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金鱼脑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求学自荐信格式,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求学自荐信格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求学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书,为一位满腔热情的硕士研究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我是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贵单位招贤纳粹之际,鉴于扎实的繁殖学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及较强的自学能力,我有信心自己能够很快胜任临床、科研相关工作。因此,特向贵单位毛遂自荐。
在研究生三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培养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科研工作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能够独立工作的同时也善于与老师和同学们合作,使我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更使我信心百倍,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资本”。
我完成硕士论文课题期间,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研思路进行实验设计,熟练掌握动物卵子的采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人工激活,胚胎的体外培养,核移植,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细胞培养,dna抽提,rt-pcr等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由于毕业课题是做维生素e、维生素c对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及核移植胚胎凋亡的影响,所以对显微操作技术、细胞培养了解得比较深入,熟悉核移植、细胞培养具体操作。并能够熟练的应用dps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我还参加了教学实践,担任本科生动物繁殖学的教学主讲,经过文献查阅、开题报告、课题实施、资料整理、论文撰写等系统锻炼,已经获得了较好的`科研工作能力。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为《维生素e、维生素c对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及核移植胚胎凋亡的影响》。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只有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升级”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科期间,我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并荣获多项奖项。研究生期间,我注重专业文献的查找以及阅读,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写作能力,能数量掌握office软件、photoshop图片处理、dps数据分析软件以及互联网的基本操作,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了良好条件。
通过七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从心理和能力等方面做好了走上工作岗位的充分准备,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贵单位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我将以高尚的道德、热情的服务,倾我所能,不断学习我所不能,为贵单位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最后,祝贵单位宏图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自荐人:黄xx
20xx年12月10日
篇2:求学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们好!
我叫刘xxx,女,今年十八岁。是xx省xx市第一中学高三理科重点班的一名学生。首先我对您能在百忙中读这封信深表感谢!
因为哥哥姐姐都是xxxx的学子,一直以来,xxxx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是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校为铁路而诞生,因铁路而发展,若有幸进入贵校学习,我将努力打好专业基础知识,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小学与中学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奖状。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乒乓小将”的称誉,(这写一些你小学和初中获得的一些荣誉,你自己知道,我不清楚,所以你自己写哈)
20xx,我以619分的成绩升入了高中重点班,重点班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也是一个学习氛围特别浓厚的地方,虽然高中的荣誉证书并不是很多,但是我知道,荣誉不是来自一纸凭证,它源于我的内心和父母的骄傲。我也懂得,付出就会有或大或小的回报,在学校我要强好胜,珍惜每一分学习的时间,“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学习时多磨一磨,思维也逐渐深刻,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绩。因为性格有些外向,和同学之间的相处也非常融洽,大家都送我个外号“刺头”,听着还是挺亲切的。高中三年我一直在重点班,成绩都比较稳定,基础知识打的比较扎实。虽然头上没什么官衔,但我一直是班上的活跃分子,带动同学比拼的积极性,相互较量成绩,在竞争中凸显大家的实力!我喜欢写诗,虽然是理科班的,但老师也经常夸我写的很有文采。我们高中管理比较严格,但累却充实着,我相信,用我的辛勤与汗水,用我对交大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向往,还有我“非交大不去”的勇气与决心,会换来xxxx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xx交通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曾经听哥哥姐姐无数次说起,在我心里无比的向往,尤其是对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对交通设计工程与管理、安全工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我设想在进入大学以后,我将培养自己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工程素质,为以后铁路工作做好铺垫。同时我也将努力参加一些社团、团体和各种活动,弥补我以前的不足,锻炼我的能力,把自己磨练成一个xxxx学生所具备的独特的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恳请贵校能给我一次机会,圆我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梦想。也恳请贵校能给我一块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平凡的我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谢谢!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3:求学的自荐信
求学的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XXX,女,今年18岁。是XX中学(省级示范性高中)高三X班学生。
一直以来,我成绩优异,团结同学。从一年级开始当班长,一直当到高一,获得了很多奖励:“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这些荣誉并不是我刻意去争、去抢过来的,而是老师、学校对我热心学校工作的一种肯定。所以,我对这些奖励一直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谢它们为我带来的荣誉。同时,更感谢那些始终关心我、爱护我的'老师们,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自强自立。
我这人属于双向性格,有时会沉静地去思考、处理问题,但绝大多数时候,我是一个蹦蹦跳跳、说话口无遮拦的“马大哈”,这也许与我冷静处事但又不乏幽默感的家庭环境有关吧!
我很喜欢看书,像爸爸一样是个“书虫”,也喜欢滑冰,弹琴(古筝)等一些娱乐性活动。要说起我最喜欢并拿手的,莫过于朗诵和弹琴了。当一句句诗意的语言震撼我的心灵的时候,我通常对待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大声读出来,我感觉这样才能得到心灵的升华。
说到学习,我感觉自己还是一个比较有自制力的人,知道该学习的时候不能够分心,并且也能够遵守它。可我自认为自己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书呆子”—一心扑在学习上,而不注重与人交往、娱乐之类。我是一个EQ比IQ高的人。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时悄悄送去关怀;也会在两人吵架后,劝他们换位思考一下,最终让他们和好。其实,这也是源于妈妈小时候曾告诉我的一句话:“让别人快乐就是你自己最大的快乐!”我的外向性格理所当然使我拥有了对外界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也使我养成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习惯。它还是我认识贵校的一根“红线”哩。
这就是我,一个热爱北京、热爱北邮的女孩的自述。虽然前方道路有可能有许多坎坷,但我始终在向前走着,因为我知道,那里有我的梦想、我的希望……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三年前,我有缘认识了您——北邮,我相信,在不远的一天,我会满怀骄傲和感恩的心,投入到您的怀抱……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xxx年xx月xx日
篇4:英文求学自荐信
Dear Mr Smiths,
Thank you for your last letter.
As your require, I have written a personal statement to gi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my academic and work experience in Tianjin University.
I also wrote my reasons for my applying to your Graduate School for pursuit of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gram.
I have two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for me. One of them is from an English Professor, which proves that my English has reached an advanced level.
The other is from an economics professor, which certificates that I am good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Both of the letters will be mailed directly to you.
