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阿凡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柳永《长寿乐繁红嫩绿》全词翻译赏析,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柳永《长寿乐繁红嫩绿》全词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目录
篇1:柳永《长寿乐繁红嫩绿》全词翻译赏析
柳永《长寿乐繁红嫩绿》全词翻译赏析
《长寿乐·繁红嫩绿》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
【前言】
《长寿乐·繁红嫩绿》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词上片写太平盛世繁华都市中的春游;下片写少年时的奢侈生活,歌舞之乐,并提醒人们去尽情享受青春,不妨千金买笑、从容痛饮。整首词词以自然的春光和人生的青春交相阐发,由珍惜春天而有珍惜青春的感慨。
【注释】
⑴长寿乐:词牌名,《宋史·乐志》注“仙吕调”,《乐章集》注有“平调”和“般涉调”两体,此词为般涉调。双调一百十三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神州:指北宋京城汴京。
⑶是处:到处。柳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⑷朱门: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后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⑸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新声:新颖美妙的音乐。腾沸:形容人声喧腾。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昌龄》:“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
⑹恣:放纵。无限:没有约束,自由自在。驰骤(zhòu):驰骋,疾奔。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造父御四马,驰骤周旋,而恣欲於马。”
⑺娇马车如水:即“车水马龙”,形容车马众多,往来不绝,像流水一样。
⑻向晚:临近晚上。
⑼通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⑽忍:怎忍。韶光:美好的春光。
⑾红妆:指美女。周密《齐东野语》:“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
⑿楚腰越艳:泛指美女。楚腰,即细腰,此处借指细腰女子。韩非子《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人。”越艳,古代美女西施出自越国,故以“越艳”泛指美貌女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⒀何啻(chì):何止。
⒁歌响行云止:即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⒂飞乌:太阳。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飞乌。
【翻译】
花盛开叶嫩绿,一派春天景色,将京城妆点得无限明媚。到处处危楼台榭、朱门院落,乐器吹奏着新颖美妙的音乐,非常热闹。道路上车马众多,来往不绝,任凭游人无限疾驰,竞相寻游美景名胜。归来的时候临近晚上,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如云的美女步履而带起轻微的芳香之尘。
太平盛世,正当少年青春,不忍把美好的春光轻易抛弃,何况还有楚腰越艳一样美女相伴,她们一笑何止只值千金啊!面对酒宴上那如同雪花飘飞的舞袖,响遏行云的歌声,我愿用长绳系住太阳,好能从容痛饮,谁能怕醉啊。
【赏析】
《长寿乐·繁红嫩绿》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因为柳永词多是写实,词中有“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句,“神州”即指北宋京城汴京,故此词写的是汴京的太平景象,也就是说当时柳永在汴京。而柳永出仕后在汴京为官时间很短,所作词也大多是官场所见,故此词应该是柳永早年在汴京时创作的。并且词中还有“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句,更加说明了此词作于柳永青少年时期。
清明踏青,是北宋时期一个非常热闹的民俗。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愁,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也猎取这一盛况,创作出不朽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柳永通过对这一民俗的描绘,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享乐意识。
词的上片写太平盛世繁华都市中的春游。词一开篇即写景,“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这时候写的是自然景观,并且指明了这些景物是在“神州”,也就是汴京。接下来,“是处楼台”三句写都市人文景观,以“是以”二字开始,写出了都市繁华的广泛程度;后又以“腾沸”二字结束,写出了都市繁华的热闹程度。接下来是游春盛况的叙写。“游人”之“恣”,“驰骤”之“无限”,从行动上写出了游春人的心情舒朗,无拘无束;“娇马车如水”的比喻,借用了李煜的“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多少恨》),概写游春盛况,“寻芳选胜”则具体写游人的行踪,冠以“竞”字写出了游春人争先恐后的恣游心态。“归来向晚”对照开头“艳阳景”,表明游春活动从清晨的.艳阳初升延续到黄昏日暮。结句“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可以说是游春活动的尾声了,以一“起”字领起,不仅极具画面感,且情韵无尽。
