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抗日大佐张艺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火海救人王锋颁奖词,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火海救人王锋颁奖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火海救人英雄王锋事迹材料
,他自学计算机,考入了郑州大学。毕业后,在郑州一家医药销售公司就职,工作是网络维护。沉重的家庭负担始终压在他的肩上,但他从不向家人诉苦。去马来西亚务工六年,去南阳油田打工两年,无论经受过多少劳累和委屈,他都装在肚子里。
王锋就是这样一个坚韧的人。这次受了这么重的伤,偶尔清醒时,他还不忘交代护士:“我的病情不要给我老婆说。她比我小,没有操过心,说话有些冲动,你们可别生她气。”
从这样一些细节,人们能够体会他的责任与爱——
一根皮带系了;
20岁以前,不管冬天有多冷,他从没穿过秋衣、秋裤,就为了省几个钱;
每次回家,他都负责做全家人的饭,看到妻儿吃得香甜,就憨厚地笑笑;
他每到一处,就为母亲打听药物,找到一些就寄回家一些。,用攒了两年的工钱,再借一些,给家人在村里盖了新房;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幸福,这就是王锋的人生,直到一场大火改变了一切。
现在,潘品与丈夫只隔着一层探望窗,却隔着一段无法跨越的距离。由于无菌要求,潘品不能进入病房,只能趁着医护人员开关门之际,往里面看上一眼。
“如果进出的护士表情平静,说明他还活着。”潘品说,“已经很知足了,至少能这么近距离地看看他。”
出事后,一双儿女要来看爸爸。
“儿子还小,就没敢让他进来。”潘品说。
女儿说,第一次看到爸爸时,她掐着自己的手,不让自己哭出来。
“我想他快点好起来,一起回家,一起辅导孩子们写作业。”这是潘品的生日愿望。
英雄壮举,从来不是偶然的。
几乎每个认识王锋的乡亲,都能数出他做的一两件好事——节约学校饭票让给“发小”,买个气筒放在门口免费供过往行人给自行车打气,把自家三间房子腾给村小学作临时教室……
潘品深知丈夫沉默的外表下潜藏的坚毅,她说:“如果再回到那个着火的晚上,我还是拦不住他。”
篇2:火海救人英雄王锋事迹材料
这是一个草根英雄的故事,英雄名叫王锋,已经在病房里躺了83天,至今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他最先发现火情,离出口最近,却烧得最重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被房东维修、粉刷,新的租户已开始入住。然而,大门上漆黑的门框,楼梯上被烟熏的扶手,仍记录着5月18日凌晨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咋恁大烟呢?”王锋把妻子潘品推醒,说着就打开了卧室房门,只见一楼公共大厅已浓烟滚滚。
“着火了,快救人!”王锋顾不上穿衣服,打开楼门大喊。
他们的房间离大门最近,王锋把女儿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转身冲进火海,一把拉起吓呆的妻子和儿子往外跑。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
“赶紧报警!”王锋冲妻子喊了一句,再次冲入火海。
从7月以来,这对夫妻一直租住在这里,依托邻近的一所小学办了个托教班,平常给二三十个小学生提供一个吃饭、午休、写作业的去处。那一晚,两个孩子和王锋聘请的老师姚雪留宿在这里,王锋就是去救他们的。
“浓烟太呛,门从里面已经打不开了,王老师从外面把门踹开,拉着我们往外跑,他连鞋都没穿。”回忆当时的`情景,姚雪至今心有余悸。
再次出现在楼外时,王锋身上并没有怎么受伤。他又一次转身,第三次冲进了火海。潘品想拦,却没有拦住。
王锋奔上二楼、三楼,把所有住户的门都拍打一遍,才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邻居顾学文看到震撼的一幕:一个“黑炭”从火中跑了出来,全身皮肤都烧焦了。
王锋一边跑一边呼喊:“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
听到呼救的邻居们纷纷起床,加入到救火队伍中来,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锅。
消防车鸣着警笛赶来。王锋怕消防队员找不到路,又跑到巷口去迎接,于是就留下了那50多米长的血脚印。到了巷口,他再也站不住了,一屁股坐到地上……
当人们扶他上救护车时,他仍然喘着气说:“让别人……先上车……,我不要紧……”
在这座失火的三层小楼内,除王锋外,其余20多人,无一人受伤。他最先发现火情,离出口最近,却烧得最重。
医院诊断证明,王锋全身98%的面积烧伤,烧伤休克,肺部重度呼吸道烧伤,双眼烧伤。
98%,意味着什么?正常人的一个手掌所占面积是1%,王锋全身只有两块手掌大的地方是好的。
南阳首次动用专机救治平民
“抢救,要不惜一切代价!”南阳市委发出指令。
由于肺部重度呼吸道烧伤,王锋手术后肺部开始感染败血症,需要紧急转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时间紧迫,南阳市作出决定,包机送他直达北京。
这是当地首次动用专机救治平民。
巨大的螺旋桨旋转带动风声,像是急促的呼吸声。7月12日,专机用1.5个小时飞越近1000公里,安全抵达北京,那里的医护人员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随即,一场与死神争夺英雄的战斗又打响了……
而今,王锋烧伤的皮肤变成了黑痂,黑得像炭一样。经过第一次植皮后的胳膊,已经斑斑点点地长出了粉红色的皮芽。但全军烧伤所所长柴家科教授说:“此前经过55天的救治,王锋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稳定中还存在危重。”
