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学数学练习题有效设计的看法

时间:2023-03-12 03:58:23 作者:美丽如花儿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美丽如花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谈谈对中学数学练习题有效设计的看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谈谈对中学数学练习题有效设计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谈谈对中学数学练习题有效设计的看法

谈谈对中学数学练习题有效设计的看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体教师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课堂、面对学生,我团教研室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课堂听课的有效性,确立了国家级教学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取得课堂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在练习设计上下一番苦功夫体现艺术性是很必要的。

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程标准,熟读教学内容、在理解编者意图基础上利用好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性、适当性、适度性、梯度性、多样性、趣味性地安排课堂练习,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质量。下面以《菱形的性质》为例对“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的有关尝试,

一、课堂练习要有适度性、梯度性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来设计练习,注重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有不同的巩固、收获和发展。所以练习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把握好:“合理性、适当性、适度性”的原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从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在《菱形的性质》这一课中,我就精心设计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如:第一个练习,在得出菱形的两条特殊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后,马上请学生运用性质完成几道针对性很强的练习,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2.菱形ABCD中,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若AB=5cm,AO=4cm,则AC=_______BD=_______巩固新知,加深印象。

第二个练习,是数学书上的例题,一道生活应用问题,例1: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为了更好的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我特意将原例题中的“边长为20m”改成“周长为80m”,为了巩固前面学习的对简单的根式的化简,我又将原题“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删去,让学生算出准确值。并且在随后的练习题中巧妙安排菱形面积计算,如: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周长是_______,面积是_______。让学生自己去归纳,菱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是小学学习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底×高,还可以利用菱形对角线的长度来计算菱形的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当学生将例题解决后,我又将例题进行变式,将原题中的“∠ABC=60°”改成“∠BAD=120°”,让学生动脑思考,如何解决。通过这一练习,既巩固了菱形的特殊性质,又加强了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针对角度是60°或120°的情况,进行了解题技巧点拨:当菱形有一个内角度数是60°或120°时,连接对角线会得到等边三角形。

第三个练习,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对角线互相垂直的任意四边形的面积是否也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这是一道能力提高题,由菱形面积的特殊性延伸到对角线互相垂直的任意四边形,学生用菱形面积的推导方法不难推出对角线互相垂直任意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这样类比延伸的练习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此题设计在熟练掌握和应用菱形面积公式后,实际是有梯度的,符合学生接受知识有简入难过渡规律,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第四个练习,是一道思考题。把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你能判断重叠部分ABCD的形状吗?这道题的设计来源于生活,易于学生动手操作,图形可以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动脑思考,这道题实质上是菱形的判定的应用,在本课有意安排其实是提示和督促学生预习。

通过以上四个由浅入深的练习,使学生:

1、掌握了菱形的两条特殊性质,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菱形的面积。

2、了解菱形的特殊性质和面积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结合菱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锻炼自己的探索精神,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保质保量,高效率的完成。

二、课堂练习注重多样性、开放性

课堂练习除了要有基础练习,还必须要有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挑战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如,例题的设计及变式题和第三个练习的设计,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束缚。

三、课堂练习应有生活实用性、趣味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知识点产生的原因,不断加强生活与数学教材的联系,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课堂练习的设计有生活实用性、趣味性。这样的数学习题才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如:例题的设计,不仅巩固了菱形的性质,还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菱形的美在生活中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在这节课中设计的四个练习,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计算菱形花坛对角线的长度和面积,都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地应用,在学以致用地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完全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充分锻炼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发展,也使得课堂大容量、高效地完成。

四、课堂练习时间的保证

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一节课上要保证10——15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课堂练习量少,对所学的知识只能停留在基础层面的练习,不能深入,课堂效率自然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要和学生强调珍惜有限的课堂练习,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的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总之,我们利用精心设计的习题,巧妙的提问,不断地引导激励学生去思考问题,使他们时而苦苦求索,时而茅塞顿开,既受到失误的警醒,又有尝试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既学的生动,又学得扎实,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就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减负增效”呼声来说,编选适当的练习题也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因此,研究、提高练习设计的有效性又是实现“轻负高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篇2:论文谈谈我对课堂有效教学的看法