My GMAT score is 2160. I havent received my TOFEL score yet. But I will send it to you as soon as I know.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
篇5:求学的英文自荐信
求学的英文自荐信
respect the autonom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 admissions leadership:
hello! i was in xi'an in shaanxi province in xi'an xxx secondary three students. i hope that through your school's own students to achieve in my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dream of, thank you for taking the time to scrutinize their tight my application materials.
all along, th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told me very attractive, she has a long history, profound culture and rich teaching resources,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a strong flavor of the tim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a society of many talents,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11” project and “985” project focused on building the university, there are many professionals are among the best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ols the best students i have the same choice as their first choice school, i am also very anxious to get in your school in july next year, the admission notice and became a student in your school, to become a social, of useful talents of the motherland.
small school has been leading me, by virtue of their own efforts in high school he entered his own ideals - xi'an secondary schools, after three years of temper, i have a simple, crisp from the female will grow into a strong, deep inside, mature, restrained, love living, loving, compassionate and self-motivated, an excellent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rounded students.
i am cheerful personality, a wide range of interest, astronomy, geograph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music, fine arts, i would give rise to great interest and concern. i like to take part in various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schools, secondary schools in xi'an 10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i take the initiative to join the ranks of volunteers in the community have been tempered in practice; i like the writing, participated in the school essay contest organized by , and third, in this harvest a lot of knowledge, but also found that the lack of their own; i like to sing, singers participated in the campus competition, although not nominated, but the courage to exercise its own; i like the computer-generated, high-time biological course slide production, i have always produced on behalf of the group works best, so i use computer software has been progress.
i love life, life is always full of confidence and hope. in this beautiful world, i enjoy the beauty of spring flowers, warm qiuyue, xia yu's passion, tenacity dongxue. i like feeling happy, happy i want to convey to everyone around me, i cheered for the strong to the weak tears, i believe that anyone left hand余香rose. i have a very good class of students is not only geo-class cadres, as a result of my duties, but from my simple, straightforward, warm character. i will often have taken the trouble to speak to the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many times have said the math problems, i will solemnly open to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the best i know, i will learn and go to the library and students travel together in the knowledge sea together to revel in the beauty of ktv in melody.
i am a decisive, strong-minded people, willing to grasp the initiative in the hands of their own, i like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learn, that there is no pressure relaxed learning environment easier to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i will enjoy playing time the forget, but i will dedicate the time to learn to invest into. once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would be very instinctively play to full potential. i have often in less time with other people will be able to learn to learn in the standard time to obtain the knowledge, i always spend part of other people's time and others to complete the same tasks. the previous period in high school final exams, i have most of the leading results in the most recent examination, i made the whole of the good results in sixth grade. these are derived from my approach to learning science and good study habits. learning as a class member, i work in a conscientious and responsible, was named outstanding secondary school classes in xi'an cadres, and miyoshi district xi'an未央区honor students.
chinese people's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is my dream palace, if i had the honor on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 will plan my effort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ave a law, philosophy, history, literature and the humanities, such as six, and i hope i can one of knowledge, knowledge is not only the more dedicated the motherland,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a national revival of the sentiment.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ctive in academic, i will strive to participate in a number of groups, forums and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to make up for my previous lack of exercise my ability, honed into their one-china people's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the unique cultural quality, extraordinary talent and a good overall quality of talents.
urge the leadership of your school will accept my applic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my ideal.
sincerely,
salute
篇6:高三学生求学自荐信
高三学生求学自荐信
神往那清新幽雅的湘水之畔——报考中南大学的自荐信
尊敬的中南大学的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安徽省滁州市来安中学(省级示范高中)的高三学生,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完我的,我深表感谢和深感荣幸。
依山麓,临湘水,清新幽雅,景色怡人。美丽的中南大学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既对中南大学辉煌绚丽的外表着迷,又仰慕她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社会各界的赞美皆是对中南大学的肯定——一个人才辈出的高等学府。
而我,渴望成为贵校的一份子。理性却不失为浪漫,又带有许多小缺点的渴盼怀揣着二十年前父母踏入大学的兴奋,在明年,踱步于中南大学的幽径上,陶醉于空气中弥漫的浓郁书香。
醉翁亭下长大的我,早早地便沉浸在绮郁的学风之中。我的父母秉承了先人“尊师重教”的美好品质,妈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在她的教育下,我自小在学习上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学业也很优秀。记得初入高中时,稍稍成熟的我看到了校园内和社会上有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性格刚烈的我甚至产生了悲观厌世的心理。妈妈开导我说:“你改变不了世界,但你可以改变你自己”。自此,我把自己变得平和而谦逊,在交友上,我追求“淡如水”,于处事上,正如我的名字一样——“凡”,我向往那份放歌高山、翱翔碧空般的旷达。
在红叶翩跹的秋季诞生的我,似乎生命中注定要与文字结缘。是的,我爱文字,我爱那些浓香的笔墨在柔纸上一笔一笔的勾勒,勾勒出文字的模样。我曾在语文和作文竞赛中获奖,作文常是老师选择的范文,从小学开始,我便一直进行小说的创作,从几千字到十几万字的小说在这流逝的时光中从我的笔端流出。或许我不是天才作家,于我而言,在这嘈杂的'社会里回归一种最质朴恬静的情感,足矣。今年我参加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还没有出来,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我已经享受了参加的全部过程。
去年高考,我的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贵校;如今我想随着哥哥的足迹,赴会中南。湘雅学院,我钟情于此。幼时,抱着熬制“长生不老药”的幻想,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现在的我似乎愈加痴迷。人生有许多种,或坚毅,或洒脱,我无法预测我会拥有哪种人生,但我会尽力把握好道路上的每一个转折点。
“转”,如今我便面临着人生一个巨大的“转”——高考,我希望我能够沉稳通过;我更希望转过转角,瞥见的事中南大学的校门。有“转”必有“折”,相必在通往贵校的路上,多多少少会有许多坎坷。凭借十年的寒窗苦读,我有自信去应对挑战。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心中的激情堪比烧红天际的火焰,即使是雪崩,也湮灭不了……
敬祝老师人生万顺,敬祝贵校流年畅达!