王锋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
“要不是王锋,我们可能就被烟熏死了!”住院当天,房东一家筹来2万元钱救急。
“要不是王老师,躺在医院的可能就是我。”被救的老师姚雪和孩子们提到王锋泣不成声。
感动与爱心像是一股股涓流汇聚起来。
“我叫李宾,你要是放心,两个孩子就放我那,和我的孩子一起吃,一起住。”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赶到医院,找到潘品,主动承担起照顾王锋一双子女的任务。
手机尾号为6136的一位上海女士看到王锋火海救人的报道后,与8位同事共同捐款7900元。
……
出事后,潘品的手机响个不停。到目前,王锋已经收到240多万元捐款。这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如果把王锋彻底治愈,所需费用将高达上千万元。
“每一笔都花得很沉重。”潘品说。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说,想要顺利度过生命危险期,恢复健康,王锋还有很长一段要路要走,后续保障依旧需要党委政府、社会的持续关注。
8月4日,潘品34岁的生日,但她一点过生日的心情也没有,以往每年都给她过生日的丈夫马上要接受第5次植皮手术。
带着满心的感动,潘品吹蜡烛、许愿,她日记中写道:“我相信爱心的力量是百万雄师,无所不能。”
篇3:火海救人英雄王锋事迹材料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被房东维修、粉刷,新的租户已开始入住。然而,大门上漆黑的门框,楼梯上被烟熏的扶手,仍记录着5月18日凌晨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咋恁大烟呢?”王锋把妻子潘品推醒,说着就打开了卧室房门,只见一楼公共大厅已浓烟滚滚。
“着火了,快救人!”王锋顾不上穿衣服,打开楼门大喊。
他们的房间离大门最近,王锋把女儿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转身冲进火海,一把拉起吓呆的妻子和儿子往外跑。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
“赶紧报警!”王锋冲妻子喊了一句,再次冲入火海。
从207月以来,这对夫妻一直租住在这里,依托邻近的一所小学办了个托教班,平常给二三十个小学生提供一个吃饭、午休、写作业的去处。那一晚,两个孩子和王锋聘请的老师姚雪留宿在这里,王锋就是去救他们的。
“浓烟太呛,门从里面已经打不开了,王老师从外面把门踹开,拉着我们往外跑,他连鞋都没穿。”回忆当时的情景,姚雪至今心有余悸。
再次出现在楼外时,王锋身上并没有怎么受伤。他又一次转身,第三次冲进了火海。潘品想拦,却没有拦住。
王锋奔上二楼、三楼,把所有住户的门都拍打一遍,才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邻居顾学文看到震撼的一幕:一个“黑炭”从火中跑了出来,全身皮肤都烧焦了。
王锋一边跑一边呼喊:“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
听到呼救的邻居们纷纷起床,加入到救火队伍中来,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锅。
消防车鸣着警笛赶来。王锋怕消防队员找不到路,又跑到巷口去迎接,于是就留下了那50多米长的血脚印。到了巷口,他再也站不住了,一屁股坐到地上……
当人们扶他上救护车时,他仍然喘着气说:“让别人……先上车……,我不要紧……”
在这座失火的三层小楼内,除王锋外,其余20多人,无一人受伤。他最先发现火情,离出口最近,却烧得最重。
医院诊断证明,王锋全身98%的面积烧伤,烧伤休克,肺部重度呼吸道烧伤,双眼烧伤。
篇4:感动中国候选人王锋三入火海救人不幸病逝的故事
2017感动中国候选人王锋三入火海救人不幸病逝的故事
2017感动中国候选人王锋三入火海救人不幸病逝的故事
姓名:王锋
性别:男
终年:38岁
去世时间:10月1日
去世原因:烧伤
事迹:三入火海救出6名邻居,也因此被重度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98%
9月30日,晚10点,又是探视时间。
潘品像往常一样,走出位于阜成路51号院的暂住地,右转,径直迈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住院部。16楼烧伤整形科一病区的一间病房内,她的丈夫王锋已住院两个多月。
今年5月18日凌晨,38岁的河南方城籍男子王锋家所在的单元楼着火。安顿好妻儿后,他三入火海,救出6名邻居,也因此被重度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98%。
被烧伤一周内,社会各界向其捐款超过221万元。“钱已基本够用(治疗),拜托大家别再捐了。”面对从各地持续汇来的款项,潘品当场喊停。
7月12日,王锋转至北京治疗。然而,十余次植皮手术未能挽回他的生命。10月1日下午4时37分,他离开了人世。而潘品翻遍手机,也未能找到一张全家的合影。
只有一人懂的“唇语”
救火英雄王锋最后的“北京日子”:用唇语和妻子交流
王锋妻子潘品在医院里讲述他的生前事迹。
王锋去世前一晚,似乎平静如常。当时,插着呼吸机的他,用口型向前来探视的妻子潘品“点菜”。他说,自己第二天早饭要吃鸡蛋羹,午饭最好是番茄鸡蛋捞面。
此前,由于全身烧伤面积达98%,王锋的气管被切开,无法正常发声,只能以对口型的方式传达心声。
能“翻译”王锋唇语的,只有潘品一人。嘴唇上下翻动间,他心疼妻子瘦了,叮嘱她“多吃点肉”。
潘品记得,丈夫用口型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我们的孩子在哪儿呢?”
