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我所了解的李白优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我所了解的李白优秀,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 第1篇:我所了解的李白优秀第2篇: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第3篇:我所了解的生活的心情随笔第4篇:我所了解的民生工程第5篇:《我所了解的北京》教案设计第6篇:我所了解的孟子作文第7篇:我所了解的清明作文第8篇:我所了解的曹辉发第9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第10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第11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第12篇:英语作文:我所了解的端午节第13篇:英语作文:我所了解的端午节第14篇:描写苏轼的作文:我所了解的苏轼第15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第16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第17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第18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第19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第20篇:我所了解的外国人叙事作文
篇1:我所了解的李白优秀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李白的佚事之多在古代文人中是屈指可数的,而他的佚事有不少与酒有关。李白的诗飘逸潇洒,自为高格,其喝酒的风度也不同凡响,颇有品位。不论嗜酒还是醉酒,都使人赏心悦目,久久回味。
李白有诗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汪伦是桃花潭当地的`一个农民,因久慕李白的诗名,颇想与李白相见,就书信一封给李白,信中说:“我这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君何不来一游?”李白收信后,赶来汪伦家,并不见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说:十里桃花是指十里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本酒店店名。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在汪伦家连住几天,两人成为好友。
李白性格豪爽,向来不把钱财当一回事。李白出身商人之家,家境富裕。出川时,携不少钱财,一路施舍,途不过半,囊中已空。嗜洒是李白的一大爱好。李白诗《将进酒》有这样的句子:“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君同销万古愁。”何等爽快、慷慨,为一醉方休,连好马、贵重的皮衣都可拿去换酒。何况,是主人的马和衣。李白喝酒,无人对饮,也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酉阳杂俎》有一则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佚事,说唐玄宗闻李白名播海内,便召见李白。李白进殿气宇轩昂,气度非凡。唐玄宗见状顿觉失去帝王之尊,便命李白脱靴。李白把脚伸向高力士,说:“脱靴。”高力士立为脱之。
李白入朝廷做了翰林侍奉,没有实事,政治报负没法实现,每日沉湎于酒。有时玄宗令他撰乐词,他醉不可支,只得令人用水浇醒。醒来,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见《唐国史补》)因此,时有“醉圣“的称号。李白嗜酒不拘小节,但酒醉中所做文章,竟毫无错误,与不醉人议事,结果皆不出他的见解。(见《开元天宝遗事》)
《杨太真外传》载,兴庆宫沉香亭牡丹盛开,均花中异品。一日,玄宗与贵妃前来赏花,李龟年率梨园众弟人演唱助兴。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篇。李白乘醉而来,立赋词三首,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曰: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恨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词毕,玄宗十分满意,由此待李白殊厚。事后,高力士因脱靴事耿耿于怀,就对杨贵妃说:“李学士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杨贵妃深以为然。后玄宗三次要为李白加官,均受阻于贵妃。不过李白后来去官离开,跟唱酒误事也有关系。
《唐才子传》载李白醉骑毛驴闯华阴县衙的事也颇有趣,说李白游华山归来,乘醉骑驴过华阴县衙门,县宰怒,问是何人,如此无理!李白答道:“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抹靴。天子门前尚骑马,华阴县里不得我骑驴?”县宰闻知大惊,知是李白来了。李白骑驴而去。
最后,要提及李白的死。史载李白62岁死于疾病,而《唐才子传》又说了个颇为离奇的醉酒故事: 说李白晚年好黄老之术,曾度牛渚矶,见水中一轮晧月,乃乘醉下水捞月,沉溺而死。
李白一生与诗、酒为伴,豪爽不羁,又好交游,生时就以诗和人品名满天下,不象杜甫生时名气尚不大,因此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佚事,有实有虚,都寄予了当时和后来人们对他的景仰和喜爱。这里只选择了与酒有关的几则佚事,与文友共享。
篇2: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
产品推荐分2种,一种是以营销为目的,一种是真心觉得好,今天只谈第一种。
之前我们也做过一个,自认为不错,客户和客服的反馈也好,可惜没能正式上线,至今hold。思路很简单,“客户告诉我们他愿意花多少钱[X],希望得到什么效果[Y],我们帮他们选择合适的路径[P]。”其中,X相对容易获得,Y则因本身的多样性需要先做细分,抽象成可量化的特征。然后对每个特征,选取路径P1.P2……Pn,做组合分析,最后是将所有的Y的特征放一起做全局优化。当然,投入的可能不止是钱,也可能是时间什么的,不过那么算的话,就太复杂了。
我们最后只完成了如此宏大理想的第一步,即在客户说我要走第一条路时,我们告诉他你应该穿什么鞋……说起来好细节呀……那时我们能看到的路径就一两条,还满是泥泞,生怕把客户引过去人家不乐意,或是走着走着摔跤了,修第一条路的人也不给力,一直说着“要不等我们再修好点,你再带人来?”哎,反正很纠结。
最后的结论是时机未到,还需等待。
悲催!
