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欧州大王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全国自考电子商务概论复习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国自考电子商务概论复习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全国自考电子商务概论复习知识点
全国自考电子商务概论复习知识点
一、复习提示
一)本章学习要点与逻辑结构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确定电子商务的效益目标和成本目标,确定哪些电子商务项目需要外包,决定网络主机服务方式,采用规范的项目管理技术来计划和控制电子商务实施以及为电子商务项目配备人员,能够独立完成实施电子商务的业务计划。
本章以电子商务的业务计划的各个组成部分为线索进行讲解,其逻辑结构如下:第一节讲解了如何设定业务计划的目标。主要是设定效益目标、成本目标、确定潜在效益,并进行效益和成本的比较。第二节主要讲解了内部开发与外包的定义,外包的三种形式及其适用情况,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选择。第三节讲解在电子商务的开发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不同监督管理手段。主要有项目管理、人员选配并在项目结束后进行事后审计。
二)本章需要掌握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确定电子商务的效益目标
识记实施电子商务的业务计划的内容、效益目标的概念;领会如何衡量效益目标;在应用水平上要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电子商务效益目标。
实施电子商务的业务计划应包括下列这些方面:确定开始的目标;控制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监督其运作过程。
在设定实施电子商务的目标时,经理们应该考虑打算实施项目的范围和实施时的资源。
开展电子商务的目标应包括预期效益和预期成本。
效益目标之一是为了树立品牌,另一种效益目标是增加现有营销,还有的效益目标是提高顾客满意或降低顾客服务与支持成本。开展电子商务的其他效益可用多种衡量方法进行评价,但通常都用金额来衡量。
2、确定电子商务的成本目标
识记成本目标、潜在效益;领会如何衡量成本目标、如何识别潜在效益;应用水平上要了解如何设立电子商务成本目标、如何对效益目标和成本目标进行比较。
虽然识别和估计成本比设定效益目标容易很多,但信息技术项目的成本同样难以估计和控制。除了硬件和软件成本以外,项目预算还要包括雇用、训练人员和支付人员工资的成本,这些人设计网站、设计或修改软件、撰写内容并运转与维护网站。
为开展电子商务制定业务计划的关键是识别潜在效益(包括雇员满意度和公司声誉等无形效益)和确定获得这些效益所需的成本,并比较效益和成本。
3、内部开发与外包
识记外包、内部团队、早期外包、晚期外包和部分外包(局部外包)、不间断后作、主机托管服务;领会如何在外包和内部支持之间取得平衡。内部团队的职责、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形式的外包、选择主机服务的重要因素。
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是在外包和内部支持之间取得平衡。委托另一家公司为项目提供外部支持的做法称为外包。
在确定电子商务哪部分项目需要外包时,首先要组建负责该项目的内部团队。内部团队应该负责从设定目标到网站的最终实施和运营的整个过程。
外包的形式有早期外包、晚期外包和部分外包(局部外包)。
公司最常采用的电子商务部分外包的方式是主机托管服务。选择主机服务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可靠性、带宽、安全性和成本。
4、电子商务实施的管理
要求识记项目管理的.概念,事后审计的概念,电子商务各种人员的职责;领会项目管理软件的作用和如何确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人员。
管理复杂的商务软件实施的最好方法是采用正式的项目管理技术。
项目管理是一整套用于计划和控制为达到某个目标所采取行动的规范技术。项目计划包括有关成本、时间安排和绩效的指标,能帮助项目经理根据这三个指标做出明智的决策。
不管内部团队是否决定要外包部分设计和应用工作,都必须确定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人员。包括业务管理人员、应用专家、客户服务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网络操作人员、数据库管理人员。
电子商务网站建成后,项目的资源就转到维护和改善网站的运营上了。事后审计是在项目运营后进行的正式复审。
篇2:找到自考复习《政治学概论》突破口
找到自考复习《政治学概论》突破口
《政治学概论》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今年的10月考试在际,许多同学向老师反映这门课内容分散、学得模糊、记忆吃力,对迎接考试缺乏信心。
凭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考生成绩证明:只要找准“突破口”,学会“考试”,在考试中顺利过关问题不大,取得高分也极有可能。
系统整合原理
《政治学概论》教材大纲上的一段话值得重视:“内容上既考虑了这门课程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又强调了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识记、理解和应用。”
读完这段话,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政治学概论》它本来就是关于政治学理论的一个概述,因此我们在学习中更要注重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把这些原理系统地整合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式的理论框架。比如,学习课本的第二章“国家与行政”。拿到课本后首先要看目录:这一章共分为几个大节,第一大节中又分为几个小节。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章共分为三节,这三节正好是国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第一节是国家的产生,第三节是国家的消亡,第二节则是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在(其实庸俗一点说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看做是“国家的存在”呢?)。而这一节中又分若干小节,这些小节都是围绕这一大节的主题展开论述的.,也就是这个大的主题的细化。
理清了这个脉络之后,我们再对照一下课后的考试大纲,就不难发现你所整理出来的主题正好都是本章的考点。只不过,我们需要分清:哪一部分是识记的内容,哪一部分是理解的内容,哪一部分又是应用的内容。
当把这部分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时,就该做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节了――把以上内容认真系统地记下来。
如果你平时学习都是这样做的,就会发现自己记东西不仅比别人严密,更重要的是“不论想起哪个知识点都会是一整个系统”。
做到了这些,《政治学概论》勿论及格,就是考高分也没有太大问题。
三招备考窍门
距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平时工夫没有下到的考生们着实感到苦恼。于是乎起早贪黑,拿起课本便一番“狂轰滥炸”。可是拿到考卷时,眼前仍然一片迷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复习时仅仅死板板地把文字刻进一脑子里,题干的语句一换,什么也不知道了。
但是,有的学生又追问了:“我平时只顾着玩了,没有很好地把知识系统归纳起来,是不是一定考不过了呢?”