篇7:求学自荐信高三毕业生
求学自荐信(高三毕业生)
尊敬的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领导:您好!我是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梦想,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求学自荐信。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许多专业在国内都名列前茅。近年我校许多优秀学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我也非常渴望能在明年7月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从小学习成绩一直领先的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西安中学,经过三年的锤炼,我已经从一个简单明快的女该成长为意志坚强、底蕴深厚、成熟内敛、热爱生活、有爱心、有同情心、有上进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天文地理、国内国际形势、音乐美术都会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与关注。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西安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中,我积极主动加入到自愿者的行列,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我喜欢写作,参加了校组织的作文大赛,并获得三等奖,在此收获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发觉自己的不足;我喜欢唱歌,参加了校园歌手大赛,虽然没有入围,但锻炼了自己的勇气;我喜欢电脑制作,高一时生物课幻灯制作,我总是代表小组制作出最精彩的作品,使我在计算机软件的运用上有了进步。
我热爱生活,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我享受着春花的美丽,秋月的温馨,夏雨的激情,冬雪的坚韧。我喜欢感受快乐,我希望把快乐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为强者欢呼,为弱者流泪,我相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在班上有很好的同学缘不只是由于我的班干部职务,更来自我单纯、直率、热情的性格。我会常常不厌其烦地给同学讲一道已经讲过多少遍的数学题,我会郑重其事地给同学公开我学习英语的最佳诀窍,我会在学习之余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一起去KTV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我是一个做事果断、有主见的人,愿意把主动权掌握的自己的手里,我喜欢积极主动地学习,那种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玩的时候会尽情的忘乎所以,但我在学习的时候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一旦面对着困难,便会很本能地把全部潜力发挥出来。我常常用更少的时间就能学会别人在标准的学习时间内才能获取的知识,我总是花费别人的一部分时间而完成和别人同样的作业任务。在高中历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大多领先,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我取得了全年级第六名的好成绩。这些都源自我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我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西安中学优秀班干部,并获得西安市未央区区级三好学生的荣誉。
篇8:西南交大求学自荐信
您们好!
我叫XXX,女,今年十八岁。是辽宁省东港市第一中学高三理科重点班的一名学生。首先我对您能在百忙中读这封信深表感谢!
因为哥哥姐姐都是西南交大的学子,一直以来,西南交大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是进入国家“2 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校为铁路而诞生,因铁路而发展,若有幸进入贵校学习,我将努力打好专业基础知识,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小学与中学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奖状。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乒乓小将”的称誉,(这写一些你小学和初中获得的一些荣誉,你自己知道,我不清楚,所以你自己写哈)
20xx,我以6 9分的成绩升入了高中重点班,重点班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也是一个学习氛围特别浓厚的地方,虽然高中的荣誉证书并不是很多,但是我知道,荣誉不是来自一纸凭证,它源于我的内心和父母的骄傲。我也懂得,付出就会有或大或小的回报,在学校我要强好胜,珍惜每一分学习的时间,“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学习时多磨一磨,思维也逐渐深刻,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绩。因为性格有些外向,和同学之间的相处也非常融洽,大家都送我个外号“刺头”,听着还是挺亲切的。高中三年我一直在重点班,成绩都比较稳定,基础知识打的比较扎实。虽然头上没什么官衔,但我一直是班上的活跃分子,带动同学比拼的积极性,相互较量成绩,在竞争中凸显大家的实力!我喜欢写诗,虽然是理科班的,但老师也经常夸我写的很有文采。我们高中管理比较严格,但累却充实着,我相信,用我的辛勤与汗水,用我对交大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向往,还有我“非交大不去”的勇气与决心,会换来西南交大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曾经听哥哥姐姐无数次说起,在我心里无比的向往,尤其是对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对交通设计工程与管理、安全工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我设想在进入大学以后,我将培养自己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工程素质,为以后铁路工作做好铺垫。同时我也将努力参加一些社团、团体和各种活动,弥补我以前的不足,锻炼我的能力,把自己磨练成一个西南交大学生所具备的独特的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恳请贵校能给我一次机会,圆我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梦想。也恳请贵校能给我一块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平凡的我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谢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篇9:西南交大求学自荐信
尊敬的校领导:
您们好!
我叫刘俊秀,女,今年十八岁。是辽宁省东港市第一中学高三理科重点班的一名学生。首先我对您能在百忙中读这封信深表感谢!
因为哥哥姐姐都是西南交大的学子,一直以来,西南交大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是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校为铁路而诞生,因铁路而发展,若有幸进入贵校学习,我将努力打好专业基础知识,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小学与中学多次获得三好学生奖状。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乒乓小将”的称誉。
20xx,我以619分的成绩升入了高中重点班,重点班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也是一个学习氛围特别浓厚的地方,虽然高中的荣誉证书并不是很多,但是我知道,荣誉不是来自一纸凭证,它源于我的内心和父母的骄傲。我也懂得,付出就会有或大或小的回报,在学校我要强好胜,珍惜每一分学习的时间,“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学习时多磨一磨,思维也逐渐深刻,取得了的学习成绩。因为性格有些外向,和同学之间的相处也非常融洽,大家都送我个外号“刺头”,听着还是挺亲切的。高中三年我一直在重点班,成绩都比较稳定,基础知识打的比较扎实。虽然头上没什么官衔,但我一直是班上的活跃分子,带动同学比拼的积极性,相互较量成绩,在竞争中凸显大家的实力!我喜欢写诗,虽然是理科班的,但老师也经常夸我写的'很有文采。我们高中管理比较严格,但累却充实着,我相信,用我的辛勤与汗水,用我对交大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向往, 还有我“非交大不去”的勇气与决心,会换来西南交大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曾经听哥哥姐姐无数次说起,在我心里无比的向往,尤其是对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对交通设计工程与管理、安全工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我设想在进入大学以后,我将培养自己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工程素质,为以后铁路工作做好铺垫。同时我也将努力参加一些社团、团体和各种活动,弥补我以前的不足,锻炼我的能力,把自己磨练成一个西南交大学生所具备的独特的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恳请贵校能给我一次机会,圆我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梦想。也恳请贵校能给我一块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平凡的我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谢谢!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年月日:
