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Rylyn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网易CEO丁磊的童年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网易CEO丁磊的童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网易CEO丁磊的童年故事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网易CEO丁磊的童年故事
旧历的大年廿九,在网易股价的一路飙升中,春风得意的丁磊驾着大切诺基风尘仆仆赶回老家奉化,参加奉化中学89届(2)班同学会。
按约定,这个聚会的时间是晚上8点, 到10点多时,丁磊才出现在老同学面前。班主任江老师向这个中国大陆首富要300块钱的活动费。丁首富搜遍全身竟然也找不出300元现金,他说他身上只带信用卡。这笔钱到第二天才交。
这算是这个首富荣归故里时发生的唯一一个够得上故事的素材。别的,怎么看都显得平淡。
奉化和首富
首富的光环太耀眼了。,秋风送爽的10月,胡润和《福布斯》不约而同地把“大陆首富”的帽子扣在了奉化人丁磊的头上。从此,这个30出头的后生与“奉帮裁缝”、溪口胜景一起,成了奉化的又一张名片。
从宁波火车站出发,沿鄞奉公路驱车半个多小时,就进入奉化市区。远处的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宛转绵延,将小城奉化呵护在环抱中,勾勒出奉化“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
惠政西路是奉化市内一条比较繁华的商业街。这里,老人们安享地坐在店铺门前晒春阳,闲扯;孩子们在不远的中山公园里躲猫猫,嬉戏;沿街的店铺里总有行人进进出出。
浙江省奉化中学现任政教处主任江鸿老师是丁磊中学时代的要好哥们,他告诉我们:丁磊的老家就在惠政西路这一带,自折桂百富排行榜之后,丁磊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接父母离开奉化,去了广州。
“你要找的就是那个70亿的丁磊啊!”在惠政路上做小生意的赵大伯一脸的自豪,虽然他并不清楚口中这个叫丁磊的年轻老乡在外面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赚那么多钱。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没有“互联网”、“网游”这些词条,他也不清楚纳斯达克是什么意思。
但是,首富和奉化之间并未因此而少了一层联系。生于奉化、长于奉化的丁磊,身上有着太多浙江商人的特质:性格朴实而稳健,行事低调而务实。这个长着一张笑嘻嘻的娃娃脸的财富少帅,在很多场合都承认,是家乡的土壤给了他商业的头脑。
第十名现象
我们在浙江省奉化中学找到了丁磊的足迹。1986年9月,丁磊考入奉中学习,成为当时高一(2)班56位同学中的一份子。江鸿跟他是同班同学。
在江鸿老师的记忆里,10多年前的丁磊学业平平,入学时在班内的排名只有四、五十位,跟当下“首富”名号很不对称。“可喜的是,每次考试,他的排名总有进步。不过最好也只在第十至二十位之间,从来没有杀进班级前十名,更别提在年级内的排名了。”
3年后的高考,丁磊交出的成绩同样貌不惊人:他以高出重点分数线1分的成绩有幸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只不过,这是丁磊喜欢的大学,他很早就被西部这所藏着大量电子类书籍的高等学府迷住了。
“教育界现在正热衷探讨‘第十名现象’,说的是,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第十位上下的那几个,有望成为日后最出人头地的.一个。我现在想想,丁磊这个个例也是符合‘第十名现象’的。”江鸿老师这么评价他的老同学。
技术偏执狂
当然,学业平平的丁磊也有锋芒显露之处,他在中学时代的行为癖好就强烈地表现出技术“偏执狂”的特征。
丁磊从小就喜欢无线电。初一时,他第一次成功组装了一台六管收音机,那在当时是一种最复杂的收音机,能接收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此时的丁磊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就是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
