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对联

时间:2023-02-13 03:53:38 作者:一颗夏天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一颗夏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内乡县衙对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内乡县衙对联,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内乡县衙对联的内容

内乡县衙对联集锦的内容

河南内乡县,有座被称为“全国县衙惟一的历史标本”,又被称为“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内乡县衙”。它和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代官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县衙内张挂在各个建筑物上的对联。

最著名的.一副是悬挂在三堂的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上联讲为官之道,告诫地方官员要把自己的荣辱得失即官的升迁,看得淡一些,要为地方造福;下联说以百姓为天,爱民如身。这副对联最核心的是上联的“勿说一官无用”及下联的“莫道百姓可欺”,提醒当官的要为百姓谋利益,不要欺压百姓。

内乡县衙中“爱民”的对联不少,在今天极有现实意义。这类对联有以下六副。

之一: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大门对联)

菊潭,郦,古指内乡;天、地、柱分指天子、百姓、地方官。上联是说,治理菊潭的地方官,上受皇命的重托,下系百姓安乐,重任在肩就如同一柱擎天一样;下联是说,地方官要爱民如身,脚踏实地勤政为民。

之二: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对联)

之三: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县丞衙大门对联)

之四: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主簿衙大门对联)

之五: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典吏衙大厅对联)

之六: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典吏衙正厅对联)

内乡县衙对联的另一内容是讲执政和执法之道,“爱民”是总的思想和基础,而执政和执法则是当官的主要职责。先看执政的一副对联。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1995年4月,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来内乡视察就摘录这联中的两句组成一联,即“为政不在言多,当官务持大体”。

执法的对联有以下四副:

之一: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刑房)

之二: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二堂)

之三: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典吏衙大门)

之四: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典吏衙正厅)

篇2:内乡县衙里的对联

内乡县衙里的对联

内乡县衙楹联摘录如下:

县衙大门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

县衙仪门联:依宛镇,连丹郧,商圣故里;接秦晋,瞻荆襄,郦邑菊潭。

县衙大堂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县衙二堂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县衙夫子院联: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县衙三堂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县丞衙大门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县丞衙正厅联:立定脚跟竖起背,展开眼界放平心。

主簿衙大门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主簿衙对正门联: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

典史衙:

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

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

县衙内宅门联: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吏、户、礼、兵、刑、工六房联:

吏房: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

户房:编户方田勤并慎;征赋敛财公亦平,

礼房:倡礼兴学崇孔孟;制章定典尚萧曹。

兵房:厉兵秣马备不懈;枕戈待旦防未然。

刑房: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

工房:鸠工庀材精营造;通路开渠细耕耘。

东帐房银局联: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西帐房税库联: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豪,民之脂膏。

东花厅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西花厅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

衙神庙:别笑我竹骨泥身许个愿试试;莫管你玉食锦衣烧柱香瞧瞧。

衙神庙联:

不求当官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

策马追贤日月近;安邦崇德乾坤新。

土地祠联:

守伏牛门户年年丰稔;护菊潭百姓岁岁平安。

职司土底神明远;位到中宫德泽长。

膳馆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因客而酒七碟八碗我不多。

除了上述这些令人玩味的精彩对联,还有一些意义深远的横匾悬挂其间,主要有勤补拙、俭养廉、公生明、明镜高悬以及“天理、国法、人情”等等。内乡县衙承载着岁月的真实,也记录着鲜活的.过去,所到之处,眼花缭乱于琳琅满目的古韵文化。尤其是这些为官从政为人做事的警世自勉名言,无论过去或者现在,都一样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篇3:河南内乡县衙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内乡县衙开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几经兵火,屡毁屡建。遗留建筑所剩无几,现在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由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涛于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主持营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60余间,因为内乡县衙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所以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因为它是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所以在文物界有“天下第一衙”的称呼,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月,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联姻,推出中国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5月,被《中国文物报》评选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十家博物馆之一;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及旅游景区。享有“北由北京故宫,南有内乡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一座内乡衙,半部官署文化的美称。

