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答案

时间:2023-05-16 03:35:46 作者:文刀立文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文刀立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阅读答案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阅读答案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

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

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A.在20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3.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4.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

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答案:

1.B.2.D.3.A.4.D

篇2:《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附答案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附答案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

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

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2.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3.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4.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

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答案:

1.B.

2.D.

3.A.

4.D

篇3: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游记作文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游记作文

今年国庆假期,我和爸爸去上海旅游。旅途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参观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了。中国馆以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展示风格,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成了世博园中最令人瞩目的标志性建筑,让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来到世博会展馆区,我远远就看到了高大雄伟的中国国家馆。到了馆前,我仰望着它,只见它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了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从底部到最高层有64米,大约有30层楼那么高,在所有的展馆中鹤立鸡群,引人注目。慕名前来参观中国馆的人排成了一条条“长龙”。经过漫长的等待,我和爸爸终于乘上电梯,进入了展区。虽然我们有点累,但我还是很兴奋,终于进入展区了!

我们随着人流,进入到一个电影大厅。这是一个3D环幕电影大厅,里面有3面长20多米、高7米多的`折幕和一个跨径为20几米的穹顶幕。此时,电影院正播放一场以两个主人公的故事,讲述了祖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变化的影片,反映了改革30年来祖国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阔大的立体环形画面,逼真的音响效果,感觉自己就像活在电影的世界里,差点分不出自己是在演电影还是在看电影,真是太奇妙了。看完电影,我和爸爸来到另一个展馆。刚进去,我就看到长达100多米长墙壁上投影的我国名画《清明上河图》。它虽然是一张画,但画上的人和动物、景物栩栩如生,而且他们都会活动:图上的人物有的在赶路,有的在交谈、有的在作坊里工作……还有那河水随风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河岸上的柳枝也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真是太神奇了!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寻觅之旅”、“低碳行动”……

出了中国馆,我不禁感叹,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得真快啊!我为我的祖国感到特别骄傲、自豪!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长大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4:上海世博会阅读答案

①19,一位名叫陆士谔的晚清小说家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畅想百年后的上海风貌。其中关于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在那个中国贫弱的年代,显得那么虚幻和空洞,而他关于百年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在当时饥寒交迫的国人看来更显得荒诞和离奇,无异于痴人说梦。可当历史的钟摆真的摆进了,痴人的梦说竟然如此真实,触手可及。对应的时间,对应的地点,穿江而过的条条隧道和横越江面的座座大桥已成为现实,世博会的举办和百年前的梦想也是如此高度契合。

②世博会究竟将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

③笔者曾有幸当面向连任两届国际展览局主席、现任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的著名外交家吴建民讨教,他说:“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将超过奥运会。因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世博会确实能够做到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不难明白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城市发展经验的集中展示,将给中国不少城市带来改变陈旧面貌、提升自身素养的'大好契机。中国的城市人口现已占总人口的近半数,直接能对如此数量的中国人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④不仅如此,本届世博会还将是文化交流的盛会。目前官方预计的数据是,将有超过7000万的国内外嘉宾和观众亲临世博会现场,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艺术团体在历时半年的展览期间,举行超过2万场风格各异的演出。届时上海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城市交流和文明对话的舞台,一个全世界参与的城市文明大互动将恢弘上演,相随而来的会是世界的新一轮大合作。

⑤不同文化的广泛交流或深层碰撞必将产生火花,这种火花稍经衍变便能成就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而无数的火花也必将引发一轮创新热潮。当世界正在全力寻求走出经济困境的捷径时,创新无疑会形成巨大的推力。

⑥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做到了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那么,时间周期更长、参与人数更多、互动程度更强的上海世博会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把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的面前。这里没有姚明和刘翔,没有耀眼夺目的明星光环,却有着一座座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有着身临其境的真实。

⑦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申办世博会计划,他认为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今年5月1日,这个“管50年”的战略正式拉开大幕。这是一个需要用奥运赛场上的澎湃激情去关注、去热爱的战略,这又是一个需要用城市发展中的理性思考去观察、去学习的战略。对于中国,2010注定是“世博之年”,同时,还应是开启中国“世博新时代”之年。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2分)