江鸿回忆:“他很爱动手,每次到他家里去玩,总看到他在拆这个闹钟,解那个收音机。他的父亲是当时国营奉化食品厂的技术副厂长,可能是遗传的因素,他从小对技术充满了兴趣,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钻研。”
所幸的是,当时的奉化中学已经是浙江省内一所著名的重点高中,有一定实力让学生接触到先进技术。那时候,奉中有几台苹果机,学校借此成立了一个电脑兴趣小组,丁磊想都没想就跑去参加了。这可能是他第一次触摸计算机,至于有没有因此种下对计算机技术的迷恋情结,我们不得而知。
不善交际
小时候的丁磊,不仅学业一般,朋友圈子也不广,而且大都只是泛泛之交,江鸿说他甚至没有一个铁哥们。因为江的父亲也是食品厂员工,有父辈是同事这层关系,他俩才走得比较近,他比其他同学更有机会了解丁磊。
“中学时的班级常常会随个性、兴趣的相投形成几个小团体。农村来的学生因为住校自然有自己的圈子,市区的同学通常表现得活跃些,经常会在一起打打球。但丁磊基本上不参与我们的活动,他在班内也不任一官半职,对体育也不热衷,交际不是他的特长。”
可能是因为对技术用情太专了,以致在人际交往中,丁磊给人的感觉总是捉襟见肘。不仅在做企业时,丁磊要退居幕后,架构技术,中学时代的丁磊同样喜欢一个人钻在自己的兴趣中。
然而,丁磊是平和的,江鸿印象中的他很容易相处,同学有忙请他帮,他也很热心。的时候,有个老同学南下求职,已在广州开始事业的丁磊帮着同学联系工作,安排住宿,俨然一幅好事者心肠,丝毫不把同学当外人看。
对母校许下心愿
9月,奉化中学迎来了百年校庆。母校给丁磊发了请帖。不巧的很,此时的丁磊俗务缠身,被股价狂跌和财务问题烤得焦头滥额,苦于分身无术,当然他也没心情参观占地250亩的奉中新校园。
一年多后的同学会上,一不小心成了首富的丁磊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情,表示将在3-5年内,在奉化中学设立一项奖学金,用于鼓励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但是,1971年出生的丁磊清楚自己毕竟太年轻了,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互联网的变数太大,网易和自己远没有到可以盖棺论定的时候,一贯稳健务实的“丁首富”不想让自己被浮华和作秀笼罩了。
把财富高高挂在纳斯达克交易墙上的丁磊坦言对钱早有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其实,他对友情、对乡情,何尝不怀着一种“君子之交淡于水”的胸襟!
篇2:网易CEO丁磊的童年故事
网易CEO丁磊的童年故事
20《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前10名中,有四位为浙江籍,除鲁冠球外,其余丁磊、陈天桥、郭广昌等三位财富新贵最引人注目。本刊记者辗转奉化、新昌、东阳三县,遍访他们的亲朋好友、同学师长,追寻英雄走过的路……
丁磊:家乡的“平淡”日子
旧历20的大年廿九,在网易股价的一路飙升中,春风得意的丁磊驾着大切诺基风尘仆仆赶回老家奉化,参加奉化中学89届(2)班同学会。
按约定,这个聚会的时间是晚上8点, 到10点多时,丁磊才出现在老同学面前。班主任江老师向这个中国大陆首富要300块钱的活动费。丁首富搜遍全身竟然也找不出300元现金,他说他身上只带信用卡。这笔钱到第二天才交。
这算是这个首富荣归故里时发生的唯一一个够得上故事的素材。别的,怎么看都显得平淡。
奉化和首富
首富的光环太耀眼了。2003年,秋风送爽的10月,胡润和《福布斯》不约而同地把“大陆首富”的帽子扣在了奉化人丁磊的头上。从此,这个30出头的后生与“奉帮裁缝”、溪口胜景一起,成了奉化的又一张名片。
从宁波火车站出发,沿鄞奉公路驱车半个多小时,就进入奉化市区。远处的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宛转绵延,将小城奉化呵护在环抱中,勾勒出奉化“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
惠政西路是奉化市内一条比较繁华的商业街。这里,老人们安享地坐在店铺门前晒春阳,闲扯;孩子们在不远的中山公园里躲猫猫,嬉戏;沿街的店铺里总有行人进进出出。
浙江省奉化中学现任政教处主任江鸿老师是丁磊中学时代的要好哥们,他告诉我们:丁磊的老家就在惠政西路这一带,自折桂百富排行榜之后,丁磊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接父母离开奉化,去了广州。
“你要找的就是那个70亿的丁磊啊!”在惠政路上做小生意的赵大伯一脸的自豪,虽然他并不清楚口中这个叫丁磊的年轻老乡在外面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赚那么多钱。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没有“互联网”、“网游”这些词条,他也不清楚纳斯达克是什么意思。
