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夜散文

时间:2023-02-05 03:46:49 作者:甜美爱豆表情菌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甜美爱豆表情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中秋月圆夜散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秋月圆夜散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中秋月圆夜散文

中秋月圆夜散文

这天的夜空,蓝得深邃,蓝得透明。一轮满月一下子跳了出来,像一个刚出炼炉的金盘,亮灿灿的,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整个大地被罩上了一层银光。

在这温柔多情的月夜,我立于阳台上,久久地凝视着悬挂在夜空中的圆月,往事也像温柔的月光一样洒满心田……

那是三十六年前的一个明亮的中秋月圆夜,吃罢晚饭,回到宿舍,我随手拧开了“美多”牌收录机。“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我一边欣赏优美动听的歌曲,一边透过玻璃窗,面对亮莹莹的明月,放飞了思绪。

此刻,妻子也许正在灯光下穿针引线。

此刻,妻子也许正守候在女儿身边。

自从1976年,我与妻子结合后,一直经受着两地分居之苦。但我们相聚之时,相敬如宾;分手之后,同励共勉。时过两载,我们爱情的“结晶”——小女儿的降临,为寂寞的小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今夜,正是中秋月圆之时,怎能不牵惹我的思绪?

通信员王国志兴冲冲地闯进来:“王助理,您的邮包。”

“把它打开,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我用命令的口吻说。

“是。”王国志边应着,边用钳子起开了小木箱。

是一包红枣,一包月饼,下面还放着一封折叠成三角形的信。

“王助理,寄来啥好吃的了,叫俺也尝尝。”副班长小李愣头愣脑地一步跨进门来。

李副班长见我手里拿着信,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抢过去,用浓重的山东话,粗声粗气地读起来:“中秋节又到了,每次看到圆圆的月亮,我就想起了你。我多想能和你,还有咱的女儿一块看月亮呀。瞧瞧人家,一家三口,团团圆圆,欢天喜地,我真羡慕啊!可转念一想,我是军人家属,只有支持你安心服役的道理,没有扯你后腿的理由……”

李副班长一口气把信读完,腰笑弯了:“哈哈,嫂子真不赖,真是模范军人妻子啊!”

我用拳头捶了一下李副班长,顺手拿了一块月饼塞进他的嘴里:“少耍点贫嘴,还怕当哑巴卖了你不成?”

李副班长嘿嘿地笑着跑了出去。

月儿出来了。

一轮丰腴、圆满的明月跳出东边的山凹,徐徐移向湛蓝湛蓝的天空。白茫茫的清光洒向军营,洒向倚窗的写字台上。我坐在椅子上,双手托腮,凝思、遐想……

“王助理,副主任请您去赏月。”王国志隔着窗子喊。

“知道了。”我拿着一包月饼、一瓶汾酒,走出宿舍。

“老伙计,就等你了。”副主任老许急忙拉过一把椅子。

“来,尝尝我老家的月饼。”我每人分了一块后,打开酒瓶盖,斟满了酒杯:“请,面对皎洁的明月,让我们同干一杯,以表示对远方亲人的祝福!”

“好,干!”大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你们现在都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老婆?”老许拍了拍一排长老刘的肩膀。

一排长笑了笑:“掏心窝子说吧,我还真有点想她呢,她也可能在想俺吧!”

一排长的话,激起一层笑浪。笑声过后,仔细一想,我心里又有一股淡淡的感伤之情涌动。

我们边喝酒,边聊天,不知不觉,圆圆的明月已爬上了中天。月光是那么的皎洁,那么的温柔,活像一位美丽的少女,难怪诗人们为她写下了无数传诵千古的诗章。

赏完月回到宿舍,我又打开收录机,优美动听的《十五的月亮》再次响在耳边:“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夜,已深了。披着清淡月光的军营,显得格外幽静。我,毫无睡意,索性铺开信纸,向妻子倾吐满腹挚情……

这时,老伴走了过来,笑着说:“还不睡觉啊,在阳台上傻站着干啥?”我轻声说:“你先睡吧,我再看一会儿月亮。”

月亮已经悬挂在了中天,银光洒满了大地,透过玻璃窗,我凝视着她温馨灿烂的笑容。

中秋之夜的月亮,就这么样明亮着,就这么样静谧着。蓦然间,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行走在了怀念父母的遥遥征途。

那是九年前的中秋夜,我和年已91岁高龄的父亲并肩坐在小院里,父亲显得格外激动,说起话来就像开了闸的水,哗哗啦啦流个没完。我边虔敬地聆听着父亲那些不知讲过多少遍的陈年旧事,边细细地品味着眼前一桌碎银似的下酒月光。

月亮升高了,夜也有点凉了。我劝父亲回屋休息,父亲不肯,轻声说:“再坐一会儿吧,咱爷俩可有好多年没有在一起过八月十五了。”

掐指一算,可不是吗,已经整整24个春秋了。我离开故乡三十七年,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的次数,最多也超不过三次。想起这些,我这心里就涌动着一股内疚的狂潮,撞击得心尖一阵阵刺痛。

