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南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
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往尝论乡之富人,以陈性之为第一。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焉。居厚以对策切直,得从事浙东观察府,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独敬惮性之,盖相处数年如一日。
余尝款性之门,阒然如无人声。顷之,一僮出,问客姓氏,已而肃客入,主人相与为礼,已而杯盘罗至,终不见喧嘈之声。性之面目严冷,与人寡合,虽大会集,率不过三数客。遇有所往,虽百里夜半,亦疾驰竟归。一日,与乡士大夫过予,自命行庖具饭。食毕,从容言曰:“某素不解饮,一饱之外,虽留何用?”予亦不强也。衣食取足,不为分外经营。不交涉邑官吏,谒入县庭,则不问可以知其令之贤矣。盖其自为过多,为人过少,若有取于杨朱之道者。
然予闻性之官剑浦,乡人陈公质且老,而羁置在焉。性之曲意抚存之,使之自忘其为罪戾也。居亡何,公质死。性之还自旁郡,道逢兵马都监者往验其死,性之嘱以徐行:“有檄止君矣。”性之亟趋郡白事,得追还其都监者,又为治其后事颇悉。盖古之义侠所谓不以存亡为解者,大率亦此类。繇此言之,士之素守里闾,曾不得少自概见于世者,岂必曰乡称善人而已乎!性之以赀补迪功郎,尝主南剑之剑浦簿,以忧去官,而不复调矣。
性之家故多竹,不以与人;多美器用,不轻以假人,居厚每笑于余无所不可。墓上之铭,宜颐之有请也。颐①尝从予游,郡以其名上礼部,而性之死矣,盖癸卯十有二月七日也。得年凡七十岁。
【注】①颐:陈性之的儿子。(选自《陈亮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译文:
以前曾经谈论乡里的富人,认为陈性之是首富。我的朋友徐居厚也知道这位老人家称人心意,因而也很乐意娶他的小女儿为妻。居厚因考试时陈述自己的见解恳切率直,得以在浙东观察府做官,终究因不能奉承讨好上级官员而辞官离去,唯独敬畏陈性之,就这样和他相处多年如一日。
我曾经敲性之的门,静悄悄地,好像没有人回应。过了一会儿,一个奴仆走出来,问我姓什么,不久就恭敬地把我带进去,主人以礼接待了我,没过多久,杯盘都摆出来了,始终听不到喧闹嘈杂的声音。性之外表严肃冷峻,与人很少来往,即使是大聚会,也只不过三四个人。遇到有外出的情况,即使半夜还在百里之外,终究也是骑马快速返回家里。一天,他和乡里的`士大夫拜访我,自命厨师准备饭食,吃完饭,他从容地说:“我向来不喝酒,除了吃饱,即使留下来,又有什么用呢?”我也就没有再勉强。性之只满足于有吃有穿,不会额外再去赚钱。他与当地官员没有交往,如果到县衙有事禀告,他不用问,就可以知道县令是否贤能。这大概是因为他考虑自己太多,考虑别人太少,就好像向杨朱学习一样。
然而我听说当性之在剑浦做官时,乡人陈公质年岁将老,却因犯罪而被关押在这里。性之故意迎合、抚慰他,使他活下来,让他忘记自己是犯罪的人。过了没多久,公质死了。当性之从隔壁郡县回来时,在路上恰逢兵马都监前去验证公质的死,性之嘱咐他们慢慢地前行,说:“有官府公文阻止你们啊”性之急速赶往郡县将此事禀告给官府,还能够追上并将公文交给了那些都监,又将公质的后事详尽地部署给他们。大概那些所说的不因为生或死而被察知的古代侠义之士,大都也是这个样子吧。由此推之,一直住在乡里,很少被世人所了解的士人,难道一定是乡人说的善人而已吗?性之用钱买了迪功郎这个官职,曾经掌管南剑的剑浦簿,后因父母去世辞去官职,却没有再被调任。
性之的家以前有很多竹,他从不把它们给人,用的大多是华美的器物,他从不将它们轻易借给人。居厚经常笑我没有什么不可以。墓志铭,理应是陈颐请我写的。陈颐曾经跟着我外出求学,郡县将他的名字上报给礼部,然而性之却死了,大概死于癸卯年十二月七日,享年七十岁。
篇2:陈甲亮
陈甲亮,羽毛球运动员。陈甲亮右手执拍,1月与吴俊明合作以15:7相同的比分击败马来西亚选手谢顺吉(Chea Soon Kit)和叶锦福(Yap Kim Hock),夺得了中国台北羽毛球公开赛的男子双打冠军。