篇10:求学
求学
求学(记录一段刻骨铭心的求学经历)
为学子,十年寒窗,糠能吃,菜能咽,知遇难求,人生为何两重天。
同龄人,各展宏图,唯我道中遇艰难。可知否,四年无新衣,工地流汗;岁半童子营养不全;书堆求索;心得篇篇。盼能吞吐江河,理想实现。只落得,债台高筑,“德无馨,艺不尖”。令只令,心灰意冷。肝肠寸断。
1997、9
篇11: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求学自荐信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求学自荐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
蔓草逢春花自开,野猿寻果出云来。我叫XXX,来自XXXXXXX,感谢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审阅我的自荐信,谢谢老师!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能够成为北外的一名学子,是我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的心愿与梦想。其悠久的历史,严谨的治学,丰富的文化,优美的环境无不深深的吸引着我。亮剑中李云龙曾说过:“遇到在强大的敌人也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宝剑,就算是倒也要倒在冲锋的路上,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现在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希望老师能够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去追逐我的梦想,我会通过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您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还您一个惊喜。
我是一个阳光开朗、活泼外向的姑娘,有着一颗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心。从小到大,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求做到最好,只求做到更好,取得成绩时不会骄傲,失败时也不会气馁,时刻充满着斗志,继续努力向前。在高中我成绩优异,成绩位列班级前茅,英语成绩更是突出,多次获得年级第一。我团结同学,敬爱师长,有着很强的交流沟通、组织领导能力。在学生会担任体育部副部长一职,在班内担任团支书一职,曾多次举办文体活动,努力为同学们服务,为班级做贡献。我爱好广泛,在学习生活之余,还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的同时,扩宽自己的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老师和同学们支持与信任的基础上,我多次被评选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如果有机会,我会争取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能够为同学们更好的服务,为社会做贡献。
孟子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笑天下。”北外就是学术界中的泰山。如果我有幸成为北外的一员,我会充分利用北外丰富的资源,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作为新时代下的有志青年,我会勇于承担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在北外的环境下积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虽然我现在不杰出,但我欲求杰出,从而以杰出人才的标准时刻要求和约束自己;虽然我现在不完美,但我欲求完美,从而一步步摒弃陋习,充实知识,完善自我。我可以不伟大,但是我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会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与心血,定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待与厚爱。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不要害怕推销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才华,你就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去胜任这项或那项工作。”因此,我再次恳请老师能够仔细斟酌,给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此致
敬礼
篇12:求学信
xxxxxx大学:
xxx同学是我高中阶段欣赏的学生之一。我感觉他内心有一种远大理想和抱负,有主见,善于思考,勤于学习,能吃苦,有毅力,身上体现着一种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有一种仁爱精神,心地纯洁善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衷于集体,乐于助人,团结协作,与他人分享成果,思想觉悟高尚。体现聪明才智,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良好。外表英俊潇洒,颇有男子汉阳刚之气。做事果敢,勇于挑战自我,动手能力强,思维灵活积极活跃,有创新精神。深得各科老师的喜爱,赢得同学的信任和尊重。
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xxx同学迫切愿望接受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贵校是美国一所名校,培养出许多社会精英和世界知名的杰出人才。我愿意推荐一个有志向、梦想有所成就的学生去贵校读书、励志、增长才干,成就一番伟大事业。我相信以他的实力可以胜任他在贵校完成学业,更坚信通过贵校先进的教育,拓展他的视野,发展他的创新思维,增强他的动手能力,培养他的社交才能和创造能力。让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思维模式、管理模式、创业能力在他身上生根、开花、结果!
此致
敬礼
班主任:
xx市xx区第一中学
篇13:求学赠言
求学赠言
knowledge is power.
--francis bacon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knowledge, in truth, is the great sun in the firmament. life and power are scattered with all its beams.
--daniel webster
知识的确是天空中硕大无比的太阳。它的光辉撒下生命和力量。
--韦伯斯特
learning is the eye of the mind.
--thomas draxe
学问是心灵的眼睛。
--德拉克斯
enrich yourselves.
--francois pierre guizot
充实你自己。
--吉佐
it is the peculiarity of knowledge that those who really thirst for it always get it.
--richard jefferies
凡真正渴求知识的人,都能得到知识,这是知识的特性。
--杰弗里斯
most people affirm pleasure to be the good, but the finer sort of wits say it is knowledge.
--plato
大多数人断言快乐是幸福,但是更富有机智的人说知识才是幸福。
--柏拉图
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
--anthony trollope
学问之道无捷径。
--特罗洛普
the roots of education is bitter, but the fruit is sweet.
--aristotle
求知道路千辛万苦,知识硕果芬芳香甜。
--亚里士多德
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francis baco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作笔记使人精确。
--培根
the reading of all good books is li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finest men of past centuries.
--rene descartes
所有的好书,读起来就像同过去世界上最杰出的`人谈话。
--笛卡尔
the desire of knowledge, like the thirst of riches, increases ever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it.
--laurence sterne
犹如对财富的渴求一样,求知的欲望随着对知识的掌握而不断增长。
--劳伦斯・斯特恩
knowledge is a treasure, but practice is the key to it.
