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link路由wifi叠加技术

时间:2023-02-27 04:05:03 作者:cas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cas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TPlink路由wifi叠加技术,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TPlink路由wifi叠加技术,供大家阅读。

篇1:TPlink路由wifi叠加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很习惯使用无线路由器上网了,尤其是用智能手机网上冲浪,得到广泛使用,而且手机可以成为移动热点,为其附近的电脑、平板和其他设备提供无线上网服务,叠接技术让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尽享无线网络而不需要携带其他额外的设备,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叠接技术是指电脑或其他设备共享智能手机的互联网连接,可以通过一个USB电缆,一个蓝牙无线连接或是wifi连接来完成设备间的连接。本文关注的是wifi热点叠接因为它使用起来更方便而且可以同时服务多个用户,而且还因为现在所有笔记本和平板都内置wifi功能。

二、在连入移动手机数据网络后,智能手机可以通过wifi连接把自己的互联网连接分配给其他客户。任何带有wifi功能的电脑或平板都可以连接到此手机,而wifi路由就存在于智能手机中,因此不需要再携带其他设备。

三、目前主流手机厂商的很多产品都支持此功能,包括安卓,黑莓,iOS,WebOS和WP;而且手机形状与大小也各异,

目前,安卓提供的选择最多,有48种热点 模式可用,只要你的手机有移动数据连接,就可以作为热点手机使用。

四、WiFi叠接需要手机内置WiFi芯片,但是智能手机已经植入了这样的芯片,你可以在网吧或办公室进行连接。热点功能通过软件开启,所以不会增加手机重量,任何安装过WiFi路由或是使用过移动热点的人都可以开启WiFi叠接,要想把手机当作热点使用,首先要启动叠接应用。

五、开启热点后,要输入网络名称对其进行配置,选择加密方式并指定一个密码。目前大多数热点手机都使用WPA2保护,因此其他人无法使用你的移动网络或是读取数据,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安装,一个手机热点可以与任何带有WiFi联网功能的设备连接,包括各种笔记本,iPad和各种安卓平板。

六、连接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手机与最近信号发射塔的距离,网络的繁忙程度。一般来说应该可以达到100Kbps,不过300Kbps是合理的期望,如果是3G和4G网络,那么地理位置很重要,因为很多地方没有新网络的覆盖,你可以到运营商网站查询覆盖范围,然后看看在自己所处位置是否可以访问网络。

和WiFi路由一样,你离热点距离越远,信号的强度和带宽都会减小,这点是需要我们了解的,更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看下本站H3C路由器设置。

篇2:TPlink路由隧道革新

网络隧道技术指的是利用一种网络协议来传输另一种网络协议,它主要利用网络隧道协议来实现这种功能,网络隧道技术涉及了三种网络协议,即网络隧道协议、隧道协议下面的承载协议和隧道协议所承载的被承载协议。

一、隧道技术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部署新协议并对网络进行优化,并可以在流量性能方面进行令人满意的深入分析,甚至可以将公众分享网络部分也包括在内。与此同时,供应商们也需要注意到:如果想利用隧道技术为客户带来优势,就必须解决在管理和部署等领域所面临的四项挑战。

二、尽管隧道技术可以出现在很多环境中,应用目的也大相径庭;但在基本模式方面依然保持不变:将一种协议插入到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相同层或者更低层的另一种协议(传递协议)里。具体来说,就是将传递协议的源和目标地址调整到隧道设备的原始起点和最终目标上。而从外部透明度的角度来看,就是所谓的在“正常”流量里加入原始寻址信息。

三、由于在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各大供应商商之间爆发过激烈的争论。在广域网优化设备供应商中,思科与Riverbed就曾经围绕外部透明度进行争论。他们认为,由于隧道技术会在优化过程中屏蔽掉有效载荷以及很多语音电话和FTP客户端经常使用的临时端口,这将导致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策略等问题,

并且还可能导致网络在连接时出现其它类型的潜在错误。

四、这里所说到的很多问题都与是否在广域网优化时使用隧道技术毫无关系。无论何时,流量都需要进行优化,而安全策略本身就应该在优化之前已经得到应用。他们更进一步宣称,隧道技术还可以为行为确定领域带来极大帮助,并且能够提供数据包优化与分析之类的增强功能。在这里,我们就对隧道技术与外部透明度解决方案进行一下全面详细的比较。

五、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即便在OTV和RiOS7发布之前,我们就发现隧道技术已经在网络环境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人们选择利用隧道技术穿越防火墙,依靠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技术跨越互联网在私有网络IP地址之间建立连接,并且借助IPsec隧道的帮助穿越不安全网络发送安全信息。

