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麻酱香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淘小子出好将的杂文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淘小子出好将的杂文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淘小子出好将的杂文随笔
淘小子出好将的杂文随笔
爱玩儿淘气,是小孩子的天性。不但不是坏事,还是能证明淘孩子是聪明的好事。
做家长和老师的,遇到一个淘气的孩子,的确要比遇到一般的孩子多操心。
作为老师,及时将孩子的淘气行为跟家长反应沟通,以便正确引导孩子向良性的淘气方向发展,也是必要的。毕竟孩子没有足够的分辨是非能力,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领。
然而,如果一味地跟家长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地淘气得没边儿,则说明老师不是没有对孩子负责到位就是没有负责到位的能力。
孩子要是像木头一样,放在哪儿就一直呆在哪儿,家长就有必要费钱费事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了。正是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和怕孩子养成信马由缰的坏习惯,才交学费送孩子入托入园。
其实,淘孩子不是他们天生故意淘气不听话,是他们骨子里的血性,决定了这样的个性。他们也想安静,可是静了,他们身心都不舒服。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的淘气,有些不由自主。
老师如果能够了解这些,理解孩子的淘气行为,而不是总批评他淘气不听话是坏孩子,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交给他们一些有益的可以代替无聊淘气的事情来做,既能让孩子比较安静,又能充分发挥他们聪明的天赋,无限开发他们的智力。看护得力,也不会发生伤己和伤他人的事情,当然没有安全问题,自然不会成为周围小朋友的不安全因素,那不是一举多得吗?
也就是说,对于小脑瓜儿特别灵的淘气包儿,做老师的则更应该开动脑筋,想出应对的妙计,而不是墨守成规地一味指责打击。
淘气孩子,调理不好,非孩子之过,是师之过也。
再说,老师拿了家长交的学费,就必须替家长分担引领辅导的责任。
对于淘气孩子无能为力怨声载道的老师,是无能的老师,不客气地说,是不称职的老师。
把一匹小野马调教成一匹骏马,才是堪称道的老师。
被野马尥蹶子给气着了或被踢了的教练,不是好教练。
老话说,淘小子出好将。因为聪明,才会淘气。呆若木鸡的孩子,因为他们不会想出淘气的点子,当然老实省心。淘孩子的确不太好对付,可作为老师就应该是多面手,不但擅长教比较不淘气的,更应该有教好淘气孩子的本事。这样才能是合格甚至优秀的老师。动不动就跟家长抱怨孩子淘气,这样的`老师让家长们拿什么来信任你呢?
写下这些想法,不是非议家长和老师,而是希望淘气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对待。
这事看上去有点儿难,可只要有责任心和爱心,淘气包儿们就会不断带给你惊喜。说不定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密切合作循循善诱,而培养出来一个个有大出息的名人呢。
为了证明我上述观点,不是无稽之谈,也为了让正与淘孩子打交道的家长和老师更有信心,还是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个真实的历史小故事吧。
《木匠的祖师-鲁班小时候的故事》
