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浅谈如何管教孩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浅谈如何管教孩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如何管教孩子
如何管教孩子
1.注意教导孩子的方式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经常以这样的方式去教导孩子,那你必须得在你孩子还小的时候改掉这个习惯,改掉这坏习惯是最好的做法。因为对你年轻的孩子和你仍然有机会改变这个相处方式,从而给你的孩子正确的指引和教导。你不能在别人面前大喊大叫地责备你的孩子,不能在别人面前展示你的雷厉风行,如果那样做了那你就是在手把手教他们你的恶习。当孩子还年轻的时候,你需要学会如何控制你的脾气,给孩子正确的管教。如果你正有着焦虑的'情绪或者你感觉你将要开始对孩子大喊大叫,那么就给自己一点时间去释放一下。
2.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每当你因为你的孩子感到脾气暴躁上升,想要对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请到另一个房间去细想一下,从一数到十,然后静下心来。如果你不在家,没办法走出这种烦躁的处境,那就停下来然后站在那里深呼吸,你会觉得自己的情绪得到一些释放。你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现在的情绪和感受,则可避免对孩子的大声责备。如果你从不花时间去想发生了什么事,那你就不会在乎发生你在你孩子身上的毛躁事,最终也不会对孩子大喊大叫。
3.如何正确教导孩子
当你的孩子做错事和违反了你给孩子们设下的规定界限时,为了给孩子乐观积极的教导,你必须放下你的脾气,你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和你的孩子交谈。告诉他们做错了什么事并让他们停止任何他们所做的事,同时让他们从你的言行中学得一点道理。如果他们继续发脾气捣蛋,那就给孩子们一些时间去释放他们的偏激情绪,孩子有时也需要发泄自己的脾气。无论你经常超时工作没时间管教孩子或者别人跟你说用惩罚的方式管教孩子,你都得明白必须要在孩子年轻时就教育他们,教育孩子怎样为人处世,并让孩子们明白不尊重父母就要受到惩罚。
篇2:浅谈如何管教孩子
浅谈如何管教孩子
浅谈如何管教孩子任战丽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国际着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她们是纽约市社会研究新校和长岛大学家庭生活研究所的创建者。本书是她们在创办的学校和研究所长期与父母们一起进行实验的研究总结。如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非常有效。
本书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第二章: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第三章:代替惩罚的方法。第四章:鼓励孩子自立。第五章:学会赞赏孩子。第六章: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第七章:融会贯通。通过这几章的题目就可以看出,都是围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遇见并为之头疼的事情。本书通过一个个小案例,给与解答。拿起这本书,随便翻看,就会发现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书中有很多漫画插图。每一部分的漫画,就解决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常见的问题,非常有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首先要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比如孩子把湿毛巾放到你的床上,但是你肯定很生气, 如果按我们正常的习惯就会对孩子大喊:“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把湿毛巾放到床上,你怎么就没记性呢?快点拿走。”这时孩子肯定会很不高兴,但是,本书却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你所看到的事情,比如:床上有一块湿毛巾。孩子就会领悟你的意思,就会把毛巾拿走了,无需大喊,无需生气,就解决了一个问题。还可以用提示的方式: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或者用简单的词语表达:“毛巾!”。也可以说出你的感受:“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代替惩罚的方法:
其实,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是把问题写出来的办法。遇见一个问题,父母并不是去急着怎样惩罚孩子,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孩子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接受的解决方法。让孩子自己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写在纸上,父母并不要急着否定孩子的观点,之后互相把解决的办法都写出来,之后再进行分析,哪项可行,哪项不可行,这样孩子就会心服口服,也会遵守自己的诺言。
赞赏孩子的方法:
用描述代替评论,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孩子把屋子打扫的很干净,父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还赞赏孩子,可以描述你所看见的。“地板很干净,床很平整,书都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也可以描述你的感受,最后要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比如:“你把笔都分类,彩笔、钢笔都放在不同的盒子里。这就叫做’有条理’”。这样,孩子就知道原来有条理就是这样的啊,那我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有条理。
