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哇呦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报告
城市交通的路况跟我们的生活细细相关,为此,我们对X城区道路交通的状况作了专题调查,本文就此谈些看法和建议。
随着X城市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区总体市容环境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城区内车辆行驶无序、乱停、乱放等现象还屡见不鲜,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已影响到X城市的整体形象。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按照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城市道路建设交通管理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X的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X城区道路交通的基本状况
X城区东以外青松公路(外青松公路以东为新城区)、南至318国道,西至盈中西路,北至盈港路所构成的地域范围,该地域占地面积约为5.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0.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28万人,人户分离及外来人口各2万多人,是X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目前,城区共有7米以上道路39条。宽度12米以上道路5条,占12.82%;8米至12米道路13条,占33.33%,7米道路21条,占53.85%。道路总长度32.44千米,其中宽度12米以上道路长度9.56千米,占29.47%,宽度7米道路长度13.03千米,占40.17%,道路面积约65.05万平方米。
1、时段性交通拥堵情况较严重
X城区现有机动车辆6千余辆,其中客车4108辆,货运车辆2123辆,营运车辆275辆,摩托车2万余辆,自行车5万余辆,城区日益增加的车辆数量与已处于饱和状态的道路通行能力形成的矛盾突出。尤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经常造成青松路、青安路、城中东路、城中南路等道路主干道交通不畅,造成城区道路时段性交通拥堵。
2、行车道路交通秩序较为混乱
主要表现在:一是机动车随意停放,争道抢行,随意鸣号,肆意变道,甚至逆行插队等违章现象十分普遍;二是非机动车随意转弯、占用机动车道骑行、乱停乱放等情况比较突出;三是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在车行道上行走等违章行为较为严重;四是路两侧店面设置过多过密,经营场地狭小,占用人行道、机动车道经营现象普遍;五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于道路争道抢行,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一些市民行车走路随心所欲,殊不知,这不仅有碍交通道路畅通,还对人身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二、造成X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X城区道路交通问题是区委、区府关注的重点,也是市民议论较多的热点。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所涉及的多种关系十分繁杂,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车辆的关系,人与道路的关系。道路交通状况主要是由交通参与者、交通管理主体,交通环境等因素决定的。造成目前城区道路交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道路规划差,道路等级偏低
由于历史的原因,X城区道路无系统专业规划,道路功能不清,道路等级低,级差布局不合理,更无合理畅通的道路网络。造成后果其一,给交通主干道带来巨大行车压力。如城区内东西向道路城中西路、公园路只有东段与外环道路连接,西段则是L型和T字型路口(俗称“断头路”),而青赵路则相反,东至青松路亦“断头”。南北向仅有城中南北路和青松青安路,车辆进入城区在城内兜圈子极易造成向交通主干道拥挤阻塞,而其他道路也因不贯通及路幅太窄难以起到分流车辆的作用,最后造成城中东西路、公园路、城中南北路、青松路和青安路的汽车流量剧增。其二,由于X城区许多道路狭窄、路辐较小、道路等级低,因此无法实行机非分离,导致交通高峰时段无法实施采取交通限制疏导流量的措施。其三,城区居民住宅小区大多在道路两侧,道路交叉口密度高。据统计,城区内共有交叉路口112个,平均每公里3.73个,比市区平均每公里1.76个高出2倍,既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又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严重隐患。
2、静态停车矛盾突出,制约了道路功能的发挥。
城区道路功能的有效发挥,停车场所的合理规划和建设是一个重要因素。X城区现虽有体育场路停车场、盈港路货运车辆停车场和白玉兰广场地下停车场,由于数量严重偏少,地段选择不合理,使个别设计不按规范等原因,使许多车辆只能以部分道路作为临时停车场,从而影响了主干道车辆的分流,从客观上加重了道路不畅通。又如在人流、车辆相对集中的地段设置过密的商业网点、金融机构、餐饮设施等,一味追求营业面积,忽略了停车场地的设置,导致大量的购物、就餐、办事的车辆无序停车占道,进一步影响了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因此,造成一方面停车场无车停放,另一方面车辆却无地可停的尴尬局面,值得区有关部门深思。
3、公共交通发展缓慢、站点设置不合理。
随着X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流量的不断增加,现有交通站点已不能满足市民正常出行的需要。城区南北向和东西向均超过2公里,而城区专线车原仅为2条且班次少,不能起到快速分流作用,大部分市民出行仍以摩托车、自行车为主,由于城区道路狭窄,这些车辆与机动车辆混行于道路,给交通秩序带来了混乱。同时,有的道路没有公交车、没有出租车扬招点,目前X城区出租车扬招点仅有6个,连农工商50店,也只有脚踏三轮车站点,没有出租车扬招点。由于出租车扬招点设置过稀,即招即停现象普遍,加剧了交通拥堵。有的道路有扬招点,但设置布局不合理,如X百货大楼南侧停车点,设置在主干道路交叉口附近,车辆停靠后严重阻碍车辆通行,有的道路虽有港湾式停靠站,但设置过小,停靠不方便。大部分公交车或出租车仍在行车道路上下客,再加上一些营运单位为了抢占有利位置占据道路作为营运点,使道路正常通行更加受阻。
4、交通管理者力量有限,影响交通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了城区的警力投入,加大了管理力度,使城区交通秩序混乱现象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按照城市化的要求,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管理效率不高,在城区交通管理中存在着三重三轻象:即重机动车管理,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重交通秩序管理,轻市容秩序管理;重主干道管理,轻其他道路管理。因而城区非机动车、行人违规骑车走路、乱停车等违章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二是处罚力度不大。现行法律法规对有些违章行为处罚过轻无威慑力,造成少数市民对交警的处罚持无所谓态度。三是交通管理受力量不足。由于城区规模、管辖范围的不断扩大,交巡警支队除了日常的道路管理,又要维护城区的治安防控,而且在警务安排上尚有不合理之处,难以兼顾其他道路的管理,造成交通管理力度不够。交警队伍增长建设的速度却不能适应驾驶员、机动车和道路、人流量的迅猛发展的要求,警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显示出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集聚,机动车大幅度上升,车辆更多进入家庭,机动车的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道路安全畅通的任务更加繁重,道路交通畅通的形势更加严峻。
5、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违章现象严重。
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机动车驾驶员文明驾驶、遵章停车的意识不强,随意停车,不服从交通管理人员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一些出租车、营运车司机“见利忘义”,见客招手随意停车,甚至不靠边居中停车,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三是人力三轮车停靠候客点布局少且不合理,许多人力三轮车候客集中停靠在交叉路口或居民小区门口,给交通畅通带来了诸多压力,而且人力三轮车在载人行驶过程中争道抢行,既严重影响了城区市容交通环境,又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隐患。四是少数骑自行车人(包括轻便摩托车)不遵守交通法规,不遵章行驶,随意性大,见空就钻,导致车辆碰撞现象频频发生,造成道路拥堵;五是少数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不强,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利,不在人行横道上穿马路,有的甚至对交通警察的制止和处理强词夺理,对交警维护交通的正常秩序缺乏必要的理解和配合。
6、条块分割,体制不顺。商委管黑车;建委管理陆上交通,侧重收费;公交公司是市属单位,管不着;市政局管理市容市貌,政出多门,互相扯皮,职能重叠、条块分割的现有管理体制不利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效率提高和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几点建议
今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X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三年行动纲要,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道路交通建设管理的状况不仅体现城市文明形象,而且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未来既是城区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本区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为使交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政府不仅修建足够的、高标准的道路,还必须运行法律、行政、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人、车、路和环境等因素进行管理和协调,以造成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加快和完善城区道路网络的规划和建设。
(1)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市政道路。现有城区内的道路由于受历史价值保护、客观条件限制等因素要拓宽改建有一定难度,但在交运瓶颈之处,一定要下决心,以人为本,打通瓶颈,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在新城区内,一定要提高道路等级、增大路宽,配套绿化,按功能实行机非分离,主要道路交叉口要增设分流车道,疏导交通流量。从规划先导上,保证交通畅通,提高城市文明形象。
(2)加快建设城区外围快速干道。X城区外围东有外青松公路、南有318国道、北有盈港路,由于缺少西部南北向干道,使外环道路连不成网。今年,区委区府下决心建设漕渝路,漕渝路是规划中西部南北向的主干道,随着汽车站的`搬迁启用、漕渝路的加快建设已成当务之急。X城区快速干道网络建成后,一方面过境车辆、特别是大型车辆不必穿越城内以畅通便捷的快速通道通行;另一方面可使城区主要交通道路形成网络,使城区的车辆四面都可出入城区,从根本上减轻城区道路交通压力,还市民一个清静安逸的生活环境。
2、完善公交集散系统,配建城区公交站点。