论文谈谈我对课堂有效教学的看法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有效教学”。

基于以上的这样的“有效教学”的定义,我认为“有效教学”就不仅是一些专家们所谓的“模型教学”,“示范教学”,而是每位老师针对自己的学生,结合教材,依据课标,有目标的设计、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化解(也可称之为突破)的课堂教学。

我始终认为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有效”的教与学。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学,”而不是“教”。如古人所说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有些人一再地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并有意夸大教师的作用。这显然是片面的,更是不科学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得好比教师教得好更为重要。虽说教学相长,但也不是绝对的。一言之,学生有效的学才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授课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英语的教学,每节课有新的语言点的出现时,学生能在教师的授课下,明白了并接爱了新的语言点。这只是感知,离掌握还很远。如果要想真正的掌握,先要把知识点消化、巩固,最后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停留在记忆的表面上,而是靠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并掌握及运用。“语言”这东西是无法在一节课中巩固的并掌握的,这也是英语学科和语文学科的共性,而有异于其他一些学科的。要促使语言的有效的使用,并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种果效非一日之功,更别提45分钟的`效果了。自然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中既使有意识去学习英语而去应付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者,也不能真正很好运用英语的根本之所在。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记忆特点,不可能是同一的。规范的、机械地学习,机械地教学,批量地考试,不能用来评估教学的有效与无效。如果用考试的分数来谈教学有效与无效的,似有无稽之谈之疑了(在这如有得罪人的话,请这些人去看看林语堂的《考试分数不可靠》一文,让自己清醒一下吧)把分数高低来与教师的教得好不好来划等号,我认为也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

换言之,为考试而设的教育,本身就是最“无效的教学”。

语言的运用不能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练出来的,分别了语言学科与一些工科学科的差异。应该明白它真正的有效运用是在生活中,更是在课堂之外了。

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我认为英语的教学,可视为:教师是否准确传达信息(词汇、语法、句法等知识点),学生是否有效地接收信息。教师是信自己的输出者,学生是接受信息者。教师有效地传送信息,学生及时地接收信息、存储信息。这样的一节课就是有效的教学。

一节课,是无法体现学生学得怎样。学生把一节课所接收的信息及时存储好(不存储就会丢失,这样就是无效的学了)并在课外常常去点击,复习,消化。通过反复的操练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就是有效地学习。

教师要做到有效地教。主要要做到三点:

一、课前的充分地准备:如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目标的设计,学生的学情分析等等。

二、加强知识点的落实。(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的了解,并督促他们按时完成)

三、课后的反思。第一点主要是突出课堂的实效;第二点是加强课外作业的布置,使课堂授的知识真正被学生所吸收,强调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效性;第三点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总结,提高以后的课堂实效。

教师要真正做好这三点也并不易事。首先是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内化教材,再分解为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其次是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并使之在课外更好的加强,巩固所学的知识。有效化解知识中的难点是教师应为学生做的关键之点。备知识的联系点、备语言点的具体运用及前后关系、句法的变化之规则等等。有了横向的对比与联系,更要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英语教学还要注重初中与高中的链接点、及今后语言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的预知提醒。

目前的强化训练,只是短期行为,仅是为应试而设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的方法。教师能做到有创造性的教,学生怀极大乐趣的学,这样的“教与学”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篇3:谈谈对死机短信的看法

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死机短信”的新闻和网友的评论,也找到了这个传说中能够让MTK芯片的山寨机狂震不已,非釜底抽薪揭去电池不能制止的“死机短信”原文件,其实也就是一个特殊的短信,在其中插入这个IMy格式的文件就行了。需要注意到是,你在编辑这个整人短信的时候得先把自己机子的情景模式设置成震动或者静音,否则,会出现“搬起石头先砸了自己的脚”的情况,你还没来得发送呢,自己的机子先“震”死你!就这么回事,一条平常的整人短信,逗你玩。但是遍观不同的人对于这个“死机短信”的看法,却发现了有趣的情况。

媒体表态说,这种狂震不已的现象是MTK芯片山寨机的一个顽疾,无法医治,也不可逃脱,更有甚者,还可能暴露个人隐私,许多门户网站甚至做出《死机短信“震晕”山寨机》的专题。因此,奉劝消费者选购品牌手机,珍爱隐私,远离山寨。个别媒体采取极度夸张和演绎的手法,将这个短信描述成一个让人惊恐,且充满神秘的东东,意图很清晰,目的很清楚:以此打压山寨机的生存空间,给山寨机扣个“烂”帽子,以便夺去山寨机主的信任,让山寨机尊严扫地,

广大的网友,包括一大批山寨机人却不是这么个表现。他们争相获得这个奇妙无比的短信,甚至一些网友得知这个消息后,专门跑到手机店去买山寨机,并且要求现场示范,不震的不买,同时,对于个别以此打压山寨机从而“别有用心”的说法嗤之以鼻:山寨文化玩的就是心跳,莫不成你的什么大品牌也玩个震动我看看?