自从1970年冬,我当兵来到山西临汾,“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古诗,就深深地铭记于心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每当阎维文那美妙动听的歌声,在我的耳边响起时,想家的意念,便禁不住袭上心头,思念的苦痛,也禁不住袭上心头。

想家,虽然有时候很甜蜜,但大多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煎熬。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想家之愁,总缭绕于胸间脑海。

寂寞之时,有冗长的思念:家乡圆月、河边绿柳、白发亲娘,一幕幕浮现眼前;繁忙之时,有一瞬间的掠影:贤妻爱女、小弟小妹、战友同窗,一个个闪过记忆。无奈的思绪,经常伴着想家的惆怅,进入梦乡:或随便捡起儿时玩耍的片断;或恣意寻找学生时期的足迹;或编织成一个温馨美丽的花环,来安慰想家的凄楚。

明亮的月夜,我总爱低吟李白那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于是,便触景生情而兴起对家的怀念,想家的涟漪泛起,一发不可收拾,只能任凭思绪驰骋。

想家想得执着,想家想得痴迷。

翻着日历,查着岁月,耐着性子,数开了春天的百花,数浓了夏日的绿荫,数黄了秋季的落叶,数白了寒冬的霜雪。一年四季,想家之路无有尽头。

好不容易熬到了回家之日,却又是回也匆匆,离也匆匆。离家的时候,老母亲总要流着泪水,颤抖着说:“孩子,走吧,忠孝不能两全,别因家里的小事,影响了队伍上的大事。”爱妻总要含泪叮咛:“别惦记我,别惦记家,安心工作。”小女总要拉着我的'手,哽咽着说:“爸爸,早点回来。”这句句纯朴的话语,这字字温煦的亲情,时时刻刻牵动着我想家的思绪。

想家的时候有甜蜜,想家的时候有忧伤,想家的时候有笑颜,想家的时候有泪水……

说不想家是假话,但我作为一名军人,“既然来当兵,就知责任大”,祖国安宁、万家团圆是我最大的心愿。我做梦都想着能和父母多相聚几次,可绿色的军装和闪亮的星徽,铸就了军人奉献的职责,我必须为了大家舍弃小家啊!

1980年中秋节的那个夜晚,我迷迷糊糊地回到故乡,欢欢喜喜地同父母过了个团圆节。谁知,一觉醒来,脸上挂着微笑,却是南柯一梦。心中陡地泛出一股凄酸的感觉,鼻子酸酸的,直想哭。我强忍苦痛,含着眼泪,伏案写了一首《中秋感怀》诗,以表达浓烈的思亲之情:“月光洒床头,魂入梦中游。二老健影现,双鬓已早秋。梨饼地桌摆,昔聚今空守。儿行千里外,饥寒母担忧。睁目三更夜,思亲泪悄流。杳杳山水隔,何解归乡愁?”说句心里话,每逢中秋佳节之时,对故乡绵长的思念,便缭绕于我的胸间与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直到1982年10月,离家十二年的我,才回家同父母过了一个团圆节,圆了我多年来的梦想。那天晚上,父亲在北屋门口的槐树下摆了一张小地桌,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桌子上摆着鸭梨、苹果、红枣和母亲自己制作的月饼,还有一壶家乡的烧酒。我们吃着水果、月饼,喝着烧酒,聊着离别情思,兴奋热烈的情绪,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地倾泻出来。置身于这难得的团圆氛围之中,一首《故乡度中秋》的小诗涌现脑际:“故乡度中秋,喜气聚眉头。秋风轻轻吹,明月隐云后。数载意愿现,今解思乡愁。合家同举杯,共饮团圆酒。”同父母团聚的日子,是多么的温馨和幸福啊!故乡的月亮,也显得那样亮、那样圆!

突然间,一阵悦耳的歌声飘来,打断了我的思绪。仔细一听,又是阎维文的那首《想家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跟着乐曲小声哼了起来。这歌声、这月光啊,浓缩着我往日深挚的思念。

此时,一片黄叶随风悠悠地飘落在我的脚下。我拣起那片树叶,却拣起了一种愁绪。我不禁黯然神伤:母亲不就像这片枯萎的叶子一样,带着一份对人生、对生活、对儿孙的眷恋之情,离开人间了吗?我感到,没有母亲的中秋节,便缺少了一份温馨、缺少了一份欢乐、缺少了一份幸福;便增添了一份遗憾、增添了一份哀痛、增添了一份怀念。那轮明月也仿佛失去了水样的光泽,那秋风也似乎带来阵阵刺骨的寒凉!我真的不敢去想,父亲这片在秋风中摇曳的叶子,不知何时就会飘落,追随母亲而去。

想到此,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望着父亲满脸的沟壑,握着父亲干枯得皱巴巴的手,我什么也说不出,只能在心底深处默默地祝福,祝福父亲健康长寿!

