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哪儿散文

时间:2023-01-28 03:51:06 作者:蛮懵的girl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蛮懵的gir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今天去哪儿散文,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今天去哪儿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今天去哪儿散文

今天去哪儿散文

从小,我以为我不喜欢旅行的。那是80年代初,我跟妈妈单位的团队去苏州玩。那时候,小伙伴们连小镇也没离开过,苏州是那么遥远的存在。旅游大巴载我们到一个景点,大家都下车玩了,我却迟迟不肯离开。哪怕迫不得已进了景点,也总是吵着要回车上。“车子要开走的,我们上车去!”妈妈对于我这种不可理喻的表现十分愤怒,“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门了!”而我只是一迳地害怕着远方那个温暖的家成为回不去的所在。

初二那年,又跟妈妈单位的团队去北京玩。火车好像一直开不到头,妈妈病了,我只想回家。长城上雾茫茫,什么也看不清。天安门城楼那么远,我走不动了。颐和园里热得我喘不过气来。住在一个小旅馆里,没有浴室。吃的每一顿饭都是糊糊,分不清是茄子还是面粉的一团。所以,行程结束那天,快乐得像只小鸟。

工作后第一次享受员工福利出去玩,到的是张家界。气喘如牛地爬到山顶,我被太阳晒得过敏。也不知道这山是雄壮还是秀美,糊里糊涂就下来了。

蜜月旅行定的是桂林,结果,结婚当天就病倒了。老公把剩余的团费拿回来,颇有点郁闷,我倒也并不觉得怎么可惜。

我以为自己是不喜欢旅行的。刚工作那几年,放弃了无数次出门玩的机会。因为脚扭伤了,没去沙家浜;因为怀孕了,没去苏州;因为生孩子,没去云南;因为读书,没去九寨沟;因为懒得调日程,放弃了新马泰……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能出门去,太棒了!”成了心底里的窃喜?应该是从产假结束后那年单位组织去坝上玩开始的吧。连绵的草原、欢腾的人群、雨后的彩虹,甚至是内八庙木香的清烟都让我迷恋。没有尿布,没有奶瓶,没有孩子日夜的哭声,我似乎第一次好好地审视这个世界,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有那么动听、8月的.草原已经寒意渐生、有些人每天就牵着马排队等着游人来骑一圈挣一天的饭钱、电视里那么美仑美奂的紫薇格格的漱芳斋只是座红色楼阁而已,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不同的面貌,山石静立、河流奔腾、草木荣枯,原来这世上还有那么多和我过着不一样生活的人们,熙来攘往、喜笑怒骂、生老病死,即便是见怪了的一缕阳光,或是一片草叶,都因为远离了我日常的生活而显得那么不同凡响。

然后,我开始在每一个假期到来前定好出门的线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国内到国外,我渴望每一次出行,只要脚不停,内心总是特别安宁。我喜欢,在暗夜里听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寂静和喧闹调和得刚刚好;我喜欢,爬上山顶后泡一杯热热的茶,在升腾的热气里看群山,飘渺而幽远;我喜欢,坐在民宿临海的露台上,看一本写托斯卡纳生活的闲书,带着海洋的咸味;我喜欢,从早到晚穿行在树荫蔽日的小道上,路不太难走,有风拂过耳边;我喜欢,薄暮中的名刹,游人散尽,天地一派庄严;我喜欢,大雪拥户的日子里在不知名的地方看炊烟袅袅升起,一切安好,真好……我还喜欢,每一个不出门的早上,想着,“今天去哪儿?”

篇2:下一站去哪儿散文

下一站去哪儿散文

漂泊了整整四个季节,今天终于要回家!盼望了好久的日子,在这一刻却没有了激动。心情有些复杂,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不知是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还是对这个异地他乡的不舍?也许对于漂泊者来说,人生不只是停留在某一个地方。习惯了一处的生活,总会有那么一点留恋。有些时候,当回头来才明白,人生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有些时候真的让你无法选择。

带着些许的感慨,收拾起简单的行装,等待着出发的时间。

突然很想看大海,就站在那岸边的岩石上,任由一排接一排的浪花把我的衣襟打湿。闭上眼,只静静地倾听那波浪撞击岩石时,汹涌而又壮烈的声音。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诠内心里对于四处漂泊的厌倦与无奈。

燃起一支烟,那浓浓的烟雾被狠狠地吸进肺里。好久没有这么狠命的吸过了,胸口有点隐隐的疼痛。很多次都想戒掉,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可是却没有成功,尤其是这个时候,我几乎没有理由拒绝烟卷给我的陪伴。即便只是轻轻地夹在手指中间,或许对于我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长长地嘘口气,那淡淡的青烟,在我迷茫的视线里飘升。随着一缕悄然而至的冷风,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天空深蓝而幽静,没有一丝的瑕疵,好像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发现,它如此的美丽,甚至可爱!

