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府君成语

时间:2023-06-11 03:45:12 作者:春野绒针金汤力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春野绒针金汤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泰山府君成语,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泰山府君成语,供大家阅读。

篇1:泰山府君成语

【拼音】:tài shān fǔ jūn

【简拼】:tsfj

【解释】:指 泰山 神。俗称 东岳大帝 。 魏 晋 以来,道教传说人死魂皆归 泰山 ,以 泰山 神为地下之主。旧时各地有东岳庙祀 泰山 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胡母班 ﹞曾至 泰山 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絳衣騶,呼 班 云:‘ 泰山

篇2:泰山的成语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山名,在今山东。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挟山超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收集描写泰山的成语大全: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泰山压顶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泰山其颓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泰山压卵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泰山北斗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梁木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泰山盘石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磐石比喻安定稳固。

山颓木坏册:泰山;颓:倒塌;木:梁木。泰山倒塌,梁木折断。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

三山五岳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木坏山颓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鸿毛泰岱见“鸿毛泰山”。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如太山见“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篇3:崔府君庙

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东北山岗上,是为祀奉长子、滏阳县令崔珏而修建的,是中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历史价值较高。

目录简介概况布局建筑格局收缩展开简介

崔府君庙又名显应王庙。在山西陵川县城西15公里礼义镇。据《长治县志》载,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乐平(今昔阳)人,唐贞观进土,为长子县令,有功德于潞地,因而建庙祀之。庙始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规模壮观,山门前平台凸起,两侧石阶对峙,左右配以廊庑。山门高居正中,门侧又各建掖门一道,门楼秀丽,雕刻精巧,与一般佛寺外观截然不同。山门最古,为金时原构,五开间,两层,下层砖砌高台,中柱上装青石门框及板门,门框上线刻花纹,图案秀美。上层施平座及勾栏,粱架现整简洁,结构已具元代爬梁的雏形。屋顶琉璃为明代补制,鲜丽劲秀。这种高台以上的门庑或殿宇,见宇敦煌壁画,实物中少有。

概况

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其父崔让,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是夜,夫妻两人梦见一童子擎一盒,内盛美玉两枚让其吞食。以此,崔夫人十月怀胎,于隋大业三年(607)六月六日生下一子,遂取名珏。崔珏幼时即神采秀美,聪敏好学。 唐贞观七年(633),崔珏入仕,授长子县令。据传他“昼理阳事”、“夜断阴府”(《列仙全传》),死后被上帝封为磁州土地神,并建祠祀之。安史之乱后,因其曾显灵于玄宗,被封为灵圣护国侯。宋仁宗景v二年(1035),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元符二年(1099)改封为护国显应王。金兵南下,崔珏显圣挡驾,泥马渡康王。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改封为“真君”。随着崔珏封号的升级,崔府君庙由磁州兴建至各地。礼义镇的崔府君庙即是其一。 此庙始建于唐, 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重修。全庙共分两进院。山门前数十尺左右石阶对峙,平台后为山门,面宽三间,重檐歇山顶,山门两侧各跨单檐歇山顶小旁门一座。一进院为单檐悬山顶戏楼五间。二进院为拜殿、正殿。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八架椽,单檐歇山顶。正殿两侧各有配殿三间,配殿两侧为禅院。全庙共有殿宇50余间,全系砖木结构。山门为重檐歇山顶,屋坡彩色铜瓦铺制,屋顶有彩色图案,另有彩色龙吻对峙,彩色琉璃剪边。形制别具一格,十分壮美。 2001年06月25日,崔府君庙作为金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布局

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城西20公里处的礼义镇北街村中。又名显应王庙,据庙内民国年间《重修府君庙碑》及《长治县志》载,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唐贞观进士,为长子县令,有功德于潞地,故建庙祀之。寺庙创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年)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民国初均有修葺。 现存建筑山门为金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 庙坐北朝南,南北长81米,东西宽41米,占地面积33456平方米。庙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戏台、拜亭、府君殿,东西两侧为掖门、配殿、垛殿。 府君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殿前有卷棚式拜亭一座。檐下斗砦宀人下昂,梁架结构为七架梁对前双步梁,通檐用三柱,为清代所建。 山门规模较大,分上下两层,平面形制为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重檐歇山顶。前檐斗砦迤套鳎出双跳,后檐四铺作单抄无补间铺作。二层支出平座勾栏,上层檐下斗砦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为批竹形真昂,后尾交接六椽笊希补间为隐刻斗怼A杭芙峁刮六椽笸ù锴昂箝埽通檐用两柱。明间有宋代青石门框,两侧各有掖门一道。整个建筑结构做法简洁、设计大胆、交接稳固。山门高居庙宇正中,且筑于高台之上,平台突起,两侧石阶对称而上,形制独特,实属罕见。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

1.庙的占地面积大约50亩左右。 2.大门外正前方有一影壁墙,影壁墙东西长约八米高约4米厚1米五,上边是瓦房脊子状的,影壁墙的两边是通往大门的通道。 3.大门前的最外两边是八字墙,八字墙的里边东西两边各有一上马石,靠近大门口两边各有一石狮子,中间就是台阶了,大门楼子差不多就像古楼上边。 4.进了大门就是戏台子的`后背,从两边过去有两条砖满的路直到没梁殿两边的两个圆圈门,戏台子坐南朝北。5.北边就是没梁殿了,没梁殿的建筑非常漂亮,没梁殿的前边是一平台高约60厘米左右,往南有台阶。没梁殿里边顶上都是凛条互相担着往上逐渐缩小 ,中间向下垂着一个大圆球型的,过节时可以挂一个大宫灯。墙的上边周围彩画着姜子牙,地行孙,东西两边有两个门,南北是两个大门但没有门框。 6.往北中间是营路,比两边地高60厘米左右。往前是石拱桥桥两边有汉白玉栏杆,过桥后再往前就是大殿前的第一层平台,前边有左,中,右三个台阶,台阶的两边有汉白玉栏杆,上去后就是大殿前的大平台,平台面积很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 7.平台上的东边有一钟楼,西边有一鼓楼。中间往前就进拜殿了。(现在大殿现在还有就是神像塑的和以前不一样了)府君爷的背后有一间是府君奶奶的神像。再往后就是一个两层楼,楼后还有3,4亩地是庙上的菜园子。大殿的东边是道院是道士住的地方,40年代时有道士100多人,道士还分文,武道士。 以上描述的只是中轴线上的建筑,大门两边还各有角门角门楼子都是瓦房脊子状的。在戏台子和没梁殿中间的两边各有龟台,龟背上有石碑,整个庙院里的松,柏树光一搂粗的就有200来棵。

导游词泰山

泰山导游词

泰山的日记

泰山之行作文

泰山岱庙导游词

泰山游记作文

泰山南天门导游词

泰山导游词500字

泰山公园游记作文

父爱如泰山作文

泰山府君成语(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泰山府君成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