这几天又想起这事,发现产品推荐的思路不总是靠谱,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能做得有意义。
首先,客户的诉求实在太难抽象和量化了。他们常说的“这个产品做得不好”“它没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诸如此类,都是很难处理的反馈,当你再追问下去或是表示希望他们能说得再细化一些,他们会想一想,回答两个字“感觉”呀……总之,能清晰描述需求的客户不多。如果你再问他,你是注重A呢还是B?回答都想要的客户基本占了90%。
其次,客户没你想得那么傻也没太聪明,但他们多数很懒。一个新产品意味着一套新内容新要求新操作,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现有的已经能满足他,就不会有强烈的尝试冲动,特别是当尝试还要付费的时候。所以,在新产品上线前做小流量试验,为了征集到更多的自愿客户,常采取免费试用或至少半价的推广方式。从实际经验看,能招募到8个左右的大客户已属上佳。
第三,客户真的需要产品推荐吗。本周我还就这个话题专门找了几个相熟的客服,她们也帮我问过了客户。答案差不多,客户不需要,客服可以看看。客户通常会对推荐类的东西抱着怀疑态度,他们知道你的目的是营销,潜意识会想你是不是要我掏钱啊,蛮抗拒的。想想你接到保险公司电话时的反应吧,和那个差不多。客服呢,毕竟有工作压力,他们以往的推荐经验多半是来源于个人积累、同事分享和一些帮助文档,很少有实时的可参考的数据和信息,更没有类似的工具以辅助,所以挺欢迎,
另外还说一点,客服不希望这样的产品开放给客户,特别是有详细数据和趋势图的,主要是怕解释成本会增加。
也有好消息,好消息是大部分客户很爱问别人怎么做的,竞争对手啊,同行业的都在做什么,看到不错的产品也会主动询问。比如最近很火的百度开放平台,咨询的就挺多。可惜客服问我的时候,我也完全不了解……
就是下面这个。
说到这里,我就想,产品推荐换种形式会不会更好?
昨晚去泰好味吃饭,每个桌上的餐牌上都写着上个月的销售情况,第一名是冬阴功汤,卖出500多份,第二名好像是凤梨饭,共列了十多道菜,都写清楚了 6月份销售的份数。以往去吃饭前都爱查大众点评,看看哪些是招牌菜,餐厅的这个举动倒省了初来的食客不知点什么的烦恼,看起来好贴心,比服务员说“我们这里的xxx卖得很好”,一看价格,心中涌起“贵死了”的反感情绪要好得多。
那产品推荐能这么做吗?
既然客户想知道,我们就适当告知其他人在用什么,或者最近什么红,充分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如果能保证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能建立起畅通的反馈机制,能让用户清晰地表达出需要什么不要什么,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后,再开始做推荐。
现在做推荐的通常场景,是面对一个没有头像喜好不明的客户,可能连他的性别都搞错。一般的,从他的用户ID和注册时填写的基本信息,最多还有在其他产品线的表现情况,能略知一二。之前我们用和该客户同类型的客户数据做了预估,也用真实数据对预估的做了检验,结果并不准确。想想也是必然,用过去的经验预估未来都不一定准,用别人过去的情况去看怎么可能准呢。
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就这么多了,总结一下。
1. 如果客户能清晰地说明投入和希望的产出,且对路径无任何偏好,即按照你推荐的结果去执行,事情会简单得多。
2. 产品推荐建立在对客户和对产品的充分了解之上。两者都在变动,会很难。
3. 其实就是性价比和最优分配的问题,但很多数据未知,难求最优解。解的方法已经有了,在此不方便透露。
4. 推荐是趋势,时机仍未到。在现今,或许做排行榜类的效果更好。对相同的数据,客户会有不同的解读和选择。他们会为自己的决策负责,却不一定愿意为你的推荐买单。
篇3:我所了解的生活的心情随笔
我所了解的生活的心情随笔
韩寒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我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放寒假这段时间里,在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但都有点腻了。直到返校的前两天才开始猛补作业,太累了~ 我一次无意中看见了他,刚开始就觉得他嘴挺厉害的,然后就去收听了他的微博,发现他的文笔也挺好的,不管怎么说,就觉得他挺优秀的,然后我就想了好久,你说如果我现在不努力,那以后是不是也找不到一个那么优秀的老公,所以,他就成了我的动力,如果不好好学习,自己不够优秀,也配不上那么优秀的人, 不管这个初衷是不是好的,但他的'影响是好的,至少我明白了,我要努力,我要向上走。