好一片蓝色的海洋!她与我是那么的相近,几乎触手可及。我突然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好想掬一捧这冰凉的海水,浇在头顶,任由她在我的额头与面颊处慢慢滑落。然而,她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好想能拥有一双自由翱翔的翅膀,不论多么的遥远,我都一定会飞到她的怀中,让她那博大的胸怀抚慰我心中的.忧虑与不安;让她那纯净的浪花洗去我所有的烦恼与疲惫。

太阳像往常一样,从那遥远的地平线探出头来。那绯红的半边脸,就像一位美丽而又调皮的少女,在地球的另一面悄悄地窥探着这片神秘的大地。楼角上呈现出一片美丽的金黄,那该是她羞涩的眸光吧?就这样的想着,凝望着,目光里没有一丝的欣喜。

或许,这将是这个草原给我最后一次的美丽。我不求能永远地看到,只愿能把这一刻永远地留在记忆里。也许多年以后,我还能记得这个美丽的早上,还能记得这个美丽的草原,我来过。

我的迷恋,让我几乎忘掉了身后这座高楼林立的城市。仿佛眼前这个无边的世界里只有我,而我只是这片空荡原野上漂浮的一粒微尘。千百年来,又被演变而成一块粗糙的顽石。就这样孤零零地矗立着,仰望着这里的日出日落,感受着这里变化的季节。

也许人生真的有很多的选择,只是错过的太多。年少时,我喜欢四处漂泊,我甚至渴望用自己的双脚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愿受父母言语的束缚,更不愿接受祖祖辈辈那种循规滔距的生活。然而,当真正过上了这种漂泊日子,就再也没有年少时的狂妄与激情。这些年,家对于我来说几乎只是我旅途中的客栈,匆匆地回去,又匆匆地离开。就这样周而复始,突然感觉好累,好疲惫!

好厚的雪,一股冷风在地面上掀起了一层薄薄的雪雾。这个看似暖洋洋的早晨,在这个最北边的城市里,空气中那种刺骨的冰冷让人无法久立。夹着香烟的手指几乎没有了知觉,一支烟就这样在我不知不觉的发呆中,燃尽了它的一生……

车子缓缓行驶在厚厚的积雪上,颠颠簸簸,发出咯咯嘣嘣地声音。透过车窗的玻璃,曾经那个熟悉的房子从身后渐渐远去;那个高楼林立的都市渐渐远去……随着夜幕的降临,身后的一切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别了,我生活过的地方!别了,美丽的大草原!也许我一觉醒来,车子就会停在下一个站点里。然而,我人生的下一个站点又会在那里?

篇3:去哪儿的散文

去哪儿的散文

生活不可能时时都像绽放的花儿一样灿烂,就算是花儿它们也是历经风霜才迎来生命的怒放的!

往年不算问题的事情今年似乎成了难题,对于没有归属感和房子的农村青年来说,每次过完年后“去哪儿”似乎成了一个问题!前几年也许是因为年龄还不是太大,也许是因为前几年混的还没那么差,也许是前几年家人的压力没有现在大~~~各种可能都有!

晃眼间,到现在已经毕业5年,但却一事无成,工作~感情~存款~个人成长~~~似乎一切都保持着刚毕业时一无所有的状态!所以在一个待的有5年的城市,似乎不再有继续待下去的理由了!面对家人要求回到离家很近的城市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和不留下来的借口,虽说从内心来说是很不情愿的,但是让自己去选去哪儿时似乎又显得力不从心!因为自己几年下来交了一张惨不忍睹的试卷,让身边的人没有了相信我的勇气和理由!!!

晚上跟爸妈去聊时,爸爸只是说了一个这几年来的一个实际情况,然后我就受不了般的抽泣起来,不是觉得爸妈不理解,而是真的觉得自己很理亏,对不住他们,也没对住自己流逝的岁月,伸手在时间的长河中只只保持着抓东西的姿态,可手掌上却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在看到有今天这种状况时当初的自己可能会有所改变和长进,不至于像现在这么落魄,这么无力无望!2018唯有改变成长,赚钱方能不负时光不负父母不负己!唯有你变得强大才可能会有那点尊严在,在这个社会没有成绩和金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可能原谅你!不焦躁,不焦虑,做一个决定,定一个目标,然后把它坚持实现!让来年“去哪儿”不在是一个问题,让自己成为一个方向!

