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归散文诗

时间:2023-03-19 03:59:37 作者:nichts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nicht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不归散文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不归散文诗,供大家参考。

篇1:不归散文诗

不归散文诗

十三年前的,有一天

我第一次离开了一个被叫做家的地方

起初,新日子里,我所有的心急火燎都是唯一的

要回去,下一刻就回去

否则我就活不下去

日子一天一天的凑近成旧的'

寄养,成就着一个孩子最无辜的童年

而幸终究还是活了下去,一棵野草在风中,被摇着,曳着

就是不曾回去

我想念我那时所不及的一切念想

开着的大门,一次晚归的被等待,热在锅里的食物

又是新日子

我们的课文里开始这么叫:哦故乡,乡愁

你在这头,而我,在那头

成年的伙伴,成年的老人,成年的麻雀

整群整群的往出飞,飞啊,飞,飞,飞

而后整群整群的散,散啊,散,散,散

南成了北的故乡

北却没有根

十三年后的,又一天

新旧日子和往事的包裹一样

无人签收

我想起父亲说:那个地方伤透了他的心

回不去,荒山野岭都是

风吹起瘦瘦的树,瘦瘦的人和马路

一觉醒来

一个至亲就被埋进土里

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回来即回去

皆为不归

篇2:不归

檐外雨,倩倩如下。

却见伊人碎影,不沾半点凡尘。

轻唇细语;静阙:奈何不归!

莫不归。不归。

数载良辰抹河清,思人不归还江影。

映不尽江红三里,聚不成明镜旧容。

诗人不缺酒钱,无醉意……

故人不缺倾慕,无追意……

固酒洒诗留,执花亡几句?

诗曰:不归奈何?奈何!

篇3:《不醉不归》诗歌

在一个只有猪和草的世界里

黑褐色的狂吃

遮天盖地

子孙后代的身体

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从每一片面包

每一粒米饭里

伸出头来乞讨

没有人会理睬他们的

每一个人的肚子都胀胀的

依然要大吃大喝

吃是前进的动力

吃是晋升的阶梯

吃就是工作

吃是生存的`条件

吃是我们的一切

后代子孙的眼睛

在每一杯酒里眨巴着

那种哀怨

锐利得可以刺破

任何神圣、堂皇的理由

每一个人都喝得醉熏熏的

没有人会顾忌什么

我不吃喝

别人也要吃喝

吃吃喝喝不算什么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人生岂不快哉

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只鸟

折断了翅膀

拼着最后一口气

想挣脱香喷喷的佳肴

去寻找最后的归宿

最后一棵树

最后一粒没有污染的食物

它凄凄惨惨的啼叫

拼着命

想拯救出人类

仅存的最后一点儿良心

吃吧

盛情难却

有胃口就应大吃

干杯吧

友谊地久天长

为了社稷,为了子民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

这是宇宙中最后一根草

在晶莹的饮料中挣扎着

它聚集起这个世界全部善的力量

想冒出最后一个芽叶

它还想在这无边的荒野之中

保存一点儿绿的希望

傻瓜才会理它

我们兴致正高

大小臣工举起酒杯

祝各位长命百岁

祝各位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盛世

举目四望

到处是阳光灿烂

到处是繁华似锦

到处是热情高涨

我们都是一群狂吃的英雄

我们吃光了祖先的骨头

我们掘地千尺

吃光了子孙的骨肉

我们大吃大喝

吃得天昏地暗

我们还要吃

吃出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天地

吃出一个

更加繁华

更加多姿多彩的明天

吃吧、喝吧

还有什么好酒菜

统统拿出来

千载难逢,千载难逢

让我们再喝上三天三夜

篇4:超假不归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

首先对于我不假外出的行为表示深深的歉意,我的行为视纪律而不顾,视队里的条令制度为草芥。

在开学伊始就严重触犯了纪律,在接受到队长殷殷的教诲后,我才深刻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意识到作为一个革命军人这种不假外出对于整个队伍的影响。

