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千佛山卧佛导游词

时间:2023-09-10 03:39:47 作者:大黑洞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大黑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济南千佛山卧佛导游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济南千佛山卧佛导游词,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济南千佛山卧佛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山的北大门。北大门是景区的正门,也称“礼敬门”,取佛经“礼敬诸佛”之意,走进礼敬门,大家就可以去拜佛了。

进入“礼敬门”,便可看见这座气势雄伟的四柱三楼式石坊,它是千佛山的标志性建筑。站在坊前仰望千佛山,山上的苍松翠柏、梵宇僧楼尽收眼底。 面前的这条台阶路是大家上山的主盘路,位于盘路两侧的是建于的十八尊石质罗汉像。东侧第一尊是十七降龙罗汉,西侧第一尊是十八伏虎罗汉,这是乾隆皇帝给他们命的名。

大家请注意看,前方这尊卧佛是1912月落户千佛山的,它是释迦牟尼侧身卧像,花岗岩质,长10米,重50吨,属全省之最。

在我们右前方的这座园子叫观音园。它的主体造像就是园中这尊15米高的

铜铸观音像。1980年的时候,这里有一方荷池,1996年景区将池扩建,建起了观音园,并且供有一尊“白衣观音”。重修观音像,改成了现在的铜质“杨柳观音”。

各位朋友,北大门景区游览走完了,让我们一起登上山间小路,前往西盘道景区吧。(后面的游客跟上了)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一宝顶飞檐凉亭叫唐槐亭,建于1957年,因旁边这棵唐代古槐而得名。匾上“唐槐亭”三个字是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于1981年来千佛山时提写的。旁边的这棵古槐,现在树干这已干枯,但有一棵幼槐穿过树洞勃然而生,宛如慈母抱子,人们又称它为“母抱子槐”,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传说,唐朝的开国元勋护国公秦琼是个大孝子,为了给母亲求福增寿,经常到山上来上香许愿,每到此处都要将马拴在这棵树上,于是后人把这棵古槐又称为了“秦琼拴马槐”。

再往上走,我们就来到了齐烟九点坊,这是一座二柱一楼式木质的丹柱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上面“齐烟九点”这四个苍劲挺秀的大字,是清道光年间历城县令叶圭书写的。这四个字取自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梦天》诗中,他在诗中写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怀中泻”。意思是说,他在梦中从天上远远看去,中国辽阔的九州小的像九点烟尘,大海也不过是怀中之水。

大家看一下“齐烟九点坊”的背面匾额,这“仰观俯察”四个字是引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佳句来描绘这里的美景。而且这四个大字是从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贴中勾勒放大后刻在坊匾上的。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云径禅关”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四柱三楼式木枋。坊正面“云径禅关”四字隶书为济南已故书法家黄立孙所书。背面“峰回路转”四字则出自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姜守迁之手。 “云径禅关”的含义是说,寺院高耸,云雾弥漫,风吹着清云,回绕禅门,到寺里拜佛,必须经过此坊,游人至皮,已进入仙境,到达佛门净地,也就是到了大彻大悟的关键,需静静心,诚心诚意烧香拜佛。 “峰回路转”则是出自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借以形容此处地势峻峭,山峰曲回,道路弯转。而在此又一语双关,暗示人们要超脱红尘,走出苦海,回头是岸。

穿过“云径禅关”坊,迎面的是乾隆御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公元1748年)游览千佛山所题的一首风光诗,题作《千佛山极目有作》,诗中主要描绘了千佛山秀丽的景色和千姿百态的石佛造像。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兴国禅寺。它又名千佛山寺,建于隋开皇年间,占地

4.9亩,是一座佛教寺院,也是千佛山公园的主体建筑。兴国禅寺历经沧桑,多次遭到破坏。唐代贞观年间进行扩建,改用现名。大家看寺门上额嵌有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兴国禅寺”石刻,寺门两侧有石刻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济南清末的秀才杨兆庆书写的。意思是说,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来到这里被寺院晚间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所惊醒,抛弃名利欲望,众僧吟诵经文的声音把在人世间苦海里迷失道路的人唤回来,使他们走上去往极乐世界的道路。兴国禅寺分东西两院,西院的北侧有厅房三楹,厅东接走廊,廊东为殿宇三楹。廊北墙上分别镶有赵朴初的“齐鲁青末”,董必武的游千佛山诗《古寺云千佛》和郭沫若的《俯瞰齐州九点》七绝碑刻。

