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征文启事

时间:2023-04-26 03:36:52 作者:桂花酥糖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桂花酥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征文启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征文启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征文启事

2015“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征文启事

今年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60周年。1955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在《新晚报》发表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声名大噪,此后陆续创作《碧血剑》、《射鵰英雄传》、《神鵰侠侣》及《笑傲江湖》等作品;至1972年,他完成《鹿鼎记》后封笔,十七年间共创作了十五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他横溢的才华,繁华的文采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风靡全球的华文读者。

有见及此,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计划于底于香港文化博物馆成立永久的金庸展厅。与此同时,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及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联合主办“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欢迎世界各地华文作家、爱好写作的'各界人士参与投稿。《羊城晚报》为活动支持媒体。

比赛细则:

一、题材:与金庸作品相关的题材

二、体裁:散文、读后感

三、字数:2000—3000字(标点符号计算在内)

四、截止日期:12月31日下午六时正。(如以邮寄方式提交,以邮戳为准)

五、参赛资格:年满18岁或以上

六、比赛结果:207月于香港书展期间公布并举办颁奖仪式。

参赛方法:

来稿请附上个人姓名、国家地区、地址、电话、任职机构(如适用),连同作品电邮至《散文选刊》邮箱:woyujinyong@126.com(信封请注明“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Word 文档格式)

奖项:

一等奖(一名):奖金港币二万元、奖座一个。(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以下同)

二等奖(一名):奖金港币一万元、奖座一个。

三等奖(二名):奖金港币各五千元、奖座一个。

优异奖(五名):奖金港币各二千五百元、奖座一个。

入围奖(十名):奖金港币各一千五百元、奖座一个。

注意事项:

作品必须于公布比赛结果前未经公开发表

所有稿件一概不予发还,请自行留底稿

接受影印稿件

每人只限提交一篇作品,不接受集体创作

严禁抄袭他人作品,或请他人代笔

得奖作品出版权归主办机构所有

违反比赛规则者,主办机构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如有争议,主办机构得以行使最后决定的权利

(得奖作品将结集成书)

主办机构: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

合办机构:

《明报月刊》、《明报》、香港作家联会、世界华文文学联会

筹委会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顾 问:

王 蒙(著名作家、前中国文化部部长)

王英伟(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

李成俊(《澳门日报》董事长)

余光中(著名诗人兼学者、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荣休教授)

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

姜在忠(《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

马逢国(立法会议员)(文化及出版界组别)

张晓卿(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集团执行主席、《明报月刊》社长、丹斯里拿督爵士)

张国良(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

陶 杰(香港作家)

许晓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

黄玉山(香港公开大学校长)

刘长乐(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

刘再复(作家、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

蔡 澜(香港作家)

苏树辉(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会长)

聂华苓(美国华裔作家、原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主任)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

铁 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筹委会成员:

少 君(美国亚利桑那州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王 勇(菲华作家协会秘书长)

尹浩镠(美国拉斯韦加斯作家协会会长)

甘焕腾(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营运总裁)

甘以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资深编审)

白舒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副秘书长)

李观鼎(澳门笔会会长)

李卓辉(印度尼西亚《印华日报》总编辑)

李大宏(《大公报》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

李若锋(四川《成都商报》副总编辑)

宇文正(台湾《联合报》副刊组主任)

吕宁思(香港凤凰卫视信息台执行总编辑、《总编辑时间》主持人)

吕家明(加拿大《明报》行政总裁/编务总监)

吴彦进(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周 密(泰国《亚洲日报》总编辑)

郭凤西(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孙德安(亚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长)

俞 骅(上海广播电视台驻香港记者站记者)

陆 波(《澳门日报》社长)

袁 霓(印度尼西亚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会长)

陈浩泉(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

陈桥生(广州《羊城晚报》副刊主编)

陈代阳(《四川日报》编委)

梁 扬(《欧洲时报》总编辑)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陶 然(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香港文学》总编辑)

庄铭灯(菲律宾《商报》副主编)

张双庆(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黄玉液(澳洲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秘书长)