痛定思痛,事情虽然结束了,可是我的行为给队里蒙羞,紊乱了队里正常的作息点名制度,干扰了大队刚刚宣布的放假制度在学员中贯彻的威信。

现在我的错误已经铸成,这些天我一直在沉思自己的过错,懊悔的背后是改过自新的决心,再次阅读各项条令制度和接受了班长的批评教育后。

我决心做以检讨,但我知道检讨只是书面的形式。

真正的悔改要看我今后的努力,希望队长和全体学员原谅我的过错,也恳请队长和全体学员监督我,并给予我以帮助,让我从错误的边缘摆脱开来。

星期六下午,我班韦蔚突然生病,紧急之中我没有向班长申请,也没有得到队长的同意,忽略了时间已经到了点名的关头,却私自暗下主张,作出了送她去医院的决定,在医院的时候我恍然憬悟,意识到自己无假外出的行为,可是我当时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知道队里正在点名,却没有把点名查人的重要性放在至高的地位。

看着韦蔚正在治疗之中,也没有打电话到队部说明情况。

在西京医院逗留了很长时间。

等韦薇治疗完毕。

我们匆匆的赶了回来,这时看到乔队长严肃的目光,我才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看着别人都在签到簿上整整齐齐得签下自己的名字,队里的点名制度贯彻得是多么井然有序。

可是自己却在这个时候扰乱了整个一盘棋,这时,我的心里是万分的惭愧,想起回来的路上华山抢险战斗集体雕塑饱含力度的飒爽英姿。

自己的可耻行为与英雄的对比,鲜明的高下差异让我低下了头。

我的行为是对纪律的严重亵渎,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纪律严明,是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五句话”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到纪律严明,是保持人民军队性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关键所在。

正是因为有严格的纪律约束,我们十二队才团结在队干的周围有机的运作着。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令严方可以肃兵威,命重始足以整纲纪”。

没有严格的纪律,军队就不能实现高度的集中统一,就无法做到令行禁止,成为一盘散沙,我军作为新型的人民军队,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军校学员:治军严,军则兴;治军不严,军则衰。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兴起的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努力学习好军事医疗知识,纪律是我们能够完成任务的保障。

而我的不假外出。

是对纪律的直接触犯,试想,如果在这个时候,队里需要我,甚至祖国需要我做出贡献,可我,却临阵脱逃,在点名这个庄严的场合缺席,令队长和全体学员担心,令队长和学员产生疑窦。

甚至,如果大家都存在着这么放任的心理。

那么队也就难就其为一个集体了。

其次我的行为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因为看到以前点名的时候存在着一些漏洞,所以我麻痹了自己的灵魂。

我认为能搪塞过去,也轻信了自己的抉择。

正是这种侥幸心里酿造了古往今来一切兵家之事的失败。

各种侥幸心里使许多执着的干部党员忘掉了自己的公仆地位,而我身为一个学员,存在侥幸心里的作祟就更要不得了。

我以为得,和我犯得错误,只是在这个时候被队长揭发和看到。

可能我先前的很多对纪律的玩忽自己都没有意识,想到这里,我发现自己心里的确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向。

要从本质上看,杜绝侥幸心里,就是要时时处处刻刻分分都把纪律放在第一的位置。

因为也只有日日参省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做到没有纰漏,无愧于自己当初庄严的宣誓。

态度是我们进行队内一切活动对个人品性上的基本要求,态度决定一切,我的错误从根本上说是态度上的放任。

队长一直教育我们,作为一个革命军人,要保持一颗正直的心,要在各种可能犯错误的倾向下把风险降到最低,把隐患扼杀在襁褓里。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面对的方法。

我的过错反映了我态度思想上的严重不足。

外出不归是小事,可是它造成恶劣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反映着一个人态度的问题。

纪律违反的根本是思想,所以从思想上抓起,态度在纪律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对于队内的每一件要求都以充满干劲的热情去面对。

对于对内的每一个规章都以满怀认真的态度去执行,唯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切行动中不至于冒泡。

我们班是优良学风班,但是优良的学风也意味着是一个优良的班风,一年来,姐妹们在彼此共同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夺得了优良学风班这一殊荣。

但是我的行为却为班里抹了黑。

再审度一下自己所担任的团支部要职,自己是队里的骨干,应该为全队人员树立一个标兵的榜样,可是自己正在不知不觉中玷污着标兵的旗帜,给全队人员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

