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除杂质知识点

时间:2023-02-14 03:40:19 作者:一闪一闪雪花酥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一闪一闪雪花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高中化学除杂质知识点,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高中化学除杂质知识点,供大家阅读。

篇1:高中化学除杂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除杂质知识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学好高中化学最有效的方法

1、首先是听讲。不论学习任何一门课,都离不了课堂,跟着老师的步伐,知识才能铭记,或许有些同学觉得老师不够好,尽管如此,课堂集中听讲也会对你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积极思考。有些时候,老师不一定可以讲到所有知识,这是你就需要思考,不紧可以思考老师讲过的,你甚至可以尝试推测老师即将讲什么,当然前提是你不会因为思考而落下重要的知识点。

3、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上,老师会提问,学生需要回答,这时,只要你心中有了答案,一定要说出来,不要怕错,不管打错答对,你都会记忆深刻

4、思考笔记,回顾课堂。课堂上的某些东西很容易忘记,所以你需要做笔记,目的是为了下课可以回顾,不忘记。

5、做题。化学中有许多记忆性的东西,或许一些同学不发愁,但是对于不喜欢背来的同学,这是一个麻烦,所以为了可以是记忆清晰,不轻易忘记,多做题,在做题过程中慢慢记忆。

6、问题。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在做题过程中,思考过程中,总会遇到难题,自己无法解决,这时,你就必须问人,可以是同学,可以是老师,总之一定要问清楚,理解清楚才罢手。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

1、商余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于解答有机物(尤其是烃类)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类题目。对于烃类,由于烷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烷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烯烃及环烷烃通式为CnH2n,分子量为14n,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1,分子量为14n-1,炔烃及二烯烃通式为CnH2n-2,分子量为14n-2,对应的烃基通式为CnH2n-3,分子量为14n-3,所以可以将已知有机物的分子量减去含氧官能团的式量后,差值除以14(烃类直接除14),则最大的商为含碳的原子数(即n值),余数代入上述分子量通式,符合的就是其所属的类别。

2、平均值法

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3、极限法

极限法与平均值法刚好相反,这种方法也适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A,即其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100%(极大)时,另一组分B对应的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就为0%(极小),可以求出此组分A的某个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N平是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A,B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即N1

4、估算法

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而不是运算技能,所以当中的计算的量应当是较小的,通常都不需计出确切值,可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对运算结果的数值进行估计,符合要求的便可选取。

5、差量法

对于在反应过程中有涉及物质的量,浓度,微粒个数,体积,质量等差量变化的一个具体的反应,运用差量变化的数值有助于快捷准确地建立定量关系,从而排除干扰,迅速解题,甚至于一些因条件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题目也迎刃而解。

篇2:高中化学除杂知识点

高中化学除杂知识点

一、除杂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不能转变成其他物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杂质易分离。

4.复原:被保留的物质应能恢复原状。

二、除杂方法

1.物理方法

(1)过滤: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如:粗盐提纯。

(2)结晶:

①蒸发:适用分离溶质与溶剂,除去可挥发的杂质,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②降温:可溶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不同,从含NaCl杂质的KNO3中提纯KNO3。

2.化学方法

(1)转化法:将固、液、气体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2)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3)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4)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5)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6)置换法:类似于转化法,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3.除杂示例

(1)除去CuO中的C:在氧气流中灼烧。

(2)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3)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4)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注意】不能加稀盐酸,因为CaO能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

(5)除去Cu中少量的Fe: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化学方法——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过滤。【注意】不能加硫酸铜溶液,否则容易导致除杂不彻底。

(6)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①加入铁粉(铁丝);②过滤。

总结:

(1)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2)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①溶解;②过滤。

(3)将两种可溶物分离:见“溶液”单元的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

(4)在溶液中,杂质有盐的时候,可以考虑把盐变成水、气体、沉淀。

三、除杂清单

1.气体的除杂

2.固体的除杂

3.液体的除杂

四、鉴定的常见方法

1.氧气的鉴定方法: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氢气:

点燃,气体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3.二氧化碳: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2。

4.三大可燃性气体的鉴定:

点燃,通过无水硫酸铜CuSO4,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顺序不能颠倒!)

H2:生成物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生成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H4:生成物既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不可以根据气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来鉴别气体。

5.水的鉴定:如果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液体中含有水。

6.碳酸根的鉴定: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碳酸根离子。

7.鉴定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8.鉴定Cl-: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l-。

9.鉴定SO42-: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42-。

10.鉴定CO32-: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32-。

11.鉴定HCO3-:同上。

12.鉴定Cu2+: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说明含有Cu2+。

13.鉴定Fe3+: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

14.鉴定H+:

①借助石蕊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小于7,说明含有H+。

②加入碳酸盐(如CaC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

③加入活泼金属,如果金属表面产生气泡,并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后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含有H+。

④加入Fe2O3(铁锈),如果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H+。

⑤加入难溶碱,如果逐渐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颜色还会发生变化),说明含有H+。

15.鉴定OH-:

①借助石蕊、酚酞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蓝、酚酞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大于7,说明含有OH-。

