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bd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梦回麻庵诗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梦回麻庵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梦回麻庵诗歌
梦回麻庵诗歌
那是一个遥远的家园
那是寄放灵魂的港湾
那里也是我心灵的所在地
还留着我一个蓝色的`童年
那里还欠着我的一个梦幻
那里还有我一段放不下
也忘不掉的一份爱恋
天边飘逸的云儿——如烟
草地上走动的羊群——如雪
有情有意的庄稼们
在那片黝黑的土地上
成长
长成麻庵人心里的一抹希翼
阳光跳过山峦
爬上山尖
清风拂过树稍
抚摸脸颊
浅浅的山峦
依旧伟岸青翠
我曾住过的小屋如今已经挂满青藤
那个名叫白眼媳妇的小鸟儿
依旧在房檐上站着——发愣
今晚
不知还会有谁同我一起
把我写满诗行的纸章
折叠成小船
我们乘着月光
搭载一缕夜风
卫河渐渐留在身后
麻庵河就在眼前
累了,就在船里小憩
倦了,就住在小船
等到明天太阳升起时
我们便回到了麻庵
在那片山格外蓝,水格外清,人格外纯
有梦的家园畅怀感叹
2015.9.15深夜于河南新乡
篇2:梦回麻街散文
梦回麻街散文
昨晚,做梦回到老家麻街,好像是草长莺飞的四月天,丹江河依旧是清澈见底,鱼儿历历在目,它们自由、欢快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岸边的垂柳,吐露出嫩绿的叶子,每个叶子依托着一寸长、嫩黄如毛毛虫的柳絮儿,在春风中轻抚着水面。两岸的良田里,冬小麦在春光灿烂里直起腰杆子,嫩黄的油菜花,枝繁叶茂,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苗鳞次栉比。丹江河两边的崇山峻岭上,漫山遍野的野花粉的、红的、黄的、蓝的……精彩纷呈,蝶蜂萦绕,百花争艳,将丹江水也渲染得五彩斑斓。
好像是在中流村二队的河北,在那一片鱼塘傍边的官路上,随着丹江河的走向,摆了一长串的桌椅板凳,这是家乡吃宴席的节奏。好像我和姐姐,还有外甥,以及表妹,我们围坐在矮方桌的周围,说说笑笑地很开心。在梦里,我始终没有弄明白,这是谁家过事情,但是,我心是欢喜的,想必这家肯定是喜事,要不然怎么会欢声笑语呢?一溜排的矮方桌,被四条矮长板凳围着,前来吃宴席的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中彼此打招呼,开始寻找座位,这人群里有我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多一半都是认识的。在老家,一个乡上的人,沾亲带故,都能算上亲戚关系,有的还是亲上加亲,亲中套亲,在家乡,亲戚关系就像是一张网,这就是根基,就是人脉。不像我们这些游子,身在异乡,如一片孤舟,在生活的暗流涌动中,找不到可以避风的港湾。
梦中在老家,我的根须很深,人脉很旺,前来祝贺、吃宴席的人很多,多一半人都认识,大家相互打招呼,开玩笑。我们是下席,向东望去,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熟悉的容颜,暖心的微笑,看着他们在春光中,笑得那样的灿烂,我心里无比的甜蜜。宴席的菜,还是麻街传统式的十三花,烹饪技巧也是老式的。现实中,这种老式的烹饪方式,已经淘汰了,现在的十三花,鸡鸭鱼肉占领风骚,洋芋、豆芽、红萝卜、豆腐、白菜等这些自产的蔬菜,已经上不来席面了。对老式宴席的那种炖菜,非常留恋的我,这几年,也回过几次老家行人情(随份子),每次坐席,看见炒菜,看到鸡鸭鱼肉,就没有多少胃口,现在农村的变化,从宴席中就能看到,真是日新月异呀!在梦里,还是那种老式的十三花,我很高兴,尤其看见炖洋芋块上,放着八片肥而不腻的炖肉,这种肉的外形很像梅菜扣肉的肉片,但是,比梅菜扣肉味道好,是陕南人们对肉的一种做法,这种肉的特点就是肥而不腻,夹一块黑红色的肉,放在嘴里,不用嚼,用舌头一压,肉就化了,像水一般,被吞咽下去,满嘴的香味;还有新红的红萝卜,被切成菱形方块炖好,在出锅之前放一些菱形、金黄色的炸豆腐块,再放些蒜苗和肥而不腻的肉片,色香味俱全的陕南大烩菜,也是很诱人的,洋芋和红萝卜,是陕南老式宴席的主打菜。在梦中,看到这些梦寐以求的家乡菜,我心里美滋滋的,在美味面前,垂涎三尺。