好好反思一下,我深知自己的过错是可耻的,时间在流逝,我对流逝的时间的忽略,造成了错误的根源,流逝时间过后的日子里,我要加强自己的时间观念,加强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

今天,我怀着万分的愧疚、懊悔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我未经领导批准在探亲期间超假,严重的违反部队的规章制度和禁令,经尊敬的首长、战友们批评教育,对我行为感到深深的后悔。

因我的行为、所做影响到了部队、尊敬的首长、战友们的声誉,让你们失望了!为检查自己、端正态度,现书面检查如下: 以表示我对自己这种恶劣行为的决心。

早在我刚踏进这个集体的时候,领导就已经三令五申,一再强调,不能违反部队纪律,要严于利己.领导的反复教导言犹在耳,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我深为震撼,也已经深刻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于是我一再告诉自己要把此事当成头等大事来罚,不能辜负领导对我们的一片苦心。

但是世事难料,人非圣贤,我在探亲期间超假,违反了部队的规定,我认识到虽然事出有因,但是这些理由说出来都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这所有的问题都只能归结于我,我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我是一个罪人!!!我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如下:

1、违反了部队纪律,探亲超假。

2、在同事中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由于我的行为,有可能造成别的同事的效仿,影响部队纪律性,也是对别的战友的不负责。

3、影响个人综合水平的提高,使自身在本能提高的条件下,未能得到提高,辜负领导的厚爱,实乃不忠。

如今,大错既成,我深深懊悔不已。

深刻检讨, 本人思想觉悟不高,对重要事项重视严重不足。

篇5: 游子归不归

游子归不归

我总觉得

人生这两个字

分量太过于重,

够格拎出来

谈谈人生的

大多数是

阅尽千帆的前辈。

所以

对于我现在

还是浅薄无知的年纪

想要谈谈这件事,

着实有些底气不足。

不过没有关系,

在为过去忏悔时

曾经这样宽宥过自己,

每个年龄段

都有那个年龄段

该做的事,

无论怎样都不适合

以成长后的姿势

来评判它的对与错,

因为你没办法

去归咎对与错。

这样说吧,

很多人说

假如有个机会能够回到过去,

一定好好读书,改变现在的命运。

但是我想说

假如你是没有带着现在的记忆

回到过去你依旧还是会走同样的路。

因为

你25岁明白

讨生活艰辛的道理,

在还是天真烂漫的

有书读,有钱花,有父母疼的18岁,

怎么揠苗般的强迫明白?

恰似看过那么一句话,

命运里的兜兜转转

都只不过是寻常,

随着这年岁的增加,

每每忆起这话滋味都不同。

别人都说

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爱念旧,

端着过去不放。

所以

我也开始怀疑自己

已经老成到了上年纪?

前度,失眠又找上了我,某晚的浅眠梦到了初中的一个英语老师,那时很喜欢她,是诱发学好英语的启蒙老师。后面转校毕过多次业,失了联系。然后醒了之后发了疯的想要知道她的消息。至今消息未果。我想要找到她的理由其实有些荒诞,因为我现在还记得她留给我的最后一次评语是踏实,诚恳。我的执念大概就是想问一句,老师,我没有成为父母期望的人,距离你的是不是也很远?

我没有成为

自己期望的人,

我曾经想要成为一个流浪的`画家,

有点小才,有点狡黠,有点桀骜,有点落魄。

之所以没有成为,我归结于自己的懦弱。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的人生

都这样被父母无形的干扰过,

父母的爱和期望从来没有也不需要掩藏的表露给你,或许我这么说有些残忍,

但那些爱和期望

有时候是不是像枷锁戴在身上

只有自己清楚。

循规蹈矩就是贴在我们成年前的便签,反抗和不顺从是属于叛逆和异类。

年少老成是我年长的同事给的评价。

所以该做和不该做,

能做和不能做,

这个清清楚楚的界限

早早的定好了区域。

……

?

所以我说,

这是我的懦弱,

我早就在

还没有防备的时候

就已经把自己

困进了所谓期望的

画地为牢。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成都是幸运的,

你揭开一开,都有一层痂。

终于我也背离了父母的期望。

你猜没有爪子被逼急的家猫会怎么样?