篇2:济南千佛山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首先,我对各位光临泉城济南致以最诚挚的欢迎!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是大家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家以后可以叫我小王,或者叫我王导。旁边这位是我们经验丰富的司机师傅老李,他有十几年的驾龄,大家可以放心乘车。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欣赏千佛山秀丽的美景,领略“深山藏古寺”的意蕴。我衷心希望大家今天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当,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首先,请允许我站在美丽神奇的千佛山脚下,代表千佛山景区全体员工,欢迎您的到来,愿您能在这里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好了,我们已经到了美丽神奇的千佛山脚下,大家可以下车了。在去参观景区前的这段时间里,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千佛山的大致概况。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之一的千佛山。千佛山历史悠久,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千佛山,古称历山”,至今算来,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上古时期舜帝曾在山下耕种过,所以又称“舜耕山”,是人们祭祀舜帝的地方。以前人们每年在这里举行“迁祓”仪式,借以除恶。“迁祓”就是“迁居高处,祓除不详”,因“迁祓”与“千佛”谐音,后人据将此山称作千佛山了。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位于济南市区南部,是一座城中之山。千佛山于1959年开辟为公园,占地面积约166公顷,包括兴国禅寺、历山院、、唐槐亭、文昌阁、弥勒胜苑等等。

篇3:济南千佛山简介

济南千佛山简介 -资料

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区南部,海拔258米,占地166公顷,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称靡笄山、历山,隋代于此开凿佛像后,改称千佛山,沿袭至今。佛像石雕集中在兴国寺后千佛崖上,最早造像为隋代的六十余尊石佛。千佛崖下有极乐洞、黔娄洞和龙泉洞,其中极乐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达三米。相传,古代虞舜曾于山下开荒种田。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雕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渐有千佛山之称。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为“兴国禅寺”。自元代始,“三月三”、“九·九”重阳节均举办庙会。后遭战火,被毁,明清重修。1959年辟建为公园。

千佛山,东西横列如屏,风景秀丽,山北侧有登山盘路三条,蜿蜒回环,松柏夹道,浓荫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车从山东侧环山盘路上山,山上名胜众多。兴国禅寺居千佛山山腰,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弥勒殿、对华亭。南侧千佛崖,存有隋开皇年间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吕祖洞。历山院在兴国禅寺的东侧,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杂院。内有舜祠、鲁班祠、文昌阁、一览亭。在千佛山北麓有集四大石窟于一体的万佛洞。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丰采,

资料

山东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在千佛山东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云经禅关”古坊等名胜。

千佛山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记载着众多的历史典故:如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久且》中记载了历山的来历:“齐都接历山,上有古铁锁,大如人臂。绕其峰两浃。相传,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锁之,锁断,飞来此矣。”黔娄洞内石刻也有一则美丽的传说:“黔娄先生死时,他盖了一方白布,白布甚小,盖上了头则露出了脚,盖上脚则又露出了头,孔子的弟子曾参之孙曾西说:“把布斜着盖,不就盖严了吗?”黔娄的妻子韦丛说“斜着盖有余,不如正着盖不足。先生在世的时候,非常正直,死后却让他歪斜,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这则故事至今传为佳话。

近年来,千佛山公园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增添了桃花园、游览索道、瀛芳园、奇能滑道、十八罗汉、卧佛、高尔夫球场、大舜石图园、梨园、瀑布等。 1995年被列为全省七大风景区之一,成为一处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以舜文化和佛教文化为特色的规模宏大的旅游胜地。

千佛山民风淳朴,每逢“九九”重阳节都举办山会,这种风俗已沿袭了好几个朝代,至今仍存。届时,商家都来进行经贸活动,当地各种土特产,如山楂、柿子、花生等也都上市,场景热烈。

篇4:济南千佛山作文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济南爬千佛山。

一大早,我们就坐汽车出发了,一路上,因为假期人和车很多,汽车一会停下,一会又开起来,我感觉想吐,妈妈说:“坚持一会就好了!”我一路坚持着......两个小时后,终于到了济南。然后,下了车又坐公交车,一会千佛山就到了。

来到千佛山,我对爸爸说:“这么简单啊。”爸爸说:“别看这山这么简单,但爬起来很辛苦哩。”我们爬了起来。还没爬几步,我就觉的累了。我看见一个台阶旁边有棵树,我就坐那休息了一会,然后,又爬了起来,这时候,太阳就像火球晒的大地炙热。我们热的汗流浃背。我实在是爬不动了,就手扶着台阶慢慢爬……终于到半山腰了。妈妈说:“颖颖你真棒,累了就休息一会吧!”我们坐下休息,吃着东西,欣赏着山腰的景色,我快乐极了。休息过后,我攒足了劲,坚持和爸妈一起爬到山顶,“我终于爬到山顶!”我高兴的喊起来。

这次爬山虽然辛苦,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有毅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篇5:卧佛散文

卧佛散文

一、卵石、水洼

都说天下名刹古寺占尽人间地脉风水,那么,卧佛寺下这片卵石滚滚的干河滩,想必是远古时候一条清波浩淼的大河了。

不是水的力量,谁能从远方搬来这么多质感沉重的石头;谁又可能在漫漫岁月中把这些桀骜不驯的山石挫磨成这般圆秃的情状。

只能想象,那条生动的大河在某个清晨或是月夜,突然化做一条长龙振鳞飞走了。一声长啸之后,清波永失,只余这些大大小小的卵石在阳光下煞白着脸,露出它们愚顽的本真。任是天天听着暮鼓晨钟,佛号梵音,它们仍然是不能点头的顽石。