二人育有一双儿女,女儿11岁,儿子刚9岁。自7月12日从南阳的'南石医院转入北京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治疗起,他便再也没有见过孩子。
这间位于16楼的单人病房,用玻璃与外界相隔绝。每到晚间的探视时段,潘品可以隔着玻璃,见一见全身插满导管的丈夫。
这间病房,成了王锋在北京的“家”。护工吕广志回忆,每天上午7点,王锋准时醒来,接着开始吃早点。由于气管被切开,他只能进食稀饭等流食。此后,他就躺在床上,换药,换纱布,掐着手指,等晚上的探视时间。
5月18日凌晨1点多,住在一楼的王锋最早发现着火。把妻儿转移到室外后,他又冲进了火场。潘品记得,丈夫当时让自己“看住孩子,报警”,又说,“里面还有很多人,要把人都叫出来”。随后就三次重回火场,最后一次出来时,已经全身漆黑,皮肤都烂了,脚印都沾着血。
被火灼伤的皮肤,极易感染,创口很快会生长出腐肉。在医院内,护士几乎每天都会来到病房,将新长出的腐肉割掉。之后,王锋会被送去“泡澡”。只不过,所用的水,是消毒用的盐水。
没有人能描述,将创口完全浸泡在盐水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吕广志见过有人闹,有人跳,有人“拼死挣扎”,哭天抢地更是家常便饭。
但王锋不一样。每次,他都不发一声。但潘品注意到,当盐水接触到伤口时,王锋全身都在颤抖。
救火英雄王锋最后的“北京日子”:用唇语和妻子交流
10月1日中午,潘品如约做好了番茄鸡蛋捞面,看着丈夫一点一点“吸”完。有些敏感的她发现,丈夫的呼吸机,响动声比往常要大。
潘品跑去问医生,对方告诉她:王锋病情加重,呼吸已经很困难,因此加大了进气量。医生说,潘品,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两个多小时后,正在家里准备晚餐的她,接到医院的电话称,“王锋危险了”。
下午4时37分,在历经十余次植皮手术后,因严重感染导致免疫力低下,伴随多脏器功能损伤,王锋停止了呼吸。
在陪护丈夫的4个多月间,当过代课老师的潘品,开始记日记。10月1日当晚,辗转反侧的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首小诗。
“你走了/不用再为家里奔波了/不用再那么累了/只要专心陪着我和孩子们/就可以了”。潘品划开一页页日记,低着头,不作声。
“他太累了。”潘品记得,从结婚起,便没怎么见过丈夫休息。来自河南方城农村的王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患有癫痫的弟弟,加上身体都时好时坏的双亲——他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
高考那年,王锋以三分之差落榜。家里负担重,他没有选择复读,而是接着参加了成人高考,并获得郑州大学计算机技术的自考毕业证,还考取国家计算机三级证书。此后,他在郑州一家医药公司负责计算机维护,每月工资1200元。
当时,新婚不久的潘品辞掉了在老家代课的工作,两人租住在郑州一间每月房租一百多元的小屋内。王锋做好了饭去上班,那时,他买排骨,买猪蹄,核桃夹碎了,放在床边,每个月的工资,除了房租,都让妻子吃了。一到周末,他便骑着自行车,带着妻子满郑州逛公园,人民公园、森林公园,潘品几乎记得每一棵树的位置。
两个多月后,因为怀孕,而丈夫工作忙无暇照顾,潘品回到了老家。
如今想来,潘品说,在郑州的那两个多月,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光。
丈夫走后,潘品翻遍了家里和手机,想找出一张全家福,但是没有如愿。她坐在床头,生自己的闷气:一家人一起,怎么就没拍一张合照呢?