目录基本资料个人概述职业生涯基本资料国籍:印尼 项目:男子双打性别:男 身高:173cm 生日:1975年9月16日 出生地:印尼
个人概述12月初,他们再次合作取得世界羽毛球大奖赛的冠军。在众多强手中,他又展现其在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雄风,与队友一起夺得了世界羽毛球大奖赛的冠军。19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男子双打决赛是一场艰苦的争夺战,但陈甲亮与队友西吉特(Budiarto Sigit)以必胜的信念击退了马来西亚选手谢顺吉和叶锦福,三局的比分分别是8:15,18:17和15:7。当选国际羽联年度最佳运动员。
职业生涯马来西亚超级系列赛男双亚军 日本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6韩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 20印尼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男双亚军 20苏迪曼杯亚军 2005年新加坡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5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双亚军 2005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5年世界杯羽毛球男双亚军 亚洲锦标赛男双亚军 全英公开赛男双冠军 20丹麦哥本哈根大师赛男双冠军 2003年世界锦标赛男双亚军 2003年丹麦公开赛亚军 汤姆斯杯男团冠军主力 20中国台北公开赛男双亚军 2002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师赛男双冠军 2002年亚运会男双八强 20丹麦哥本哈根大师赛男双冠军 2001年苏迪曼杯亚军主力 20中国台北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0年日本公开赛男双冠军 2000年韩国公开赛男双四强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双冠军 19国际羽毛球大奖赛男双冠军 1999年印尼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9年全英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9年中国台北公开赛男双四强 1999年新加坡公开赛男双亚军 1999年日本公开赛男双亚军 1999年苏迪曼杯季军主力 中国香港公开赛男双冠军 19瑞典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8年汤姆斯杯男团冠军主力 1998年全英公开赛男双亚军 1997年哥本哈根挑战赛、新加坡、印尼、中国台北公开赛男双冠军 1997年国际羽毛球大奖赛男双冠军 1997年泰国、瑞士公开赛男双亚军 1997年世锦赛男双冠军 1997年苏迪曼杯季军主力 1997年全英公开赛男双四强
篇3:陈亮:水龙吟
《水龙吟》
陈亮
闹花深处楼台,
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
平莎茸嫩,
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
淡云阁雨,
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
游人未赏,
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
青丝勒马,
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
翠绡封泪,
几多幽怨?