一条平常的恶搞短信,我们一笑了之,没有必要大肆地争论不休。生活中,这种恶搞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见得多了,对于节奏紧张,压力增大的现代人,我觉得倒是应该感谢那些给我们平淡生活带来乐趣和激情的人。我有一次老远就发现平常“片甲不留”的校园里,竟然光天化日之下丢了一个规则的“心”形纸片,走近一看,上面歪歪斜斜写着几个字:“有啥好看的?要不你翻过看看?”我一生气,立即捡起翻过看背面:“垃圾!”我是又气又笑啊,这么小的娃娃,也学会恶搞老师了,但是只能笑笑罢了,因为我感到的就是轻松。死机短信也是一个恶搞,大家笑笑算了,犯不着上升到制度层面,讲什么“漏洞”呀,“暴露隐私”呀,甚至于从此怀疑山寨的前途。

山寨有理,狂震无罪。这是我对死机短信的看法。

篇4:谈谈对谈判口才的看法

谈谈对谈判口才的看法

谈判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尤其对于一些大型企业的商业活动,总是会涉及到谈判。那么谈判过程中怎么说服对方,得到主动权呢?请参考以下内容。

谈判过程中要说服对方需要:首先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对方的背景、文化、目的及主要要求等等都要了解清楚,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特别适合商务谈判,尤其是要说服对方,更需要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谈判过程中要说服对方需要:将自己这边的工作内容也全部准备好,包括展示给对方的材料、事件、案例等等,这些都是展示自己实力和诚意的东西,一定要提前筹办。

谈判过程中要说服对方需要:懂得沟通技巧,谈判中要说服对方,就需要掌握沟通的技巧,能够让对方听了舒服还能认同自己的观念和产品,才能让谈判的过程进展顺利,也能让对方信服。

谈判过程中要说服对方需要:懂得察言观色,谈判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就需要察言观色,这样才能根据对方的情绪变化来使用不同的应对策略,才会更好的去说服对方。

谈判过程中要说服对方需要:保持礼貌和微笑,静观其变,不去主动给对方机会来反驳自己,流程和话语上尽可能做到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其实很多时候谈判就是找到对方的缺口进行攻击,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东西。

谈判过程中要说服对方需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候谈判也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会让自己得到更多阐述自己观念和产品的机会,也就能够更好的说服对方。

谈判节奏方法

谈判的时机掌握是掌握谈判节奏的第一反映,也是表性反映。它由两个因素构成:时间与机会。

(1)时间。时间因素具有双重特性: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即交易双方共同承认环境条件造成的客观时间限制,客观因素要求在掌握谈判安排时抓紧时间。主观因素,是一种策略因素,即人为地操纵时间,制造出紧迫与松散,以适应施加谈判压力的需要的做法。

(2)机会因素。即对能影响谈判进程的偶然出现的事物(人或事件)适时加以利用的情况。

机会因素有正负因素之别,正因素系指事物的出现对已方有积极作用,抓住利用后会得到好效果,对于这一类因素要积极的加以利用;负因素是指事物的出现对己方谈判有害,此时,应适时的加以回避。

掌握谈判条件的松紧

谈判中,其核心是交易条件,所以,谈判条件的松紧、适时进退是最实质的节奏掌握内容。掌握谈判条件的松紧是掌握谈判节奏的本质反映。对谈判条件松紧的掌握,应遵循阶段节奏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

(1)阶段节奏原则。即按谈判阶段的发展来掌握条件松紧的原则,也被称为主动节奏原则,因为它是根据主动阶段判断而采取行动。

一般情况下,谈判初期,对谈判条件的节奏的掌握应明快,以在心理上培养双方的信心和谈判热情,但条件应主要集中在非主流和非本质的方面;