--thomas fuller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
--富勒
篇14:求学之路
求学之路
未到不惑之年的我,治学的时间不算很长,要谈治学经验,确实有些惶恐。但毕竟在求学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近二十年,其中有些甘苦,写出来供想入学问之门的同好们参考,也许不无启发。
一
我生长在乡村,从小读书虽然比较用功,但课外却没有什么书读。上初中的时候,才开始读小说,印象比较深的,是读了繁体字版的《水浒》、《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之类。由于所读的书被撕得破烂不堪,无头又无尾,只记故事情节,不管书名和作者。所以上大学后系里举行摸底考试,我连四大古典小说的作者是何许人也答不上来,为此,没能进入快班学习。不过,由于在中学读的古典小说稍微多一点,在高中的时候已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文言文写书信,而且所读的小说大都是繁体字版,上大学后对于认繁体字倒是不觉得困难。后来我对古典文学产生兴趣,与中学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
我七七年考上武汉师范学院(即现在的湖北大学),同年级的同学年龄悬殊比较大,老三届的同学比较多,知识基础也比我们年龄较小的同学要厚实。尤其是上大学后不久的`摸底考试,我成绩不及格,更感到有些自卑。回想起来,自卑并不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自傲比自卑更可怕。因为知道自己不足才感到自卑,而知不足然后才会发愤图强,既求超越自我,也力求超越他人。读大学时,读书真有如饥似渴之感,那时并没有想到今后会走上做学问之路,只觉得成绩不如人,上的学校也不是名牌,总想赶上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赶上考入了名牌大学的同学,以摆脱自卑。自己觉得古典文学的基础稍为好一点,于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古典文学方面。
读大一时,我就开始每天背诵古典文学作品。先是跟着老师,讲一课背一课,因为背诵得比较快,就“超前”背诵。教材的作品背诵完了,再背诵其他选本。我采取的是反复记忆法。在弄懂作品文意的基础上,每天早上背诵一遍,晚饭后散步时再重背一遍,夜晚入睡前再默记一遍,第二天早锻炼跑步时又默背一遍。一周后,再把本周所背诵的作品全部复习背诵一遍,一个月后又把本月所背诵的内容全部过一遍。这样,一篇作品一天之内经过三、四次的背诵,一周、一月内又经过复习,就不容易遗忘。
论背诵的功夫,我们这一代青年学者已无法跟老一辈的学者相提并论。虽然现在的电脑可以迅速检索有关信息资料 ,但并不能代替人的记忆。尤其是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大脑中不储存一些优秀的作品,就很难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判判断能力。创造往往是基于联想,而联想又常常源于记忆。要对作家作品有新的发现和创见,仅仅是增强理论的修养是不够的。要分析评价一篇或一类作品的优劣好坏,总得有另一篇或另一类作品作为直接或潜在的参照。临时寻找参照的作品,并非不可能,但总不如记忆来得快捷,最关键的还是记得多,能够随时产生联想,发现新问题。治学的根本在于解决前人未曾解决或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善于发现问题。记忆则是发现问题的基础。
在大学一、二年级,我学习古典文学的重点是在先秦文学。背诵的也主要是《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曾经一度对古代汉语产生过兴趣,阅读了一些文字学和音韵学方面的著作,后来觉得还是古典文学更有意思。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即使将来做不成学问,学古典文学,也可以自娱身心。其实,只要有兴趣,做任何学问都能自得其乐。这一段时间对先秦文学和古代汉语的重点学习,为我后来从事唐宋文学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文字基础。
到了大学三年级,我开始学写论文。当时正逢学术界开展对唐代边塞诗的讨论,于是尝试写了一篇论边塞诗的文章。虽然文章没能达到发表的水平,但得到了任课老师张国光教授的大力鼓励和表扬,自信心大增,学习的重点也开始转移到唐宋文学方面。
我进行学术研究,是从
[1] [2] [3] [4] [5]
篇15:求学之路
求学之路
未到不惑之年的我,治学的时间不算很长,要谈治学经验,确实有些惶恐。但毕竟在求学的道路上已经跋涉了近二十年,其中有些甘苦,写出来供想入学问之门的同好们参考,也许不无启发。
一
我生长在乡村,从小读书虽然比较用功,但课外却没有什么书读。上初中的时候,才开始读小说,印象比较深的,是读了繁体字版的《水浒》、《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之类。由于所读的书被撕得破烂不堪,无头又无尾,只记故事情节,不管书名和作者。所以上大学后系里举行摸底考试,我连四大古典小说的作者是何许人也答不上来,为此,没能进入快班学习。不过,由于在中学读的古典小说稍微多一点,在高中的时候已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文言文写书信,而且所读的小说大都是繁体字版,上大学后对于认繁体字倒是不觉得困难。后来我对古典文学产生兴趣,与中学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
我七七年考上武汉师范学院(即现在的湖北大学),同年级的同学年龄悬殊比较大,老三届的同学比较多,知识基础也比我们年龄较小的同学要厚实。尤其是上大学后不久的摸底考试,我成绩不及格,更感到有些自卑。回想起来,自卑并不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自傲比自卑更可怕。因为知道自己不足才感到自卑,而知不足然后才会发愤图强,既求超越自我,也力求超越他人。读大学时,读书真有如饥似渴之感,那时并没有想到今后会走上做学问之路,只觉得成绩不如人,上的学校也不是名牌,总想赶上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赶上考入了名牌大学的同学,以摆脱自卑。自己觉得古典文学的基础稍为好一点,于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古典文学方面。
读大一时,我就开始每天背诵古典文学作品。先是跟着老师,讲一课背一课,因为背诵得比较快,就“超前”背诵。教材的作品背诵完了,再背诵其他选本。我采取的是反复记忆法。在弄懂作品文意的基础上,每天早上背诵一遍,晚饭后散步时再重背一遍,夜晚入睡前再默记一遍,第二天早锻炼跑步时又默背一遍。一周后,再把本周所背诵的作品全部复习背诵一遍,一个月后又把本月所背诵的内容全部过一遍。这样,一篇作品一天之内经过三、四次的背诵,一周、一月内又经过复习,就不容易遗忘。
论背诵的功夫,我们这一代青年学者已无法跟老一辈的学者相提并论。虽然现在的电脑可以迅速检索有关信息资料 ,但并不能代替人的记忆。尤其是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大脑中不储存一些优秀的作品,就很难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审判判断能力。创造往往是基于联想,而联想又常常源于记忆。要对作家作品有新的发现和创见,仅仅是增强理论的修养是不够的。要分析评价一篇或一类作品的优劣好坏,总得有另一篇或另一类作品作为直接或潜在的参照。临时寻找参照的作品,并非不可能,但总不如记忆来得快捷,最关键的还是记得多,能够随时产生联想,发现新问题。治学的根本在于解决前人未曾解决或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善于发现问题。记忆则是发现问题的基础。
在大学一、二年级,我学习古典文学的重点是在先秦文学。背诵的也主要是《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曾经一度对古代汉语产生过兴趣,阅读了一些文字学和音韵学方面的著作,后来觉得还是古典文学更有意思。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即使将来做不成学问,学古典文学,也可以自娱身心。其实,只要有兴趣,做任何学问都能自得其乐。这一段时间对先秦文学和古代汉语的重点学习,为我后来从事唐宋文学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文字基础。