X新汽车站建成启用后,建议重新规划、调整、布置城区内的交通线路和停靠站点。使等车站成为有序管理的公共交通集散地。目前,环线公交线路方案有5条,本着既方便市民出行,又减少城区交通压力的原则,应兼顾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城区内有条件的路口增辟车道或渠化车道,以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二是公交线路设置的站点,必须设置港湾式候车站,方便车辆通行,减少造成后面车辆速度滞缓的现象;三是公交线路站点设置应更为合理,一般以500米左右设置一个站点为宜。四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出行。加快出租车、人力三轮车的候车站、扬招点的建设,在客流密集的车站、宾馆、医院如大型超市以及人流频繁的学校、商店、住宅小区出入口设立规范的候车站点。并尽快建立出租车区级调度中心,开展预约叫车服务。
3、处理好城区车辆停放疏与堵的关系,努力确保道路交通的良好环境。
切实解决好城区停车问题对改善城区交通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改善城区交通秩序,解决占路停车的问题,要处理好疏与堵的关系:一是规划建设部门在城区改造时,应为今后车辆增加道路发展留有合理必需的空间,实现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新建改建金融、商业网点时,要优先考虑停车设施,不能将经营性商业行为造成的停车难题推向交通道路消化。三是急需解决目前城区停车难问题,尤其要加快城区中部、南部和西部停车场规划和建设。
4、强化职责,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的力度。
顺畅的交通环境是人车和谐,各行其道。交通管理部门要扩大管理覆盖面,要从城区主干道逐步向次干道延伸,要做到增加警力与合理安排有机结合,要进一步加大对车辆、行人违章的管理处罚力度,切实承担起职责,严格执法,严格管理。交巡警要坚持做到见违必纠,重者必罚,管教并举。与此同时,城区道路要严格限制货运车辆通行,对部分道路可实行分时段通行,对单向行驶道路要加强执法管理,确保车辆正常有序通行。
5、规范车辆停放,发挥停车场所的功能。
要加强对各种车辆的日常管理,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要实行分类停放,有效改变废旧车辆锁在人行道护栏、绿化树杆上的乱停现象。市政建设部门在城区内人行道上要适当增加上下辅口,方便市民车辆的有序停放。除此以外,还要对已建成的停车场所加强管理,发挥其功能,对有条件的地段和路口合理设置停车场(点),实行智能化管理,有效改变车辆占道、占路停放行为,逐步取消城区临时占路停车点,规范交通秩序,从而提高城区整体管理水平。
6、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交通素质。
市民交通行为的文明程度也反映出城市文明程度。没有社会公众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理解、支持、参与和监督,城市交通就缺少了群众基础。因此,建立全民交通安全教育体系。要根据驾驶员、乘客、行人、中小学生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与培训,以适应城区机动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宣传,使有关城市交通管理的理念和知识能受教于家庭、学校,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管理城市交通的主体意识和实际能力。要切实加强交通法规条例的宣传教育,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引导市民树立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行走的良好习惯。要将交通法规宣传纳入全民普法系列教育,有侧重地加强对交通参与者法制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促使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现代交通意识,树立交通法制意识、交通文明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要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活动,通过深入、持久的整治,改变市民参与交通的不文明行为,使城区的交通秩序有明显改善。
7、加强体制创新,确保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城区道路交通管理机制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建立条块协作、相互协调的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体制创新要立足于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联系的网络管理机制,形成既有分工,又有综合协调分层分类管理模式。所以,必须有一个统一、健全而且稳定的组织机构。这个机构由政府牵头,配合交通、运输、规划、城建、公安、市政、房地、环保等部门组建。根据目前政府机构设置的具体情况和交通管理发展的要求,建议设立城区交通发展管理委员会,建立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列席会议制度,负责城区道路交通发展的宏观规划管理,对城区道路规划、建设、管理、运输规划、交通安全等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即在现有基础上理顺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部门的关系,要将城市交通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考虑,进一步研究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机构改革和管理权限,探索建立统一、高效、有序、协调的体制和机制。
8、推进市场运作,拓宽城区道路交通发展思路。
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要发挥市场体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水平,道路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就要坚持走市场化与专业化的道路。如组建道路基础建设、养护、运营方面的专业化管理公司。此外,还应注意到,城市交通建设管理需要得到充分的资金保障并拓宽来源。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换取交通设施建设资金、依据国家政策收取道路设施使用费,征收交通影响费,甚至包括接受社会捐助、企业捐助和市民捐助等等。特别是对于静态交通设施建设缺乏等制约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的解决,更应该得到优先考虑。
篇2: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报告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
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
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
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路727.259公里;
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20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设的急中之急。
(三)路网结构有待改善
目前,我区的路网框架已初具规模,全区“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三横”包括骨架公路昌金高速、干线公路320国道及白竺崇源至排上南部经济干线;
“两纵”包括干线公路319国道及荷尧萍洲(昌金高速连接线)至东桥界头公路。但南部经济干线和荷尧萍洲至东桥界头公路部分路段等级较低,没有达到二级公路的标准。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公路网,干线公路必须改造成较高等级的公路(二级以上),同时,还可以适当加密。
(四)与区域外连接的公路、中心城区的进出口公路均需加强
湘东区与周边市县(包括萍乡市内的莲花县、芦溪县、安源区、上栗县和湖南省的醴陵市、攸县)相联系的主要出口路有32条,其中出入湖南的16条,出入市内相邻县区的16条。由于这些公路大部分等级偏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湘东区与周边市县经济往来。中心城区进出口公路以及大部分城区道路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利于发挥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
(五)公路建设资金缺口大
近年来,湘东区加快了公路建设的发展,但由于区域经济整体水平还不够发达,资金筹措较为困难。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上级的部分项目补助资金外,区、乡(镇)、村三级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对公路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资金短缺是我区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六)公路养护管理任务艰巨
由于资金缺乏保障、行驶公路的车辆超限运输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区内大部分主要道路路面损毁、路况逐步恶化,公路养护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
三、规划湘东区交通网络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湘东区公路网规划
1、公路网规划目标
公路网规划目标以我区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打造区至乡镇半小时经济圈,以湘东城区和陶瓷产业基地为中心,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交通网络。
2、公路网规划布局准则
一是规划线路必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路网效益;
二是服从国家、省、市交通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类公路交通规划中涉及湘东区境内有关内容;
三是与区、乡两级的城镇规划以及陶瓷产业基地路网规划相结合;
四是按骨架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三个层次进行规划;
五是尽量确保路网平衡发展;
六是促进湘东公路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
3、公路网布局方案
根据我区的.公路网现状,建议将原路网框架“三横两纵”调整为“四横四纵”,“四横”包括昌金高速、320国道、南部经济干线白竺崇源至排上公路、白竺至东桥界陂公路;
“四纵”包括金升高速麻山小桥至白竺源并段、319国道、荷尧上云至广寒龙泉公路、荷尧萍洲至东桥界头公路,新增一横(白竺至东桥界陂公路)和两纵(金升高速麻山小桥至白竺源并段及荷尧上云至广寒龙泉公路),使全区整体路网框架更加完善。
(1)骨架公路:
一横:昌金高速上云马冲至大义金鱼石段,湘东境内长10.795公里,已建成,往东途经青山、福田进入萍乡市区,往西进入湖南株洲市。
二纵:金升高速麻山小桥至白竺源并段(待定),湘东境内长14公里,可与芦溪、上栗相连。
(2)干线公路:干线公路在整个公路网中起着全面性和支配性的作用,是公路网规划的重点。
①主要干线公路:共6条
二横:五里至老关线(320国道,一级18.328公里,在建),往东进入萍乡城区,往西进入湖南湘、株、潭经济圈;
三横:南部经济干线白竺崇源至排上线(待定省道,二级33.8公里,在建),主要控制点为:白竺乡崇源、源头、麻山镇桃源、汶泉、麻山、景星、腊市镇庙岭、炉前、排上镇西坑、荷塘、美田桥。该线自东向西横穿湘东境内,往东与芦溪县南坑相连,往西进入湖南醴陵、攸县。
四横:白竺至东桥界陂线(新增干线公路,二级35公里),主要控制点为:319国道、白竺乡政府、黄岗、中村、广寒乡郊溪三十六湾、官溪、广寒乡政府、南岗口、东桥镇茶红、沿塘、界陂,接湖南攸县。
一纵:麻山岭背至白竺柘村线(319国道,二级23.8公里,已建),是我区的主要出口路之一,由北往南可连接萍乡城区及莲花县。
三纵:荷尧上云至广寒龙泉线(新增干线公路,二级62公里),主要控制点为:青山温盘、荷尧上云、横江、亭子岭、320国道、电厂沿河路、湘东新湄、麻山桐田、麻山镇政府、麻龙公路、白竺杉坪、白竺水洋、广寒郊溪、官溪院冲、洞溪、龙泉,接湖南攸县。
四纵:荷尧萍洲到东桥界头线,二级49公里,主要控制点为:昌金高速出口、荷尧镇萍洲、昌金高速湘东连接线、昌盛大桥、湘东镇阳干、陈家塘、下埠、排上、东桥、界头,接湖南攸县。
②与区域外连接的主要出口路
湘东区与区域外连接的主要出口路共有32条(包括几条干线公路),出口路的重要节点主要是:
a、通往湖南的节点包括荷尧镇金鱼石、香山寺、老关镇关下、莲花冲、登官分水坳、排上镇官桥、美田桥、东桥镇凫田、界陂、邹家园、界头、江边、广寒乡大沙江、黄土岗、白竺乡长长坪;
b、通往市内各县区的节点包括湘东镇流田、青泥岭、新湄、均圹、荷尧镇上云、泉陂、土壕、石岭、麻山镇仙锋、大山、小桥、岭背、白竺乡柘村、磨头、崇源家山庙、苏圣山。建议将这些与区城外连接的通道均建设成为三级以上的道路,重要的出口建成二级公路。
③城市进出口公路
湘东区城市进出口公路主要有11条。包括昌金高速连接线、新村至桐田公路、河洲至金鱼石公路、大江边至麻山公路、320国道、湘东至下萍洲公路、湘东城区内环线(五里至河洲)、湘东城区外环线(腊市至庙岭)、新中毛塘(东环路)至萍乡长兴馆公路、陈家塘至下埠公路、陈家塘至大路里公路(樟大线)。建好城市进出口公路,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将城市进出口公路建设成为三级以上道路(部分公路已经建成),重要路段建成二级公路。特别是新中毛塘至萍乡长兴馆公路及湘东城区内、外环线须列为重点规划线路。
毛塘至长兴馆公路:一级10.5公里,是湘东城区与萍乡城区连接的快速通道,意义深远。主要控制点为:毛塘(湘东区东环路)、新湄、新塘、略下、长兴馆,湘东境内长5公里。
湘东城区内环线:一级10公里,沿线分布萍铝、萍电、萍钢等大型企业,同时,是湘东中心城区的一条重要环线,对于城区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路线主要控制点为:320国道(五里)、大江边、昌盛、河洲(320国道)。
湘东城区外环线:一级43公里,沿线分布我区规划的陶瓷产业基地、低质煤供应区、物流园区、铝制品加工区及麻山景星煤电铝项目所在地,同时,我区境内萍钢、萍电、萍铝、巨源煤矿、上官岭煤矿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座落于外环线两侧,对于我区打造循环经济圈意义重大。路线主要控制点为:麻凤线(腊市)、陶瓷产业基地工业南大道、工业大道、320国道、荷尧镇火烧桥、湘东镇美建、五里、樟木桥(320国道)、新垅、大江边、腊市庙岭(麻凤线)。
(3)农村公路
公路网框架形成后,必须靠农村公路进一步进行网络化,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整体,有如人体必须由“骨架”、“经脉”和“毛细血管”共同组成。县道可建成三级以上的公路,重要县道建成二级公路;
乡道建成四级以上的公路,重要乡道建成二、三级公路;
村道逐步将等外泥砂路建成水泥路,技术等级逐步提升为四级以上。
(二)确保公路网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由于公路网规划期限较长,常会因领导人事变迁或有关领导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等原因,影响规划的贯彻实施,易出现重复建设、偏离规划方案的建设等问题。为防止减少公路建设的盲目性,建议由区委、区政府审核通过后,赋给规划稳定性和权威性。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一是通过贷款或招商等方式进行路网建设;
二是做活土地开发这篇文章。由于公路带来了沿线的经济繁荣,可利用土地升值,作为公路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公路改造,同时,采取拍卖沿线公路广告经营权和设施冠名权等办法,发挥公路基础设施无形资产的作用;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公路改造补助资金,以减轻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
篇3:武汉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武汉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在武汉有两幅流传比较广的对联是这样描述武汉市交通状况的:第一联上联:司门口街道口关山口口口堵死; 下联:珞瑜路中南路武珞路路路不通横批:停在武昌;第二联上联: 长一桥长二桥长三桥桥桥滞流; 下联:一干道二干道三干道道道维修;横批: 行在汉口。那么武汉的交通是否真如对联描述一般拥堵不堪呢?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武汉的交通又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呢?
为解答以上问题,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着眼于武汉市的交通状况,针对武汉交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发展分析。本实践小组利用暑期时间,通过实地考察、记录和统计,走访了武汉市交通部门、武汉市交通学者、专家,此外我们同时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以上的实践对武汉的交通现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进而提出武汉市交通系统未来发展的合理方案,对武汉市的交通规划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建议和意见,为武汉市创建更加顺畅、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贡献应有的力量。
我们在自身实践和问卷调查中体会到了武汉市的拥堵现状,总体来说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一、武汉市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缺陷或者不合理的现象
1. 斑马线处无红绿灯。如光谷的转盘处、长江大桥古琴台处的琴台立交桥旁,没有红绿灯,自行车、行人过马路极不方便,行人直接在斑马线处穿行,而车辆过往频繁且车速较快,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 公交站设置在红绿灯旁。在鲁巷广场附近,公交车站与红绿灯很近,这样的公交车停靠点容易造成车辆拥堵、引发交通事故。
3. 狭窄的单车道被停车道占了一半。因此当有一辆车需要停车时,基本上单车道就被堵塞了,自行车、摩托车等只有在停车的.地方聚集等待,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转。
4. 部分路段路面出现破损。如广埠屯,三环等路段路面出现破损,部分地方破损情况比较严重,汽车行驶起来颠簸且速度慢,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给司机驾驶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5. 公交站牌广告太多。广告牌比线路牌还显眼,站牌上全是广告,车里也是花里胡哨的广告都有,看得人眼睛发涨,给乘客造成了不适的感觉。
6. 公交站牌没有错开。由于公交站牌没有错开,造成多路公交在同一地方停车从而造成大东门等站公交只能拥堵前行,司机甚至不得不提前将车子开出站台。
据问卷调查统计,超过70%的人认为公交车线路、红绿灯设置不合理,并提出很有必要增加交通设施。
二、武汉公交车几乎车车拥挤。在公交车停靠点上,人追着公交车跑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赶上车或者是争得一个座位。在公交车上,基本上就是人挤人,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每一位走下公交车的乘客均有疲惫不堪之容。据调查,将近九成的人认为应该增加公交车数量增开公交车线路,以缓解现行公交的压力。
三、司机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意识不强。在没有电子监控路段的红绿灯,司机基本上就视而不见,一些的士司机为了多挣钱,更是走明令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行人也不太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只要没车辆就会横过马路。调查结果显示,将近90%的武汉市民交通意识不强,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更有35%的人认为武汉市交通拥挤的原因是由司机违章行驶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
四、武汉市私家车数量剧增。据交管所工作人员介绍,去年武汉的私家车已达40.2万辆,按照国际通行的1∶1.2的泊位供需比例,仅私家车就需停车位48万个。而去年仅22.9万个,缺口高达50%,近半数的私家车只能“违停”,而违停的直接后果是道路的堵塞。同样这样的违停在今年有增无减。
五、市民对武汉交通的总体感受。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询问搭车市民总共达350人次,然而达九成之多的人认为武汉市的交通现状一般,其中对武汉市交通现状感到不满、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的人数竟然也达到了六成,绝大多数人希望相关部分能够加大力度对武汉市的交通进行整改。另外他们对武汉市进行交通道路改造和轻轨建设表示支持,并且对现阶段由于交通改造造成的拥堵塞车现象表示理解。
以上即为武汉市的交通现状,此外通过对专业人士的走访和对武汉市交通的实际考察,我们得出了武汉市拥堵的几大原因。
一、基础设施
武汉市城市建设当中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很大程度影响了城市交通的运行。
二、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
这几年武汉市上马了很多大型建设项目,以现在正在建设的13条地铁最为典型。而这些项目的建设不得不对交通造成很多影响。同时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行政等许多其他方面并不能合理地跟上,也导致了许多矛盾。
三、交通管理
对司机的违章停车与驾驶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对于非机动车等其他方面也缺乏有力的管制。例如对行人横穿道路、翻越围栏等未有有力的措施。
四、市民素质和交通安全意识
市民素质在武汉城市交通运营中也有很大影响,市民横穿马路等违规、拥挤上车、抢上的士等行为妨碍了城市的有序运行。同时,私家车的增加的同时,许多司机并不具有能够在武汉城市中游刃有余的驾驶经验和驾驶技术。在一些城郊
结合部,以518为例,在珞瑜路佳园路站到王家店之间,经常有市民不在站台等候汽车,而是在站站之间随意拦截车辆上车,造成很大安全隐患。
五、公交系统落后
武汉交通最根本、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公交系统存在结构性的缺陷。公交线路布局不合理,不能很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所以才导致大量私车增长。一方面公共交通无法便利地实现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公交车舒适度欠佳,市民更愿意购买私家车。
六、道路资源分配不合理。
绝大部分资源被分配给了机动车,造成行人与慢车无路可走,只能走到机动车道,反而又对机动车行车秩序造成极大影响,降低了行车速度。缺少合理的步行系统和慢车系统,不能做到各种出行方式各行其道。
篇4:用纳税人的钱修路,改善交通状况
用纳税人的钱修路,改善交通状况
To construct and maintain roads is a public service administered by the government. However,swheresdoes the money come from? Somebody believ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locate money from national finance on the road construction; but others think that the roads are constructed for people, so every tax-payer ha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the roads. It is so called“What is taken from the people is used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To the first opinion, since government is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it has responsibility to do overall plan on those public services of city construction, including constructing the road. They think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do plan and allocate every penny on all things concerning people's life.
