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阿拉斯加二仙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夏丽巴提:为建设美丽家乡奉献青春与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夏丽巴提:为建设美丽家乡奉献青春与力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夏丽巴提:为建设美丽家乡奉献青春与力量
夏丽巴提:为建设美丽家乡奉献青春与力量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带着知识,充满激情,胸怀抱负,我有幸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员,继而回到了我的家乡---美丽的尼勒克。
刚出大学校门的我因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向往,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志愿服务这条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尼勒克人,更是怀着一腔热情奔赴回到了这里。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笑容,熟悉的人们,还有那熟悉的蓝天白云,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也许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此时这些在我看来都已经不是什么困难了,因为我爱我的家乡,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在这里我将开始实践我做志愿者的梦想,开始我迈出校园,踏入社会人生的第一步。
20七月我毕业于西南大学,七月底正式加入志愿者团队,被分配到尼勒克县团委工作。回想当初选择“大学生西部计划”的时候,家人,朋友,还有同学都不理解:为什么放弃了留在乌鲁木齐的工作?为什么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为什么要选择志愿者这条路?志愿者工作那么辛苦,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这些声音时常在我耳边萦绕,其实大家明白在面对就业和升学问题的时候都是很迷茫的,我也不例外,当时的我面对很多的诱惑也犹豫了,好的工作,好的待遇,好的工作环境,种种好的条件。但是经过苦苦的挣扎之后,最终我选择了参加西部计划。我本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本就知道农村的苦,在经历了许多大城市的繁华喧嚣之后,我清楚的知道在我人生的某个阶段我必须也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就在这时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不能退缩的意志。回到家乡,能为家乡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是我的理想,我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想趁我年轻的时候多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我认为,做一件事情并不需要回答为什么,就像感情没有为什么一样,重要的是我走的路是我心所指向的路。我选择我所坚信的,也选择我所信任的。同时志愿服务也是对我的一次锻炼,就像我认为的那样,世界本就如此平凡,我只愿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在服务的这九个月时间里,通过领导的培养和帮助,在各位同事的关心和引领下,我的工作能力、个人视野和见识、思想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拓展和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但在思想和行为上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我时刻不忘青年志愿者服务宗旨,时刻不忘党的教导,弘扬并发展支援精神。面对工作、生活、学习中的诸多困难,不畏惧、不退缩,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毅力去克服。与此同时,主动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对各项工作事务全身心投入,工作态度积极端正,并坚持学习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繁忙的平时利用个人闲余时间温故并继续学习专业知识,让个人的专业能力紧随时代的发展。
在团委,我的工作职责范围主要是负责文件档案方面的相关事务。刚来团委的时候,通过阅读团委的文件材料及相关文献,尽快了解和熟悉了团委工作的职能、工作内容和范围。在领导的带领下多次下乡,了解县里经济的发展情况与规划,学会了如何开展基层工作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我以后的工作和个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团委工作时,志愿者们把团委当做自己的娘家,而作为在娘家服务的志愿者我而言,我更要为志友们带来关心和问候,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帮他们竭尽全力的解决问题,当他们要考试时为他们加油打气,说他们都是最棒的。
我还积极参加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志愿者们一起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问候与温暖。同时,和志愿者一起参加了团委召开的志愿者互帮互助的工作会议并做记录,学习了会议精神,并认真听取了几位志愿者关于这一年志愿服务心得的发言,受益良多。在这九个月里,参加诸多的活动比如甜蜜尼勒克县奴拉塞铜矿徒步活动、红歌比赛、雷锋活动月等等,在这些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使自己更进一步深刻了志愿者精神,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觉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篇2:走进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奉献青春
走进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奉献青春
2013年7月28日至 8月4日 ,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举办了赴辽宁省庄河市太平岭乡歇马村的支农实践活动,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电信、化工、建工、机械、运载等多个学部的21名同学及北京交通大学的孙燕同学共同参与了本次为期八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都深有体会。
歇马村自然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曾被授予“平安村”、“文明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在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下乡实践团队的努力下,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了实践基地,之后村领导一直大力支持大连理工大学学子的实践活动。
此次下乡活动围绕着 “关注三农、塑造自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宗旨,安排了丰富的实践项目,其中包括主要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支教、关于教育和环境方面的调研、歇马村文化节的文艺晚会、图文并茂宣传大工学子在歇马村每年的历史等一系列的活动。
教育是实践团队每年重点关注的话题。今年歇马团队尝试以短期特长辅导班的形式进行支教,队员们进行了前期充分的探讨,并提前发放报名表给当地学生,在支教期间开设了英语口语、手工、手绘、双截棍、健美操、急救知识等多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激发了同学们互相学习、积极展示的热情,使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不但开阔了视野,也牢固地掌握了一些实用技能。此外,我们还在大工募集了一部分优秀图书捐赠给设在村委会的图书室,并与学生们一起举办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趣味运动会。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走访了多家村舍、水库、养鸡场等地,对村民的受教育程度等教育现状、土壤环境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话题进行了调查,并及时整理了调研总结报告。
8月3日上午,同学们参观了台湾商人谢春进建立的、取“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命名的“天一农场”,并与谢春进交流探讨了世界水果产业发展的今昔形势和趋势、天一庄园以生态观光农业为主的'经营模式、台湾的风土人情等共同关心的话题。
8月3日晚上,实践团和歇马村共同举办了第六届歇马文化节,歇马村主要领导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其中,观赏了舞蹈、歌曲、小品等精彩的节目,这使当地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演出过程中,歇马村书记于忠润还和队员合唱了一曲《为了谁》,将现场队员和村民的气氛充分调动了起来。
此次下乡实践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每天晚上队员们都在队长带领下进行晚总结,每位队员也坚持写日记记录一天中的感悟,这都使第二天各方面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
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从2004年成立到现在已走过了九个年头的奋斗,在校领导老师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殷切关怀下,学社成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支农活动。每一次支农活动的开展,都让队员们深刻意识到大学生对农村的重要性,以及活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通过本次下乡,队员们宣传了大连理工大学的风采,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进行汇编,为当地孩子进行了形式各异的义务支教等,尽自己所能为新农村建设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本次实践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农村的机会,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精神。今后的路会更长,如何保持支农活动的持续性、连贯性和传承性,如何进一步发挥我们大学生的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 青春奉献演讲稿
★ 青春.奉献诗歌
★ 家乡夏色作文
★ 青春的力量演讲稿
夏丽巴提:为建设美丽家乡奉献青春与力量(共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