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古诗

时间:2023-08-14 03:42:28 作者:喜欢臊皮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喜欢臊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小学一到六年级古诗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古诗汇总

人教课标版一到六年级古诗词集锦

【一年级上册】

画唐王维静夜思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唐孟浩然村居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小池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宋苏轼山行唐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赠汪伦唐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唐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绝句唐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唐贺知章春日宋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宋苏轼游山西村宋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望洞庭唐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渔歌子唐张志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宋翁卷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秋思张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

牧童吕岩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六年级下册】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人教课标版一到六年级日积月累集锦

1.读读背背(写景对联)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2.读读记记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黑白相间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

绚丽多彩焕然一新从天而降千方百计

3.读读背背(互相帮助格言)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读读背背(勤学格言)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1.读读背背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2.读读背背《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3.读读背背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4.《论语》(选段)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读读背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前山后处处梅。

6.读读背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7.读读背背《三字经》(选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1.读读背背(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2.读读背背(谚语)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读读背背(时间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读读背背(气象谚语)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5.读读背背(友谊格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6.读读背背(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第

1.日积月累(对偶)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2.日积月累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供上案,腊月腊梅雪里藏。

3.日积月累(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4.日积月累(名人警句)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日积月累(名言警句)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1.日积月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日积月累

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日积月累(气象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4.日积月累(名言警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5.日积月累(古诗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6.日积月累(歇后语)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早开的红梅——一支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篇2: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古诗

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古诗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唐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少。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六年级下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篇3:小学一到四年级古诗

小学一到四年级古诗

一年级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代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

《赠刘景文》宋代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草》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①萧萧:风声。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山东:指华山以东。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③奇:奇妙。④西子:西施。)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妆:打扮。②绦:用丝编成的带子。)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好日子。②泗水:河流名。③光景:风光景物。④等闲:随意。)译文: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乞巧》唐代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①乞巧:七夕。)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唐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②长河:银河。)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每晚孤独

四年级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题:书写,题写。②西林:西林寺。③缘:因为。)译文: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①山西村:村庄名。②腊月酿的酒。③豚:猪。④疑:以为,怀疑。)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遇上丰年也要留足鸡、肉等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重重水,正在怀疑已无路可走,可是走到跟前,峰回路转,在垂柳掩映的地方,又是一个郁郁葱葱、山花烂熳的村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②之:去,到。③故人:指老朋友。④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

译文: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奔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使:出使。②浥:湿润。③更尽:再饮完。)译文:清晨,渭城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杨柳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①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②厌:满足。)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无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洞庭:湖名。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③潭面:指湖面。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译文: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闪,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①忆江南:词牌名。②谙:熟悉。③蓝:一种植物。)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乡村四月》宋代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①山原:山陵和原野。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③子规:杜鹃鸟。④了:结束。)译文: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杂兴:各种兴致。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未解:不懂。⑤供:从事。⑥傍:靠近。)译文: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渔歌子》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②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③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译文: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在碧空中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江水猛涨,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悠闲地游动。老渔翁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自在地垂钓,乐而忘返。

篇4:关于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字母表、音序表、音节、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标调规则、关联词、修辞、标点符号、歇后语、句子、词语、反义词、颜色、小常识等。

拼音

1

字母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2

音节

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

1、单韵母:

a o e i u ü(6个)

2、复韵母:

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

(前鼻音)an、en、in、un 、ün

(后鼻音)ang、eng、ing、ong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标调规则

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3

拼写需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

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

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

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词语

1

固定结构

1、ABB

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

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

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

白茫茫

2、AABB

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

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

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零零星星

结结实实、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3、AABC

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4、ABAC

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语

无影无踪、无法无天、无边无际、各种各样

5、又A又B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

又松又软、又香又脆

6、A来A去

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

走来走去

7、不A不B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2

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

黑白分明、舍近求远、因小失大、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里应外合、大同小异、小题大做