我没有上预期的大学,

也没有学预期的专业。

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后来在同学纷纷入职教师

我依然是奶奶心里的耿耿于怀。

我知道,

这不是反抗,

也不存在胜利,

因为胜利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

父母的期望都很简单,就是安安稳稳的生活在他们看得见护得到的地方。

偏生

自私的我

活在了

他们挂念的远方。

偏生

这期望

被我双手举着,

不想它放下来。

毕业后孤身是胆的拖着行李箱上了游子的列车,一年一度的归期,赤手空拳的和一地鸡毛的生活搏斗,揣着破破碎碎的理想,深一脚浅一脚的磕磕碰碰,吹过夜风,饮过烈酒,亢过高歌,爱过人。

我知道我不会一直是个游子,我知道回家的路。

你猜后面我会不会落叶归根,相亲教子?我也猜不着,我也忘不了那句话,别走远了,我老了,没办法看到你。

我猜我有一种魔法,可以分身为二,一个活在父母的期望,一个活在我的期望。

篇6:超假不归检讨书

超假不归检讨书

尊敬的单位领导:

我知道错了,实际上,是我在家里过年这段时间由于烟酒过量导致了身体出现严重的不良情况,我住院了。

不过我没有跟单位打声招呼,我的的确确地做错了。现在,我向您表示严肃悔改:

第一,我不注意身体,烟酒过量。过年期间,免不了吃喝玩乐,这其中烟酒过量就是健康的大敌啊。我如此的不注意身体,也是对工作的.不负责,对领导的不负责,对单位的不负责啊!

第二,我没有招呼单位,让领导担心。我既然住院了,就应该吩咐家里人给单位打招呼啊。可是我居然没有这么做,实际上并非我不故意不打招呼啊,实在是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啊。

第三,我超假了三天,实在是太离谱了。我居然超假三天,人家同事顶多超假半天,我这样做引起了单位全体同事的愤慨,我感到很愧疚。

此致

敬礼!

检讨人:

篇7:不醉不归现代散文

不醉不归现代散文

莲花村的大小事情都离不开张老汉。

那天虎虎结婚,张老汉是总管。他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在他的监督下,礼簿记账的,管钱的,管烟酒的,大门口迎接客人放炮的,每一桌伺候客人的互不干涉,各负其责,各尽所能,让客人们欣喜而来,满意而归。正午时分,新娘子迎到,炮声飞扬,客人们有序入席。这是婚礼最热闹的时候,所以,张老汉一点也马虎不得。他睁大眼睛,指挥每一桌恭候者热情招待客人。一霎时,十三花开满宴席,菜的香味混着刚开启的酒的醇香,笼罩着整个院子。这一桌人正准备动筷子,那一桌已经开拳迎战。只听到他们喊道:“咱俩好,四叶子红。”“巧到了,酒你喝。”接着是酒杯碰撞的声音。另外一桌也抡起了拳头叫道:“好日子,先敬你。”“六六顺,高升你。”划拳的节奏、声音一桌高于一桌。整个莲花村酒香弥漫,拳声震荡,笑声一片。人们似乎忘却了谁才是今天的主角,只记得好日子有酒就助兴。

说实话,张老汉忙了一整天,华灯初上之时。他才有空坐下来吃喝。新郎新娘也走过来敬酒以示谢意,张老汉端起酒杯说道:“今天是你们两个娃娃的好日子,祝你们俩幸福美满,我也是不醉不归。”大家齐声道:“好,敬上。”在大家地呐喊声中,你一杯,我一杯,他一杯,敬来敬去,一转眼,张老汉半瓶酒已下肚。他走起路来,脚底下好像涂了油一般,老伴儿只好扶他回去。他边走便唱:“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还要主持一对新人拜天地呢。”街坊邻居都知道张老汉又醉了。

张老汉辛苦了一辈子,为乡亲们的大小事情操心了一辈子,每一次大家都说同样的一句话:“他又醉了。”