然后这两天和大周我们俩就在中央大街那边溜达了先是买点吃的,在麦当劳里聊会小天,然后写会作业,学累了就出去溜达溜达,走累了就歇会,怎么想怎么舒服~我们俩吃饭的时候也在想未来,想未来会生活在哪,我们会不会还在一起,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俩还写了要做的计划呢,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容易,可是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会把完美的计划打乱,然后我们俩就有点迷茫,可是不管怎么样,就先学吧,尽心即完美~
我们去书店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我所理解的生活》,韩寒说他 所理解的生活是和他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我觉得挺好的,人生苦短,让自己不喜欢的一切都滚远点~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顺着心走,一切都好~
我的青春我自己走,用不着你们指指点点。
篇4:我所了解的民生工程
我所了解的民生工程
祁门县永泰技术学校对口高二(2)班 王婷
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代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对于我来说,民生工程并不陌生,每次上学和放学回家,都能看见挂在街上的标语,或者是印在墙上的,还有发到我们家的直接做成的民生工程宣传的小本子。
我经常听见爸爸、妈妈和邻居家的叔叔阿姨们赞扬国家实施的民生工程说的一句话:民生工程好,好就好在政府为老百姓着想。因为民生工程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家庭负担,提高了每家每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我的身边就有许多民生工程,比如说我家门前的马路,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那坑坑洼洼的石子路,晴天,车子开过,扬起一阵灰尘;雨天,车子开过,溅得一身泥水,而且路面狭窄,仅能通过一辆面包车,一到晚上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如今,那坑洼的小道变成了路面平整水泥路,虽不怎么宽阔,但两辆车并驾齐驱显然不是问题。道路两旁挺立着一根根电线杆,每当夜幕降临,路灯准时亮起,把整个路面照得如同白昼。来往的人走在上面个个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告诉我,今天的生活有多么的'幸福,因为以前,农民种田都要给国家交税、交粮食。后来 ,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们的生活更加的优越。爸爸妈妈还对我说,以前小学虽然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是依然还是要收学杂费、书本费,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一个不富裕的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现在这些学杂费、书本费也都取消了,再也没有因为家庭困难辍学的同学了。如此种种,我想,这些政策可能就是老师曾说过的教育民生工程了吧。
其实过去的农业税、学杂费、书本费虽然不多,但是仔细想想,爷爷奶奶那时候起早贪黑的种田,又能赚多少钱呢。妈妈现在经常买书给我看,我以前也不太珍惜书本,直到妈妈告诉我,她小的时候根本没钱买自己喜欢的书看,我才渐渐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我以前一直觉得,民生工程这些国家大事离我们学生很遥远,现在我渐渐发现,原来民生工程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学费取消了,难道不是民生工程吗?农民的农业税取消了,难道不是民生工程吗?奶奶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爸爸妈妈把她送到医院,奶奶之前一直担心要花好多钱,给家里添负担。去了以后才发现原来国家还给我们报销了很多医药费!奶奶高兴地说:“还是共产党好!”这些利国利民,给老百姓实惠的国家政策难道不是民生工程吗?
我的知识还太少,我所理解的民生工程也许很浅薄,我觉得,所谓的民生工程就是国家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大家都更好的生活。只要是针对这个目标,无论什么措施都是民生工程。“惠民生、解民忧、济民困、保民利。”这十二个字能很好的解释民生工程。真希望这样的民生工程能够更多!我也一直相信!
