮12g。水煎服,1剂/d,2次/d,服用3剂后,疼痛明显减少,大便日行1次,较平常松软易排,守上方7付,口腔溃疡完全愈合,疼痛消失。嘱其服理中丸以巩固治疗及调理体质善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三、讨论
口腔溃疡是口腔疾患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口腔溃疡的发作主要与免疫系统有关,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极易发生口腔溃疡,比如说女性月经期间,或连续睡眠不佳,或神经衰弱,或精神压力大等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其次,患有消化性疾病者,也容易发生口腔溃疡;再次,与遗传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在传统祖国医学里,口腔溃疡是属于中医“口疮”范畴。而口疮之名,首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出口腔溃疡主要与火邪有关,而引起炎火上行的'原因是岁金不足,即肺气有失宣降。历代医家对于口疮的治疗多从实热、虚热二方面来认识,实热主要包括风热乘脾,心脾积热[1]。虚热主要是指肝肾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浮,临床记述者较多。而脾胃虚寒虚火上浮阐述者不多。本资料30例口腔溃疡患者,证属脾胃虚寒,来我处就诊前大多服用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笔者应用理中汤加味方对其进行辩证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说明在临床上因脾胃虚寒所致的口腔溃疡,是一类并非少见的证型,不能误认为皆是实火,而悉用清热泻火;如果是中焦虚寒,则用理中汤固中焦之阳,而溃疡自消,火势自收,这正是尤在泾、俞嘉言所提出的“厚土伏火”之奥妙。清代郑钦安《医法圆通.疮口不敛》也曾有论述阳气衰弱不旺者,龙雷之火随肾水上行,常生口疮,不能化毒生肌,且极易绵绵不绝,经久不愈,切忌养阴清凉,见疮治疮[2],实为掷地有声。症如舌边齿痕,大便溏滞,口不干,正是一派脾胃虚寒,阳气不足之象,法用理中汤以治中焦虚寒之本。脾胃中焦是升降之枢纽,脾胃虚寒则中焦失调[3]。而太阴本为湿土,脾胃虚弱,寒湿有失温化,遂常生痰饮,故脾胃为生痰之源,所以也常见舌苔白而厚腻,痰饮阻滞,肝气有失疏泄,久而郁滞而化火,遂生溃疡[4],也常兼薄黄苔,然此火为表象为标,不可轻用久用苦寒清热以免加重脾胃虚寒。理中汤加味方用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炙甘草补中土之虚;半夏、陈皮、茯苓含二陈之意,健脾化湿,以消痰饮;柴胡疏肝解郁而升阳,以化郁滞之火,升阳以救下陷之清阳;桑白皮清降肺气,以解火势,通调水道,给痰饮出路,且肺主皮毛,溃疡亦病在表皮,故也略有引经之意。本组临床资料研究显示,应用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口腔溃疡标本兼治,临床效果肯定,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篇7:LEEP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LEEP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LEEP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随机选取在2010年4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6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LEEP电切术组)和30例对照组(宫颈冷刀锥切术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治愈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出血少、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是CIN诊断和治疗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但应根据病人的.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变;LEEP电切术;治疗;临床疗效
宫颈病变在妇科常见,最严重的病变就是宫颈癌。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在病变之前有着可逆转的癌前期(约10a)。CIN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就属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所以宫颈癌防治的关键一是早期诊断二是及时治疗CIN。随着细胞学与阴道镜在宫颈病变检查中的广泛应用,CIN被早期发现日渐增多,治疗方法也不断地得到改进。CIN作为一组癌前病变,与宫颈浸润癌紧密相关,近年来,LEEP刀作为新型的治疗CIN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LEEP刀由金属丝组成一个三角形或环形电极, 电流高、电压低,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出血少、术程短、愈合快、疼痛轻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1],本文将到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随机选取在2010年4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6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LEEP电切术组)和30例对照组(宫颈冷刀锥切术组),所选患者均进行了宫颈脱落细胞学、病原体筛查及其它常规妇科检查,发现有宫颈病变后,又进一步做了阴道镜、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最终确诊为CIN[2]。经询问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年龄30~53岁,平均年龄(39.6±2.9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变发现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做清洁度及白带检查,盆腔无炎症,排除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和淋病,术前一个月经周期内给予1个疗程的常规阴道用药,并于月经结束3~7d后进行手术。具体方法为:观察组(LEEP电切术组) :手术使用LEEP刀,此LEEP刀频率为38MHz, 电凝功率及输出功率为36~140W。对患者局部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 注射2%利多卡因2.5mL于宫颈3.9点处,10min后进行手术。一般采用锥形电圈把宫颈病变组织顺时针方向旋转法切除,对于宫颈病变部位范围较大的患者则采用环形电圈切除以扩大宫颈组织,然后用球型电极把创面灼烧,止血,术后把切除的标本送去做病理切片检查。对照组(宫颈冷刀锥切术组):对患者硬膜外连续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在切割时作环形切口, 把切除的标本送去做病理切片检查,并对子宫颈成形缝合。术后探针法检测子宫颈管的狭窄情况,同时使用压迫法止血(用碘仿纱条),1~2d后把碘仿纱条取出。
1.3 观察指标
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治愈率方面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最新的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我们调查到的数据进行统计,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如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有显著性的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治愈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IN在临床中缺乏典型的症状表现,诊断时常依赖于细胞学与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检查。冷刀锥切术是治疗和诊断宫颈病变的传统方法,但CIN属多中心病灶, 鳞柱状上皮交界在阴道镜暴露不是非常充分, 宫颈管内组织往往取不到,因而容易造成漏诊。LEEP电切术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新方法之一,根据其原理和通过做病理切片,可以进一步筛查宫颈癌[3]。电外科手术应在有效的最低功率下进行[4],这样可以确保切除的标本热损伤减少,对病理评估结果更准确。一般选择50W作为切割功率,尽量使用一个电极把整个病灶完全切除。术中要控制好电刀环切时的速度,尽量缩短宫颈组织与电刀的接触时间。LEEP手术中完全可以避免传统电刀引起的组织炭化现象,对病理检查结果无影响,且效果安全、对组织伤害小,可以替代传统的冷刀锥切。LEEP术需掌握以下几个问题[5]: (1)锥切≤15mm。(2)如果切除速度过快,则出血多,止血效果差;若切除速度慢,则时间长、热损伤大、脱痂出血机会增多。(3)应规范医生手术操作操作程序以及术前诊断程序(TCT、宫颈刮片、活检病理、阴道镜)及掌握LEEP锥切术和LEEP活检术的适用范围。为了减少漏诊和漏治,切除标本时应尽量达到边缘超过正常组织1mm以上。综上所述,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出血少、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容易接受,是CIN诊断和治疗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但应根据病人的情况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儿花斑癣临床疗效观察(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