又是一年除夕到,张老汉请来他的两个兄弟和侄儿们在家陪先人。温热的土炕中间,摆放了一张祖传的炕桌,是红桃木的,岁月的打磨,使它越发红亮。它的四角各雕刻着一个活脱脱的桃子,这就是一家人喜欢这张桌子的原因。张老汉和兄弟,带领儿子们先拜见先人,上香,烧票子,祭酒,磕头。完毕之后,他们兄弟三人围桌坐下,老伴儿端来了两个凉菜,一盘猪耳朵,一盘红萝卜丝,这是他们的下酒菜。地板上,儿子和几个侄儿们正围着火盆准备煮酒,火红的炭火烧得正旺,火苗跳跃,像鲤鱼。张老汉让儿子拿来他深藏了十年的两瓶好酒,当儿子打开瓶盖时,满屋子散发着酒的香味。炕上的三兄弟早已垂涎三尺,想到还是温热的酒好喝,所以,他们快要掉出来的涎水又咽了回去。侄儿们倒满两壶顺着火堆放稳,一边啃瓜子,一边耐心地等待酒的沸腾。不一会儿酒开了,三兄弟拿起酒杯让儿子们满上,第一杯敬献先人,第二杯全家共庆贺。不过,只有他们三个倒的是酒,其他人喝的全是红糖水。第三杯刚一倒上,他们便开始划拳了。张老汉叫道:“哥俩好,四季发。”兄弟对道“巧到了,酒你喝。”第一拳,兄弟敬上了大哥,张老汉认输喝酒四杯。这样,他们三个边划边喝,几个回合下来,一瓶酒一滴不剩。第二瓶继续,二兄弟划道:“六好,一心敬,高升。”张老汉不知怎么了,老输,又是六杯。

新年的钟声响了,他们的两瓶酒早已喝干了。张老汉这时说话已是语无伦次,两位兄弟虽说喝得少,但也扶着墙角走路。没办法,只能由儿子放炮辞旧迎新。炮声过后,儿子们才扶着各自的父亲散去。他们每年除夕之夜都这样过,都这样醉,而且是跨年的醉。

张老汉这一醉可是半个月。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十五,每天有亲戚朋友请在一起喝酒吃肉。今天在东家,明天在西家。老伴儿可累坏了,每天晚上得洗他吐上酒味儿的衣服。叫苦连天,也得忍着。元宵节一过,邻居们听到张老汉吆喝牛的声音,就知道他酒醒了。

张老汉醉了一辈子,明天他决不能喝酒。他每次把老伴儿的话当耳边风,这次他要听一回金玉良言。老伴儿给他下了死命令,明天儿子的婚礼,一口酒都不许尝。他答应了,其实他心里清楚,儿子在城里上班,婚礼自然由单位的同事,按照城里人的习俗举办,和乡下的风俗完全不同。在乡下,儿子的婚事得大过三天,他不醉才怪呢。可是,在城里只吃一顿宴席,更何况这次他是主人,所以不可能喝酒的。他也没有操的啥心,去了只是为了让儿子体面,再给大家敬敬酒,一起热闹热闹。他可不能给儿子丢脸。晚上,在老伴儿地催逼下,他洗了头,刮了胡子,洗了脚,并试穿了新衣服。他在镜子前一站,觉得自己还很精神的.,有点城里人的味道,明天给客人们敬酒决不会寒碜。那一夜他躺在土炕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张老汉和老伴儿带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以及街坊邻居,坐着大巴进了城。一下车,张老汉夫妇去了儿子的婚房。负责婚礼的总管,便把其他人安排在县城最高档的酒楼入座,他们一边嗑瓜子,吃喜糖,喝水,一边等待新人地到来。中午十二点整,酒楼下大炮,鞭炮四起,震耳欲聋。接着,新郎新娘众星捧月般缓缓走向婚礼主持台。这时道喜的客人已经全部就座,所有目光都聚集在新郎新娘身上。在婚礼主持人喜庆祥和的祝福中,二位新人当众许下誓言:白头偕老,海枯石烂。热烈的掌声还未中断,一对装扮成戏曲中的老夫妇,在好几个人地推搡中出现了,在座的城里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可从乡下来的亲戚倒觉得很新鲜。他们看到一对老夫妇,老婆子被化了老妖婆的脸谱,嘴角下还点了一块黑痣,这是恶毒婆婆的标志。老头子被化了白脸圈红鼻子小丑的脸谱,还戴了一顶九品县令的乌纱帽,实属有趣。老婆子穿了一件大襟红绸褂,绿色绸缎裤。老头子穿着一件红色长绸袍,他们俩在众人地你推我挤中笑得合不拢嘴。当他们走上主持台时,乡亲们才看清那是张老汉夫妇。原来他们俩一走进婚房,就让儿子的同事拉了去,化了大花脸,还租了一套演出服给穿上,这也是城里人的规矩。乡亲们心里疑惑着,难道还要唱一出秦腔吗?城里人的玩法还真稀奇。他们这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见这样出场的公婆。他们一个个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前俯后仰,都为张老汉助威。待张老汉夫妇坐定后,二位新人端着酒杯给二老敬酒。儿媳的一声“爸妈”刚一出口,张老汉夫妇的回答响彻整个大厅。下面高呼“喝酒”,张老汉这时高兴得忘了老伴儿的话,对儿媳双手递上的酒一饮而尽。他身边的老伴儿也只顾着高兴,从不喝酒的她,也喝了个底朝天。台下呐喊声、掌声乱作一团。礼仪完毕之后,该客人们动筷子尽情地吃喝,二位新人便忙着给大家敬酒。