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的施工,有一定的实践体会。相传鲁班年幼时调皮贪玩,这本属儿童的天性,但他的玩,不是无目的“撒野”,而是每天花很多时间玩建筑工艺。如用树枝搭个房子,拆了又搭,搭了又拆;用砖石垒座小桥;找些树根雕个什么玩意儿……有时一玩就是一整天,连吃饭都忘记了。左邻右舍的人见鲁班整天摆弄这些东西,认为他没有出息,说有出息的孩子应该用功读书写字。小鲁班不被人接受,只能说明这些人眼光短浅。而鲁班的母亲却不然,她认为鲁班玩得很有意义。她想摆弄这些建筑是很动脑筋的,所以,母亲认为小鲁班很有心计,将来能成大器。于是,母亲鼓励儿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发展他的才干,开拓他的智慧。最后,鲁班终于从贪玩的孩子成长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篇2:情人眼里出东施杂文随笔
情人眼里出东施杂文随笔
年幼便窥探出女性之间的隐蔽心思,你若言语上得罪一人,那人表面也许因为某些利益牵扯仍与你交好,背地里一定有个圈子用来消化其关于你的愤愤不平。
所以年轻的时候独来独往,不凑热闹,厕所一个人上,逛街一个人去,大学伊始无相熟友人,大餐也一个人,去知名饭店点一桌子菜,服务员问几个人,从来都说自己,难免遇到心思狭促的眼神露马脚,也不敏感,吃饭又不是看人。
渐渐大了反而恶俗起来,看人生百态也是种快乐。索性结交了三五好友,常热闹相聚。
1
西瓜是lesbian,为何用lesbian这个词,读起来尊重。拉拉,蕾丝边,大约造出这词的人心思也难捉摸,中文语气一旦不控制好,念出来就是讽刺。
西瓜高中和一姑娘腻歪,两人互生好感,但都不清楚这感情到底算什么,西瓜还是选择了回归正轨,大学毕业与一男的结婚。
男方婚后暴露本性,西瓜苦不堪言,找高中姑娘倾诉,两人重拾旧日友情,年纪渐长,钝化解除,两人也明白彼此感情超越女人闺蜜之情。西瓜精神出轨,男方全面出轨。
这还不算完,男方阴暗,提早设防,将西瓜与高中姑娘聊天记录保存,将自己蛛丝马迹清除,转移所有财产,威逼西瓜净身出户。
一半的房款,一半的装修款,所有的一半,全都变成了男方的整个。男方空手套白狼,喜迎新欢。高中姑娘却选择放弃西瓜,她要婚嫁,她要选择西瓜走过的路,过“正常人”的生活。
西瓜萎靡了很长时间。双重背叛和打击,她没垮掉,只是以往令其骄傲的全部崩塌。先扬后抑的人生到底谁在左右?
西瓜开始不愿聚会,后来才将将拖出来。她话不多,句句尖锐。
她说,男人总说世界很坏,忙着变坏。他爹的变好这事交给谁?
我听着笑,我1月1日生,摩羯,最热爱吸收阴暗,看恐怖片,听吐槽黑,但我不黑暗,吸收黑暗变黑暗的星座不是摩羯。摩羯强,强在骨气,西瓜这事换在我身上,我谁都不说,也无人敢对我如此,我谨小慎微,就是规避恶人与小人。
西瓜不提高中姑娘,女人不怨女人难得,不见得因为还爱,因为懂,她有过的心路历程用来捋顺高中姑娘的心路历程,通顺,有理由方可安抚自己。
西瓜是天秤,天秤若美也就情爱可得,若不美,性子总不够讨喜,一张脸沉着对人,仿若谁都亏欠她。比男人爷气,但也和男人一样爱酸。
2
索罗白羊,家境优越,婚姻美满,样貌不美气质美,老公疼她,把她拍得极美。她热衷于旅游、美食,推荐的都经得起考量,不至于让你失望,大众点评都是平均水准一下,她点评都高出平均水准。
她秀幸福和美好,但她内心并非因此满足。白羊女天性孤,白羊女难与白羊女友交,大多单打独斗,不似双鱼女热爱聚群。
人如若优越周围人太多,便难以入群。而白羊女特殊些,她们不入群无关优越。索罗与每个人都保持距离,以趣结交,这种聚会的场合她也来,话匣子打开也说,但没她私底下说得精彩。
标榜“有思想的.人,到哪儿都不合群”,她多有思想我们也不了解,她只带蛋糕花束来,不带思想来。矛盾,贴着不合群的标签,还热爱混烘焙、花艺以及闲聊圈。
她用吃吃喝喝把自己保护起来,别人也难以发现她的软肋。但事实上,并不难发现,白羊几乎天生就易曝光自己,尽管她再遮掩,也比其他人曝露的多。
她说,保持有限的好奇心是安全的。但,不冒险的人生多无趣。