However in reality, the government cannot do all specific plans and money allocations on every detail concerning the society running. It only has the right of macro-adjustment and control. To be specific on the road construction,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above, since the road is constructe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people themselves, every tax-payer has duty to devote a little on the road construction, which is not only for the city overall plan, but also for their own use fundamentally. Once the constructions finish, the roads will be wider and longer, the facilities along the roads will be better in use, by then people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ir working efficiency, etc..
As I know, the second opinion is more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because it has two advantages: 1. The government could reduce heavy burdens, simplify and make clear the usage of money; 2. Tax-payers are clear about the usage of money they turn over, thus improve the transparency. Therefore, it is a good measure for both sides to allocate money from the tax paid by people on the road construction.
篇5:道路调查报告
一、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
某某村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农村之一。地下煤储量原高达5600万吨。凭借这一优势,1985年到1986年,县、镇、村相继在境区内兴办起山城、左岭、王街、某某、香园沟五座煤矿。其矿点数量在阳城全县农村位居榜首。其中,该村所属香园沟煤矿年均产煤9万吨,年均产值1000余万元。
从1985年以来,煤炭产业始终是该村经济实力的骨干支柱,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左右。同时,村民依托当地煤矿布点多的便利条件,男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务工劳动,使之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煤炭产业的高收入,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该村公益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起,该村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村办公大楼,兴建了新型小学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兴办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一整套文化娱乐设施,还修建了40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该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领取固定工资”,得到了老有所养;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级的助学奖励金;村民不仅不负担任何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而且,逢年过节均有物质福利。
然而,由于十多年来境内五个矿点的竞相采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夺性开采,导致该村三号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中,该村村办香园沟煤矿到已无煤可采,只得停产关闭。其它四个矿点也必将“紧步后尘”。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某某村的经济支柱已呈“风雨飘摇”之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将失去依靠。村民们担忧地说:“过去‘乌金’换黄金,某某一步一层天;如今‘乌金’已挖空,某某今后靠什么?”
在此危机面前,某某村不是“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是面对危机积极应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决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
20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该村召开了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就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实力作基础。而土地正是某某的劣势,全村原有耕地几乎全部在山岭上,且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质量极差。原有900亩耕地85%以上为沙质土壤结构,透水性强,贫瘠易旱,即使风调雨顺年景,每亩产粮不过百公斤;久旱年头则大部绝收。改良土壤,既不现实,更不合算。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村90%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难以保水、保肥;同时,一到洪期,地里的禾田必将打了水漂。
三是耕作条件维艰。其显著特点是,人为改善落后的交通道路环境,计划投资4.7万元,修筑田间道路13条。
㈦、高科技农业园区。
为发展高科技农业,规划樊水沟240亩新造沟坝地全部实施大棚生产,以栽培具有高产高效、且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品牌蔬菜及高营养食用菌为主要产品,发展高科技农业。
㈧、发展旅游观光业。
该村北部“老母掌”(因山形形似母指掌部而得名)为清代名相陈廷敬之母的避暑山庄之地,且至今那座一进三院、占地6000多平米的古代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尽管三百多年它饱经沧桑,但仍不失其昔日“雍容华贵”之貌。开发它很有价值。为此,规划此处在维修避暑山庄的基础上,修建“休闲度假村”一所,两层小楼50栋,作为游客到皇城相府观光后的休闲下塌之处。同时,以此为据点,开通旅游线路一条,让游客在休闲之际尚可巡游观光。此工程计划20年筹建,20年完工,总投资20余万元。
上述八项工程是一个美好的蓝图,全部完成后,某某将是一个富裕而秀美的“某某”(某某古称“某某”)。
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某某村的干部群众提前介入,及早动手,于20年3月初,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就紧锣密鼓开工建设。
工程上马后,首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尽管某某村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数千万元的巨额投资不可能全部拿得出来。为此,某某村发出集资创业的号召。全村群众积极响应,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集资122万元,同时集体筹资76万元,购买了挖掘机、推土机、铲车、汽车以及空压机等大型机械六部,首先使填沟造地工程如期进入实战阶段。
20年4月,填沟造地骨干工程启动运转。樊水沟上下,机声隆隆,车水马龙,艰苦奋战,热火朝天。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冰雪严冬,人歇机不停,造地不停步。深沟被一截截淹没填起,平畴大田被一段段建起。
20年8月,“老母掌沟”塘坝工程通过投标承包,按照图纸设计开始上马。引水隧道工程相继进行。
与此同时,某某村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全民上阵,大搞植树造林,决心让一道道山岭披上绿装。
……
三、众志成城
“好梦初圆”
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艰苦奋战,某某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好梦初园”,八大工程初现端倪。
填沟造地工程是某某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骨干项目,工程之大,旷古未有,为此,他们以极大的精力和投入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动用土石55万方,投资370余万元,在樊水沟造出土地160余亩;同时,在20年春季全部进行了培熟,并分别种上了玉米和蔬菜,使偌大一块北国“平原”展现在某某群众面前。他们按照计划,再战今年一冬,使樊水沟下段80亩大田如期实现。
塘坝工程到目前基本建成。坝高23米,坝长120米,坝顶宽5米,工程总量1.38万立方。
这项工程,不仅为农业产业实现水利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其坝基为将来开通旅游线路打下了基础,同时为“老母掌”发展旅游业打开了交通大门。
经济林与生态林工程历经一年时间,已建成林业生产基地1030亩。其中,退耕还林430亩,植造“晋龙”一号、二号核桃优良品种34000株,占应退耕770亩的近60%,20年底将全面完成退耕任务。水土生态涵养林已建成600亩,占计划1500亩的40%,植造侧柏10万株。
排洪渠工程现已完成300余米,占工程总量的10%。
引水隧道工程全长160米,净高4.2米,宽4米,工程总量6000余方,现已基本贯通。
田间道路工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为此,该村经过去冬今春的建设,投资4.7万余元,建成交叉成网的田间道路13条,总长5公里,使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车辆驰行的宽阔大道。
旅游休闲度假村工程目前已与沁水县郑村乡王街村初步达成联合开发的意向(因“老母掌”属王街村辖境),并以皇城相府旅游景点为轴心,与周边史山、郭峪、大桥等村联合发展旅游产业,以此形成规模性的产业基地。
此外,高科技农业园区也正在筹划设计之中。
四、几点借鉴
总结某某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大胆发展思路与成功实践,在以下四个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必须由资源型向持续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就阳城而言,大凡富裕起来的农村,普遍是依托地下资源,很少在地面资源上作文章,尤其是土地资源。这些村重工轻农,弃耕土地,撂荒耕地,形成恶性循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煤炭资源是有限资源,挖空后何以生存?某某村力开先河,并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值得借鉴。
第二,因地制宜,大胆作为,是某某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鲜明特点。在当今经济大潮中,填沟造地往往要被人们视为在做“学大寨”的蠢事。当时,这一举动,不仅在少数村民中,而且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对此都顾虑重重。然而,某某的干部认准了一条理,那就是,没有土地,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地。某某的实际,就是要造地,造出地,千秋万代是“金板”。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借鉴。当然,各地都有自己的实际,不可能照搬某某的模式去发展,但因地制宜、走持续发展之路却是永恒的。
第三,危而思进,艰苦创业,是某某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动力。他们在富裕起来之后,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敏锐地审视到失去煤炭资源后的严重危机,从而积极应对、大胆作为。填沟造田就是一项积极应对危机的成功实践。它利在当今,造福后代。如此巨大的工程,平畴数十公顷的高效农田,无论在某某,还是在阳城全县,绝无仅有。我们深信,规划全面实现后,某某村必将是一个“山上山下一片绿,北国水乡赛江南”的富庶之地。
第四,德政工程,民心所向。某某村的这一有效作为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党心。工程开始之初,虽然在少数村民中存在着疑虑,但随着工程建设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偌大一块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之后,某某的群众振奋起来了,纷纷自觉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同时,不少村民还主动提出再集资的要求。令人欣慰的是,在村办香园沟煤矿行停产关闭的一段时间里,某某村曾一度人心恐慌,民心不安。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后,尤其是当群众看到广阔的前景后,思想焕发,一心创业,使全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篇6:道路调查报告
从现实生活中和书本中我们看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武汉这个超大城市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在武大门前的拥堵现象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对此感受颇深。在本次交通调研实习中,我在八一路珞狮北路交叉口这里负责珞狮北路直行和右转的车辆,通过本次观察发现了不少交通问题,同时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这次调研时间采取了早高峰和晚高峰两个时段,通过记录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数量绘制出流量表。如右图所示,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两条道路的通行量十分巨大,然而道路宽度是一定的,所以会造成大量拥阻。在调研过程中.