正消魂又是,
疏烟淡月,
子规声断。
赏析:
这首词别本题作“春恨”。但写的并非寻常的闺怨和离愁,而是一首“春恨之国”的政治抒情词。上片写春日美好的景象,下片写恨。层楼、画帘、风软、草嫩、云淡、寒轻,以工笔细描全力表现出春光的美好宜人。而后笔锋陡转,“芳菲世界”,只有莺、燕领略享受,气氛骤然凄冷寥落。“寂寞”承“恨”字而来,雁归人渺,无限凄清,转入忆旧。男女踏青斗草的美妙情事,风流云散。情人洒泪分手的幽怨,刻骨镂心。最后以景作结。一腔壮怀激烈,全在这淡淡的景物之中,写得沉郁悲凉。本词实乃借“春恨”,隐寓时代愁、家国恨。
篇4:《南史陈庆之传》原文及翻译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随从梁武帝。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除奉朝请。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韦放曰:“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下冬,各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中大通二年,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庆之至镇,遂围县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又破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湘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攻下楚州,执刺史桓和。景仍进军淮上,庆之破之。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州人李异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卒,谥曰武。
庆之性祗慎,每奉诏敕,必洗沐拜受。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选自《南史》,有删节)
翻译: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幼年曾随从梁武帝。梁武帝爱好下棋,经常从晚上下到次日清晨还不停止,同僚都睡觉了,只有陈庆之不睡,一听到呼唤就立即到达,很是被亲近赏识。跟随梁武帝平定建邺,逐渐升为主书,他散耗家财,团结了一批有用之士,常想建立功业。被任命为奉朝请。
梁武帝普通七年,朝廷派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任命陈庆之为假节、总管军事。北魏豫州刺史李宪派遣他的儿子李长钧另修筑两城来抵抗,陈庆之攻破其地,李宪力气用尽而投降,陈庆之就进入占据了寿春城。
梁武帝大通元年,陈庆之跟随领军曹仲宗攻伐涡阳,北魏派遣常山王元昭等人来支援,先头部队到达驼涧,离涡阳四十里。(陈庆之打算出征迎战)韦放说:“敌军的前锋必定是轻装精锐部队,如果战胜不算有功;如果失败,则破坏我军士气,不如不要出击。”陈庆之说:“北魏军队远道而来,都已疲惫不堪,必须挫伤他们的锐气,这定然没有打不败他们的道理。”于是带领部下五百名骑兵迅速出击,打败了敌军的先头部队,北魏士兵十分震惊恐惧。陈庆之回来后与其他将领连营向西进军,占据涡阳城,与北魏军相对峙,自春天到冬天,经过了几十上百次的战斗。部队已十分疲劳,锐气也减弱了,北魏的援兵又想在梁军后面修筑营垒。曹仲宗等人怕腹背受敌,打算退兵。陈庆之持节来到军门,说:“必须等到北魏军包围圈合拢,然后才能与他们战斗;如果打算退兵,我陈庆之另外有皇帝的密令。”曹仲宗很佩服他的计谋,于是就同意了。北魏军在十三城布阵,形成掎角之势,陈庆之攻破他们四座城垒。其他九城兵力还很强大,陈庆之把被杀的敌人的左耳陈列到城前,然后鸣鼓呐喊发起进攻,敌人一下就逃跑溃散了,其中大部分都被斩杀和俘虏了,连涡水好像也在呜咽。梁武帝下诏在涡阳地区设
置西徐州。大军乘胜向前到达城父。梁武帝嘉奖他们,并亲笔写诏书慰问和勉励陈庆之。
中大通二年,被任命为南北司二州刺史,担任都督。陈庆之到任后,就包围了县瓠城,在溱水打败北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又在楚城打败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他解散镇守义阳的士兵,停止水陆运输,江湘地区各州郡都得到休养生息。开辟农田六千顷,两年以后,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又上表要求撤去南司州,恢复安陆郡,设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东魏派大将侯景攻下楚州,俘获了刺史桓和。接着,侯景进军淮上,陈庆之打败了他。当时下着大雪,天寒地冻,侯景抛弃了大批军用物资逃走。这一年豫州发生饥荒,陈庆之打开粮仓救济灾民,救活了不少人。豫州百姓李异等八百人上表要求为陈庆之树碑以称颂其功德,朝廷下令同意。(大同)五年,陈庆之去世,谥号为“武”。