“拦不住他救人”
救火英雄王锋最后的“北京日子”:用唇语和妻子交流
潘品在丈夫去世当晚,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首离别的诗。
38岁的王锋,平日里喜欢穿白衬衫,把下摆扎进西裤,打上领带。这样的打扮,一直让潘品迷恋,“他看起来,跟村里的小伙子不一样。”
也确实不一样。在父亲王荣义眼中,大儿子“有胆量,敢闯”,是村里走得最远的小伙子。
,女儿一周岁,生活压力与日俱增。这一年,王锋通过出国劳务中介,找到了一份去马来西亚修电脑的活。潘品记得,当时出国费用3万4千元,全部是借的民间贷款。
这一去就是7年。每两年,公司有20天假期。回国后,王锋先顺道郑州看望岳父岳母,然后回到南阳,将在马来西亚买的礼物,亲手交给妻子。
潘品说,丈夫给自己带过一枚戒指,用以弥补结婚时买不起戒指的遗憾,还有一串项链,两对耳环。其中一对心形耳环,她一直戴着,直到有一天上课途中,不知怎么丢到了路上。她骑着电动车,跟学校请了假,回头找了一个上午。
那对再也没有找回的耳环,至今仍是潘品不愿提起的遗憾。
5月,王锋回国。先是在南阳一处油田做质检员,去年7月,他跟妻子一起在方城县办起了“小饭桌”,开了个辅导班。30多个学生,每个学生每月收费350元,除了看作业,还管两顿饭。
为了节省开支,王锋没有雇厨子。每天早晨五点多,他就起来做早饭,把孩子们送去上学后,又一头扎进菜市场,做午饭,刷碗,准备晚饭。30多个孩子的饭不好做,等到晚饭结束,收拾停当,常常已是深夜。
躺在病床上,王锋还时常念叨“小饭桌”的这些孩子。潘品一次次告诉他,孩子们已经托付给别的辅导班,他才安心。
“要是他没有去救人,我们一家到现在还是齐齐整整。”潘品坐在出租屋的床边自言自语,“我当时要是抱住他,他还会去吗?”片刻,她忽然抬起头,“没用的,我拦不住他。”
救治过程:
从南阳市宣传部得到王锋病逝的官方通报。通报称:王锋因严重感染,长期消耗,免疫力低下,脏器功能损伤明显,于9月30日中午突发呼吸困难,高度怀疑肺部栓塞合并肺部感染。经加强支持治疗后,病情一度趋于稳定。由于10月1日上午7:30病情再次恶化加重,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10月1日下午,从北京304医院传来噩耗,南阳三入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因病情迅速恶化加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16:34分去世。
205月18日凌晨1时20分左右,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三层居民楼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王锋发现火情后,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海救人,在他好多次呼喊施救下,居住在同楼的托教老师、学生、邻居等20多人安全脱离险境,而王锋自己却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达98%,后被送往南阳南石医院抢救。因病情严重,于7月12日转院至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304医院)继续救治。
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王锋同志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挺身而出,以三入火海勇敢救人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令人感动的英雄赞歌,展示了当代青年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王锋火海救人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率先经南阳媒体报道后,引起上级宣传部门和中央、省主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中央、省、市有关领导同导分别做出批示。8月份中央省市主要媒体又在“时代先锋”栏目刊发王锋英勇事迹报道。中央、省、市、县等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多次到医院或委托他人看望慰问王锋,积极组织医院全力救治,并对其家庭进行帮助,社会各界高度点赞踊跃捐款,在全社会形成了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同时,省市县有关部门也根据王锋三入火海见义勇为的事迹表现,授予王锋同志“河南见义勇为好青年”、南阳市“雷锋式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在前期55天的救治中,南阳南石医院全力以赴,以科学治疗方案,多次邀请国内专家会诊,精心救治,竭力封闭创面,经过四次大手术和抗休克治疗,最终达到耐受空中救援机转院。但由于王锋同志病程长、伤情重,并发症多,病情复杂,治疗难度极大。在解放军304医院全力抢救治疗的81天当中,医院医院成立最强的专家救治小组和最好的一线医护小组,为英雄筑起“生命通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患者多次渡过险情,先后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十余次,烧伤创面得到有效修复,逐步缩小至不足5%。
王锋同志因严重感染,长期消耗,免疫力低下,脏器功能损伤明显,于9月30日中午突发呼吸困难,高度怀疑肺部栓塞合并肺部感染。病情发生后,医院立即再次多科会诊实施抢救,医院领导到场了解情况并组织协调。经支气管镜检查吸痰,抗凝溶栓、稳定呼吸、循环,加强支持治疗后,9月30日当晚病情一度趋于稳定。至10月1日上午7:30病情再次恶化加重,予以紧急进行血浆置换,并组织体外呼吸模肺支持等综合急救,但由于病情过于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16:34去世。
王锋抢救无效去世后,南阳市、方城县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速成立了善后领导小组,赶赴北京积极做好慰问、善后处理等工作。
篇5:《王锋》观后感
2月8日上午,在英雄王锋的家乡——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村部里一派忙碌,村支书姚金岭正在准备村里晚上集体收看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事宜。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王锋的怀念。
2016年5月18日,王锋三入火海救下20余名邻居,自己却被烧成重伤,当年10月1日,不幸在北京离世。英雄虽已离去,但他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动了中原大地、感动了全中国,王锋再次为“河南好人”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侠肝义胆河南人再次感动中国