照壁

先请各位欣赏县衙的首部建筑,隔街而望,马路对面那座青砖浮雕“一”字形建筑------照壁,也叫影壁墙,在我国古代建筑理论和风水学中,照壁具有阻挡内外视线交织和聚气、聚财的作用。在这里,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整顿吏治,境界官员”的作用。请大家来看那画面的正中,绘有一形似麒麟的怪兽叫“ 贪”,这个字不常见,就是反犬旁加个贪婪的贪字,它是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能吞吃金银财宝。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它的周围和脚下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还妄想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太阳没吃着,却落得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地可悲下场,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照壁绘“贪”字,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靠农民起义成功当上皇帝的,它也是中国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皇帝。官员贪污银子超过六十两。就要剥皮装糠挂在公堂,让新官触目惊心。因为朱元璋知道官员腐败超过极限,老百姓就要造反,他首创衙门照壁绘“贪”。意在警戒官员要以“贪”为戒,切莫贪得无厌。

宣化坊

照壁对面的斗拱石牌坊叫宣化坊。面南书写“菊坛古治”四个大字,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古治”意思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之所在。

面北书写“宣化”二字,宣化就是宣讲教化的意思。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知县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讲圣谕,教化百姓。在明代,宣讲的内容是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在清代宣讲的是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主要内容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乡里,守法缴税等等。知县不但要教化百姓以忠义之士,孝子节妇为榜样,而且本县有了典型,还要上报朝廷建坊立传予以表彰,据清代内乡志记载,仅节妇一项,县志立传褒扬就达五十七人,立牌坊九座。历代官员对老百姓不断进行伦理教化,为维护统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大门

县衙的大门,面扩三间,明间为百米甬道的过道。东稍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

寅宾馆

进入大门东边的院子叫寅宾馆。寅宾馆就旧时知县接待高级官员住宿的地方,现在是县衙的购物中心,主要经营玉器、奇石、古玩、以及内乡的土特产。请大家看寅宾馆的这幅对联:上联没有篆刻,下联为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没有撰刻呢?这是我们内乡县衙面向社会征集上联。征联的要求是,除了符合对联的格式外,还要符合寅宾馆的文化内涵;每年县衙博物馆邀请南阳诗词楹联协会对来稿评选一次,评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特等奖现金为3000元,其他颁发证书。若特等奖空缺,奖金以1000元逐年递增。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把稿子寄到县衙博物馆办公室,也许你将是特等奖的获得者。

膳馆

寅宾馆对面是“膳馆”,膳馆就是主要是负责招待上级官员饮食用餐的地方。请看膳馆的这幅对联;上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下联“因客而酒,七碟八碗倭不多”。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不仅是民以食为天,其实一日三餐谁都不能少;因为款待客人才喝酒,我吃七碟八碗的机会也并不多。据县衙门外的《三院禁约碑》记载,在旧时招待上级的规定相当严格,招待标准是根据官员级别的大小而定的。如招待京堂科道(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二钱五分,招待本省两院(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三钱,招待司道(三品或四品)一桌膳银为二钱,招待府、厅(五品或六品)一桌膳银为一钱五分。这些规定旨在整治奢靡之风,提倡下级要敢于告发上级官员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虽然规定相当严格,但具体执行起来也不是那么严格。

膳馆现在是县衙博物馆的办公院子。

双祠院

百米甬道的中间的院子是双祠院,(土地祠、赞侯祠),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神和衙神,土地神是一方的保护神,俗称土地爷。掌管人间善恶,行为道德,并能守护一方百姓岁岁平安、年年丰黏。先请看土地祠卷棚的这幅对联:上联'“守伏牛门户年年丰黏”;下联是“护菊潭百姓岁岁平安”。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土地神守护着八百里伏牛山的门户,保护着菊潭百姓丰收、平安。接着请看土地祠的这幅对联:上联是“职司土府神明远”,下联是“位列中宫德泽长”。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土地作为一方保护神,能洞察人间善恶,金、木、水、火、土五行,土据中央,土能生万物,造福于人民。

赞侯祠也成衙神庙,衙神庙里把汉代名相萧何供奉为衙神。是因为萧何在相应刘邦造反之前,曾在江苏沛县担任过衙门的胥吏,后因功绩卓越被刘邦封为宰相。他制定了汉律九章,被封为赞侯。掌管人间善恶,衙门里的人,都希望能像萧何那样飞黄腾达。所以衙神庙里供奉的都是萧何。下面先请看衙神庙卷棚的这幅对联:上联“不求当官称能吏”;下联“愿共斯民做好人”.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不求当官能声名远播,在官场上纵横自如,只要能脚踏实地为百姓办些实事,和百姓一样做个好人就可以了,这是当官起码的人格要求。接着请看衙神庙的这幅对联:上联是“策马追贤日月近”;下联“安邦崇德乾坤新”。这幅对联引用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著名典故,赞扬了汉代名相萧何为辅佐刘邦振兴汉室而求贤任能的感人举动,歌颂了萧何忠君爱国,建树大德,使汉朝江山气象一新的丰功伟绩。