这话我也笑,她发朋友圈都发了就删,看着无所谓的文字和无所谓的图片,连展示家中地砖都只拍一个角,对他人的提防级别颇高。
其他人热爱逗她,说,你们白羊能不能不要一根筋,世事不是非黑即白,还有许多灰色中间地带。
她解释,这个我懂。但我谈的不是对错,是考试标准。例如,做一道西点,摆盘难看,扣五分,口味不够好,扣十分,如果制作过程发生错误,那就直接不及格。
她解释得不好,要是我解释的就是,并非所有白羊女如此,但索罗这类白羊女活着才按照字典,字典里写就事论事是什么意思,她就做到最高标准。旁人都插科打诨偷懒耍滑,她不,她做到最好。
巫欢对生活没意见,对男人也没意见。她第一个工作在一家小公司,老板略有钱,前年买了保时捷那种有钱,老板离婚有娃,她比老板小许多,具体多少她不说,也没人问。
开始她还忍不住在微博秀,后来删除了所有微博,转战朋友圈。微信里都得是面交熟人,谁也不敢出言不逊,对她来说,有人追捧的同时还无人诋毁,才是她想要的。
她与三三是同学,友谊保持至今,三三和巫欢都是双鱼。双鱼女和白羊女截然相反,她们热衷星座相惜,尽管两人生活日渐天差地别,也仍旧交集不断。
巫欢除了这群人也没朋友,她在麻雀变凤凰的路上,无暇交友,全部心思都用在男人身上。一改读书时的土气,和城镇姑娘的朴素,活脱脱某宝名媛风。她也不传授御男之术,这是她毕生绝学,连个字渣都不会吐露出来。
她的合影里永远都是她最美,其他人平凡要命,三三常被她抓去搞姐妹写真,三三也是自信,久了大家也懒得吐槽她脸比巫欢大,她腿比巫欢粗,她比巫欢胖。因为她比巫欢可爱,她参局勤奋。
巫欢为了男人分分钟甩了女人。这便是双鱼,只要有个公的在,她就立刻散发女人味,温柔甜美乖巧体贴。只要没有男的,她就吐槽八卦白眼撒娇。
是的,她爱和女人撒娇。她把女人都当男人,她才是男人身体里的肋骨,依附着才能感觉到自己。
三三还未恋爱,如若恋爱,不晓得是否要爆发出巫欢的属性。
3
贝拉处女,前任不离口,能挂在嘴边直到找到新任。她不做分析,不说前任为何,也不说自己做过什么,她只问为什么。
恋爱时她神秘失踪,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失恋后她第一时间想到你,每个人都是她的垃圾桶。西瓜姑且还发表言论,她只自我陶醉:我,我妈,我爸,都未嫌弃他没有车,他为什么啊,连和我分手都不敢说。
女人给出的分析多半来源于自身经历,被劈腿过的,皆说对方出轨,劈腿过的,皆说对方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感情目前顺遂的,皆说没遇到对的人,没有感情的,皆说更好的再等着你。
以上皆不是的,公道点的,皆说男人便是如此。单这个理由贝拉不接受,因为她不认为男人皆无药可救,她认为爱她的男人一定有药可救,因为她就是药。
公主病患者,本身既不是公主也不具备公主品质,成病为患,皆因妄想与现实反差太大。贝拉什么都想要,还总要不准,巫欢要钱,她嫌不够真爱,索罗要爱,她嫌持家太累,西瓜要爱,她嫌不够现实。
她每个都抄一点,拼出了理想型,再实际操作,最终呈现的不过是另一个她自己,男版的。倒也相配,谁说臭味相投不是情投意合。
4
婷子要什么就单要,不贪心,抄袭他人人生,也只挑一人临摹,她有个要好的同事,嫁了五官端正的公务员,她便踹了跟在身边多年的忠犬男,也照着人家嫁了一款类似的低配版本,郊区政府部门,五官比端正歪一点。
她倒贴嫁了,还抬高夫家。是男人的好伴侣。房子车全是她家买,男方就出个人。不仅如此,她还打算相夫教子,做家庭主妇,至于工作,她不是巫欢,她乐于传授人生经验,她每次都要把每个人都嗔斥一番。
入世不出,观点经济实用。她自己保持一身毛病,当然只在女人堆里施展这些毛病,在男人面前她也这些毛病,但关起门来对一个男人她就没毛病了,任劳任怨。
骂男人都混蛋的是她,也不知道她骂给谁听,大约骂给某个男人听,应该也骂过了,但还是愤慨。说男人才好的也是她,也不知道她夸给谁听,大约夸给某个男人听,应该也夸过了,但还是泛滥。
撺掇分手离婚闹架找事的都是她,真听了她分手离婚闹架找事后,隔岸观火幸灾乐祸当面点评的也是她。她的实在表现在,她也不告诉你她怎么私底下侍奉男人的,但你侍奉不好男人搞丢了一定要指出你活该的地方。