但是,首富和奉化之间并未因此而少了一层联系。生于奉化、长于奉化的丁磊,身上有着太多浙江商人的特质:性格朴实而稳健,行事低调而务实。这个长着一张笑嘻嘻的娃娃脸的财富少帅,在很多场合都承认,是家乡的土壤给了他商业的头脑。
第十名现象
我们在浙江省奉化中学找到了丁磊的足迹。1986年9月,丁磊考入奉中学习,成为当时高一(2)班56位同学中的一份子。江鸿跟他是同班同学。
在江鸿老师的记忆里,10多年前的丁磊学业平平,入学时在班内的排名只有四、五十位,跟当下“首富”名号很不对称。“可喜的是,每次考试,他的排名总有进步。不过最好也只在第十至二十位之间,从来没有杀进班级前十名,更别提在年级内的排名了。”
3年后的高考,丁磊交出的成绩同样貌不惊人:他以高出重点分数线1分的成绩有幸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只不过,这是丁磊喜欢的大学,他很早就被西部这所藏着大量电子类书籍的高等学府迷住了。
“教育界现在正热衷探讨‘第十名现象’,说的是,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第十位上下的那几个,有望成为日后最出人头地的一个。我现在想想,丁磊这个个例也是符合‘第十名现象’的。”江鸿老师这么评价他的老同学。
技术偏执狂
当然,学业平平的丁磊也有锋芒显露之处,他在中学时代的行为癖好就强烈地表现出技术“偏执狂”的特征。
丁磊从小就喜欢无线电。初一时,他第一次成功组装了一台六管收音机,那在当时是一种最复杂的收音机,能接收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此时的丁磊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就是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
江鸿回忆:“他很爱动手,每次到他家里去玩,总看到他在拆这个闹钟,解那个收音机。他的父亲是当时国营奉化食品厂的技术副厂长,可能是遗传的因素,他从小对技术充满了兴趣,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钻研。”
所幸的是,当时的奉化中学已经是浙江省内一所著名的重点高中,有一定实力让学生接触到先进技术。那时候,奉中有几台苹果机,学校借此成立了一个电脑兴趣小组,丁磊想都没想就跑去参加了。这可能是他第一次触摸计算机,至于有没有因此种下对计算机技术的迷恋情结,我们不得而知。
不善交际
小时候的丁磊,不仅学业一般,朋友圈子也不广,而且大都只是泛泛之交,江鸿说他甚至没有一个铁哥们。因为江的父亲也是食品厂员工,有父辈是同事这层关系,他俩才走得比较近,他比其他同学更有机会了解丁磊。
“中学时的班级常常会随个性、兴趣的相投形成几个小团体。农村来的学生因为住校自然有自己的圈子,市区的同学通常表现得活跃些,经常会在一起打打球。但丁磊基本上不参与我们的.活动,他在班内也不任一官半职,对体育也不热衷,交际不是他的特长。”
可能是因为对技术用情太专了,以致在人际交往中,丁磊给人的感觉总是捉襟见肘。不仅在做企业时,丁磊要退居幕后,架构技术,中学时代的丁磊同样喜欢一个人钻在自己的兴趣中。
然而,丁磊是平和的,江鸿印象中的他很容易相处,同学有忙请他帮,他也很热心。98年的时候,有个老同学南下求职,已在广州开始事业的丁磊帮着同学联系工作,安排住宿,俨然一幅好事者心肠,丝毫不把同学当外人看。
对母校许下心愿
209月,奉化中学迎来了百年校庆。母校给丁磊发了请帖。不巧的很,此时的丁磊俗务缠身,被股价狂跌和财务问题烤得焦头滥额,苦于分身无术,当然他也没心情参观占地250亩的奉中新校园。
一年多后的同学会上,一不小心成了首富的丁磊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情,表示将在3—5年内,在奉化中学设立一项奖学金,用于鼓励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但是,1971年出生的丁磊清楚自己毕竟太年轻了,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互联网的变数太大,网易和自己远没有到可以盖棺论定的时候,一贯稳健务实的“丁首富”不想让自己被浮华和作秀笼罩了。
把财富高高挂在纳斯达克交易墙上的丁磊坦言对钱早有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其实,他对友情、对乡情,何尝不怀着一种“君子之交淡于水”的胸襟!