六、在部署新协议的时候,隧道协议已变成我们不可或缺的选择。举例来说,互联网IPv6协议的部署过程中就利用到了隧道简化技术。工作组被新版协议所覆盖,人们开始利用IPv6隧道穿越IPv4骨干网络来达到互相连接的目标。

七、对于隧道技术来说,会为广域网优化与数据中心互联等应用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所需要配置的项目数量极为繁多,这会导致在进行网络操作时出现复杂性急剧上升的问题。隧道自动建立功能。在新协议或者新应用被监测到的时候,设备可以自动建立起所需的隧道,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协议和应用可以自动获得动态分配的新隧道,隧道管理系统可以将所有相关信息都汇总到一起,并且据此进行相应处理。

隧道技术的普及标志着整个行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满足企业可以更快地响应网络方面的需求,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看下本站Cisco路由器。

篇3:TPlink路由VLAN划分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 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

一、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端口来划分的,它是将VLAN交换机上的物理端口和VLAN交换机内部的PVC端口分成若干 个组,每个组构成一个虚拟网,相当于一个独立的VLAN交换机,对于不同部门需要互访时,可通过路由器转发,并配合基于MAC地址的端口过滤。对某站点的访问路径上最靠近该站点的交换机、路由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相应端口上,设定可通过的MAC地址集。这样就可以防止非法入侵者从内部盗用IP地址从其他可接入点入侵的可能。

二、从这种划分方法本身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划分的方法的优点是定义VLAN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定义为相应的VLAN 组即可。适合于任何大小的网络。它的缺点是如果某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必须重新定义,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根据每个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MAC地址的主机都配置他属于哪个组,它实现的机制就是每一块 网卡都对应唯一的MAC地址,VLAN交换机跟踪属于VLAN MAC的地址。这种方式的VLAN允许网络用户从一个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置时,自 动保留其所属VLAN的成员身份。

三、由这种划分的机制可以看出,这种VLAN的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不用重新配置,因为它是基于用户,而不是基于交换机的端口,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的话,配置是非常累的,所以这种划分方法通常适用于小型局域网。而且这种划分的方法也导致了交换机执行效率的降低。

四、因为在每一个交换机的端口都可能存在很多个VLAN组的成员,保存了许多用户的MAC地址,查询起来相当不容易。另外,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 用户来说,他们的网卡可能经常更换,这样VLAN就必须经常配置,VLAN按网络层协议来划分,这种按网络层协议来组成的VLAN,可使广 播域跨越多个VLAN交换机。这对于希望针对具体应用和服务来组织用户的网络管理员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用户的物理位置改变了,不需要重新配置所属的VLAN,而且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划分VLAN,这对网络管理者来 说很重要,还有,这种方法不需要附加的帧标签来识别VLAN,这样可以减少网络的通信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因为检查每一个数据包的网络层地址是需要消耗处理时间的,一般的交换机芯片都可以自动检查网络上数据包的以太网祯头,但要让芯片能检查IP帧头,需要更高的技术,同时也更费时。当然,这与各个厂商的实现方法有关。

六、IP 组播实际上也是一种VLAN的定义,即认为一个IP组播组就是一个VLAN。这种划分的方法将VLAN扩大到了广域网,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也很容易通过路由器进行扩展,主要适合于不在同一地理范围的局域网用户组成一个VLAN,不适合局域网,主要是效率不高,基于策略组成的VLAN能实现多种分配方法,包括VLAN交换机端口、MAC地址、IP地址、网络层协议等。网络管理人员可根据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本单位的需求来决定选择哪种类型的VLAN 。

基于用户定义、非用户授权来划分VLAN,是指为了适应特别的VLAN网络,根据具体的网络用户的特别要求来定义和设计VLAN,而 且可以让非VLAN群体用户访问VLAN,但是需要提供用户密码,在得到VLAN管理的认证后才可以加入一个VLAN。

篇4:TPlink路由OSPF配置介绍

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

一、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我们在配置完各接口的IP和OSPF 协议,路由器配置成帧中继交换机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帧中继,注意:在路由器的接口中,可以定义接口类型ip OSPF network broadcast 或者可以手动指定两个接口的邻居,不然的话会起不了邻居。

二、然后我们可以进各路由的接口下去手动指定cost 值,命令是进接口下:ip OSPF cost 注意:以太网口的默认COST值为1。广域网口默认为64,OSPF 的默认值100除以接口带宽1.544=64可以去show 接口查询,路由器源接口到别的网络时,是要取该接口的COST值大小做为路径取向。比如说:R3中S1/0 和S1/1如果S1/0不手动指定COST值。默认为64。那么R3到别的路由不会取S1/0这个接口。