“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盘,在人们的心中永生。”这是“感动中国”给予救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辞。晚会录制现场,王锋的遗孀潘品接过了丈夫的奖杯,并再次表达了对社会各界的感激之情。
“代替王锋站在感动中国的领奖台,我悲喜交加,但更多的是为我的丈夫感到自豪,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是全社会对他的支持和认可。”坚强的潘品说。
尽管对王锋的事迹早已经耳熟能详,但录制现场再次播放的短片还是让在场的观众感慨不已。当潘品出现在领奖台上,观众用热烈的掌声给予她敬意。
“看到王锋烧伤的那一幕,我心里还是猛地咯噔一下。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大的善良,令人敬佩。”观众张艺藐说。
王锋此次当选,已是河南人连续四年荣登“感动中国”领奖台。自“感动中国”推出以来,河南人已15次站上这个舞台,“河南好人”的品牌愈加响亮。
砥砺前行爱的力量照亮前路
再次见到潘品是在她新租住的家中,她和两个孩子正在整理书柜。新租住的房子虽显得有些简陋,但却井井有条。
“这里的世界名著都是这次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中的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给孩子寄过来的。”潘品指着书柜告诉记者,在参加“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前,女儿王婷给她布置了一项任务,要她和潘建伟院士一起合张影。
潘品不仅顺利完成了女儿的任务,潘院士还特意为两个孩子寄来了书籍,这让潘品又一次感受到了无限暖意。每次提起王锋,除了悲伤,潘品说得最多的就是感激。
春节前,县里特意为她的婆婆进行了全面体检,县里和乡里的领导定期会到家中看望,被救学生的家长在春节期间也专门打来电话关心他们现在的生活。在潘品心中,这些关怀都是她以后生活的希望和力量。
新的一年,潘品想继续从事教师的工作。“以前做过老师,有经验,而且做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别人,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同时,她已经申请加入了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希望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篇6:王长锋:冒名顶替
王长锋:冒名顶替
近日,一则“教育局官员冒用身份”的消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陕西咸阳三原县女子荆高峰参加中专师范考试,结果竟然没成绩,学校称其学籍档案也不慎丢失。让她没想到的是,与她同年级的李敏却顶着“荆高峰”这个名字上了中专,并最终入职三原县教育局。看完相关报道,笔者不免惊叹: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妄为,残忍地掠夺了别人升学的机会?究竟是谁能有如此神通,在本应有许多人严格“监督”的情况下能够暗度陈仓、偷梁换柱?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中专(师)生招考,不仅要通过县教育局招办审核,还要通过地、市教育局及招办的审核,学校也是知情人和监督者,并且还牵扯到户籍、身份证等问题,学生的'身份学籍造假,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可能存在利益交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是三原县的张菊香也曝光自己的学籍被顶替……一个又一个“荆高峰”让人愤恨之余感到恐惧。有网友说,二十余年过去了,现在追查有何意义,当事人的人生又不会重新来过。笔者认为,法度不严必将祸及百姓,为“荆高峰”们讨个说法,不仅可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也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力量。(作者单位:南召县委宣传部)篇7:王卫锋经典句子
王卫锋经典句子
●夏天,人们怀念冬天的寒冷,冬天,人们怀念夏天的炎热……
●这一生总有一个人会走进你生命里,画一个圈然后转身离开!最后留下一个美丽的印记……
●你幸福的诉说着你的不幸,我信以为真,你也乐此不疲……
●我卷缩在黑夜里,做着自己的'梦,说着自己的话,害怕别人看懂,又怕别人看不懂……
●睡之前,我把寂寞关进笼子,以为可以安然如梦,怎料梦里我看见寂寞贪婪的笑着来找我……
●这世界是公平的,因为不管你多富有或多贫穷,都不可能活着离开……
●我的世界,与你无干,你的世界,我不再打扰……
●假如赢了全世界却输了你,那我宁愿开始就输得一败涂地……
●我用最荒凉的现在,祭奠最繁华的曾经……
●不想和你吵架,因为你哭了,我就输了……
●或许,记忆不是无法抹去,只是还没有习惯不想起而已……
●害怕你的不回复,慢慢的我也不再上网聊天……
●我最害怕患上老年痴呆症,因为那样我就真的再也想不起你了……
●还是离你远点,我怕伤及无辜……
●王卫锋说:对自己最慈悲的救赎是放下……
篇8:王锋感动中国观后感
2月8日晚,“国人年度精神盛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在京揭晓,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锋等10人光荣当选,“特别致敬”大奖颁给了勇夺里约奥运女排冠军的中国女排。
王锋:忠义感乾坤
【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人物事迹】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篇9:王锋感动中国观后感
面对一千摄氏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昨晚,南阳救火英雄王锋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人物。
白岩松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果这样评价王锋: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白岩松说,《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磐,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第一次冲入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孩子,这是亲情使然,第二次冲入火海救出自己的学生和老师这是责任使然,第三次冒着生命冲入火海救出邻居,这是人性。
[王锋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0:救火英雄王锋事迹材料
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那串血脚印仍然依稀可辨。
其实血早被几场雨水冲掉了,留下的是和鲜血、皮肉混在一起糊在脚底的塑料残渣,被烧成焦黑的一团,仍保留着脚印的形状,牢牢粘在水泥路面上,从楼前延伸到巷口,有50多米远。
当时,那双脚是怎么跑过去的?不疼吗?