篇4:河南内乡县衙导游词

内乡县衙,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沿内乡县城东街,坐北面内乡县衙南,沪陕高速、312国道和宁西铁路穿县境而过,距离南阳市区约60公里,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

内乡县衙为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县衙座北朝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整个县衙建筑,布局对称、合理、紧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井然有序,浑然一体,具有我国南北方古建筑的文化艺术风格,是迄今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誉!

进入县衙,首先映入眼帘是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型建筑群,正中有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叫“犭贪 ”,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照壁对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面南书“菊潭古治”,面北书“宣化”二字,是知县每月的初一、十五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百米甬道的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严肃性。进入大门,就能看到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过了仪门,是高大壮观的县衙大堂,大堂为单檐硬山式建筑,建筑面积230平方米,堂前有宽阔的月台,堂内雕梁画栋,彩绘清晰美观。堂中有一暖阁,为知县公堂。

暖阁两侧分置仗、刀、枪、剑、戟、刑具等,也为知县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暖阁中间的八卦图,精致优美,周围的三十六只白鹤栩栩如生,欲展翅飞翔,令游人留连忘返。两块跪石上留下的跪坑格外引人注目,它体现了封建时代的威严和等级。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刑、工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事机构。大堂东边为县丞衙,西边为主簿衙。穿过屏门,即为二堂,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过二堂就是三堂,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办理的案件涉及机密,即在此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知县及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知县休憩娱乐和回避政事的地方。

内乡县衙(2)县衙所有建筑物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炼、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许多党政领导看到这副对联都深有感触,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留存县衙,朱镕基对这幅楹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江泽民在视察河南时,得知此联,引起了特别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查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何人之手。可见此联已成为警世名言。

1995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岚清、李长春、罗干、李铁映、张思卿、胡绳、彭佩云、周铁农、白立忱、罗毫才、曹刚川等先后到县衙视察;日、美、德、挪威、意、英、澳、俄、韩、泰等30多个国家的游客到县衙观光旅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武井士魂在县衙考察时,称“内乡县衙是贵重的文化遗产”,国内游客遍布大江南北30多个省市自治区。

篇5:内乡县衙导游词优秀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朝代县级官团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二十年所建,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自身魅力吸引了大批党政领导和中外游客,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11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衙的首部建筑叫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形建筑物。照壁的正中在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贪”,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它能吞下金银财宝,从画上可以看到它的脚下和四周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却落了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的可悲下场,照壁绘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

照壁对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的南面书“菊潭古治”,北面书“宣化”二字,是知县每月的初一、十王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来严肃性。大门是门子打更报时、监管进出人员的第一道防卫之门。我们进大门后,现在看到东边的建筑叫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西边建筑是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从大门古巴大堂百米甬道的中央有道门,叫仪门,是官府的第二道下门。中间的大门过去时常不开,只在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州、府官员时才可打开;仪门东西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门,东边的门叫生门,过去时常开着,鸺人们的日常出入,西边的门叫“死门”,又叫鬼门,当犯人被判处死弄之后,从西门拉出去行弄,所以旧城处决犯人叫走西门或上西天。

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任命不,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水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鸟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仄顺畅,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东侧放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家乡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朋友关系,属知县慕僚,帮助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桂花树,至今已有7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取“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许多淀领导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国务院总理朱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听取了南阳市领导的工作汇报,由于在工作汇报中引用到了此联,立即引起了江泽民同志的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杳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见,这副对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谓警世名言,绝无仅有。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乡县出河南,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联手推出了“中国四大古衙国际旅游专线“,随着这一国际专线的开通,海内外将通过内乡县衙了解内必,热情好客的内乡人民,真诚地欢迎四海宾朋光临内乡,一睹古衙风采。

