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苏东坡

时间:2023-02-13 03:44:43 作者:甜皮皮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甜皮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我心中的苏东坡,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心中的苏东坡,方便大家学习。

篇1:我心中的苏东坡作文

苏东坡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 他虽一生坎坷,历经风雨,漂泊不定,却英姿勃发,豪情满怀。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我心中的苏东坡是多情的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然而他对自己过世十多年的妻子仍然深情无限,那小轩窗前的“相顾无语”里让世人陪他洒下千行心泪。一个懂得柔情的男人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我心中的苏东坡是豁达的苏东坡。

他因黄州诗案而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唯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和“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我心中的苏东坡是爱民的苏东坡。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他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他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我心中的苏东坡是千古一人,完美的苏东坡。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篇2:我心中的苏东坡作文

中国人,哪有不知道苏东坡的?不仅知道,就连两三岁小孩也能摇头晃脑地道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须眉花白的老人,听到他的名字,大抵都会会心一笑,眼里满是明亮和安祥。苏东坡,他似乎早已融入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天涯海角,也能踏实地想:“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一个掷地有声的名字赫然屹立在当年科举录取榜单上。意气风发的少年仰头注视着这天大的喜讯,只是微微笑着,波澜不惊,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几年后的制举考试中,他轻松地拔得头筹,像个江湖上的传说,不刻意张扬才华,一鸣却必定惊人。一时间人们争相传诵他的诗词佳篇,汴京城里的文化盛况空前,欧阳修见了他的文章,竟毫不吝啬赞美:“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当朝宋仁宗,也兴冲冲去和皇后说,此人是我为子孙得的太平宰相。难以想象,这个正值茂年的小伙子,将来会怎样平步青云。

可惜天意难测,王安石变法开始,他上书力阻无果,自请外调。新皇似乎并不那么欣赏他的才华,一纸诏书就把他调离中央。才过了而立之年,他才会甘心,治理地方之余,他仍不放弃上书谏言,写诗记录变法下的民生疾苦,还抱着一样的热血希望,豪气万丈。不幸,这些诗文多都落到了新法派手里,成了他们玩弄政治的把柄。在宋神宗的默许下,他,被捕入狱。

接下来的四个月里,他每天都要被逼说出诗作的由来和“别有用心”,同时禁受着没日没夜严刑拷打的折磨,生不如死。他甚至写好了遗书,如有不测,他也早已做好准备。万幸的是,在几方面的求情下,他被释放。一个极富文学才华的人栽在作品上,这对他是多大的打击?从此以后,他变得小心翼翼,如惊弓之鸟,写信出去后要对方看完便烧,谨慎得让人心疼。夜了,风拂过,他写下,寂寞沙洲冷……

若仅仅是这样,他不会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苏东坡。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一点点重拾信心,找回原来的自己。像一把利剑刺破阴霾,一场甘霖打散死寂——顿悟。他不再凄苦惆怅,而是在岁月更迭中变得更加豁达,洒脱与温暖。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他真正的平静,波澜不惊。无论在何处,他都是政绩突出,有名作传世。

他,苏东坡,不遗余力地深爱着这人间,而整个世界,也回馈给他“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念念回响。

篇3:我心中的苏东坡作文

东坡之后,再无东坡。——题记

从小就是听着苏东坡的词长大的,那时只觉得苏东坡好厉害,能写出这么多的词,直到长大了以后,我才真正认识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

竹杖芒鞋轻胜马

苏东坡是天生的乐观派,心胸阔达,即便被贬黄州也不甚在意,该吃吃该喝喝。在家门口种大麦,贬去海南,他自己种米磨面。他是大宋最有才华的文人,却一再遭贬,可苏东坡经历起了这样的大风大浪,依旧是那个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自有我的快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任你罚尽千遍,此心难束缚,我还是我,我还是苏东坡。中国的大好河山有他涉猎的足迹,穷山恶水也回荡着他爽朗的、穿越千年的笑声。他走过大半个中国,留下属于他的痕迹。

寂寞沙洲冷

即便乐观如苏东坡,也有孤独寂寞的时候。乌台诗案后,他被贬黄州,一向顺风顺水的苏东坡第一次跌入人生谷底。当他站在江水滚滚而去的河边的时候,他在想着什么?当他站在院里那棵海棠树下,仰望星空的时候,他在思索着什么?是朝堂中的暗潮汹涌,是自己的才华被小人踩在脚下,是自己的人生际遇如此曲折。可让苏东坡的心跌入冰冷的谷底的,是家人们从未有过的消息和回信。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东坡在人生的`逆流中逆流而上。他也曾心如死灰,他也曾泪流满面,但在绝望的境遇过后,苏东坡擦干眼泪,继续向前。

一点浩然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也是这风流人物的其中之一。时间千古风流事,只属二三有心人。苏东坡也是这有心人的其中之一。苏东坡之所以是苏东坡,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更是因为他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此时的苏东坡已开始写词,他写的词不为皇帝,不为朝堂,只为自己。他的词,写给自己和百姓。尽管朝堂对他不公,尽管小人落井下石,一次次将他远调。但无论到哪个地方,苏东坡都依然爱民如子。他带领军民抗洪水,建苏堤,还发明了百家肉东坡肉。

苏东坡是一个好官,朝堂小人嫉妒他,但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他们心中,苏东坡是好官,是圣人。

苏东坡走过千山万水,而初心不改;跨过千难万险,而真情不变;走到鲜血淋漓,而勇往直前。

苏东坡不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无法收复失地开疆扩土;他也不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无法挽救大宋将倾;他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文人,一个小官,一个乐天派,他只是我心中那个傻乎乎的苏胖子,那个独一无二的苏东坡。

篇4:我心中的苏东坡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咏月之词勾勒出皓月当空,月下一人独自欣赏的情景,那人吟诵着《水调歌头》。

尽管如今吟诵这首词的人无数,但在当时,凉凉的月色下,有谁在意这一抹孤独的身影?有谁理解“把酒问青天”的孤寂?