这首词的上片在一定程度上记述了北宋前期太平盛世都市繁荣,有一定的认识意义。而且“繁红”、“嫩绿”、“艳阳”、“朱门”、“新声”、“通衢”、“香尘”等一连串带有修饰性的词的运用,以及“明媚”、“腾沸”、“如水”、“近远”、“细细”等一连串工笔描写,都极为生动地显示了汴京春日的繁盛。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上片都可以说是整首词的精华所在。
词的上片已写尽汴京太平景象,下片则进一步写歌舞之乐。“太平世”,直言自己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太平盛世。“少年时”二句说自己还处于少年时期,不忍心把美好的时光轻易抛弃。“况有红妆”二句说自己有美女相伴,连用“红妆”、“楚腰”、“越艳”三个词来形容相伴歌女的美貌,之后,词人又引用了一个典故,出自王仁裕《开宝天元遗事》,书中说宫廷乐工许合子“善歌,最受明皇宠爱。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帝尝谓左右曰:‘此女歌直千金。’”词人还用了“何啻”二字,说她们“一笑”何值“千金”,不仅突出了相伴美女的美貌,也从侧面反映了词人当时的奢侈生活。接下来,“向尊前”二句写歌舞之盛,此处多用典故。先写舞,“舞袖飘雪”,典故出自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后写歌,“歌响行云止”,引用《列子·汤问》秦青歌声“响遏行云”的典故。有美女相伴,又有歌舞欣赏,故而词人说“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希望用绳子把太阳系住,以便“从容痛饮”。这种挽留时光的方式独特、浪漫,表现了词人对少年韶光易逝的惶恐和无奈。
词中以自然的春光和人生的青春交相阐发,由珍惜春天而有珍惜青春的感慨。在词人看来,明媚的春天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欢乐,也同样提醒人们去尽情享受青春,不妨千金买笑、从容痛饮。“少年时”二句,体现出词人对人生短暂、青春更短的忧惧之心,所谓及时行乐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抵御而已。
篇2:柳永《抛球乐》全词翻译赏析
柳永《抛球乐》全词翻译赏析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清明节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节日盛况;下片写词人清明游春时的整个行动与心路的历程。整首词将自然之美、节日之盛、游人之欢、宴饮之畅,纷繁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如花团锦簇,炫人眼目。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
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
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
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秋千架。
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
占断五陵游,奏脆管、繁弦声和雅。
向名园深处,争泥画轮,竞羁宝马。
取次罗列杯盘,就芳树、绿阴红影下。
舞婆娑,歌宛转,仿佛莺娇燕姹。
寸珠片玉,争似此、浓欢无价。
任他美酒,十千一斗,饮竭仍解金貂贳。
恣幕天席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
须信艳阳天,看未足、已觉莺花谢。
对绿蚁翠蛾,怎忍轻舍。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注释
(1)抛球乐:唐教坊曲名。
(2)天气浓淡:天气忽晴忽阴。
(3)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我国有清明扫墓踏青的习俗。
(4)风絮巷陌:满街满路都飘着柳絮。巷陌,街巷的通称。葛洪 《神仙传·蓟子训》:“尸作五香之芳气,达于巷陌。”
(5)烟草:烟笼芳草。
(6)“艳杏”句:杏花艳丽,好像美人化妆后的脸。匀开,均匀地抹开。
(7)“弱柳”句:柳枝轻柔低垂,如春困美人的细腰。宫腰,指楚宫腰。《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人。”后以宫腰喻细腰。亚(yā),通“压”,低垂的样子。
(8)是处:到处。丽质:指浓妆艳抹的女子。盈盈:仪态美好。《古诗·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牖。”
(9)巧笑:美丽动人的笑,一般指女子之美。《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0)秋千: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我国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
(11)彩球罗绶:彩球上系着绫罗丝带。罗绶,从彩球中引出的丝带,抛掷时可以握持。
(12)金鸡芥羽:指斗鸡游戏。芥羽,一说,斗鸡者将芥末播在鸡羽上,以促其站斗;另一说,为鸡翅上穿上甲
(13)五陵:指华贵公子。五陵原为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县的合称,均在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为西汉五位皇帝的陵墓所在地。汉元帝以前,每立陵墓,辄迁徙四方富豪及外戚居住,令其供奉陵园,称为陵县。故后世称豪族子弟为“五陵少年”。
(14)脆管:笛的别称。张宇《上巳日游平湖》:“脆管当筵清似语,扁舟争岸疾如梭。”繁弦:繁杂的弦乐声。蔡邕 《琴赋》:“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和雅:谓乐曲的声调和谐雅正。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洞穴条风,生和雅之曲;圆珠积水,流清妙之音。”
(15)抳(nǐ):停止。画轮:《晋书·舆服志》:“画轮车,驾牛以彩漆画轮毂,故名曰画轮车。”
(16)羁(jī):束缚,此指拴马。
(17)取次:随便。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18)姹(chà):美丽。
(19)争似:怎似。