曾毓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叶 周(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梦 莉(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赵金川(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总裁)

赵俊迈(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赵丽宏(《上海文学》社长)

骆 明(新加坡文艺协会创会会长)

蔡益怀(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香港作家》总编辑)

廖子馨(《澳门日报》副总编辑)

潘正镭(新加坡《新明日报》总编辑)

卢秀丽(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

穆 涛(西安《美文》杂志副主编)

钟天祥(香港《明报》总编辑)

戴小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文化基金会主席)

罗光萍(香港作家联会常务理事、香港中通社副总编辑)

总召集人:

潘耀明

潘耀明

篇2: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启事

今年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60周年。

1955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在《新晚报》发表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声名大噪,此后陆续创作《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及《笑傲江湖》等作品;至1972年,他完成《鹿鼎记》后封笔,十七年间共创作了十五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他横溢的才华,繁华的文采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风靡全球的华文读者。

有见及此,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计划于20xx年底于香港文化博物馆成立永久的金庸展厅。与此同时,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及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联合主办「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欢迎世界各地华文作家、爱好写作的各界人士参与。

比赛细则:

一、题材:与金庸作品相关的题材

二、体裁:散文、读后感

三、字数:20xx—3000字(标点符号计算在内)

四、截止日期:20xx年12月31日下午六时正。逾期者恕不处理。(如以邮寄方式提交,以邮戳为准)

五、参赛资格:公开组︰年满18岁或以上

(各主办机构及合办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以示公允。)

六、结果公布︰比赛结果将于20xx年7月于香港书展期间公布并举办颁奖仪式,得奖者将获专函通知。

参赛方法:

来稿请附上个人姓名、国家地区、地址、电话、任职机构(如适用),连同作品电邮至大会指定之征文作品收件箱:

(信封请注明「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

参赛作品须以计算机打印本的方式提交,如以计算机档案形式提交,请以Word document形式存档。

评审标准:

内容50%

表达能力30%

创意20%

(评审委员由海内外名家、学者担任。所有得奖者名次皆以评审团之决定为依归,参赛者不得异议。)

奖 项:

一等奖(一名):

奖金港币二万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二等奖(一名):

奖金港币一万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三等奖(二名):

奖金港币各五千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优异奖(五名):

奖金港币各二千五百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入围奖(十名):

奖金港币各一千五百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注意事项:

*作品必须于公布比赛结果前未经公开发表

*所有稿件一概不予发还,请自行留底稿

*接受影印稿件

*每人只限提交一篇作品,不接受集体创作

*严禁抄袭他人作品,或请他人代笔

*得奖作品出版权归主办机构所有

*违反比赛规则者,主办机构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如有争议,主办机构得以行使最后决定的权利

(得奖作品将结集成书)

版 权:

参加者须授权主办机构复印和派发作品及相关资料给评审,以及其他与

评审工作有关的人士作参考之用。参赛作品如最终获选,版权将由主办

机构拥有,主办机构有权将得奖作品作出版、展览、宣传或推广之用。

主办机构: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香港艺术发展局 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

合办机构:

《明报月刊》

《明报》

香港作家联会

世界华文文学联会

协办机构:(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北美华文作家协会

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

美国亚利桑那州华文作家协会

美国拉斯维加斯作家协会

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

欧洲华文作家协会

亚洲华文作家协会

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

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澳洲)

泰国华文作家协会

新加坡文艺协会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

澳门笔会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广州)

日本华文文学笔会

筹委会名单(以下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顾 问:

王 蒙(著名作家、前中国文化部部长)

王英伟(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

及文明系荣休教授)

李成俊(《澳门日报》董事长)

余光中(著名诗人兼学者、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荣休教授)

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

姜在忠(《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

马逢国(立法会议员)(文化及出版界组别)

张晓卿(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集团执行主席、《明报月刊》社长丹斯里

拿督爵士)

张国良(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

陶 杰(香港作家)

许晓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

黄玉山(香港公开大学校长)

刘长乐(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

刘再复(作家、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

蔡 澜(香港作家)

苏树辉(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会长)

聂华苓(美国华裔作家、原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主任)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