我发现的问题有:
1、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落后,交通组织和管控水平不高,措施不完善,形成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三种类型混合的现象,例如非机动车在人行道上走,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走等。
2、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红绿灯没有充分发挥合理的交通指挥和疏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各方向红灯、绿灯时间设置的不合理,有时候会过长、有时候会过短,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拥堵现象。
3、公民交通意识薄弱、普遍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高峰时段行人、非机动车等不顾红绿灯,组成一团就直接穿过马路而导致机动车辆尽管是绿灯也没有办法前行。
4、另外在此次调查中,通过的车辆大多是私家车。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小车就成为了人们的代步工具,我认为这是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
5、道路容量不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珞狮北路和八一路在武汉市都是比较重要的的路线,但是容量明显与其地位不符。
解决办法:
从宏观上讲,应从城市道路规划和管理两方面讲。
在城市道路规划上,不能只看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应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预估到以后的社会发展和交通状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做出的决策才会更加合理。
在道路管理上,应该通过仿真交通系统的模拟,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相关条例。不能一味的照搬先进城市的模式,而应学习他们的经验化为己用。
认真贯彻落实以上两方面内容,则会是整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得到缓解。 从微观上讲,我们回到该交叉路口问题上。
首先要做的是将红绿灯时间设置合理。对信号控制系统进行系统评价,合理安排好时间,这样才能使行人、非机动车辆、机动车辆井然有序的行进。
然后是拓宽道路宽度,增加道路容量。通过对流量表的分析,很容易发现其实际流量与道路容量严重不符,因此拓宽道路宽度也是一种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
再次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数量。正是从政府部门出发,应该制定相关的策略鼓励市民少使用私家车,多用公共汽车。 接着就该提高公民的交通意识了。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广大市民 学习交通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不要做违法违纪的事情,不要乱穿马路。
最后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办法。
篇7:道路调查报告
xx县农机局
3月初,为摸清我县机耕道路建设现状,县农机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10个乡镇的机耕道路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及建议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xx县地处xx江淮丘陵东部,全县耕地62万亩,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机耕道7142.2千米,其中3m以上水泥路面270.8千米,砂石路面2488.8千米(其中:3米及以上723.6千米,3米以下1765.2千米),其他路面(包括土石、三合土等路面)4382.6千米。路面质量较好的有568.4千米,占8%;路面质量一般的有3859.4千米,占54%;路面质量较差的有2714.4千米,占38%。总的来说全县现有机耕道路的主要特征是:路窄、坑洼不平。目前xx县机耕路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常有农机事故发生,成为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瓶颈。据测算,全县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转移时,因地块小和机耕路不畅通,使农机田间作业的有效利用时间降低20%-30%,每年造成无效油耗近1500吨,还加大农业机械的磨损。近几年来,我县虽然进行了公路“村村通”工程,部分涉及到“村村通”的农田机耕路得到了解决,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五年新修机耕道路2429千米,近几年在中央及各级政府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发展较快,XX年全县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58064台,联合收割机达到1693台,农机从业人员达到7万人,实现农机服务总值4亿元,增加值2亿元。如果机耕道路建设滞后,势必会影响农机的田间作业效率和效益,影响党和政府对农机化政策的落实。
二、乡村机耕道路建设缓慢的主要原因
1、规模集约化生产意识不强,维护措施不力。一方面,实行农村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丘稻田分成几块,农户对田间机耕道路的维护越来越少,有的为拓宽种植面积,将田埂挖得越来越窄,连行走都不方便;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外出经商或务工的人数日益增多,农田出现荒芜,机耕道路缺乏维修,甚至被人破坏也无人问津。同时政府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和维护本村机耕道路建设。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投入不足。由于地方财政吃紧,用于乡镇机耕道路建设的投入很少。近年来,全县的城镇建设、公路建设有较大改观,但乡村道路投入仅限于修修补补,对田间机耕道路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3、机耕道路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全县现有机耕道路都兴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机耕道路特别是田间道路主要用于人、畜力车的通行。加之多年来自然损毁和养护不力,致使一些大中型农业机械根本无法通行。
三、措施及建议
1、要有农田机耕道建设的规划。农田机耕道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量大面广任务重,国家应列入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计划,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必须作出具体的建设安排,把它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积极引导和多方筹资,建立良好的投入机制。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将本村机耕道路建设作为“项目建设”来抓,加大投入力度。坚持“民办、公助”的筹集原则,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群众投入为主体、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投入为驱动的“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
3、要明确农机部门来牵头管理服务。农田机耕道建设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农机部门基层网络健全,农机专业人员具有管理优势,机械使用性能清楚,机械作业对道路的要求熟悉。因此,要明确农机部门来提供机耕道建设的规划、规格要求、项目核报等牵头服务。
篇8:道路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城区总让人“堵”得慌——交通堵,在上下班时的交叉路口、节假日内的中心地段,交通经常被堵塞;就学堵,学校上下学人流如潮,城区交通每天都要“溃坝”;看病堵,上市人民医院住院部要侯半天电梯,等等。因此,我们小组对交通道路黑点堵塞的原因做了一次详细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家长、路人及邻居调查附近交通堵塞黑点
2.上网查找交通堵塞原因及方案
3.结合堵塞情况确认堵塞原因
4.了解交通堵塞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资料整理
(1)采访邻居或路人
交通堵塞黑点:
(2)交通堵塞的原因及时间段:
1号地区:
位置:东风中学(东城幼儿园)门前 ,德胜路
时间段:7:00a.m—8:00a.m
堵车状况描述:家长送孩子上学(高峰期)。
2号地区:
位置:东怡园门前,兴泰路
时间段:11:30a.m—12:00a.m,5:00p.m—6:30p.m
堵车状况描述:没有红绿灯且在小学放学和花园地点,车辆要等人过了才能继续行驶。
3号地区:
位置:德兴小学(洋洋幼儿园)门前,兴盛大街。 时间段:7:30a.m—8:30a.m
堵车状况描述:人们上班及家长送孩子上学。 四、交通堵塞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增加了通勤的时间,使得可用于工作(生产)的时间减少,而造成驾驶人及该区域经济上的损失。
导致驾驶人感到愤怒及烦躁,
增加了他们的压力,而进一步损害其健康。
浪费燃料及污染:引擎在塞车时仍不断运转,持续消耗燃料,并且在堵塞的时候,车辆必须不断加速、煞车,增加燃料的耗费,因此交通堵塞不仅浪费能源,也造成空气污染。
造成都会区的生活品质降低,而导致居民大量迁至郊区(即所谓的郊区化)。
难以应变紧急状态:当有紧急需要时,可能因为交通堵塞而难以达到目的。
四、解决方案
3. 收费
4.国外各大城市解决塞车之道:
纽约:
到纽约曼哈顿上班的人,是从家里开车到市郊地铁站或火车站再换乘地铁或火车进入市区,在市内的活动靠公共汽车、地铁和出租汽车。曼哈顿许多街道只有持特殊牌照的车辆才能停车上落货和上落客,其他车辆停车就予罚款。
东京:
家用汽车平日存在车库,人们上下班还是乘地铁。一则是只有乘地铁才能准时上班,二则是公司里总经理和董事长二人才有车位。
伦敦:
政府发出交通白皮书,公告市民:为了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在20xx年起提高停车费用,城市内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
篇9:道路调查报告
目前,农村小城镇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稳步实施中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流动人口、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快速递增,这一现象加剧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间的社会矛盾更加突出,这一矛盾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阻碍着小城镇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着这一社会热点矛盾,特别是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它越来越明显,解决这一矛盾已不在是某一个部门或是某个人的愿望,而是整个社会在建设进程中的迫切要求。“人、车、路、交通环境”能不能和谐、统一发展已成了衡量城市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些年我对交通管理工作的了解,提出对我县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应如何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对策:
一、**县城区面临的道路交通管理现状
**县是一个总人口不到11万人的小县,城区位于漾濞上街镇,面积约1.33平方公里,人口约10408人。
1、漾濞县城道路总体概况;漾濞县城有环城路、为民路、新建街、金星路、商业街、农民街6条主要城市街道,其它有文化巷、来龙巷、北门巷以及仁民街等胡同里巷,总公里程6.41公里,城区街道全部为沥青路面,有路灯照明,绿化仅为两边行道树。有4个十字路口,两处交通信号灯和执勤岗亭,城内无公共停车场,仅在新建街设临时停车线,有停车泊位40个,主街道新建街宽10米有中心标线,为民街宽10米,思想汇报专题划有中心标线,但无标志,平均街道宽 7.1米,整个城市网络骨架呈自由式结构。
2、**县机动车拥量及县城内交通状况;20xx年5月止全县机动车总数为3461辆,其中货车238辆,客车55辆,农用车365辆,拖拉机223辆,摩托车2449辆,全县交通警察13人,人均管理机动车266辆,城区日平均交通流量5533车次,人均管理425.61车次,全县机动车驾驶员4152人,人均管理319.4人,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地人遵章率只有55%,驾驶人遵章率75%,城镇居民日均出行量为6500人次,县城街天交通高峰期人流量8300人次,车流量达20xx车次,全县共设两个客运站,拥有8辆远郊公交车,由于漾濞城区没有专门的停车场供车辆停放,所有车辆沿街摆放,小贩以路为市,再加上停放的大小车辆经常乱停乱放,阻碍交通,是漾濞县城的交通乱点、堵点及事故隐患所在。
二、小城镇建设中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直接原因引发的思考
“人、车、路、交通环境”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四要素,不论是哪一个要素的滞后发展都会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甚至阻碍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一)关于“人”的思考 人是交通中的主体,没有人无所谓交通,而人对交通的不理解、不尊重,就会导致产生混乱的交通秩序,使日常的各项工作都无法开展,我县城道路交通管理中交通参与者的主要表现有: 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城市交通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农村县城的交通日趋城市化,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都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停留在过去小城镇交通意识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良好的交通习惯,甚至不知道红灯停、绿灯行,以及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区别,只图个人方便,不顾交通大局。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山区农村进入城区的交通参与者,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更是全然不知或知之甚少,他们把在农村长期形成的走路、开车的不良习惯带入城镇,对交通警察的正常交通管理不以为然,甚至疑惑不解,我行我素,对交通信号灯及交警的招呼漠然置之,对驾驶员的喇叭声不闻不问,再加上赶集的村民们无视交通秩序,随意摆摊置点,更使交通秩序异常混乱,异致了各种交通占道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街天,城市街道成了大卖场、垃圾、废弃物满地狼籍,造就了城市的脏、乱、杂。
(二)关于“车”和“交通环境”的思考
1、城市规划与交通发展不同步,交通设施滞后。在近几年来漾濞县的小城镇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坑洼不平的乡村道路也随之飞速发展,县内机动车拥有量也在随着供求的需要急剧增加,与相应的公共设施不能同步发展。