到了大学三年级,我开始学写论文。当时正逢学术界开展对唐代边塞诗的讨论,于是尝试写了一篇论边塞诗的文章。虽然文章没能达到发表的水平,但得到了任课老师张国光教授的大力鼓励和表扬,自信心大增,学习的重点也开始转移到唐宋文学方面。
我进行学术研究,是从宋南渡词人张元干开始起步的。我比较习惯于用“比较”的读书方法,即同时找几本书来阅读,看学术界对某一个专题或某一作家作品的研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在阅读中,发现有关文学史著作和词集选本对张元干的生卒年和籍贯说法不同,因此想探讨个究竟,看哪一种说法符合实际。读了张元干的《芦川归来集》后,发现张元干文集有明确记年的作品中已明确提到自己的年岁,生年并不难确定。于是想进一步弄清张元干的生平事迹。本来早在六十年代,曹济平先生已写了一篇有关张元干生卒年的考证文章,而我读书的时候,还不知道怎样去查找论文,只知道在图书馆里找书读。不过对我自己来说,当时的“无知”倒引发了我深入研究张元干的兴趣,不然知道有人已解决了问题,自己可能不会再动脑筋了。在弄清张元干生年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张元干生平事迹考辨》,作为本科毕业论文。文章虽然弄清了张元干生平中的一些问题,但还有不少疑点未能解决;而文章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张元干本人的作品和常见的史书。阅读的书十分有限,有些问题自然无法解决。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继续收集有关张元干的材料。三年后,考取了本校曾昭岷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曾师既长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也长于鉴赏分析,对于文字学考古学和版本校勘,都有很深的造诣,对唐五代温、韦、冯词用力更深,于是我确定以唐宋词作为主攻方向,而以张元干为突破口。在曾师的指导下,我广泛阅读了与张元干同时的数十家的诗文别集和大量史书,发现了许多前人未曾注意的材料,从而写出了硕士学位论文《张元干年谱》,并积累了一些与张元干同时的南渡词人的史料。
二
1986年12月,我随曾师昭岷先生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词学讨论会,提交了一篇《王以宁其人及其词》的大会论文,由于王以宁其人其词,很少有人提及,他的生平事迹更鲜为人知,因此这篇论文得到了施蛰存先生的首恳,发表在他主编的《词学》第四辑上。这对于我这位初出茅芦的青年求学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在这次讨论会上,又获知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将招第二届博士研究生,曾昭岷师决定让我提前一年硕士毕业,去报考唐先生的博士。如果说考取博士后,是我求学之路的一根本性的转折,那么曾师让我提前一年毕业,则是关键,使我把握住了人生难得的一次机遇,而上海的词学会又是一个重要契机。
报考博士之前,我已经确定将做学问作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主要方式,把追求学问的高境界和高品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读硕士期间,虽然在资料文献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思维方式总摆脱不了原有的框框,于是想考取博士继续深造,以超越自我。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唐师圭璋先生门下攻博,从此眼界大开。
; 在读书方法上,唐师指导我要注意纵横读书,他举例说:“你研究张元干,不但要读与张元干同时诸家的文集,还要读张元干前后作家的文集。”由此我领悟到,要真正透切研究一个作家,既要熟悉与他同时的作家群,还要了解他之前和以后的作家群,或者说,要研究一个作家,必须了解一群作家甚至一代和几代作家。这工作量虽然比较大,但只有这样,作家作品的源流演变、艺术个性和贡献地位才能真正弄清楚。研究文学,又不能光是看文学,史部、子部群书也得有所涉猎,这样才能充分掌握研究文学所需要的资料。于是我又比较集中地读了一些张元干身后一批作家的文集和史部、子部书集,又获得了一些新的史料,对《张元干年谱》进行了修订,并经唐师的推荐,1989年由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原来在文献考据方面花的功夫稍微多一些,而思辨能力和理论分析比较差,常为此而苦恼。曾想今后就只从事文献资料的考据与整理。唐师知道我的想法后,鼓励我说,“你们年青人,不能扬长避短,而要扬长补短。既然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应设法弥补这一不足。”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思辨能力,我曾认真地阅读了一些西方的哲学原著。而读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收获更大。读《手稿》时,我有时半天时间只读完其中的一两页,仔细琢磨原著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力图理解和把握其一个问题是从哪些角度和哪些层次进行分析。这本书啃完后,自己的思辨能力也不知不觉地大有提高。从此,也激发起我对哲学的兴趣,每当文思枯竭时,读一读哲学著作,总能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或新的思路。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给人思想的学问。
除得益于唐师的具体指导外,我也比较注意广泛吸取校内外其他学者、先生的治学方法。比如,本校吴调公先生给硕士研究生讲授的古代文论课,我也主动选修了。课中他也谈到“比较读书法”,并让我们比较阅读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名著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和我国古典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课后我认真地读了这两部名著,并从文学史观、文学研究方法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虽然我并没有写出有关论文,但由此而了解和领会了这两部名著的理论精神,增加了自己的文学理论素养。
又比如已经作古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沈玉成先生,在一次闲谈中曾说及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先生读书采用的是“一网打尽”的方法,他每读一本书,把凡是需要的、可能有用的材料都全部记下来,这样可避免为了不同的研究课题而重复翻检一本书。我也努力尝试运用这种读书的方法,果然效果不错。我在继续搜集张元干研究资料的同时,凡是有关其他词人的资料也一并收集。早先我写15万字的《张元干年谱》,搜集材料前后用了六年时间;而40万的《两宋词人年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从专门为之搜集材料到写成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在阅读几部大部头的著作,如南宋史书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金石著作王昶的《金石萃编》、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一边收集有关宋代词人生平事迹的资料,一边也注意收集与我当时能想到的诸多课题有关的资料,自己编制这些著作的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这为后来写博士论文《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博士毕业前夕写成的《宋代文学书面传播方式初探》系列论文,所需要的大量原始资料都是在收集其他资料时附带收集的,并没有为此课题而专门去查阅资料。