加油!!!

篇4:爸爸去哪儿散文

他前段时间一直陪我玩的,总喜欢把我抛到空中,接住我,斗来斗去地逗我开心。这段日子怎么就消失不见了呢?

我还不到半岁,不会说话,没法问妈妈。妈妈偶尔跟我提起爸爸,我也不懂她的话。

有天晚上,我已深睡,一枚硬币掉地似的声音把我惊醒。我迷迷糊糊的,透过朦胧的灯光见到了爸爸。但是我太困了,就3秒钟我又入眠了。

又有一天晚上,我似乎感觉到爸爸在我身边呼吸,他的大手指在我额头上轻抚,然后又是络腮胡子扎我的脸蛋,嘴里轻声地呼着我的名字。

但是这些,都似乎只是梦,遥远的,像雾,在缥缈……

每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我只见着妈妈。到了晚上我吃完牛奶,洗完澡,然后上床睡觉了,也不见爸爸回来。

昨天中午,妈妈电话铃响了。

“喂。”

“喂,薇宝……”

本来在调皮耍闹的`我戛然而止,我隐约听见了爸爸那熟悉的声音。我便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听,对,那就是爸爸的声音,他正跟妈妈讨论什么事情。

爸爸究竟在哪儿呢?他为什么不回来陪我玩?

后来,听妈妈说,我每天早上8点钟睡醒,晚上22点之前就睡着。

而爸爸,每天清晨6点半就出门了,夜里22点半才回来。

爸爸起早贪黑,是把工作换到远处的单位了。

那里工资高些,事务更多些,责任更重些。

任重道远,只为幸福的家。

我祝福天底下所有默默付出的爸爸。

篇5:纤夫去哪儿了散文

纤夫去哪儿了散文

这条河人们把它叫做酉水河,当地人的母亲河,这里的人依水而居,伴水而作,水路成了这里的主要交通。穿梭在崇山峻岭间,这条河是那样单薄,却又那么活跃。

我喜欢赶着牛羊坐在河边的石子上,听着客船的马达声,嗒嗒嗒地靠近,停在岸边,这时我的双眼紧盯着下船的人,搜寻熟悉的身型,期盼一位不速之客,每每又失望地看着船离开,然后用石头拍打泛起波澜的水面。

这条河培养出的纤夫数不胜数。赶集回来的路上,每当遇上急流,年轻力壮的男人就得下船拉纤,下船拉纤的男人们光着膀子,打着赤脚,弯着腰,拉着绳,匍匐前行。女人们则背着背篓,抱着娃,踩着高低不平的石子,汗流浃背地前行着,把船拉过了急流区,回到船上的男人女人们有说有笑,仿佛这种共患难之后的情意更加难能可贵。

那时年幼的我随母亲第一次坐船下城回来,看着船在一个沙滩边停泊,母亲背上背篓随多数人下了船,叫我留在船上,我趴在船窗边哭着喊娘,看着满船的人突然只剩下我一个,心里害怕极了。从那之后,但凡坐船遇上要拉纤我都下船,扯着母亲的衣角,跌跌撞撞地走着,稍大些便开始学大人们拉纤,拿着绳子,被它牵得摇摇晃晃,甚至摔跟头,有时还会刮破皮,摔在硬硬的'石头上可疼了,摔跤之后我就后悔下船了,拉完纤回到船上,看着大人们汗流浃背,却还在有说有笑,我又在暗自庆幸,跟他们一起拉纤真好,因为,可以随大人们一起笑了。

快小学毕业时,我已经能很好地掌握绳的力度与方向,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小纤夫。后来沿着河流修了一条通往城里的车路,车路边上的人就不坐船了,车比船快,车费也比船费便宜,只有离车路远的村民还坐船下城,但也减少了下城次数,慢慢地坐船的人就少了。

自从河上修了电站,下游的船只更少了,遇上断流,船根本无法前行,要开船必须要等电站放水之后,但放水的次数少之又少,船家干脆就不开船了,等村村通车路了,各村寨都有自个儿村通往县城的车辆,电站下游再也没有船了。

前不久我坐车回老家,坐在公交车上,前排一男人指着窗外不停比划着,给同排那女人介绍当地的村寨,女人挂着相机,正当男人夸夸其谈之时,女人打断了他:“听说你们这儿坐船要拉纤,一路上来怎么没看见纤夫呢?我想拍几张照片回去。”男人愣住了,支支吾吾道:“这里已经没有纤夫了,下城都改坐车了。”同时也压低了声音。女人对着窗外看了许久,叹息道:“可惜了!”