新娘端酒杯,新郎端酒壶。他们每到一桌,便按照年龄大小依次敬酒,按照规矩一人一杯,也是一心敬的意思。每敬一杯,客人自然会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最甜蜜的微笑。张老汉夫妇紧随其后,老伴儿端酒杯,老头儿端酒壶。他们俩每到一处,首先是引来所有在席人的围观,其次才是敬酒送祝福。当他们俩走到老家亲戚朋友这一桌时,待遇却大相径庭。老乡们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把张老汉夫妇看了个遍,拉袖子的,扯衣襟的,摸布料的,捶肩的,推背的。几圈下来,张老汉夫妇已经头重脚轻了。李爸是这一桌最年长的,他发话了:“大家今天暂且放张家爷一马,让他好好地敬我们几杯,平时的好日子,总是我们敬他,他一高兴,总是喝个天昏地暗,走路东倒西歪,我们可挨了张家婆的不少骂。今儿大家都高兴,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让我们喝个痛快,让张家爷干咽唾沫星吧。来,大家举起酒杯,让张家爷满上。”张老汉连声道:“是,说的是。今天只要大家喝得痛快,就是看得起我,就是给足了我面子,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了。来,喝,满上。”

这天的酒席很丰盛,场面也很热闹,就是缺了点划拳的吵闹声。李爸想划几拳,可这是在城里,不像乡下。于是,他将伸出去的拳头又缩了回来。张老汉使劲敬,他也一个劲儿地喝,一会儿功夫,半瓶酒不见了。可能是喝得太猛的缘故,李爸只觉得头晕乎乎的,说话也颠三倒四。张老汉才离开这一桌,又去照看其他的客人。

酒楼的大厅里满满二十桌,一对新人,一对老人轮流敬酒。满满的酒杯中,同样也是满满的祝福。从大家的说笑声中可以看出,今天,一对老人比一对新人更开心,更吸引人的眼球。饭饱酒足之后,客人们先后散去。张老汉夫妇便带领老乡们去看儿子的婚房,由于空间太小,闹腾了一会儿,李爸迷迷糊糊提出要回家了。张老汉只得送乡亲们回乡下去。经过大巴地一路颠簸,一下车,李爸脸色蜡黄,扑倒在一棵白杨树下呕吐不止。前来迎接的街坊邻居笑道:“平日里谁家有大小事情,喝得不醉不归,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不成调子的曲子,唱了一遍又一遍的是张老汉,可今天怎么变成李爸了,张老汉却精神抖擞,满脸堆笑。”张老汉一边扶李爸一边说:“今天是我张家的喜事,让向来支持我的李爸喝得痛快,喝得高兴,不醉不归,就说明我今天没有怠慢大家。”

看着张老汉扶着李爸远去的背影,一帮女人叹息道:“这些男人们,只要高兴,便不分场合,不分彼此。今天不是你不醉不归,明天便是他不醉不归。真受不了。”