梦还在继续,吃罢宴席,我过了独木桥,到了丹江河南岸,南岸有一个三米宽的豁口,是通往中流村一、二队的必经之路,路两旁的白杨树,高大,挺直,嫩绿的叶子,已经有小孩子巴掌那么大了,风吹过时,发出“沙沙”声,像是在欢迎我。这条沙滩路,绿树成荫,阳光从叶子缝隙射进来,斑斓地洒落一地,进入林子的光柱,比林子外面的阳光更加妩媚动人。说起这条路,其实也是我记忆里的路,这是一条河床,平时,从中流村一、二队的后山——麻街岭与大泥梁(山名字)之间的大沟,有一股老碗口粗的清泉,长年累月,汩汩溪流从沟里穿过中流一队的村庄,流向丹江河。在夏季,下过大雨,沟里的水汹涌而下,细小的石头也被冲了下来,大水过后,就成了石子路,有时候下大暴雨,这条路就洪水泛滥,为了阻止洪水淹没田地,所以,沟两边就修了很高很结实的河链(河堤),这两条河链又高又夯实,据说这些白杨树是修河链的时栽的,这两条河链什么时候修的,我不知道,从我记事起,它们就在,儿时,这些白杨树才有小盆口那么粗,现在已经长得一个大人抱不住了,它们像两排士兵,保卫着两边的良田。
我并没有沿着河床路进中流村,而是沿着丹江河的河堤向东,朝着丹阳村的方向走,这条河堤有一公里,它们保护着石咀庙下面,中流村一二队的良田,田里的冬小麦已经很高了,快出麦穗了,空气中有青草和油菜花的清香,沁人心腑,我闭着眼,嗅着花香,走在河堤上,风从耳边过,风生水起,丹江河的河水哗哗啦啦地响,我知道河堤已经走到尽头了,睁开眼,上了山坡,走在半山腰的羊肠小道上,这是中流村到达丹阳村南边的山路,这片山坡和丹江河之间,没有良田,河水就在山根下流淌着,因为这儿是中流的东端,中流村俗称郭湾,一说湾,大家都会明白(群山凹进去的部分,水流随着山势走),但是郭湾的水流,并不是按照山势、挨着山根流淌,而是被两边的河堤夹在川道的中间,河堤与村庄之间就是良田,河水流在中间,也可利于川道两边百姓的生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丹江河也不例外,它养育了河流经过的黎民百姓。
我站在小泥梁(山名)的羊肠小道上,清澈见底的丹江水,就在山脚下流淌,因为这个小泥梁,是一个石头梁,土壤稀薄,没有田地,而且,这儿是中流村和我们丹阳村交界的地方,属于两不管地带,丹江河在这儿,两岸都没有人家,所以,没有河堤,丹江水在这儿没有被阻拦,算上自由发挥地流淌着,撒欢儿的河水,任性地冲出一个又一个很大的水潭,水潭就在羊肠小道的'下方。这条羊肠小道有几段,没有土壤,只能在光溜溜的石板上走,这样的石板路,走在上面要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就会滑下山坡,掉到水潭里淹死。
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几段石板路,到了丹阳四队的地盘,那棵粗大的老柿子树,仍旧矗立在四队梯田边,它是一个标志,确切的说,它是一个界牌,它的西面是中流村,它的东面,就是我们丹阳村了。在梦里,我仰头目视着这棵老柿子树,它栉风沐雨,经年守望着脚下的这方热土,却依旧是枝繁叶茂,风姿不减当年,黄灿灿的柿子花,在风中飘落着,地上黄灿灿的一片,我走到树下,走进纷纷扬扬的柿子花,在那金黄的花瓣丛中,跳舞。触景生情,思绪也回到了从前,我上初中时,因为家境贫寒,又是住校生,每个星期带的干粮,压根儿不够吃,到了星期六(我们那时六天制,星期六上完课,才能回家),早已经没有干粮吃了,我只能饿着肚子回家,每每走到这棵老柿子树下,已经是饥肠辘辘了,我都会站在这棵老柿子树下,望着树上青涩的柿子,期盼着秋天的到来。因为,到了初秋,这棵树因年份太久远,算是柿子树中的老年人,枝繁叶茂的它,吸取土壤的营养能力下降,树枝的营养跟不上,就会有好多早熟的柿子,红彤彤地挂在枝头。按理说,这些早熟的柿子,是病态的,是不健康的,但是,我们因为饥饿,便爬上树,摘这些病态的柿子充饥,这些病态的柿子,像蜜一样甜丝丝的,软软的用嘴一吸,就流进食道,填充着干瘪的胃。所以,我对这棵柿子树的感情很深,它是我秋天到冬天的食物储备所。我抚摸着它粗糙干裂的皮肤,想着它甘甜的柿子味道……
