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gruneise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结婚送日子竖式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结婚送日子竖式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除法竖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除法竖式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除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学难点是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好。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4、从学习掌握除法竖式的认识及含义这样一个知识到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节课跨度较大的.内容,时间比较紧张。
基于以上情况我选择了主题图和例1作为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说学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加工与设计。
1、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情境具有“数学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里所说的“情境”不仅仅指“生活情境”,孩子的认知起点、思考性的问题等都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本课教学以学生自身对除法的认
知来作为一个教学的情境,这样能在一上课就使孩子们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孩子们迅速调动认知体系中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认知,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同时,又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还可以使一部分已经有所认识的孩子在上课开始就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今后能更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数学。
2、提供安静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进行数学的思考
纵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常常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上举手如林,气氛异常活跃,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数学课,是否还缺少点什么?我觉得还缺少安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在数学课上少不了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让孩子们静静地观察、独立地思考除法竖式与其他竖式以及横式的不同;让孩子们静静地倾听,认真地分析;让孩子们静静地尝试发现,体验除法竖式特别之处。本节课少了小组合作的热闹,更没有一些激动人心的游戏或生活场景,但给每位孩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孩子们在观察思考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在安静倾听中分享了别人的学习成果,在默默感悟中体验了除法竖式的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功,而孩子们的观察、概括、分析等能力也在课堂的这一片“静土”中得到了孕育、发芽、成长。
3、提供出错时空 ,经历思维碰撞
在现行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时时提醒学生不要出错,生怕学生出错。次次的提醒和对学生错误的层层设防,把学生的错误连同创造的可能一起掐死在萌芽中,因为教师反复提醒不要出错,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大胆地做。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往往不是笔直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个性化教育观来看,过去那种看似一帆风顺的课未必就是好课,因为其把学生的错误“隐藏”起来了。“剥夺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就等于限制他们自由的意愿。”所以,本课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还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权利,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锤炼自我、经历思维碰撞,培养他们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
篇2:竖版结婚请柬
首先顺序应该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
再次是内容依次为:
1.被邀请者称呼 送呈/台启
2.谨定于XX年XX月XX日(星期X)
(注释:婚礼举行的时间一定要写准确,因为这关系到邀请者到达时间,也可以写为中国农历或加注英文[如有需要])
3.为 ( 一对新人姓名 ) 举办婚典喜筵(宴会)
(注释:一对新人新人姓名最好写整齐,通常可以男方在前或左,女方在右或下)
4.敬请 ( 被邀请者称呼 ) 光临
(注释:可以写为一对夫妇或者单独对某人的敬语)
5.XX、XX 敬邀
(注释:写明双方父母及新郎新浪,并排写,以长辈为先。)
结婚请柬就更应遵循正规的请柬套用模式:
1、被邀请者的姓名应写全,不能用任何小名昵称或姓名的缩写。
2、在两个姓名之间应该写上“暨”或“和”,不要用顿号或逗号。
3、家庭成员的顺序要写清。
4、应写明举行婚礼的具体日期、星期和时间,年份可以不必出现。
5、写明举办婚礼的新人名称和婚宴地点。
竖版结婚请帖注意事项:
送呈 :后面写被邀请人的名字
谨定于:后面写喜宴时间,写中文的一、二、三……,不能写阿拉伯数字
公历:就是阳历(国际通用历法)写中文的一、二、三……,不能写阿拉伯数字
农历:就是阴历(中国用的)写中文的一、二、三……,不能写阿拉伯数字
星期:喜宴时是星期几按实际写就好了,也用中文一、二、三……
恭请:后写被邀请人的名字,如果被邀请人已成家就写‘XXX及家人’
席设:后写酒店具体地址
时间:就写开席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
篇3:竖型结婚请柬格式
1、双柬帖封面印上或写明“请柬”二,一般应做些艺术加工,即采用名家书法、面烫金或加以图案装饰等。有些单柬帖,“请柬”二写在顶端第一行,体较正文稍大。
2、无论单帖、双帖,在帖文行文方面大致是一样的。帖文首行顶格书写被邀请者的姓名或被邀请单位的名称。有的请柬把被邀请者的姓名或单位名称放在末行,也要顶格书写。
3、写明被邀请者参加活动的内容,如参加座谈会、联欢会、赴宴,应交待具体时间、地点。若有其他活动,如观看影视表演,应在请柬匕注明或附入场券。
4、结尾写“敬请光临”、“致以敬礼”等,古代称此为“具礼”。
5、落款应写明邀请人的单位或姓名和发出请柬的时间。
篇4:《乘法竖式》教学反思
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一节课后,接下来就是利用9的乘法口诀来学习乘法竖式,然而,这节课并不尽如人意。
一、课前小研究存在着问题。
在课前小研究的设计上,老师没能在加减法竖式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列出乘法竖式,而是把乘法竖式的样子直接出示给了孩子们,致使学生在交流时,没有什么可说的,这种固化学生思维的方式,无疑对学生的思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有一害而无一利。
二、课堂的预设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很多。
在课堂中,对于竖式的书写,我是想到了,但是却把在田字格中的书写忽视了,致使在课堂中书写在田字格上的乘法竖式要重新去考虑该如何占格的问题,对于低年级来说这种忽视是极为严重的,因为低年级的孩子的习惯的养成无疑每一个时日里都透露着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三、在交流时,没能考虑到学生怎样说才是最好的。
学生在交流时,从小组交流开始就已经是展示的开始,而孩子们却表现出一种无从说起的状态,孩子们的无话可说,正是由于老师没有正确的指引,再有就是课前小研究的无效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要锤炼好每一个环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有效率的课堂。
篇5: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该按怎样的顺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在除法竖式第一课时教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除法竖式的格式与加法、减法、乘法都不一样,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怎样让学生自然地记住除法竖式的顺序,并把余数写下来呢?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先在一个盒子里放了6支粉笔,然后在讲台上平均分成了3份,接着要求学生用语言把老师的动作表示出来。
学生说得很好:在一个盒子里放了6支粉笔,平均分成了3份。
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有学生说6除以3,有学生说6除以2。
你觉得哪一个是对的呢?为什么?学生解答后我再问:现在盒子里还有几支粉笔?怎样表示?