(1)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公共设施的建设都远远的不能满足这种增长的需要,城区道路窄,人车混行,使本已超负荷的道路显得更加拥挤,再加上商贩林立,10米宽的路面被占去5米,有效路面更加窄小,加上行人购物等,机动车几乎不能行走,特别是在街天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2)交通规划不全,导致了车位不够,许多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随意性非常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政机关、政府部门,个别驾驶员更为突出,无视交通规则,当街停放。
(3)城市建设规划不长远,建筑新设施必先占用或破坏一部分公路,忽视交通,减少公路使用期限,大大的降低了公路应有的通行率和使用率。
2、违反交通法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城市和居民的需求各种因素导致了近几年漾濞县境内三轮摩托车迅猛增加,而这些三轮摩托车驾驶员大部分都是一些剩余劳动力或外来人口组成,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驾驶技能不高,有的甚至没有驾驶证就开始驾驶三轮摩托车,导致三轮摩托车驾驶员不了解通行条件,不了解停车规定以及其他规章制度新形势下转变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
篇10:道路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停车难、乱停车、交通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等现象成为了城市通病。城市交通状况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为了解遂宁城区的交通状况,近日,国家统计局遂宁调查队开展了遂宁城区交通道路情况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遂宁城市交通环境总体有较大改善,但随着车辆的与日俱增,拥堵现象日趋凸现,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应引起重视。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和面访的方式进行,共抽取调查样本400个,其中城市居民300人(包括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在职人员和市民),出租车司机100名,同时还走访了部分交通管理、执法部门。共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为98%。
二、城区交通现状
截止20xx年底,市城区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87万人,市城区建成区人口43万,机动车保有量10.45万辆,新增汽车1.4168万辆,同比增加了117%,是建市23年来年平均数的7.7倍。此外市城区还拥有客货人力三轮车、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近10万余辆。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计算,遂宁现有机动车数量需要6252个停车位,可供社会车辆通行的道路里程140.527公里,然而目前市城区仅有3000个停车位,比需求量少了一半多。
三、民意调查情况
1.调查显示:在市民平常出行方式中(多选题),有62.8%的人是坐公交车出行;47.4%的是步行;26.5%的人骑自行车出行;15.8%出门是开私家车;12.2%是骑摩托车出行;。
2.在遇到拥堵情况的.调访中,受访者表示经常遇到的占52%;偶尔遇到占45.9%;没遇到的占2.1%。
3.在问到“您觉得什么时间最堵”时(多选题),调查显示: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52.9%的认为17:00—19:00时段是路口堵塞最严重的时间;有20.4%的认为在早晨7:30—9:00的上班高峰期,多数路段路口会发生车行缓慢或者不间断的拥堵现象。
4.认为拥堵给工作、生活带来的影响很大的占25%;比较大的占25.5%,一般的占42.3%,无所谓的占7.2%。
5.在问到“您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拥堵”时(多选题),65.8%的受访者认为车辆增多是造成交通堵塞的最主要原因,这与遂宁近几年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有关;48%的认为是司机不规范驾驶;13.3%的认为是由于交通指挥不力;0.5%的认为是停车难;73%的认为道路太窄;30.1%的认为是出租车乱超车、占道,44.9%的认为是行人横穿马路造成的。
6.在问到“您觉得城区现在堵车情况严重么?”时,认为很严重的20.9%;比较严重的占35.2%;一般占30.1%;不太严重的占12.8%;不严重占1.0%。
7.在问到“您认为城区拥堵主要地段有哪些?”时(多选题),71.9%的受访者认为是滨江路;67.3%的认为是凯旋路;34.7%的认为是育才路;24.5%的认为是和平路;43.9%认为是其它地段。
四、城区道路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
1.道路网络结构不合理。一是遂宁城区道路整体布局呈平面交叉结构,立体交通严重缺乏;二是现有道路通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河东新区、工业园区的道路,由于人口居住少,通行量小;三是过多的交叉路口形成交通冲突点,滨江路、凯旋路、育才路等路口流量大、人车混行,影响了通行效率。
2.城市静态交通体系建设力度不够。据调查,20xx年至20xx年规划新增停车场54处,面积约39万㎡,可停放机动车1万辆左右。1985年至20xx年建市间仅规划建设停车场22处,面积约9万㎡,仅供停车3000辆左右。近几年,虽然停车场数量和停车面积增长较快,但绝大多数分布在河东新区、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三园区目前总人口不多且居住相对分散,停车场利用率不高。主城区停车场少,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目前,市城区仅有3000个停车位,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计算,需要6252个停车位。
3.部分停车场改变了用途。据初步调查,仅20xx年主城区建成的停车场就有9处(面积约17224㎡、可停车494辆)已改为营业用房或仓储等。停车场改变用途,增加了停车困难。
4.地面和地下停车收费差异大。绝大多数车主认为地面停车2元/车次,既价格便宜又停车方便,地下停车是按小时收费,价格偏高,因此不愿将车停到地下,造成部份地下车库有车位无车停的状况。
5.对出租车、公交系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遂宁城区对公交系统没有相关的优先政策,对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不大,公交系统相对不够发达。且公共交通在结构上不尽合理,公交系统规划缺乏整合,缺少首末站和换乘枢纽站,客运盲区较多、站场数量不足,导致公交系统整体效率偏低,无法发挥运载最多乘客量的功能。对出租车行业管理不够,缺乏自律,存在出租车随意停车、掉头等情况,对道路交通也造成了的一定程度的影响。
6.市民交通文明素质程度偏低。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机动车强行并线、强超强会等交通违法现象非常普遍,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导致道路堵塞,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效率。
五、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1.解决路网布局与城市地理结构不对称问题。城区道路交通建设要符合城市地理结构,应逐步规划和建设立体交通,如人行天桥、地下过街通道等,逐步解决平面交叉结构和人车混行的问题。
2.恢复原有地下停车场的停车功能,减轻地面停车压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违规改变停车场用途的行为予以清查纠正,并责令其恢复停车功能。对原规划建设为停车场,后经业主私自改造后,不便于车辆停放的地下停车场,要在规划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修缮后用于停车。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将地下停车场停车位情况及时在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方便车辆停放选择。
3.鼓励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市政府要出台类似市场改造的相关优惠政策,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鼓励单位、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同时鼓励市城区具备停车条件的各企事业单位有偿对外开放停车场。
4.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缓解拥堵的交通设施。一是加大对交通违法的处罚力度。重点处罚道路上乱停车、乱掉头、乱左转和自行车、电动车、人力三轮车闯机动车道、闯禁区、闯红灯、逆向行驶、横穿马路等违法行为,以提高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遵章率,确保各行其道,切实解决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的突出问题;二是加大交通科技投入,科学设置交通信号。在现有信号控制、视频监控、交通诱导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提高车辆的通行速度,避免造成拥堵;三是推广隔离护栏。在信号灯路口,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护栏,在商贸繁华区,增设行人护栏;四是增设信号灯控制系统。根据路口流量、道路交通事故等情况,在经济开发区1号路、开善寺路口、滨江路界福路口、北河街口、银河路与318线交叉口等增设信号灯。
5.解决商务区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问题。一是对德胜路、育才路的公交车实行单向通行;二是在城河北巷实行单向通行;三是在凯旋路、德胜路、育才路的高峰时段实行禁止左转(或右转、或单向通行);四是取缔德胜路、育才路的占道停车位。
6.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通过新闻媒体和公益宣传广告,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宣传政府在改善道路交通环境中的新举措和有关规定,以及交警部门的各项管理措施,改变部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知识淡薄,交通素质不高的情况,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篇11:道路调查报告
我们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然而,在这个高速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一部分大学生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明显不够高,出现哈韩,哈日,崇洋媚外等现象。因此,研究调查新时期大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的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并根据调查的现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使大学生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政治实践,有针对性的地对大学生进行加强和改善学生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对提高广大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以及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
调查时间:20xx年
调查地点:洛阳理工学院
调查对象:全校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
一、前言
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他们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深层转型,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最优效用的主客观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高校学生有时候不能有效的抵御这些挑战,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倾斜,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方面出现许多问题,理想信念淡薄,出现了理想失落、信仰危机、精神支柱倾斜等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认真研究调查新时期大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情况,并根据现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使大学生更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政治实践,进而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我们小组对洛阳理工学院各专业进行了大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程度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0%。其中,在学科方面,工科占总数的64.3%;理科占总数的21.4%;工科占总数的12.8%,其他占总数的1.5%,在年级方面,大一学生占总数的37.5%,大二学生占总数的12.5%,大三学生占总数的42.%,大四占总数的17.5%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你认为发展应不应该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调查中,其中选择答案A.是应该的占70%,选B.我不知道的占25%,选C.不应该的占5%。由上述数据分析表明,我校约有七成半的学生赞同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走中国化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得益于不断地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性和希望,而其中选择不应该的只占一点,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2、对“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吗?”的调查中,选择答案A.不完善的有32.5%,选择答案B.完善的10%,选择答案C.比较完善的有37.5%,选择答案D说不清的有20%这个说明对于这个问题,数据表征不是太乐观,很多同学们认为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程度还是不足,选择肯定答案的人只占一成。这也能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各个方面都不可能过于完美。同时这也证明了社会主义不是万能的,是有它的不足之处的,我们要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去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对“您经常通过各种渠道(新闻联播,报纸,网络等)了解或关注国家大事吗?”的调查中,选择A.很少的同学有20%,选择B.经常的同学有37.5%选择C.偶尔的同学有42.5%。表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了解国家大事的人过少,一半的同学不经常去关心国家大事,这个结果是严峻的,身为大学生,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积极的参与了解国家大事。