我不知道,怎么又到了外婆家,我刚一进李家大院的楼门。对于李家的门楼子,梦中还是现在的现实版,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李家的门楼,但在母亲的记忆里,李家的门楼,红墙绿瓦,气势磅礴,母亲说,外公因为赌钱,把一份殷实的家底输光,又将门楼子输掉,门楼子上的松木柱子和大梁、二梁还有椽子,别人买回去,盖了三间大瓦房,就连母亲也被输红眼的外公,以高价彩礼卖到我们山上。李家以前有上院、下院之分,可是现在,几个舅舅只能挤在一个院子里,门楼子也成了一个传说,但是,门楼子当年所占用的地方,依旧被李家大院的人称为门楼子。梦里,我刚走进李家落魄之后的门楼,大妗子(舅妈)依旧是我小时候见过的年轻的样子,黑油油的短发,黑红的脸颊,微微泛紫的嘴唇,穿着一件蓝色的涤卡上衣,泛白的蓝色裤子,裤子的膝盖部,补了一块蓝色的补丁,补丁的颜色,比裤子的颜色亮一些。大妗子看见我,笑嘻嘻地说:“芳儿,来了。”她从她家口的台阶下来了,走路和正常人一样,(大妗子生前中风之后,半身不遂,不能走路。)在梦中,大妗子完全好了,我特别高兴,抓住大妗子的手:“大妗子,您好了?能走了。”大妗子没有女儿,看见我就喜欢的不得了,她拉着我的手说:“好了,你舅舅给我把病看好了,你看我现在和以前一样。你外婆在屋里。”大舅、二舅、三舅分了家,外婆和三舅住,大妗子向三舅家里看了一眼,又看着我说:“芳儿,你今天别走,我去红土台锄包谷,一会儿就回来了。我昨天捋了一些刺叶子,等我回来,你给做刺叶子焖饭(一种树的嫩叶子,和米蒸在一起,蒸熟之后,才炒一下,特别好吃)。”这时,大舅也从屋里出来,蓝色的帽子,中山服的胸前口袋里插着钢笔,笑呵呵地说:“芳儿,你把院子的玫瑰花摘下了,晒上。”我点点头:“大舅,您去学校吗?”大舅生前是小学老师。大舅笑着和大妗子走了,我进了外婆的屋里,可是不见外婆,我又站在李家大院里,院子西边一株玫瑰花开得争艳,我不忍心去采摘那些含苞待放的玫瑰花朵,坐在李家大院的北墙根,晒太阳,蓝蓝的天,万里无云。
不知怎么,我又在上中学时的教室里,好像是在考试,有一道题,我不会做,眼看同学们都交卷离开了,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还是想不起来,我急得满头大汗,想喊一个人给我说这道题应该怎么做,可是我喊不出来,下课铃响了,监考老师向我走来,我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也从梦中惊醒了。
从梦中醒来,咽喉干燥,下床喝了一杯子温开水,嗓子和胃里才舒服了,我掀起阳台的窗帘,窗外漆黑一片,小区已经陷入梦乡了。这是冬夜,有寒风从玻璃缝隙窜进屋里,这会儿,屋内的暖气不是很足,这股寒风,让我打了一个寒战,我隔着窗子,向家乡的方向看了一眼,稀落的星星,安静地眨着眼睛。
夜深邃,愁上心头,何时才能归……
篇3:今晚我失眠在麻庵诗歌
今晚我失眠在麻庵诗歌
深夜
我们
背靠着背
面对着面
就这样在麻庵骄子的群里聊着天
我们好像坐在麻庵的溪边
我们好像坐在麻庵的关山
你讲述你的晚霞
我描绘我的远山
不要转头
就这样慢慢地
慢慢地聊天
他说想在麻庵放羊
她说想在麻庵捡拾酸梨
他说他想再和初恋的麻庵女子牵一次手
她说如果时间可以倒流
她便会随他流浪海角天边
而我只想
静静地
静静地捧着这颗流浪的心
把她种在麻庵关山
用麻庵河的.水浇灌
用麻庵的阳光温暖
让她在麻庵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长成一片广袤无垠的远山
让流浪他乡的魂儿
在此安家栖息
让流浪他乡的心儿
永远不再背负无望
也
永远不要离开日夜思念的故乡——
麻庵
篇4:麻疯诗歌
麻疯诗歌
“我全身麻疯!”