学生答:现在盒子里还有0支粉笔,用6-6=0表示。
最后小结:除法可以用横式来表示,也可以写成竖式。接着板书除法竖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除法的竖式中有哪些与横式是一样的?
学生很快发现竖式中也有被除数6、除数2和商3。这时我及时介绍竖式中像“厂”的符号表示除号。
接下来我又问:下面的6是哪里来的?0又表示什么?
(由于学生受了分粉笔这一情景的影响,很自然地想到了6就是分掉的6支粉笔,是2×3的积,0是原来的6支粉笔减掉分掉的6支粉笔,盒子里一支粉笔也没有了,就是0)
学生能够通过情景理解到这一层。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觉得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通过分层的练习,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比我预想的要好。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预见性,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好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6:竖式除法 教学反思
成功的地方:
通过分层的练习,使学生对本知识的学习有了很好的掌握。
不足的地方:
因为我觉得除法竖式的格式与加法、减法、乘法都不一样,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对除法竖式讲解不很到位。
应改进的地方: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预见性,对于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要事先设计好更可行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7: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先复习了加减乘的竖式,然后让学生猜一猜除法有没有竖式呢?除法的竖式又该怎么写呢?接着我出示了例题,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横式。再问他们:“同学们能自己试着把这道竖式写出来吗?试试看。”学生有的预习了,会写,但也写错,大部分学生把除法竖式写得与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相同。全班没有一个人写对,大多数都写成了加减乘的竖式模式。即使有的`学生知道除法竖式和别的不一样,也没能完整的写出。
所以我联系除法横式,让学生跟着我的步骤,写出除法竖式,为了让学生记牢,我还运用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字眼,如:把除号改造成房子,一个屋顶和一片窗帘,除数写在窗帘的外面,被除数和除数在捉迷藏,不要让他们看到。自己出示了除法的竖式格式,接着教学除法竖式的书写,我重点结合情境理解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在写商的时候我问了一句:“前面在加减乘的竖式中,我们讲究数位对齐,那么在除法竖式中要不要这一点呢?”学生立马回答“要”,去哦也马上给予肯定,是的在除法竖式中我们也要遵循数位对齐这个道。所以在接下来的42÷7=6的这道算式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准确地把商6写在了2的上面。但也有一部分帮学生没注意听讲或粗心大意,写错了。总得来说这节课的效果还不错。
篇8:四年级竖式计算练习题
1、王大爷收苹果358千克,每40千克装一箱,需要几个纸箱?
2、李老师拿500元钱给运动员买80元一件的运动衣,最多买几件?还剩几元?
3、有一根350米长的电线,每78米剪成一段,可以剪成几段?还剩多少米?
4、每节车皮载重62吨,要运走434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皮?
5、学校举办美术作品展,一块展板可以展示24件作品,一共收集192件作品,需要制作多少块展板?
6、一块26平方米的地里种了234棵月季。平均每平方米种了多少棵?
7、电视机厂要把250台电视机运到仓库,一辆车每次能装32台,多少次才能运完?
8、工人要铺一条112千米长的公路,要求两周铺完,每天要铺多少千米?
9、张阿姨在养鸡场收鸡蛋,一个托盘能放24个鸡蛋,今天收了230个鸡蛋,需要多少个托盘?
