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新地址带来的路由问题

时间:2022-12-13 05:43:26 作者:小杨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配置新地址带来的路由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配置新地址带来的路由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配置新地址带来的路由问题

前段时间,总行统一部署部分新业务,使用了新的IP地址,支行分到的内部地址空间为11.84.107.0~11.84.107.127,互联端口地址为11.84.205.2;上级行内部地址空间为11.84.193.0~11.84.193.255,互联端口地址为 11.84.205.1,

原业务使用的老地址照常使用。

接到通知后,我们在路由器上增加了新地址的配置。

int s0

#ip route 11.84.193.0 255.255.255.0 10.99.254.46

#int s0.1

#ip address 11.84.205.2 255.255.255.0

#x25 map ip 11.84.205.1 48016320

#int e0

#ip address 11.84.107.10 255.255.255.128 secondary

最后在网管员的PC工作站上Ping通上级行的新地址服务器,说明路由配置正确,新业务的网络准备工作告一段落。

新地址使路由迷了路

第一次迷路源自数字上的小差错

新业务用机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统,IP地址按新范围设置为11.84.107.111,网关地址设为11.84.107.10和 10.99.78.10。设置完毕后,Ping本行路由,通;Ping本行其他机器,通;Ping上级行服务器11.64.193.1,不通!

这就怪了,难道路由配置有错?我们试着将机器地址改为原来的老地址范围:10.99.78.111,再Ping上级行服务器,竟然通了,看来只能怀疑路由器的设置了,可是仔细检查路由器的设置,还是没有发现问题。

没办法,只好请示上级行的网管员,一查,原来是上级行在新配路由器参数时,把我们地址中的一位数字设错了。

第二次迷路因为地址范围上的疏忽

这次业务用机是HP VL400,机器主板上集成了3Com 905C网卡,安装的操作系统是SCO OpenServer 5.0.5,

按以往的习惯,IP地址我们设为11.84.107.141,子网掩码设为255.255.255.0。

这次遇到的问题是Ping其他机器一律不通。Ping自身通,说明网卡安装正确。

我们换用一根正在正常使用的网线,却仍然不通。机器是新的,网卡是集成在主板上的,坏的可能性不大,况且也不可能更换,前几天试验的时候也能和其他机器连通,看来还是只能从网络设置上下手。

于是我们将IP地址改为老范围:10.99.78.141,Ping其他机器,通了,证明确实是设置的问题,难道还是路由器设置有问题吗?

没办法只好再请上级行的网管员帮助,经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又远程检查了我们的路由器设置后也没有发现问题,真奇怪!再仔细对照安装手册,检查Unix中的网卡设置,还是没发现问题!

冥思苦想之中,我们决定再次检查路由器的设置,于是注意到下面一条中的子网掩码不是常用的255.255.255.0:

#ip address 11.84.107.10 255.255.255.128 secondary

猛然间我们想起新地址空间为11.84.107.0~11.84.107.127,而我们给机器配的IP地址为11.84.107.141,超出了此范围,问题总算找到了。我们马上将地址改为:11.84.107.72,重启机器后,再Ping其他机器,一切OK。

背景资料

我们支行局域网原使用10.99.78.0网段地址,对外互联端口IP地址为10.99.254.141,经路由器、调制解调器通过X.25 专线与上级行和兄弟行互联,X.25端口地址为48016312,所有机器网络配置中的子网掩码一律为255.255.255.0,路由器地址为 10.99.78.10,网管员用的PC工作站的IP地址为10.99.78.51,其他PC工作站的IP地址为 10.99.78.111~10.99.78.181;上级行局域网使用10.99.209.0网段地址,对外互联端口IP地址为 10.99.254.46, X.25端口地址为48016320(如图所示)。

篇2:如何配置路由协议

管理网络带宽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没有其他路由器的网络上,对网络接口上流出的广播通信进行路由毫无意义。这对你的路由器资源使用来说,其效率都是非常低下的。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来更好的进行带宽控制。

要想正确的配置路由协议,passive-interface命令绝对不可不知。不过,如果你不是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比如OSPF,EIGRP,或者RIP)的话,那你倒也用不到这个命令。

passive-interface命令仅仅工作于路由器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uration Mode)。当你看到如下所示的命令行提示符时,那你就知道自己已经进入该模式了:

Router(config-router)

你可以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告知动态路由协议不要通过该接口发送网络广播。这个命令可以对所有的IP路由协议生效,仅BGP除外。

不过,该命令在OSPF上工作,和在IS-IS上有点不同。用OSPF,被动指定的网络接口作为stub(末节区域)出现,并不发送和接收任何路由更新。使用RIP,IGRP,以及EIGRP时,它不发送任何路由,但是它能接收它们。同样,它也将对网络上所有非被动的接口发送广播。

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有两种方式。

指定某个接口成为被动模式,这意味着它将不会发出路由更新。

首先将所有接口设为被动模式。然后在那些你打算发送路由更新的接口上,使用no passive-interface命令。

让我们来对两种方式各看一个示例。注:两个事例都假定你已经预先添加了对路由协议是被动接口的网络(使用网络命令)。

让一个接口变成被动模式,只需要对接口进行指定。这里是一个示例:

要记住,这意味着系统通过连到另一台路由器的串行接口,将对你设置的两个网络进行广播。另外,这也没有阻止你的路由器从局域网络接口(使用RIP)接收路由更新。如果另一台路由器正巧也在局域网上,并向你的路由器发送了更新,它依旧可以收到这些更新。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passive-interface Ethernet 0/0

将所有接口设为被动,然后单独打开某个接口,仅需使用passive-interface default和no passive-interface命令(在IOS 12.0中介绍),

下面是个示例: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passive-interface default Router(config-router)# no passive-interface Serial 0/0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网络,专用于示范该命令的深层应用。假设你有2台路由器,通过一个T1回路相连,且路由器均运行RIP.每个路由器连一个局域网,电脑通过以太网卡连上局域网。

你需要每台路由器都了解对方路由器的网络,对吧?这也是为什么要使用动态路由协议的目的所在。但是在局域网上,并无其他路由器可以让这两台路由器交换路由更新。

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会想每30秒在局域网接口广播一次路由更新,一直持续呢?答案是你不想。这是一种对局域网带宽和电脑CPU时间的浪费。如果它只是一个小更新,它的确不会引起什么问题,但如果你能避免,何必发送这种毫无必要的通信呢?

那怎么才能消除这种毫无必要的通信呢?在每台路由器上,进入RIP配置模式(RIP Configuration mode),并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停止在局域网端口上发送路由更新。下面是示例: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passive-interface Ethernet 0/0

这个,当然,假设你已经预先使用网路命令配置好了打算广播的网络。下面是个事例: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0.0……0 (the Serial network)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2.0.0.0 (the Ethernet network) 要记住,这意味着系统通过连到另一台路由器的串行接口,将对你设置的两个网络进行广播。另外,这也没有阻止你的路由器从局域网络接口(使用RIP)接收路由更新。如果另一台路由器正巧也在局域网上,并向你的路由器发送了更新,它依旧可以收到这些更新。

篇3:各类路由协议配置方法

单一种类的路由协议配置我们虽然有了不少的讲解,那么对不同种类的的路由协议,所进行的配置也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来归纳一下。这样大家可以进行一下比较学习。我们都明白路由器的功能主如果寻址和转发寻址是通过路由算来完成的路由算法将搜集到的不同信息添到路由表中而转发则是通过路由表进行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更新维护路由表而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就触及到了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主要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工输入?

动态路由: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顺应网络拓扑或流量的变化?

路由协议配置之静态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iproute+非直连网段(通俗的说就是除了你的S口和E口)+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Router(config)

#exit

动态路由按照是否在一个自治系统内运用又可以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BGP),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有RIPOSPF等外部网关协议有BGPBGP-4这里主要说下内部网关协议,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是一种距离矢量选择路由协议由于它的简朴可靠便于配置所以运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它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16为不可达所以只合适小型的网络而且它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广播也是造成网络广播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路由协议配置之RIP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rip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network-number

network_number为路由器的直连网段

IGRP(InteroorGatewayRoutingProtocol)IGRP由于突破了15跳的限制,成为了当时大型CISCO网络的首选协议RIP与IGRP的工作机制,均是从所有配置接口上定期发出路由更新?但是,RIP是以跳数为度量单位;IGRP以多种因素来建立路由最佳路径; 带宽(Bandwidth),延迟(Delay),可靠性(Reliability),负载(LOAD)等因素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支持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