大呼小叫、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

大惊小怪、南辕北辙

3

带数字的成语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方百计

万紫千红

4

八字成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5

历史故事的成语

闻鸡起舞(祖逖)、惊弓之鸟(更羸)

画龙点睛(张僧繇)、胸有成竹(文与可)

杏林春满(董奉)、纸上谈兵(赵括)

6

神话故事的成语

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7

寓言故事的成语

刻舟求剑、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买椟还珠、坐井观天

8

关于春天的词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春暖花开、春风拂面

9

关于秋天的词语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10

关于团结的词语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

11

关于取长补短的词语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

12

关于学习的词语

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学而不厌、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

13

其他成语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如愿以偿

没精打采、沉默不语、目不转睛、恍然大悟

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14

反义词

高——矮 胖——瘦 明——暗

美——丑 忙——闲 新——旧

熟——生 冷——暖 重——轻

沉——浮 进——出 升——降

香——臭 是——非 长——短

老——少 慢——快 宽——窄

强——弱 穷——富 胜——败

贵——贱 内——外 恶——善

加——减 清——浊 廉——贪

功——罪 正——偏 奖——罚

优——劣 勤——懒 进——退

买——卖 正——反 爱——恨

贫——富 愚蠢——聪明

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真诚——虚假 冷漠——热忱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虚心——骄傲 热情——冷淡

诚实——虚伪 傲慢——谦虚

懦弱——勇敢 丑陋——美丽

15

颜色

黄:金黄 杏黄 橙黄 鹅黄

红:火红 粉红 橘红 桃红

绿:嫩绿 翠绿 碧绿 墨绿

蓝:宝蓝 碧蓝 蔚蓝 湛蓝

16

交换位置含义不同的词

奶牛——牛奶 图画——画图

蜜蜂——蜂蜜 牙刷——刷牙

山上——上山 水池——池水

领带——带领 到达——达到

展开——开展 喜欢——欢喜

算盘——盘算 喜报——报喜

句子

1

对子歌

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

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

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2

关于天气的谚语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3

关于帮助的谚语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4

关于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三峡天下雄,剑门天下险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5

关于思想方法的谚语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6

关于团结的谚语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白花齐放春满园

7

对联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浓烟淡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8

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猪八戒插葱——装象

9

名句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0

珍惜时间的格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1

描写景色的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12

描写友谊的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刑俊臣)

13

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14

名言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5

孔子语录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小常识

➤市花

北京——月季花

洛阳——牡丹花

香港——紫荆花

澳门——莲花

成都——芙蓉花

绵阳——月季花

➤北京有名的公园

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景山、香山等等。长城、故宫是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首都国际机场是著名的现代建筑。

➤中国的组成

我国有56个民族,比如汉族、藏族、回族、壮族、傣族、白族、蒙古族等。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黑龙江、河北、广西、海南、四川、台湾等28个省、自治区。

➤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出现在1840年的英国。1848年英国的阿切尔发明邮票打孔机。中国第一枚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名家名画

唐朝戴嵩喜欢画牛,他画的《三牛图》、《归牧图》是两幅名画。我国现代的齐白石喜欢画虾,徐悲鸿喜欢画马,李苦禅喜欢画鹰。

➤著名童话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都是他有名的作品。《格林童话》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其中《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都是有名的作品。还有英国的王尔德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童话都是很有名的。

➤地动仪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地质学家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宋庆龄

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被海内外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儿童时代》杂志是在她的关心下创办的。为纪念她,1982年5月,我国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春秋时代,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有弟子三千,其中72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

➤赵州桥

赵州桥,又叫安济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了。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画的,距今已经有800多年了。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圣诞节

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庆祝活动从12月24日晚上的圣诞夜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1月6日。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基础知识,它们看起来简单,但也是学习的关键,地基不牢就会导致大楼不稳,只有打好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快更好的学习。

篇5: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

正整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正整数。相邻的两个正数整数之间相差1。

0:

0是一个数,是一个自然数,也是一个整数,但不是正整数或负整数。

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0oC等。

0是一个偶数。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

负整数:像-l、-2、-3、-4、-5……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整数。相邻的两个负整数之间也是相差1。

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整数。

整数包括负整数、0和正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2、3、4、5、6、7……叫做自然数。自然数包括0和正整数。

正数: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正百分数等。

负数: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负百分数等。 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写者都要从高位到低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不管读和写都要进行分级。如534007000602读作:五千三百四十亿零七百万零六百零二

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这样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

也是无限小数,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因数×因数=积

除法:被除数÷除数=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运算定律:a-b-c=a-(b+c)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a—b)c=ac—bc 除法的运算定律:a÷b÷c=a÷(b×c)

商不变的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余数的大小有变化)。

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如:27×0.3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

l、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2、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

3、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

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如:24÷3已知一个数的3倍是24,求这个数。

整除与除尽:整除: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除数不为0)。

除尽:整除都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

例如:l÷5=0.2,叫除尽,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

又如:10÷3=3.33…,既不叫整除,也不叫除尽,叫除不尽。

因数和倍数:

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如12÷3=4,就说12是3的倍数,3是12的因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是不存在是否是倍数或因数的。例如:“3是因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说3是12的因数,或12的因数有3。又例如:“12是倍数”,也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说12是3的倍数,或3的倍数有12。

奇数与偶数: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质数(素数)与合数: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如2。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的本身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 个数就叫合数,如4。

100以内的质数:2 3 5 7 l1 13 17 19 23 29 3l 37 4l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公因数。它的个数是有限的。既有最大的。也有最小的,最小的公因数是1。

互质数:

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而没有其他公因数的,这两个数就叫互质数。例如8和9,11和13,6和7。

任意两个质数都是互质数。但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如8和9互质,但它们都是合数。

质数与互质数:

这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两个质数,不能肯定就是互质数,例如5和5。只有两个不相同的质数,才能肯定是互质数。另外,两个合数既可能是互质数,也可能不是互质数,但不能说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质数叫做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它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的,没有最大的。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无限个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一定是0。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30,最小三位数是120。

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一个最简分数分数的分母只有质因数“2或5”,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的通分、约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分: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且大小不变的分数,叫做通分。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分子、分母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不带单位名称。

百分率:例如:出勤率,表示出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百分率是不能超过100%。

公历年的平年、闰年:

平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有余数时,就把这一年叫做平年,有365天。其中二月份有28天。闰年:把公历年份除以4(这里不是整百的公历年份)没有余数时.就把这一年叫做闰年。计366天。其中二月份有29天。如果年份是整百的,则除以400,再看余数,判断方法同上。

比和比值: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数a除以数b(b≠0)可以叫做a与b的比,记作a:b。也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a/b。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和比值不同。如5/7既可看作是比,又可看作是比值。但是带分数则只能表示比值。比值不带单位名称。

比的基本性质: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化简比:把一个比化为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比的化简。通常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比。一般情况下,化简以后的比,前后两项为互质数。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一个比。比例尺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它们可以互相转换。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 y x=k(一定)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注意:不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要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用条形统计图。

折形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要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时用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时用扇形统计图。

平均数:平均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多数情况下用平均数,但如果受到极大或极小数据影响就不能用了。

中位数:中位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有极大、极小数据影响不能使用平均数时可以使用。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代表“多数水平”。当众数的数据数量占总数量的大多数时可用。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和射线无法比较长短。

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两点间,线段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垂线、垂足: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其交点叫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最短。

角:锐角(大于0o小于90o的角)、直角(等于90o的角)、钝角(大于90o而小于180o的角)、平角(等于180o的角)、周角(等于360o的角)。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它们的不同点是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圆柱有3个面,上下两个平面叫做底面,另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锥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扇形。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面积和占地面积:面积是用来表示一个物体表面的大小。

占地面积就是所占地面的面积的大小(立体图形底面的面积)。

体积和容积(容量):体积从外面测量数据,容积从里面测量数据。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积。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对称轴时,要画虚线,而且要两边出头(这因为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表面的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篇6:小学一到六年级英语重点知识

一:学生易错词汇

1. a, an的选择: 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用an,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用a.

