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訑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上海人端午节都吃什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上海人端午节都吃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上海人端午节都吃什么
“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雄黄酒,感受“舌尖上的端午节”,资料大全《上海人端午节吃什么?》。
端午节里为何要吃“五黄”?田兆元教授解释说,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但是,现代人发现,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
篇2:上海人端午节都吃什么
端午适逢夏节,因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故食绿豆糕,当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此习俗!一般在江南一带!
《浙江新志》记载兰溪当地“是日食品有粽、蒜、蛋白、切鸡、馒首、绿豆糕、薄皮糕及五黄、五烧等”。
《归安县志》记载端午当日“亲戚以绿豆糕、银鱼、灰蛋、角黍相遗”。
《湖州府志》、《菱湖镇志》、《南浔镇志》记载也大致相类:“亲戚以绿豆糕、银鱼、灰蛋、黄鱼、角黍相遗”。
篇3:上海人端午节都吃什么
“三白”――茭白、咸鸭蛋蛋白、白切肉。
“一红”――汗菜(加大蒜炒熟后菜汤红色)。
端午节时,阳气才开始抬升,百虫开始活动,邪气很盛,古人及采取一些方法健身、辟邪、驱虫、蛇、蝎,吃三白就是其中方法。
端午节恰逢夏暑,吃汗菜和喝黄酒、泡艾蒿一样,有消暑防虫的功用。
篇4:端午节上海人吃什么?
上海端午节吃什么 粽子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传说公元前278年端午节这一天,流放到汨罗江边的爱国诗人屈原得知楚国都城沦陷,绝望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于是,传说“端午”乃屈原祭日,吃粽子赛龙舟便成为端午时节纪念屈原的中华传统风俗。从古至今,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思念、感恩、憧憬、祈愿。
上海端午节吃什么 五黄
“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雄黄酒,感受“舌尖上的端午节”。
端午节里为何要吃“五黄”?田兆元教授解释说,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但是,现代人发现,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
上海端午节吃什么 三白一红
“三白”――茭白、咸鸭蛋蛋白、白切肉。
“一红”――汗菜(加大蒜炒熟后菜汤红色)。
端午节时,阳气才开始抬升,百虫开始活动,邪气很盛,古人及采取一些方法健身、辟邪、驱虫、蛇、蝎,吃三白就是其中方法。
端午节恰逢夏暑,吃汗菜和喝黄酒、泡艾蒿一样,有消暑防虫的功用。
上海端午节吃什么 绿豆糕
端午适逢夏节,因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故食绿豆糕,当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此习俗!一般在江南一带!
《浙江新志》记载兰溪当地“是日食品有粽、蒜、蛋白、切鸡、馒首、绿豆糕、薄皮糕及五黄、五烧等”。
《归安县志》记载端午当日“亲戚以绿豆糕、银鱼、灰蛋、角黍相遗”。
《湖州府志》、《菱湖镇志》、《南浔镇志》记载也大致相类:“亲戚以绿豆糕、银鱼、灰蛋、黄鱼、角黍相遗”。
[端午节上海人吃什么?]
篇5:上海人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
上海人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
清明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而今年是4月5日,农历是3月3日。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候也叫三月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清明吃什么,其各地食俗也非常的有趣。
上海人在清明节前后都有吃青团的习俗,这种习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青团主要有艾叶和糯米粉制作成,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那么清明节吃青团的来历是什么呢?
一、清明节吃青团的传说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和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们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绿蒙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少洗净煮烂辩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表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菜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为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太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兵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从此流伟开来。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卖青团的店家洞察到这以点,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金针耳鲜肉青团等,但好景不长,这些原本受人青睐的青团,竟然无疾而终,实在让人百思不解。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二、吃青团要注意什么
1、务必先加热后食用。因为青团中的糯米冷却后容易反生,极不利于消化,而且其中的营养结构也会被破坏;
2、最好与竹笋或马兰头一起吃,这些食物在一起吃可以加快青团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3、绝对不要和肥肉混吃,糯米这样的难消化食品如果与油脂混杂在一起则会加重肠胃负担,极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最好食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品,如山楂等。因为这些食品可以减少肠胃道消化青团等糯米食品的消化负担,有利于青团在体内的吸收。
三、四类人群忌吃青团
1、老年人和小孩绝对不适宜吃青团。因为制作青团的主要材料——糯米是一种极难消化的食品。老年人和小孩的消化功能都不好,吃青团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让消化系统“雪上加霜”;
2、胰腺炎和胃炎患者严格禁止食用青团,因为青团中的糯米会导致这些炎症的复发或病情恶化;
3、糖尿病人禁食青团,青团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现在商家推出的新品青团所含糖分“与日俱增”,糖尿病人食用青团无疑会使病情恶化;
4、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不宜食用青团,可能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加重病情。
篇6:如何让孩子什么都吃?
如何让孩子什么都吃?
