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的传说故事

时间:2023-03-21 03:39:02 作者:纯牛奶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纯牛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长白山天池的传说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长白山天池的传说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长白山天池介绍

长白山天池介绍 -资料

长白山天池,是松花、图们、鸭绿三江之源,是中朝两国的界湖,它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壮丽的长白山群峰之中。

据说,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宝镜。西王母娘娘有两个花容月貌的女儿,谁也难辨姐妹俩究竟谁更美丽。在一次蟠桃盛会上,太白金星掏出宝镜说,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谁更美。小女儿先接过镜子一照,便羞涩地递给了姐姐。姐姐对着镜子左顾右盼,越看越觉得自己漂亮。这时,宝镜说话了:“我看,还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气之下,当即将宝镜抛下瑶池,落到人间变成了天池……。还有一个传说,说长白山有一个喷火吐烟的火魔,使全山草木枯焦,整日烈焰蔽日,百姓苦不堪言。有个名叫杜鹃花的姑娘,为了降服作孽多端的火魔,怀抱冰块钻入其肚,用以熄灭熊熊大火,火灭后山顶变成了湖泊。

天池略呈椭圆形,形如莲叶初露水面。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20余里,故名为天池。”天池实际湖面高度为2194米,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不愧“天池”之称。天池的湖水面积为9.8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204米,最深处达373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

长白山天池由于高度较高,气候多变,风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特点。它有长达10个月的冬季,湖水冻结的时间达6个月之久。当风力达5级时,池中浪高可达1米以上。如同任性的少女发怒,平静的湖面霎时狂风呼啸,砂石飞腾,甚至暴雨倾盆,冰雪骤落。绰约多姿的奇峰危崖统统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这雾霭风雨,瞬息万变,虚无缥缈的白山风云,既绘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绝妙美景,又为长白山天池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感,它塑造了长白山天池的独特个性。

虽然气候寒冷,但生长在有限范围内的茵茵芳草和鲜花以蓬勃的生命力使天池跃然生辉。雍容华贵的长白杜鹃,第一个把春天带到皑皑白雪上,它们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扎根,铺翠叠锦。婀娜多姿的高山 ,花朵洁白,它与杜鹃一起被誉为长白山两大圣花。胜似红衣仙女的高山百合、叶茎由地下蜷曲向上的稀有的倒根草、宛如金色耳环的高山菊、小巧玲珑的长白龙胆和遍布各个角落的高山桧,还有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北极推移过来的长白越桔、松毛翠等,匍伏着矮小身躯,以坚毅而顽强的生命力,共同编织着锦绣的天池风光。

天池胜景

长白山瀑布

长白瀑布位于白头山天池池北,长白天池四周有十六奇峰,北侧有一缺口,称U 形门(古称小门),天池水由此流泻而下,由于山大坡陡,水势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人们称之为“通天河”,也叫“乘槎河”。乘槎河从山口喷豁而出,迭落直下,形成高达68米的瀑布--长白瀑布。长白瀑布是松花江之源,我国东北最大的瀑布。

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将瀑布分为两股。两条玉龙似的水柱勇猛的扑向突起的石滩,冲向深深的谷地,溅起几丈高的飞浪,犹如天女散花,水气弥漫如雾、如云、如烟,气势磅礴,撼人胸臆,沁人心脾。降冬时节,长白瀑布从悬崖上凌空而下飞起万千水滴,瞬间水花纵横喷射,十分壮观。诗云“白河两岸景清幽,碧水悬崖万占流。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问斗牛。欲识林泉真乐趣,明朝结伴再来游。

它纬地经天,云翻雨倾,几十里外可闻咆哮声,势如万马奔腾,景象十分壮观。游人经过这里,无不驻足仰望,感慨万千。瀑布状如白练,从天而降,雷霆万钧,如玉龙扑向谷底,其景象蔚为壮观,

资料

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后,瀑布下形成深约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汇为二道白河。

乘槎河

天池北端龙门峰与天豁峰之间缺口有一地势低下之处,称为闼门,是池水出流的唯一缺口,宽约二三十米,形成一条天然水道,即乘槎河,又名天河。到1250米尽头时,便轰然跌下68米高的断崖。形成雷霆万钧、虹霓霞雾的长山瀑布。乘槎河是一条罕见的河流,是连接天池与长白瀑布的“白色纽带”,它全长也就1250米,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短的河流。《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水自天池泻出,天豁、龙门二峰之间,波浪汩汩,形同白练。严冬不冻,下流五里,飞泉挂壁,宛成瀑布,声闻十里外……实为松花江之正源。”乘槎二字,乃神话乘木排上天之意。在古籍和古诗词中有许多有关的描述。《博物志》卷三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乘槎而去。”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海客》诗中有“海客乘搓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之句。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诗中也有“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等诗句。