2. am , is , are的选择: 单数用is , 复数用are. I 用am , you 用are.

3. have , has 的选择: 表示某人有某物.单数用has , 复数用have. I ,you 用have .

4. there is, there are 的选择:表示某地有某物,某人.单数用there is , 复数用there are.

5. some, any 的选择:肯定句用some, 疑问句和否定句用any.

6. 疑问词的选择:what (什么) who (谁) where (哪里) whose (谁的) 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ich(哪一个)how old (多大) how many (多少)how much(多少钱)

二:形容词比较级详解

当我们需要对事物作出比较时,需要用到比较级.比较级的句子结构通常是:

什么+ 动词be (am , is , are ) + 形容词比较级+ than(比)+ 什么,如:

I'm taller and heavier than you. (我比你更高和更重.)

An elephant is bigger than a tiger. (一只大象比一只老虎更大.)

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形容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它的变化规则是:

①一般的直接在词尾加er ,如tall - taller , strong - stronger ,

②以e结尾的,直接加r ,如fine – finer ,

③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先改y为i再加er,如funny - funnier

④双写最后的字母再加er,如big – bigger, thin – thinner ,hot – hotter

☆注意☆比较的两者应该是互相对应的可比较的东西.

典型错误: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我的头发比你更长.)

比较的两者是我的头发,你(整个人),那么比较的对象就没有可比性.

应该改为: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rs. 或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r hair.

比较级专项练习: 一,从方框中选出合适的单词完成句子heavy tall long big

(1) How is the Yellow River

(2) How is Mr Green He's 4375px.

(3) How are your feet I wear size 18.

(4)How is the fish It's 2kg.

三:动词过去式详解

动词的过去式的构成规则有:

A,规则动词

①一般直接在动词的后面加ed:如worked , learned , cleaned , visited

②以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如lived , danced , used

③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要改y为i再加ed(此类动词较少)如study – studied carry – carried worry – worried (注意play,stay不是辅音字母加y,所以不属于此类)

④双写最后一个字母(此类动词较少)如stopped

B,不规则动词(此类词并无规则,须熟记)小学阶段要记住以下动词的原形和过去式:sing – sang , eat – ate , see – saw , have – had , do – did , go - went , take - took , buy - bought , get - got , read - read ,fly - flew , am/is - was ,

are - were , say - said , leave - left , swim - swam , tell - told , draw - drew , come - came , lose - lost , find - found , drink - drank , hurt - hurt , feel - felt

四:动词现在分词详解 动词的ing形式的构成规则:

①一般的直接在后面加上ing , 如doing , going , working , singing , eating

②以e 结尾的动词,要先去e再加ing ,如having , writing

③双写最后一个字母的(此类动词极少)有:running , swimming , sitting , getting

五:人称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人称

单数

复数

主格

宾格

主格

宾格

第一人称

I

me

we

us

第二人称

you

you

you

you

第三人称

he

him

they

them

she

her

it

it

六:句型专项归类

1.肯定句:是指用肯定的语气来陈述的句子,如:I'm a student. She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hospital.

There are four fans in our classroom. He will eat lunch at 12:00. I watched TV yesterday evening.

2,否定句:含有否定词或表示否定意义词的句子,如:I'm not a student. She is not (isn't) a doctor.

He does not (doesn't) work in a hospital. There are not (aren't) four fans in our classroom.

He will not (won't) eat lunch at 12:00. I did not (didn't) watch TV yesterday evening.