下车之后这段对话仍在耳旁回响,望着路边的行人大包小包拎回家,很是亲切,心里暗自骄傲:原来我们都曾是纤夫!

篇6:溪水去哪儿了散文

溪水去哪儿了散文

视野中有起伏的山峦,有淙淙的流水,水草和不知名的野花在溪水中随波逐流,舞动着身姿。微风过后,有鸟儿鸣唱,有花香袭来……即使身处茅屋,即使粗茶淡饭,也如人间仙境,也会快乐悠然。

这样的景致并非奢望,在很多年之前,确切地说,是七十年代我居处的市区边缘一个村庄真实的画面。

村庄背靠连绵的大山,山峦起伏着向远方无限地延伸着。山脚下,山谷中,或山坡上,常有清泉涌出,这些“叮咚”的泉水深深吸引着我们,便成了我们的嬉戏之地。小伙伴们聚在一处,“筑坝截流”,“引水改道”,或用那种空心的草茎吸水,品味泉水的甘甜。这些经过我们洗礼的,还有那些来自深山的无数条涓涓细流,一同汇集到山脚下的溪流中。

涓涓细流,汇集成溪。溪水淙淙,波光潋滟,溪下的小石子圆润亮泽,清晰可见,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散发出明媚的光泽,如星星点点,又如金光灿灿。

溪流终年不断地流淌着,溪流的源头似乎有着取之不尽的泉水,汇集成流的小溪,沿着弯曲的山谷,时而欢快地唱着歌儿,时而优雅地静默沉思,为绵延的大山带来了一份跳跃的灵动,也带来了一份脉脉柔情。溪水流经山谷,时而在开阔处形成一溪水潭,时而在落差处形成一处美丽的瀑布,时而又被巨石或大树挡住去路而改变了流向,形成了美丽的弯曲溪流。

而流出山谷的溪水,又流向山前那处开阔的湿地。湿地中长满了翠绿的青草,黄色、白色,间或红色、粉色的`小花装饰着这处面积并不大的湿地。湿地中还有几簇红毛柳,黄色或灰色的小鸟儿灵巧地在树枝间穿梭跳跃,非常惹人喜爱,尽管总是想把它们抓回去喂养,怎耐这些鸟儿非常机敏,用了很多办法也无法捕捉到它们。湿地的面积尽管不是很大,但树中的鸟儿、草上的蝈蝈、还有水中的青蛙,他们的鸣叫声此起彼伏,犹如一曲大自然的合奏曲,把一个夏天渲染得淋漓尽致。那时候,我们只知道在湿地的塔草墩上跳跃着行走,采花、捞鱼儿,抓蝈蝈,在绿色的夏季中寻找着童年的快乐。

记忆中最快乐最开心的事总是离不开大山,也总是与流动的溪水有关。每天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溪边挑水,把厨房的水缸装满。清晨的溪水经过一夜的沉淀自然是最干净的。夏天的午后,被炎热蒸烤得烦燥难耐的小伙伴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山间这处清凉的溪水。这条流动的小溪,是我们经常光顾的游乐之地。纵然不能洗澡,我们还是脱掉鞋子,挽起裤角,下到水潭中抓鱼,在瀑布下玩水。这处由无数的泉水汇集的溪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玩够了,跑累了,就在溪边的树阴下美美地睡上一觉。夕阳西下时候,我们讲述着自己的美梦,循着村庄上方的缕楼炊烟,带着一天的开心和快乐走回自己的家中。

这处溪水就这样长年累月地哺育着山里人,而生活在这里的山里人祖祖辈辈依偎在兴安岭下溪水流淌的怀抱里,过着与山为伴,与水为邻的桃园般的生活。

悠悠三十载,弹指一挥间,三十年的光阴便在斗转星移中转瞬既逝。

去年初秋,循着五花山的秋色,回到了家乡的山村,也走近了这处山野,走进这处山谷。

面对近乎荒芜的山谷,我惊呆了!那条每天都不知疲倦地流淌的溪水去哪儿了?承载着儿时美好记忆的潺潺流水去哪儿了?曾经诱惑着儿时身影的清纯泉水去哪儿了?为什么在我转眼间一切的美好都悄然消失了……