其实真正喜欢这本书,并且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本书,还因为这本书带给我的另外的震撼,我原本“求学”的目的是出于好奇和对教育知识的渴望,但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书上的真谛其实不只是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确切地说,它是在告诉你如何待人接物,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它让我们把孩子当个“人”尊重,在乎他的思想,在乎他的'立场,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家长”,而是和孩子能沟通交流的“好朋友”,基于这些,从而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正确地传达你对他的爱,也让孩子懂得如何去爱,如何珍惜爱。
也许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方法有可能对中国的孩子不是太适用,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摸索出来适合自己孩子的东西。
这本书不能提供所有的答案,有些问题单凭沟通技巧是不能解决的。但是,相信这本书会为父母们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以各种策略来应对在培养孩子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感;用明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设立界限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实用的技巧来维系亲情,面对外部的负面影响,让父母用充满爱心的语言来管教孩子,和孩子一同成长。
篇3:管教孩子方法
管教孩子方法是什么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打骂孩子的常见原因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家长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而不是孩子。
正是因为家长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一般来说,家长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1、传统教养观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3、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
猜您感兴趣:
1.8个好方法教你如何管教孩子
2.不听话的孩子管教方法
3.怎样正确教育孩子方法
4.家庭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5.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6.教你如何管住家中的小霸王
篇4:如何管教孩子学习
决窍一:灌输爱以及爱学习和爱教育的意识
Θ你是孩子的最好榜样,所以无论对学习、受教育还是对你的职业,要有热情。
Θ想方设法在你从事的职业中找到积极学习的各种途径。这会大大提高你在职场上晋升的机会,同时还增强了你的职业满足感,对你和孩子大有益处。
Θ让你的孩子接触一些爱学习、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这会使他们有健康的学习心态,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从事不同职业的信息。
Θ爱学习是职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为了孩子将来的职业,现在就要不顾任何困难地培养他的学习热情。
为了让孩子爱学习、愿意接受教育,你必须做到:
1)亲身表现出这种热爱或者让孩子接触那些爱学习的人群。
2)快乐地花时间把这种爱传输给他们。
把学习和爱教育的意识融入孩子的所有活动之中,这样他们就不会把学习和受教育看成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或者只是做功课。
不要只对孩子说他们的教育对你有多重要——在生活中做出牺牲,才能使孩子信服。
决窍二:灌输家庭自豪感和忠诚感
Θ强调家庭荣誉而不是个人成就。
Θ教育你的孩子,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会影响到整个家庭,要么与家人一起分享成功,要么与家人一起品尝失败。
Θ尽可能多地强调你的家庭的独特之处,以此培养家庭自豪感和忠诚感。
诀窍三:灌输延迟满足感以及奉献意识
Θ我们家信奉,历经艰苦和勤奋工作而获得的回报,不管来的多迟,都比短时间获取的成就更让人满足,为你的孩子做出榜样,总是按照这个信念去生活。
Θ通过教育你的孩子展望未来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帮助他们制定长期的教育目标。
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感到有趣!保证你的孩子在学业之路上的付出不那么残酷;要让你的孩子偶尔放松来获得即时满足。
Θ通过运用那些甚至孩子都能理解的可行的办法,尽早地教会他们延迟满足的价值观。
Θ教育你的孩子,要他们意识到整个家庭为自己的长期教育目标做出的牺牲。
管教好孩子的妙招
一、使孩子主动做功课
你的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第一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
第三招,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招,让他把喜欢的女孩带回家 。
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
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话反说。
第八招,经常改变学习环境。
第九招,列一个功课计划表。
第十招,先让孩子做擅长的功课。
第十一招,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
第十二招,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
二、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
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
第二招,用书信或日记与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温和的语调交谈。