这是一个草根英雄的故事,英雄名叫王锋,已经在病房里躺了83天,至今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他最先发现火情, 离出口最近,却烧得最重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被房东维修、粉刷,新的租户已开始入住。然而,大门上漆黑的门框,楼梯上被烟熏的扶手,仍记录着5月18日凌晨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咋恁大烟呢?”王锋把妻子潘品推醒,说着就打开了卧室房门,只见一楼公共大厅已浓烟滚滚。
“着火了,快救人!”王锋顾不上穿衣服,打开楼门大喊。
他们的房间离大门最近,王锋把女儿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转身冲进火海,一把拉起吓呆的妻子和儿子往外跑。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
“赶紧报警!”王锋冲妻子喊了一句,再次冲入火海。
从7月以来,这对夫妻一直租住在这里,依托邻近的一所小学办了个托教班,平常给二三十个小学生提供一个吃饭、午休、写作业的去处。那一晚,两个孩子和王锋聘请的老师姚雪留宿在这里,王锋就是去救他们的。
“浓烟太呛,门从里面已经打不开了,王老师从外面把门踹开,拉着我们往外跑,他连鞋都没穿。”回忆当时的情景,姚雪至今心有余悸。
再次出现在楼外时,王锋身上并没有怎么受伤。他又一次转身,第三次冲进了火海。潘品想拦,却没有拦住。
王锋奔上二楼、三楼,把所有住户的门都拍打一遍,才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邻居顾学文看到震撼的一幕:一个“黑炭”从火中跑了出来,全身皮肤都烧焦了。
王锋一边跑一边呼喊:“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
听到呼救的邻居们纷纷起床,加入到救火队伍中来,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锅。
消防车鸣着警笛赶来。王锋怕消防队员找不到路,又跑到巷口去迎接,于是就留下了那50多米长的血脚印。到了巷口,他再也站不住了,一屁股坐到地上……
当人们扶他上救护车时,他仍然喘着气说:“让别人……先上车……,我不要紧……”
在这座失火的三层小楼内,除王锋外,其余20多人,无一人受伤。他最先发现火情,离出口最近,却烧得最重。
医院诊断证明,王锋全身98%的面积烧伤,烧伤休克,肺部重度呼吸道烧伤,双眼烧伤。
98%,意味着什么?正常人的一个手掌所占面积是1%,王锋全身只有两块手掌大的地方是好的。
南阳首次动用专机救治平民
“抢救,要不惜一切代价!”南阳市委发出指令。
由于肺部重度呼吸道烧伤,王锋手术后肺部开始感染败血症,需要紧急转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时间紧迫,南阳市作出决定,包机送他直达北京。
这是当地首次动用专机救治平民。
巨大的螺旋桨旋转带动风声,像是急促的呼吸声。7月12日,专机用1.5个小时飞越近1000公里,安全抵达北京,那里的医护人员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随即,一场与死神争夺英雄的战斗又打响了……
而今,王锋烧伤的皮肤变成了黑痂,黑得像炭一样。经过第一次植皮后的胳膊,已经斑斑点点地长出了粉红色的皮芽。但全军烧伤所所长柴家科教授说:“此前经过55天的救治,王锋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稳定中还存在危重。”
王锋的事迹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
“要不是王锋,我们可能就被烟熏死了!”住院当天,房东一家筹来2万元钱救急。
“要不是王老师,躺在医院的可能就是我。”被救的老师姚雪和孩子们提到王锋泣不成声。
感动与爱心像是一股股涓流汇聚起来。
“我叫李宾,你要是放心,两个孩子就放我那,和我的孩子一起吃,一起住。”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士赶到医院,找到潘品,主动承担起照顾王锋一双子女的任务。
手机尾号为6136的一位上海女士看到王锋火海救人的报道后,与8位同事共同捐款7900元。
……
出事后,潘品的手机响个不停。到目前,王锋已经收到240多万元捐款。这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如果把王锋彻底治愈,所需费用将高达上千万元。
“每一笔都花得很沉重。”潘品说。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说,想要顺利度过生命危险期,恢复健康,王锋还有很长一段要路要走,后续保障依旧需要党委政府、社会的持续关注。
8月4日,潘品34岁的生日,但她一点过生日的心情也没有,以往每年都给她过生日的丈夫马上要接受第5次植皮手术。
带着满心的感动,潘品吹蜡烛、许愿,她日记中写道:“我相信爱心的力量是百万雄师,无所不能。”
“我的病情不要给她说”