篇3:网易的CEO丁磊
丁磊与王志东、张朝阳被称为“网络三剑客”。20xx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作为参演人员入选20xx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20xx年8月,福布斯发布《20xx福布斯全球科技界100富豪榜》,丁磊以净值81亿美元排名第二十六位。20xx年10月15日,《胡润百富榜》发布,丁磊以510亿元资产排名第16位[1];10月23日,《20xx年信中利. 胡润IT富豪榜》发布,丁磊以465亿排名第五;10月26日,丁磊以75亿美元排在20xx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第十位。20xx年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xx胡润全球富豪榜》,丁磊排名第121位。
篇4:网易的CEO丁磊
20xx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前10名中,有四位为浙江籍,除鲁冠球外,其余丁磊、陈天桥、郭广昌等三位财富新贵最引人注目。本刊记者辗转奉化、新昌、东阳三县,遍访他们的亲朋好友、同学师长,追寻英雄走过的路……
丁磊:家乡的“平淡”日子
旧历20xx年的大年廿九,在网易股价的一路飙升中,春风得意的丁磊驾着大切诺基风尘仆仆赶回老家奉化,参加奉化中学89届(2)班同学会。
按约定,这个聚会的时间是晚上8点, 到10点多时,丁磊才出现在老同学面前。班主任江老师向这个中国大陆首富要300块钱的活动费。丁首富搜遍全身竟然也找不出300元现金,他说他身上只带信用卡。这笔钱到第二天才交。
这算是这个首富荣归故里时发生的唯一一个够得上故事的素材。别的,怎么看都显得平淡。
奉化和首富
首富的光环太耀眼了。20xx年,秋风送爽的10月,胡润和《福布斯》不约而同地把“大陆首富”的帽子扣在了奉化人丁磊的头上。从此,这个30出头的后生与“奉帮裁缝”、溪口胜景一起,成了奉化的又一张名片。
从宁波火车站出发,沿鄞奉公路驱车半个多小时,就进入奉化市区。远处的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宛转绵延,将小城奉化呵护在环抱中,勾勒出奉化“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
惠政西路是奉化市内一条比较繁华的商业街。这里,老人们安享地坐在店铺门前晒春阳,闲扯;孩子们在不远的中山公园里躲猫猫,嬉戏;沿街的店铺里总有行人进进出出。
浙江省奉化中学现任政教处主任江鸿老师是丁磊中学时代的要好哥们,他告诉我们:丁磊的老家就在惠政西路这一带,自折桂百富排行榜之后,丁磊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接父母离开奉化,去了广州。
“你要找的就是那个70亿的丁磊啊!”在惠政路上做小生意的赵大伯一脸的自豪,虽然他并不清楚口中这个叫丁磊的年轻老乡在外面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赚那么多钱。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没有“互联网”、“网游”这些词条,他也不清楚纳斯达克是什么意思。
但是,首富和奉化之间并未因此而少了一层联系。生于奉化、长于奉化的丁磊,身上有着太多浙江商人的特质:性格朴实而稳健,行事低调而务实。这个长着一张笑嘻嘻的娃娃脸的财富少帅,在很多场合都承认,是家乡的土壤给了他商业的头脑。
第十名现象
我们在浙江省奉化中学找到了丁磊的足迹。1986年9月,丁磊考入奉中学习,成为当时高一(2)班56位同学中的一份子。江鸿跟他是同班同学。