对于初入学问之门的探索者来说,有了观点和材料,怎样写成论文,如何驾驭和使用材料,从哪些角度切入和论证?也是一个颇费心机的问题。我也曾为此而感到困惑和迷茫。一次,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贻 欣教授曾谈到他的门下高足读研究生时,常常拿他的文章来揣磨他写作时的思路和方法,并与他讨论和验证。我从中也受到很大的启发。练习书法,有一个临摹碑帖的过程,掌握了运笔、布局的基本规范后才能求变化。写文章出同样如此。不过写文章的临摹,是仿效前贤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不是因袭其观点和材料。我曾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集中研读了一批著名学者的论著,如先师唐圭璋先生的《词学论丛》、程千帆先生的《古诗考索》、吴调公先生的《李商隐研究》、陈贻 欣先生的《唐诗论丛》、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举与文学》和《李德裕年谱》、袁行霈先生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等,阅读时的重点不在他们得出了什么结论,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主要揣磨他们写文章的思路和方法,对个体作家研究和宏观把握文学史现象的切入角度。从此开拓了自己研究的视野,提高了写作能力。我的博士论文在行文结构上就很得益于前辈学者论著的启发。博士论文分上、中、下三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宋南渡词坛的发展演变。上篇是探讨南渡词人的群体活动和群体意识。这方面的研究前人注意不多,需要大量的原始材料来论证。而整个论文是理论分析性的,过多的引证原始材料会影响行文的流畅。从陈贻 欣先生的论著中我受到一种启发,即将有关论证材料放入注中,正文只出结论性的意见。这样就保证了上篇与中、下篇行文风格的一致,读起来也比较简洁流畅。
从临摹到突破,还需要借鉴与会通。临摹是为了突破和超越。而要突破和超越,就不能仅局限于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必须借鉴其他邻近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本学科原有的理论方法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术个性,开拓出新的研究课题,或提出新的见解。攻博期间,我比较广泛地涉猎了文学社会学、接受美学、传播学、科学哲学、叙事学、心理学等理论著作,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修养。
从文学社会学理论中,我借鉴了其中研究作家代群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在博士论文中,依据对宋代词人代群更迭嬗替的过程,对宋词作了新的分期。济南大学崔海正教授《宋词分期问题研究述略》一文在考察了数十年来对宋词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之后,认为我所提出的有关宋词分期的见解“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关于宋词分期的最全面最详尽的说明,其论说之创新、见解之独到不言而喻。”(《中国韵文学刊》1996.1)
受叙事学、接受美学和科学哲学有关理论的启发,我从抒情范式的角度对唐宋词的发展流变进行了新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受到海内外词学研究同行的关注。有关成果主要体现在《论“东坡范式”》(《文学遗产》1989.5)和《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等论著中。崔海正在评述近年来苏轼词的研究状况时,认为在对东坡词本体内涵特征研究方面,“最见创获的应是王兆鹏先生提出的‘东坡范式’的新命题”,该命题“对东坡词本体特征的.论证,确实表现出宏通的视野和较强的穿透力,发人思考”(《东坡词研究述略》,《文学遗产》1996.1)。台湾词学博士
黄文吉教授在其主编的《台湾出版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中评价拙著《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是词史研究今后在方法学上求新求变的一个代表”(台北万卷楼有限出版公司1996年2月版)。《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也到了大陆词学界的充分肯定,1996年获得了第二届(19891992)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
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的中篇侧重对南渡词人的心态进行分析,这除了艺术感悟力和对词坛背景、词人身世的了解之外,也很得益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关于宋代文学的传播方式及其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前人未曾留意。拙文《宋文学书面传播方式初探》(《文学评论》)首次予以具体的探讨,文章虽然都是从具体的历史材料出发,理论性的分析不多,也没有直接引用什么新的理论概念,但这一选题的思路,则是从传播学理论中受到启发的。
攻博的三年,是我求学之路中最关键的三年。由于求学心切,学习环境又比较好,南京学界名流荟萃,使我得以耳濡目染各家治学之长,而藏书又丰富,也使我如鱼得水,每天十一二个小时可以畅游书海之中。在这三年中,我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治学方法和理论修养都有着根本性的转变和突破。尤其是唐先生淡泊于名利、专心于学术的人格精神和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治学态度,更使我终生受用不尽。他的人格风范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否则,愧对先师的培养,有辱先师的门风。
三
1990年博士毕业回到母校湖北大学以后,我的研究范围仍集中在唐宋词方面,也旁及唐宋诗和其他文献。就研究的层次而言,从目录版本、辑佚校勘、辨伪考据到鉴赏阐释、理论分析、从个体作家研究到作家群体研究、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近十年来都有所涉及。
目录学,是进入学问之门的基本途径。不懂得目录学,做学问就很难全面占有资料,也很难发现新的材料。要研究一个作家的作品,先得了解他有多少作品和哪些作品。而要了解一个作家的作品情况,先须了解他的作品集有哪些版本。而要详细知道作品集的版本情况,就必须熟悉版本目录之学。先师唐圭璋先生长于词学目录版本之学,在他的熏陶下,我也比较留意版本目录之学。先后撰写了《张元干〈芦川归来集〉版本源流考》(《南京师大学报》1988.2)、《宋濂文集版本源流考》(《宋濂暨“江南第一家”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等。在《两宋词人年谱》中,对谱主葛胜仲父子、叶梦得、向子 和吕本中著述的版本源流、递藏存佚情况也作了详细的考查。又撰写了《宋词大辞典》(我和同门刘尊明博士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即出)中所有唐宋词籍的版本词条。近应约负责承担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中国古籍提要》唐宋金元词籍提要的撰写任务。目前正在撰写中华书局约请的《中国文学史料学丛书》中的《词学史料通论》书稿。
对目录版本的熟悉和了解,为我的研究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应中华书局之约,我和同门师友编纂《全唐五代词》,这项辑校一代总集的工作,如果不熟谙版本目录,很难顺利进行。比如,晚唐人易静的《兵要望江南》,今出的几种校辑本收词多寡不一,而海内外一般学者所知见的版本只有三、四种,而我则收集了八种海内外传藏的旧钞、刻本,为确定《兵要望江南》所收词作的首数提供了比较全面的依据,从而使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重点项目《全唐五代词》得以按时完成。我又撰写了《〈兵要望江南〉版本和作者考辨》(《国学研究》第四卷)一文,对该词集的版本源流和有关作者的真伪问题作了详实的考辨。