2. 第①段中“痴人的梦说”具体指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3. 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回答。(4分)

4. 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2分,“深刻”“广泛”有一即可)

2.①小说中关于百年后上海过江隧道、地铁、跨江大桥的描绘。②关于将在上海举行万国博览会的预言。(每点2分,共4分)

3.①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②推动文化交流。③成就思想和理念的创新。④把中国更加全面地推到世界面前。(每点1分,共4分)

4.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提出了新的分论点(每点2分,共4分)

篇5: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设计揭晓

主题:“充满生机的宜居住城市: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与创造性”

造型亮点:枫叶印象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占地6000平米的加拿大国家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半包围的外型,在展馆中央圈起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各种精彩的文艺表演将在这里上演。蜚声世界的太阳马戏团将成为这座展馆的主角,为加拿大展馆量身定做一套创造性的内部设计方案。

先进的展览技术、引人入胜的展示内容和富有创造性的节目编排,都将成为加拿大馆的亮点,此外,一群年轻、热情、博学的接待人员也将为加拿大馆增色。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让加拿大人对“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视,因此在建筑上处处都体现了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展馆外部的墙体上将覆盖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

雨水

将使用排水系统进行回收并重新利用;展馆内将没有大型的展品或物件,以确保展示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同时展馆内还将营造一个无障碍和无烟的环境。

加拿大是第一个同上海世博会组织者进行参展合同谈判的国家,同样,加拿大也是历届世博会的'热情支持者。加拿大馆不仅浓缩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时也是增进两国友谊的平台和契机。

在包含对充满生机的宜居住城市的向往当中,我们从中看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设计揭晓到了立体绿化的元素,植物墙立体花园的概念得到了充分展示!

篇6: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阅读答案

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表达世博理念,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

③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主体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④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⑤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气候如何,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⑥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感。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连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为其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⑦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陶瓷。柱子是钢筋水泥的。(摘编自“百度百科”)

1.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围绕“中国馆”介绍的内容有:

(1)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与外观效果。

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之后,“低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理念,“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哪些设计符合低碳的理念呢?

参考答案:

1.列数字 从数字上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特点

2.(2)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3)世博会中国馆的主体构思(4)世博会中国馆的技术特点(技术设计)

3.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 (意思对即可)

篇7:《世博会山东馆》阅读题及答案

《世博会山东馆》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做11-14题(13分)

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展示标题为齐鲁青未了,该标题由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亲笔题写。表达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山东馆的展馆外形设计和展区设计富有特色,亮点很多。

展馆占地600平方米,最高处约9米,以蓝色为主色调,突破了以往展馆四墙合围的方正常规,外观将大海的浪涌和雄峙的泰山融为一体,流畅的曲线勾勒出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胜,表达出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之中,五岳之尊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了齐鲁青未了,表达了山东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情怀。

山东展馆具体展示内容分为3个板块:过去— 文明礼仪的齐鲁、现在— 科学发展的山东、未来— 和谐美好的家园。在定位的把握上,历史文化部分重在文化,现代城市部分重在城市,未来发展部分重在家园;在展馆设计的空间布局上设置一廊、一厅、一家园。

第一板块为智慧长廊,承担展馆的序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山东古代城市文明,展示山东人对城市文明进步所贡献的智慧。观众进入该区域 ,将感受文化山东。

第二板块为城市窗口,承担展馆的主展厅功能,将给观众展现一个继承了传统的齐风鲁韵,开放进取、科学发展的山东。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当代山东城市发展的成果,展现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该区域将给观众留下魅力山东的印象。

第三板块为齐鲁家园,承担展馆的尾厅功能。这一部分重点展示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和对未来生活、未来家庭的追求。该区域主要以互动方式使观众切身体验好客山东。