在江鸿老师的记忆里,10多年前的丁磊学业平平,入学时在班内的排名只有四、五十位,跟当下“首富”名号很不对称。“可喜的是,每次考试,他的排名总有进步。不过最好也只在第十至二十位之间,从来没有杀进班级前十名,更别提在年级内的排名了。”
3年后的高考,丁磊交出的成绩同样貌不惊人:他以高出重点分数线1分的成绩有幸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只不过,这是丁磊喜欢的大学,他很早就被西部这所藏着大量电子类书籍的高等学府迷住了。
“教育界现在正热衷探讨‘第十名现象’,说的是,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第十位上下的那几个,有望成为日后最出人头地的一个。我现在想想,丁磊这个个例也是符合‘第十名现象’的。”江鸿老师这么评价他的老同学。
技术偏执狂
当然,学业平平的丁磊也有锋芒显露之处,他在中学时代的行为癖好就强烈地表现出技术“偏执狂”的特征。
丁磊从小就喜欢无线电。初一时,他第一次成功组装了一台六管收音机,那在当时是一种最复杂的收音机,能接收中波、短波和调频广播。此时的丁磊认为自己将来最骄傲的职业,就是成为一个电子或者电气工程师。
江鸿回忆:“他很爱动手,每次到他家里去玩,总看到他在拆这个闹钟,解那个收音机。他的父亲是当时国营奉化食品厂的技术副厂长,可能是遗传的因素,他从小对技术充满了兴趣,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钻研。”
所幸的是,当时的奉化中学已经是浙江省内一所着名的重点高中,有一定实力让学生接触到先进技术。那时候,奉中有几台苹果机,学校借此成立了一个电脑兴趣小组,丁磊想都没想就跑去参加了。这可能是他第一次触摸计算机,至于有没有因此种下对计算机技术的迷恋情结,我们不得而知。
不善交际
小时候的丁磊,不仅学业一般,朋友圈子也不广,而且大都只是泛泛之交,江鸿说他甚至没有一个铁哥们。因为江的父亲也是食品厂员工,有父辈是同事这层关系,他俩才走得比较近,他比其他同学更有机会了解丁磊。
“中学时的班级常常会随个性、兴趣的相投形成几个小团体。农村来的学生因为住校自然有自己的圈子,市区的同学通常表现得活跃些,经常会在一起打打球。但丁磊基本上不参与我们的活动,他在班内也不任一官半职,对体育也不热衷,交际不是他的特长。”
可能是因为对技术用情太专了,以致在人际交往中,丁磊给人的感觉总是捉襟见肘。不仅在做企业时,丁磊要退居幕后,架构技术,中学时代的丁磊同样喜欢一个人钻在自己的兴趣中。
然而,丁磊是平和的,江鸿印象中的他很容易相处,同学有忙请他帮,他也很热心。的时候,有个老同学南下求职,已在广州开始事业的丁磊帮着同学联系工作,安排住宿,俨然一幅好事者心肠,丝毫不把同学当外人看。
对母校许下心愿
20xx年9月,奉化中学迎来了百年校庆。母校给丁磊发了请帖。不巧的很,此时的丁磊俗务缠身,被股价狂跌和财务问题烤得焦头滥额,苦于分身无术,当然他也没心情参观占地250亩的奉中新校园。
一年多后的同学会上,一不小心成了首富的丁磊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情,表示将在3-5年内,在奉化中学设立一项奖学金,用于鼓励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但是,1971年出生的丁磊清楚自己毕竟太年轻了,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互联网的变数太大,网易和自己远没有到可以盖棺论定的时候,一贯稳健务实的“丁首富”不想让自己被浮华和作秀笼罩了。
把财富高高挂在纳斯达克交易墙上的丁磊坦言对钱早有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其实,他对友情、对乡情,何尝不怀着一种“君子之交淡于水”的胸襟!