钓鳌台

在紫霞峰下,矗立着因沧海钓鳌的豪迈举止和远大抱负而得名的钓鳌台。李白《赠薛校书》诗:“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那豪放胸怀在此使人会意尤深。钓鳌台上,用各色巨石砌成1米高、4米见方的“女真祭台”,相传女真国王完颜阿骨打便在此登长白山祭天池。据清史《东华录》载:“我朝先世发祥于长白山一带……”《安图县志》记有“安图为女真之旧址”,可见这里同样有着悠久历史。

天池16峰

天池被巍峨陡峻的16峰环抱着,其中海拔在2600米以上的有5座,以白云峰最高,海拔2691米。16座奇峰嵯峨耸峙,姿态各异:白云峰气势磅礴,天晴时群峰毕露,独此峰烟雾缭绕,云锁峰尖;玉柱峰拔地摩天,似一柄寒光闪闪的锋利宝剑;紫霞峰石壁参差错落,色浓绛如紫霞;鹰嘴峰峰起双尖,如雄鹰展翅欲飞;冠冕峰重峦叠嶂,气象端严,如帝王之冠冕;铁壁峰石色赤黑、青褐如铁壁……16座山峰座座踞龙盘,气势雄浑。“处处奇峰镜里天”,天水相连,云山相映,云中有山,水中有云,倒映在湖水中的`岚姿云影是一幅绝妙的泼墨丹青,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天池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面容的。

天池怪兽

近年来,传闻长白山天池出现了一种奇异庞大的“怪兽”,引起了科学工作者和游人的极大兴趣。据目击者称,“怪兽”体形似狗,头状如蛇,眼圆像栗子,嘴如鸭,梭形脊背灰黑油亮,似有棕色长毛,腹部洁白。它游速如飞,尾部拖着10多米长的人字形波纹。而科学工作者却认为不可能存在“怪兽”。因为天池是火口湖,它的形成距今不过一万年,这段时间不可能形成一个新的物种。何况据历史记载长白山最后一次火山喷发是在17,距今仅280多年。池水由高温慢慢变凉,从无生物渐渐到适宜生物生长,这段时间太短暂了,根本不可能形成大型动物。如今,天池中除少量低级浮游动物外,还没有鱼类生存,所以不会有什么“怪兽“。

但关于天池怪兽的记载,从过去到现在就没有中断过。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版的《长白山志略》和《抚松县志》都有过对怪物的记载,以后,关于怪物的记载最早是在1962年,目击者用望远镜发现有两个怪物互相追逐游戏,再后来又有多次有关怪兽的报道,更增加了人们对怪兽的好奇心。

壮丽的风光、古老的传说和怪兽之谜交织在一起,使长白山天池更具魅力。长白山天池---中国著名湖泊介绍

篇2:游长白山天池

很早以前就听说长白山天池很神秘,神秘到很多人几次上山都无缘相见。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总是有些不相信:近10平方公里的水面,多达2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怎么会看不见呢?对此,我真的有些不相信。怀着一定要看到天池真面目的坚定信念,我于七月二十八日登上了去吉林长白山的列车。

吉林省地处我国的东北部、著名的松花江畔。“吉林”一词在满语中有“沿江”之意,大意是说这个地方就在松花江之滨。长白山处于吉林省的东部,素有林海雪原之称。据说它共有16座山峰,海拨多在公尺以上,其中的白云峰有2600多公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高的山峰。这些山峰就像16位巨人环列一圈,共同拱卫着一池的碧水——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又叫白头山天池,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泊。湖面海拔2200米,最深的地方有330多米。一年四季能观看到它的时间不多,总共也就二、三个月的时间,旅游时间一般都选在7、8两个月。上山的道路有两条,我们此次要走的是北路,即由北坡登顶。

旅游专列经一夜的行驶终于在次日早晨停靠在松江河车站。从车上下来,我发现天空中开始飘起了阵阵的雨丝,天色阴沉,似要下雨,这隐约增加了我的不安。匆匆吃罢早饭,我们一行人便急急登上大轿车,向天池进发。从松江河车站到天池有盘山公路,大约要走两个小时。一路上,导游不时地看着天气,天气已变得很糟,不久就开始飘起了蒙蒙细雨。可能是考虑到雨中登天池比较困难,为此,导游临时改变了计划:把午后要看的大峡谷和梯子河改在了上午。一声令下,于是长长的车队便浩浩荡荡地奔向锦江大峡谷。这个计划的改变,可以说是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它注定了我此行已与神秘的长白山天池擦肩而过。事后证明,仅仅是因为我们迟到了几十分钟,天公便不肯作美,好象是使用了什么魔法,竟然使天池云遮雾罩,从而令我与天池无缘相见。这个事的本身也增加了天池的神秘色彩,这是后话。

