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4日:推销诚信

时间:2023-04-30 03:40:42 作者:牙牙壮牙牙牙呀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牙牙壮牙牙牙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4日:推销诚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4日:推销诚信,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4日:推销诚信

首先,感谢大家为这一天而作出的努力,每年的3月10日,都是我们非常激动的时刻,三年前,人们认为诚信通不可能成功,三年以后,我们作出了一点成绩。我们的使命就是让诚信的商人先富起来。而诚信通就是给诚信的商人特有的服务。

昨天晚上我没有睡觉,今天早上人们都笑我穿正装,打扮得像个新郎官一样。我的心情确实很激动。我觉得,只有让更多的客户拥有公平的市场机制,才能让诚信的商人富起来。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有可能成功。三年来,我们一直没有做广告,我们要把竞拍这样的广告形式留给我们自己的客户。这样的社会意义会很大,因为我们担负着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赚钱。

--马云在阿里巴巴诚信通三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8月,阿里巴巴推出诚信通服务,

很多人在多年后赞赏这一战略的远见,但在当时,对马云来说,这是一次痛苦的战略进攻。在 20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马云甚至有点痛苦地说:“我们已经这么做了,我们还要坚定地做下去。我们宁可让我们的会员减少2/3,甚至更多,也要坚定地把网上诚信体系推下去。因为真正的电子商务必须是由有信誉的商人积累起来的。阿里巴巴是全球商人的网站,我们不要'量',我们首先强调的是'质',没有 '质',再大的'量'也没有意思。”

行动指南

你有否考虑过自己客户的质量,没有“质”,再大的“量”也没有意思。

篇2:《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6日:如何向上海商人推销阿里巴巴

今天阿里巴巴不是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大家到才会知道我眼中的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真正的电子商务是商业理念的运用,客户的管理、档案的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今天的阿里巴巴不是我心目中希望的阿里巴巴,5年以后的阿里巴巴才是我心中的阿里巴巴,

我坚信,这世界以后,会有80%的生意都是在网上进行的,网下只不过是货运而已。因为5年以后再也没有人跟你谈网上做生意是不是危险?该怎么做?这是非常基本的技能,大家不要觉得可怕,我觉得电子商务一定会成为人类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像七八年以前,我们说以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是上网看新闻一样,如今你上班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收发Emaill,

30年以前,你跟朋友说每天和朋友QQ联系一下,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20年以后的电子商务一定是每个企业、每个用户必须要用的东西,但是电子商务跟电视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手段,怎么把这个手段、这个工具用好是一个技能,不是说用遥控器就可以了,它是一个工具。

--马云在上海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针对不同地区的商人,马云的“蛊惑”风格也大不相同。韩国的一家报刊称:“上海人都是经济里手,外国人很难从上海人口袋里掏出钱来。” 针对精明而自负的上海商人,马云的策略是以理服人,这次演讲的开头,他没有采取情感攻势,也没有讲故事,而是讲道理,甚至用数据去说服,“20年以后,会有80%的生意都是在网上进行的”。

行动指南

培养统筹兼顾的沟通艺术,相信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一个可喜的进步。

篇3:《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8日:鼓动投资者

感谢所有的股东、所有投资阿里巴巴的香港股民、全世界的机构投资者,还有为整个IPO作出很大贡献的银行、律师团队、顾问团队,

今天对整个阿里巴巴集团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今天的IPO也证明了我们当时的判断,我们认为香港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上市的很好的场所。所以,我们希望阿里巴巴今天的上市,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亚洲和全世界的高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也跟阿里巴巴一样,能够得到香港股民和世界股民的关注。

就像几个月前我们坚信一点,好的公司是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投资的,

所以,阿里巴巴这次得到股民的支持,我们深感荣幸,也表示感谢。对阿里巴巴集团来讲,今天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很长。在几年以前我们说过上市是个加油站,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加了油能走得更远。