篇5:网易CEO丁磊创业感言
网易CEO丁磊创业感言
创业之初我在6月的时候创办了网易公司,那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还不到10万人。我们之所以取名叫网易的意思,就是希望上网能变得容易一些。
创办网易的时候,我的理想是成功之后自己能有一套房子,有一辆汽车,不用每天都准时上班,可以睡懒觉,有钱可以出去旅游。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我起初是抱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去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我当时绝对没有这个想法。
注册好公司之后,我们就找了一个很小的房间,大概只有8平方米。当时,我很看好互联网发展的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搜索引擎;另一个是免费邮件。
想要做搜索引擎是因为互联网上有那么多网站,那么多信息,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入口,而那时中文搜索引擎Yahoo还没有,国内几乎也没有别的搜索引擎。我和同事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出了一个搜索引擎,写出来以后又发现了一个问题――19的时候中国一共才有200个网站,这就好比一个人只有200本书,却要做一家图书馆一样,所以当时我们很失望,同时也赚不到什么钱。
于是我开始尝试免费邮箱的方向。当时是出于两个想法,一个是邮箱势必能带来很高的访问量;另一个是邮箱的注册信息很可能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资料。当我做完之后,很多人普遍说光靠流量是不会有广告收入的,电子商务离中国还太远了,你还是回去再好好想想。
所以那个时候是最沮丧的时候,而且公司已经投入了七个月的时间和金钱到这个产品上,所以也许是运气吧,1997年11月份美国商业周刊的封面故事报道了hotmail网站的火爆。就在这个文章登出还不到两个礼拜,网上又传来了Microsoft用3.5亿美元收购了hotmail。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提出来要买我们的邮箱,半年的时间,我们卖了近十个拷贝,8个人的网易赚了500万人民币。
这样华尔街的投资人就在我们门口排队了,抢着要给我们钱,而那时候我们除了会写软件,什么也不会做。我们当时的机会真是太好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两点心得可以与你分享:
(1)做产品要超前,但同时也不能太超前;
(2)要身处有创业环境的地方。我们当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公司开在了广州,离香港近,这也让风险投资银行更愿意找我们,所以如今的互联网创业者就应该将公司开在北京、上海等创业环境好的地方。
转折与危机随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又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这就是我们个人主页的网站浏览量一天比一天高,当别人告诉我有人开始想买互联网上的广告的时候,我转身一想公司是不是该开始转型了,我们能不能变成一个互联网门户公司?
当时做门户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需要很多的硬件设施,而且还要有很多的内容,实际上当时的网络广告需求很小,没准日后还是一个吃钱的大怪物。我就和同事们说要看一个公司未来两到三年的发展,不能只看到现在。我当时相信,中国未来三年上网的人会很多,如果有一千万的用户,每个人都点击一下,就有一千万的浏览量,它的广告价值也会很大。
6月30日网易在美国上市,但我却很困惑。公司本来是赚钱的,终于等上市了之后,不但不赚钱,而且老亏钱。那时候我们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经济衰退,我们新建立起来的门户广告呈现大滑坡趋势,公司内部也面临了严重的问题。我当时很苦闷,员工也很没信心,不知道公司该往哪里走。
当然,我苦闷的时候不是每天闷在办公室里,而是自己跑下去做市场调查,问了好多人,调查过好多行业,去调查人家怎么赢利。后来发现了短信业务,一毛钱一条短信,成本只要5分5厘,于是我非常积极地与移动合作。
我当时说网易有用户,有邮箱,有免费个人主页,如果我们每月从一个用户身上赚一块钱,那我们公司就能实现赢利持平。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4分多钱的生意,我们跟移动合作了,利用自己巨大的用户资源和移动的接入平台,最后我们终于从广告模式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段经历也告诉我,无论是创业阶段还是上市阶段,公司自己的造血能力太重要了。
我的游戏营销原则在经历过这些发展阶段之后,中国的互联网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做网页这个东西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我们每次出一些有创意的东西,竞争对手抄袭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我想一定要做一个技术含量很高,别人抄不了的东西出来。最后,我们决定做游戏,因为网络游戏能防止盗版,玩家必须要接到服务器上才能玩,同时网络游戏的技术含量也相对高,抄起来时间要漫长一些。
