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 销售额高达千万

时间:2023-01-05 04:10:25 作者:kou嗨选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kou嗨选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27岁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 销售额高达千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27岁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 销售额高达千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27岁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 销售额高达千万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江苏省淮安市姑娘王伟伟对此深有体会。这个27岁的创业女性,早在高中毕业时就有一个梦想: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如今,她已是二次创业:将上大学时代理羊奶销售赚到的人生“第一桶金”,投到了家乡洪泽县的湖羊养殖项目。身边人说,这是一个青年创业的传奇;在她自己眼里,这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故事。

大二,她就有了创业的想法

初见王伟伟,很难将眼前这个清秀的姑娘和“羊倌”联系起来。但只要打开话匣子,她开口就离不开“羊”了,“我饲养的是湖羊,这种羊的特点是,每胎多羔,耐高温高湿,抗病能力强……”

与“羊”结缘,要从她在常州读大学时说起,“大二时,我有了创业的想法,就用大一当外场主持挣的三四万元成立了贸易公司,代理国内品牌羊奶和羊奶粉。”当时正遇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国内乳业市场动荡,她原以为羊奶可以趁机打开市场。可没想到,羊奶一开始在超市、终端店卖不动,剩下那些还有五六天就要过期的奶,她只好全部收回,带回学校送给同学喝。“有的同学喝不完,就拿来洗脸、泡脚,看得我挺心疼的。一开始,就亏了七八千。”

后来,王伟伟通过张贴海报、免费品尝、送货上门,逐渐打开了售奶局面。待大学毕业时,她已经挣到了“第一桶金”,羊奶销入当地各大超市,还在常州开了3家社区店。

毕业,她回家乡当了“羊倌”

,王伟伟从常州工学院毕业了,她一边继续做着羊奶代理的生意,一边琢磨着新的创业计划。第二年,在考察了多家养羊基地后,她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从事肉羊养殖。

王伟伟就把上学时挣到的数百万元都投到了这个项目上,又通过亲友筹集了一部分资金,总投资达到了550万元,在洪泽县三河镇赵集村流转了700多亩土地,建起了养殖场。养殖场里建有标准化羊舍及饲料用房6980平方米,青贮池3000立方米,配有饲料加工设备7组。她说,加工好的青贮饲料能保存两年,可以充分保证羊群的喂养需求。

“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必须去挖掘,不然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只要你去做,总会有希望。你要是自己看扁了自己,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王伟伟坦言,创业过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建厂时家里连遭变故,我刚毕业不久,对建筑施工一窍不通,吃住都在工地上,紧紧盯住进度,严控工程造价。”

最让她难忘的是的夏天,她一个人住在刚建好的办公室里,周围只有农田和在建的羊舍,蚊虫叮咬已经算不了什么,有时候蛇还会钻进屋里来。王伟伟只好养了一只德国牧羊犬看门,这才有了点安全感。

未来,她想带乡亲们共同致富

目前,她的公司第一批湖羊已经顺利出栏,实现盈利不成问题。

“准备明年春节后建第二期,整个工程将投入1200万元,建成后可存栏15000头种羊,每年出栏商品羊32000头,销售收入可以做到3100万元。”在王伟伟的构想中,她将吸引有意向的农户参与进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银行”的模式,这样不仅让小规模养殖户免去征地建厂房的成本,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统一出售”,还可以降低农户的养殖风险,实现农场与农户的“双赢”。

再看远一点,王伟伟希望逐渐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从肉羊屠宰深加工项目切入,构建“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基地+肉羊屠宰深加工+合作社+农户”的纵向产业链,和“种羊良种繁育+肉羊育肥+饲料加工(草料、精料)+有机肥生产”的横向产业链。

“只有实现从养殖到屠宰加工的迈进,才真正踏上企业产品品牌化之路,从而一步步打造出中国高端冷鲜羊肉品牌。”对于未来,王伟伟信心满满。她说,创业永远在路上。

篇2: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返乡创业年售千万的秘决

穿过浙江省宁海县双林村一排排别墅式的农居,便到了5号——波仔农家乐,一楼“办公室”里最显眼的位置放着几台电脑,农家乐的主人林剑波正跟几个年轻人看着屏幕说着什么。

这几台电脑是林剑波的“摇钱树”:通过网络,波仔单店拉来的客流量,占了双林村农家乐总客流量的一半;加上他开的网上票务公司,营业总额达1000多万元,这是他大学毕业回乡创业5年给自己交出的答卷。