--马云11月在阿里巴巴香港上市时的发言

背景分析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当天,福布斯网站评论道:“正如其名,阿里巴巴是一个充满惊奇的传说。这个中国最大的B2B网站的股价在香港上市首个交易日的3个小时内即飙升了165%。”对于阿里巴巴的IPO,马云向全球投资者沟通时,用了一个概念--加油站。阿里巴巴在招股书中表示大约60% 的净收益额将用于战略性收购,融资的20%将用于扩展其现有业务,其余的20%用于支付电脑设备,或者留作周转资金。

行动指南

基本面决定一切,好的公司是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投资的。

篇4:《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日:为什么感谢全球化

几个月前到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我感觉好像进了监狱,很多 ,抗议经济全球化。后来我在《华尔街日报》写了篇文章,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个好事情,以前做坏了,以前只有大公司才做得到。大公司有钱、有技术、有能力在世界各地设厂,搞办事处。而今天互联网是给中小型企业提供机会。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把产品打到世界各地。所以现在许多企业不在国外设立办事处,而在阿里巴巴建立网站来找它的买家和卖家,

网络使中小型企业迅速走向全球。

--马云在89届广交会阿里巴巴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达沃斯是马云与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20,马云初次到达沃斯的路上还是满腹抱怨,想着以后再也不去了,但是,在达沃斯论坛上,他被迷住了,接连去了6次。“达沃斯是一个说狂话、空话的地方,总是能够给我方向感。”马云第一次去达沃斯,甚至看到了碉堡、沙袋和机枪。“大厅里的企业家在台上谈希望全球化为人类作出贡献,门外游行的人则对这些企业家破口大骂。”在这种“反全球化”的浪潮中,马云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遗余力地拥抱全球化。

行动指南

在反对声中坚持自己的目标与使命,才是真正的考验。

篇5:《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7日:如何说服青岛网商

各位青岛的会员朋友,大家下午好!我记得最早阿里巴巴要在山东建立我们的分支机构时,环境还很艰苦,但钱还是蛮多的,大概有1 000多万美元。我们决定在山东建立办事处,大家问我在山东哪个城市,我们决定在青岛。在青岛哪里?我们第一个决定是把青岛的办事处建在一个民宅的6层楼的居民区里面。因为我想告诉所有员工不是阿里巴巴没有钱,而是阿里巴巴在每一个地方的办事处都必须从居民楼创办起。

我上个礼拜还在北京说特别喜欢青岛海鲜,尤其那个海虫子。青岛企业家给我的印象很深,像张瑞敏,我们青岛的海尔、海信、澳柯玛,这些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以及在阿里巴巴内部的影响力都非常之大。

--马云青岛阿里巴巴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有人总结山东商人做生意的特点,一不能亏良心,二不能对不起朋友,

比如,与山东人谈生意,没有酒,谈话就索然无味。在商业谈判中,山东人往往把双方的友谊看得很重,宁肯自己吃点小亏,但不允许对方欺诈,不“仁义”。所以,在和山东商人沟通中,马云的策略是打感情牌,在演讲的开始,马云不是在讲故事,就是在讲青岛海鲜。这种策略非常有意思。

行动指南

在说服与沟通中,巧妙打感情牌也是一个高手的策略。

篇6:《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16日:电子商务不是救命稻草

电子商务不是赌博,是投资,曾经有一个企业跟我们说,我们不做电子商务不会死,就怕做了电子商务马上死掉了,我说这种情况并不多,不能把所有钱压在那儿。商业投资要看有没有效果,有效果投一点,没有效果就先作为一个投资,不要多投,它不是救命稻草。公司要成长,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光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能够帮你带来的只是找到国内外的买家,至于买卖能不能做成,还有很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把电子商务作为投资,就像学外语一样,如果不学,等到要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马云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的互联网仍是泡沫横行的年代。当时的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曾直击互联网要害,他说,虽然我国的互联网市场规模已达到70亿元,但所谓的“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网站必须注重应用而不能热衷于炒作概念,必须建立有效的赢利模式。在这种背景下,马云不是在简单推广电子商务,而是在推广一种精神,电子商务不是救命稻草,掌握电子商务后所获得的积极应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

行动指南

换一个思路,从客户的角度去推销你的公司、产品,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7:《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15日:秘密武器:使命感