☆注意☆小结:否定句主要是在肯定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否定词“not”.有动词be的句子则“not”加在be后面,可缩写成“isn't,aren't”,但am not 一般都分开写.没有动词be的句子则要先在主要动词的前面加上一个助动词(do,does,did),然后在它后面加上“not”,你也可以把它们缩写在一起如“don't , doesn't , didn't ).这三个助动词要根据人称和时态来选择,其中”does“只用于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况,而”did“只用于一般过去时,不论主语是什么人称和数,都用”did“ .

3,一般疑问句:是指询问事实的句子,此类句子必须用”yes“,或”no“来回答.

如:Are you a student Yes, I am / No, I'm not.

Is she a doctor Yes, she is. / No, she isn't.

Does he work in a hospital Yes, he does. / No, he doesn't.

Are there four fans in our classroom Yes, there are. / No, there aren't.

Are you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 tonight Yes, I am. / No, I am not. (Yes, we are. / No, we aren't.)

Will he eat lunch at 12:00 Yes, I will. / No, I will not(won't).

Are they swimming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Did you watch TV yesterday evening Yes, I did. / No, I didn't.

☆注意☆小结:一般疑问句是在肯定句的基础上,

①把动词be调到首位,其他照写,末尾标点符号变成问号即可.

②没有动词be的句子则要在句首加上一个助动词(do,does,did)再把紧跟在后面的动词变回原形,末尾标点符号变成问号即可.

这三个助动词也要根据人称和时态来选择,其中”does“只用于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况,而”did“只用于一般过去时,不论主语是什么人称和数,都用”did“ .一般疑问句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问和答要一致,即问句里的第一个单词(助动词)和简略答句里的这个词是一致的.

4,特殊疑问句:以特殊疑问词(what , where , who , which , when , whose , why , how等)开头引导的句子.此类句子应该问什么就答什么,不能用”yes ,no“来回答.如:

What is this It's a computer.

What does he do He's a doctor.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Beijing.

Who played football with you yesterday afternoon Mike.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ummer.

When do you usually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6:30.

Whose skirt is this It's Amy's.

Why do you like spring best Because I can plant trees.

How are you I'm fine. / I'm happy.

How did you go to Xinjiang I went to Xinjiang by train.

☆其中how又可以和其他一些形容词连用组成特殊疑问词组用来提问,如: how many(多少(数量)), how much(多少(钱)), how tall(多高), how long(多长), how big(多大), how heavy(多重)

例句: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I have three pencils.

How many girls can you see I can see four girls.

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room There are 51.

☆小结:how many 用来提问可数名词的数量,主要有以上三种搭配,

How many + 名词复数+ do you have 你有多少……

How many + 名词复数+ can you see 你能看见多少……

How many + 名词复数+ are there… 有多少……

七:完全,缩略形式:

I'm=I am he's=he is she's=she is they're=they are you're=you are there's=there is they're=they are can't=can not don't=do not doesn't=does not isn't=is not aren't=are not let's=let us won't=will not I'll=I will wasn't=was not

总结:通常情况下,'m即am,'s即is(但let's=let us), 're即are ,n't即not (但can't=can not)

篇7: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所有数学公式

周长公式

类型 公式 字母表示

长方形周长= (长+宽)×2 (a+b)×2

正方形周长 =边长×4

圆的周长= 直径×π = 2×π×半径 c=π×d =2×π×r

面积公式

类型 公式 字母表示

长方形面积= 长×宽 s=a×b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s=a×a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s=a×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三角形面积= 底×高÷2 s=a×h÷2

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6 s= a×a×6

圆面积= π×半径的平方 s=r2

圆柱体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

π×直径×高

2×π×半径×高 c×h

π×d×h

2×π×r×h

圆柱体表面积= 侧面积+2×底面积

底面周长×高+2×π×半径的平方

π×直径×高+2×π×半径的平方

2×π×半径×高+2×π×半径的平方

c×h+2× r2

π×d×h+2× r2

2×π×r×h +2× r2

体积公式

类型 公式 字母表示

长方形 长×宽×高 a×b×h

正方体 棱长×棱长×棱长 a×a×a

圆柱体 底面积×高

π×半径的平方×高 s×h

r2×h

圆锥体 ×底面积×高

×π×半径的平方×高 ×s×h

× r2×h

补充说明: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成正比例关系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2.反比例关系