总之,民生工程还有很多种,我所知道的只是一点点。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民生工程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在这美丽的校园,一定要好好读书,绝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希望,长大后为建设更美好的家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指导教师:洪年生)
篇5:《我所了解的北京》教案设计
《我所了解的北京》教案设计
目标:
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及现代化建设成就
2.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重点:
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教法:讲授法
教程:
一.创设交际情景导入
有人说,背景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把自己所了解的北京在一起相互交流,彼此分享。
二.话北京
1.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老师指导学生按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现代化建设成就这三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指名上台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北京。
三.游北京
1.有条件的可以播放有关北京风光的课件或者展示图片。请了解北京的同学或者去过北京的同学任导游。
四.梦北京
学生描述自己心中未来北京的样子
五.颂北京
古老的北京在不停的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
四.学生自由写话、交流、朗诵。
篇6:我所了解的孟子作文
我所了解的孟子作文
从小到大,我们的课本都会有孟子的文章,所以,我对孟子并不会陌生,我所了解的孟子是一位充满智慧很有风度的学者。
孟子是博爱的。
孟子的仁政和非攻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他忧国忧民的仁心。他四方游说诸侯施行仁政。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充斥着暴力,流行着吞并,肆虐着攻伐,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要从法家的血腥中抢得一丝仁爱的地位,何其不易。但是他为天下万民,仍不屑努力与八方诸侯,无奈天下分久必合,孟子最终放弃了。他站在泰山之巅,俯视天下万民,有的穷困潦倒饿死街头;有的为谋生存骨肉分离……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他万念俱灰,为何他的眼中长含泪水,因为他爱老百姓爱得深沉。游说不遂他便退以著书,终成《孟子》。
孟子十分讲原则。
孟子为人很讲原则。即:“生而有不用也,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无论何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也要讲求原则,决不做苟且偷生之事。他大义凛然,四心伴身:他遇人知恻隐;遇错明羞恶;遇贤懂恭敬;遇事辨是非。面队万钟的丰厚条件,他毅然咏颂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和加焉!他一生两袖清风,不求宫室之美;不爱妻妾之奉;不需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人皆有之的“本心”,使他成为了正人君子的典范。
孟子作为亚圣,真的将仁爱的种子播撒如万民的心中,普济了天下。
孟子朴素的一生充满了失望,无奈,贫困。但他志向远大,却壮志未酬。真正做到了: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失为一位学术,政治教育大家。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孟子,伟大,充满了智慧,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孟子的思想永远不会落伍。
篇7:我所了解的清明作文
大家知道清明节吗?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清明节是给死去的人扫墓。那大家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看了这段话,大家应该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了吧!我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清明节的食品习俗吧!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
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清明节!
篇8:我所了解的曹辉发
我所了解的曹辉发
葛爱东
曹辉发,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8月出生,1979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同江市运输公司司机、修理工,同江市道路运输管理站稽查员、稽查队长、安全办主任、法制办负责人等职。自8月起,先后被选派到同江市向阳镇新兴村、临江镇富裕村负责帮联扶贫工作。11月6日,在走访同江市临江镇富裕村贫困户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职,终年54岁。
最初接触曹辉发这个典型,是在去年11月22日至24日,曹辉发因公殉职半个月后,当时受市委“两学一做”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派,专门成立了事迹挖掘工作组,由我带队,一行5人,利用三天时间,深入到同江市向阳镇新兴村、临江镇富裕村等地,先后访谈了曹辉发生前所在单位领导、同事、村干部、贫困户,以及家属、邻居等各类人群共计30多人。回来后形成了曹辉发同志主要事迹和人物通讯两个材料。今年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二,我又与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再赴同江,用了四天时间,拍摄了大量视频素材。通过先后两次集中访谈,对曹辉发这个典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深入的了解。
曹辉发同志是在走访贫困户返回途中遭遇的车祸,最终定性为因公殉职,但因公殉职未必就一定能作为典型来宣传。能不能成为典型,关键看两点:一个是有没有时代性,再者是否有先进事迹作支撑。在全党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今天,时代性自不多言,单从曹辉发帮扶联建两年多的事迹表现来看,确实很突出、很感人,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他对工作尽职尽责。曹辉发同志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领导交给他干啥工作都尽管放心。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最早在运输公司当司机,又兼修理工,熟练掌握驾驶技能,单位最破的一台“老解放”只有他能开;当稽查队长、安全办主任、法制办负责人,熟练掌握各种法规法条,处罚依法依规,令人信服。他所整理的执法卷宗非常规范,成为样本,乃至他去世之后,站长孙玮只好派人到佳木斯去培训。采访时我们到过他所在单位的办公室,办公桌正对面墙壁上悬挂一幅十多年前他凭记忆手绘的市区道路运行线路图,当时还没有GPS监控,可见其业务能力和细心程度。