4、对“您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吗?”的调查中,有20%的同学表示非常懂,有52.5%的同学表示对于此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有15%的同学表示只是知道这个概念而已,有12.5%的同学表示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从上述数据完全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程度,不了解何谈赞同,可是其中充分了解的同学只占两成,竟然有超过一成的同学丝毫不知道什么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学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程度还是不够的,这些缺少的宣传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
5、对“您是否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的调查中,选择A.一般的同学有47.5%,选择B.有的同学占总数的32.5%,选择C.没有的同学有20%从此调查说明了我们同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够坚定,认知不够清晰有坚定信念的同学只有三成多一点,影响这项调查结果的原因很多,比如宣传不到位,比如说在处理很多政治问题民生问题的时候让大学生失望。
6、对“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途径?”的调查中,同学们的了解途径都很多,大多同学都可以从多个途径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调查所表示的结果还是值得所有人满意的。
7、对“您认为你的个人奋斗将会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有何影响?”的调查中,选择A.没任何影响的同学占总数的22.5%,选择B.有促进作用的同学占总数的57.5%,选择C.有较大影响的同学占总数的20%。这项调查的结果也是比较让人满意的,有一半的同学认为个人奋斗将会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有影响,只要大学生有这种思想就会积极的参与政治活动,积极的完善自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可同时认为没有影响的同学占两成多,这些同学的态度是消极的,不被提倡的,学校要给这些同学多多宣传社会主义积极的一面,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8、对“您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的预测是怎么样的?”的调查中,选择A.消极的同学占总数的0%,选择B.积极的同学占总数的70%,选择C.不关心同学占总数的30%.从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社会主义前景比较乐观,他们也坚定不移地支持社会主义,也很看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这个结果是难得可贵的,这表示了大学生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程度是很好的,其中,有七成的同学对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抱有积极的态度,更好的是没有一个人还有消极的态度,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仍有为数不少(30%)的同学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示漠不关心。
综上所述,我校大学生对于走社会主义道路总体上是认同还是很高的的,但有些同学在部分具体内容上还存在认识不足,认识模糊,存在偏差等问题。有不少同学不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不够坚定,这些问题都是很严峻的也是不得不面对的,而且同时,学校对于社会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也是不够到位的,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开展大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十分必要,也相当紧迫。这就要求我校要积极探索教育途径,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思考与建议
在此次调查中可以分析出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程度,大多数大学生可以理解发展初期的不足与缺点,对于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还是很看好的,可是虽然其中的赞同居多,表扬居多,但是反对的怀疑的声音还是有的,还有很多同学的认识有一点不足与模棱两可的时候,这些都是党的教育和宣传的盲点。而在于大学生赞同的方面一定要保持甚至是做到最好,给大学生足够的信心与平台,为中国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最中坚的力量
总的思考和建议,可分为一下几点。
(一)大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表赞同,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正面态度,饮水思源,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广大学生从实践中深刻领悟到,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用鲜血誓言和生命做出的选择,更是当代大学生以亲身经历和感受做出的理性选择。而对于以后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也是有很大的信心的,这些结果让人很是乐观,可是也不能盲目的乐观,需要改善的还有很多。
(二)加强大学生对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程度的具体实施方法:
1、发挥课堂的育人作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知教育的针对性。
很多大学生不够了解特色社会主义,有的学生的立场也不够坚定,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放在课堂上解决的,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知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关键在加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路认知教育的主渠道。用社会主义教育大学生,就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道路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实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坚持以社会主义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课堂、进教材,使教育深入人心。从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创设一种平等交流的教育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社会主义道路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之中,融入到思想道德建设中,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亲和力,使建设社会主义真正成为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2、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注重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教育的参与性。
(1)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高校品味,加强校风建设,稳定高校校园、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校园文化所特有的教育引导功能、价值导向功能、思想道德塑造功能、智力开发功能、身心调节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抑制功能,决定了它在满足学生文化需求、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对学生价值的影响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应充分利用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手段,注重运用互联网络进行社会主义道路认知的培养,既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人、教育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激励人;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鞭策人,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重点,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深入学生的思想。
3、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知教育的实效性社会。
毛泽东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活动对于促进青少年融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在社会上形成共识,需要经过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过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只有被大学生所认知、所接受,并转化为人的自觉意识,才能在实践中履行;大学生也只有在深入了解社会,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产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实践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以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的教育为切人点,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相互关系,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好。
五、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大学生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程度不是太高,甚至有一小部分同学对于一些很基本的情况都不是很清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不够坚定,总体情况虽然好,但是个别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因此,学校对此应该要加强教育,不要让我们的学生走到社会后对于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什么都不清楚,这样一来对于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很不利的事情。这不是杞人忧天,这些都是重中之重的问题,现代政治中大多都是以公民的政治参与为基础的民主政治,没有公民的参与,整个政治制度就无法真正有效的运行起来,无法成为有效的政治实践。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历来是政治参与中表现活跃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重视大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积极宣传特色社会主义,做好各项工作给大学生们看到希望,使大学生能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从而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12:道路交通安全调查报告
一、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
xxx
二、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按照国务院关于城市道路规划的规定,中小城市人均占用道路面积715平方米,而安康城区人均占用道路面积仅为3.9平方米,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大量人口涌入城区,加之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已成为交通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
(四)路网建设和交通设施非常滞后。主干道、次干道路线开口较多,部分道路宽度不足,造成整个市区通行率下降。城区整体道路规划不合理,无立交天桥、无地下通道,导致人车混行,安全隐患突出。
(五)交通管理警力严重不足。机动车辆和驾驶人员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而交通管理警力严重不足,按照公安部的规定缺编200余人。对交通管理的经费投入较少,科技管理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
三、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全方位交通管理格局,发挥城市交通管理的综合效能。在政府机构中,要设立跨部门的城市交通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制定城市交通管理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规划、建设、交通、公安、城管、环保等与城市交通相关部门的道路规划、建设、管理、运输、交通秩序、交通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以解决城区交通多头管理的问题,理顺有关职能工作关系,整合管理资源,形成管理合力。同时,应成立城区交通研究机构,加强交通流量、流向的调查分析和有关问题的专门研究,提高交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道路设施与路网结构。增加道路供给,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关键措施。区政府及城建部门应积极主动向市政府及市级规划、城建部门汇报联系,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城区主次干道建设步伐,提高路网密度,优化路网结构。从城区目前情况来看,首先要加快城区环城干道建设,解决过境车辆通行;其次是在马坎什字、东堤什字、电影院什字、白天鹅什字、大桥头两端建立立交或地下行人通道,解决人车混行问题,加快交通流,缓解城区道路通行压力。