父亲回屋了。我却依然坐在小板凳上,在痴痴地守望着那轮明月。不,我是在守望一种渴盼,渴盼父亲健健康康地活下去,这可是我永恒的渴盼啊!

几片黄叶又飘落下来,我的思绪也飞腾起来,飞向村北原野里母亲的那座坟茔。我想借助今夜明亮的月光,把虔诚的祈祷与祝福,传送给九泉之下的母亲。母亲,亲爱的母亲,我不知您可否知道,这恬静月夜里的每一缕微风,在我听来都是您深情的呼唤啊;这飘落的片片黄叶,都能勾起我对诸多往事的记忆啊;这洒落一地的细碎月光,都能触动我情感的泪腺啊!那一刻,我真的被思念的潮水淹没,又被轻轻地冲涮,我在静息中畅饮着思念潮水的清冽和凉爽。

毫无睡意的我,趁着月色,走出家门,信步在村西的小河边。村庄里除了偶尔的几声犬吠,已没有了半点动静。远望,隐约可见邻村的厂房、周围几处墨黑的树林,和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静静地躺在如霜如雪的月光里;近看,村庄内更有那一座座崭新的红色砖瓦房,如梦如痴地矗立在那里。光与影奏着和谐的旋律,多少离愁,多少别绪,多少感慨,多少情思,都寄予那轮姣好明媚的月儿。

踏着故乡沃美的土地,吸着故乡清新的空气,披着故乡澄丽的月色,想着故乡喜人的变迁,我由衷地感叹:月是故乡明啊!

于沉思和默想中,我似乎看到了父母簌簌颤动的身影,感受到父母那丝丝暖暖的气息,聆听到父母蹒跚的脚步声。那身影、那气息、那脚步声,都与我的心跳互相回应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么温馨的中秋月圆夜啊!

篇2:中秋月圆夜作文

每逢中秋之夜,我们全家都会围坐在桌子边,吃着月饼,赏着圆月。——题记

适逢中秋之夜,我和弟弟坐在阳台上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若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

我曾读过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听过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妙对子。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李白的诗是抒发的思念,朱自清的文抒发的是哀愁。他们都在写月,写月的公平无私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虽然我不是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月亮的无私,月的默默奉献。不像大树要叶子的陪衬,不像小草要花的点缀。就算没有星星的衬托,它也不自哀,因为它自己本来就会是一个主角,自己主宰着自己的生命。

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中秋夜端着一盆水到外面去照月亮,像“猴子捞月”般傻得可爱,但却是一件趣事,是我们家所有小孩子的趣事,无论那天是冷是热,我们都会这样做,看见月出来了,就往水中一瞧,发现水中也有一轮圆月,我们就可笑地摘一片叶子,捉几只蚂蚁,放在树叶上,再把树叶放进水里,看叶子在水上飘荡着,仿佛是要把思念传递出去,映着明月,拜托它帮我们传到远方。

月,像是一条淙淙的溪流,时时刻刻为人们送去情感的活水,像是历代文人溺爱的孩子,是他们的文字千百年来一直灿烂美妙。

在月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幻化成云雾环绕在它的周围,这是意境,注入新形象的意境。 喧哗的中秋夜,天空中的圆月却愈发的美,愈发的优雅朴素,仿佛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名作,即使是马良的神笔也画不出它的神韵,望着圆月,淡然一笑,儿时快乐的月,无私的月浮现眼前。

月圆夜,中秋夜,团圆夜。月光,洒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它,也笑了。

篇3:中秋月圆夜作文

天色微凉,秋意渐浓,又逢一年中秋佳节。

一步一步踩在地砖上,“噔噔”的脚步声让一种满含古风的气息扑面而来。一轮皓月斜挂在宁静的夜空,不被任何的云彩所晕染,只是那白的透亮,白的纯净,白的让人能抛下一切烦恼的颜色铺满大地。走在湖边,清新的空气渐渐扑入你的鼻腔,避开城市里的繁杂与喧嚣,一切都是淡雅而舒适的。行至一座沿路的小亭,坐在靠椅上小憩。这样的一番景象便毫无保留的在眼前出现了。从高高仰起的龙头喷出的水,在夜空中划出了漂亮的弧线,慢慢地散开来,似水雾一般,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微微的秋风吹来了那赞美明月的诗句:“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偶有几条夜晚出来放风的小鱼卖弄着自己的尾巴,层层涟漪先是环绕,又缓缓散开;零星几点游船的棚子上带着红色的荧光,船尾后面是一条又一条的带子,逐渐变宽,拉长,最终沉匿在水底……湖面又一次归于平静。月光跳动在湖面上,积蓄的光能分成了许多光束,向四面八方射去。亭檐下的一盏路灯,曾经还是整夜整夜高傲的仰起头来为人们带来光明,可就在今夜,却渐渐黯淡了下来,失去了曾有的明亮。