他一生坎坷,数次被贬。奇妙的是,他并没有以此为辱,反而在《金山自题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一生的功绩呀,都在这些地方了。他没有消极,他在各地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事:他为灾民申请资助;又在杭州等地修建水利工程,将湖里的淤泥修建成苏堤,还在堤上种了柳树和桃花。时至今日,苏堤的美景依旧在人们眼前。

他一生真性情,从未真正失望。读他的诗词时,无论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还是“寂寞沙洲冷”,都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仿佛在听一位朋友如泣如诉。“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喜爱美食,即使被贬到荒郊野岭也能找到当地特色食材,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吃饱喝足后,世界又有了新希望。正是这些署名为“东坡”的简单而又接地气的美食,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

为何苏东坡被贬还能那么自在?“此心安处是吾乡”便是他借柔奴之口所表达的处世之道。贬到惠州吃荔枝,贬到海南吃牡蛎,贬到黄州吃鲈鱼……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去挖掘快乐,并不等快乐自己送上门来。

而今再一次欣赏苏轼的词,内心从容。苏轼看淡身边的繁华,看穿了世俗之境,即使遇到多次的逆境,也遮不住他的豁达。

篇5:我心中的苏东坡作文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此犷野豪放的词,大概只有苏轼才能写出这种味道。人人只知他豁达洒脱,豪情万丈,却从未见过他深情温柔的一面。

幽幽的小路向深处蜿蜒,我不知身在何处,四周雾蒙蒙的,顺着小路走下来,尽头是一个破败的小木屋,房檐四周挂着白色的陵帐,屋内隐隐有哭声传来,我向屋里走去,只见一位穿着白衣,脚踏木鞋的高大男子坐在床边,呆呆地望着前方,脸上满是悲痛深沉之色。突然他起身向门外走去,我跟随着他,他摇摇晃晃的走出去。走向山间树林,正当我想伸手扶住他时,他却顿住了,我绕过他向前看去,只见一块木板上刻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字“亡妻王弗之墓”,我便明白为什么他满面沉痛。

只见苏轼蹲下身抚摸着木碑,口中喃喃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昨晚,我竟梦到你了,你还和以前一样,总是在静静的听我说话,温柔鼓励我。十年了!”一语尽了他便哈哈大笑起来,笑的张扬,笑的疯狂,笑的悲切,转眼泪已千行,我想,风雨十载,夜来幽梦,他应有无数话想对妻子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以至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他起身向远方走去,渐渐消失在远方……

场景忽变,我又看到他穿一袭米色长袍,微微卷起袖子,坐在如水的夜光下,抬头仰望碧玉般的月亮,轻酌一杯酒,飘飘欲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伸手举着酒杯向月亮敬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饮酒,望向月亮,眼中满是对亲人的思念。却只是一杯一杯饮酒。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愿这一生的梦,像苏轼一样,做的轰轰烈烈,无愧于内心,无愧于天地!

他,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他,有情有义,却情路坎坷;他,刚正不阿,却命途多舛。苏轼的一生,就是一首华美壮丽的诗篇!

篇6:我心中的苏东坡作文

忆那一片东坡,曾荒凉孤寂,曾麦花飞尽。

——题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黄州赤壁曾留下一位仙人的足迹,论“千古风流人物”他占一席。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乌台诗案过后,苏轼从开封一路南去,由乌台,经黄州、惠州至苏州,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晦暗的时光,然而晦暗并没有让他的人生失色。“月色入户”,不仅照进了他的屋子,更照进了他的眼睛,照进了他的心中,照入了黄州的那一片荒芜的东坡地。那段时光是他人生中最快乐而又充实的日子。东坡登上了赤壁,与朋友吟诗作赋。东坡泛舟于长江与朋友饮酒作乐。他曾“西北望射天狼”,曾“夜饮东坡醉复醒”,曾“倚仗听江声”,“曾故国神游,早生华发”,也曾“把酒问青天”,然而现实中的种种都不能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老饕赋》是他对生活的感悟,更承载着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得不承认苏东坡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文豪。他可以吟诵“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可以独在高楼哀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以坟前啜泣“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可以登上赤壁“故国神游一尊还酹江月;也可以梦中有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他还可以吐槽家童“敲门都不应”;更能一本正经的说“尝项上之一脔”……

我喜欢东坡,因为这里有绝美的风景,因为这里有一位仙人曾留下足迹。我喜欢东坡,喜欢他更胜太白,更胜子美,更胜稼轩,更胜放翁。他没有漂泊的洒脱,也没有凄凉的心境;没有政务的繁琐,也没有家国的悔恨,他有的只是对生活的乐观。苏东坡—苏轼不愧于英雄。他的乐观与豁达,打倒了一切困难。只是不知他倚杖听江声之时是否曾有哀叹……

“故国神游”风流人物已成千古,东坡地已无处可寻,东坡却成为现代人流连的风景。不知我追忆东坡是否算作“多情”,只是多情难自抑。

苏东坡传范文

苏东坡诗词全集

苏东坡作文

《苏东坡突围》读后感

我眼中的苏东坡_《苏东坡传》读后感1500字

读苏东坡传心得

《苏东坡传》精选心得体会1000字

关于阅读苏东坡传心得体会

我心中的家园

我心中的名人

我心中的苏东坡(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心中的苏东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