锦江为松花江头道江之正源,锦江大峡谷正处在锦江中上游地段。到那里路途并不很远。穿林海过泥潭,雨中的道路泥泞异常。稍不留神,我竟然摔了一跤,弄了满身的泥巴,行进中不时有人跌倒,可以看出路况非常不好。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大峡谷。大峡谷看上去规模宏大,气象万千,非常雄伟。谷中的片片石林,集中排列,铺谷盖江,蔚为壮观。有一组叫“锦绣屏风”的怪石,排列在峡谷对岸,从谷顶到谷中,悬谷耸立,它的腰部长满了翠绿的树木,上部是红黄色的浮岩,色彩纷呈,真如道道屏风悬挂在峡谷中,奇妙无比。关于锦江大峡谷的形成,有资料载,是由于长白山火山喷发出的强大碎屑流覆盖了山下的沟谷坡地,之后又有池水从高处向下流蚀,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和切割,便形成了今天的锦江大峡谷。这里的另一组景观叫“骆驼双峰”,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似在缓缓登山,看上去形象逼真。从大峡谷转过去,我们来到了长白山的另一个景点——梯子河。它是长白山西坡的十六景之一。梯子河多为地下河,一般深居地下几十米。从上往下看,河水波浪翻涌,深不可测,站在旁边观看的人无不心惊胆战,惟恐失足跌落下去。听说,每到夏季,成群结队的马鹿、狍子和梅花鹿都跃过梯子河到山上的原始森林避暑,一遇到惊吓,它们往往拼命向山下乱窜,由于速度太快,加上这里长年多有雨雾,能见度不好,尽管梯子河上窄下宽,但因有野草覆盖,有些动物还是掉到河里摔死了。有趣的是,掉到河里的动物并不腐烂,随河水流到地面,经常有人捡到食用,成了幸运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可惜我们没有这么幸运,午餐无酒亦无肉,非常简单。

草草吃罢午饭后就开始往天池出发。盘山公路全是沙石铺就的,且坡陡弯急,使得车速很慢。凭窗而望,在绵绵细雨中,到处是森森的林木,我们已经进入了长白山原始森林地带,潮湿而且光线很暗。开始能看到很多的树种,有岳桦,有冷杉,还有美人松等等,不一而足。但随着地势的增高,这些树逐渐退缩了,它们把更恶劣的环境让给了高山灌木,而对灌木丛而言,这种地势也许是最为适合的,因此,这一带的灌木长得非常茁壮。在转过几个陡峭的山崖以后,眼前的灌木也变得稀少了。再往上行驶,感觉地貌陡然一变,连稀疏的植物也没有了,满目是青灰色的石头。我看出来了,这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熔岩愈来愈多,几乎覆盖了整个山谷,而且,都明显地呈现出由上向下流淌的造型。如果用“倾泻”一词来形容,我感觉非常贴切。

车到山前已无路,我们的车队终于开到了路的尽头。大家在一个山坡边下车,改作步行。前面是一个渐渐起伏的山坡,一直往前,上了山冈就可以看到天池了。不过这一段路却相当难行,主要是缺氧。一些人开始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高山反应。导游事前已向大家作了自救方面的介绍,就是说,如果遇到严重的缺氧现象时,可以平卧在地上,五到十分钟就可以缓解。幸好我还能坚持,无需卧地换气,但也是气喘嘘嘘了。

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不停地下,山上的气温也愈来愈低,尽管是盛夏的七月,身着厚厚的衣服仍然是寒冷异常,完全靠大步流星地活动,但走得过快又有一种缺氧的感觉。深一脚浅一脚,不时陷进泥巴中,尽管身边流水潺潺,但没有人去洗一洗,因为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冰凉异常,砭人肌骨,令人望而生畏。