篇8:花落人不归诗歌

花落人不归诗歌

是谁的泪,落在谁的指尖;是谁的歌,咏谁的`恩怨。雨打蕉叶,又萧萧了几夜。谁的醉,问谁的无愧。雨雪霈霈,云烟霏霏,花落人不归。

杨花尽,子规哀啼

雨霖铃,凄美了风雪

是谁踏碎红尘缘,又一世轮回

浮生断,尘埃是非

心已碎,叹青史已成灰

纵然明月无心不醉,思恋却未

心事又几件更憔悴,碎羽弦断沧桑几回

花念月影未相映

是谁的歌,咏一世情缘

陇首云飞去了谁

更无悔,面尘嚣无愧

怨一世繁华如灰

是谁的泪,染红了青翠

叹一生情意为谁

雨打叶,孔雀东南飞

萧萧今夜,卷珠帘只等君归

篇9:鸟儿鸟儿何不归_作文

鸟儿鸟儿何不归_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是在阳台上认识的,那天我正在给我的小狗晒食物,它来偷吃食物,正巧被我撞见了,我一见它,就很生气,竟敢偷吃小狗的食物,可是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它。

它是一只鸟儿。长得黑里透红,还小巧玲珑,一恍眼还看不出来那是只鸟。从它旺盛的精、调皮的样子,很像我的弟弟,所以我判断这一定是一个小男生。后来,我买来一些鸟食每天上学前都拿些鸟食摆在阳台。它的脸皮也够厚,每天守信地准时来。吃饱喝足后,就坦然地飞走了。有时还顺便叼上一点鸟食带走。我则躲在门口偷看,享受着我这个人类姐姐的爱意。

我的小弟弟见到这鸟后,就忙着下套子要逮,只是手脚太笨,没得逞。被我发现,打了他一耳光,并当即收缴了作案工具,大声训斥道:“你怎么可以随意伤害一只手无寸铁的鸟儿呢?他是人类的朋友!”

喂鸟是幸福的,喂那种能敞开肚皮吃的鸟更幸福。几天后,等鸟儿吃得心安理得了,我就躲在门后,想出来认个亲戚。那天,见天气很好,估计他的心情也不坏。我把头从门后慢慢探出,献上早已准备好的笑容,希望它能像喜欢鸟食一样容纳我。然而它并不友好,紧紧的盯着我,充满了敌意。他的警惕性真高啊?我觉得它在耍小聪明,为了不影响

它进餐,我只好退到门后面。

一天,以往总是孤孤单单的它,今天身后多了一只大胖鸟,我以为是它的'胖太太。我连忙躲在门后偷窥他们。这胖鸟叫声柔和,仪态端庄,吃相也很有教养,给我的印象极好。随着我在门缝里的观察,发现这胖鸟从不和它眉来眼去,只是吃饱时总要带一些鸟食回家,我想这一定是位母亲吧,带它来的是儿子!

什么事情都有个结束。我与鸟儿缘尽的时候是我在国庆大假回来时。阳台上食物已尽,鸟儿不见踪影,我急忙在阳台上摆上鸟食。古人植芭蕉邀雨,今天我摆鸟食邀鸟,鸟儿鸟儿何不归?可惜一切都太晚了,估计在以后的岁月里,它是不会再想我一下了。

鸟弟弟走了,还有我的小弟弟。那天,我在阳台上想鸟,弟弟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老姐,鸟走了还节省点买鸟食的钱呢!”其实,他那里知道,我真舍不得的是,我们蜗居在城市的人那少得可怜的温情。只不过鸟儿和我弟弟他们从不稀罕这些罢了。鸟儿啊,鸟儿我相信你终有一天会回来的!

篇10:秋去归不归

温暖的秋阳走了,金黄的秋叶走了;

灿烂的秋色走了,悸动的秋思走了。

留下一幅图画,留住今秋的风景;

留下几行秋字,留住此刻的心情。

彼时的思绪已然随秋而去,再不能搅动起足够的诗性了。

下了一天的雨也不能算是秋雨了,冰凉的雨丝洒落一地,

明晨一定冰结,替代飘雪,白花花地布告冬的光临。

春去春会来,秋去归不归?