常用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面积 单产量=总产量÷面积 面积=总产量÷单产量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1米 =10分米 =100厘米

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单位:

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 1立方厘米=1毫升 =1000毫升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000000克

时间单位:

一世纪=1 一年=四季度 一年=12月 一年=365天(平年) 一年=366天(闰年)

一季度=3个月 一个月= 3旬(上、中、下) 一个月=30天(小月) 一个月=31天(大月)

一星期=7天 一天=24小时 一小时=60分 一分=60秒

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

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

特殊分数值:

=0.5=50% = 0.25 = 25% = 0.75 = 75%

= 0.2 = 20% = 0.4 = 40% = 0.6 = 60% = 0.8 = 80%

=0.125=12.5% = 0.375 = 37.5% = 0.625 = 62.5% = 0.875 = 8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π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 面积 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篇8:小学一到六年级英语重点知识

一:学生易错词汇

1. a, an的选择: 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用an,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用a.

2. am , is , are的选择: 单数用is , 复数用are. I 用am , you 用are.

3. have , has 的选择: 表示某人有某物.单数用has , 复数用have. I ,you 用have .

4. there is, there are 的选择:表示某地有某物,某人.单数用there is , 复数用there are.

5. some, any 的选择:肯定句用some, 疑问句和否定句用any.

6. 疑问词的选择:what (什么) who (谁) where (哪里) whose (谁的) 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ich(哪一个)how old (多大) how many (多少)how much(多少钱)

二:形容词比较级详解

当我们需要对事物作出比较时,需要用到比较级.比较级的句子结构通常是:

什么+ 动词be (am , is , are ) + 形容词比较级+ than(比)+ 什么,如:

I'm taller and heavier than you. (我比你更高和更重.)

An elephant is bigger than a tiger. (一只大象比一只老虎更大.)

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形容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它的变化规则是:

①一般的直接在词尾加er ,如tall - taller , strong - stronger ,

②以e结尾的,直接加r ,如fine – finer ,

③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先改y为i再加er,如funny - funnier

④双写最后的字母再加er,如big – bigger, thin – thinner ,hot – hotter

☆注意☆比较的两者应该是互相对应的可比较的东西.

典型错误: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我的头发比你更长.)

比较的两者是我的头发,你(整个人),那么比较的对象就没有可比性.

应该改为: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rs. 或My hair is longer than your hair.

比较级专项练习: 一,从方框中选出合适的单词完成句子heavy tall long big

(1) How is the Yellow River

(2) How is Mr Green He's 4375px.

(3) How are your feet I wear size 18.

(4)How is the fish It's 2kg.

三:动词过去式详解

动词的过去式的构成规则有:

A,规则动词

①一般直接在动词的后面加ed:如worked , learned , cleaned , visited

②以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如lived , danced , used

③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要改y为i再加ed(此类动词较少)如study – studied carry – carried worry – worried (注意play,stay不是辅音字母加y,所以不属于此类)

④双写最后一个字母(此类动词较少)如stopped

B,不规则动词(此类词并无规则,须熟记)小学阶段要记住以下动词的原形和过去式:sing – sang , eat – ate , see – saw , have – had , do – did , go - went , take - took , buy - bought , get - got , read - read ,fly - flew , am/is - was ,

are - were , say - said , leave - left , swim - swam , tell - told , draw - drew , come - came , lose - lost , find - found , drink - drank , hurt - hurt , feel - felt

四:动词现在分词详解 动词的ing形式的构成规则:

①一般的直接在后面加上ing , 如doing , going , working , singing , eating

②以e 结尾的动词,要先去e再加ing ,如having , writing

③双写最后一个字母的(此类动词极少)有:running , swimming , sitting , getting

五:人称代词

六:句型专项归类

1.肯定句:是指用肯定的语气来陈述的句子,如:I'm a student. She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hospital.