展区设计上亮点颇多。特别是正门口一个以现代光电技术制作的巨大鲁班锁夺人眼球。鲁班锁是山东馆的一大特色,鲁班锁是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发明的.一种木制卯榫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构件斗拱的基础,将其作为城市营造智慧的典型符号,颇具齐鲁风味,同时紧扣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主展厅,120度弧幕上循环播映以和而不同,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影片,重点展示山东城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尾厅城市畅想则大量体现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此外,展馆还对太阳能、心脏支架、离子膜、集成电路等山东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

山东展馆以最有代表性的山东元素,展示了古代圣贤智慧的金色之光、当代城市发展的绿色之道和未来美好家园的蓝色愿景,把山东的历史与现实对接、与未来沟通,以现代技术和艺术手段,给参观者留下道德方正、智慧圆融、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文化感受。

11.从文中介绍看,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在外形设计和展区布设上各有什么特色?(4分)

外形设计:

展区布设:

12. 鲁班锁之所以成为山东展馆设计上的一大亮点,其原因究竟有哪些?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13.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做。(3分)

①本文最突出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②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答:【 】

A.山东展馆主题齐鲁青未了既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呼应,也表达了以和谐文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理念。

B.山东展馆在空间布局上设置的一走廊一窗口一家园分别指的是智慧长廊城市窗口齐鲁家园三个具体的展示板块。

C.对太阳能、心脏支架等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也是上海世博会山东展馆设计上的一个亮点。

D.山东展馆从外形设计,展区布设到具体展示内容,全面体现了上海世博会科技世博生态世博文化世博等先进理念。

参考答案:

11.体现山东海岱交融的地理形胜(特点)和自然文化特色(2分)三个板块在展示内容上互为呼应(2分)

12.要点:①用现代光电技术制作而成,体现出较高的科技含量;②体现出较高的城市营造智慧;③具有齐鲁风味,体现山东特色;④能紧扣上海世博会主题(共3分,每答对其中一个要点得1分,答对其中三点得3分)

13. ①空间顺序(1分)按展区布设的空间顺序逐一介绍了各展示板块所承担的功能和主要展示内容(2分)[或: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1分)先总的介绍山东展馆所包括的三个展示板块,再逐一介绍各板块所承担的功能和主要展示内容(2分)]②分类别(1分)条理清楚地说明了山东馆展示板块的功能和相关展示内容。(2分) 14.D(3分)

篇8:说明文世博会甘肃馆阅读答案

说明文世博会甘肃馆阅读答案

世博会甘肃馆外观采用特制LED灯光组合与实体复原模型相结合,充分运用享誉国际的敦煌艺术元素展现甘肃辉煌灿烂的文化。馆内以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兴衰与再生为主线,设立城曲、壮歌和新韵三个部分,突出展示以敦煌为代表的'辉煌历史文化、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城市建设成就为代表的新兴城市文明和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馆内原样复制的敦煌莫高窟艺术洞窟,让人们能身临其境地领略敦煌文化。

甘肃馆的展示内容由城曲、壮歌、新韵三大板块组成。第一板块以城曲开放与融合为主题,展示大地湾遗址、复原敦煌莫高窟洞窟等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遗迹;第二板块以壮歌环境与发展为主题,主要通过治沙还绿、治水兴城、读者翻书、城市切片来表现甘肃工业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第三板块以新韵创新与未来为主题。

(1)、介绍甘肃馆的设计理念:(2分)

(2)、对对联:甘肃馆馆小乾坤大、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请为甘肃馆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参考答案:

33、(1)利用汉简构件组合成的飞天造型,重点表达汉简与飞天甘肃这两个主要元素,突出甘肃特色,打破传统写实的表现。此外,将采用玻璃钢立体造型充分体现出莫高窟九间楼的质感,使造型更加逼真。浮雕通过灯光的变换,与飞天形成雄伟的气势。(2分)

(2)略(2分)(3)示例:比喻甘肃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博园,熠熠生辉;对比、排比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甘肃夜景甲天下。(2分)

上海世博会口号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说明文阅读答案

上海世博会作文200字

上海世博会800字作文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导游词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世博会口号

美丽中国,魅力上海作文

亚马逊中国上海笔试经验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答案(集锦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