答案是:“未必!”
下面,我就告诉大家三招备考《政治学概论》的小窍门。
我曾经听到一位考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考的是题,知识是以题的形式展现的,多做题不就得了!”乍一听这好像是一句玩笑,可细一想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民间有一名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溜。”其中的道理其实也是这样,多做题,见多识广了,再拿起笔时陌生感自然就会消失了。
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小窍门的第一招――多做题。
特别对于选择题,更是如此。因为选择题的特点是知识面广,重复率高。建议大学把历年考题中的选择题统统做一遍。
第二招是――有选择地熟记一些问答题。
说起简答和论述题恐怕是令许多考生最为头痛的题型了。《同步训练》中的题量太大,范围太广,比较难记忆。刚看完两道就困了。哎!太无聊!别急,不就是几道简答和论述题吗?没有什么可怕的,掌握了技巧之后,咱们可以做到“来者不拒”。
考生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有好多题目是换汤不换药,比如“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这道题目的答案共有六点:
1、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2、是立法与行政统一的政权组织形式;
3、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实行民主中制的原则;
5、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6、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另外一道题的题干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的区别是什么?”乍一看,这道题生疏,此题的正确答案要点有三点:
1、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3、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大家仔细分析,这其实是把上一题的前三条去掉就OK了。这样题就变简单了。
这样整理一下,你就会发现把各种资料放在一起,一比也就剩下不多几道题了,一章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四五道大题。
最后一招,也是最重要的一招-把握好答题技巧。
知识都记在心里了,偏偏有些同学在考场上发挥不出来。平常记的东西也不少,可就是考不出成绩。在这里我想给同学们说以下几点:
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考试;
作选择题时一定要细心,看准答案后要果断,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做问答题时要字迹工整,条理清楚,知识点一个也不能漏。
最后,还要说一句:既然是政治学考试,政治观点必须明确、健康、积极向上,好话多说两句不会有坏处,千万别吝啬自己的墨水。
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政治学概论》备考的一些建议。不管你是平时踏踏实实学习的,还是想要临时抱佛脚的。做到了以上几点,找准了学习的方法,顺利通过十月份的高自考,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裴蕾 张里梅篇3:自考《印刷概论》章节复习大纲:第三章
自考《印刷概论》章节复习大纲:第三章
第三章 印前处理
1. 在印刷品上再现连续调图像原稿的阶调可通过两种方法:
利用墨层厚度的变化、利用网点覆盖率
2. 亮调:印刷品上网点区域为10%-30%之间
中间调:印刷品上网点区域为40%-60%之间
暗调:印刷品上网点区域为70%-90%之间
3. 色光三原色:
红(R)、绿(G)、蓝(B)
红(R)+绿(G)=黄(Y)
红(R)+蓝(B)=品红(M)
绿(G)+蓝(B)=青(C)
红(R)+绿(G) +蓝(B) =白(W)
4. 加色法:
色光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新色光其亮度增加,故称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
5. 色料三源色:黄(Y)、品(M)、青(C)
黄(Y)+品(M)=红(R)
黄(Y)+青(C)=绿(B)
品(M)+青(C) =蓝(B)
黄(Y)+品(M) +青(C) =黑(K)
6. 减色法:色料的相加(混合)所获得的颜色其明度降低,
故称色料的混合为减色法。
7. 四色印刷:黄、品红、青、黑
8. 印刷过程为什么是四色印刷:提高印刷品的`黑度
9. 印刷品颜色合成的两种方式:网点的并列、网点的重叠
10. 网点的类型:AM网点(调幅网点)、FM网点(调频网点)
11. 为什么采用网点再现连续调图形和原稿:
为了把原稿上图像明暗层次再现出来,必须制作出加网的阳图或阴图底片,将图像分割成许多不连续的点子,再转晒到印版上,而后用来印刷。
12. 网点角度选用原则:
单色印刷:45°
双色印刷:45°、15°或75°
四色印刷:15°、45°、75°、90°
13. 设置不同的加网角度是为了避免龟纹的产生。
14. 颜色分为:彩色、非彩色
15. 彩色的三属性:色相、亮度、饱和度
16. 常用基本字体: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
17. 开本:对开(1/2)四开(1/4)八开(1/8)十六开(1/16)三十二开(1/32)。A4是十六开
18. 阳图型PS版的晒版原理:
19. PS版制版工艺流程:曝光―显影―除脏―修补―烤版―涂显影墨―上胶
20. 柔性版的晒版原理:
21. 柔性版制版工艺流程:背面曝光―正面曝光―显影―干燥―去粘―后曝光
篇4:1月全国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
a.与时俱进 b.党的领导
c.党的先进性 d.执政为民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4.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方
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 )
a.搞清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模式 d.突破“左”的观念的束缚
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开放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政治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
c.经济发展与人口多、资源相对贫乏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在21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d.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 )
a.减轻农民负担 b.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c.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d.发展科技和教育
9.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
a.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b.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c.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10.调整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点是(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c.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大力发展股份制经济
1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
a.混合所有制经济
b.民营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 )
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 b.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c.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d.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13.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4.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5.我国的政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 b.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构建中华民族和谐社会
17.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
a.思想道德建设 b.文学艺术建设
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政治理论建设
18.繁荣学术和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 )
a.重在建设的方针 b.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我们应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放在( )
a.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b.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c.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20.当今世界局部冲突和战争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这主要是由于( )
a.民族和宗教的冲突 b.领土争端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祟 d.意识形态的分歧
2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更寄希望于( )
a.国际社会 b.联合国
c.台湾人民 d.台湾当局
22.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延伸,邓小平为处理国与国之间争端和遗留问题提出的新思路是( )
a.以治权换主权 b.以主权换治权
c.和平协商,主权共享 d.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2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制 b.分工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d.代表大会制
24.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 )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质的
2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 )
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d.《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6.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起,我国人民币实行( )
a.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b.自由汇率制度
c.固定汇率制度 d.有限浮动汇率制度
27.胡锦涛主席209月先后对加拿大、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在此期间他提出应共建( )