There are four fans in our classroom. He will eat lunch at 12:00. I watched TV yesterday evening.

2,否定句:含有否定词或表示否定意义词的句子,如:I'm not a student. She is not (isn't) a doctor.

He does not (doesn't) work in a hospital. There are not (aren't) four fans in our classroom.

He will not (won't) eat lunch at 12:00. I did not (didn't) watch TV yesterday evening.

☆注意☆小结:否定句主要是在肯定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否定词”not“.有动词be的句子则”not“加在be后面,可缩写成”isn't,aren't“,但am not 一般都分开写.没有动词be的句子则要先在主要动词的前面加上一个助动词(do,does,did),然后在它后面加上”not“,你也可以把它们缩写在一起如”don't , doesn't , didn't ).这三个助动词要根据人称和时态来选择,其中“does”只用于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况,而“did”只用于一般过去时,不论主语是什么人称和数,都用“did” .

3,一般疑问句:是指询问事实的句子,此类句子必须用“yes”,或“no”来回答.

如:Are you a student Yes, I am / No, I'm not.

Is she a doctor Yes, she is. / No, she isn't.

Does he work in a hospital Yes, he does. / No, he doesn't.

Are there four fans in our classroom Yes, there are. / No, there aren't.

Are you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 tonight Yes, I am. / No, I am not. (Yes, we are. / No, we aren't.)

Will he eat lunch at 12:00 Yes, I will. / No, I will not(won't).

Are they swimming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Did you watch TV yesterday evening Yes, I did. / No, I didn't.

☆注意☆小结:一般疑问句是在肯定句的基础上,

①把动词be调到首位,其他照写,末尾标点符号变成问号即可.

②没有动词be的句子则要在句首加上一个助动词(do,does,did)再把紧跟在后面的动词变回原形,末尾标点符号变成问号即可.

这三个助动词也要根据人称和时态来选择,其中“does”只用于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的情况,而“did”只用于一般过去时,不论主语是什么人称和数,都用“did” .一般疑问句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问和答要一致,即问句里的第一个单词(助动词)和简略答句里的这个词是一致的.

4,特殊疑问句:以特殊疑问词(what , where , who , which , when , whose , why , how等)开头引导的句子.此类句子应该问什么就答什么,不能用“yes ,no”来回答.如:

What is this It's a computer.

What does he do He's a doctor.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Beijing.

Who played football with you yesterday afternoon Mike.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ummer.

When do you usually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6:30.

Whose skirt is this It's Amy's.

Why do you like spring best Because I can plant trees.

How are you I'm fine. / I'm happy.

How did you go to Xinjiang I went to Xinjiang by train.

☆其中how又可以和其他一些形容词连用组成特殊疑问词组用来提问,如: how many(多少(数量)), how much(多少(钱)), how tall(多高), how long(多长), how big(多大), how heavy(多重)

例句: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I have three pencils.

How many girls can you see I can see four girls.

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room There are 51.

☆小结:how many 用来提问可数名词的数量,主要有以上三种搭配,

How many + 名词复数+ do you have 你有多少……

How many + 名词复数+ can you see 你能看见多少……

How many + 名词复数+ are there… 有多少……

七:完全,缩略形式:

I'm=I am he's=he is she's=she is they're=they are you're=you are there's=there is they're=they are can't=can not don't=do not doesn't=does not isn't=is not aren't=are not let's=let us won't=will not I'll=I will wasn't=was not

总结:通常情况下,'m即am,'s即is(但let's=let us), 're即are ,n't即not (但can't=can not)

小学古诗大全

六年级古诗训练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一到十的祝福语

一到十的成语

小学五言绝句古诗

小学必读古诗

小学古诗三百首

小学古诗七言绝句

端午节古诗小学

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古诗(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古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