《全唐诗》中,所收晚唐诗人唐彦谦的诗作有四十首和宋末元初戴表元的诗歌互见,究竟是唐诗还是戴作,颇有争议。我在弄清唐彦谦和戴表元诗集版本源流的基础上,并根据作品的内证,写出《唐彦谦四十首赝诗证伪》(《中华文史论丛》第52辑),考实了这些互见诗作应是戴表元的作品,而由明人作伪羼入唐彦谦诗集中。这一研究成果已得到专家们的认可。我阅读和研究的重点本来是在词学方面,之所以能够解决一点唐诗中的疑难问题,也是得益于目录学著作。攻博期间,先师唐圭璋先生指导我读清末朱绪曾的《开有益斋读书志》,读书中发现了唐、戴诗作互见的问题,于是深入下去,终于取得了这份成果。
辑佚校勘成果,除《全唐五代词》外,另有《兰皋明词汇选》和《明词综》的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之一)。这次校点的《兰皋明词汇选》,是自康熙元年初刻以后首次校点印行。《明词综》初印后,本世纪曾有《四部备要》和《明词汇刊》两种直翻原刻本,未曾校勘。此次校点出版,既经校勘,又辑录有前人补选诸作,比原刻本要完善。
在对唐宋词人、诗人生平事迹的考证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张元干年谱》和《两宋词人年谱》两本专著和《王以宁生平事迹考辨》(《中国文学研究》1988.1)等,对前人一直不甚了了的六位谱主和王以宁的生平事迹都作了详尽的考证。苏州大学杨海明教授认为《两宋词人年谱》“考辨精审”,“确是近年来难得见到的一部年谱力作”(台北《中国书目季刊》1995.6)。《宋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古籍整理研究》第六辑)和《江西派诗人谢逸、谢 韩驹生卒年考实》(《文献》1993.4)等论文,考定了洪炎、邓肃、谢逸兄弟、韩驹等比较著名的诗人的生卒年,也解决了一些前人没有解决或疑而未决的问题。
对于词话资料的考订,我也作了一点努力。在查阅编纂《全唐五代词》所需资料的过程中,常常见到古今学者引用《乐府纪闻》一书,却从未有人注明其版本来源和依据,引起了我的怀疑。于是写成长文《〈乐府纪闻〉考》(《文献》1996.4-1997.1连载),在一一考察清人词话所引《乐府纪闻》的五十多则史料的来源出处后,终于弄清了这部佚书的性质和成书年代。
一个人的见闻毕竟有限,不可能读尽天下书。虽然在考据中我力图充分占有材料,但有时也不免浮躁,将材料依据不足的看法急于写成文章。1995年我在《文学遗产》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短文《据〈金石录〉考证杨炯的卒年》,依据宋赵明诚《金石录》中的一则史料对初唐杨炯的卒年作出了新的推论,但属于孤证。同年湘潭大学陶敏教授在《文学遗产》上发表文章指出拙文的孤证不能成立,而且据新史料订正了拙文的看法。我一方面去函对陶教授的指教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自我反思,从中吸取教训,以期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更扎实和严谨。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不同的学术见解有助于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不能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观点提出批评或商榷,而视为对自
己的轻蔑。这也是先师圭璋先生生前倡导、要求的学风和门风。
在文学史研究中,考据是一种历史判断,主要在于求真和证伪;理论批评则是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就一个人的才性而言,可以重此而略彼,或者长于此而短于彼。然而就文学研究的系统而言,二者都不能偏废。文学发展过程的基本事实不弄清楚,就无从进行理论批评和分析;如果文学史研究,仅仅停留于弄清文学史实,而缺乏理论批评和价值判断,那么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无从谈起。我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是力图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考据与批评并重,传统的研究方法与当代新的批评方法兼融,在“还原”文学发展史的真实过程的基础上进行阐释和批评。
在理论批评方面,无论是对个体词人的研究,还是对词人群体的观照,我都着眼于词史的流变,或者说是从词体词艺词境递嬗变化的角度来探讨词人词作,并力图建构出词史研究的新框架。在创作主体的层面上,我比较注重词人群体的研究;在词作本体的层面上,我提出了“范式批评”的设想(见拙文《走向规范与科学漫谈“范式批评”》,载《古典文学知识》1994.1),力图将传统的文学批评中模糊性的感性的把握方式转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明晰化的理性阐释。《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实践。而这种努力和尝试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同。《东方丛刊》1993年第3-4期曾载文,评论该著是“冲破了前人对两宋作家按王朝世系划分历史阶段的作法,创立了‘代群分期法’,将两宋词作家分为六代词人群体,相应地也把三百余年间词史划定为六个阶段。这种阐释,更切近宋词发展的实际,真正把握了宋代词学的血脉和整体。同时,作者从词学研究的新构想出发,从‘抒情范式’的角度,总结出唐宋词中的三种抒情范式:‘花间范式’、‘东坡范式’、‘清真范式’。并认为唐宋词的发展历程,实际上表现为这三种范式更迭演进的过程。”(第138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扬忠研究员也认为,这“对改变词史研究中简单地进行作家作品论列的习惯做法,对于突破以‘豪放’、‘婉约’两分法来硬套宋词的发展史的传统格局,而建立一种词史研究新框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词史研究新框架的成功尝试》,《北方论丛》1993.6)。
对于词史的研究,我力求把各个时期的词人词作放在同一层面、同一链索上来考察,看每位词人究竟有哪些开拓性和独创性,以明确而清晰地描述出词史的发展历程,“范式批评”是出于这种构想,《唐宋词的审美层次及其嬗变》(《文学遗产》1994.1)与《英雄的词世界稼轩词的审美特质及其新变》(《河北大学学报》1993.4)等系列论文,也是基于同样的目的,不过是想变换角度,从词的审美内涵的三大层次人物层、情感层和场景层进一步揭示出唐宋词史发展变化的轨迹。
在治学的道路上,我不想自己的思维方式过早地形成一种框框,陷入一种模式,而试图不断地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扩大研究的视野,变换切入的视角,不断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最近我尝试将计量文献学、计量历史学和定量社会学的计量分析方法运用于词学研究,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我和刘尊时博士合撰的《历史的选择宋代词人历史地位的定量分析》(《文学遗产》1995.4)首次对宋代词人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了量化衡定,引起了学界同行们的关注和兴趣。目前我继续和刘尊明博士合作,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史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攻博到现在,已整整十年。虽然这十年中我出版了三本专著,主编了几本书,发表了八十余篇论文,但与学界同辈的同行们相比,成果仍微不足道,而未来的学术道路更漫长,还需要不断地开拓和进取。
对自己的求学之路作了一番简略的回顾之后,想起明初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的结尾说的一段话:“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之志哉!”这段话于我也是心有戚戚焉。渺予小子,岂可与大文豪宋濂相提并论?只因写此文之“志”与宋先生有些相通之处,故联想而及之!
求学自荐信格式(锦集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