(20)十千一斗:极言酒价昂贵。千,指千钱,古代钱中有孔,用绳索贯成串,一千钱为一贯。
(21)金貂赊:用金貂赊酒。金貂,帽子。《晋书·阮孚传》:“(孚)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22)恣(zì):放纵。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形容放纵形骸,一醉方休。刘伶《酒德颂》:“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23)陶陶:和乐的样子。刘伶《酒德颂》:“奋髯踑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24)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25)莺花:泛指可以观赏的春景。
(26)绿蚁翠蛾:指美酒和美女。绿蚁,新酿的酒还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即绿酒),细如蚁(即酒的泡沫),称为“绿蚁”。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翠娥,泛指美女。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翠娥婵娟初月晖,美人更唱舞罗衣。”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参考译文
天亮时天气忽晴忽阴,细雨轻轻地下着。清明的时候,满大街都飘舞着柳絮,池塘边烟雾笼罩着芳草,这些景物都可以用来作画。艳丽的杏花,好像美人化妆后的脸,柳枝轻柔低垂,如春困美人的细腰。到处都是仪态美好的女子,美丽动人的嬉笑,争着向秋千架旁聚集。男子有的手握彩球,有的在进行斗鸡游戏。少年策马疾驰,去往郊外踏青。百姓们占尽了富贵少年游玩的地方,人们吹奏脆笛等乐器,到处都有和雅而又繁杂的弦声。
我向着园林的深处,争着停放画轮车,拴住宝马。随意地放置杯盘于树下,在树荫下,舞姿优美,歌声嘹亮,就好像黄莺、春燕一样。寸大的宝珠,片阔之玉,虽然是宝物,但再贵也比不过今天的欢乐,因为它是无价的。任凭他美酒一斗值千钱,喝完了就用头上的帽子去换酒。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尽情的喝酒,就好像在唐虞时代一样。艳阳天在还没看足的时候,已发觉莺飞花谢。对着美酒和美女,怎么忍心轻易舍弃。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因词中写的是汴京清明的盛况,而柳永出仕后在汴京为官时间很短,所作词也大多是官场所见,故此词应该是柳永早年在汴京求取功名时创作的。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赏析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清明节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节日盛况;下片写词人清明游春时的整个行动与心路的历程。整首词将自然之美、节日之盛、游人之欢、宴饮之畅,纷繁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如花团锦簇,炫人眼目。
《抛球乐》一调,虽非三叠,但上下两片一百八十七字,在词中也算得长篇巨制了,柳永此词,写春日清明,把自然之美、节日之盛、游人之欢、宴饮之畅,纷繁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如花团锦簇,炫人眼目。
据《枫窗小牍》、《汴京遗迹考》、《宋东京考》、《东都志略》等书所录,汴京周围有名可举的园林有八十余处,游赏园林成为汴京一时的风尚。这首词描绘了都城人民探春游园的活动,这不仅反映了当时游赏园林的盛大场面,而且也表现了市民阶层太平时及时行乐的社会心态,这比一般性的史志记载更为生动地反映了北宋承平时期的时代风貌,既是一首词中赋体佳作,又可看做是一则珍贵的史料。
词的上片可分六段前三段写清明节美丽的自然景色,后三段写清明节节日盛况。
“晓来天气浓淡”二句为第一段,写自然气候,天气忽晴忽阴,不时会有细雨落下,写的疏疏淡淡。“近清明”四句为第二段,写自然景物,巷陌里风吹柳絮,池塘边烟笼芳草,写的极其飘逸而秀雅。词人结以“尽堪图画”四字,画乃水墨画。词人仅用十六字便描画出一幅清明烟雨图,笔力清劲而简洁。“艳杏暖”二句为第三段,承接上段,继续写自然景物,写艳丽的杏花和悬垂的杨柳,并且用了“犯而不犯”的笔法,重复中显出了不重复。这些景物颜色浓艳,又与之前的风絮、烟草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语言上用了对偶,手法上用了拟人手法。但景物选择上有些小气与作态,失掉了自然本色。
上片的后三段以铺写的方式写了民间节日盛况。“是处丽质盈盈”三句为第四段,写少女们荡秋千。以“盈盈”状其仪态,以“嘻嘻”状其笑貌,以“争簇”状其争先恐后的热烈情态。第五段写男子戏彩球。斗鸡、驰马的游乐,“彩球”配以“罗绶”,“金鸡”饰以“芥羽”,“芳郊绿野”是驰骋的`园地,也写得华丽而热烈,少女的活动以“是处”二字领起,男子的活动则以“芳郊绿野”结住,都是为突出清明游嬉的场面,处处展现着节日的民风民俗。第六段是为嬉游的场面配上笛声、“和雅”的“繁弦”声,而更加活泼与热烈,毫不夸张地使清明节的民间游艺超过了贵族豪门的王陵之游。
上片至此结住,词人的主体形象似在此游乐的场面中,又似游离于这场面之外。至下片词人的形象才正式登场,他把自己的形象放置于一系列的清明游乐活动中。
第一步,他“泥画轮”,“羁宝马”于“名园深处”,这里词人还用了“争”字和“竞”字,可见当时同游人数之多,也道出了词人游历时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第二步,他随意地“罗列杯盘”于“芳树”的“绿阴红影”下,开始饮酒,事与景和谐地相融为一。第三步,赏舞听歌以壮游兴,舞如“莺娇”,歌如“燕姹,使人尽欢尽兴。于是引发出第四步,词人内心的价值较量,寸大之珠、片阔之玉是宝物,再贵也有价,比不上今天的“浓欢”“无价”。至此,词人已有些飘飘然而忘形再进一步,词人大呼,任凭它美酒一斗值万金,饮尽了尽可解下高贵的帽子去换酒,其疏狂已接近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的境地了。至此,词人的热度已升至顶点,狂傲已发到极致,下一步则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尽醉”于似唐虞时代的太平盛世。只是,词人热烈的情绪此时已成强弩之末,接下来就要走下坡路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艳阳之天在尚未看足之时,已觉察到莺飞花谢、好景有尽。最后,只有勉强振作,以不忍轻舍眼前的美酒来告慰自己,也告慰他人。整个下片,可说是步步推进地写尽了词人清明游春时的整个行动与心路的历程。