铁 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筹委会成员:

少 君(美国亚利桑那州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王 勇(菲华作家协会秘书长)

尹浩鏐(美国拉斯维加斯作家协会会长)

甘焕腾(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营呖偛茫

甘以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资深编审)

白舒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副秘书长)

李观鼎(澳门笔会会长)

李卓辉(印度尼西亚《印华日报》总编辑)

李大宏(《大公报》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

李若锋(四川《成都商报》副总编辑)

宇文正(台湾《联合报》副刊组主任)

吕宁思(香港凤凰卫视信息台执行总编辑、《总编辑时间》主持人)

吕家明(加拿大《明报》行政总裁/编务总监)

吴彦进(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周 密(泰国《亚洲日报》总编辑)

郭凤西(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郭培明(福建《泉州晚报》副总编辑兼《泉州商报》总编辑)

孙德安(亚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长)

俞 骅(上海广播电视台驻香港记者站记者)

陆 波(《澳门日报》社长)

袁 霓(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会长)

陈浩泉(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

陈桥生(广州《羊城晚报》副刊主编)

陈代阳(《四川日报》编委)

陈若曦(台湾作家、台湾艺文作家协会会长)

梁鸿鹰 ( 北京《文艺报》总编辑) )

梁 扬(《欧洲时报》总编辑)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陶 然(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香港文学》总编辑)

庄铭灯(菲律宾《商报》副主编)

张双庆(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

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黄玉液(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秘书长)(澳洲)

华 纯(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会长)

曾毓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叶 周(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葛一敏(河南《散文选刊》主编)

梦 莉(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杨际岚(福建《台港文学选刊》编审)

赵金川(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总裁)

赵俊迈(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赵丽宏(《上海文学》社长)

骆 明(新加坡文艺协会创会会长)

蔡益怀(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香港作家》总编辑)

廖子馨(《澳门日报》副总编辑)

潘正镭(新加坡《新明日报》总编辑)

卢秀丽(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

穆 涛(西安《美文》杂志副主编)

锺天祥(香港《明报》总编辑)

戴小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文化基金会主席)

罗光萍(香港作家联会常务理事、香港中通社副总编辑)

终审评委:

白舒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甘以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

李观鼎(澳门笔会会长、教授)

金圣华(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荣休讲座教授)

吴宏一(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退休教授)

胡燕青(写作人、翻译编辑)

张晓风(台湾作家)

张双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陈 墨(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 致(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院长、讲座教授)

陈国球(香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陈浩泉(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黄子平(前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黄维梁(澳门大学访问学者)

喻大翔 (上海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郑培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戴小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文化基金会主席)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

支援媒体:(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

中新社香港分社

《大公报》(香港)

字游网 (香港)

《香港文学》

《香港作家》

《文综》(香港)

《澳门日报》

《四川日报》

《成都商报》(四川)

《羊城晚报》(广州)

《泉州晚报》(福建)

《联合报》(台湾)

《新明日报》(新加坡)

《星洲日报》(马来西亚)

《印华日报》(印度尼西亚)

《国际日报》(印度尼西亚)

《商报》(菲律宾)

《亚洲日报》(泰国)

《明报》(北美)

《欧洲时报》

《台港文学选刊》(福建)

《美文》(西安)

《上海文学》(上海)

《散文选刊》(河南)

荣誉主任:

王英伟(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李美嫦(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

主 任:

吴志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潘耀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

副主任:

周蕙心(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

陈承纬(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

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周蕙心(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

卢秀丽(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

潘耀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

副主任:

林国辉(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

连凯恩(香港文化博物馆助理馆长)

麦蓓蒂(香港艺术发展局策划及发展总监)

彭洁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秘书长、《明报月刊》总经理室主任)

总召集人:潘耀明

篇3: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启事

今年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60周年。

1955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在《新晚报》发表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声名大噪,此后陆续创作《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及《笑傲江湖》等作品;至1972年,他完成《鹿鼎记》后封笔,十七年间共创作了十五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他横溢的才华,繁华的文采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风靡全球的华文读者。