摘一片叶子,咀嚼品味绿色的味道……记忆漫过远山,漫过那片早已没了踪影的湿地,定格在仅有的几处老房子的门前,惆怅的思绪始终放不下那处消失的小溪。曾经的溪边,偶尔有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微风中无力地飘摇着,远处近处的树木也稀稀落落地在风中摇曳着,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和魅力。

面对眼前的情景,我似乎穿越了一场远古的时空,似乎进行着一次久远的回忆,也似乎听到了沧桑岁月的厚重叹息。

我不知道溪水去哪儿了?我不知道小溪是什么时候死亡的?我更不知道小溪什么时候还能复活?

篇7: 妈妈去哪儿了散文

妈妈去哪儿了散文

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个视频,是关于一个六岁小女孩儿靠每日乞讨养爹的故事。

当人们问她,你爸爸呢?

她流利地回答,就在前边不远的地方躺着呢,他脑袋坏了。

当被问,那你妈妈呢?

她就平静地回答,跑了。

小女孩儿穿着破烂地衣服,每天在公共场所跪地乞讨,遇到阻拦时,她还会不失时机地求饶说,别赶我走,我得要钱养我爸。

问她每天能要多少钱,她也会很老道地说,差不多八块、十块吧。

原来,她爸出车祸脑袋伤了之后,她妈就抛弃了他们爷俩。从此,小女孩儿乞讨养爹和她自己。

问她知不知道儿童节,她摇头。

问她过生日想吃什么,她洒脱地说,吃点豆腐和方便面就行。

问她不想吃肉的理由时,她说的一句话让我流出了热泪:她说,吃肉会发胖,胖了要钱时就没有人给了。

整个视频看完,令人怜悯的是那个伤残的男人;令人感动的当然是懂事的小小女孩儿。而同时,令人发指的就是那个连六岁小孩儿都不如的,抛夫弃女的未曾露面又不知姓什名谁的'女人。

若只夫妻本是同林鸟遇到灾难各自飞也就罢了,可那个妻却连自己亲生的孩子也不要了,真是毒如蛇蝎的女人。

没有责任心,自私、缺德等,一些列恶毒的词汇,在我看视频的时候,因为那个没见人不闻声的女人,而不断在我脑海里翻腾撞击着。

本来,一家之主的男人,无论是什么原因出的车祸,都不是他自己愿意的。既然,这辈子是夫妻了,也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出的问题,那么,作为另一半,就得承认现实,承担起家庭成员的责任,不逃避不抱怨,风雨同舟,有难同当。

难道在当初结婚的时候,没有想过无论贫穷无论疾病都不会变心么?

更令人不齿的是,那个女人竟然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承受的痛苦转嫁重压在自己的亲骨肉身上。也许,她没有直接摔给小女孩儿任何包袱。而且,如果小女孩儿遗传了大量她妈妈的基因,也就不会有这视频了,可偏偏没人性的女人却生了一个极其有人味儿的女儿。

要知道,别人家六岁的小屁孩儿都在父母等亲人的怀里撒娇甚至撒尿呢,而这个小孩儿却在用自己小小的身子大大的心,趔趔趄趄地支撑家的天空了。

这小孩儿,如果能够得到相应的受教育条件,就她的聪明和善心,一定是一块大材料。

我想,这个视频的播出和流传,其意义至少可以有以下几个:第一,启发人们懂得手中正拥有的幸福,尤其是青少年,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第二,如果那个狠心的女人不是与世隔绝了,大概应该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的某一刻,看到了视频,良心发现,回归家庭,接过幼女身上的家庭负担,还女儿以母爱,还女儿快乐童年和美好未来;第三,也是我最希望发生的一幕,即:当地社保救助部门能够在获悉全部真实情况的条件下,实施切实可行的救助行为,使得飘摇在风雨中的他们父女俩的衣、食、住、行、病、学,有个基本的保证。

我真的不知道,那小女孩儿的身子骨还能支撑多久,唉。

篇8:冰雪去哪儿了散文

冰雪去哪儿了散文

房檐上长长的冰溜子,惹得小孩子长时间仰望,却不能够到,他们只好到院子中的水缸那里去看看。已经砸开的口子上又结了一层冰,拿起搁水瓢的叉棍,敲下几块冰片,选一块大的,先咬上一口,再拿着慢慢玩弄。这些冰片片一会儿变成了一把枪的形状,一会儿又变成了一把刀的形状,任小手在冷风中变得又红又肿也不舍得扔掉,直到化进嘴里化在手上不见了。