柳永生就一副要尽享人生欢乐的心性,身处欢乐之中,他要尽情尽兴地享受,他还要用词记录下这生活的欢乐。《抛球乐》就是他记述人生欢乐的一首作品。但柳永的一生是不幸的,他不可能时时处在《抛球乐》这样的世界中,因而他更多的作品是在回忆旧日的欢乐或是欢乐与无奈的交织。
篇3:柳永《少年游》全词翻译赏析
柳永《少年游》全词翻译赏析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注释
①少年游:词牌名。《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钟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各家句读亦多出入,兹以柳词为定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苏轼、周邦彦、姜夔三家同为别格,五十一字,前后片各两平韵。
②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③风物:风俗。
④楚宫腰:以楚腰喻柳。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⑤蘅皋(héng gāo):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蘅即杜蘅。
⑥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送别之曲。
⑦兰桡(ráo):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参考译文
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
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一首送别《阳关》曲,曲尽人肠断,独自倚靠着船栏杆久久行。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创作背景
柳永作为”西征客“来到汉唐旧都长安,又在灞桥这一个传统的离别之地与友人分袂,他徘徊在桥上,自然神思徜徉,离忧顿生,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赏析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阕写离开长安时所见;下阕以抒情为主,写离别长安时置身舟中的感受。全词通过描写富有寓意和韵味的景物来表达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使人触景生情,见微知著。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在长安东灞桥这一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全词通过描写富有寓意和韵味的景物来表达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使人触景生情,见微知著。
开篇总揽灞桥全景“参差烟树灞陵桥”一句,直接点明所咏对象,暮色苍茫中,杨柳如烟;柳色明暗处,霸桥横卧。灞桥是别离的'象征,眼前凄迷的灞桥暮景,更易牵动羁泊异乡的情怀。灞桥不仅目睹人世间的离鸾别鹤之苦,而且也是人世沧桑、升沉变替的见证。“风物尽前朝”一句,紧承首句又拓展词意,使现实的旅思羁愁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把空间的迷茫感与时间的悠远感融为一体,貌似冷静的描述中,透露出作者沉思的神情与沉郁的情怀。“哀杨古柳”三句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作者想象年去岁来,多少离人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此词写衰杨古柳,憔悴衰败,已不胜攀折。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
自“夕阳闲淡秋光老”一句始,词境愈加凄清又无限延伸。面对灞桥,已令人顿生离思,偏又时当秋日黄昏,日色晚,秋光老,夕阳残照,给本已萧瑟的秋色又抹上一层惨淡的色彩,也给作者本已凄楚的心灵再笼罩一层黯淡的阴影。想到光阴易逝,游子飘零,离思愁绪绵延不尽,终于溢满蘅皋了。“离思满蘅皋”,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离愁之多,无所不在。
“一曲《阳关》”两句,转而从听觉角度写离愁。作者目瞻神驰,正离思索怀,身边忽又响起《阳关》曲,将作者思绪带回别前的离席。眼前又进行一场深情的饯别,而行者正是自己。客中再尝别离之苦,旧恨加上新愁,已极可悲,而此次分袂,偏偏又传统的离别之地,情形加倍难堪,耳闻《阳关》促别,自然使人肝肠寸断了。至此,目之所遇,耳之所闻,无不关合离情纷至沓来。词末以“独自凭兰桡”陡然收煞。“独自”二字,下得沉重,依依难舍的别衷、孤身飘零的苦况,尽含其中。
这首词运用了回环断续的艺术手法,借助灞桥、古柳、夕阳、阳关等寓意深远的意象,不加丝毫议论,只通过凭吊前朝风物,就抒发无限的感慨。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赏析二
这是柳永漫游长安时所作的一首怀古伤今之词。上片写词人乘舟离别长安时之所见。“参差”二句,点明所咏对象,以引起伤别之情。回首遥望长安、灞桥一带,参差的柳树笼罩在迷的烟雾里。风光和景物还和汉、唐时代一样。词人触景生情,思接百代。“衰杨”三句,进一步写灞桥风物的沧桑之变,既“古”且“衰”的杨柳,几经攀折,那婀娜多姿的细腰早已憔悴不堪了。时值霜秋,没有暖意融融的春风,杨柳已经不堪忍受,况复“几经攀折”,唯有憔悴而已矣!拟人化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增强了表达效果。上片通过描绘眼中景、心中事、事中情的顿挫,写出了词人伤别中的怀古,及怀古心中的伤今。