小路上,木桥边,赏月人川流不息。亭子里,石桌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满桌摆上了月饼,像是在敬献月神。欢声笑语中,品尝着各味月饼的香甜。心中不免有些淡淡的忧伤:我那守卫边疆的哥哥,身处异乡无法归家的叔伯,是否能感应到我对他们的相思?只愿远在他乡的你们,能一切安好……

曲江湖上生明月,遥寄千里传相思……

篇4:中秋月圆夜作文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转眼又是中秋月圆时。今年,我与家人欢聚一堂,尽情享受着这团圆之夜。

夜幕降临,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阳台上,一边品尝着可口的美食,一边等待月亮露出芳容。起初,月亮还没出现,天空是一片灰暗的蓝色,只挂着几颗零零散散、散发着微弱光芒的星星。月亮似乎想跟我们玩捉迷藏,始终不肯露面。天渐渐地暗了,月亮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渐渐地,渐渐地,它越升越高,黄色的纱裙变成了洁白的晚礼服,它那银盘似的脸庞透过树梢,洒下一层皎洁的月光。我仿佛看见月亮里人影绰绰:嫦娥在优美地舞蹈,吴刚在辛勤地伐桂,玉兔在奋力地捣药……

这时,远处飘来了一片薄云,遮住了圆月,像是给它蒙上了一层细细的面纱。过了一会儿,薄云变得越来越厚重,几乎要遮住大半个月亮,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啊!”我不禁在心底感叹道。月亮似乎想逃出黑云的包围,它左右摇晃着身子,努力挣脱黑云的束缚。不大一会儿,天边闪出一道白光,渐渐地越来越大,噢,月亮又露出脸来了。它完全摆脱了乌云的包围,而且比刚才更加明亮,更加圆润,大地重新披上一层银光。这不正应了那句话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有阴有晴才是自然,有悲有喜才是人生。我们要珍惜眼前和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共享中秋月圆夜!

“鱼儿,吃月饼了!”妈妈的叫唤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每人吃一个圆圆的月饼,全家就会团团圆圆,幸福平安。”我拿起月饼咬了一口,啊!是我最喜欢的蛋黄莲蓉馅。吃着甜甜的月饼,望着皎洁的明月,我的心都有些陶醉了……呵,好一个令人难忘的中秋月圆夜!

篇5:中秋月圆夜记叙文

中秋月圆夜记叙文400字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中秋节洋溢着欢乐,洋溢着喜庆,洋溢着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吃过晚饭,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外婆家门前的树下。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中秋的圆月,中秋的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时,它晶莹纯净,像个水晶球,美极了。它清辉四射,像一盏明灯,亮极了。它犹如一个洁白的大圆盘,圆极了。月亮一会儿躲在云里,被云遮住了,只露出半个小脑袋,羞答答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媳妇。一会儿整个躲在云后i,从表面看,云上显得有一丝亮光。一会儿又像一位调皮的`孩子,正在和乌云姐姐捉迷藏呢。

我仿佛看见嫦娥坐在一棵桂花树上,下面还坐着几只可爱的小玉兔。嫦娥一直在抹眼泪。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们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月亮。开心极了,真令人心旷神怡。

月亮带给我们无静的遐想。当然,月圆当空,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篇6:又是中秋月圆夜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到金秋月圆时,我忍不住轻轻吟起《水调歌头》。此时,外婆慈祥的面庞悄然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记忆将我带回了两年前那个金秋。那天的月格外圆满,外婆抱着我在晓月里赏月。柔柔的月光洒下来,给我和外婆披上了一件银纱。外婆递给我一个小月饼,然后望着月亮轻轻的吟起了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幼年得我觉得这首词好美好美,殊不知,两年后的晶,当我也在金秋月圆时,轻轻吟起这首词,才深深体会到这首词里好美好美的离情别绪。

外婆逝世已有一年,然而我至今仍难以忘记外婆。

我仍清楚地记得,外婆教我识字时,会用她粗糙、爬满皱纹但很温暖的的大手握住我抓笔的小手在纸上写下“口”字,然后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宝宝,这个字念‘口’,就是我们的嘴巴。”“哦。”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而又高兴地叫道:“这是‘口’字。”“对!宝宝真聪明!”外婆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握着我的手又写下一横:“‘口’字加一横是什么字?是‘日’,太阳的意思。‘日’字加一竖又是什么字?‘田’,外婆种粮食的田。”就这样,外婆用她独创的识字法教会了我“口”,“日”,“田”;“十”,“木”,“禾”……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外婆就像一位魔术师,用她手中的笔变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字。

教我数数时,外婆会将我搂入怀中,指着彩图上的数字唱儿歌:“1像棍子立起来,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3岁我便能根据外婆的儿歌从1写至10。除了单纯的识数,外婆还教我用数字表达日期:“宝宝,在两个数中间打上一个小圆点,便是日期的形式。你知道‘4.7’是什么日子吗?”“不知道。”“这是宝宝的生日。”“哦!”我高兴地叫道,尔后又望向外婆:“外婆,你的生日怎么表示?”外婆起先是一愣,但马上又笑着对我说:“外婆年纪大了,记不清了。宝宝,你知道‘8.15’是什么日吗?”“不知道。”“这是中秋节,团圆的日子。以后宝宝无论到了哪里,在这一天,都要回来见外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到金秋月圆时,月依旧圆满,柔柔的月光依旧洒了下来。黄泉下的外婆啊,您可曾知道,在异地求学的外孙女在这天回来见您了!