篇6:内乡县衙导游词介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州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首先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接下来的旅途中将由我和王师傅为大家共同服务,如果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能够乘坐同一辆车使我们的缘分,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这份缘分,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共同爱护我们的家,也就是保护好我们车内的卫生。最后,预祝大家可以度过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旅程!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们已经踏上旅途,行驶在了京珠高速上,到许昌后,再从许昌上许平南高速,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南阳市内乡县衙。

现在,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内乡县衙的概况。内乡县衙开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几经兵火,屡毁屡建。遗留建筑所剩无几,现在建筑大多为清代建筑,由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涛于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主持营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60余间,因为内乡县衙保存完整程度极为罕见,所以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因为它是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所以在文物界有“天下第一衙”的称呼,19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月,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联姻,推出中国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 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及旅游景区。享有“北由北京故宫,南有内乡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一座内乡衙,半部官署文化的美称。

现在景区就要到了,等师傅把车停好以后,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关好车窗,记清我们的车牌号,随我一起下车游览!

照壁

首先请各位欣赏县衙的首部建筑,隔街而望,马路对面那座青砖浮雕“一”字形建筑------照壁,也叫影壁墙,在我国古代建筑理论和风水学中,照壁具有阻挡内外视线交织和聚气、聚财的作用。在这里,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整顿吏治,境界官员”的作用。请大家来看那画面的正中,绘有一形似麒麟的怪兽叫“ 贪”,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它的周围和脚下尽是宝物,但它并不满足,张着血盆大口,还妄想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太阳没吃着,却落得个粉身碎骨、葬身悬崖地可悲下场,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照壁绘“贪”字,意在警戒官员要以“贪”为戒,切莫贪得无厌。

宣化坊

照壁对面的斗拱石牌坊叫宣化坊。面南书写“菊坛古治”四个大字,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古治”意思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之所在。

面北书写“宣化”二字,宣化就是宣讲教化的意思。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知县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讲圣谕,教化百姓。在明代,宣讲的内容是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在清代宣讲的是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主要内容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乡里,守法缴税等等。历代官员对老百姓不断进行伦理教化,为维护统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大门

县衙的大门,面扩三间,明间为百米甬道的过道。东稍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

寅宾馆

进入大门东边的院子叫寅宾馆。寅宾馆就旧时知县接待高级官员住宿的地方,现在是县衙的购物中心,主要经营玉器、奇石、古玩、以及内乡的土特产。

膳馆

寅宾馆对面是“膳馆”,膳馆就是主要是负责招待上级官员饮食用餐的地方。请看膳馆的这幅对联;上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下联“因客而酒,七碟八碗倭不多”。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说,不仅是民以食为天,其实一日三餐谁都不能少;因为款待客人才喝酒,我吃七碟八碗的机会也并不多。据县衙门外的《三院禁约碑》记载,在旧时招待上级的规定相当严格,招待标准是根据官员级别的大小而定的。而膳馆现在是县衙博物馆的办公院子。

双祠院

百米甬道的中间的院子是双祠院,(土地祠、赞侯祠),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神和衙神,土地神是一方的保护神,俗称土地爷。掌管人间善恶,行为道德,并能守护一方百姓岁岁平安、年年丰黏。

赞侯祠也成衙神庙,衙神庙里把汉代名相萧何供奉为衙神。是因为萧何在相应刘邦造反之前,曾在江苏沛县担任过衙门的胥吏,后因功绩卓越被刘邦封为宰相。他制定了汉律九章,被封为赞侯。掌管人间善恶,衙门里的人,都希望能像萧何那样飞黄腾达。所以衙神庙里供奉的都是萧何。

三班院

紧靠衙神庙前的这个院子叫三班院。三班院是三班衙役待命听差的地方。这三班制的是“皂、壮、快”三班,皂班指的是站堂的衙役;壮班做力差,快班分步快和马快,负责缉捕抓人,三班衙役只是对他们的一个概称,除了这三班之外,其他还有看门的门子、伞夫、厨夫等等,他们也属于这个阶层。这里现在也是我们的购物中心,主要经营衙门文化书籍、字画、奇石、根雕等。