你这一句话
没有一丝怨嗟
只感到
你温热带的阳光
使万物努力成长
苍翠立在
历史的海洋中
你没有因屈辱
早生白发
台风频传
地震不息
你独臂
也能撑过多少苦难
你的清白
依然如处子的.心
大家竟然
连你的名字也
不敢提
真的把你
当麻疯病人一样
因为你的名字
是∶台湾!
篇5:梦回家乡诗歌
望天涯泪满面
无法触摸到那山
进入视线
触摸不到你的容颜
心憔悴
近似咫尺
无法挽着你的腕
思念的心蔓延
那山,那水
似母亲的.身躯
再现
那是梦幻
回不去的从前
母亲的怀抱
梦中感觉
暖暖
近看池塘边
青蛙呱呱叫
篇6:梦回巴蜀诗歌
梦回巴蜀诗歌
梦兮梦兮,归去川蜀
或曰蓉城,天府之国
魂兮魂兮,故土难离
古蜀文明,三国故里
翻开了尘封的历史画卷
穿越那千年的往事云烟
多少次梦醒在锦官城内
酒不醉人却醉在山水之间
你可曾看见古蜀人的图腾在燃烧
你可曾听见都江堰的江水在流淌
你可曾唱起康定情歌悠扬的'曲调
你可曾记得四川妹子甜美的微笑
梦兮梦兮,归去川蜀
或曰蓉城,天府之国
魂兮魂兮,故土难离
古蜀文明,三国故里
走进了剑门的险隘雄关
一梦千年笑看昨日悲欢
多少回相拥在天府之国
曾经沧海心留在府南河边
你可曾体会金沙遗址千年的谜团
你可曾感受峨眉普贤佛光照无边
你可曾了解川蜀文明辉煌风依然
你可曾知道成都春风杨柳万象天
篇7:梦回长安诗歌
白雪堆积千万层
你从此踏过青春
听闻
琵琶声泪雨纷纷
和亲只是一次真
进了对的门,遇上错的`人
迎面来的不是刀刃
是你转世演奏的琴声
为国江山而出征
你轮回声,用情极深
长安城外的雨点
如回忆在响
拿酒醇香赌一回
赌这雪香的美人
篇8:梦回家山诗歌
梦回家山诗歌
一
又梦见老屋破旧的门板和石臼
又听到瓦楞上,山风飒飒的响
你青筋跳动,佝偻着腰
用石片刮着兵刃上的黄土
三千谷粒的穗穗,耷拉着头
麦穗在晚霭中摇曳
远处染着黛青的岗地
最后的夕照,投上斑驳的山墙
在阡陌纵横的乡道上趱行
脚下踩着梦里的乡土
错落有致的果树和桑树
牧群归来,远山宁静
让激活的情感,腼腆在秋天的原野
二
向晚中,那个肉嘟嘟的小男孩
是从前的你,站在谷堆上
油黑的刘海,火焰一样的红肚兜
在透明的阳光里穿行
高高的柴禾垛和屋顶的炊烟
淳朴的脊背,奔流着泥土的声音
只能透过层层时光的迷雾
去猜想,祖先的足迹
你哒哒的马蹄,来自时空的遥远
踏过祠堂窗外的雨声
留下了它滚热的脚印
打一个苍凉的手势
就是一句金色的咒语
三
北风,剪出大雁的雏形
树下早已没有了她的裙裾
踯躅,从此落入相思的海
任夕阳捧出珍藏的`红酒
额上的汗水,冲垮了眼上的城墙
月亮,是你唇瓣里的玫瑰
天边出虹,是你此刻的盼望
用食指在场院上写诗
用舌头舔去凝固的伤痕
月亮的脸被湖水洗瘦了
在梦境里追击着敌人
回乡的路,都是心灵的船队
桅杆上挂着从家乡带来的月亮
唉乃的桨声,指引着回乡的路
【注:来自兵马俑的呐喊(之十四诗歌)】
★ 梦回桂花作文
★ 梦回唐朝作文
★ 梦回宋朝经典散文
★ 梦回乡村散文随笔
★ 梦回电大散文随笔
★ 梦回清明作文
★ 麻桥小学工作计划
★ 系鞋带之麻花结
★ 梦回故乡的作文
梦回麻庵诗歌(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