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智更要重德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

时间:2023-03-13 03:59:11 作者:热河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热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重智更要重德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重智更要重德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重智更要重德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

重智更要重德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庭中所有的爱倾注于他一身。久而久之,孩子认为“好吃的归我,好玩的也归我”,不自觉地形成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心理和习惯。如:吃饭时把自己爱吃的菜拿过来,独自享用;看到别的幼儿碰倒摔伤拍手大笑;看见受伤的青蛙会用砖头砸死它;甚至残酷地把家里的小狗、小猫的腿打断、尾巴揪痛,等等。很难想象这些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的孩子日后怎能成为对社会健康有用的人才。

?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的溺爱是首要原因。对于孩子合理或是不合理的要求总是尽量满足,孩子某些行为上的错误也听之任之,不理不睬。长此下去,养成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

第二,家长忽视感情方面的教育。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智力投资”毫不吝惜,而不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这种“重智轻德”的做法,使孩子缺乏仁爱之心。

第三,有的家长对孩子实行“复仇”式教育,教孩子“他打你一下,你就还他两下”。试想,这样的孩子能懂得“谦让、友爱”的含义吗?第四,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不少家长认为自己如此疼爱孩子,等他们长大了自然会回报父母的。殊不知这样从小就学会了只接受爱,而不知道付出爱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很难想到回报父母的,更何况他人和社会呢?

所以,改变现状是当务之急。改变现状,必须改变家长的教育意识,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 1.孩子天真纯洁,喜欢模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是孩子良好的榜样,孩子对于父母具体行为的体验,往往比枯燥的语言说教更有效果。

? 2.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引导孩子关心他人,体贴他人,理解他人。与人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照顾。

? 3.教育孩子爱父母,爱所有的人,爱社会口应让孩子理解父母对他的爱,教育他做充满爱心的`孩子。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让孩子亲身体会父母的辛劳,使孩子在理解父母的同时,也理解他人,培养孩子爱护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

? 4.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观看电影、电视中救护人、援助人的英雄事迹,辅以自己的感想,激发他们对受难者的同情心及对济难者的敬仰之情。给孩子讲些英雄故事,以壮他们的爱国之心。又如让孩子参加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之类的活动,与孩子一起,为种子发芽、鸡鸭的破壳而欢呼雀跃,为花草的枯萎、小鸟的受伤、小鱼的不幸死亡心疼惋惜。这样的情感体验,为孩子感受他人心灵,萌发同情心,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把我们的未来交给一代有血有肉有爱心的孩子,我们的社会在不远的将来一定是个蒸蒸日上,充满爱心的美好世界!

篇2:「家庭教育」重智轻德重养育轻教育我国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重智轻德重养育轻教育我国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过度溺爱、过高期望、过多保护、过重压力,4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虽然社会和广大家长正日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4个误区正影响着当前家庭教育的方向和质量。

首先,家长没有在观念上做到尊重儿童,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待、支持孩子探索世界,管教孩子的态度仍是居高临下;其次,在家庭教育目标上重智轻德,关心孩子能否考高分,而对引导孩子如何做人,怎样让孩子富有爱心、责任心则重视不够;第三,在方法上重养育轻教育,物质充足、沟通薄弱,更多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第四,在时间上重视学龄后的教育,轻视学前教育,而实际上0-6岁特别是3岁前正是孩子生理、心理、智力、语言等各方面进步最迅速的时期。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蒋月娥表示:为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32万多所家长学校,广泛分布在幼儿园、中小学、社区,还特别为单亲家庭、流动人口等特定群体开设了家长学校、爷爷奶奶班等。通过广泛深入的网络,我国家庭教育的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存在以上误区,加上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很大影响、保育人员队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等各种因素,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仍然任重道远。全国妇联将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更新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素质,拓展载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为国育儿中的作用。

篇3:怎么培养孩子的爱心?家长们看这里

怎么培养孩子的爱心?家长们看这里

在家庭教育中,其实有很多的事情和机会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关键在于大家能否进行及时恰当的引导。那么作为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爱心呢,今天毕老师就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

父母做好示范和榜样

成长过程中,当孩子遇到陌生的事物时,最容易模仿参考的对象就是父母。因此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首先自己要做到富有爱心,孩子才能有正确示范从而去学习模仿。

只有富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在无意中影响着孩子,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所以父母平时要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乐于助人等,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会想成为爸爸妈妈那样的人。

爱心要从小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所以爱心的培养也要从小抓起。父母要经常爱抚孩子,对孩子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让孩子从小萌生爱心。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还要把自己看作是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斥责和严加管教。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的注意力也最为集中。所以爸爸妈妈们就可以用故事进行说理,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保护好孩子的爱心

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对孩子付出,但是在面对孩子爱的付出时,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做出拒绝的行为。这样做其实不仅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反而会伤害孩子表达爱的积极性。所以家长们应谨慎、小心地保护孩子最初的爱心。

有时候,家长们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或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例如孩子辛辛苦苦存了大半年的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条围巾,妈妈却说孩子是在浪费钱。这会让孩子非常失望,因为她没有接受孩子的爱。也许很多父母就在这拒绝中,遏制了孩子爱的'萌动,让孩子认为父母不需要他们的爱。其实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去爱别人,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其实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是接受爱,渐渐地,他们就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并且觉得父母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有的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他就会孝敬父母,疼爱父母。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父母呢?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一个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为孩子着想,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品质、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重要,并且这些都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的,不会一蹴而就。例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孩子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在路上,见到熟悉的主动打招呼,这些都是很好的机会。

结语

拥有爱心,对生活充满感激,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生受用的美好品质,即使孩子将来无法成就大业,但最起码是一个善良的人。

重新开介绍信

重重阳节说说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论文查重本科

童话重临作文

中国古代重骑兵资料

重机司机个人简历

论文致谢查重吗

重光影蝶作文

承受之重抒情散文

重智更要重德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重智更要重德 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