婷子的脑子和未启蒙的60后女性很接近,自然也符合所有0后男人的标准。代表男人监督女人。
5
情人眼里出的从来都不是西施,情人眼里出东施。西施的美,是用来牺牲的,男人拿去牺牲,女人拿去唏嘘,旁人拿去编故事唠八卦。
东施才被拿来爱。人人皆喜先抑后扬的人生,先扬的人生要花一生来守,索罗深知守是什么滋味,她不敢扬,扬怕抑。
先平后抑的人生,无处讨个说法,西瓜之前也未算扬,只算平,后来抑,何时扬不清楚,什么算扬,大约她标准也与常人不同。
先抑后扬的人生被当做人生赢家,巫欢,贝拉,婷子。情场上坎坷过后,迎来红毯,女人这一生便扬眉吐气了。贝拉最逗,整日愁苦第六感深觉只会生个女孩,自己本身就是女孩,生活在市区郊区,但观念却直抵山沟里。也算常喝星巴克健身房学游泳的女性,脑子不跟着流行走。
也许流行的确实还是重男轻女的观点。巫欢样貌上算先抑后扬,工作三年以前的照片全部想销毁,如今脱胎换皮,钱就是好东西,不,嫁给钱才是明智之选,美丽耗费精力时间,只有钱能保女人一生美丽的同时还有心情讨好男人。
婷子的先抑后扬,都是她自己作的,她之前要男人忠犬,便选了忠犬,后来就变换,又选了一款,在人堆里充当意见领袖,自己其实随时都在眼馋他人的生活,全部得不来,就偷捡些边角余料,凑一凑也是完整的一生。
先扬后扬的人生,也有,但极少,因为对比起过去的厚重褒奖,对比起前人的风光成就,扬不出高远,扬得出小众,也构成不了现象。英雄需要时代,人人都需要时代成就。
先抑后抑的人生,最好人间未有,但似乎心知肚明,不可能未有。只是看不见,便当作未有。看见了也有诸多句子可拿来解释,对着沿街乞讨的可以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遇到丧良的事件才会愤慨“人性阴暗”,最不济还有一句话宽慰“他人的人生与自己何干”。
先平后平,都算福报。也并非易事,我既与三教九流接触,做到他人挑不出我毛病,亦要适当时候显示功用,做到他人为我印象加分。不与他人为敌,皆与他人惠以美好,同时还要最大化自己的享受时间,背后的功夫说容易也容易,毕竟我是摩羯,说不易也不易,毕竟他人未做到过。
“与人斗,其乐无穷”。将人性较量当做乐趣,做到足够才能得平。男友劈腿,苗头发现得比他要早,撤退也比他早。半年断联,半年考验,以后不知道,谁能知道以后。及时行乐。
男人擅长将自己有的先收着,慢慢一点点挤给你让你觉得珍贵。星座分男女,二十四个星座,重新按性别划分,摩羯女偏男性特质,只能匹配女性特质星座男。
其中门道,下回再说。
篇3:学生的减负出路在何出杂文随笔
学生的减负出路在何出杂文随笔
中小学减负一直以来是一个重要话题,它不仅是中国孩子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加拿大、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孩子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国家一直重视解决中小学负担问题。教育部也几次出台政策,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还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因此,各地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来实施减负。比如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推迟上学,早放学,不上晚自习,不给学生留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睡眠与活动。我区实施减负政策以来,学生们真的减负了吗?以我所在地区的一所中学为例,学生推迟上学,早放学,不上晚自习。他们真的都在家里好好睡眠或做积极的户外运动吗?