翻过最后一道山梁,远远地见到已有人登上了山顶,还看到他们在振臂欢呼,估计是有人已经看到了天池,这更激起了后面人向上攀登的兴致。再有十几分钟的时间,所有的人就可以到达山顶了,就可以看到天池了,周围的人们多是兴致勃勃。也就在这个时刻,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知是谁惊叫了一声,我急忙回头一看,只见一团团浓浓的雾气翻滚着冲出山谷,一路向我们追来。距我们越来越近,它本身也越来越厚,铺天盖地,好似万马奔腾,又好似洪水暴发,狂奔而出,势不可挡。这种场景、这种气氛使所有爬山的人都惊呆了,有的人甚至跌坐在泥地上。黑色的云雾渐渐地压在了我们的头顶上。它剧烈地翻滚着,快速地膨胀着,仿佛像一个巨大的怪物,面目狰狞,显得非常可怕。如此黑云压城的气势,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前后也就是几分钟的光景,山上山下到处云雾弥漫,四周的一切都被吞没了,视力所及也就几十米。在远处,刚才我还在用心欣赏的一座山,郁郁葱葱很是好看,可是,顷刻间已变得云遮雾罩,摇摇欲坠,使人感觉相当恐怖。忽然想起了李贺的一句诗:“黑云压城城欲摧”此时此地,真正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望着漫天的浓浓云雾,很多的游客露出了惋惜和无奈的表情。千里迢迢而来,仅距离几百米之遥却无缘与天池得见,这使人想起了古人说的一句成语:“功亏一篑”来,我们看来恐怕真要功亏一篑了。此时山上的浓雾更大了,导游为了鼓励大家继续往上攀登,耐心地劝说道:“因为风势很大,也许很快会把云雾吹走,到那时风吹云散,自然就会看到天池了。”听了她的话,感觉也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人们又像被鼓足勇气的士兵,仍旧步履维艰地向上爬去。我虽然撑着一把伞,但浑身上下已然湿透,已处于瑟瑟发抖的状态,气温很低,说话时可以看到呵出的热气。感受着猎猎的山风,忍受着阵阵的寒意,我也在努力向前。不过,我还是有计划地放慢了速度,其目的就是想人到云散,不必在山顶上等待太长的时间,因为山顶上的风更大,温度更低,情况会更艰苦。

尽管放慢了速度,但我还是终于攀登到了高高的山顶上。环顾四周,云雾茫茫,漫天皆白,一片苍茫不见。不远处有一块中朝两国的界碑,仿佛还有一条铁丝象征性的把两国的地界分开,在此匆匆拍照留念,估计照片中的自己形象一定会惨不忍睹,不过已经顾不到那么多了。之后,便紧贴山崖往下看,下面也是云雾茫茫,什么也看不到。从云雾的间隙,我依稀看到了下面有一个淡淡的黑圈,有人说那是火山口,刚要问别人,它又隐藏在云雾中了。我不由得发出一番感慨,长白山天池,你真是神秘莫测啊!

为了看一眼天池,在阵阵的狂风中,在时大时小的冷雨里,很多的人都在虔诚地等待着。在这一行人里,有人看到了天池,那是在几分钟前,多数人什么也没有看到,只因为他晚上来了几分钟。后面的人一拨拨地上来,又都下去了;下去的,还有又上来的,总之,还是怀着一线希望。最后那些怀着希望的人又都失望而归。看见没看见,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没有别的,这除了归结为运气的好坏外,也只能说我们要看的天池实在是太神秘了。

这就是长白山天池的神秘所在。

篇3:长白山天池的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下面我向大家介绍雄峙长白山山巅,组成长白山宏大壮丽的雄姿,护佑着恢弘壮阔的长白山天池的奇峰。

由奇峰组成的巍峨的长白山主峰,任您从东南西北不同方向、上下左右不同角度、远远近近不同距离去观赏,她的威严,她的伟岸,她的横空出世,都给人以摄魂震魄之感。远观长白山,无论是蓝天白云,还是乌云密布,她都是以磅礴的气势,横亘天地之间,以无可争议的王气和霸气统领东北亚的山川大地。

远观长白山,永远的白色,间以青灰,每峰之间,无大差别。但是,当我们走近它们,环视这21座奇峰,会发现,就形制而言,每座山峰都有它自己的奇处。

奇形,奇景,奇异的传说,构成了21座奇峰的斑斓色彩。

白 云 峰

白云峰长白山主峰,位于天池西侧,玉柱峰北1250米,海拔2691米,为中国东北第一高峰。临池而立,高出天池水面497米。

此峰像一把宝剑,临池而立,刺破青天。层岩叠起,又似一座金钟,刻以“十二罗汉沐白云”、“五个仙女观瑶池”等栩栩如生的图案。灰白、淡黄、乳白等色的浮石使该峰富有如绸似锦的色彩,与白云蓝天相衬,或与翻滚乌云相博,还常有云彩从峰顶的“还云洞”和“沐云台 ”翻而出,久久不散,因而命名白云峰。