有见及此,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计划于底于香港文化博物馆成立永久的金庸展厅。与此同时,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及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联合主办「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欢迎世界各地华文作家、爱好写作的各界人士参与。

比赛细则:

一、题材:与金庸作品相关的题材

二、体裁:散文、读后感

三、字数:2000—3000字(标点符号计算在内)

四、截止日期:12月31日下午六时正。逾期者恕不处理。(如以邮寄方式提交,以邮戳为准)

五、参赛资格:公开组︰年满18岁或以上

(各主办机构及合办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以示公允。)

六、结果公布︰比赛结果将于207月于香港书展期间公布并举办颁奖仪式,得奖者将获专函通知。

参赛方法:

来稿请附上个人姓名、国家地区、地址、电话、任职机构(如适用),连同作品电邮至大会指定之征文作品收件箱:woyujinyong@126.com

篇4: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启事

参赛作品须以计算机打印本的方式提交,如以计算机档案形式提交,请以Word document形式存档。

评审标准:

内容50%

表达能力30%

创意20%

(评审委员由海内外名家、学者担任。所有得奖者名次皆以评审团之决定为依归,参赛者不得异议。)

奖 项:

一等奖(一名):

奖金港币二万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二等奖(一名):

奖金港币一万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三等奖(二名):

奖金港币各五千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优异奖(五名):

奖金港币各二千五百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入围奖(十名):

奖金港币各一千五百元、奖座一个。(如是外地得奖者,由主办机构负责来港交通费及住宿)

注意事项:

*作品必须于公布比赛结果前未经公开发表

*所有稿件一概不予发还,请自行留底稿

*接受影印稿件

*每人只限提交一篇作品,不接受集体创作

*严禁抄袭他人作品,或请他人代笔

*得奖作品出版权归主办机构所有

*违反比赛规则者,主办机构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如有争议,主办机构得以行使最后决定的权利

(得奖作品将结集成书)

版 权:

参加者须授权主办机构复印和派发作品及相关资料给评审,以及其他与

评审工作有关的人士作参考之用。参赛作品如最终获选,版权将由主办

机构拥有,主办机构有权将得奖作品作出版、展览、宣传或推广之用。

主办机构: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香港艺术发展局 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

合办机构:

《明报月刊》

《明报》

香港作家联会

世界华文文学联会

协办机构:(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北美华文作家协会

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

美国亚利桑那州华文作家协会

美国拉斯维加斯作家协会

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

欧洲华文作家协会

亚洲华文作家协会

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

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澳洲)

泰国华文作家协会

新加坡文艺协会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

澳门笔会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广州)

日本华文文学笔会

筹委会名单(以下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顾 问:

王 蒙(著名作家、前中国文化部部长)

王英伟(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

及文明系荣休教授)

李成俊(《澳门日报》董事长)

余光中(著名诗人兼学者、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荣休教授)

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

姜在忠(《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

马逢国(立法会议员)(文化及出版界组别)

张晓卿(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集团执行主席、《明报月刊》社长丹斯里

拿督爵士)

张国良(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

陶 杰(香港作家)

许晓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

黄玉山(香港公开大学校长)

刘长乐(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

刘再复(作家、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

蔡 澜(香港作家)

苏树辉(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会长)

聂华苓(美国华裔作家、原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主任)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

铁 凝(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筹委会成员:

少 君(美国亚利桑那州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王 勇(菲华作家协会秘书长)

尹浩鏐(美国拉斯维加斯作家协会会长)

甘焕腾(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营呖偛茫

甘以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资深编审)

白舒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副秘书长)

李观鼎(澳门笔会会长)

李卓辉(印度尼西亚《印华日报》总编辑)

李大宏(《大公报》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

李若锋(四川《成都商报》副总编辑)

宇文正(台湾《联合报》副刊组主任)

吕宁思(香港凤凰卫视信息台执行总编辑、《总编辑时间》主持人)

吕家明(加拿大《明报》行政总裁/编务总监)

吴彦进(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周 密(泰国《亚洲日报》总编辑)