第四招,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第五招,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与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
第九招,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
第十招,不要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
第十二招,多用赞赏的话肯定孩子。
三、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
第一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
第四招,让孩子先吃点苦。
第五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六招,母亲的激励最重要。
第七招,要改变孩子先改变你的态度。
第八招,偶尔用恳求的证据与孩子说话。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
第十招,给孩子适当的报酬也是行之有效的。
第十一招,多带孩子与大自然接近。
第十二招,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第十三招,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
第十四招,化愤怒为学习的动力。
篇5: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呢
了解真相,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要学会恩威并用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听进去道理的.,对于一些听不进道理的孩子,做家长的不能一味地把自己放于比较慈爱的位置,要学会恩威并用。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家长可以上前跟他讲道理,这个时候,孩子比较容易听得进去。
篇6:无理取闹?公共场所如何管教孩子
无理取闹?公共场所如何管教孩子
1. 照顾好孩子的基本需要 别带着又累又饿的小孩出门。就算你是要出门吃饭,也必须考虑到孩子可能在上餐之前就饿了,因此得先准备好点心。如果你在超市购物,先买些让小孩吃的食物。 2. 让孩子知道今天的计划 对小孩说明你的计划,即使是对小宝宝也一样。告诉他出门是要做什么,以及你希望他在外面时要怎么做,例如:“在奶奶家我们吃饭前要先祷告。”并示范给孩子看。 3. 请孩子“帮忙” 跟小孩一起认识新环境、一起想想他可以怎样“帮忙”。例如在餐厅等待上餐时,可以问孩子:“那些服务生端著盘子跑来跑去,他们怎样才不会让食物洒出来?”一起动脑,打发时间。 4. 时时留意你的孩子 如果小孩出门时特别爱作怪,那是因为他们觉得爸爸妈妈的注意力不在他们身上,这让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故意“表演”来引起注意。出门在外也要不时与孩子互动。 5. 让孩子有参与感 小小孩的天职就是要用各种感官来探索这个世界,叫他安安静静地陪你逛街是不可能的`。找机会让他触摸,问他问题,例如:“看看这些螺丝钉,你觉得它们可以用来干嘛?” 6. 不要忽视躁动的孩子 当小孩开始躁动时,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跟着焦躁,加快脚步,叫孩子“再忍耐一下”。但这对小小孩来说是没有用的。这时候,父母反而应该放慢脚步,抱抱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 7. 疏导孩子的精力 如果小孩非要在店里奔跑,就带他去外面跑几分钟,然后再带他回店里,告诉他“在这里要慢慢走”,并示范给他看。故意夸张地漫步,逗孩子笑,他也会乐意跟着慢慢走。 8. 听孩子的解释,不急于解决问题 当小孩开始闹时,试着问他:“你看起来很生气,怎么了?原来是这样,我们一起想想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感觉到被倾听、被理解的孩子,比较容易冷静下来。 9. 即使孩子抗拒,也要坚守规定 就算小孩躺在地上嚎叫“我要糖果!”你也不必买给他,除非你本来就打算买糖果。买其他你认为合这的点心来代替糖果。他可能会一路哭回家,但几次之后他就会学到规矩。 10. 将孩子带到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 如果小孩在超市里崩溃大哭,要一边照顾他一边买菜是不可能的。先把他带离现场,也许回到车上,也许是超市里安静的角落,让孩子冷静下来。 11. 父母自己要保持冷静 小孩子行为幼稚是可以理解的,孩子胡闹,父母不必觉得难堪。 12. 想好说词应付围观指点的人群 或者干脆忽视他们,直接把孩子带离现场。 13. 先关心孩子 当小孩的尖叫招来路人的目光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孩、而非路人身上。 14. 假设“观众”都是支持你的 周围的人都是想帮忙,而不是指责你。这样想,能帮助你漂亮地解决危机!篇7:在公共场合如何管教孩子?
在公共场合如何管教孩子?
如果在购物商场、大超市、饭店,或者到别人家做客,孩子突然闹起来,让你措手不及,怎么办?为了避免“措手不及”,还是先提前想想办法吧!
这是一个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焦点就是在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达到管教目的之间寻找到平衡。
管教策略:
A “备堵”型
☆ 带孩子出门到购物中心之前,帮他带一本他近期最喜欢看的书,或者最喜欢玩的玩具。如果你的购物计划还没结束,而孩子已经失去耐心,你可以拿出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段时间。
☆ 到了购物商场,先让孩子挑选一样他想要的东西,比如他最喜欢的麦片、薯片、零食等吃的东西(当然果冻或彩色糖果等不健康食品应该禁止),先付好这些东西的帐,让好吃的东西堵着他的嘴,再慢慢开始你的进程;购物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规定他最多能给自己挑选购买几件东西。拟好这个“君子协定”以后,不妨再跟他强调一遍:记得自觉遵守。之后你们再一起挑选着各自的东西。总之,要让他一直有事做着,而且一直在清楚地计算着自己的几件事。
☆ 在公共娱乐场所,孩子经常会“玩兴”大发,你不得不提醒他“该回家了”的时候,他开始又哭又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可以在玩之前把手表拿给孩子,在上面指给他看剩下多少时间可以玩;他点头以后,你就定好闹钟,给孩子自己拿着,到时铁面冷酷的闹铃就会告诉他:无论正在做什么都得停下来了!