做帮村扶贫工作,他对国家、省、市各项扶贫优惠政策烂熟于心,对贫困户一册五卡四帐了然于胸,基础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全村面积多大?贫困户多少人?新识别多少人?每家情况怎样?什么原因致贫?他在扶贫日记上记得清清楚楚,这本扶贫日记直至遇到车祸时还带在身边,上面沾满了斑斑血迹,一笔笔流水账还原了他真心帮扶的生命轨迹。他出事那一天,正在富裕村走访贫困户,宣传小额扶贫贷款优惠政策,其中有一户说啥也做不通,在他家呆的时间也最长,又恰逢村里突然停电,以至于当天该走的户没走完,就在返回富裕镇政府的途中遇到车祸。如果那天不停电,或者在那户贫困户家别耽搁太多时间,也许意外不会发生。曹辉发就是这样一个责任心特别强的人,他坚持入户每户都要走到,每户工作都要做通。本来之前他在向阳镇新兴村帮扶已有近两年,是去年7月同江市扶贫办因曹辉发所在单位运管站帮扶得好,是典型,又调整到条件更艰苦、路途更遥远的临江镇富裕村。当时站长孙玮考虑老曹岁数大了,又身患多种疾病,就跟他说不让他去了,换一个年轻点的同志。可曹辉发说自己有经验,有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关键是他对帮扶工作有感情,打骨子里热爱这项工作,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贫困户尽早摘帽。我想,这不仅仅体现了一种责任,也彰显了一种超出常人的境界。
其次,他对群众满腔真情。曹辉发对帮扶工作的无比热爱源于对普通群众的朴素情感,他对弱者有一种悲悯的情怀,而这一情怀,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人格的重要尺度。我感觉到,他在帮扶上有两点做得非常突出:一个是他的帮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逢年过节到贫困户家走走,给拿点米面油、衣物、日用品等等,这一般的帮扶干部都能做到。曹辉发不仅如此,他把贫困户当家人,既不歧视,也不嫌弃,更不放弃。比如,向阳镇新兴村的郭贵新,经常酗酒闹事,是村民眼中的“屯二爷”,没成过家,没有工作,没人搭理,亲戚中只有一个姑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曹辉发没有放弃不管,能够对待他像处哥们似地相处,陪他谈心,劝他戒酒,为他做饭。郭贵新去年5月4日因急性胰腺炎去世,临终前住院求救唯一打的电话就是给曹辉发,是曹辉发第一时间赶到把他送到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去世时又亲自为他穿上寿衣,帮助料理后事。用曹辉发的话来讲:“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相识就是一场缘分,最后一刻他能想到我,我就让他安心地走好!”还有富裕村的帮扶对象刘永富,无房无地,媳妇智障,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全家就靠他一个人在外打零工维持生活,租的平房又脏又乱。曹辉发每次去都帮助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换洗被褥,给刘永富的女儿买新衣服和拿助学金,把刘永富家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照看,同时又为他申请生活救济金,帮助办理小额扶贫贷款。曹辉发去世后,刘永福一提起曹辉发,就偷偷抹眼泪。
第二点就是曹辉发不仅帮扶自己所包的`贫困户,凡是运管站负责的贫困户,他挨家都去,贫困户对他都熟悉。临江镇富裕村的李建刚,不是他帮扶对象,在李建刚被重物砸伤右脚骨折后,是他帮助联系医院,垫付医疗费,住院期间几乎每天都去看望。李建刚想吃饺子,曹辉发回家包好饺子给送去;李建刚头发长了,曹辉发亲自领他出去理发;还先后两次请他出去吃饭。李建刚出院后,听说他是山东人,爱吃面,就买了几箱挂面给送去;打粮没有袋子,老曹又给他家买了100多条。李建刚的妻子逢人便说:“辉发又认了一个妈,比我的亲儿子都强!”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件件都体现了曹辉发用心帮扶的大爱情怀。
第三,他对生活要求极其简单。曹辉发对贫困户和困难群众是能帮就帮,用他妻子的话来说:“家里能倒腾的都倒腾光了。”就连结婚时娘家陪送的一对老式皮箱,很有纪念意义,他也拿出来捐给了贫困户。而他自己家生活十分简朴,一直住花2.6万买的一处60多平米的老房子里,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餐桌和凳子还是结婚时曹辉发自己做的。他平时穿着非常朴素,每次入村帮扶夏天就是件普通的大背心加短裤,而随身总是带着三样东西:“各种药盒、大号水杯、扶贫日记”.临江镇离同江市区110公里,来回一趟就是220公里,他都是开着私家车去,从来不跟单位提油钱报销的事儿。
梳理曹辉发同志的主要事迹,还有很多感动点,比如他秉公执法的事迹、乐于助人的事迹,还有抗洪期间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事迹等等,由于都是做帮扶工作之前发生的,就不一一赘述了。这次曹辉发能够当选2017“感动龙江”年度人物,就是最好的例证。
年后到同江走访,还有一个大的收获就是:曹辉发是市委、市政府推出的重大典型。在同江,在脱贫攻坚领域,曹辉发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就是他所在的同江市道路运输管理站,总计24人,像曹辉发这样带着责任、带着真情做帮扶工作的还有很多:比如站长孙玮,和曹辉发一同遭遇的车祸,是幸存者伤势最重的一个,全身11条肋骨骨折、脾摘除,住院还不足百天就坚持到单位工作;副站长黄启明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和曹辉发在一起,两人感情很深,他管老曹叫三哥,这次曹辉发殉职后,黄启明把曹辉发的帮扶户也担了起来,他说:“我绝不能给三哥丢脸,三哥在上面看着我呢!”还有小白等等,帮扶户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给人总的感觉就是这个单位的风气特别正,个个都可成为典型,所以出现曹辉发这样一个典型也绝不是偶然的。
篇9: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推荐】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五千年的风霜雨露,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五千年的阴晴圆缺,铸就了五千年的传统精神;五千年的日出日落,酿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因孔孟思想而灿烂。孔孟的思想、孔孟的学风、孔孟的精神对我们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主张学习要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有诚实的态度;“仁”是他学说的`精髓,他主张“爱人”,认为统治者应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坚持“人和”胜于一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他提倡做人要做到“舍生取义”。他反对一切战争,认为“民贵君轻”,认为统治者应轻徭薄赋,实行“仁政”。他还主张按时令砍伐树木,不过分捕捞鱼虾,他希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他就是儒家学说的另一位代表——孟子。
【【推荐】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篇10: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精】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在遥远的东方,屹立着一位贤者,他就是孔子。他是一位历史的巨人,一位文化的巨人,一位思想的`巨人。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世界25。