我们虽然从来没有做过游戏,但可以出钱买一家做过游戏的公司。我当时在广州找到一家很小的公司,这家公司有7、8个人通过拨号上网在做游戏。我问他们怎么做游戏,他们一五一十地跟我说了,我把这个公司买下来了,花了30万美金,很便宜。买下这个公司后,我还抽调了公司最优秀的技术团队过来参与开发游戏,这就是后来的《大话西游》,最后的结果是游戏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是,我们有一个工程师想创新,在我们的游戏客户端里嵌入了一个IE浏览器,结果这个IE5.0浏览器很不争气,经常导致游戏客户端Crash(死机),电脑需要重启。我没有放弃,我对我们同事说,能不能重写一下,我的目标是稳定。六个月后《大话西游2》诞生,从客户端到服务器很稳定,但是开始的时候用户不多,大概只有3000人。
我说不要怕,只要产品好,我去做营销。其实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做营销,所以我就买了好多营销的书一个人看。但光看书没有用,我想,中国谁的营销做得好,我去请教他总可以吧。后来我找到了步步高的老总段永平,就打电话向他请教,并且当面去拜访他。经过这些努力,我终于定下来了营销策略,这些策略让我们的游戏获得了巨大成功。
后来,我总结《大话西游2》的成功营销原则是:
(1)定价原则,我们定了市场上最高的价格。当时市场上别的游戏都是三毛钱一小时,大话西游四毛钱一小时,当时我的同事听说我定四毛钱一小时都认为我疯了,韩国游戏都只有三毛钱一小时,你敢定四毛钱一小时?我说就敢这样定,这是因为真正想玩这个游戏的人不会在意这一毛钱,在网吧上网一小时就需要2元钱。而四毛钱和三毛钱相比,却可以给公司增加了33%的利润,这在公司起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2)我们从来不做短期利益的事情。那时很多游戏都有包月,一个月35元或者40元可以无限制玩。我说我们千万不要做包月制度,包月大家会集中在一段时间里拼命通关,会缩短游戏的寿命,进而会影响我们长期的盈利。
创业的思维误区很多人都说网易是一家比较稳定的公司,没什么大的创新,这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创业者都死在创新上了,这个怎么理解呢?我有三点思考:
第一、很多创业者都是打着创新的幌子做很多贪婪的事情。
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全球的企业家和投资人都犯了一个毛病,太贪婪了,要求企业,每个季度、每年都要不停地成长,讲得好听一点叫高速增长、快速发展。但这实际上是不符合规律的,而且把精力都放在增长上,就会无法兼顾其他,一旦产品毁了的时候,不管是百年的企业,还是十几年快速壮大的企业,都有可能很难东山再起。
第二、只求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不顾自己实际发展状况。
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创新反而可能会把自己给搞垮。创新的风险为什么大?首先创新需要很多钱;其次创新的东西需要用户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最后创新还需要公司克服很多技术难关。
我坦白地讲,如果你要创新,首先就要把别人的东西搞明白了,摸透了,你再去搞创新。我之前看一本讲微软公司的书,实际上微软公司的很多产品都不是自己发明的,譬如Window,Word和Excel等等,都是Follow别人的,但是它不断地改进,最后就做成功了。
第三、求快不求精,看见竞争对手做什么自己也按耐不住。
我的互联网思维中「快」不是特别重要的,精益求精、打造极佳的用户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你根本不要看竞争对手怎么样,因为竞争对手犯错误的时间还有一大把,不要因为追求速度,最后把自己搞死了。
求快的创业者最根本的思维误区是怕错过时间窗口,但我觉得过于强调时间窗口都是一个伪命题。比如新浪在PC端新闻做得好,可是我们在移动端通过不同时段的推送赶超了;苹果做手机,早在1993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就已经在做手机了,但你会觉得乔布斯当时没有机会了吗?实际上,他最后开创了一个智能手机的时代,所以机会是随时都存在的。
一定要做正确的事情,这个在网易叫战略。战略要正确,动作可以慢,看准了再跟上去,这样风险反而还比较小,这样别人犯过的错误你可能就不会再犯了。我们现在在制定营销战略的时候,都首先看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干什么,他们做完了,我们把他们的问题全都找出来,这样我们就不再犯了,少走很多弯路。
当然,一些事情能成功,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你说有运气成分,但这肯定也是在交了无数的学费之后,才明白下次我干这件事要如何才能避免掉入一些坑当中。
记得,当网易在美国上市了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成绩的时候不要太高兴,有挫折的时候也不要太难过,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改变过这样的想法。虽然创业以来,自己做很多的事情都会有不认同、甚至嘲讽的声音,但很多事情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篇6:网易CEO的求职故事
大家知道现在工作难找,其实也不难找,如果你知道一头成年猪有多重,就可以谋到一个好工作。真这么简单吗?!