陈庆之性情谦恭谨慎,每次奉接诏书敕令,必定先洗澡再拜而受之。他生活节俭朴素,不穿绢绸衣服,也不爱听音乐。射箭不能穿过盔甲,骑马也不是很擅长,但善于安抚军士,能使他们拼死作战。
[《南史陈庆之传》原文及翻译]
篇5:《陈谏议教子》原文翻译
原文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缠”的音))也。” 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翻译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做人的道理,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陈万年于是不敢再说话。
注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2.戒:同“诫”,告诫。
3.大要:主要。
4.乃公:你的父亲
5.尝:曾经。
6.具:全,都
7.谢:道歉
8.语:说话
9.显:显赫
10.杖:打
11.其:陈万年的儿子(代词)
12.之:代(陈咸)
13.曰:说
14.大要;主要的意思。
15.具晓:完全明白
16.复:再
17.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
18.谄(chǎn):奉承拍马屁。
19.睡:打瞌睡。
篇6:陈谏议教子原文及翻译
陈谏议教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 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 风。
注释及译文 注释 1.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 2.驭:驾驭马匹。 3.蹄:名词活用动词,踢。 4.啮:咬。 5.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于是。 7.遽:马上,赶快。 8.安:怎么,哪里。 9.贾(gu)人:商人。 10.直:通“值”,价值。 11.诘:责问。 12.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制:制服。 14.蹄:踢。 15.彼:那。 16.厩:马棚。 17.曰:说,回答。 18.汝:你。 19.售:卖。 20.戒:通“诫”,告诫。 21.劣:烈性的
直接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没人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他走进马厩,没 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 是朝中重臣,家里人还不能管住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 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情节译文
尧咨卖马:北宋时期,翰林学士陈尧咨很喜欢养马,家里也饲养着很多马匹。后来,他买了一匹劣马。劣马脾气暴躁,不能驾驭,而且踢伤咬伤了很多人。 有一天早晨,陈尧咨的父亲走进马厩,没有看到那匹劣马,便向马夫询问:“这马为什么不见了?”,马夫说:“翰林已经把马卖给一个商人了。” 陈尧咨的父亲问:“那商人把马买去做什么?” 管马的人说:“听说,是买去运货。” 陈尧咨的父亲又问:“翰林告诉那商人这是匹劣马吗?” 管马的人说:“哎,老爷,要是跟那个商人说了,这匹马又咬人又踢人,人家还会买吗?” 陈父很生气地说:“真不像话,竟然还敢骗人。”说完就气呼呼地转身走了。陈父找到儿子就问:“你把那匹劣马卖了?” 陈得意的说:“是啊,还卖了个高价呢!” 父亲生气地说:“混帐东西,你身为朝廷重臣,竟敢骗人。” 陈说:“爸,我又没强迫他买,马是他自己看中的,他愿意买,我就卖了。这哪里是骗他。” 父亲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这是匹劣马呢?” 陈尧咨嘟囔着说:“马摆在那里让他随便看,他自己看不出这马性子烈,这可不怪我。” 父亲更生气了:“你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难道你没听说过《不欺买主》的故事吗?” 