(三)合理调控交通需求,挖掘城区道路交通系统运用潜力。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开发强度的合理化,使城市区域之间发生与吸引交通总量和交通流分布强度相对均衡,合理规划商业区、商住小区,把交通过度密集的交通集散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如安运司及安运批发市场、秦巴批发市场、供销车队等,政府应尽快纳入市政建设规划,想办法分散到城郊。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改变目前交通站点分布不合理问题,增加和拓展公交车辆及线路,使其能够以快速便捷的服务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方式,要合理确定城区出租车的拥有量,使之与城市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引导、控制私家车的发展。
(四)加快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静态交通是整个交通运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中转站,静态交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交通可持续发展。对安康城区而言,一是要全面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政府要切实把这项社会公共事业拿到手中,组织公安、规划、建设、城管、财政、物价、税务等部门共同实施,并落实到位。要依据城市建设和交通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应安康城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坚持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边停车为补充的发展思路,从政策上予以倾斜扶持。目前,应在内规划建成白天鹅广场、东堤头、西堤头、江北等社会公共停车场。二是挖掘现有各类停车场。除了停车线规划外,部分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满足本单位及外来办事车辆停放的基础上,本着自愿的原则,可参与对外开放停车,办理相关手续后,对停放车辆可实施收费管理。三是全面清理并严格控制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对城区现有占道机动车临时停车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格控制审批新的路段,并定期进行评估,特别是新改造加宽路段,确保设置符合规范要求。
(五)加强道路开挖管理,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在进行道路改造时,力争将排水、供水、电力、电信、天然气等各种管线一次埋设到位,以避免对道路的重复开挖和修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市民的正常生活。
(六)严格执法,科学管理,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要坚持宣传教育与依法惩处相结合,把着眼点放在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上,坚持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着重综合治理;坚持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把静态管理当作治本措施来抓,坚持科学合理化分配现有警力,最大化发挥现有警力作用,树立严格执法管理理念,对不遵守交通规章者,坚持严管重罚。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交警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城区实际的车辆管理和分流方案,最大限度减轻和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争取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七)加大投入,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政府应提高交通管理工作经费在城市维护费中的比例。对警力不足问题,政府应尽快研究,最大限度给予解决。
(八)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文明素质。要建立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可否考虑将交通安全法规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真正做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从小抓起。其次,严把驾驶员培训考试关,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新驾驶员的整体素质。第三,要多层次、多渠道、大张旗鼓地加强社会面上的交通安全、交通法规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的主体意识和实际能力,从自身做起,杜绝闯红灯和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篇13:道路交通安全调查报告
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按照部、省交管局《关于调查上报县乡道路交通管理有关情况的通知》要求,安排专门人员对我市县乡道路交通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港市自然情况
东港市于1993年6月18日撤县建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地处黄海与鸭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隔江隔海与朝鲜共和国相望,是一个沿海、沿江、沿边的新兴港口城市。东港市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6个乡镇,3个农场;17个社区居委会,245个村委会。人口总数65万,面积2495.78平方公里。境内有201国道一条,东起丹东市四道沟,西止与庄河市交界处,全长约88公里;省道大盘线一条,南起孤山镇与201国道交接处,北至岫岩县交界,全长约24公里;县级道路10条,全长约314公里;乡级公路53条,约540公里。
全市有机动车45000余辆。201国道是连接丹东市、大连市主要干道,平均日流量可达8000余辆。2003年至今由于沈大高速公路封路,车流量巨增,平均日流量可达10000余辆。县级公路日流量为3000余辆;乡级道路日流量达1500余辆。
二、东港市目前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状况及存在主要问题:
1999年6月,东港市交警大队按照公安部和省厅交管局的统一要求,在国道201线东港段开展创建平安大道活动,在88公里的路段上组建了3个公路巡警中队,每个中队各配备10名民警和3台警用巡逻车辆。按201国道的里程划分了各中队职责范围,每个中队约30公里。但按区域划分,3个中队的管辖范围分别是919.44平方公里、662.91平方公里、669.32平方公里。按管辖范围计算,每位民警管辖区域范围约75平方公里。按国省道路、县乡道路里程算,全市共有道路966公里,按公路巡警中队30人毛算,平均每个人管辖32.2公里,按实际上路面每个中队8人计算(有两名民警专门处理事故),平均每人管辖40.25公里。鉴于上述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警力不足。根据实际警力和道路里程情况看,每人平均管理30-40公里路段,很难做到管理到位。
2、无牌照车辆多。尤其是两轮摩托车无牌照占有较大比例,据不完全统计,无牌照摩托车将近1万台,约占摩托总数的1/3。
3、无证驾驶机动车人随处可见。由于警力不足,管理不到位,农村不少人购买摩托车后,不能及时考取驾驶证,无证到处乱骑。
4、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尤其是农村集市,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载人现象比较严重。
5、交通安全意识差。由于交通安全宣传没有形成社会氛围,只限于交警自身,因此,覆盖面受到局限,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不到位。
6、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农村人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任意横穿道路、骑自行车突然猛拐等。
7、交通安全设施不足。县乡道路,尤其是乡级道路无交通标志、标线。
8、公交车辆少。有不少村无公共汽车,既使有的村通公共汽车,也只限于每天一个往返。
9、乡镇无交通安全委员会,交通安全无人问津。
10、科技管理手段差,缺乏先进设备,主要靠人管。
三、县乡道路交通违章和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
(一)交通违章:
在县乡道路交通管理中,违章现象较为突出的行为有:
1、无证驾驶;2、酒后驾驶;3、农用车载人;4、货车超载;5、拼装车、改型车上路;6、报废车上路;7、逆向行驶;8、超速行驶;9、不按规定超车;10、不按规定会车;11、夜间行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12、乘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
(二)交通事故特点分析:
20xx年,我市县乡道路上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51起,死亡14人,受伤30人,直接经济损失在7.4万元。交通事故主要特点是:
1、从时间分布看,12时至24时为高发时段,共发生交通事故38起,占75%,零时至12时发生交通事故13起,占25%。
2、从路段分布看,乡路事故突出,共发生30起,占59%,县道发生21起,占41%。
3、从肇事车辆分布看,两轮摩托车21起,占41%,农用车15起,占29%,大小货车10起,占19.6%,出租轿车5起,占9.8%。
4、从事故发生形态看,正面相撞、侧面相撞、尾随相撞是全年交通事故形态的主要表现,以上三种形态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45起,死亡12人,分别占全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8.2%和85.7%。
5、以事故的性质分析,肇事后,不报案逃逸的占多数。
事故主要原因是:
1、无证驾驶无牌两轮摩托车和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两轮摩托车在农村发展较快。据统计,我市有两轮摩托车3万余台。不少农民因交通意识差,购买摩托车不上牌照,不考驾驶证就到处骑,加之不少农村不通公共汽车,两轮摩托车便承担起接送任务。在县乡道路的临时车站处,常常聚集了一些两轮摩托车搞出租。在21起两轮摩托车事故中,无证、无牌10起,占47.6%。
2、农用车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另一个原因。由于农用车价格低廉,发展较快,一些农用车驾驶员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加之车况差,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比例高。
3、货车超载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在10起货车事故中,因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6起,占60%。
另外,车辆超速、违章超车、违章会车、酒后驾车、不按规定让行、行人横穿车行道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意见和建议
为加强县乡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我们认为:
1、增加警力。根据县乡道路情况看,我市县乡道路近900公里,应设置3个中队,每个中队设10人左右为宜,以强化县乡道路的管理能力。
2、户籍化管理。在乡镇、村设立交通管理警务室,交通民警实行驻村责任制,负责交通安全教育、车辆管理等,并进行跟踪考核。
3、建立群防制度。实行专门力量与群众力量相结合,乡镇、村都要建立由交警参加的专门组织,抓好群众的交通安全教育。
4、在乡镇成立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使乡镇政府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日程,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文明村、文明户评比中,作为一票否决内容。
5、县乡道路要增加交通安全设施。
6、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增加农村公交车线路和班次,解决农民乘车难问题,杜绝农用车、两轮摩托车违章载人问题。
7、增加科技管理投入,设置电子监控设备、电子提示设备和自动监测设备和无线电通讯设备。
五、几年来道路交通管理的具体做法
1、强化公路巡警中队建设。1999年6月,组建了3个公路巡警中队,每个中队10人,3台巡逻车,组建了中队党支部,每个中队配备3名领导,修建均为二层楼的办公用房1000余平方米,建立了食堂、浴池、小洗衣房等,实行了警营化管理。
2、强化了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的建设。全市在201国道沿途建立交通安全村21个,交通安全学校14所,民警实行包村(校)责任制,做到了组织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内容落实。2001年黄土坎中心小学被省公安厅、教育厅评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
3、强化公路巡警中队值班备勤和事故处理工作。晚上和节假日、双休日,中队都有2人值班,其余警力备勤,对201国道进行24小时监管,做到了白天见警车,夜间见警灯。另外,我们在中队配备两名事故处理员,对发生在辖区内的交通事故,先期进行现场勘查。中队对一般以下事故直接进行处理,保证了快速、高效。
4、强化各种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大队制定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处置预案》、《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预案》、《交通事故快速救援预案》、《治安、刑事案件先期处置预案》、《各警种联系制度》等,并每年组织1-2次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公路巡警中队的实战能力。
5、强化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先导作用,在市电视台、电台设立专栏,以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社区为平台,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图板、挂图、宣传单、宣传车、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交警杯少儿书画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万人签名等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文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目的。
6、强化事故黑点的排查治理。在每年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对事故易发点段进行排查,积极向政府提出整改建议,主动协调其他部门进行治理,2003年以前排查出的黑点治理率达100%。
7、强化农用车违章载人的管理。针对农村集市农用违章载人的问题,每逢乡镇集市辖区中队集中警力,严格查处农用违章载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取缔。保证了辖区内连续6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 改善建议书
★ 改善的范文
★ 模具改善计划书
★ 营养改善计划
★ 公司改善提案
★ 个人工作改善范文
★ 改善环境工作总结
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报告(集锦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