三、通过常理分析路由器的cost最小,应该会取2这条路走,但事实却不是,发现走R2之后就直接丢给R1,而不去按照172.16.255.0网段这边的COST值为10,

而去走R4,此路径也是SPF算出来的,当R3把数据包转发给R2的时候,R2发现此数据包是要到达其它网络,因此R2不会将数据包再转发给其相同区域的其它路由器。因为R2自己是ABR,他认为到达其它区域的数据包,需要直接转发给骨干区域。而自己也恰巧与骨干区域相连。因此R2直接将数据包转发给骨干区域的R1路由器。

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查看的路由跟实际转发数据包的路径不一致,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R3-R2-R4,原本COST为:4,因为我定义了R2的F0/0 COST为2,注意:这段的COST不是1,因为以太网它会按出局接口来算,不是选这个网段的最小的COST值来进行路径的叠加,R3-R4,我们把R2的f0/0 cost值再改为3。这样就是两条都是5,改完之后。

五、我们show ip route 看一下,发现到192.168.1.0这段段分别出现了两条路径的负载均衡,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篇5:TPlink路由无线AP介绍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使用无线网络,无线AP就是常见的一种,它是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无线AP是移动计算机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距离覆盖几十米至上百米,目前主要技术为802.11系列。

一、单纯性无线AP就是一个无线的交换机,提供无线信号发射接收的功能。单纯性无线AP的工作原理是将网络信号通过双绞线传送过来,经过AP产品的编译,将电信号转换成为无线电讯号发送出来,形成无线网的覆盖,根据不同的功率,其可以实现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网络覆盖,一般无线AP的最大覆盖距离可达500米。当然覆盖距离越远无线发射功率越大,但同时对应的辐射越强,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不能从单一方面来选择产品。

二、多数单纯性无线AP本身不具备路由功能,包括DNS、DHCP、Firewall在内的服务器功能都必须有独立的路由或是计算机来完成。目前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30-100台电脑)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在家庭、办公室内,一个无线AP便可实现所有电脑的无线接入,单纯性无线AP亦可对装有无线网卡的电脑做必要的控制和管理。单纯性无线AP即可以通过10BASE-T(WAN)端口与内置路由功能的ADSLMODEM或CABLEMODEM(CM)直接相连,也可以在使用时通过交换机/集线器、宽带路由器再接入有线网络。

三、无线AP跟无线路由器类似,按照协议标准本身来说IEEE802.11b和IEEE802.11g的覆盖范围是室内100米、室外300米,

这个数值仅是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会碰到各种障碍物,其中以玻璃、木板、石膏墙对无线信号的影响最小,而混凝土墙壁和铁对无线信号的屏蔽最大。所以通常实际使用范围是:室内30米、室外 100米,作为无线网络中重要的环节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关也就是无线AP(AccessPoint),它的作用其实就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

四、入墙式无线AP也叫墙壁式AP,属于无线AP的一种,体积小,因其专门设计为安装至墙壁的普通国际标准的86尺寸线盒,可以完美替代房间内的有线网络面板,实现诸如酒店、宿舍、家庭、办公场所等不方便大面积施工的无线覆盖区域覆盖。由于入墙式AP体积小巧,可以灵活部署,POE供电,集中AC控制等,不仅可以实现房间内较好的信号覆盖效果,还能够集中管理成百上千的入墙式AP设备。依靠AC控制器,可以实现批量修改入墙式AP的加密,信道,广告推送,通知下发,设备故障短信报警以及固件升级等功能。

五、吸顶式无线AP,吸顶式AP,属于无线AP的一种,适用范围广,可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上,为企业、酒店、商场营造美观大方的环境,适用于企业会议室、咖啡厅、酒楼宾馆大堂及休闲区、商场休闲区等,可以在任意时刻根据需要增加。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依靠AC控制器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在机房中心可对网络节点的每个设备进行远程访问、控制,使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控制自如。

无线路由器在SOHO的环境中使用得比较多,在这种环境下,一个AP就足够了。这样的话,整合了宽带接入路由器和AP的无线路由器就提供了单个机器的解决方案,它比起两个分开的机器的方案要容易管理和便宜一些。无线路由器一般包括了网络地址转换(NAT)协议,以支持无线局域网用户的网络连接共享,这是SOHO环境中很好用的一个功能。

小学生作文:Free Wifi

路由协议故障处理

假如没有了wifi作文1000字

无线路由故障疑问总汇

水星路由数据包传输分析

自己的路由自己开辟作文

实例解析TPlink路由器实现多人上网

[已解决] 关于无线路由上网问题

配置新地址带来的路由问题

Wifi更改密码后 iPad怎么连接到同一个wifi?

TPlink路由wifi叠加技术(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TPlink路由wifi叠加技术,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