幸好有你,卵石间一个小小的水洼。任是天风烈日赤地千里,不见你的水位降一寸;任是数九寒天滴水成冰,不见你的水面有浮冰。东山一寺僧众、西岳一庵比丘,远道而来的香客、风尘仆仆的`路人……都会不由自主在你身边驻足,舀一瓢甘露般的清水,一解人生的焦渴。

你是那条绝情飞去的大河,留在人间的一个美丽脚窝吗,你是那条永不回顾的龙,脱落在这里的一个寂寞鳞片吗,你是悲悯众生的佛,向这十丈红尘含泪的凝眸吗。哦,你这纯洁如处子、温润如美玉、清甜如晨露的水洼啊!

二、卧佛

佛在太行山间静卧,已逾6。

而史料记载,佛已于2000多年前涅槃。

那有什么关系。因为觉悟,因为宽恕,因为慈悲,涅槃后的佛显然没有离去。他存在于一切所在:寺庙、山林、民居,他端坐于信徒的深心,并现身于所有人类的脚步所能到达的地方。

此刻,他侧躺在一个天然溶洞里。他头北脚南面向西,仍然是圆寂时候的姿势,他面如满月,眼睑微垂,神情安详,仍然是长行之前的模样。600年前的工匠,显然也是虔诚的居士。若非如此,又何以解释他传世的作品:佛的面部精雕细刻纤毫毕现,那螺纹肉髻仿佛仍带着生命的光泽和弹性,眼睫一眨,智慧的灵光又将四射;而佛的身体,却由一些粗犷流畅的衣纹导引着,渐次延伸向身后的山体;至膝,沉睡的佛已没入大山,与沉默的山岩融为一体。佛耶?山耶?俗人哪知。

吾佛在此,吾佛完美。无怪佛教的教义里说,只有美的身体,才能负载美的心灵。然而这个样子的佛,怎么能让爱他的人们相信“寂灭”二字?溶洞空阔,穹顶有被时间之水蚀透的小洞透进微微星芒。佛前的空地上,一根石笋正一点一滴耐心地生长。

此处远离红尘,此处与佛相对。何须青烟缭绕,何须五体投地。我只以心为香、以体为盘,合掌如华,表示喜悦和恭敬。

隐藏在内心的那颗明珠,遂受佛的拂拭,光华万丈,而明珠之上那朵蕴蓄已久的莲花,也在佛慈悲的注目中,徐徐开放。

这简陋阴湿的溶洞,因为一颗伟大心灵与另一颗卑微灵魂的瞬间对接,而显示出月照寒水般的明净悠然。

人们常叹“做人难”,然而一撇一捺,就能轻松地写出一个“人”字;如果有谁留意过“佛”字的话,那他会不会这样觉得:“佛”并不是神,而是一个“人”,走过了蜿蜒盘旋九曲回肠,然后豁然开朗,为众生找出了一条越走越宽的路!

万物的生生枯枯,明明灭灭,人间的悲悲欢欢,离离合合,连同那些蜗角虚荣的烦恼、毛毛分分的计算,都忘了吧。在天籁般的佛乐里,我是天池里沐浴的赤子,找寻到了生命的源头……

人皆是佛,人皆可成佛!有朝一日,平庸卑微如我,有没有可能,也挣脱红尘的羁绊,实现自由而喜悦的涅槃?

篇6:卧佛诗歌

卧佛诗歌

站在勐卧总佛寺的大雄宝殿外

放下相机,回望下午五点半的香炉

再久久地窥探殿上的金佛

再久久地参悟其中的两个字

卧佛,睡着的佛

一定是最高境界的佛

卧佛,盐井里的`佛

一定是参透庸常生命的佛

恕我愚钝

两座塔两棵树,怎么也分不清

哪边是一边树包塔

哪边是一边塔包树

树包塔,是不是塔的年纪更大

塔包树,是不是树的年纪更大

此时的墨妤

搓着塔基牵缘线的一端

在想什么心事

此时的小聪

仰望着菩提上

蛛网着的一片黄叶

此时的贵华

镜头反复惊扰着

菩提下唯一的水仙

此时的太氏富

镜头对着菩提树

下垂枝上的一片绿叶

前面,后面,侧面……

济南千佛山美景的作文

济南导游词

佛语录

卧春 陆游

陆游 卧春

描写千佛山景色的作文

描写千佛山的好句有哪些呢

范文君济南

学佛前后心得体会

礼佛诗歌

济南千佛山卧佛导游词(锦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济南千佛山卧佛导游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