两个月之前,我到纽约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听世界500强企业CEO谈得最多的是使命和价值观,中国企业很少谈使命和价值观,如果你谈,别人会认为你太虚了,不跟你谈。今天我们企业缺乏这些,所以我们企业只会变老不会变大。那天早上克林顿夫妇请我们吃早餐,克林顿讲到一点,说美国在很多方面是领导者,有时领导者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没有什么引导他们,他们没有榜样可以效仿。这个时候,是什么让你作出决定,克林顿说:“是使命感。”

阿里巴巴认为“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我们的使命感。现在名气最大的企业是通用电气,他们1前最早是做电灯泡的,他们的使命是让全天下亮起来,这使GE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器公司,

另外一家公司是迪士尼乐园,他们的使命是让全天下的人开心起来,这样的使命使得迪士尼拍的电影,都是喜剧片。

--马云2002年在宁波会员见面会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要知道,2002年左右的阿里巴巴并不算一个大公司,却像大公司一样强调“使命感”。看起来很好笑,但坚持下来这就会成为自己的秘密武器。有人这样评价马云:马云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他是在企业使命、价值观层面上发挥领导力,而不是简单地带领员工去实现目标、利润。而所谓使命,就是所有人都认同的观点,比如马云的创业团队当初都是带着“做中国最好的企业”的使命感才来到阿里巴巴的,而不是纯粹为马云打工,这样的团队就比较容易凝聚。所以说,用使命感和价值观来领导企业才是最高境界。

行动指南

简单地带领员工去实现目标、利润并不难,如何更上一层楼,让你的团队、员工拥有共同的使命感才是最重要的。

篇8:《马云管理日志》之1月24日:梦想照进现实

阿里巴巴是个中小企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很好的企业家,但我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在公司里面也是一样的,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喝茶的时候想,自己当企业家不是一流的,当老师我是一流的。这5年我挺感动的,一个梦想到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天还有人问我,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吗?我认为阿里巴巴是一个中型企业甚至是小型企业。它还是个孩子,才5年。我们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但是我们发展得很快,全世界都有我们的会员。客户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在海外很多人并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中国的企业。很多人认为我们是美国的公司,是印度的公司。我们去土耳其演讲的时候,他们打出的横幅是欢迎阿里巴巴回家,然而阿里巴巴只是去探亲而已,

到今天为止,大家都知道了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创办的公司,但是阿里巴巴不是中国人的公司,它是属于阿里巴巴人的,我们要走向全世界,阿里巴巴是由阿里巴巴人创办的,我们有德国人,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全世界的人参与进来。

--马云在成都网商论坛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能否处理好“梦想”和“现实”的关系,这也是考验企业家成败的一个因素。有“梦想”而不“现实”的企业家,大多半途而废;很“现实”而缺乏“梦想”的人,只能是一个商人;只有不断把“梦想”变为现实的企业家才能成就伟大。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公司外部,马云很独特的一点在于,他擅长把一种狂妄的“梦想”变成一种“现实”。这是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力量。

行动指南

把梦想变为现实。

篇9:《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2日:如何应对媒体的拷问

男人的自卑和他的相貌成反比,如果我有很强的靠山,我反而会自卑。我经历过失败、挫折,这些超过一般的同龄人。但是有一点,我不虚伪。狂妄的背后有三点:第一你不了解他;第二我看到的你没看到;第三许多人演讲是对的,但他不相信自己,而有的人演讲,就算错了,他也相信自己是对的。

--马云200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

背景分析

每个有公众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都有一个必修课,那就是:应对媒体的拷问,

这种拷问一般聚焦于两方面:一是商业模式,一是人性。回答不好,会让自己很失分。马云在回答这类问题上,处理得都很精彩,比如,“男人的自卑和他的相貌成反比”。在这次采访中,马云解读了他“狂妄”的理由,那就是:距离感、远景、坚持。

行动指南

一定要向媒体传达出“我相信的东西”,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算错了,他也相信自己是对的”。

《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18日:鼓动年轻人的学问

马云演讲稿大全

马云语录大全

马云讲话

马云演讲稿

马云座右铭

马云名人名言

马云经典励志语录

学习马云心得

马云精彩语录

《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4日:推销诚信(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马云管理日志》之2月24日:推销诚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