玉 柱 峰

玉柱峰又名青石峰。位于天池西侧,西北距白云峰1270米,南隔悬雪崖与梯云峰相接,海拔2664米。峰顶五峰簇拥,状若玉柱,有赖以擎天之感,故享有“长白玉柱”之美称。峰顶的五座柱峰,倾向天池,峭壁陡直,巍然耸立,峰额有贯通全峰的“一”字形大断层,通身由青色岩石构成,又称青石峰。峰之东麓流出一泉,悬流如线,注入天池,被古人称作金线泉,池边有名景濯足石。

此峰如玉柱敬天,素有保护动物的美德。相传古有猎者数人,于峰下见到项上挂有金、银牌的鹿四只,众人以枪击之,不见鹿死,却见峰下烟雾四起,鹿儿不见了踪影。众人绕峰走了两日,方才走出。众人惊愕,方知是柱峰护佑仙鹿。

芝 盘 峰

芝盘峰位于天池西北,白云峰北1250米,东与龙门峰相对,海拔2603米,由天池至峰顶高409.1米。峰顶有草甸,形圆如盘,常有鸟雀雕燕飞落其上,传说盛产灵芝,因名芝盘。峰顶隆起四尖,称“四子会芝盘”。峰后坡度较缓,延伸面积广阔,俗称西大坡。山腰多沟壑溪流,花草生长繁茂,每至夏秋,九月中旬雪后,坡下仍有鹿群追逐,鹿鸣之声,此起彼伏,回荡山谷,因之有“鹿鸣翠谷,雕飞芝盘”的赞誉。

山巅有火山活动余热形成的热喷口,每至隆冬时节,其它山峰已是白雪皑皑,而那上面却是黄草铺地,犹如深秋的景色。北侧有可容纳几十人的崆洞,为长白山主要异洞之一。

锦 屏 峰

锦屏峰位于天池西北侧,芝盘峰北200米处,在东起龙门,西经观日、芝盘,南至白云峰的大马蹄形内壁之正中,海拔2590米。峰顶南北各起一峰,中间平等成线。峰前壁立千仞,如刀削成,峰后陡悬无挂,恰似锦绣屏风。

峰巅有翡翠石点缀其间,因有“白山绝胜处,翡翠锦屏中”之礼赞。南北两侧从峰尖斜下有较长深谷,峰后山塌陷较深的长沟。相传,女真国王半夜闻白山崩裂声,命人往视。至时,他山毫无形迹,惟此峰后,见一巨雹,大约六十余围。试之,坚不可破,那塌陷的深沟,疑为巨雹所至。因名雹山。

观 日 峰

观日峰位于天池西北侧,锦屏峰纱400米,海拔2510米。山脊呈东西走向,峰起一尖,如“突兀撑青穹”。登上这个天然的了望台,可观日出日落。

内壁200米高的环状陡坎,与金光闪闪烁的天池相映成辉。从对弁台北侧岳桦林尽处登山,沿峰脊傍隐流瀑向上,再从龙门峰背后可径攀观日峰。在峰顶看碧波天池,千山万壑,壮观不已。面对大好河山,仰天一啸,空谷传音,群峰回荡。后侧坡有3座与观日峰相似的山头,第次向北排列,似四姐妹携手信游天池。就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第二峰上,竟有高约寸许、只结一粒仙丹般的越桔和在劲风中飞来飞去的昆虫。

美哉壮哉,高山绝顶竟有如此风光。

天 豁 峰

峰位于乘槎河东岸,与龙门峰相对,海拔2620米。因峰起双尖,中辟一线,有豁然开朗、令人不可思议之趣而得名。

豁口间多黄色石头,有“峰石皆黄,作淡金色,其阴多紫石,澜若丹砂”赞美之辞。相传该豁口为大禹治水时所劈,前人的大胆想象,给后人留下的不止是传说,而是人们对英雄的景仰。而长白山这么崔巍磅礴的大山,是最值英雄来用武的所在。

铁 壁 峰

铁壁峰位于天池中心北侧,东对天文峰,西隔织女峰与天豁峰相望,海拔2560米。因石色赤黑,似铁壁而得名。

峰多嶙峋怪石,柱状节理发育,峰顶有四老对弈、观景台等胜景。在此观天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相传,有药者至此,忽见峰上张灯结彩,金碧辉煌,蹭悬“朱”字无数,多不能识。惟“福”字、“寿”不篆不隶,形似鸟虫,尚可辨。归语人皆以为诞。再往始终不见。故事虽然有些怪诞,上长白山来所为求福、求寿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雄浑博大的长白山,号称东北亚大地之母亲山,给每一位前来乞福乞寿的人以恩惠,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篇4:长白山天池作文550字