路由协议配置之IGRP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igrp100(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router)

#exit

注意:

1)编号的有效范围为1-65535,编号用确定一组区域编号相同的路由器和接口

2)不同的编号的路由器不参与路由更新

EIGRP(Enhanced Intero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EIGRP是最典型的平衡混合路由选择协议,它融合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两种路由选择协议的长处,运用散射更新算法,可完成很高的路由性能?EIGRP特点是采用不定期更新,即只在路由器改变计量标准或拓扑出现变化时发送部分更新路由?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SLM,具有相同的自治系统号的 EIGRP和IGRP之间,可无缝交换路由信息?

路由协议配置之EIGRP的配置和IGRP的大致相同

router(config)

#routereigrp(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numberrouter(config-router)

#exit

路由协议配置之OSPF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所谓链路状态是指路由器接口的状态,如UP,DOWN,IP及网络类型等链路状态信息通过链路状态公告 (LSA)发布到网上的每台路由器每台路由器通过LSA信息建立一个关于网络的拓扑数据库可以在大型网络中运用而且它支持VLSM运用带宽作为度量值收敛速度快通过分区完成高效的网络管理?

路由协议配置之OSPF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ospf3(3为进程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直连网段+直连网段+子网掩码的反码(反码就是通配符)+区域号(多个路由器配置时区域号必须相同)

篇4:思科配置静态路由

通过配置静态路由,用户可以人为地指定对某一网络访问时所要经过的路径,在网络结构比较简单,且一般到达某一网络所经过的路径唯一的情况下采用静态路由,

任务 命令

建立静态路由 ip route prefix mask {address | interface} [distance] [tag tag] [permanent]

Prefix :所要到达的目的网络

mask :子网掩码

address :下一个跳的IP地址,即相邻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interface :本地网络接口

distance :管理距离(可选)

tag tag :tag值(可选)

permanent :指定此路由即使该端口关掉也不被移掉。

以下在Router1上设置了访问192.1.0.64/26这个网下一跳地址为192.200.10.6,即当有目的地址属于 192.1.0.64/26的网络范围的数据报,应将其路由到地址为192.200.10.6的相邻路由器,

在Router3上设置了访问 192.1.0.128/26及192.200.10.4/30这二个网下一跳地址为192.1.0.65.由于在Router1上端口Serial 0地址为192.200.10.5,192.200.10.4/30这个网属于直连的网,已经存在访问192.200.10.4/30的路径,所以不需要在Router1上添加静态路由。

Router1:

ip route 192.1.0.64 255.255.255.192 192.200.10.6

Router3:

ip route 192.1.0.128 255.255.255.192 192.1.0.65

ip route 192.200.10.4 255.255.255.252 192.1.0.65

同时由于路由器Router3除了与路由器Router2相连外,不再与其他路由器相连,所以也可以为它赋予一条默认路由以代替以上的二条静态路由,

ip route 0.0.0.0 0.0.0.0 192.1.0.65

即只要没有在路由表里找到去特定目的地址的路径,则数据均被路由到地址为192.1.0.65的相邻路由器。

篇5:配置标准的静态路由

配置标准的静态路由

要求1、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

2、熟练子网划分

实验配置如图所示

篇6:配置单臂路由Cisco2621

配置单臂路由--Cisco2621

单臂路由(Single-arm routing)是指在路由器的一个接口上通过配置子接口(或“逻辑接口”,并不存在真正物理接口)的方式,实现原来相互隔离的不同VLAN(虚拟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互通,由于从拓扑结构图上看,在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数据从一条线路进去,又从一个线路出来,两条线路重合,故形象的称之为“单臂路由”

优点: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有助理解、学习VLAN原理和子接口概念。

缺点:容易成为网络单点故障,配置稍有复杂,现实意义不大。

拓扑图:

配置交换机:

fastEthernet 0/1-10端口加入vlan 2

fastEthernet 0/11-20端口加入vlan 3

fastEthernet 0/21-23端口加入vlan 4

fastEthernet 0/24端口模式改为trunk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vlan 3