他是一位好学的学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的这一句古训感染了其后所有的学者。
自幼他便不耻下问,每事必问。为了丰富知识,他拜了各行各业的人为师,因此而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他推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态度,主张“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感受“学而时习之”的快乐。教导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后人所传颂。
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一改过去的教育方式,先后培养出3000多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为后之教育界流传。
他是一位提倡“仁”的政治家。仁者爱人。“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他一方面要求统治者相互团结,另一方面要求统治者爱惜百姓。当他听说百姓宁愿被虎吃也不愿意被统治者剥削时,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
他是一位“贤”的思想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另一项贡献就是整理编订了《尚书》《诗经》《礼仪》《乐经》《周易》,后称五经。他还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成为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言论被弟子编进《论语》,千古传诵。他开创了儒家文化,影响了其后封建社会的发展。
他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世界东方。
【【精】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篇11: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热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后句含意深刻,使人大有所悟。
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正书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丰满遒劲,柳体则骨立挺健,至今仍是学习书法之范本。柳体创始人柳公权是颜派鼻祖颜真卿的后辈,早年从师于颜鲁公;后来柳公权发现颜体虽雄浑厚朴但不乏臃肿肥大之弊病,于是柳公权不断揣摩,择颜体雄健的优点,改其臃肿肥大之弊端,掺入自己“骨立如嶙”的特长,终于创立了世代奉为经典的“柳体”。这不正是“择善而从”的典范吗?
倘若柳公一味效法于颜体,而不顾其弊端,那么可能现在就不会有相提并论的“柳骨颜筋”。那该是多么遗憾啊!
思古及今,改革之风已靡及中华大地,要改革就必须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但“开窗”虽好,不免有苍蝇蚊虫飞进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头脑。可就是有一些“失其本性”的人,沉湎于西方物质享受之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为腐败的糟粕所毒害而锒铛入狱。他们因为“不善而从”,终成咎由自取的可悲者。
由此可见,对待一切事物,我们要运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
那么如何才能“择善而从之”?让我们再看柳公权的例子。颜鲁公弟子百人,却没有一人像柳公权那样有所建树而流芳百世,这是因为身为唐朝大臣的柳公权博学而勤勉,注重锤炼“字外功夫”,因此他站得高,望得远,能够发觉颜体的优点与微瑕。其优点,从接受到孜孜不倦地实践,成为自己的优点,其微瑕,则予扬弃,并在这基础上进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热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篇12:英语作文:我所了解的端午节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astival.We hold the festival to remember the great poet Qu Yuan.He was a loyal minister of Chu,and ended his life in Miluo river after his country been destroyed by the enemy.
During dragon boat festival,we eat zongzi,which is a special dumpling made of rice and have some sweet stuffing in it.In many provinces,there would be a boating race,and many people would Amy on the door,in order to exorcise evil spirits and blessing for peace.Many children would wear a kind of special hand catenary,it made of five colors of cotton lines.It is believed that it can help the chilren become healther.
篇13:英语作文:我所了解的端午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Every year on the 5th of May, we make zongzi to eat. There is also a dragon boat race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ut there are few rivers in our hometown, which can only be seen on TV.
The following figure shows zongzi wrapped by empress. My mother also told me the story of Qu Yuan, telling me that eating zongzi and racing dragon boats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re related to commemorating Qu Yuan.
My mother also told me that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en my mother was a child, my grandmother would tie colored threads to my mother, which scared the snakes away. Also, she sewed a sachet with herbs picked from the mountain so that the insects wouldn't climb on her.
The following is the sachet my grandmother gave me when I was a child, very special!