B “怀柔”型
☆ 在商场购了一半物,还没付款,或在饭店还没结束饭局,孩子就是吵着要回家;“讲道理”已经无效,众目睽睽之下你又不好发脾气,这时照顾一下孩子的面子,带他马上离开那里也是可以考虑的――即使不得不放下挑好的东西,或者不得不在餐馆里打包把饭菜带走。
☆ 虽然看孩子已经听不进你的话,但别急,还是要想方设法试试别的办法――比如温柔地叫小家伙转过脸来,让你们四目相对(但不要凶神恶煞),尽量让他集中精力听你讲话,这样他往往会慢慢从焦躁的“蛮不讲理”中平静下来,更容易听进你讲的道理。
☆ 如果你的孩子天生爱听好话,“吃软不吃硬”,那甚至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来:在公共场合尽量只表扬孩子,即使比较严重的缺点在那时表现了出来,也把它留到私下里再去解决。因为虽然纠正孩子的错误,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毕竟和其他人无关嘛!而且,这样的孩子一般自尊心比较强,也比较敏感,如果他感觉在自己重视的人面前丢了面子,可能会很长时间很低迷,甚至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C “自治”型
☆ 有时候小家伙因为一点小事在商店里大喊大叫,不妨试试这样的方法:平静地给孩子两个选项――“你现在想要简单的做法还是复杂的做法?”看着孩子疑惑的眼睛,你接着说:“简单的做法就是,你好好地讲话然后我们继续开开心心地购物;复杂的做法就是如果你还大喊大叫的话,我们现在马上就回家,但你今天不能看动画片了!”不出意料的话,大多数孩子会选择“简单的方法”的!
☆ 想要更多地避免口舌,轻松让他“自治”的话,还可以软硬兼施,尝试这样的方法:提前讲好,一年给孩子3次“发泄”机会。等到小家伙在公共场合无理取闹的时候,你不用做别的,只轻轻地对他说:“这是一次。”并不动声色地拿来本子记上一帐――他肯定会牢牢记住的!
☆ 还有更节省口舌的呢――运用表情。当着众人的面说一些严重的话会让孩子下不来台,所以有时候运用表情代替说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平时跟孩子交流就可以注意表情,让孩子熟悉你什么样的表情是开玩笑,什么样的是动真格的,是认真的。到公共场合矛盾出现的时候,你可以直接用表情传递你的情绪,孩子读懂了这些“密码”,尴尬可能会在众人没察觉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化解了呢!
D “强硬”型
☆ 一天在超市排队结账时,我前面的一位妈妈跟她3岁左右的儿子站在一起,男孩手里拿着个玩具汽车在哭闹:“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一会,但似乎没什么效果,于是就严厉地对他说:“听清楚了没有,妈妈说不可以。”孩子发现妈妈的态度实在是太坚定,就乖乖地自己回去把玩具汽车放回了货架。
☆ 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吃饭,我刚好坐在她儿子想坐的位置上了。小家伙于是就开始闹:“我要坐那里,那是我的位子!”妈妈过来劝他,他却一点不让步;这时爸爸走过来,严肃地对儿子说:“把位子让给客人,再跟阿姨道个歉!”我赶紧说没关系,爸爸却说:“不行,这样会宠坏他。” 小家伙一气之下跑到自己房间去了,爸妈也不理他;过了一会儿,他自己又出来了,爸爸问:“准备好道歉了吗?”儿子点点头,低头向我道歉,这时爸妈又马上表扬了他。看来平时他们家就是这么做的,效果也还不错哦!
选择原则:
1.适合
可能你已经感觉到了:这些“策略” 其实看不出孰优孰劣,甚至是表面看起来对立的两种类型也是这样。关键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另外就是也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即使一种方法曾经很有效,但一旦发现它不起作用了,也不妨马上尝试另一种。
2.周围人的熟悉程度
选择的时候,也要看所谓的“公共场合”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跟孩子的关系是熟悉还是陌生。一般情况下,当着越熟悉的人训孩子,越容易让孩子感到尴尬,越容易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3.事件的性质轻重
妈妈要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以往的经验,判断现场孩子的表现是什么程度,从而选择恰当的方式,比如如果孩子只是闹点小情绪,就要扮演细心耐心的形象,采用“备堵”或“怀柔”即可;而一般的原则是:按照前面“A→B→C→D“的顺序试下来,分别出了“A”、“B”、“C”的牌无效,再亮出“D”牌。尽量避免“小题大做”或者“大题小做”。
4.做法内在一致
公共场合管孩子应该跟平时在家的时候自己的一些原则相对一致,如果平时一味纵容孩子,当着众人的面却突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弯,一下子“强硬”起来,会让孩子很不适应,造成更大伤害;反过来也一样。
5.管教者统一战线
如果几个人一起带孩子外出,那在选择合适的“策略”之前,几个大人要商量好,否则到时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拉着周围的人参与进来,效果会非常差!
需要提醒的是,“智勇”策略只是针对孩子的心理因素作怪才适合的哦!在这之前,一定要先排除孩子身体上的不适或疲乏,考虑一下孩子是不是“饿了”“累了”“困了”或者是“空气太闷了”等等,如果发现是这样,就不要讲什么“策略”了――当机立断解决问题!
★ 正面管教读后感
★ 正面管教心得体会
★ 读正面管教有感
★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浅谈如何管教孩子(推荐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