Switch(config-vlan)#vlan 4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10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1-20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1-23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4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end

此时查看交换机vlan状态:

VLAN Name Status Ports

---- -------------------------------- --------- -------------------------------

1 default active Fa0/24, Gig1/1, Gig1/2

2 VLAN0002 active Fa0/1, Fa0/2, Fa0/3, Fa0/4

Fa0/5, Fa0/6, Fa0/7, Fa0/8

Fa0/9, Fa0/10

3 VLAN0003 active Fa0/11, Fa0/12, Fa0/13, Fa0/14

Fa0/15, Fa0/16, Fa0/17, Fa0/18

Fa0/19, Fa0/20

4 VLAN0004 active Fa0/21, Fa0/22, Fa0/23

1002 fddi-default act/unsup

1003 token-ring-default act/unsup

1004 fddinet-default act/unsup

1005 trnet-default act/unsup

配置路由器:

1、开启f0/0接口

2、设置fastEthernet0/0.1、fastEthernet0/0.2、fastEthernet0/0.3虚拟接口

3、用encapsulation dot1Q [vlan id]封装802.1q协议,并将虚拟接口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fastEthernet0/0.1 划分到vlan 2 ====>>encapsulation dot1Q 2

fastEthernet0/0.2 划分到vlan 3 ====>>encapsulation dot1Q 3

fastEthernet0/0.3 划分到vlan 4 ====>>encapsulation dot1Q 4

4、给这三个虚拟机接口配置IP地址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1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Router(config-subif)#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2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Router(config-subif)#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3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4

Router(config-sub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1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sub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2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sub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3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subif)#end

在路由器上启动DHCP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vlan2

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1.1

Router(dhcp-config)#dns-server 8.8.8.8

Router(dhcp-config)#exit

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vlan3

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2.1

Router(dhcp-config)#dns-server 8.8.8.8

Router(dhcp-config)#exit

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vlan4

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3.0 255.255.255.0

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3.1

Router(dhcp-config)#dns-server 8.8.8.8

Router(dhcp-config)#end

最后,配置成功:

篇7:TPlink路由OSPF配置介绍

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

一、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我们在配置完各接口的IP和OSPF 协议,路由器配置成帧中继交换机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帧中继,注意:在路由器的接口中,可以定义接口类型ip OSPF network broadcast 或者可以手动指定两个接口的邻居,不然的话会起不了邻居。

二、然后我们可以进各路由的接口下去手动指定cost 值,命令是进接口下:ip OSPF cost 注意:以太网口的默认COST值为1。广域网口默认为64,OSPF 的默认值100除以接口带宽1.544=64可以去show 接口查询,路由器源接口到别的网络时,是要取该接口的COST值大小做为路径取向。比如说:R3中S1/0 和S1/1如果S1/0不手动指定COST值。默认为64。那么R3到别的路由不会取S1/0这个接口。

三、通过常理分析路由器的cost最小,应该会取2这条路走,但事实却不是,发现走R2之后就直接丢给R1,而不去按照172.16.255.0网段这边的COST值为10,

而去走R4,此路径也是SPF算出来的,当R3把数据包转发给R2的时候,R2发现此数据包是要到达其它网络,因此R2不会将数据包再转发给其相同区域的其它路由器。因为R2自己是ABR,他认为到达其它区域的数据包,需要直接转发给骨干区域。而自己也恰巧与骨干区域相连。因此R2直接将数据包转发给骨干区域的R1路由器。

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查看的路由跟实际转发数据包的路径不一致,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R3-R2-R4,原本COST为:4,因为我定义了R2的F0/0 COST为2,注意:这段的COST不是1,因为以太网它会按出局接口来算,不是选这个网段的最小的COST值来进行路径的叠加,R3-R4,我们把R2的f0/0 cost值再改为3。这样就是两条都是5,改完之后。

五、我们show ip route 看一下,发现到192.168.1.0这段段分别出现了两条路径的负载均衡,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篇8:单臂路由配置方法

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配置:配置步骤:1、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并开启接口2、配置静态路由3、查看路由表条目、路由器的配置4、配置PC机IP验证是否Ping通——静态路由配置命令Router(config)#ip route 目标网络地址子网掩码 下一跳地址/本地接口——默认路由配置命令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下一跳地址/本地接口,