篇14:描写苏轼的作文:我所了解的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题记
自幼便受到书香的熏陶,对于李白、杜甫、范仲淹、欧阳修……这些大文豪即便是不了解,也是有所耳闻的。而我今天笔下所讲述的是北宋第一大才子—苏轼。
他的一生可以算上十分悲惨而又艰辛的,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他二十岁以前。苏轼的父亲苏洵发愤虽晚,但却用功甚勤,这也使苏轼幼时拥有了良好的家教。苏轼自身也在晚年回忆起随父读书的时光,假如没有苏洵的发愤读书,也就不可能让苏轼接受良好的教育,更不可能在日后造就难能可贵的大文豪。
第二个阶段,便是从苏轼二十一岁进京考试说起。苏轼在科举考试的时候,有个人尽皆知的大乌龙—苏轼在考试时所写出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了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但乌龙的是欧阳修误认为这是他的弟子所作,为了避嫌只让苏轼得了第二。后来伴随着苏洵的死去,苏轼回乡服丧三年归来之时,正好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迫于无奈之下苏轼只好自求外放,调任杭州任通判。
最后一个阶段—苏轼人生中最艰辛的阶段。要说前两个阶段的苏轼正值青春年华,对于政治本是什么乐观,心里有着走好仕途的志向,经过一系列的变迁产生了渴望改变朝政的想法,但也为后面种种磨难埋下了伏笔。
当苏轼在各地任职持续了十年之后,他遭到了人生的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扭曲他的诗词,使他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出狱之后的苏轼被调任到黄州,地位十分低微同时并无实权。当时的苏轼自身也无可奈何,正如诗中所写:“长恨此身非我有”,他开始在公余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的荒地,悠闲度日,成为了与张怀民一样的“闲人”—“东坡居士”的称号由此而来。
纵观苏轼的一生是来来去去的被贬中渡过的,苏轼被贬最远的地方居然是儋州,也就是当今的海南—据说在宋朝被放逐海南仅是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罪状,但他却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本是宰相之才,但却经历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等到朝廷终于重用他时,那时的他已经太过年老,就这样,北宋“第一大才子”称号的苏轼在归朝的途中病逝了。
在我眼中,苏轼,他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之人,他是“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的豁达之人……
作者|八仁班 黄宣雅
公众号:每周简评
篇15: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历史的天空悠远而深邃,遥望这片天,群星闪烁。有两颗耀眼的星星穿越时空,成了现代和未来的指明灯。那就是儒家思想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孔子和孟子。孔孟的思想影响着后来人,直到今天仍不褪色。
三人行,必有我师
求学道路漫长而艰辛,许多人一起学习,一起寻求心中的目标。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择人之长补己之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求学本来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如不端正态度,那又怎能效仿古人不畏劳苦的求学精神?对于一种学问,不但要懂它,而且要喜好它,重要的是从中感到快乐。否则,人生就会黯淡。也许,我们这样做了,也不会成为孔夫子那样博学多才的圣人,但起码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去掉思想中的污垢,行为上的瑕疵,让自己的人格多一些圆润与光泽。集他人智慧于一身,虽然不是圣人,但也绝不是庸人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生如战场,不是胜就是败。而决定胜败的主要因素是能否得人心。孟子的仁政如是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聚人心,共奋战,团结就是力量。一家公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面临倒闭,也许因为经营不善,也许因为天灾人祸,但如果老总能以德服人,得人心,那么公司肯定会起死回生。胜败乃兵家常事,而想减少失败的几率,必须要深得人心,以德服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成功非易事。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次磨练造就一个全新的你,而只要你愈挫愈勇,还怕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吗?可是成功后你便堕落,你以前的努力又有何用?现在安逸的生活不是自己创造的,终有一天,它不会再属于你,只有在忧患中不断磨练自己,才能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历史的天空繁星闪烁,滚滚长江水淘尽英雄。人们一直在追寻雁过雁往的飘逸,花开花落的浮沉,我们要用他们的思想——仁爱、和谐来主导我们的世界。
篇16: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热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后句含意深刻,使人大有所悟。
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正书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丰满遒劲,柳体则骨立挺健,至今仍是学习书法之范本。柳体创始人柳公权是颜派鼻祖颜真卿的后辈,早年从师于颜鲁公;后来柳公权发现颜体虽雄浑厚朴但不乏臃肿肥大之弊病,于是柳公权不断揣摩,择颜体雄健的优点,改其臃肿肥大之弊端,掺入自己“骨立如嶙”的特长,终于创立了世代奉为经典的“柳体”。这不正是“择善而从”的典范吗?
倘若柳公一味效法于颜体,而不顾其弊端,那么可能现在就不会有相提并论的“柳骨颜筋”。那该是多么遗憾啊!