a.发展的新世纪 b.反恐统一战线
c.各国共同应对禽流感的新机制 d.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
28.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了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的结果,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 )
a.8833.43米 b.8844.43米
c.8850.43米 d.8864.43米
29.2005年l0月19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 )
a.《中国的经济建设》白皮书 b.《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c.《中国的科学文化建设》白皮书 d.《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白皮书
30.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太空飞行( )
a.21小时 b.56小时30分
c.95小时 d.115小时32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邓小平理论是( )
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e.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
a.工业化 b.经济的社会化
c.机械化 d.经济的现代化
e.经济的市场化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在所有地区,公有制经济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d.在所有产业,公有制经济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e.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能下降
34.我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为( )
a.市场盲目发挥作用 b.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c.政企职责不分 d.经济形式多样化
e.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
3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
a.制度化 b.规范化
c.程序化 d.合理化
e.全民化
36.共产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特征有( )
a.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b.公而忘私
c.勇于献身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e.遵纪守法
37.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有( )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对外资金交流,引进外资 d.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e.国际旅游业
38.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为人民服务
e.批评与自我批评
39.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有:改革开放和( )
a.计划生育 b.环境保护
c.男女平等 d.科教兴国
e.“一国两制”
40.联合国首脑会议于2005年9月14日到16日举行,包括胡锦涛、布什、普京、布莱尔在内的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此次会议,主要讨论如何( )
a.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b.推进联合国改革
c.维护世界和平d.推动发展合作
e.改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4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3.如何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44.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则。
45.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全面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
47.试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48.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篇5:1月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
a.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20世纪前中期中国政局的变动
2.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
a.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
b.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提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产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3.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毛泽东所写的(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反对本本主义》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b.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c.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 )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8.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
a.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合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9.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 )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0.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
a.《兴国土地法》 b.《土地问题决议案》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井冈山土地法》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
12.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
a.王明右倾错误 b.王明“左”倾关门错误
c.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d.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
a.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b.劳动者的联盟
c.非劳动者的联盟 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15.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处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政策是( )
a.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b.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c.又联合、又斗争 d.联合为主、斗争为辅
篇6:1月全国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2)
16.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最高组织形式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国务会议 d.共产党和党外人士座谈会
17.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章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 )
a.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b.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c.个人和集体的统一 d.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19.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是( )
a.在野党 b.参政党
c.反对党 d.执政党
20.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方针是( )
a.利用、限制、改造 b.利用、限制、批评
c.利用、团结、教育 d.利用、团结、改造
21.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2.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
a.消灭国民党蒋介石的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d.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2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4.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了( )
a.日本模式 b.德国模式
c.美国模式 d.苏联模式
2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6.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
a.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问题
b.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c.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27.毛泽东指出,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 )
a.洋为中用 b.推陈出新
c.百家争鸣 d.古为今用
28.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是( )
a.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有错必纠,有反必肃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9.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土地革命、党的建设、统一战线
30.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全国自考电子商务概论复习知识点(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