②加入CuSO4,如果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含有OH-。

③加入Fe2(SO4)3,如果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OH-。

④可以参考“碱的通性”中的第四条,使溶液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16.鉴定水:通过白色的硫酸铜,如果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CuSO4+5H2O=CuSO4·5H2O)如果要鉴定多种物质,必须把鉴定水放在第一步。如果除水,必须放在最后一步。

17.鉴定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如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并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

18.鉴定NH4+:以氯化铵(NH4Cl)为例,把NH4Cl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是铵态氮肥。

19.蛋白质的鉴定: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20.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21.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应用例题

例1.汽水中含二氧化碳(CO2)、水(H2O)。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金属单质

B.都是非金属单质

C.都是氧化物

D.都是碱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氧化物的概念题,只要明确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 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答案:C

例2.气凝胶的应用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最受关注的十大新闻,气凝胶的主要成分 是二氧化硅,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解析:这道题仍然是考查氧化物的概念,只要能写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结合氧化物的概念就不难判断二氧化硅应该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答案:D

重要的化学物质

1.空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是混合物。

2.氧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固体和液体均为淡蓝色、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后两个性质决定了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3.二氧化碳: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固态二氧化碳(干冰)会在-78.5℃以上直接气化并吸收大量的热;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篇3:高中化学除杂的知识点

高中化学除杂的知识

1、气态烷(气态烯、炔)

除杂试剂:溴水、浓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操作:洗气

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

原理:气态烯、炔中不饱和的双键、叁键可与上述除杂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溴代烷

2、汽油、煤油、柴油的分离

(说白了就是石油的分馏)

除杂试剂:物理方法

操作:分馏

原理:各石油产品沸点范围的不同。

3、乙烯(CO2、SO2、H2O、微量乙醇蒸气)

除杂试剂:NaOH溶液 - 浓硫酸

操作:洗气

原理:CO2、SO2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而被除去,乙醇蒸气NaOH溶液中的水后溶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

4、乙炔(H2S、PH3、H2O)

除杂试剂:CuSO4溶液 - 浓硫酸

操作:洗气

原理:H2S、PH3可与CuSO4溶液反应生不溶物而被除去,剩余水蒸气可被浓硫酸吸收。

5、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分离

除杂试剂:物理方法

操作:分馏

原理:沸点不同。

6、溴苯(Br2)

除杂试剂:NaOH溶液

操作:分液

原理:Br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7、硝基苯(HNO3、水)

除杂试剂:水、

操作:分液

原理:等于是用水萃取硝基苯中的硝酸,具体原理见“萃取”。

TNT、苦味酸除杂可使用相同操作。

8、气态卤代烃(卤化氢)

除杂试剂:水

操作:洗气(需使用防倒吸装置)

原理:卤化氢易溶于水,可被水吸收,气态卤代烃不溶于水。

9、乙醇(水或水溶液)

除杂试剂:CaO、碱石灰

操作:蒸馏

原理:CaO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Ca(OH)2,故只会蒸馏出无水的乙醇。

10、苯(苯酚)

除杂试剂:NaOH溶液

操作:分液

原理:苯酚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系强极性离子化合物,不溶于苯而溶于水(相似相容原理)。

11、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

除杂试剂: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

操作:蒸馏+分液

原理: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四者共同存在于反应容器当中。

由于存在催化剂浓硫酸,所以水、乙醇不会被蒸发出体系,此时乙酸与乙酸乙酯同时被蒸发出体系,并冷凝滴入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容器中,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溶于水、不溶于乙酸乙酯的乙酸钠,从而与乙酸乙酯分开。

下一步只需要进行分液即可除去水溶液,得到乙酸乙酯。

12、乙酸乙酯(水或水溶液)

除杂试剂:物理方法

操作:分液

原理:二者密度不等,且不互溶。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

1.审题要认真:

许多时候答案就应藏在题干中,在高考化学考试中要仔细审题,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高考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决高考化学题的前提。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2.在化学考试中,审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字:关键字是解题的切,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审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审突破口: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审有效数字:

①使用仪器的精度。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

③题目的明确要求。

高中化学答题技巧

1.选择题

在高考理综试卷中有8个化学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找到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最合理的方法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的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

按照近几年情况看,在高考理综试卷中化学题是四道填空题。一般来讲实验题、无机推断、有机推断、其他题目各一个。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2专业用语不能错。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做答时要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

5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书写单位的要书写单位。

3.解答题

在解高考化学解答题时,语言文字的表达很重要。答题时内容要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炼.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得分,不按要求答题会失分,书写不规范也会失分。

篇4:初中化学除杂质方法有哪些

1、沉淀过滤

比如杂质是Ca2+,那加入过量CO32-把Ca2+变成CaCO3沉淀,然后过滤出来。过量的CO32-用酸除去——至于什么酸,那你要看溶液的阴离子是什么,如果是Cl-,那就加HCl

2、气体

比如杂质是CO32-,那小心加入酸,把CO32-变成CO2

3、结晶

比如你要获得纯净的KNO3,那么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把KNO3从溶液中结晶沉淀出来,剩下杂质就留在母液里面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实验除杂试剂

高中化学氢气知识点

高中化学基本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的重点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除杂质知识点(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中化学除杂质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