思古及今,改革之风已靡及中华大地,要改革就必须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但“开窗”虽好,不免有苍蝇蚊虫飞进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的头脑。可就是有一些“失其本性”的人,沉湎于西方物质享受之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为腐败的糟粕所毒害而锒铛入狱。他们因为“不善而从”,终成咎由自取的可悲者。
由此可见,对待一切事物,我们要运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
那么如何才能“择善而从之”?让我们再看柳公权的例子。颜鲁公弟子百人,却没有一人像柳公权那样有所建树而流芳百世,这是因为身为唐朝大臣的柳公权博学而勤勉,注重锤炼“字外功夫”,因此他站得高,望得远,能够发觉颜体的优点与微瑕。其优点,从接受到孜孜不倦地实践,成为自己的优点,其微瑕,则予扬弃,并在这基础上进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篇17: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精】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在遥远的东方,屹立着一位贤者,他就是孔子。他是一位历史的巨人,一位文化的巨人,一位思想的`巨人。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世界25。
他是一位好学的学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的这一句古训感染了其后所有的学者。
自幼他便不耻下问,每事必问。为了丰富知识,他拜了各行各业的人为师,因此而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他推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态度,主张“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感受“学而时习之”的快乐。教导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后人所传颂。
他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一改过去的教育方式,先后培养出3000多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为后之教育界流传。
他是一位提倡“仁”的政治家。仁者爱人。“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他一方面要求统治者相互团结,另一方面要求统治者爱惜百姓。当他听说百姓宁愿被虎吃也不愿意被统治者剥削时,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
他是一位“贤”的思想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另一项贡献就是整理编订了《尚书》《诗经》《礼仪》《乐经》《周易》,后称五经。他还根据鲁国历史编成《春秋》一书,成为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言论被弟子编进《论语》,千古传诵。他开创了儒家文化,影响了其后封建社会的发展。
他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世界东方。
篇18: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个充满爱心、智慧和勇气的杰出人物,真正做到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理论基础,并借此建构了儒学的大厦。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而一个“仁”字涵盖了儒家的全部思想核心小学时老师讲的孔子的故事让我们稍稍对孔子有一点了解,而孔子的《论语》便让我们更加进一步走进了孔子。
为了提倡仁爱的思想,孔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艰难征程。为了形成与发展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思想,他费尽一生,不停奔波跋涉,到他去世之前也不肯放弃。可他,一代仁者,虽然有大夫的身份,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让人不禁感到遗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许,孔子对教育事业的诚实与“不耻下问”的精神是更值得后人去学习的。殊不知,在如今这个面具的社会中,许多人就是怕丢脸而不敢去问。而当时身为圣人的孔子在面对孩子们“熟为汝多知乎?”的嘲笑中,还能诚实地回答自己“不能觉也”是需要多大的诚实与勇气啊!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勇敢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去“不耻下问”呢?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其实,孔子自己也承认自己有错误,需要完善。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足以说明孔子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了解,并努力改正。而在今日这种诚信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就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孔子,身为一代圣人,为中国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礼、义、仁、德”成了历代君子志士追求的目标。
篇19: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著名的“贞观之治”。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篇20:我所了解的外国人叙事作文
我所了解的外国人叙事作文
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星球——地球。在地球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单单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美与风土人情,如:重庆的火锅,新疆的羊肉串….但是,我最了解也很欣常伦敦的风土人情。
“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这是英国著名文学家、批评家塞缪尔.约翰说的。在他的眼里,伦敦真的有那么值得欣赏与留念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你走进伦敦,准会先看到浓浓的`英伦风:红色的电话亭、邮筒、双层巴士。假如你来到大街上,撞上一个英国人,他们总是会非常友好的呼叫一声:“哈喽!”或是用不标准的中国话说:“你好!”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与风俗礼仪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让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英国的绅士们吧!
首先是语言与交流。英国人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语言,从来不会用手来指着他人,因为在英国这样的行为会被认为是非常不友好的动作。因此, 在说话时也不会离对方太近。所以,为了避免发生争执是要必须约束自己的。
第二点就是英国的风俗礼仪与生活习惯。英国人普遍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公众事业、慈善事业等都很关注。其实,英国人彬彬有礼,如要请求时会说“Please”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接受了帮助或服务后会说“Thank you”,无论事情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写到这里时我才发现,英国人是多么有教养啊!我认为,这种良好社会风气应当在中国也要流行起来。
听了我的介绍,如果大家再一次去外国时,一定要留给外国人一个好的印象,就像他们留给我们的一样。
★ 我的性格我了解
★ 我看李白
★ 了解近义词
★ 我最了解的别离
★ 希望你了解我随笔
★ 我最了解的人作文
我所了解的李白优秀(集锦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