与普通农家乐不同,林剑波的大部分顾客来自网上。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宁海农家乐”、“双林农居”、“宁海森林温泉”等,“波仔农家乐”的信息总是处在第一页,在淘宝网、58同城和网上订房中心上也能联系上“波仔农家乐”。

“城里人来宁海旅游,想找个住处,网上一搜,很容易就找到我们。”林剑波说,双林村不是旅游景点,单靠回头客和口口相传客流还是有限,“网上拉客”十分必要。为此,找专业人士创建了自己的专属网站。网络营销的大手笔,回报颇丰,客房改了又改,还是不够住。“双林农居”30多家,近半的客源都由他拉来,分配给各家农居。

林剑波从浙江旅游学院毕业,学的就是酒店管理专业。他干过酒店,做过学徒,弄过模具。正当他在城里四处打拼时,桥头湖街道政府发出了办农家乐的号召,推出“双林农居”品牌,符合要求的农家乐,每间客房补助3000元。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回到老家双林村创办了家乡的第一批农家乐,改造家里的新居,总共投入80万元。现在,波仔已经是“双林农居”规模最大的一家,有15个标准间。

刚刚做农家乐时,林剑波心里很没底儿,村里人那时基本都是外出打工,外面人来的就更少,双林村的知名度太低了。他决定充分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农家乐打广告、在宁海在线、旅游论坛上发帖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某旅游网的渠道接触,波仔农家乐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来“双林农居”投宿的城里人多数来自上海、宁波及周边城市,除了住宿,小林还发掘出了为顾客代购景区门票以及餐饮的服务。除了是老板,他还是厨子,每盘菜都亲自做,食材绝不过夜,一定要日日鲜。

不断吸收客人的建议,波仔的民居也更加规范化,房间配备了独立卫生间、100M的wifi、ATV电视,还雇了专门服务人员。这样的精益求精让波仔农家乐获评四星级农家乐。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配套设施跟不上,交通不方便。其他成功的农家乐像长庆、桐庐,直接有到上海的专车,而我们这边没有。”林剑波已经看到,光靠自己一家是做不强的,需要双林村的农家乐联合起来。“如果每个礼拜有专车在市里接客人过来,会好很多。”

有时,他也会把电脑和店门一关,带着家人去旅行,一走就是半个月。毕竟世界很大,他还年轻,还想出去看看。

篇3:大学生蒲江创业 包山头养羊一年挣6万

大学生蒲江创业 包山头养羊一年挣6万

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蒲江人社局获悉,该局在全市首推“五区培训”,将全县划为5个区域针对性开展培训,培训后实现就业5900人,就业率达86%。

据了解,蒲江将全县划分为工业发展区、特色产业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征地拆迁项目区、经济滞后区等五个重点区域,分产业、分区域、分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五区培训”。

同时继续健全与用人单位、主管部门间的实时联系机制和按月统计调查机制,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2321万元、社会保险补贴63.38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和创业贷款扶持资金31.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120万元。

据蒲江人社局介绍,该县由县财政每年从年初预算中安排100万元,对有创业意愿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的可行性创业项目分类给予银行贷款贴息、无息借贷、无偿补贴等各类资金扶持。

周文川是蒲江100多个创业大学生中的一个。2010年他从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在老家包了30亩的山头开始养羊。但当年冬至,因为小羊仅有半年生长期,加上小周经验不足,仅出栏20头羊,收入惨淡。今年,他引进了3个品种的小羊,并将引进的100头小羊分一半给当地农户。截至昨日,共出栏50头商品羊,收回6万余元,利润6成左右。小周今年还获得了蒲江县5000元的创业基金,他还要申请无息贷款,“下一步打算扩大羊场规模”。

截至目前,蒲江已发放创业补贴和创业贷款共77.5万元。2012年,蒲江新增就业1896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规模达65981人,全县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养羊申请书范文

返乡农民自主创业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返乡发言稿

茶叶创业故事-大学生返乡创业办茶厂

返乡创业活动方案

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返乡创业的口号

一位女大学生关于创业的励志演讲

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

女大学生村官创业调研报告

27岁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 销售额高达千万(整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27岁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 销售额高达千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