2010年1月31日,网易公司创始人兼CEO丁磊做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两会”直播室,与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的三位大学生嘉宾以及南方报网、奥一网的网友们热情交流。
席间主持人不禁提起了“丁磊养猪”的事,笑问:“丁总的养猪场现在是不是正缺人呢?”主持人便请丁磊现场对三位大学生嘉宾进行模拟面试。
于是丁磊便问了几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是:“一头成年猪大概有多重?”
“180斤左右。”“170斤左右。”“200斤左右。”三位大学生分别作答。丁磊听了,笑了笑,然后给出了正确答案:“确切地说,是230斤左右。”
这个问题看似再简单不过了,可是都没人答对,这样去面试自然不会被录用。我们是不是感到很冤?心里可能还不服气,认为这不能完全地辨别人才,会以偏概全。不,这叫一叶知秋。
同样,有一家电视台对柳传志做专访,主持人问他:“是什么原因使你获得创业的成功的呢?”
柳传志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道:你知道鸡蛋孵小鸡的正常温度是多少吗?这个问题,难住了主持人。他于是向观众求救,可观众也不知道。柳传志看到大家都不知道,于是说:“标准答案是,鸡蛋孵小鸡的正常温度是39度。”这个回答既简单,又直观,还意蕴深刻。你不知道,所以难以成功。
我们经常喝矿泉水,如果我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矿泉水瓶盖有几个齿?你可能从没注意过,或者你嗤之以鼻,觉得这个问题太无厘头了。
不,一家电视台做了一期人物访谈,嘉宾是中国饮料业的巨无霸娃哈哈的宗庆后。主持人在问了若干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后,忽然从身后拿出了一瓶普通的娃哈哈矿泉水,考了宗庆后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瓶娃哈哈矿泉水的瓶口,有几圈螺纹?”
“四圈。”主持人数了数,果然是四圈。
第二个问题:“矿泉水的瓶身,有几道螺纹?”
“八道。”宗庆后还是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出。主持人数了数,“只有六道啊。”宗庆后笑着告诉她,“上面还有两道。”
主持人不甘心,她拧开矿泉水瓶,看着手中的瓶盖,提了第三个问题:“这个瓶盖上有几个齿?”
宗庆后微笑地看着主持人,说:“18个齿。”
主持人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数了一遍,真是18个。又数了一遍,还是18个。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名人成功都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最后丁磊解释说:“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到底距离有多远,你对周围的观察,对周围事物的思考能力到底是怎样的,都可以从中看出来。所以,我觉得我在评估一个人的时候,需要一针见血,抓住一些重要的要素,就能够代表你对这个职位、这个行业的兴趣、认真、仔细程度。”
所以,我们要找到好工作,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心诚则灵。否则,别说你是大学生,就算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有理想,有抱负,那都等于零
★ 风范名人故事
★ 名人短篇励志故事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网易CEO丁磊的童年故事(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