学生甲说:“原来七点到校,现在改为八点到校,一个小时的时间,因为父母上班早,不放心我自己在家,没办法又给我找了一个托管班。”
学生乙说:“早晨、晚上的时间,家长怕我进网吧玩儿游戏,或者没人监管出去打架,就给我找了一对一的家教。”
家长甲说:“我们上班很紧,平时孩子上学早,还能同步。现在孩子上学晚了,回来早了,有些不放心,非常担心孩子这段时间的安全问题。”
家长乙说:“孩子缩短了在校时间,空闲时间也未利用好,没办法又找了补习班和兴趣班,也算替家长看管孩子了”。
家长丙说:“高考不变,学习不可懈怠,缩短在校时间,其实我们家长很担心孩子的成绩以及在社会的竞争力,我还是希望孩子早到校,多学习,毕竟孩子需要刻苦和努力,来培养人格和性格”。
老师说:“孩子缩短了在校时间,课堂状态没有明显好转,状态不佳,效率不高,拖沓懒散。”
……
对于留不留作业,各方面也是莫衷一是,有的家长认为留作业是检查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的一种好方法,并确信他是否学会了。还有的家长说,留作业是教孩子更好地合理的设计时间。既巩固了孩子在校所学,又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学校也认同让孩子回家做作业,以便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做什么。但有些家长不同意留作业,说作业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生活太忙碌,他们需要时间与家庭成员相处与互动。
对于留不留作业在国外也一直是在讨论的话题,美国和加拿大,就在讨论“给孩子留作业是好还是坏”,早在,美国的一项调查说,作业越多,学生得分越高,但这种方法只适合七年级以上的学生,不适用于小学生。但最终留不留作业人仍未定论。
究竟留不留作业,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不可一刀切。适当留,这个“适当”如何把握,这就要看每个孩子的具体接受能力与精力。比如说作业不超过一小时,可是不同的孩子,一小时的作业内容却完全不一样。所以,学校、家长应该把握好这个度,操作很难,但还需努力。
面对减负,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学生没有真正的减负,给家长增了负。缩短在校时间,家长增加了看护管理时间,条件允许的,自己管理。条件不允许的,送入各种辅导机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有的干脆放任自流,让本该好好睡眠和学习的时间在网吧中度过,或在做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事情中度过。
因此,一些家长不堪现状。纷纷组织家委会,找学校协商,要求送孩子早到校,上晚自习。可是,学校领导也是一脸的无奈,学校只是一个育人的地方,政策是要执行的。事实上,国家的教育政策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相当好,我们的孩子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导致了孩子视力差,体质弱,能力差,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可是,出现这种现状,解决与不解决都会受到家长的异议。让我们静下来冷静思考一下,我们已经走进了减负的怪圈儿。原因是,让学校给学生减负,最终导致家长变本加厉的给孩子加负。学生的负担究竟是谁造成的?我们是否反思过,单方面给学校、教师施压,似乎是不能对症下药。就像张三生病,给李四吃药,效果如何,自然明了。
之所以出现减负,家长不同意,减负推行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家长角度
1、家长曾受过不读书的苦,现在家里孩子少,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下全部赌,各种琴棋书画学习班,奥数班,不管家庭条件好与不好,她们都愿意在假日里,把孩子送到这些补习班和培训班里。所以,孩子在假日里像走马灯般出了这个班,进了那个班。假日比上学还累,还忙。所以导致学生在校时,精力不足,学习效率低,自然形成课业负担重,导致厌学不学。
2、家长急功近利,把孩子的目标就定在考大学,考名牌大学上。他们中有些人不会考虑孩子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品德,做人的培养。只是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书呆子型的“学习机器”。只会学习,其他能力一点没有,我们曾听过这样的事情,大学生不会剥鸡蛋,不会洗衣服,博士生因为飞机晚点,怒打工作人员等一系列不该发生的事情。当我们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去培养他们除了学习以外的其他能力,比如与人相处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出现上述的奇葩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里我想插入一点题外话,曾经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则消息,有的.家长怕高考影响孩子答题,竟然把池塘里的青蛙全部毒死。我就很不理解,我们的孩子都能高考,为何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没必要毒死青蛙吧!当我们的孩子问起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如何给孩子做保护环境这样的话题教育。难怪,我们会看见一些游客,在公园儿里把孔雀拔毛。因为他们在教育中只会知道为了应诚的学习教育,他们没有意识到除了学习之外,还有社会教育,品德教育,环保教育等很多很多的教育。他们最终走向社会,社会的复杂,需要他们去适应。我们为何不在他们成长中,让他们逐渐的一点点适应呢?