3又到月圆中秋时

又到月圆中秋时,在外奔波的人们纷纷碌碌地奔向自己的家,与家人共赏那一圆圆的月亮。

月亮寄托了许多人世间深眷的情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了游子思念故乡的强烈的意愿。月亮牵引着回家的路,使在外奔波的游子不忘远在家乡的亲人,始终惦念着那份深深的亲情。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以月亮来表达自己思念亲人的情感已经屡见不鲜。有一句话说得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异乡毕竟不如自己家里来的实在,过得舒坦,就像余光中先生所说“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又到月圆中秋时,在外奔波的人们无论如何都要回家看看,和家人团聚一番,那朴实的情感,使他们不忘初衷,不忘家的味道。即使是因为身处在某些岗位,无法跟亲人团聚,他们也不忘打个电话,倾诉一下埋藏在心底的话语。他们晚上观赏着洒满银辉的月亮,仿佛看到了远方的家人……

奶奶迷信神,当然对嫦娥姐姐也不怠慢,每年的中秋节都要在门前的宽敞地放置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上一些水果,包的糖饼,菜饼,最大的掌饼更是首当其冲地拿来敬奉远在天边的嫦娥姐姐。在桌子的中央,放着一个大香炉,上面插上三炷香,祈福祷告一番,然后我们一家子就围着天上的月亮磕头,我爸妈他们虽然不怎么信,但也由衷的有些敬畏,所以他们磕头的时候很虔诚。让嫦娥姐姐“吃”好“喝”好后,我们就聚在一块吃开了。我最喜欢的还是奶奶包的韭菜饼,鲜香可口,吃得有滋有味的。而月饼呢,我也喜欢吃,不过吃着就腻味了,感觉很干。

爸爸妈妈在盘算着最近的营销,奶奶在附和帮着出谋划策,我呢则满不在乎的看着他们的吃相,看着想笑呢。终于,憋不住笑了出来,嘴里的全喷到了他们脸上了,他们好吃好喝的劲头都被我搅合了,多亏我机灵,娇声娇气的说“谁叫你们不理我的……”爸爸哈哈大笑起来,继而都笑了!到现在我才感觉,再文绉绉的文字,再华丽的话语,也代表不了藏于心间,流露于表的亲情;亲情其实很朴实,很简单,就像这月亮,洁白无瑕,和和睦睦!

篇7:又是中秋月圆夜作文

儿时的玩闹是现在的奢望。

――题记

夜晚,我躺在了城边的小山上。望着天上的月亮,喃喃的说到:又是一个中秋夜。

月光还是那么温柔,明亮的圆月周围的夜空上,几颗星星承托着月的美,显得那么安逸祥和。月光如水,洒在我的身上。

我接受着月光的洗礼,心情是那么平静。忘却了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只是享受着这种平静……

城里的霓虹灯点缀着繁华的都市夜景,但却与那如水的月光格格不入。记得在乡下的时候。每年的中秋节,爷爷用他那老旧的自行车带着我去城里买月饼。回到家中,晚上哥哥搬张桌子放在院子里那颗核桃树下。我家的院子很大,记得我七岁那年,爸爸妈妈有事在身,中秋那天没有回家来。我很伤心,我那是很可爱,很快就把这件事忘了。我坐在爷爷的怀里,摸着爷爷那白白的胡子乍起了小辫子。爷爷还在为我拿着我吃了一半的月饼,爷爷那时笑的很高兴。不过我只是知道乍我的小辫子,奶奶在旁边给我们倒着她用心泡的茶,我很喜欢喝,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味道很想果汁的感觉。还有头顶那棵核桃树上的核桃,奶奶把核桃砸开放在一个小盘子里,我努力的爬上桌子,坐在中间。好像是左手拿着爷爷剥好的橘子,右手拿着香蕉一个劲的.往嘴里塞。最后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好痒呀!”我极不情愿的睁开双眼,看到爷爷和奶奶坐在我的身边为我扇着扇子。谈论着我一点也听不懂事问题。我在看着夜空中的那圆圆的盘子。我那时并不知道月亮离我很远很远。我只知道月亮上有个美丽的阿姨叫嫦娥。我努力的睁大了眼睛希望能看到她,我看到了那个盘子上有很多灰色的地方,有的像那颗桂花树,难道我看到嫦娥的家了?我看着这美丽的月亮,进入了美好的遐想。

我在梦中辗转反侧,盖在身上的被子掉了,我亲爱的奶奶又一次为我小心翼翼的盖上了被子……

儿时的快乐时光早已一去不返,如今的我已然长大。回忆着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我露出了一丝内疚。很久没回去看望他们了。我该回家去看看了,看看那棵核桃树,看看爷爷的白胡子,看看奶奶的白发……

