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wlanl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及其意义--兼评《西方科学的起源》,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及其意义--兼评《西方科学的起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及其意义--兼评《西方科学的起源》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及其意义--兼评《西方科学的起源》
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争论,近年国内不少著名学者都曾卷入.迄今为止,双方当然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很可能永远也不会取得一致意见.然而这场争论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而<西方科学的起源>(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一书中译本在的出版,则对于澄清争论中的某些概念大有帮助,值得论战双方都仔细一读.
作 者:江晓原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30 刊 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2 10(1) 分类号:N09(2)=3 关键词:科学的'定义 古希腊 科学史 <西方科学的起源>的知识脉络' >篇2: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的思考-兼论古代中医的科学性
关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的思考-兼论古代中医的科学性
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和演变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形态和标准.西方学者习惯以近代科学作为衡量历史上科学存在与否的标准,并以此否认中国古代存在科学.笔者认为,这种非历史性地以现成标准反注历史上某一区域和民族“文本”的做法并不合理.事实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形态和特征的科学.尽管古代西方科学中公理化方法和实验初具雏型,但亦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即便是在近代西方社会,牛顿力学在严格的定量实验基础上建立起完整、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但在其他领域并无如此鲜明特点,医学尤其如此.但人们并不因此否认古代西方科学和近代西方牛顿力学之外科学的存在.评判某一区域或民族存在科学与否,应深入考察该地区或民族把握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方式及其表现形态.古代中西医相异的发展源流与模式典型地说明了科学有无的衡量标准不是惟一的,而是历史的、多元的.本文拟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深入发掘科技史料,探索衡量古代科学的基本标准及不同地区或民族科学的特殊标准,兼论中医的科学性.
作 者:夏劲 张弘政 作者单位:夏劲(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张弘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4 20(10)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科学 科学性 中医篇3:论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何以可能--兼论科学问题哲学解的意义
论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何以可能--兼论科学问题哲学解的意义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何以可能的问题及与此相关的二者的中介问题,长期以来被我国哲学界所忽视.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在其经典著作中是非常关注这些问题的.蕴涵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问题的哲学解便是将哲学和科学沟通起来的.中介.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指科学主体在一定时代的科技知识背景条件下对某个科学问题不能从科学角度用科学方法作出准确的解答时,而从哲学的角度用哲学思维的方法解答的结果,其实质是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双向运动的结晶.这为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成为可能奠定了基础,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哲学通向科学的中介,使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科学问题的哲学解是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使科学作为哲学的基础成为可能.该研究对于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的发展,以及对于深化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的理论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 者:刘冠军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部,山东,曲阜,273165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1 17(2) 分类号:N031 B02 关键词:哲学 科学 科学问题的哲学解 关系 可能 意义篇4:科学价值论转向过程中的几个疑难--兼评:科学→价值的科学进步模式
科学价值论转向过程中的几个疑难--兼评:科学→价值的科学进步模式
本文就科学价值论转向过程中“科学→价值”的科学进步模式进行分析,指出了这一模式所面临的困境,首先是“科学进步”概念的混乱;其次是这一模式从科学认识论到社会价值论的不可通约;再有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被动性及其价值的隐性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和专家不能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后果负责.这种转向过程中所面临的`疑难不仅迫切要求科学哲学走出传统狭隘的认识论研究视野,还应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史学、科学社会学等元科学进行合理的裁剪与整合.
作 者:韩来平邢润川 作者单位:韩来平(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河北师范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16)邢润川(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4 20(6)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科学价值论 转向 疑难篇5:从西方科学与哲学的发展看马克思哲学观的时代意义
从西方科学与哲学的发展看马克思哲学观的时代意义
西方科学与哲学发展的演进过程说明,科学观对哲学观的变革发挥着巨大影响,对科学观的批判性反思是哲学观前行的动力.马克思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放到生活世界与现实实践中去考察,既反对把哲学实证化的科学主义立场,又反对人本主义思潮狭隘、近视的科学观.马克思在哲学观上的'变革,为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促进提供了合理的时代契机.
作 者:于微 高扬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2004 “”(7) 分类号:B01 关键词:哲学观 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时代意义★ 科学工作总结
★ 科学名人名言
★ 教学计划科学
★ 科学作文
★ 《科学》说课稿
★ 科学论文格式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及其意义--兼评《西方科学的起源》(精选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