二、社会教育体制角度
高考一直是我们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考对于中国家庭和孩子来说,也是最公平的,最快捷的选拔方式。一考定终身,已深入人心,每年的高考,看到家长、学生以及社会的各方面对高考的高度重视,不能看出它的国考的意义,几家欢喜几家愁,国人太重视了。目前还没有哪种考试能代替高考。所以,高考不变,想让学校、家长减负,确实很难。但是,我们的高考又不能取消,因为它毕竟还是中国每一个孩子最平等,最公平的一种选拔方式。减负,真可谓“欲罢还休”。
三、学校角度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机构,是机构可能就存在考核与评比。这无疑催生了学校“重视升学率”,因为升学率,毕竟是社会、主管部门及家长考量学校的重要手段。谁愿意把孩子放到升学率低的学校呢,尽管这所学校办的如何特色,培养的人才能力如何强,品质多高多适应社会,以后前途多么广大。但这结局都不如高考考核来的快。上面主管部门和家长是没有耐心等待的。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一生的能力要比高考高分低能强得多,可谁愿意等?周期多长?见效多大?哪个学校领导愿意做“把肉埋碗里”的工作。我们都很浮躁,我们等不起,所以,减负在学校也难。
综上所述,减负岂能是一个文件就能解决的吗?他需要从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权衡,协调。找出最佳的契合点。这个点,我们仍需探索,教育的改革,还需我们所有的人继续努力。
篇4:出去看世界,更懂自己的心杂文随笔
出去看世界,更懂自己的心杂文随笔
大年三十凌晨五点赶飞机,从南到北,辗转三个城市,终于在年夜饭前到家。这样的人在“囧途”从未想过,但真的就发生了。
年前一周临时决定出去走走,算不上真的旅行,只是换一种心情。没有太纠结目的地,价格,时间,行程,都还对“胃口”,就一拍即合,说走就走。
这次是半自由行,一个海滨城市,一座海岛。阳光,沙滩,大海应该是标配。可是天公不作美,海风吹过的温度丝毫不逊色冷冷的冰雨,可这并没有影响到游玩的心情。
船缓缓驶出港湾,一排排的大型机械渔船映入眼帘,它们安静的“睡着了”,等待一声令下,驶入大海深处,满载而归。
我去过厦门,也到过港口,但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景。这里,承载的不仅仅是游客,更是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来自大海的丰富宝藏,被运输到大江南北。一座座的渔船岿然不动,船身的痕迹是来自大海的洗礼。
包下一艘船,唱一首歌,喝一杯酒,吃一顿自助烧烤海鲜,是这里人最常见的玩法。站在甲板上,吹着海风,看海水拍打着船舷,能闻到咸咸的海水味,淡淡的鱼腥味。
当船驶入大海深处,隐约可见驻扎军舰的缩影,无边无际的`大海,即使大型军舰也只是沧海一粟。如此宽广的胸怀,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了。
乘船归来,沿着浅浅的海岸线漫步,银色的海滩,即使没有太阳的余晖,依旧不失风采。拾螺捡贝,追逐海浪,放飞自我,不需要有太浮夸的“演技”,只是安静的在沙滩下写下心愿,听听海浪的声音,内心就格外安静。
海岛是在距离这座城市24海里之外,乘船需要一个半小时,船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正式这样的“与世隔绝”,我选择来到这里。
虽深处大海,却丝毫不荒凉,虽交通不便,却一点儿也不物质匮乏。来到岛上的游客,大多都是来感受慢节奏舒适惬意的生活,在这里,很少看到导游带团出行。
一觉睡到自然醒,吃个早中饭,寻觅一处海滩,踩着浪花,任凭海水拍打着小脚丫。这个时节,海水些许冰凉,一个不小心,突如其来的浪花会让你像情窦初开的少女“怦然心动”。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等岛之后,天气就放晴了。从海滩回来,冲洗小脚丫上的沙子,慵懒的喝个下午茶,躺着眯会。等听到熙熙攘攘的嘈杂声,就知道该出发去看日落了。
岛上每天四点~六点是海鲜市场生意兴隆的时间,所以,他们就是最好的闹钟。
一红日,随着海浪的起伏,波光粼粼,隆隆的渔船声,是归家的信号。三五成群的孩童,赤着小脚丫在努力寻宝,追赶着,欢笑着,随处可听见相机咔嚓的声音。
海滩上格外吵杂,却又分外安静。坐在海滩的一隅,静静的看着太阳一点一点的融入大海的怀抱,眼睛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了一分一秒。这里不需要特意的构图,就是一副美轮美奂的画卷。这里,和谐,温馨不言而喻。
美景过后,一顿海鲜大餐最适合不过,一杯酒,一顿美食,一首温情的音乐,美好的一条在橘黄灯光映照下的海滩结束!