6又到中秋

八月十五月儿圆,又是一年中秋到。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盼着回奶奶家过节,盼着全家团聚的美好时刻。

中秋节的前几天,我们全家就来到街上买礼物。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啊,简直就是人山人海。超市里,商场内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月饼,好像中秋节大家只吃月饼似的。我们全家兵分几路,各有任务,不一会就将东西购置完毕。有圆圆的月饼,有大大的柚子,有香香的花生,有红红的苹果……

万事俱备,只等中秋。

八月十五一大早,我们全家早早地就起床了。我突然发现,今天的天格外的蓝,云格外得白,阳光格外的明媚,连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欢迎节日的到来。宽阔的马路上人流如潮,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到了奶奶家,奶奶看见我来了,笑眯眯地走过来,又是亲又是抱,还一边问着我的学习情况,得知我最近学习还不错,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吃完晚饭,我们早早地在院子里摆好了月饼、苹果、花生、瓜子,静静地等待着月亮的出现。也许是老天爷在考验我们的耐心,今晚的云特别多。我们一边聊着天,一边等着月亮的出现。而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脸上始终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妹妹等不了,竟然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终于,月亮缓缓地揭开了面纱,羞答答地从云层中探出头来。一瞬间,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

“姐姐,你说月亮像什么?”顽皮的妹妹不知什么时候醒了,突然问我。

“你说呢?”我为了考考她,故意反问道。

“当然是白玉盘啦!”话音未落,她就向大家展示了她刚学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全家人都鼓起掌来。我一见背古诗还可以赢得掌声,便按捺不住,向爸爸下起了战书。于是一场古诗大赛便悄然展开。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夜已深了。全家人依依不舍地回到屋里,心中又在盼着明年中秋快点到。

篇8:又是中秋月圆夜作文

儿时的玩闹是现在的奢望。

――题记

夜晚,我躺在了城边的小山上。望着天上的月亮,喃喃的说到:又是一个中秋夜。

月光还是那么温柔,明亮的圆月周围的夜空上,几颗星星承托着月的美,显得那么安逸祥和。月光如水,洒在我的身上。

我接受着月光的洗礼,心情是那么平静。忘却了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只是享受着这种平静……

城里的霓虹灯点缀着繁华的都市夜景,但却与那如水的月光格格不入。记得在乡下的时候。每年的中秋节,爷爷用他那老旧的自行车带着我去城里买月饼。回到家中,晚上哥哥搬张桌子放在院子里那颗核桃树下。我家的院子很大,记得我七岁那年,爸爸妈妈有事在身,中秋那天没有回家来。我很伤心,我那是很可爱,很快就把这件事忘了。我坐在爷爷的怀里,摸着爷爷那白白的胡子乍起了小辫子。爷爷还在为我拿着我吃了一半的月饼,爷爷那时笑的很高兴。不过我只是知道乍我的小辫子,奶奶在旁边给我们倒着她用心泡的茶,我很喜欢喝,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味道很想果汁的感觉。还有头顶那棵核桃树上的核桃,奶奶把核桃砸开放在一个小盘子里,我努力的爬上桌子,坐在中间。好像是左手拿着爷爷剥好的橘子,右手拿着香蕉一个劲的往嘴里塞。最后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好痒呀!”我极不情愿的睁开双眼,看到爷爷和奶奶坐在我的身边为我扇着扇子。谈论着我一点也听不懂事问题。我在看着夜空中的那圆圆的盘子。我那时并不知道月亮离我很远很远。我只知道月亮上有个美丽的阿姨叫嫦娥。我努力的睁大了眼睛希望能看到她,我看到了那个盘子上有很多灰色的地方,有的像那颗桂花树,难道我看到嫦娥的家了?我看着这美丽的月亮,进入了美好的遐想。

我在梦中辗转反侧,盖在身上的被子掉了,我亲爱的奶奶又一次为我小心翼翼的盖上了被子……

儿时的快乐时光早已一去不返,如今的我已然长大。回忆着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我露出了一丝内疚。很久没回去看望他们了。我该回家去看看了,看看那棵核桃树,看看爷爷的白胡子,看看奶奶的白发……

篇9:又是中秋月圆夜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到金秋月圆时,我忍不住轻轻吟起《水调歌头》。此时,外婆慈祥的面庞悄然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记忆将我带回了两年前那个金秋。那天的月格外圆满,外婆抱着我在晓月里赏月。柔柔的月光洒下来,给我和外婆披上了一件银纱。外婆递给我一个小月饼,然后望着月亮轻轻的吟起了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幼年得我觉得这首词好美好美,殊不知,两年后的晶,当我也在金秋月圆时,轻轻吟起这首词,才深深体会到这首词里好美好美的离情别绪。