下片写离长安时置身舟中的感触。“夕阳”句,点明离别之时正值暮秋的傍晚,一抹淡淡的夕阳,映照着古城烟柳。连用三个形容词“闲”、“淡”、“老”,集中描写“夕阳”的凋残,“秋光”更是“老”而不振,清冷孤寂的环境,令人颓丧、怅恼的景物与词人自己愁怨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使他愈增离恨。“离思”句,极写离思之多、之密,如长满杜蘅的郊野。然后以“阳关曲”和“断肠声”相呼应,烘托出清越苍凉的气氛。结句“独自凭兰桡”,以词人独自倚在画船船舷上的画面为全篇画上句号,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
本词紧扣富有深意的景物,以繁华兴起,又陡转萧瑟,有咏古之思和历史变迁之叹,但未触及历史事实,不加议论,只是通过描写富有韵味的景物和抒发离情别绪来突出感情的波澜起伏,虚实互应,情景相生,笔力遒劲,境界高远
篇4:柳永《倾杯乐》全词赏析
柳永《倾杯乐》全词赏析
倾杯乐·皓月初圆
北宋 柳永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渐消尽、醺醺残酒。
危阁回、凉生襟袖。
追旧事、一饷凭阑久。
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
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
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
可惜恁、好景良宵,不曾略展双眉暂开口。
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注释】
⑴倾杯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乐府杂录》云:“《倾杯乐》,宣宗喜吹芦管,自制此曲。”见《宋史·乐志》者二十七宫调,柳永《乐章集》注“宫调七”。一名《古倾杯》,亦名《倾杯》。
⑵皓月:银白色的月亮。初圆:刚刚由缺变圆。
⑶醺醺:酒醉的样子。渐消尽,醺醺残酒:晚饭时所喝的酒到了此时酒劲儿已经渐渐地消退了。
⑷危阁迥:登上高阁远望。迥:远。此处指看得远。
⑸凉生襟袖:凉风由衣襟袖管处钻进身体,使人感到凉意。从此句看来,作者所写当是八月中秋之夜,秋夜之凉袭体生寒。
⑹追旧事:追忆以前的事。
⑺一晌:一顿饭的时间,指在很短时间内所发生的事。凭栏久:手扶栏杆想得很久。
⑻媚容艳态:妩媚的容貌和娇艳的体态。
⑼抵死孤欢偶:偏偏是孤独一人。抵死:到死,坚决之意。孤欢偶:缺少伴侣。
⑽朝思暮想:无时不在思念。恁:这样。自家空恁添清瘦:自己白白地这样消瘦下去。
⑾算到头:从头往后细细地回想。伸剖:剖析。谁与伸剖:谁能给我剖析。
⑿向道:临道。向:往昔,指游人与此妓别离之时。
⒀为伊牵系:因为牵挂着你。度岁经年:以一年的时间为期。
⒁觑(qù):看,偷看,窥探。偷眼觑:偷着看。觑花柳:看妓n。花柳:指妓n。
⒂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愁眉不展,无心说话。自分别之后因悲苦思念眉头总是皱着的,从来没有稍微舒展一下双眉。暂开口:第一次开口。
⒃深怜痛惜:深切地相怜相惜。
【名句】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这几句大意是:一轮初圆的皓月当空高悬,傍晚时分的烟云已经散去,眼前是一片晴朗得如同白昼一般的夜色。
暮云散去之后,皓月显得分外圆分外亮,夜色明澈得简直像是晴朗的白天,景物宜人。况且,“夜色如晴昼”,夜游也无须秉烛!如此“好景良宵”,自然勾起了作者与情人欢会的件件往事。可用来描写晴朗的夜色。
【参考译文】
银白色的月亮刚刚变圆,暮云飘散开来,夜色明亮如晴朗的白天,渐渐消尽。残酒醺醺态。站在高楼望远方,凉风从衣襟袖管处钻进身体。追忆往事旧怨,我靠着栏杆想了很久。为什么我能以妩媚的容貌和娇艳的体态,自甘寂寞?如此朝思暮想,任凭自己就这样白白消瘦下去。
从头到尾细细思量,谁能帮助我剖析呢?分别时你说还会再回来,因为你的心牵挂着我,就以一年时间为期限,即使今后偷眼看别人,也绝不忍心觑觎花柳女子。可惜白白辜负了这良辰美景,你离开后我再也没有稍微舒展一下双眉,开口说一句话。问什么时候能与你相见,能像从前那样深深相爱。
【创作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代暂不可考。观此词内容,应该是柳永想念家乡的妻子的时候创作的,而柳永的此类作品都是写于游历江淮期间,此词应该也是作于这个时候。
【赏析】
《倾杯乐·皓月初圆》是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作。这首词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刻画了一位风尘女子对自己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上片写此妓在月圆之夜站在高楼之上远望,希望看到此游人能进入自己的视野和对此游人苦苦思念的心情;下片写此妓回想游人离去时对自己的信诺和盼望早日与游人再相聚首的心情。此词将人物心理的各个层面都淋漓精致地展现出来,可谓缠绵悱恻,凄楚动人。
柳永词多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尤其以描写青楼烟花女子见长,在描述这个群体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情感上,柳永可谓无人能及。此词是一首描写青楼妓n情感的代表作。
这首词通过对女主人公的月下内心独白的细致刻画,有层次的展现了一位风尘女子对自己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细腻逼真,旖旎近情。
词的上片写女主人公月夜的相思。“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词以描写月色开篇,明月初生,暮云散去,月光皎洁使夜晚如同白天一样。这样的景色描写,透着袭人的清寒气,虽寥寥数语,却写的情景交融,为全词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抒情氛围。女主人公难以忍受离别的痛苦,借酒浇愁,以致于“醺醺”而醉。时间慢慢的过去了,窗外已是云散月圆,夜色如昼。月的或缺或圆,好比人生的聚合离散。天上“皓月初圆”了,女主人公却仍然是孤身一人!“残酒”渐渐“消尽”了,登上高楼,女主人公痴痴地看着远方。“危阁迥、凉生襟袖。”高处不胜寒,加之冷月当空,危楼独倚,令人身心俱冷,女主人公不禁思绪万千,难以平静。接下来,词作转笔以白描的方式写她的月下之思。“追旧事、一晌凭阑久。”概括了她对往事的追忆。“一晌”和“久”两个看似矛盾的词,正表现了她对往事长久的萦念和对感情的执著。至此,词作并没有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而是又突然一转,以女主人公自我忖度的反诘句,更进一步的'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媚容艳态”是形容自己容貌美丽,冠以“如何”二字,以反诘的语气,说明她的美貌尽可以赢得其他追求者的爱慕,她也尽可以与别人相依相伴,但她却偏偏选择了孤独,任凭自己朝思暮想,因思念之切而日渐消瘦。这就将她内心深处的情思,含蓄而曲折的揭示了出来。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感。