静态路由配置步骤:[路由器R1的配置]

R1(config)#interface e0/0

R1(config-if)#ip add 10.0.0.1 255.0.0.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interface e0/1

R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e0/0 ——配置静态路由命令

R1(config)#exit R1#show ip route

[路由器R2的配置]

R2(config)#interface e0/0

R2(config-if)#ip add 10.0.0.2 255.0.0.0

R2(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f)#interface e0/1

R2(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utdown

R2(config-if)#exit

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0.0.1 ——配置静态路由命令

R2(config)#exit

R2#show ip route

接着上面的配置继续配置默认路由的步骤:

[路由器R1的配置]

R1(config)#no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e0/0 ——删除静态路由表项

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e0/0 ——配置默认路由表项[路由器R2的配置]

R2(config)#no 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0.0.1 ——删除静态路由表项

R2(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0.0.0.1 ——配置默认路由表项

单臂路由配置步骤:

1、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接口开启trunk

2、在路由器开启主接口,配置其子接口IP

3、给PC即配置IP及网关

4、用ping检查链路

Router(config)#interface 接口类型 槽位/接口序号,

子接口号

Router(config-subfit)#encapsulation dot1q vlan-id

Router(config-subfit)#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

具体配置步骤:

[交换机的配置]

s1(config)#interface f0/0

s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1(config-if)#no shutdown

s1(config-if)#exit

s1(config)#exit

s1#vlan database

s1(vlan)#vlan 2 name vlan2

s1(vlan)#vlan 3 name vlan3

s1(vlan)#exit

s1#config termical

s1(config)#int range f0/1 - 2 ——设置1和2口属于VLAN2

s1(config-if-range)#switch access vlan2

s1(config-if-range)#int range f0/10 - 11 ——设置10和11口属于VLAN3

s1(config-if-range)#switch access vlan 3

s1(config-if-range)#exit

[路由器的配置]

r1(config)#interface e0/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interface e0/0.2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r1(config-subif)#int e0/0.3

r1(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0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路由选择,路由转发,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硬件转发。

篇9:静态路由配置(PT模拟器)

Continue with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no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Router>en

Router>enable 《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

Router#configur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配置主机名

R1(config)#ena

R1(config)#enable p

R1(config)#enable password 123456 《===========================配置特权密码

R1(config)#in f

R1(config)#in fastEthernet 0/0 《=============================进入F0/0端口

R1(config-if)#ip add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该端口IP地址

R1(config-if)#no shu

R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R1(config-if)#exit 《=============================返回上层模式

R1(config)#in s

R1(config)#in serial 0/0/0

R1(config-if)#ip add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配置DCE串口时钟频率

R1(config-if)#no shu

R1(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1(config-if)#

%LINK-5-CHANGED: Interface Serial0/0/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0/0, changed state to up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p r

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配置静态路由

192.168.3.0为所需到达的网段 255.255.255.0为所需到达的子网掩码 192.168.2.2 为下一跳地址(该路由器出去所经过的一个接口的IP地址)

篇10:动态路由配置及工作原理

动态路由: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和维护路由表的过程

基于某种路由协议实现的

特点:减少管理任务,但是占用网络带宽

动态路由协议的作用:

——向其他路由器传递路由信息

——接收其他路由器的路由信息

——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并由此生成路由表

——根据网络拓补变化及时调整路由表,同时想起他路由器宣告拓补改变信息

路由协议RIP的工作原理:

1、首先路由器学习到直连网段

2、当路由器更新周期30s到了时,会向邻居发送路由信息

3、再过30s,路由器的第二个更新周期到了,再次发送路由信息

注意:RIP的度量值(Metric),以跳数作为唯一的度量值

相关配置命令:

#route rip

#version2

#no auto-summary

#network

#show ip route

#show ip protocol

#deug ip rip

交换机TRUNK配置的问题

[已解决] 关于无线路由上网问题

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教案设计

厨房菜板所带来的4种健康问题

带来近义词

路由协议故障处理

植物配置设计说明范文

无线路由故障疑问总汇

水星路由数据包传输分析

TPlink路由wifi叠加技术

配置新地址带来的路由问题(集锦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配置新地址带来的路由问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