后记:每一次的出行都是心情压抑以后的冲动,但每一次出行的归来都会更加坚定去看世界的心。
每次的出行都会怀着不一样的目的,这次我选择过另外一种生活,远离手机,一颗空杯的心,一本书,一种尝试,去看一段不一样的风景。
世界太吵杂,当看不清楚自己心的时候换一种环境,给自己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篇5:买一根芝麻糖咂出记忆的香甜杂文随笔
买一根芝麻糖咂出记忆的香甜杂文随笔
从图书馆出来 , 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半了。 我加快脚步 , 穿过马路 ,走到了对面的行人通道 。 在路边的一棵青桐树下 ,我看到一个卖芝麻糖的老人。
他坐在自带的马扎上 , 面前地上摆了两个箱子—— 一个纸箱,一个带提梁的小木箱。他旁边还停放着许多电动车和自行车 , 横七竖八的 , 一片凌乱 。路上来往的行人也是匆匆忙忙,没人过问一下他的生意。然而,老人似乎也不着急 ,他没有吆喝 , 纸箱上摆的芝麻糖 和小木箱上那个显眼的小圆靶心 就是他的`招牌,如果有人想买,看到这些自然就过来了。
我也是匆匆打老人身边走过的 ,看到他和他那些家伙时,我已经走过去三四米 。 然后我停下了 , 又折回去,老人那个小木箱吸引了我,它让我想到了小时候买芝麻糖的情景。
“大爷,这芝麻糖怎么卖啊?”我语气中充满喜悦。
大爷指了指纸箱上的芝麻糖 , 一板一眼地看着我说:“一块钱一根儿。”
我掏出手机 , 想把他拍下来 ,大爷以为我要用微信支付,他急忙阻止:“这可不能用微信买啊。”虽然不能微信支付 , 这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居然知道微信支付一说 , 也算是与时俱进的见证了。
我说我只是想拍一拍他的这个小木箱 , 大爷说:“哦,那你拍吧。”他则把头转过去了。
我拍了个远景,拍了个特写,然后问大爷:“那这个怎么玩儿呢?”我指着他的小木箱。
“这个两块钱打一次。”
“那我就玩一次吧,”说着我就去掏钱,一边又跟大爷说 ,“ 我小时候经常这么买芝麻糖吃,可是后来再也 没见过这样带箭和靶的小箱子了。”
大爷也许是不爱多说话吧 , 他没过多反应 ,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将一支 “短箭” 装在发射器上,只等我去“射击”。
我先把两块钱递给大爷 , 继而蹲下身子, 左手靠近“发射器”。那一边 ,大爷“嗖”地一声转动起圆形靶心来 , 看着飞速旋转的木靶 ,我轻轻扣动扳机,只听“啪”的一声,利箭中靶。这时,靶子依然在转,大爷右手轻轻一捏,靶子就纹丝不动了 。 他微微弯一下身体 ,眼睛朝下一看 , 又用一根手指指着箭头射中的圆点,“一个。”我重复了一次,“一根。”
大爷打开塑料袋子 , 慢慢取出一根挺有分量的芝麻糖递给我 。 我接了芝麻糖 ,跟大爷道别后 , “咔嚓” 着香甜酥脆的芝麻糖继续走我的路。
我小心翼翼地品尝着芝麻糖 , 那甜甜的滋味让 小时候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出来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个食物还不充裕的时代 , 一根芝麻糖的诱惑力还是蛮大的。
坐在教室里,听到外面一声嘹亮的 “卖芝麻糖嘞”,心就飞出去了 。 下课铃一响 ,身上有几毛钱的就一窝蜂抢芝麻糖去了 , 没钱的也跟着去过过眼瘾 。那时候买芝麻糖 , 一般都不是直接买,而是“赌”,玩骰子 ,或者就是如那位老人一样“射箭”赌运气。运气好点的,一根芝麻糖的钱,可以赚取两三根,运气差点的,能保本挣一根就不错。
那时候, 哪一个孩子不爱吃芝麻糖呢 ? 哪一个孩子没玩过这样的游戏呢 ? 每一个七零后八零后的人看到这样的玩意儿 都会产生一种记忆的亲切感的吧?
其实 ,芝麻糖已经并没有那么爱吃了 , 因为它太多,又太甜了。我们爱的,是童年 ,是记忆的美好啊!任何东西,一旦跟记忆沾了边,她就会变得珍贵起来的 。 愿我们能拥有更多有分量的东西!
★ 夜雨杂文随笔
★ 情感随笔杂文
★ 杂文随笔夜行
★ 第三者杂文随笔
★ 笨拙杂文随笔
★ 青春杂文随笔
★ 落差杂文随笔
★ 敬酒杂文随笔
★ 寻觅杂文随笔
★ 昙花杂文随笔
淘小子出好将的杂文随笔(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