词的下片承接着上片的愁绪而来,继续集中笔力刻画女主人的离愁别绪,展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不过却由回忆转为了现实。换头句“算到头、谁与伸剖。”承上启下,将上下片感情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她朝思暮想,以致于自己“空恁添清瘦”,到头来能向谁诉说呢?接下来,词作扣住“伸剖”二字,通过女主人公的三段内心独白,抒写她的无限深情。
在分别的漫长岁月中,她在忍受着相思的煎熬!竟然连窗外的春色都不敢偷看一眼,因为娇艳的春花、嫩绿的杨柳也会触动她的相思,这样一来,而今孤独一人苦熬岁月的日子就愈加难过了。
正是因为愁肠百结,所以辜负了眼前的良辰美景,她从未略微地舒展眉头!“可惜恁”三个字,表叹惋语气,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她的用情之深,思念之苦,正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女主人公盼望着有代为“伸剖”的人向“伊”发问,何时才能重新相聚。“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这来自她心灵深处的呼唤,带着渴望,带着期待,也带着几许迷惘和感伤。
以上三段内心独白,也正是渴望向心上人“伸剖”的话语。
这首词从几个方面细致描写了歌伎细腻的内心活动,笔法婉曲多变。词的开始使用白描的手法描写皎洁的月色,渲染了一个明净的氛围。继而用大段的篇幅反复描写与情人一别之后的相思:由久久凭栏到朝思暮想,从空添清瘦到无人诉说,从分别以来的思念到今天的不敢觑花柳,从辜负良辰美景到渴望重逢,迂回曲折而又层层深入地揭示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这正如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言:柳永的词“铺叙委婉,言近意远,森秀幽淡之趣在骨”。
柳永其间还使用了许多当时的口语,如“抵死”、“算到头”、“自家空恁”等,历来封建正统文人都对这些有所诟病。其实柳永以俚语俗语描写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正是他对词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且这首词中,体现出柳永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歌妓有着很深的了解,并怀有深切的同情的。
柳永词以铺叙感情见长,此词下片即是典型代表,虽然是简单陈述”相思“之情。却能一层层铺叙递进,将人物心理的各个层面都淋漓精致地展现出来,可谓缠绵悱恻,凄楚动人。
篇5:柳永望海潮全词翻译及赏析
柳永望海潮全词翻译及赏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的意思: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出自柳永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参考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篇6:柳永《秋夜月当初聚散》全词翻译赏析
柳永《秋夜月当初聚散》全词翻译赏析
《秋夜月·当初聚散》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前言】
《秋夜月·当初聚散》是宋代柳永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男女双方不期而遇后的情态;下片写重逢后男女双方的语言和心理。柳永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俚词,既通俗又妥贴而曲尽其意,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特点。
【注释】
⑴秋夜月:词牌名,《乐章集》注“夹钟商”。双调八十三字,上片八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聚散:离开。
⑶唤作:口语,认为的.意思。再逢:再次相遇。伊: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⑷不期而会:没有约定而遇见。《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⑸尊前:在酒樽之前。马戴《赠友人边游回》:“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⑹长叹:长长地叹气。鲍照《拟行路难》:“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⑺惹起:引起。戴复古《钓台》:“平生误识刘文叔,惹起虚名满世间。”
⑻盈盈:本谓水之清澈,此处谓泪水晶莹。张先《临江仙·自古伤心惟远别》:“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泪眼:闪着泪的眼。庾信《昭君辞应诏》:“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⑼漫向:空向。漫,徒然。
⑽万般:各种各样;多种多样。元稹《岳阳楼》:“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
⑾奈:无可奈何。自家:自己。施肩吾《望夫词》:“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心下:心里,心中。黄庭坚《品令·茶词》:“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⑿待信:谓以诚信相待。真个:口语,真的。个,语助词。
⒀恁:你。别无萦绊:没有别的感情牵绊。