长白山天池作文550字

气势磅礴的长白山横亘在中朝边境,长白山天池更是闻名天下。今年暑假我有幸游览了那里。

长白山因主峰白云峰上多白色巨石与积雪,终年白色而得名“长白”。

我们来到山脚下,坐了大约20分钟的环保大巴来到半山腰。一下车,就听到震耳欲聋的响声,导游告诉我们是瀑布!天池四周峰平满布,只有北边打开一个豁口,就是这条瀑布。我们寻声走去,只见瀑布飞驰而泻,直摔到谷底,发出闷雷般的隆隆巨响,激起阵阵白浪,瀑雾弥漫了整个谷底,比庐山瀑布还要壮观。

游览完了瀑布,我们又坐了导站车上了海拔 2800米的主峰,游览了天池。椭圆的天池深幽清澈,就像一块碧玉镶嵌在长白山之巅,“啊!天池好蓝啊!”我由衷地发出赞叹。天池上没有一丁点雾,像一面青铜古镜,不起一丝波澜。有的'人高兴地欢呼雀跃,有的人顶礼膜拜。还有的人咔咔的拍个不停……这时候有一个小朋友瞪大了眼睛,不断地赞叹道:“这水太蓝,太美了!”真不愧为神奇、神秘、神圣!

下了山,我们来到了“地下森林”景点。一进门,一阵强烈的泥土味扑面而来,虽然不怎么好闻,但却有一股大自然的气息。导游说这里是天然氧吧!有挺拔直立的白桦树,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有低矮的灌木……他们像一个个即将检阅的战士。还有的树枯死了,倒在地上,可“身上”又长出了小树,真是“树上有树”啊!森林中还散布着许多小动物。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令人心旷神怡!

啊!美丽的长白山天池!真让我流连忘返!

篇5:长白山天池初中作文

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省延吉市,有一处天下奇观――长白山天池。

因为长白山海拔较高,又处于寒冷的东北地区,一年四季山顶上都有皑皑白雪,所以叫“长白山”。长白山的春天姗姗来迟,直到四、五月份山脚下才春暖花开;夏天虽然短暂,但树木郁郁苍苍,鲜花争奇斗艳,绿草茵茵;经过落叶飘飘的秋天,就进入漫长的冬季,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没膝深的大雪,把一切都装扮得一尘不染。

在长白山的山顶,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天池,这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又是鸭绿江、图们江、松花江的源头,并且还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湖。天池的水很冷,所以水里没有水草和各种生物。漫长的`冬季使天池结了厚厚的冰,并覆盖了厚厚的雪,就像上天给天池盖了厚厚的棉被一样。七、八月份的天池是最美丽的,蔚蓝色的湖水,好像仙女不小心打翻了颜料撒进了水里,天空中朵朵白云,倒映在湛蓝的湖水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丽。

天池不但美丽,还很神奇。大家都知道石头放在水里是会沉下去的,但是长白山天池的石头,放在水里却是漂浮在水上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长白山天池是个火山口,它周围的石头是火山岩,在石头上有很多气孔,所以石头放在水里是漂浮在水面的,也因此这些石头又叫做“浮石”。天池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木头放在水里却是沉下去的,因为天气寒冷,天池附近的树木木质很密、很硬,所以木头一放进水里就沉下去了。天池附近还有一股80度的温泉,那股温泉竟然可以煮熟鸡蛋,而且煮的鸡蛋竟是蛋黄硬、蛋白软。几百个鸡蛋放在温泉的泉眼里,清清的水,白白的鸡蛋,看着就觉得好吃。

长白山天池的美、长白山天池的神奇多的说也说不完,如果你到了那里,一定也会流连忘返的。我爱美丽又神奇的长白山天池。

篇6:长白山天池初中作文

早就听说过长白山天池,说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里边有水怪,而且经常有雾,很难看到它的真面目。今天我们要来游天池了,我许了两个愿,一是有个好天气,可以看到它的真面目;二是水怪露露面,让我见识一下。

一大早,我们进入了景区,坐上大巴车往里走。刚开始,两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走着走着,树木越来越少,东北常见的松树没有了,只有一种叫做岳桦的树,据说这种树非常抗寒。再往上走,岳桦也没有了,地上只有一层青草,开满了各种鲜花。不知道这里现在是什么季节,因为除去七、八两个月,这里都是冬天。导游说七月这里到处都是鲜花,应该是这里的春天,八月就该是秋天了。