一段大冷的日子里,有一方池塘,冰封了水面,那便是真正的乐园!起先是没有孩子敢到上面去玩耍,都是几个胆儿大的,找几块能扔得动的石头高抛上冰面,看看冰层是否变化,听听冰层传来的声音。确定能承担得住,再小心翼翼地从边上踩上去,边走边用脚发力踏下,确定结实后慢慢往里挪,直到最中心。胆小的孩子还是不敢下去,那些大胆的就蹬跳起来,双脚用力往下跺,甚至摔倒在冰面上,又拍又打做着鬼脸。在这样的诱惑招引下,不一会工夫,冰面上盛满了玩闹的孩子。

大人们也不制止,他们清楚,这冰很厚,几乎冻透到塘底,就算破裂塌陷,也不会有多少水出来。只是在孩子弄湿弄脏了棉袄棉裤回家之后,才黑着脸,把一个个光腚猴儿扔进被窝,捧起袄裤在炉火上烤干,搓净上面的泥巴,再放到暖气包上温着,保准第二天是一身干净暖和。但到了晚上,指不定会再重复上面的过程。

雪,自然是很大,多数时候是早上推开门,院里屋顶树上就已经全是厚厚的.白了。兴奋地踏上去,几乎拔不出脚来。沿着大人们清扫出的小道,走出胡同,走向大街,外面的孩子多了起来。他们都兴奋地向村外走,那里可没有大人的管束,怎么玩都行,甚至可以攥一大团雪,一边啃一边抛。

养狗的孩子带着狗狗出来了,那些孩子的胆儿都大,敢去离村子很远的地方。他们说可以顺着雪地上的野兔的爪印追索,运气好了能猎获野兔呢。我们几个却天生胆小,不敢远离村口。但也没见他们猎获到野兔,我们就高兴地在雪地上玩。踩大人的脚印、攥雪球、堆雪人、打打雪仗,还能去菜地上从雪层下面抠挖那没有收的萝卜。费心劳力地弄出来,用一些雪沾在上面拧把几下,就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那感觉,比夏天里吮上一根冰棍还要爽。

太阳升起来了,雪没有一点点化的迹象。风不大,干冷干冷的,又到了箩麻雀的好时候了。扫开一片雪地,撒下几把谷米,小短棍拴上长绳,支起箩筐或大筢篮,远远地,候着雀儿自投箩筐。左等不来,右等还不来,耐不下性子,去别处玩去了。等想起这茬,谷米早让雀儿吃光了。大人们笑我们是小猫钓鱼,说我们只会喂鸟。我们不服气也是不成,偶尔箩住一只两只的,往往是手刚掀起箩筐,就让麻雀机警地飞逃而去。连鸡鸭也来捣乱,它们骄傲地、有恃无恐地来掠夺我们的诱饵,恼怒的我们,趁势拉下短棍,弄得鸡鸣鸭叫筐飞箩翻。我们则笑哈哈匆忙忙地鸣金收兵——过不一会,指定会有阿婆阿婶们过来,骂我们不学好!

到冰面的雪上打滑溜吧,划上一条线,看谁滑地远。靴子湿了也不管,倒了碰了也不喊疼,不大会儿,冰面就锃亮了。手巧的孩子开始抽打一种“摸葫芦”或“峁攸”的倒锥形转子。我们也叫它“懒老婆”,哈哈,因为它欠抽!

几乎见不到雪化,但雪会一天天瘦下去。背阴处的雪还算是完整一片的时候,又一场大雪覆盖了上去……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睡梦里的孩子,还叨念着老师教给的谚语。

现在,早就找不到那样宽阔牢固的冰和那么大那么净的雪,现在的我也看不到孩子们能那么尽情地玩和那么尽兴地乐。是冬天变暖了,还是孩子们的兴趣转移了?看着越来越临近的冬,我常常自问。唉,那些快乐的雪和那样纯净的冰去哪儿了?

去哪儿网java面试

致《爸爸去哪儿》

汉文化去哪儿了作文

电商运营去哪儿学

时间去哪儿作文高一

郑州清明节放假去哪儿玩

诚信去哪儿了话题作文

爸爸去哪儿观后感600字作文

《蜗牛去哪儿了》幼儿教案

清清的河水去哪儿了作文

今天去哪儿散文(合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今天去哪儿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