谈判中期,谈判条件的松紧节奏应稳健,一方面,己方可以让出的条件不能在无对等条件的情况下过快放出,另一方面,对所接到的对方条件应十分的注意衡量,适时、适度的作出反应;谈判后期,条件的掌握应是松紧结合,基本的原则应是紧紧掌握根本条件和灵活掌握枝节条件。

(2)利益平衡原则。即按谈判双方利益出让的对等或平衡状况,以及交易对价(货与价)的平衡状况掌握谈判条件松紧的原则,也被称为从动节奏原则,因为它是随着对方的行为而动的。

利益平衡原则的掌握有两个因素,对等与对价因素。前者是指双方的谈判条件应对等出让而不是单方出让,后者是指在交易本质上,货物与条件应该是对应的。

把握谈判技巧

(1)清除障碍

这是较常见的一种目的。当双方“谈不拢”造成僵局时,有必要把洽谈节奏放慢,看看到底阻碍在什么地方,以便想办法解决。

当然,有的谈判中的阻碍是“隐性”的,往往隐蔽在种.种堂而皇之的借口之下,不易被人一下子看破,这就更需要我们先拖一拖,缓一缓,从容处理这种局面。

美国ITT公司著名谈判专家D·柯尔比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柯尔比与S公司的谈判已接近尾声。然而此时对方的态度却突然强硬起来,对已谈好的协议横加挑剔,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柯尔比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对方代表并非那种蛮不讲理的人,而协议对双方肯定是都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S公司为什么还要阻挠签约呢?柯尔比理智地建议谈判延期。之后从各方面收集信息,终于知道了关键所在:对方认为ITT占的便宜比己方多多了!

价格虽能接受,但心理上不公平的感觉却很难接受,导致了协议的搁浅。结果重开谈判,柯尔比一番比价算价,对方知道双方利润大致相同,一个小时后就签了合同。

在实际洽谈中,这种隐性阻碍还有很多,对付它们,拖延战术是颇为有效的。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拖”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要通过“拖”得的时间收集情报,分析问题,打开局面。消极等待,结果只能是失败。

(2)消磨意志

人的意志就好似一块钢板,在一定的重压下,最初可能还会保持原状,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慢慢弯曲下来。拖延战术就是对谈判者意志施压的一种最常用的办法。突然的中止,没有答复(或是含糊不清的答复)往往比破口大骂、暴跳如雷令人不能忍受。

80年代末,硅谷某家电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集成电路,其先进性尚不能被公众理解,而此时,公司又负债累累,即将破产,这种集成电路能否被赏识可以说是公司最后的希望。幸运的是,欧洲一家公司慧眼识珠,派三名代表飞了几千英里来洽谈转让事宜。诚意看起来不小,一张口起价却只有研制费的2/3。电子公司的代表站起来说:“先生们,今天先到这儿吧!”从开始到结束,这次洽谈只持续了三分钟。岂料下午欧洲人就要求重开谈判,态度明显“合作”了不少,于是电路专利以一个较高的价格进行了转让。

硅谷公司的代表为什么敢腰斩谈判呢?因为他知道,施压有两个要点:一是压力要强到让对方知道你的决心不可动摇;二是压力不要强过对方的承受能力。他估计到欧洲人飞了几千英里来谈判,决不会只因为这三分钟就打道回府。这三分钟的会谈,看似打破常规,在当时当地,却是让对方丢掉幻想的最佳方法。

此外,拖延战术作为一种基本手段,在具体实施中是可以有许多变化的,例如一些日本公司就常采取这个办法:以一个职权较低的谈判者为先锋,在细节问题上和对方反复纠缠,或许可以让一二次步,但每一次让步都要让对方付出巨大精力。到最后双方把协议已勾画出了大体轮廓,但总有一两个关键点谈不拢,这个过程往往要拖到对方精疲力竭为止。这时本公司的权威人物出场,说一些“再拖下去太不值得,我们再让一点,就这么成交吧!”此时对方身心均已透支,这个方案只要在可接受范围内,往往就会一口答应。

(3)等待时机

拖延战术还有一种的运用,即通过拖延时间,静待法规、行情、汇率等情况的变动,掌握主动,要挟对方作出让步。一般来说,可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拖延谈判时间,稳住对方。例如,1986年,香港一个客户与东北某省外贸公司洽谈毛皮生意,条件优惠却久拖不决。转眼过去了两个多月,原来一直兴旺的国际毛皮市场货满为患,价格暴跌,这时港商再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使我方吃了大亏。