若非这次壮举,38岁的王锋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他生长于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排行老三,家境贫寒。他的母亲患有乳腺癌,父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大姐因小儿麻痹丧失了劳动能力,弟弟患有癫痫。他从小就是个安静寡言的人,每天放学回来就下地干活儿。他学习成绩不出色,却爱读书,最喜欢的一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紧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这本书被他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其中一句话用笔勾画出来。
正像书中主角孙少平一样,他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他自学计算机,考入了郑州大学。毕业后,在郑州一家医药销售公司就职,工作是网络维护。沉重的家庭负担始终压在他的肩上,但他从不向家人诉苦。去马来西亚务工六年,去南阳油田打工两年,无论经受过多少劳累和委屈,他都装在肚子里。
王锋就是这样一个坚韧的人。这次受了这么重的伤,偶尔清醒时,他还不忘交代护士:“我的病情不要给我老婆说。她比我小,没有操过心,说话有些冲动,你们可别生她气。”
从这样一些细节,人们能够体会他的责任与爱——
一根皮带系了;
20岁以前,不管冬天有多冷,他从没穿过秋衣、秋裤,就为了省几个钱;
每次回家,他都负责做全家人的饭,看到妻儿吃得香甜,就憨厚地笑笑;
他每到一处,就为母亲打听药物,找到一些就寄回家一些。,用攒了两年的工钱,再借一些,给家人在村里盖了新房;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幸福,这就是王锋的人生,直到一场大火改变了一切。
现在,潘品与丈夫只隔着一层探望窗,却隔着一段无法跨越的距离。由于无菌要求,潘品不能进入病房,只能趁着医护人员开关门之际,往里面看上一眼。
“如果进出的护士表情平静,说明他还活着。”潘品说,“已经很知足了,至少能这么近距离地看看他。”
出事后,一双儿女要来看爸爸。
“儿子还小,就没敢让他进来。”潘品说。
女儿说,第一次看到爸爸时,她掐着自己的手,不让自己哭出来。
“我想他快点好起来,一起回家,一起辅导孩子们写作业。”这是潘品的生日愿望。
英雄壮举,从来不是偶然的。
几乎每个认识王锋的乡亲,都能数出他做的一两件好事——节约学校饭票让给“发小”,买个气筒放在门口免费供过往行人给自行车打气,把自家三间房子腾给村小学作临时教室……
潘品深知丈夫沉默的外表下潜藏的坚毅,她说:“如果再回到那个着火的晚上,我还是拦不住他。”
篇11:救火英雄王锋事迹材料
“救火英雄”三闯火海现场血脚印打动广大网友
他最先发现火情,他离出口最近,他却被烧得最重。最近,进城务工人员王锋在河南南阳救火的事迹在网上热传。他先后三次冲入火海叩门、救人,自己却被烧成“炭人“。留在现场的那个带血的脚印,记录着“救火英雄“临危不惧的英勇与顽强,打动了成千上万的网友。
三闯火海扣门、救人,踏出一串带血脚印
38岁的王锋是南阳方城广阳镇人,他和妻子潘品曾是教师。2015年7月,夫妻俩和一双儿女租住在南阳市西华村一栋三层民宅中,开办了一家托教机构。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5月18日凌晨1时许,熟睡中的潘品被丈夫推醒。“咋有股烧焦的糊味?“王锋起来查看情况,发现居民楼一楼公共大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失火了!快救人!“王锋顾不上穿衣服,迅速打开楼房的大门大声呼救。由于其居住房间离门口最近,王锋把女儿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折身冲进火海,一把拉住吓呆的妻子和儿子往外跑。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赶紧报警!“王锋交待妻子一句简单的话,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
为了更快叫醒熟睡的人,王锋一路用脸盆疯狂地扣邻居的门。他救出了困在一楼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
被救老师姚雪说:“那个时候门已经着火了,王老师把门踹开后,拉着我们就往外跑,他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
停放在一楼的电动车、摩托车不时传来“咚咚“的爆炸声。王峰又要折回,妻子潘品伸手要拦,却没拦住。
可是,居住在二楼和三楼的居民还在熟睡,王锋第三次冲入火海。在慌乱之中,王锋的呼喊声和打门声一直没有中断。
居住在二楼的王东峰回忆,被王锋打门叫醒后,透过窗户能看到火光。王东峰一家堵上门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退回到比较靠里的房间等待救援。而王锋则在把所有住户的门都拍打一遍后,才从火海中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
邻居顾学文看到了震撼的一幕:一个“黑炭“从火中跑了出来,他光着身子赤着脚,全身都烧焦了,一路留下几十米的血脚印。