监狱

三班院对面西侧的院子,是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因为于大堂的西南方向,故称南监。在戏剧电影《七品芝麻官》里有这样一句唱词“我能叫南监草长满,也不叫百姓受屈冤”。这就充分说明了古代监狱都是设在县衙的西南方向,统称南监。监狱的主体由牢房和狱神庙两部分组成,狱神庙里供奉的是舜时代的皋陶,相传他善辨是非曲直,赏罚分明,是穿“皋陶造狱,画地为牢”,被后人尊奉为狱神。牢房分为死牢、普牢和女牢,普牢关押一般案犯,死牢关押命盗案犯,女牢关押女犯。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但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时间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路“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好人,切实为百姓着想。

好了游客朋友们,内乡县衙的景区讲解到这里就告一段路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再在这里集合。

篇7:内乡县衙导游词优秀

暑假刚开始,就热得使人们喘不过气儿。还好,这几日的阴雨连绵缓解一下闷热的天气。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外出旅游,去哪儿呢?经过我和爸爸妈妈的商讨,最后一致决定去远近闻名的——内乡县衙。

一路上我激动不已,真想立刻见到那古老的衙门是什么样?一路的联想、一路的迫不及待,终于,内乡县衙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们买了门票、租了两个自动语言讲解机,我高兴得直奔县衙而去。

经自动语言机介绍: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誉。

我们来到“大堂、二堂、三堂及东西花厅”等主体建筑,这里复原着丰富的陈列展览,再现古老县衙的真实面目和威严气势,以及佐贰官、书吏师爷办理公务、审理案件和家眷生活起居的真实场面。瞧!那些古老的假人:小姐抚琴、公子读书习字、大人们商讨议事、夫人梳妆打扮、学生县试、县官判案现场重现等等,活灵活现的,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最特别的是那棵桂花树,据说有两百多年,每年要开两次花,其中八月开一次和九月十几日再次重开,其香飘四溢整个县衙。

来到“监狱”门口,威严的气势促使我对里面的好奇,我快步进去,哇!脚镣、拶子、囚笼及墙上展示的刑法画面,历历在目、令人不寒而栗,显示出古代的法律严明。

两个小时的赏游,我像小兔子一样走进了迷宫跑来窜去的,县衙的大堂、二堂、三堂及东西花厅,后花园、衙门小灶、礼房、门房、监狱等等,一景一物令我回味无穷。这里再现了古老的历史文化知识、法律的严明,就像康熙十九年知县高以永撰写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时刻提醒着人们。

篇8:内乡县衙导游词优秀

俗话说:北有北京故宫 南有內乡县衙 龙头在北京 龙尾在內乡县衙 一座內乡衙 丰都官文化。虽说是县衙,但它的名声可不小,它在中国是四大古代官衙的第四,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它呀!

我们先进入大门,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老百姓击鼓喊冤鸣冤之用。再看大门的这幅对联:上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势重”;下联“爱丽民十年踏地脚跟牢”。这幅对联是县衙的营造者五品知县章炳焘所撰,上联意思是说作为治理菊潭的地方官,上受皇命重托,下系百姓安乐,压力之大就如同一柱顶天一样;下联的意思是说要想作一个爱民如子的地方官,首先要有立足本职不求升迁的思想,还要有在本职位干上十年八年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內乡站稳脚跟。

再往里走一点,就会看见一座三门四柱石质牌坊叫“戒石坊”,面南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意思是说只有处分公心才能明察事情的真相,“公生明”三个字出自明代曹端的一则“官箴”,原文为“吏不畏吾严而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所有衙门大堂甬道正中的这个位置,都立有有这座戒石坊。真是名不虚传呀!

再往前走,就到了县衙的中心建筑——大堂。大堂是县衙整个建筑群中最高大的一座建筑,大堂是知县公开审理案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请看堂前的这幅对联:上联“欺人如欺天自毋也”;下联“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这幅对联是清代御史魏象枢所书。此联把欺人与欺天,负民与负国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和爱民自警的民本思想。堂中央的设施叫暖阁,是为知县公开审案时设的法堂。过去知县在审案时,由暖阁的东门进来坐在堂上,然后原告和被告都被带上来,跪在大堂上,东跪原告,西跪被告。请看保存下来的明代跪石,因为有的案件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被告石比原告石长了一点。我们再看原告跪石完好无缺,被告跪石阙伤痕累累,由此可知当年不知有多少人被屈打成招或被当场打死。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古县衙对联欣赏

对联精选

对联

街道对联

经典对联

经典对联大全

冬至对联精选

元宵对联

国庆对联

中国对联大全

内乡县衙对联(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内乡县衙对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