⒁收心:放弃猜疑之心。
【翻译】
当时离开的时候,就以为没有机会再和你见面。近日里,却没想到我们重新欢聚在宴会上。闲暇的时候,喝着酒,你皱着眉头叹气。又想起旧时的无限忧愁。
你眼睛里闪着泪光,在我耳边说着你的万种怨恨。但是我心中也有许多的无可奈何,不可能这样永远陪你。等到我们相互坦诚,你也没有什么牵绊的时候,我就会和你永远在一起。
【赏析】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暂不可考。因为此词内容涉及歌妓而未谈论官场见闻,故此词应该是作于柳永未出仕之前。柳永曾与一位歌妓交往过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某种原因而分手。然而在之后的某次宴会上,柳永再一次遇见这位歌妓,歌妓向他述说“万般幽怨”,柳永被她真情打动,作下承诺: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词的上片写男女双方不期而遇后的情态。当初彼此欢聚而又离散的时候,便以为从此无法再同她见面,谁料近来却在一次酒席筵上与之不期而遇,大家都没有说什么,她在别人面前作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闲空里却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她这种楚楚可怜的情态,引起了我对往日恩爱之情的无限愁思。上片只是平铺直叙,章法上并无任何曲折,内在里却笔直意曲,几度顿挫。曾经欢聚,最终离散;曾经断认“无由再逢伊面”,宴席上却又重相见;她在陪别人饮酒作乐,想来当时的场面实在令人难堪;似该一叙旧情,却一个敛眉长叹,一个“旧愁无限”。这一切,汇成了一个动人的重逢场面,情意绵绵而又耐人寻味。
“盈盈泪眼”直接与上片的“敛著眉儿长叹”相连,词作自然过渡到下片,着重刻画重逢后男女双方的语言和心理。“盈盈泪眼”三句写女方含泪诉怨。联系上片的内容,两人不知何故聚而又散,散了就认为无由再见;邂逅重逢,又是沉默无语,一个皱眉叹气,一个愁情满怀。让人感到他们确是各有苦衷,有口难言。而今女方首先抛开尴尬、羞怯,不顾一切地倾诉衷肠,足见她对词人仍旧情未了,情意深长。但着一“漫”字,表明词人对她的倾诉心存疑虑。果然,“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词人猜疑她有难言之隐,故而对她的倾诉将信将疑。不过他也并不将“难见”之“事”说破。他想的是:“待信真个,恁别无牵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要是我相信了她真是那样在感情上别无牵挂,我就收起猜疑之心,和她长久相爱。可见词人的心理是多么的复杂、微妙。至此,读者方恍有所悟,原来,词中男女双方“当初聚散”的原因,也就是女子的难言之隐,是她别有萦绊。而其“万般幽怨”的解释,也正表明她作为一个歌妓的无奈:一方面,她深爱着词人;另一方面,她又身不由己地和其他男人逢场作戏。现在,她深爱着的人虽有“收心”、“共伊长远”的打算,但前提是,她必须不顾一切,割断所有的萦绊,否则,等待他们的又将是聚而复散。那么,一个歌妓是否真的能摆脱一切羁绊,他们是否能重续旧情、相爱到永远呢?一切都留给读者去想像了。这样的结尾,含蓄有致,耐人寻味,正如任中敏所言:此词“情节颇生动,在半信半疑,可圆可破之间”(《敦煌曲初探》)。
此词在叙述中包容了许多言未及之的往事以及曲折的心理活动,其余味品之弥永。
这首词结构上一线贯穿,原始要终,一笔到底;叙事简洁,凝练,含蓄;刻画人物逼真、细腻,声态毕肖;多用当时口语,通俗而能曲尽其意。这些特点使得这首词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学特征。夏敬观在《手评乐章集》中说:“柳词当分雅俚二类……俚词袭五代淫诐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其实,柳永的这类词,是他世俗化的审美情趣,以及与乐工歌妓合作的创作道路的直接产物。
篇7:杜牧《登乐游原》全词翻译赏析
杜牧《登乐游原》全词翻译赏析
《登乐游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前言】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注释】
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⑵向晚:傍晚。不适:不悦, 不快。
⑶古原:指乐游原。
⑷近:快要。
【翻译】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此诗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篇8:《钓鱼诗秋水钓红渠》全词翻译赏析
《钓鱼诗秋水钓红渠》全词翻译赏析
《钓鱼诗·秋水钓红渠》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
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
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
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
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馀。
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注释】
1: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红渠,花映渠水。素书,事见《列仙传》。古乐府:“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待素书,待鱼至也 。
2: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列子》云:“詹何以独茧为纶,引大鱼于深渊中,而纶不断。”蒲米,菇米也。
3: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碧虚,水碧而虚。
4: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余。詹子,即詹何。《战国策》:“龙阳君得幸于魏王,王与共船而钓,乃泣曰:臣钓得大鱼,而弃前所得 小鱼矣。今四海美人甚多,臣亦不异所得鱼也。”
【鉴赏】