儿子摇摇头。父亲说:“都是我的过错,你小的时候,我光顾着教你读书诵经,很少教你怎么做人。现在我就给你补补课,教你如何做人。唐朝在武则天执 政时,有一位宰相叫陆元方,他想卖掉东京洛阳城里的一所房子,一切手续都办好了,只等着买房子的人来交钱。买房的人来交钱时,陆元方说,这房子哪里都好, 就是没有出水的地方,那个人听了,立刻就说这房子他不买了。买主走后,陆元方的儿子和侄子们都埋怨他,而他却说,你们也太奇怪了,难道可以为了钱欺骗别人 吗?” 儿子听了很惭愧地低下了头。父亲又接着说:“你手下那么多驯马的高手都管不好那匹马,一个到处流动的商人怎么能养得了它?你不把事情告诉他,这不明摆着是在欺骗人家吗?” 陈尧咨听后羞愧地说:“父亲,您别生气了,我知道是我做错了,我这就去把买马的商人找回来。” 于是陈尧咨亲自找到那个买马的商人说明了原因,把钱退给了买马的人,自己把马牵了回来,一直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启示
1:为人处事要像陈谏议一样淳朴,忠信,宽容,宽宏大量。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 4.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
练习
1.因:于是 邃:马上 安:怎么 值:通“值”,价值 匹马何以不见:那匹马怎么不见了? 是移祸于人也: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2.你赞同陈谏议的做法吗?为什么? 3.陈尧咨的错误在于哪里? 4.劣马的劣具体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1.陈谏议知道自己的马是劣马,都已经被人买走了,他还叫人要回来,退还他的钱。 陈谏议没有把祸害移给别人,就是赞美了他(陈谏议)的长者风度。 2.同意,因为这是一种品德的表现,不为了自己利益去破坏人家的利益,有长者风度,要诚实忠厚,不能做祸害他人之事。. 3.第一:因为他欺骗了别人,自己不诚信;第二:父亲教育他,一开始不但没及时改正,还和父亲强词夺理。 4.性情暴烈,难于驾驭;踢伤、咬伤了好多人。 附加:体现了中华民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篇7: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缠“的音))也。” 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做人的道理,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陈万年于是不敢再说话。
注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2.戒:同“诫”,告诫。
3.大要:主要。
4.乃公:你的父亲
5.尝:曾经。
6.具:全,都
7.谢:道歉
8.语:说话
9.显:显赫
10.杖:打
11.其:陈万年的儿子(代词)
12.之:代(陈咸)
13.曰:说
14.大要;主要的意思。
15.具晓:完全明白
16.复:再
17.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
18.谄(chǎn):奉承拍马屁。
19.睡:打瞌睡。
启发
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
②在这个世界上有长辈教唆小辈学会阿谀奉承的,陈万年就是这类反面角色的代表之一,但也有一些好的长辈。
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不要光阿谀奉承与听信谗言。
篇8:《陈谏议教子》原文及翻译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周围的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卖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注释
1.陈谏(jiàn)议:北宋陈省华(939年—10),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人,官至谏议大夫,故称之。
2.驭:驾驭,控制。
3.蹄:名词作动词用,踢。
4.啮:咬。
5.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于是。
7.遽:急忙,马上。
8.安:怎么,哪里。
9.贾(gǔ)人:商人。
10.直:通“值”,价值,这里指钱。
11.诘:责问。
12.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制:控制,制服。