外婆逝世已有一年,然而我至今仍难以忘记外婆。

我仍清楚地记得,外婆教我识字时,会用她粗糙、爬满皱纹但很温暖的的大手握住我抓笔的小手在纸上写下“口”字,然后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宝宝,这个字念‘口’,就是我们的嘴巴。”“哦。”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而又高兴地叫道:“这是‘口’字。”“对!宝宝真聪明!”外婆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握着我的手又写下一横:“‘口’字加一横是什么字?是‘日’,太阳的意思。‘日’字加一竖又是什么字?‘田’,外婆种粮食的田。”就这样,外婆用她独创的识字法教会了我“口”,“日”,“田”;“十”,“木”,“禾”……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外婆就像一位魔术师,用她手中的笔变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字。

教我数数时,外婆会将我搂入怀中,指着彩图上的数字唱儿歌:“1像棍子立起来,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3岁我便能根据外婆的儿歌从1写至10。除了单纯的识数,外婆还教我用数字表达日期:“宝宝,在两个数中间打上一个小圆点,便是日期的形式。你知道‘4。7’是什么日子吗?”“不知道。”“这是宝宝的生日。”“哦!”我高兴地叫道,尔后又望向外婆:“外婆,你的生日怎么表示?”外婆起先是一愣,但马上又笑着对我说:“外婆年纪大了,记不清了。宝宝,你知道‘8。15’是什么日吗?”“不知道。”“这是中秋节,团圆的日子。以后宝宝无论到了哪里,在这一天,都要回来见外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到金秋月圆时,月依旧圆满,柔柔的月光依旧洒了下来。黄泉下的外婆啊,您可曾知道,在异地求学的外孙女在这天回来见您了!

篇10:又是中秋月圆夜作文

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岁月年轮碾过之处,除了眼角发际,还有内心,挥之不去的岁月洗礼与生活磨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幸福?快乐?还是辛酸?亦或是五味杂陈兼而有之?

对自己、对身边的人以及生活要求得越多,便越来越不懂得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越来越不懂享受简单的美好。最初的那份纯真,被我遗落到了哪里?是否有人已把她拾取?还是,她还在一直流浪、一直飘荡,只因为,她的美丽,不再有人动心?

小时候获得一个新的铅笔盒的欣喜、赢了同伴们一个小小玻璃珠的雀跃、看到老师在作文批改簿上签下“优”字时的自豪……因为拥有一颗容易满足的心,儿时的生活显得如此的五彩斑斓。可是那样的心情,现在似乎只有可能在梦境中出现了吧——似乎触手可及,可睁开眼,一切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成年后的我们,像一个贪得无厌怪兽,总是无法让自己停下追逐的脚步,心,却在患得患失的情绪中永远失落着!

我总是容易跑题,文字如是,生活亦如此。明明开始的时候不是这样想的,却在过程中慢慢放任自己,任其天马行空地脱离原始的轨迹。所以,才会不断不断地让自己生出挫败感吧?呵呵,难道我真的学不会控制自己?

刚跟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互道中秋祝福,突然想起某一年的中秋,跟公司总部的同事们一起为派出机构的同事们包装中秋礼物、撰写中秋贺卡的情景。很多年过去了,这样的场面在每一年中秋临近的时候都会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总会想起那个场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一直这么深刻地保存在我的记忆中,但我知道,每一次想起,心底总会升腾起一阵一阵的温暖,还有内在的一些叫做动力的东西——那些曾经努力奋斗的日子,那些陪伴我成长的人、事、以及一次一次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岂是岁月所能磨灭?

那么,我所追求的,也是为了实现我最初的梦想吗?不断的舍弃、不断的追逐,也都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定吧!那么,在时间的流逝中,在生活的磨砺中,我是有收获的,你也一样,不是吗?

所以,我们是幸福的,特别是在美丽的月圆之日。让我们的内心充盈起来、一起感恩拥有……

篇11:又是中秋月圆夜作文

八月十五月儿圆,又是一年中秋到。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盼着回奶奶家过节,盼着全家团聚的美好时刻。

中秋节的前几天,我们全家就来到街上买礼物。大街上的人可真多啊,简直就是人山人海。超市里,商场内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月饼,好像中秋节大家只吃月饼似的。我们全家兵分几路,各有任务,不一会就将东西购置完毕。有圆圆的月饼,有大大的柚子,有香香的花生,有红红的苹果……

万事俱备,只等中秋。

八月十五一大早,我们全家早早地就起床了。我突然发现,今天的天格外的蓝,云格外得白,阳光格外的明媚,连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欢迎节日的到来。宽阔的马路上人流如潮,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到了奶奶家,奶奶看见我来了,笑眯眯地走过来,又是亲又是抱,还一边问着我的学习情况,得知我最近学习还不错,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

吃完晚饭,我们早早地在院子里摆好了月饼、苹果、花生、瓜子,静静地等待着月亮的出现。也许是老天爷在考验我们的耐心,今晚的云特别多。我们一边聊着天,一边等着月亮的出现。而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脸上始终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妹妹等不了,竟然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终于,月亮缓缓地揭开了面纱,羞答答地从云层中探出头来。一瞬间,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