诗的一、二句写诗人秋天去钓鱼,飘飘欲仙不说,且有钓大鲤的准备。红渠:荷花。素书:指鲤鱼。三、四句写观察水情,分析鱼情。人躲开秧菱秧儿去蒲草边下钩,是担心菱茎缠住他的钓线,又因发现蒲籽儿抖落, 他断定会诱来蛰伏的鱼儿。独茧:钓线, 据说一只蚕茧可绞制一条钓线。
五、六两句写钓竿斜出、钓线八水时的情景、从诗句的气势上看 . 诗人对钓大鱼非常自信。七、八两句是全诗的精彩之处,这里蜥蜴和蟾蜍都是鱼饵。蜥蜴俗称 “ 四脚蛇” , “春”则含生机勃勃之意。 小蟾蛛 ,小蟾蜍并非指“癫蛤蟆” ,而是指活蹦乱跳于大别山区和江淮之间田畴的'. 土蛤蟆” 。 这种蛤蟆其色如’ 蟾蛛, 但体无疙瘩,其状大如桃核, 小如蚕豆 ,是钓鱼尤其是钓黑鱼的佳饵 , 李贺的家乡河南昌谷在大别山近侧, 用这两种鱼饵应是普遍的。
第九、十两句, 气氛突变。 詹子即詹何, 龙阳为自喻。诗人对詹何羡情无限。因为这位钓鱼大师也是用独茧渔线钓获了如车大鱼, 而自己这个阳刚男儿却没钓着鱼, 怎不恨煞羞煞!李贺在这首诗中, 也解释了没有钓着鱼原因 , 即诗的最后两句: “ 为看烟浦上, 楚女泪沾裙。 ” 虽然别具一格, 但流露的情绪和诗的开头兴高采烈, 已判若两人了。 尽管此次钓绩不佳, 但他还是酷爱垂钓的, 甚至见到竹子就想到钓鱼: “ 入水文光动.......一堪裁钓锦鳞。 ”
篇9:柳宗元《红蕉晚英值穷节》全词翻译赏析
柳宗元《红蕉晚英值穷节》全词翻译赏析
《红蕉·晚英值穷节》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
【前言】
《红蕉》是中唐时期的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柳宗元。
【注释】
[1]红蕉:即美人蕉,形似芭蕉而矮小,花色红艳。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其花“春夏开,至岁寒犹芳。”
[2]晚英:秋冬之花,此指红蕉。穷节:岁未时节。
[3]绿润:指红蕉叶的鲜绿。朱光:指红蕉花的红艳。
[4]以兹:凭此用此。正阳:傅玄《述夏赋》:“四月惟夏,运臻正阳。”指农历的四月。正阳色:指红蕉至秋冬仍保持春夏时的颜色。
[5]窈窕::美好的样子。凌:乘,凌驾。清霜:寒霜。
[6]远物:边远地区的事物,此指红蕉。
[7]旅人:客居在外的人,被流放的人,此诗人自指。
[8]回晖:夕照。
[9]槭槭:拟声词,落叶声。
【翻译】
红蕉岁未犹吐芳,绿叶红花含春光。凭此春夏鲜艳色,娇柔美好斗寒霜。世人偏重边远物,流放之人独悲伤。远眺夕照山林间,落木萧萧无遗芳。
【鉴赏】
对于柳宗元的咏物诗,汪森在《韩柳诗选》中评论道:“短章咏物,简淡高古,都能于古人陈语脱化生新也”。对于《红蕉》,古人亦多陈语,关键在柳宗元如何“脱化”,怎样“生新”。
宋祁在他的《红蕉花赞》中,称颂红蕉“叶小而花鲜明可喜”,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则对红蕉的花“端各有一点鲜绿”倍加喜爱。大抵红蕉后人径直称其为“美人蕉”,都是着眼于其花的艳丽动人吧。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第一联直写其花。虽也对其外表予以描写,但却更突出其精神。“晚英”,指秋冬之花,王勃曾用来写梅花,刘禹锡曾用来写菊花。而将红蕉也称之为晚英者,柳宗元当为第一人。又因为红蕉“春夏开,至岁寒犹芳”,这样称呼,也是恰如其分的,这便是“脱化”。
“穷节”是指岁未时节,此时万花纷谢,百草调零。一个“值”字,便显出红蕉精神。然而,这还不是它的全部。“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第二联才抓住了红蕉本色。红蕉不同于菊之清冷,更不同梅之寒瘦,它以春夏盛开的百花仙子之一的.面貌,以娇小美好的风姿,迎寒斗霜,一个“凌”字,将其无畏的精神,勇敢的品格,和超然洒脱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至此,诗人在读者面前,塑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艺术形象,这便是柳宗元的创造,便也是他的“生新”。
咏物诗的理解,最关键的是在准确理解诗人所咏之物以后,更能深入把握诗人赋予所咏之物的精神。即在所咏之物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近藤元粹在《柳柳州诗集》中,给《红蕉》一诗下了四个字的评语,“寓感甚切”。第三联云:“远物世所重, 旅人心独伤”。许多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下句,但诗人将话说得明白,看不出何处有“寓感”。
“远物”承上,是指红蕉,但叫“远物”是因为红蕉属热带观赏植物,永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故永州可见。柳宗元站在长安和中原的角度,所以将红蕉视为“远物”。因为是“远物”,便成了稀罕物,所以才会“世所重”。这个“世”是指包括诗人在内的“世之人”。当然,从前两联来看,如此看重红蕉的只能是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了。
因为说远物,自然便想到了永州,因为想到永州,便会勾起诗人的无限悲伤。因为说到远物被人看重,自然便会想到被流放到永州来的自己,早已被统治者遗忘。诗人原本抱有随时间推移,会被重新起用的期望的,然而看来,希望渺茫。面对红蕉,感叹身世,不禁“心独伤”。同是处于永州,“远物”和“ 人”所受待遇是如此天地之别,这便是诗人伤心的原因。
“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诗人将目光转向夕照下的山林,一片落叶声中,看不到一朵鲜花。这本是秋冬之景,在题为《红蕉》的诗中,将远处的这一片萧条景象和眼前“窈窕凌清霜”的红蕉,叠放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果说群芳已经消失,那么最后,就该轮到红蕉了。如果“世所重”的红蕉,性命也终难保,那么,无人关照的“ 旅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原来,《红蕉》一诗寓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深深的忧虑,而且是一种被注定为悲剧的预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寓感甚切”四字,是十分确切的。
★ 柳永词教案
★ 柳永的词
★ 柳永词集
柳永《长寿乐繁红嫩绿》全词翻译赏析(共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