郭凤西(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郭培明(福建《泉州晚报》副总编辑兼《泉州商报》总编辑)

孙德安(亚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长)

俞 骅(上海广播电视台驻香港记者站记者)

陆 波(《澳门日报》社长)

袁 霓(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会长)

陈浩泉(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

陈桥生(广州《羊城晚报》副刊主编)

陈代阳(《四川日报》编委)

陈若曦(台湾作家、台湾艺文作家协会会长)

梁鸿鹰 ( 北京《文艺报》总编辑) )

梁 扬(《欧洲时报》总编辑)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陶 然(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香港文学》总编辑)

庄铭灯(菲律宾《商报》副主编)

张双庆(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

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黄玉液(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秘书长)(澳洲)

华 纯(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会长)

曾毓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叶 周(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葛一敏(河南《散文选刊》主编)

梦 莉(泰国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杨际岚(福建《台港文学选刊》编审)

赵金川(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总裁)

赵俊迈(北美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赵丽宏(《上海文学》社长)

骆 明(新加坡文艺协会创会会长)

蔡益怀(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香港作家》总编辑)

廖子馨(《澳门日报》副总编辑)

潘正镭(新加坡《新明日报》总编辑)

卢秀丽(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

穆 涛(西安《美文》杂志副主编)

锺天祥(香港《明报》总编辑)

戴小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文化基金会主席)

罗光萍(香港作家联会常务理事、香港中通社副总编辑)

终审评委:

白舒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甘以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审)

李观鼎(澳门笔会会长、教授)

金圣华(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荣休讲座教授)

吴宏一(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退休教授)

胡燕青(写作人、翻译编辑)

张晓风(台湾作家)

张双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陈 墨(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 致(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院长、讲座教授)

陈国球(香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陈浩泉(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副会长)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黄子平(前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黄维梁(澳门大学访问学者)

喻大翔 (上海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郑培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客座教授)

戴小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文化基金会主席)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

支援媒体:(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

中新社香港分社

《大公报》(香港)

字游网 (香港)

《香港文学》

《香港作家》

《文综》(香港)

《澳门日报》

《四川日报》

《成都商报》(四川)

《羊城晚报》(广州)

《泉州晚报》(福建)

《联合报》(台湾)

《新明日报》(新加坡)

《星洲日报》(马来西亚)

《印华日报》(印度尼西亚)

《国际日报》(印度尼西亚)

《商报》(菲律宾)

《亚洲日报》(泰国)

《明报》(北美)

《欧洲时报》

《台港文学选刊》(福建)

《美文》(西安)

《上海文学》(上海)

《散文选刊》(河南)

荣誉主任:

王英伟(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

李美嫦(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

主 任:

吴志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

梁崇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组主席)

潘耀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

副主任:

周蕙心(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

陈承纬(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

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周蕙心(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

卢秀丽(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

潘耀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

副主任:

林国辉(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

连凯恩(香港文化博物馆助理馆长)

麦蓓蒂(香港艺术发展局策划及发展总监)

彭洁明(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秘书长、《明报月刊》总经理室主任)

总召集人:潘耀明

篇5: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以汉语汉字为载体,数千年来代代赓续的中华文明,是炎黄子孙的'血脉。举办“文化中国·四海文馨”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赛,旨在灵根自植,鼓励华文创作,弘扬中华文化。

本届征文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世界华文文学联盟主办,以“梦想照进心灵”为主题。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对象

中国大陆以外,应用汉字写作者

二、征文规定

1.应征作品字数在5000字以内;

2.应征作品必须本人原创,未曾在各类传媒(报纸、杂志、图书、网络等)发表;

3.入选作品的发表权、转载权归征文大赛主办者所有。获奖作品和入围作品将由大赛组委会结集出版。

三、评选准则

由专家评审团匿名评选,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超出上述征文对象和规定者,一律不纳入评选范围。

四、奖项和奖金

本次征文设以下奖项和奖金(人民币)

一等奖1名,奖金:5万元

二等奖3名,奖金:2万元

三等奖5名,奖金:1万元

优秀奖10名,奖金:5000元

五、注意事项:

1.来稿请附上作者署名(笔名及真实姓名)、国籍、居住地、电子邮箱、通讯地址、联络电话及个人简介;

2.应征作品请自留底稿,一律不退;

3.如寄送纸质稿件,务必字迹清晰,否则不纳入评选。

六、投稿方式

网络和邮寄投稿皆可

投稿邮箱:huawensanwen@163.com(邮件标题注明“第二届散文大赛投稿”)

邮寄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文学院318室

散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邮政编码:510632

七、时间安排

本次征文自1月始,3月31日截止。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世界华文文学联盟

篇6:“文化中国·四海文馨”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启事

“文化中国·四海文馨”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启事

以下征文启事是以“梦想照进心灵”为主题,弘扬中国汉字文化,大家快来看看吧!

以汉语汉字为载体,数千年来代代赓续的中华文明,是炎黄子孙的血脉。举办“文化中国·四海文馨”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大赛,旨在灵根自植,鼓励华文创作,弘扬中华文化。

本届征文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世界华文文学联盟主办,以“梦想照进心灵”为主题。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对象

中国大陆以外,应用汉字写作者

二、征文规定

1.应征作品字数在5000字以内;

2.应征作品必须本人原创,未曾在各类传媒(报纸、杂志、图书、网络等)发表;

3.入选作品的发表权、转载权归征文大赛主办者所有。获奖作品和入围作品将由大赛组委会结集出版。

三、评选准则

由专家评审团匿名评选,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超出上述征文对象和规定者,一律不纳入评选范围。

四、奖项和奖金

本次征文设以下奖项和奖金(人民币)

一等奖1名,奖金:5万元

二等奖3名,奖金:2万元

三等奖5名,奖金:1万元

优秀奖10名,奖金:5000元

五、注意事项:

1.来稿请附上作者署名(笔名及真实姓名)、国籍、居住地、电子邮箱、通讯地址、联络电话及个人简介;

2.应征作品请自留底稿,一律不退;

3.如寄送纸质稿件,务必字迹清晰,否则不纳入评选。

六、时间安排

本次征文自201月始,203月31日截止。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世界华文文学联盟

参与方式:请关注“名师写作”mingshixiezuo微信公众号,回复截稿日期“2016年3月31日”获取,更多征稿信息请加入“名师免费写作培训二群530264918”、名师免费写作学生群QQ群231626429了解!

篇7: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我的老师”主题征文启事

汪曾祺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江苏高邮,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为仰承文学先辈,继承华语文学优秀传统,提升华语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在更高层次上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生态,在成功举办首届汪曾祺散文奖“我的老师”主题征文的基础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光明日报》文艺部和《美文》杂志等联合主办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我的老师”征文大赛,现面向全球范围征集散文作品。

一、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光明日报》文艺部

《美文》杂志

天津开意文化交流中心

协办单位: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高邮市赞化学校

汪曾祺学校

二、征文时间

自征文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xx年6月30日止

三、征文要求

征文对象:全球范围内中外散文写作者、全国中学生

征文体裁:散文

具体要求:以尊师为主题,内容不拘,记人,述事皆可,须具真情实感,字数在6千字以内。

四、评审颁奖

由大赛组委会邀请有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负责作品评审。分成人组和学生组分别进行评审。成人组评选中国散文奖10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各10000元;评选外国散文奖10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各10000元。学生组评选一等奖1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为10000元;二等奖5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10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各1000元。《美文》上、下半月刊和其他相关媒体、杂志设立专栏,择优发表参赛作品。20xx年7月1日至31日评出获奖作品并于20xx年10月至12月集结出版。

颁奖仪式于20xx年9月在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举办。

五、注意事项

1、本次大赛不收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请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事之各项约定。

2、主办单位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宣传、展览、研究以及其他方式的相关推广、刊登,不再另付稿费,作者享有署名权。

3、本次活动公告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六、寄送方式

参赛者将征文请以电子稿件方式发送至:,或邮寄至西安市曲江智慧大厦508室美文杂志社,请注明“我的老师”征文大赛,邮编710061。来稿均需注明个人真实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婷