四季里喜爱秋季,不说秋凉不悲秋。

理由也不用说了,看那秋天的一切,答案就有了。

只是这秋啊刚刚去了,还不知来年归不归呢。

在这个夏尽冬至的城市,今年秋天里享尽了秋的恩泽呢。

要再说明白些么?秋天了好久,感觉要以秋的温度过年呢。

还好吧,我有了今秋的图画,想了就来看它。

它就在我的窗口,辨认着窗外的流年,随时准备着与归来的队伍会师。

篇11:不归的鸟儿散文

不归的鸟儿散文

日复一日忙于自己的工作、家事,竟没有时间好好陪在父亲身边。每次回家看父亲,总是匆匆又匆匆,总会默默发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感叹。

一日,去鸟市看到一对儿鲜艳的鹦鹉,煞是喜欢,便买来送给了父亲。父亲每日给鹦鹉精心喂食,那对儿鹦鹉倒也乖巧,一见父亲便似有一种语言沟通的亲近,时间久了,便会学着父亲的声调问声“你好”说声“谢谢”。每每喂食前后,鹦鹉都会争着抢着“你好”“谢谢”说个不停,意在讨好父亲吧?鸟儿竟有如此心计,不由让人心生爱怜之情。

精致的鸟笼安放在阳台上。初始,鹦鹉只是在笼的小天地里自娱自乐,尽享我父亲的宠爱,唱腻了跳腻了时,就攀上笼的栅栏,去仰望天空悠闲的白云,环顾四周,去欣赏人间的喜笑怒骂。慢慢地,父亲看它们的天地太小,便打开笼门,把整个阳台给了它们。小栅一开,鹦鹉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不停地冲父亲点头致谢,似在感谢父亲对它们的宽容。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鹦鹉便在阳台上活动,但只要玩儿累了,它们都会很自觉地回笼休息,从不在阳台上乱撞乱便。父亲从此不再关笼门,鸟儿早出晚归,觅食父亲撒在阳台的食物,整洁的阳台因了一对儿活蹦乱跳的鸟儿,而平添了几分情趣。父亲与鸟儿的配合倒也默契,和谐而温馨。

今年春暖花开时,父亲看到鸟儿总在阳台上徘徊,便想让它们也出去散散心赏赏春。于是,父亲便大胆地打开了阳台玻璃,放出了他的一对儿爱鸟。鸟儿振翅飞出了窗口,回头望望父亲,还不忘说声“谢谢”。鸟儿走了一天,暮色降临时,焦急的父亲心头为之一振。鸟儿双双归来了!接下来的日子,鸟儿按时往返于广阔的自然、温馨的阳台与精致的鸟笼之间,如同按时上下班的孩子。父亲则天天在暮色降临之时,在阳台窗口目接他的一双宝贝安全归来。

世事难料。有一天,回来的是一只鹦鹉,另一只则好多天不见。或许,鹦鹉如人,也会相互生了闲隙闹了矛盾?从此,父亲不敢掉以轻心,关了阳台门,只让那只安分的鸟儿在阳台上玩儿。

突然有一天,不归的`那只回来了,趴在窗口,直对着窗内的那只欢叫。父亲兴奋地开窗,如迎接久别未归的孩子般,让其快快归家。父亲的家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与和谐。鸟儿慢慢地又从笼中走向阳台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依旧天天按时吃食、归来。

令父亲不解的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鸟儿却双双一去不归了。去时没有一点儿不归的迹象,令人如此的措手不及。

每天,父亲总要立于阳台窗前徘徊、寻望。却再也没有看到鸟儿的影子。

直至今日,父亲总是不解。难道鸟儿遭遇了不测?遇到了黑枪或弹丸?如果鸟儿只是厌倦了人间生活,而重返大自然的话,倒也是好事,还它们的本真与自由罢了。只是,天高地阔却是处处险情啊,离开安逸的窝,它们还能去哪儿?祈求危险不要靠近它们。

散文诗

鸟儿鸟儿何不归_作文

后海散文诗

情感散文诗

渔舟唱晚散文诗

中秋散文诗

散文诗青春

散文诗吧

关于现代散文诗

伤感散文诗

不归散文诗(锦集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不归散文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