幼儿一至三岁便开始对食物有喜好、厌恶的表现,当幼儿有挑食行为时,父母若不加以理会,容易造成孩子日后偏差的饮食习惯;唯有多些关心、耐心、正确引导,才能有效改善孩子的饮食习惯。
“我不要吃青菜,好难吃哟!”、“我可不可以只喝汽水不要吃饭呢?”上述的情境你是不是很熟悉?许多孩子都有挑嘴、偏食的问题,只要餐桌上出现他们不爱吃的食物,爸爸妈妈不是好言相劝,就是不妥协地短兵交战,逼得小朋友含着眼泪勉强下咽。为什么原本一个全家美好的用餐气氛,最后却餐桌反成了亲子战场?相信每位家长都不希望出现这种亲子对峙的局面,烦恼的爸妈们,只要你们多付出一些关怀和耐心,多运用一些技巧,孩子偏食还是有法宝哦!
习惯建立,从断奶期开始
每个人对食物都有不同的偏好,适应能力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喜欢尝试新的食物,对口味也能很快适应;但有较保守、胆小的孩子,就不愿意向没吃过的东西挑战,只要不合口味的食物就坚持不吃。其实,只要不是极端地挑食,爸妈就不必太担心孩子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因为当幼儿讨厌某种食物时,我们就可以其它的食物替代以维持均衡营养,而且,这也是小孩成长过程中部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幼儿期挑食的毛病若一直持续下去,而不予理会,也可能导致日后孩子上学后,无法与其它小朋友相处融洽的情况。
所谓偏食,就是对食物喜欢或不喜欢的.激烈反应,和对食物选择有偏差的行为表现。挑嘴、偏食、拒吃等,部是孩子常见的饮食问题。然而,您可了解这些行为容易在三岁前养成,而且妈妈还是重要的把关关键呢!因为幼儿在一至三岁时,开始对食物有喜爱、厌恶的表现,此时孩子不仅对食物的味道,就连形状、色彩、温度、触觉都有好恶之分。所以,在此一时期,就很容易发生偏差的饮食习惯。
为了不让宝宝偏食、挑嘴,但要吃得好、吃得开心,所以从宝宝断奶期开始就要留意了!因为,幼儿期的饮食渐渐脱离母奶,牛奶,而改变至趋于成人的饮食形态,因此,让幼儿及早并广泛地接触各种食物,也较可避免偏食的发生。
要注意的是,有耐心、不可太过勉强。假使宝宝什么都不吃,妈妈就因此生气、强迫宝宝进食的话,不但使孩子失去食欲,也可能让他愈来愈不爱吃东西了!
宝宝偏食、事出有因
造成幼儿偏食原因大致可分为:
1.照顾者本身就有偏食的情形。父母,家庭的饮食习惯,会对孩子的偏食造成影响吗?答案
是肯定的。因为,幼儿的模仿力强,若学习的对象中有偏食现象时,往往无形中会影响幼儿不吃或讨厌某种食物,而表现出偏食的状况。
2.没有正确的营养知识。因父母错误的营养知识,造成孩子只吃双亲自认为营养的食物,久而久之便容易造成孩子偏食的现象。
3.不愉快的进食经验。例如:被热汤烫到、被鱼刺梗住、口味太重、菜色单调等,也会影响幼儿对食物的印象,进而造成孩子拒吃或害怕的心理。
4.过度矫正或强迫进食。过分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可能带给孩子压力,反而会增加幼儿对此类食物的厌恶。所以,板起脸孔,让他没有一丝喘息机会地什么都吃的作法,只会造成反效果罢了!