篇9:四年级竖式计算练习题
填空,请在需要四舍五入的'那个数的下方标上三角形符号。如:保留两位小数≈1.23
保留一位小数。
2.03≈( ) 6.96≈( ) 0.084≈( ) 9.999≈( )6.096≈( )
保留两位小数。
0.548≈ 0.986≈() 8.497≈( ) 9.383≈( ) 7.999≈( )
精确到千分位。
0.84689≈( ) 0.48702≈( ) 8.20296≈( )
9.285099≈( ) 9.3099≈( ) 7.999999≈( )
篇10: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3,第63页例4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多位数除多位数的试商中,大量用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所以本单元知识非常重要。本节课的数学内容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进行除法的计算。
【学情分析】
如今的课改相当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新知探索时适当采用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2)怎样列式表示?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
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0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篇11: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的例5及练习二十第7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引导探究让学生掌握乘法竖式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乘法竖式的写法。
难点:自主总结乘法竖式的要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熟背7的乘法口诀。
(2)口算。
(3)笔算:9+12= 24-13=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两位学生板演,集体校对。
提问:在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
加减可以用竖式计算,乘法同样也可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乘法竖式。(板书课题:乘法竖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学挂图。
看图意,列出算式。
提问:看着这幅图,谁来说一说它的意思?
你会列出算式吗?5×9
(2)写竖式。
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5
× 9
4 5
(3)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5 …………乘数
× 9 …………乘数
4 5 …………积
小结:写乘法竖式时,要先写一个乘数,再写乘号和另一个乘数,在下面画一道横线,根据口诀算出积后,将积写在横线下面,注意积的个位要和乘数个位对齐。
三、巩固练习
(1)5×7。
(2)学生完成。两名学生板演。
(3)集体交流。
问:积35怎么书写?积的个位应写在哪里呢?
教师板书:
5
× 7
3 5
四、运用积累
(1)完成第81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学生编题。
请学生编两道乘法算式,如:7×3 1×4,学生选择其中一题完成,同桌交流书写过程。
(3)完成练习二十第7题。
板书设计
乘法竖式
5 …………乘数 5
× 9 …………乘数 × 7
4 5 …………积 3 5
注意积的'个位要跟乘数的个位对齐。
课后反思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尝试书写乘法竖式,知道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自主计算。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体验成功快乐,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自己编题,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好地掌握,只有少数学生掌握不够好,经后要让学生多做多练,并加强个别辅导。
篇12:《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课上完了,而应该反思的东西却很多。
不足:
一、老师对小组交流的要求上不到位。
在小组交流上,教师没能提出针对这节课内容而独特的交流要求,而只是让学生别忘记了说想法,对每一节课都乱适用的要求,其实,课后反思,在小组交流上,应该有两点应该指出的,一是交流时,要说清除法竖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也就是怎样写除法竖式,只有会说才能会写。二是交流时,课前小研究的四道题,只要关注1、2题就可,第3、4题不在全班展示交流,只在小组对答案就可以了,这样既有效节省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又能把重点突出,难点紧抓,我想,这样的课堂就不会出现,直到下课时,孩子们有一部分同学仍然是一种茫然的表情,一种不感兴趣的状态了,我们的课堂时间就那么一点点,而只有抓住学生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发挥其效用。
造成以上状况的原来在于教师认识不到位,安排就不可能到位。我们在备课时,常常考虑的东西不够多,没能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课前我只是估计到了对于除法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然而,却没能更细节化的研究会出现的状况和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生本课堂的关键在于小研究,而在生本课堂上的运筹帷幄也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环节,其实,认真思考好我们每一次课前小研究的小组交流环节的具体要求才是我们成功的第二步。
二、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处理不得当。
在田字格中如何写除法竖式应该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而我却作为一个辅助环节,内心里明知是难点,可却在行动上采取的是一种被动应对的态度,是一种遇到情况再解决的想法,而不是预先就考虑到,不是进行提前预设,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们总是因为教师的反应迟钝,行为滞后而带来不应有的不知所措,课堂中的主人是学生,而要想使课堂拥有灵魂,需要的却是一个智者般的教师,我们是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决定课堂是否真正地有效,决定课堂是否充满生命力的关键,不能因为生本就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更不能因为生本我们就成为了思维的矮子和行动上的懒惰鬼。没有了教师也就没有了课堂,什么生本课堂、高效课堂就都成了一句空话而已。
考虑周全之处:
小研究的设计上不同内容区别对待。除法竖式给出了现成的格子,乘法竖式时不应该给出现成的格子,不同内容不同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怎么书写除法竖式上,无疑是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关键。记得在设计乘法竖式小研究时,我画出了现成的`格子,致使学生展示时,无话可说,根源在于,乘法竖式除了在符号上与加减法不同外,写法是可以仿效的,所以现成的格子无异于多此一举,限制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脚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除法竖式的写法完全与前面不同,如果也采取那种让学生随意写的方法,必然让孩子们无从下手,我们的小研究也就失去了它实际的作用,因此,在此次小研究的设计上,我画出了格子,并且指出了被除数、除数、商、以及6乘4书写的位置,这样有效地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学生必然会想,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呢?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学生展示时出现的情况,这个小组在展示上出现了有一个问题没有承担的情况,分明就是在小组交流时没做到充分而考虑周全,我和同学们一起指出它们的不足,也让同学们警醒,要想展示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小组交流时做到语言周到准备充分,才能让全班展示有条不紊,一节成功的生本课其实真的很难,它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 竖式横写范文
★ 送同学结婚祝福语
★ 结婚祝福语送同学
★ 结婚适合送的贺词
结婚送日子竖式范文(锦集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