二是在谈判议程中留下漏洞,拖延交货(款)时间。19武昌某一纱厂建厂时,向英国安利洋行订购纱机二万锭,价值二十万英镑。当时1英镑相当于2.5两白银,二十万英镑仅值白银五十万两,英商见银贵金贱,就借故拖延不交货。到19底。世界金融市场行情骤变,英镑与白银兑换比例暴涨1∶7。这时英商就趁机催纱厂结汇收货,五十万两白银的行价,一下子成了一百四十万两,使这个厂蒙受巨大损失。

总的来说,防止恶意拖延,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要充分了解对方信誉、实力,乃至实施谈判者的惯用手法和以往实迹。

二要充分掌握有关法规、市场、金融情况的现状和动向。

三要预留一手,作为反要挟的手段。如要求金本位制结汇,要求信誉担保,要求预付定金等。

(4)赢得好感

谈判是一种论争,是一个双方都想让对方按自己意图行事的过程,有很强的对抗性。但大家既然坐到了一起,想为共同关心的事达成一个协议,说服合作还是基础的东西。因此凡是优秀的谈判者,无不重视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平心而论,场外沟通作为拖延战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思维模式总是随着身份的不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改变,谈判桌上的心理肯定和夜光杯前的心理不一样,作为对手要针锋相对,作为朋友促膝倾谈则肯定另是一番心情。当双方把这种融洽的关系带回到谈判场中,自然会消去很多误解,免去很多曲折。

任何形式的融洽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私谊是公事的辅佐,而公事决不能成为私利的牺牲品,这关系到一个谈判者的根本素质,这种素质也正是中国谈判者需要下大力培养的素质之一。

篇5:谈谈你对污染的看法

谈谈你对污染的看法

Today,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to us. It means that the air,seas,rivers and land are polluted by waste or poisonous things. It does harm not only to human beings but also to animals(It does harm to animals,as well as human beings.)

We cannot have fresh air because many factories have the poisonous smoke sent into the air. Beautiful parks are made dirty by plastic tins and bags. Fish die from the polluted water. It is said that strange diseases have appeared in some places because of pollution.

I hope scientists can find ways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the clear sky,clean rivers and beautiful parks again.

篇6:谈谈你对污染的看法

谈谈你对污染的看法

请根据以下要点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污染的看法( 100~130 词)。

1. 当今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空气、河海、土壤的污染对动物和人类十分有害。

2. 列举 2~ 种污染的原因和现象及其后果。

3. 希望科学家们找出解决办法,恢复大自然的.本来面貌。

拟用句型:

( 1 )主语 + mean sth. / to do sth./ doing sth. / that clause

( 2 )… not only … but also …

( 3 ) do harm to sb. (sth.) / … harm to be done to sb. (sth.)

( 4 ) have + 宾语 + 过去分词(表示一种遭遇或经历)

( 5 ) It is said / reported … that clause

( 6 ) look forward to sth. / doing sth.

拟用词组:

( 1 ) send sth. into; ( 2 )… die from /of; ( 3 ) because of; ( 4 ) prevent … from

[例题分析]

污染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人类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恣意掠夺、破坏,这已经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本文对于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园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本文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和自己的背景知识谈谈对污染的看法,并针对污染这个中心论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属议论文。

[参考范文]

Today, 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to us. It means that the air, seas, rivers and land are polluted by waste or poisonous things. It does harm not only to human beings but also to animals (It does harm to animals, as well as human beings.)。

We cannot have fresh air because many factories have the poisonous smoke sent into the air. Beautiful parks are made dirty by plastic tins and bags. Fish die from the polluted water. It is said that strange diseases have appeared in some places because of pollution.

I hope scientists can find ways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the clear sky, clean rivers and beautiful parks again.

《穷人》练习题设计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中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数学考核总结

浅谈课堂问题的有效设计

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探究论文

中学数学教研员培训班工作总结

中学数学教学小论文

中学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浅析 Windows 管理 设计有效OU结构

谈谈对中学数学练习题有效设计的看法(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谈谈对中学数学练习题有效设计的看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