“姐姐,你说月亮像什么?”顽皮的妹妹不知什么时候醒了,突然问我。

“你说呢?”我为了考考她,故意反问道。

“当然是白玉盘啦!”话音未落,她就向大家展示了她刚学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全家人都鼓起掌来。我一见背古诗还可以赢得掌声,便按捺不住,向爸爸下起了战书。于是一场古诗大赛便悄然展开。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夜已深了。全家人依依不舍地回到屋里,心中又在盼着明年中秋快点到。

篇12:二年级中秋月圆夜作文

二年级中秋月圆夜作文

【中秋月圆夜作文1】

记得去年八月份时,快到中秋节了,由于我要上学住在学校,爸爸妈妈提早给我过了中秋节。那天是星期日,晚上我们围着桌子吃着妈妈为我们做的丰盛的晚饭。妈妈做的菜饼和甜饼我都很爱吃,早早的就闻到香喷喷的味道,馋得我直流口水。饼的两面油黄油黄的,上面还有好多一粒粒的黑芝麻,吃在嘴里特别得香。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赏月了。由于还没到八月十五,天上的月亮还不太圆,但很亮了,远处没有路灯的地方也能看得见东西。我很好奇地问爸爸:“晚上的月亮这么亮,我们是不是不用开灯,这样还可以节省电费了呀?”爸爸笑着说:“十五的月亮光是很亮,但如果要找东西或你要看书做作业时,那光线就不够了,还会伤害人的眼睛的。”我不相信,就试着把家里的灯全关掉,拿了本书看起来,开始看还行,几分钟后就觉得眼睛开始模糊了。这回我懂了,月亮圆又大,但只能欣赏它。爸爸还说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明亮的月亮,人们都希望家人团聚在一起,远在外面的人也很思念亲人,所以也称“团圆节”。

我很高兴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过这个节日,更希望所有的一家人都能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个中秋节!

【中秋月圆夜作文2】

古往今来,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

此时,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后羿为名除害,射掉了九个太阳。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嫦娥。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之后,王母娘娘给了他一颗仙丹,吃了那颗仙丹可以长生不老。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晚上,我们在家吃月饼。吃水果。看电视。多么美丽的中秋之夜,多么愉快的中秋节。

【中秋月圆夜作文3】

儿时的`玩闹是现在的奢望。

——题记

夜晚,我躺在了城边的小山上。望着天上的月亮,喃喃的说到:又是一个中秋夜。

月光还是那么温柔,明亮的圆月周围的夜空上,几颗星星承托着月的美,显得那么安逸祥和。月光如水,洒在我的身上。

我接受着月光的洗礼,心情是那么平静。忘却了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只是享受着这种平静……

城里的霓虹灯点缀着繁华的都市夜景,但却与那如水的月光格格不入。记得在乡下的时候。每年的中秋节,爷爷用他那老旧的自行车带着我去城里买月饼。回到家中,晚上哥哥搬张桌子放在院子里那颗核桃树下。我家的院子很大,记得我七岁那年,爸爸妈妈有事在身,中秋那天没有回家来。我很伤心,我那是很可爱,很快就把这件事忘了。我坐在爷爷的怀里,摸着爷爷那白白的胡子乍起了小辫子。爷爷还在为我拿着我吃了一半的月饼,爷爷那时笑的很高兴。不过我只是知道乍我的小辫子,奶奶在旁边给我们倒着她用心泡的茶,我很喜欢喝,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味道很想果汁的感觉。还有头顶那棵核桃树上的核桃,奶奶把核桃砸开放在一个小盘子里,我努力的爬上桌子,坐在中间。好像是左手拿着爷爷剥好的橘子,右手拿着香蕉一个劲的往嘴里塞。最后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好痒呀!”我极不情愿的睁开双眼,看到爷爷和奶奶坐在我的身边为我扇着扇子。谈论着我一点也听不懂事问题。我在看着夜空中的那圆圆的盘子。我那时并不知道月亮离我很远很远。我只知道月亮上有个美丽的阿姨叫嫦娥。我努力的睁大了眼睛希望能看到她,我看到了那个盘子上有很多灰色的地方,有的像那颗桂花树,难道我看到嫦娥的家了?我看着这美丽的月亮,进入了美好的遐想。

我在梦中辗转反侧,盖在身上的被子掉了,我亲爱的奶奶又一次为我小心翼翼的盖上了被子……

儿时的快乐时光早已一去不返,如今的我已然长大。回忆着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光。我露出了一丝内疚。很久没回去看望他们了。我该回家去看看了,看看那棵核桃树,看看爷爷的白胡子,看看奶奶的白发……

又是中秋月圆夜作文

中秋散文

这个中秋散文

中秋随笔散文

中秋归乡偶感散文

丹桂飘香在中秋散文

中秋,你回家了吗散文

描写中秋记忆的散文

中秋节散文:风中秋语

散文:中秋索通情

中秋月圆夜散文(集锦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秋月圆夜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