14.彼:那。
15.厩:马厩。
16.曰:说,回答。
17.汝:你。
18.售:出售。
19.戒:通“诫”,告诫。
20.劣:顽劣的马。
21.是:这匹。
22.可:能够。
23.何以:以何,凭什么,怎么。
24.为:把。
25.畜:养
篇9:《陈烟小传》原文及翻译
《陈烟小传》原文及翻译
虞集
【原文】
陈绍,字光伯,毗陵人。登咸淳乙丑进士第,年已四十六,调丹阳尉。绍以功业自许,乐仕边郡,举者满数。改官知朐山县。
岁甲戌,大元大兵渡江,江东西守者皆已降。大兵自沙武口胃雪夜渡至马洲,将攻常州。明年乙亥,宋命故参知政事蜀人姚希德之子訾居常,起知其州;以绍知兵,起复,添差由通判常州以位之。告、绍知常无险,去临安近,不可守,而不敢以苟免求生,同起治郡事。率赢惫就尽之卒,以抗全盛日进之师,厉士气以守,缮城部,备粮枝,治甲兵.绍输私对以给用,不敢以私丧失国事。身当矢石者四十余日,心力餐焉。及兵至城下,拥壕而阵,矢尽不降。城且破,管死之,招扰调兵巷战。从者进马于庭曰:“城东AE门围缺,可以从常熟塘a赴行在②。”绍曰:“孤城,力尽援绝而死,职分也;去此一步,无死所矣!”遣子出城求生,曰:“存吾宗之血食,勿回顾!”驱之,号泣以去。兵至,绍遂死之。
绍死时,有仆杨立者,守之不去,北兵见而义之,缚之以归。它日将以开人,立曰:“吾从子得生,愿终身焉。若以弄人,则死耳。”从之燕,得不死。往来求常州人,得僧磷者具以绍死时事告其子孙乃已。既罢兵,承相军士管③,为绍孙,曰:’’城破时,兵至天庆观,观主不肯降,曰:‘吾为吾主死耳,不知其他。夕遂屠其观。”一时节义所激知此。
陵阳牟献之曰:“舍门户而守堂奥,势已甚史,而誉、绍死,殆无愧于巡、远④。”绍之友邵焕有曰:“宋之亡,守藩方橄甲宵而死国难者,百不一二;儒者知兵,小臣仓卒任郡寄而史官⑤曰伯颜⑥垂相之取江南行军功薄大小具在官府可以计日而考之也国朝《纪世大
典》尝次第而书之若绍之死事可以参考其岁月矣
(节选自《道园学古录》卷四四)
[注〕①添差:增加一项差遣。②行在:指临安。③管:人名,陈管。④巡、远:张巡、许远。唐玄宗时,安禄山叛乱,张巡、许远坚守唯阳达九个月,城破后就义。⑤史官:作者自称。虞集曾担任元朝国史院编修官。⑥伯颜:蒙古族人,是率元军南下消灭宋朝的主帅。
【译文】
陈绍,字充伯,毗陡人。成淳元年登上进士第,当时已经四十六岁了,调任丹阳县封一职。陈绍把建功立业作为自己岭志向,吝欢到边那橄官,推荐他的人很多。(后)改任的山县知县。
甲戌年向,元兵渡过大江,江东汉西的守军都投降了。元军连夜窗寿风贡从沙武份渡到了马洲,准奋攻打幸州。第二年,宋翻令令原攀知政事菊人姚希德的儿子姚仓居守常州,起复官职为知州;陈绍因为份得军事而恢之官职予以任用,增加一项差遗,以常州通列的身份来擂位姚套。姚音、陈绍知道常州没有脸共的地形可以扮守认王离临安又近,不能防守,但又不敢用不正当的手段来生存,两人一同治运那事.嗬核度.的冲将清贬的士兵,抵杭士气极盛每天都在进攻的元军,激励振奋士气来守城,修补城琦,筹备旅草,整治军队。陈绍还把自己的对产扮进给官府,作补给之用,不筑因为个人喇盔而使国家受报。帝身经历战斗四十多天,可该尽心尽力了。千元兵到了常州城下,占据城堆摆开阵势,(仍)坚持到最后不投降.城印将杖攻破,姚舍死了,陈绍还在调兵与元军展开巷战。随从把马牵进度陇说:“城东北门有使。:可以从常熟抢特马突田赶往临安.”陈绍说:“我据守孤城,尽力了无援助而死,也是我的职贵所在;离开城池一步,将死无葬身之地!”(他)派儿子逃出国城求生路,说:“保存我宗派的血脉,不要回来!”赶他走,(儿于)边哭边离开。元兵来了,陈招于是守城而死。陈绍死的时候,有个仆人呻勿立的,守着陈绍的'遗体不愿离开,元军看见了,认为他的行为够义气,将他翩娜而归。有一天要将他送悠粼人,杨立说:“我从您那儿得到活命,希望终生堆着您。知果将我送与他人,、不如死了算了。”让他眼从封了燕地,才不至于死。杨立往来手找常州人,找到一个呀借琦的和尚,把陈绍死时的事情全部告诉他的子孙才罢休.元军姜兵后,垂相手下的军士陈管,是陈绍的孙子,说:“常州城破之日,元兵到天庆观时,观主不肯技降,说:‘我为我的主子而死,不知道有其他主子。’元军于走把观里的人全部杀光了。”陈绍的气节就是这样激励人心的一。
陡阳牟故之说:“门户已经丧失,而要守住堂奥,形势已经很窘迫,而姚管、陈招的死,意义大棍无愧于张巡、许远。”陈绍的朋友邵焕说过:“宋代的灭亡,镇守一方,穿着艳甲、裁着头盔为国难而死的,一百人之中不过有一两个人;懂得军事的文人,匆忙仓促间担负起保卫一郡重任的小官,千百人之中一两个昙了。像陈绍这样的,不也是很悲壮的吗!” 皮集说:伯颜垂相攻取江南,反映征战过程和将士功绩的文书籍哥都在官府中,可以有时间来考伍它。本朝的《纪世大典》将依次来记载,像陈绍之死这件亨,可以参照来用它的年代啊!
★ 陈涉世家原文翻译
★ 陈涉世家 翻译
★ 悲陈陶原文及赏析
★ 陈涉世家的翻译
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