或许是忘了疼痛,王峰一边跑还在一边呼喊:“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
周围听到呼救的邻居纷纷赶来救火。有人端着盆,有人拿着锅。“由于火势太大,门口没有水源,邻居们就只好回家端水灭火,一盆盆水泼上去。“顾学文说。被王锋叫醒的二楼和三楼居民也纷纷自救,为救援人员的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当晚1时35分,消防队员和救护车赶到现场,大火才被迅速扑灭。
在这座失火的三层小楼内,除王锋以外,其余20多人无一人受伤。而从着火的居民楼到通往路口的小巷里,一路留下了王锋奔跑救人的血脚印。虽然经过了多场雨水的冲刷,记者看到,血脚印仍依稀可见。现场群众当时望着这一路的血脚印,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全民接力拯救英雄,铸成爱的脚印
王锋被送往南石医院抢救。据主治医师孙羽飞介绍,王锋全身烧伤面积达98%,其中三度烧伤面积达到90%。
全身98%的烧伤面积意味着什么?正常人的一个手掌所占面积近1%,也就意味着王锋全身只有两块手掌大的地方是完好的。
90%的三度烧伤又意味着什么?据了解,普通成年人三度烧伤面积达到50%,就会有较大的生命危险。
治疗期间,王锋两次感染败血症。7月12日,王锋被紧急转到北京304医院。如今,王锋还徘徊在“鬼门关“前,他的家属,还在为高昂的医疗费发愁。
“卖房子、借钱,甚至连卖器官、借高利贷都在脑袋里过了一遍。“潘品说,“为了支付抢救王锋的医药费,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
王锋住院当天,房东一家筹来2万元救急。王锋英勇救人的事迹和严重烧伤的病情传开后,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纷纷自发赶往医院探望、陪护,或是通过各种渠道慷慨解囊。
“他最先发现火情,他离出口最近,却被烧得最重。要不是王老师,这回躺在医院的可能就是我们。“被救老师依然心有余悸,孩子们提到王锋泣不成声。
感动不断上演,爱心不断延续
一位名叫李宾的女士赶到医院,主动提出帮忙照顾王锋的儿女。
一位保洁工将刚领到的1000元工资全部捐给王锋。
手机尾号为6136的一位上海女士与8位同事共同捐款7900元。
……
“花的每一分钱都很沉重。“潘品说。目前,王锋已经做完四次植皮手术,花费已超过百万元,但募集到的善款仍不够后续的治疗。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方城县县委书记褚清黎说,想要顺利度过生命危险期,王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续保障依旧需要政府、社会持续关注。
多年来一直乐于助人,英雄留下成长的脚印
“他做出这样的举动,一点也不意外。“王锋老家的邻居赵永秀说。
王锋是方城县古城村人。村民告诉记者,王锋从小就很朴实。2013年4月,古城村小学改造房屋,教室不够用,王锋就主动腾出自家一楼的三间房子做临时教室。
村医李兰的诊所人来人往,有谁要喝开水,自行车要打气,都到隔壁去找王锋。去的人多了,王锋干脆买了一个气筒放在门口。
在家人眼里,他是顶梁柱。王锋的母亲患有乳腺癌和糖尿病,父亲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弟弟患有癫痫病。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靠王锋独自支撑。为此王锋大学毕业后,打工挣的钱都往家里寄。
在学生家长眼里,这个老师“有点傻“。为了提高托教生学英语的兴趣,王锋购置了投影仪、打印机,从不额外加钱。甚至购置床铺,供学生午休。
在医生眼里,这个病人“有点怪“。“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别人到医院都是喊疼,他都烧成这样了,还一直喊救人。“孙羽飞说。
“有人对自己的生命珍惜,有人对别人的生命珍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中坡这样称赞王锋。为了同一屋檐下简单租住的邻居,王锋赤身赤脚在火海中穿行。
妻子“贪心“:愿他健康起来,留下生活的脚印
王锋所在的特护病房门口,有一把低矮的塑料凳子,这是潘品每天在医院的落脚处。
由于病房要求无菌,潘品不能随时进去探望照料丈夫。每当听到门声响动,她都会立刻跑到门边,趁着医护人员开关门之际,往里面瞄上一眼。
“其实什么也看不到,就是求个安心。“潘品说,如果进出的护士表情平静,说明他还活着。
“怕父母失去儿子,怕孩子失去父亲,也怕自己失去丈夫。“一条门缝的张望,留下一个个爱的期待。
“我很贪心,希望他能保住命,还能恢复健康。我想等他好了,一家四口照个合影。“精神放松时,潘品会向记者数着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而偶尔谈起王锋受伤这件事,潘品说:“如果再回到那个着火的晚上,我还是拦不住他。\"
★ 王瑛的颁奖词
★ 王启民颁奖词
★ 王珏的颁奖词
★ 救人感谢信
★ 议论文之救人
火海救人王锋颁奖词(共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