从半山腰的停车场爬1200级台阶,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突然,一个巨大的池子出现在眼前。运气不错,虽然山腰里有雾,天池上空没有一丝云彩。我们从山上俯瞰天池,蓝色的,静静的,像镜子一样,宁静而神秘。四周是几座高高的山峰,白云围绕着山峰。我等了很久,水面一直很平静,连一点波纹都没有,水怪也没有出现。

天池是火山口。最后一次火山喷发是在3前。降雨和山上的冰雪融水留到火山口就形成了天池。这里平均水深240米,最深的地方有370米。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的源头。

篇7:吉林长白山天池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我们现在乘汽车去长白山天池游览。

首先,让我把长白山的概况、历史、旅游项目向各位介绍一下: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接壤的边陲地区,是中国与朝鲜的界山,绵延约1000公里,中国境内的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第一峰。天池对岸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是最高山峰,海拔2749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部面积为8000平方公里。

长白山的特点是景观从未经过人工雕琢、修饰、而是自然形成的。长白山像个混沌初开的世界,有一种神秘色彩。长白山是个”雄山托天地,林海藏珍奇“令人神往的地方,给人以天地悠悠,壮阔超凡之意。清朝吴兆骞的诗描写长白山: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

迥临泛海曙,独峙大荒秋。

白雪横千嶂,青天泻二流。

登峰如可作,应待翠华游。

吴光骞的这首诗,苍茫沉雄。多豪放之气。笔力遒劲,体大思精。文字生动,工整博丽,把长白山的雄伟景观描绘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长白山是一座著名的休眠火山。这座活火山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火山喷发。第一次喷发是1597年,第二次是1688年。而最这的一次喷发是1702年。长白山经过数次的火山爆发之后,山顶上堆积了灰白色的浮石。加上长年累月堆积着白雪,从远处望去就是一座白雪皑皑的山峰,所以叫长白山。

长白山上气候多变,多云多雾多雨多冰雹,使长白山区的形像变幻无穷,虚幻神秘,迷迷茫茫。在盛夏季节。风雨不定。变化频繁,有时一日之内,甚至一小时之内就可能发生几次变化。刚刚是骄阳直射焦灼似火;突然间狂风大作。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峰、湖面顷刻间淹没在风雨之中;一会儿又风和日丽,山野如洗,景色格外迷人。长白山9月下旬开始下雪,到来年6月冰雪消融,冬季长达8个月之久,最寒冷的月份是12月和1月,气温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

长白山古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太皇山,唐朝叫太白山,金代始称长白山。清朝把长白山视为如祖发祥之地。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满族的始祖就降生在长白山腹地一个形如荷叶的小湖--布尔瑚里湖岸边。现在人们称这个湖为”圆池“面积40000平方米。相传,很久以前,圆池上空飘来三朵彩云。原来是三位仙女来长白山天池邀请小白龙去天庭赴宴。天池尽在眼前,三仙女想洗耳恭听洗耳恭听一路的风尘,正巧,云头下面红花灿烂绿草如茵,碧水似镜。最小的仙女佛古伦对大姐恩古伦和二姐正古伦说”我们先在这洗个澡,再去天池办事吧“三位仙女跳入湖中尽情地戏水玩耍。忽然,飞来一群神鹊,其中一只口中叼着红光闪闪的朱果,落在三仙女的衣裙上。三位仙女急上岸,怕神鹊把衣裙叼走。可是,神鹊只留下朱果就飞走了。这颗朱果像颗红宝石,可爱极了。佛古伦爱不释手。穿衣时把朱果含在口中。这朱果好似活物,一下落入腹中。佛古伦立觉腹内鼓胀,流着泪对二位姐姐说:”我怀孕了,不能与你们上起回天庭了。“大姐劝慰她说:”你孕这是天意。等你身体变轻后,再回去也不迟。“

不久佛古伦生了一个男孩,这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体貌非常奇伟,在长白山上能降服老虎,伏住黑熊。三仙女又教他排兵布阵,治国爱民的道理。这孩子很快成为一位智勇双全的英俊少年。一天,佛古伦在天池畔对她的孩子说:“你是娘在圆池吞食朱果而生,你的名字叫布库里雍顺,你姓爱新觉罗。你是奉天旨来到人世,你要去平定战乱,抚育百姓。娘也该死回天庭了。。。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告别了母亲,乘柳茷顺松花江飘流而下。后来率领众人创建了鄂多哩城,立国号满洲。