改善偏食10法宝
上一页 1 2 下一页篇7:端午节吃粽子
比较有名的粽子有:
1 五芳斋粽子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
2 稻香村粽子 (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中华老字号企业)
3 好利来粽子 (知名品牌,大型糕点连锁企业)
4 三全粽子 (中国名牌)
5 思念粽子 (中国名牌)
6 利口福粽子 (著名品牌,广州酒家企业集团旗下企业)
7 老边粽子 (始建于1829年,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
8 米旗粽子 (1994年西安,著名品牌)
9 津乐园粽子 (1996年天津,知名品牌)
10 功德林粽子 (创始于1922年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
11大三元粽子(是一家集餐饮、食品加工为一体的知名企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京城开设的第一家正宗高档粤菜酒楼)
12鲜品屋粽子(青岛地区知名品牌)
九子粽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南北名粽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白糖来吃。
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上海地区粽子种类多
以杏花楼、新雅为代表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广式粽子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以老半斋、扬州饭店为代表的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鲜明。
功德林供应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均以素食为特色。
清真洪长兴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风范,粽壳略青,棱角分明,外观清秀,品味纯正,特别是“牛肉粽”,是其他帮别所没有的。
以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所供应的粽子则是“五花八门”,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缤纷多彩。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裹枕粽450克一只,而迷你粽每只仅25克。
粽子的做法
蜜枣粽子
类别:甜品/点心 自汗盗汗食谱 补虚养身食谱 夜尿多食谱
工艺:煮 口味:清香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
主料:糯米1000克
辅料:葡萄干50克 蜜枣100克
烹饪方法
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绿豆鸭蛋粽(很多人说好吃)
烹饪方法: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放入锅内排紧,加入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陈皮牛肉粽
烹饪方法: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即成馅。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成。
健康素粽材料:三宝米(煮熟)3碗、棉绳1米、萝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叶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黄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调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酱油1/4小匙。
2.盐、白胡椒粉、素蚝油各少许。
做法:
1.将粽叶以热水煮8分钟,洗净擦干水分备用。
2.萝卜干泡水10分钟后切碎并挤干水分;香菇泡软切块;栗子泡水2小时,香菇、栗子蒸熟(约15~20分钟)。
3.先将碎萝卜干、香菇丁及调味料(1)炒香备用。
4.煮好的三宝米加入调味料(2)拌匀。
5.粽叶2片重叠,卷成尖桶状,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宝米,再放入1小匙碎萝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黄、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宝米,稍压一下,包成粽状,用棉绳捆紧。
6.置入蒸笼蒸10分钟即可。
五豆粽
6月8日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虽然中国人一直有吃粽子的习俗,但甜粽子糖多热量大、咸粽子油多脂肪高,又让人们对此敬而远之。现在,我们就教大家做一种“五豆粽”,既满足人们的食欲,又保证了营养健康。
“五豆粽”以清热解毒、消暑祛湿、健脾和胃的绿豆、红豆、花生、眉豆和糯米等豆类、粗粮为原料;又以性味清凉、兼有治病功效的粽叶包裹,不仅美味,还非常适合夏天作食疗用,老幼咸宜。
材料:白糯米360克、红豆60克、绿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叶24片。
做法:
1.将糯米、红豆、绿豆及花生分别洗净放在冷水中泡2小时,眉豆洗净在冷水中泡1小时;
2.沥干水分,拌匀糯米、红豆、绿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调味;
3.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2小时后,擦干。
4.取出2片粽叶,交叉叠起折成三角顶部,加入适量糯米混合物,将头尾折好。两边再包裹上另2片粽叶,折好后用细绳包扎,即成五豆粽。
5.上笼蒸20分钟即可食用。
海南五色粽
吃过海南苗族同胞五色饭的人,都觉得味道芳香可口。然而,倘若你尝上海南苗胞制作的五色粽,那定叫你念念不忘!
五色粽是海南岛苗族同胞家庭团圆吉祥的象征。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苗族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苗族头人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五兄弟无法忍受被迫逃难。在逃难时约定于农历三月初三到海南岛五指山相会。五兄弟历尽艰险,漂洋过海,爬山涉水,按时到了五指山。于是,他们高高兴兴地点起篝火制作五色粽,以庆祝兄弟团聚。从此,他们就在海南岛居住繁衍,五兄弟改为五姓,故现在海南岛的苗族只有李、邓、金、蒋、马五姓。为此,每当农历“三月三”苗族同胞家家户户都制作五色粽,以示对先祖的怀念和家庭团圆。
五色粽的制作方法简单。先把糯主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闻有香味,就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叶液一盒染成一种颜色,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猪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着就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包一种,再用麻绳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圆柱形,大小随意。煮粽子时,水要浸没粽子,如果分多锅煮,五种颜色的粽子每锅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厚的芳香味时就可取出食用了。
吃五色粽分热吃和冷吃两种。初出热锅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诱人口水欲流。拆开叶子咬上一口,只觉得软滑粘牙舌头甜畅,满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渐渐变硬,慢慢吃可给人一种醇香的味道,吃过后嘴里还久久留有吞不进肚,吐不出口的余味。
鱼香荷叶粽
材料:三宝米1杯、糯米1/2杯、鱼肉80克、萝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虾米5克、姜片3片。
调味料:酱油2大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洗泡好的三宝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电饭锅中蒸熟(非电子锅,外锅加水1/2);荷叶泡水备用。
2.鱼肉洗净,切片;萝卜干末洗净,沥干水分;香菇对切泡水至软;虾米洗净备用。
3.锅烧热,入油将虾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备用。
4.锅烧热,入油将姜片炒香后,加入鱼片及调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钟。
5.取小蒸笼铺上荷叶,放入煮熟的三宝糯米饭,再放入做法(3)与(4)之材料,续加入三宝糯米饭,将荷叶包好,置电饭锅蒸熟(外锅加1/2杯水)即可。
八宝粽子
苇叶500克,糯米1000克,小枣50克,薏仁50克,红豆50克,绿豆5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1.苇叶用开水焯一下冷却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2.将小枣、薏仁、红豆、绿豆用水泡开;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苇叶中,用水煮2小时即可食用。
★ 端午节吃蛋的习俗
上海人端午节都吃什么(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