联系电话:029-87286893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20xx年12月

篇8:第七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征文启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漂母是秦汉之际淮河边上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以漂洗丝絮为业,在韩信少年困苦时给予了慈母般的关怀,慷慨分食与他,并激励韩信奋发图强。为了弘扬漂母仁慈博爱的.大德,大力倡导韩信知恩图报的懿行,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和淮阴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第七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

一、主办单位

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淮阴区人民政府

二、征文主题

以母爱为主题,深入挖掘和展现母爱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以母爱、慈善、励志、感恩为主要元素,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人类的真善美,打造淮阴“千年古县”、“母爱之都”文化品牌,在海内外进一步弘扬富有中国特色的爱心文化。

三、征文要求

1、作品以原创为主,力求短小精悍,散文3000字以内为宜;诗歌单首50行以内为宜,组诗不超200行。

2、来稿要求:请将参赛作品用a4纸打印2份邮寄,同时将电子稿以附件形式(用word文档,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为四号仿宋字体,正文后注明作者简介、通联、电子邮箱、联系方式、近期照片1张等)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作品主题注明第七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投稿字样。

四、作品评奖

1、来稿由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邀请全国名家组成评委会评奖,奖项设置:

散文类:

荣誉奖1名,奖金5000元

一等奖2名,奖金各5000元

二等奖4名,奖金各3000元

三等奖8名,奖金各1000元

优秀奖20名;

诗歌类: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各3000元

三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

优秀奖10名。

2、获奖作品结集出版,择优推荐在文艺报刊上发表;

3、截稿时间:4月30日;

4、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通联地址及电子邮箱: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委宣传部第七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征文组委会办公室(邮编:223300);电话:0517—*******,0517—*******;联系人:闵凌艳、何恒;电子邮箱:pmbswds@163.com。

第七届“漂母杯”全球华文

篇9: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我的老师”主题征文

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我的老师”主题征文

汪曾祺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出生于江苏高邮,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为仰承文学先辈,继承华语文学优秀传统,提升华语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在更高层次上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生态,在成功举办首届汪曾祺散文奖“我的老师”主题征文的基础上,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光明日报》文艺部和《美文》杂志等联合主办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我的老师”征文大赛,现面向全球范围征集散文作品。

一、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

《光明日报》文艺部

《美文》杂志

天津开意文化交流中心

协办单位: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高邮市赞化学校

汪曾祺学校

二、征文时间

自征文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止

三、征文要求

征文对象:全球范围内中外散文写作者、全国中学生

征文体裁:散文

具体要求:以尊师为主题,内容不拘,记人,述事皆可,须具真情实感,字数在6千字以内。

四、评审颁奖

由大赛组委会邀请有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负责作品评审。分成人组和学生组分别进行评审。成人组评选中国散文奖10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各10000元;评选外国散文奖10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各10000元。学生组评选一等奖1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为10000元;二等奖5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10篇,颁发奖金和证书,奖金各1000元。《美文》上、下半月刊和其他相关媒体、杂志设立专栏,择优发表参赛作品。2017年7月1日至31日评出获奖作品并于2017年10月至12月集结出版。

颁奖仪式于2017年9月在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举办。

五、注意事项

1、本次大赛不收任何参赛费,参赛者请自留底稿,稿件一律不退。凡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事之各项约定。

2、主办单位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宣传、展览、研究以及其他方式的相关推广、刊登,不再另付稿费,作者享有署名权。

3、本次活动公告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六、寄送方式

参赛者将征文请以电子稿件方式发送至:greenmyth1981@126.com,或邮寄至西安市曲江智慧大厦508室美文杂志社,请注明“我的老师”征文大赛,邮编710061。来稿均需注明个人真实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婷

联系电话:029-87286893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2016年12月

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启事

《我与物业》有奖征文启事

全球能源互联网征文

全球最大华文气象服务网站遭恶意攻击

金庸座右铭

金庸名言

金庸名句

征文启事

我与新华书店征文

我与大艺展征文

“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征文启事(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与金庸全球华文散文征文奖”征文启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