曹雪芹的《红楼梦》,开篇推出一块顽石,写了一个优美隽永,意味深长的神话故事,说女娲补天,炼得五色石36501块。独一石没用,遗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该书用虚幻引喻的手法说贾宝玉是这块顽石,离开大荒山,历尽悲欢离合,也世态炎凉,又回到大荒山。书中的大荒山实指现今的长白山,无稽则谐音寓意为”勿吉“(满族先世祖族)青埂则谐音寓意为清根,即大清之根。

大清王朝对长白山十分敬畏,他们认为长白山是祖先居地,神的住所。历代王朝也奉为神明,顶礼膜拜,视为兴王之地。清朝对长白山祭祀和验看一直没有间断。

长白山保存着完好的原始森林,站在高处,一望无际的林海,刮起风来松涛声宛如海浪声一般。在密林深处,古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是5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烽火年代里,在林海深处是我抗日联军的根据地,现在有的地方还保存着用原木搭盖的搞联密营,在树上刮掉树皮用刀刻的抗战标语仍依稀可见。我抗日健儿在日寇的疯狂清剿和计伐下。历尽艰辛,英勇战斗。抗日英雄李兆麟同志所写的《露营歌》中生动地反映了这种艰苦生活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

”烟火冲起空起,蚊吮血透衫。“

有许多抗日的民族英雄喋血在这长白的森林中。一首在长白山区流行的歌谣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怀念。

十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

英雄杨靖宇,长活在人间。

长白山引人入胜之处是它那绚丽多姿的垂直景观。其特色在于我们从山脚下到山顶上虽在只有不足100公里的行程,却可观赏到欧亚大陆从温带到极地几千公里植物生长变化的垂直景观,领略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自然景观,如同走了半个世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呈现明显带状分布,上下相差悬殊,景观变化无穷。

海拔1200米以下,地势平缓,气候温和,是针阔叶混交林带,生长着红松松,柞树、水曲柳、黄菠萝、春榆等。树高数十米的长白赤松,枝干挺拔,修长妩媚,顶部成伞状,树冠下部的枝条稍向下伸展,颇似迎宾手臂,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人们称其为美人松。在这些原始密林深处,生长着许多名贵中药材。请您注意观察,如幸运还会发现一棵人参或天麻呢。

海拔1800米以下,土层较薄,气温冷湿,常年云遮雾罩,是针叶林带。这里生长着苍松翠析,无一杂树。云杉、冷杉、落叶松的尖榙形树冠格外俊秀美丽。在森林中,阴暗潮湿是苔藓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您如果有机会,请千万要体会一下在这种绿色天然地毯上散步的乐趣。

海拔2000米以下是清一色的岳桦林。这里地形坡度陡,土层瘠薄,气温低,降水量大,风力强劲,年8级以上大风日达200多天以上。因而这些岳桦树枝常随风向而倾斜,形成特殊的诈旗形树冠,分枝和树叶主要长在主干的背风一侧。这些岳桦林,树干扭曲变形,树皮则一层层被寒风撕裂,使人会为它们的那种百折不挠、顽强生息的韧劲所感动。

2000米以上一直到山顶,则是高山苔原带。这里没有树木,只有绿茵茵的苔藓和贴着地的杜鹃灌木丛。恰如天然地毯一般。有人说:长白山春看金达莱一片殷红夏赏云雾松涛,一片绿色海洋;秋观金色白桦,枫树红叶加苍松翠柏,五色斑斓;冬看银装素裹,好比广寒仙境。

长白山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在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境内,南北长78.5公里.东西宽53.5公里该保护区始建于1961年。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入了”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成为世界生物圈保留地之一。在长白山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共有野生动物600余种,各种兽类50多种。鸟类200多种,爬行类、鱼类2300多种。在这里有珍贵动物紫貂、水獭、猞猁、金钱豹、东北虎、梅花鹿、黄鼬等经济兽类。人们称长白山是万兽之园。长白山同时又是一座丰富多彩的天然植物园。在原始森林中,有野生植物2300余种,红松、长白落叶松、云杉、水曲柳等80多种经济树木。有人参、党参、黄芪、天麻、五味子、瑞香等名贵药用植物300多种。

长白山天池初中作文

长白山天池美文经典句子

十二生肖传说故事

经典传说故事:鲤鱼跳龙门

春节的故事传说

关于蓝莓的传说故事

轩辕黄帝的传说故事

冰糖葫芦传奇--传说故事

经典传说故事:女娲造人

西番莲花语和传说故事

长白山天池的传说故事(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长白山天池的传说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