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芳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冬临少华散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冬临少华散文,希望您能喜欢!
篇1:冬临少华散文
冬临少华散文
癸巳冬,节近冬至,天暖无雪,阳光灿烂诱人,就想出去走走。
乐山乐水,见仁见智,姑且不谈。出去走走的想法概因了‘行万里路’的昭示吧,适逢周末,正好成行。少华山在渭南市境内,于我而言应该是家门口的山了,几次路过,碍于缘分吧,竟失之交臂。此番独立自由出行,少华山便为首选。
传,大禹治理黄河之际,引水出龙门,涌至漳关时,被两座山挡住了去路。这两座山南边的叫华山,北边的叫中条山,它们紧紧相连,河水不能通过。此时,有位叫巨灵的大神来帮忙,将两山掰开。但是华山却被掰成一高一低两山,高的叫太华山(即西岳华山),低的叫少华山。这也是李白诗作中“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的来历。另一神话传说是,少华山与太华山是天宫玉皇大帝御花园的一对使女华蓉仙子和华芙仙子下凡显形而成,因华山高五千仞被玉帝封为太华之主,盟冠五岳;少华山高四仟仞,被封为太华之辅,赐号少华。东汉著名大文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云: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此正好可以佐证大禹治水巨灵神帮忙的传说。巍巍西岳,天险自成,驰名中外,不必多言。带着无限向往,我踏上了拜访少华之旅。
拜访少华,一来想一睹少华风采,寻找心灵中的山水世界,二想挑战自己的体能、考验自己的耐力,为自己在文学之路上的跋涉充电加油。
从西(安)潼(关)公路少华山景区大道下车,我独自徒步面南而行。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4A级风景区,景区因‘少华山’而闻名,近年成为旅游热点。沿宽阔的景观大道南行,两旁每隔一段,就有刻有不同字体的‘龙’字的怪石出现。绿化布局,井然有序。我不紧不慢,一边行走,一边欣赏,偶尔拍照,此刻正是中午12时,不知是景区多云,还是阳光不那么灿烂热烈,远远望去,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雾茫茫一片。难道这就是少华山景区冬天的真实面目吗?带着这个疑问,怀揣着自己此行的目的,我不再感觉踽踽独行,此时此刻,少华山一直就在远处等我,我来了,她应该明白我的虔诚,所以是不是有些难为情呢,不然,这羞羞答答的姿态,让人难以找到答案。
步行一点五公里,来到售票大厅。因为是冬日,属旅游淡季,路阔人稀,办妥门票,我义无反顾,大踏步奔向景区。旅游大巴因为淡季人少,整整齐齐地一字儿排开,‘整装’而不发。如果发车,可以抵达更多的景点,观赏到更多的景色。我一个人徒步向景区走去,心想,走吧,隔着车窗玻璃也能看到风景,但是这是大伙儿共同的风景,你坐在什么位置,你只能欣赏到你目之所及的风景,而这个风景只是风景中的一部分,无法代表全部,要么‘走马观花’在今天还富有生命力呢,道理就在于此。
我一个人走在如此开阔平坦的景区大道上,感觉特别富有,甚至有些奢侈。旺季时分,景区也是一片喧嚣,车驰人喊,热闹非凡。这冬日的周末,这里是一片静谧,山静静地保持着自己的身姿,人少山寂,水流声便清晰悦耳起来,山水为了迎接每一位尊贵的客人,日夜保持自己的身姿,犹如等待检阅的士兵。此刻,我是唯一不需下属陪同的首长,山水都是我检阅欣赏的哨兵。如此想来,我富有地简直就是奢侈。
走在景区,山有山的姿态,水有水的神奇,过目难忘。那是真真切切的山水呀,妙处难以一一描述,我不时地用相机扑捉最具特色的景色,而且心想,那些如果想真正成为山水画大师的书画家,应该来这里熏陶自己,那些山质朴地立在那儿,一晃多少岁月,风吹雨淋日晒,不就等待发现的一双慧眼吗?山的神韵,尽在自然,尽在脱俗,尽在与众不同,鬼斧神工应该说是有匠气的,而面对此刻我眼前的形形色色的山,我敢说,他们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他们都是秦岭北麓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们有健壮的腰身,他们有粗糙的肌肤,裸露的肌肤充满迷人的质感。走着走着,我感觉周身热腾腾的,腿好像也有些木木的感觉。眼睛、心两个器官非常满足了,腿就开始提出抗议了,为什么他们都在享受,而独独我在劳碌?心安慰腿,平日你休息过渡,今日给你补课,不听话回家小心着。腿和心这一斗,也就重新开始上路了。我想,根据体力吧,能跑多远是多远,能看多少是多少,目标现在只有一个,赶天黑必须安全离开景区。
现在我正在红崖湖景区独自行进游曳。到月牙湖了,两个着警察制服的汉子,正坐在连椅上休息。他们看我一个人走着,就友好地同我打招呼。简单的答问,使我不再感觉孤独,因为除了那么多山水陪伴我,还有这些保护神在为我撑胆壮腰,我何患之有?他们告诉我,他们刚刚从面前的羊肠小道上山归来,我问上这个山需要多少时间,他们说上去一个多小时,下山也就四十多分钟吧。我说,你们在这里上班真是幸福啊,环境好,空气好,心情当然好。他们笑了,很灿烂,往日冷若冰霜的形象荡然无存,也许这就是山水滋养的结果吧。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这个探险攀爬的准备,再说鞋也不允许呀。
匆匆告辞,继续顺路南行。一个路牌显示,对面就是红崖绝壁了。红崖据传是水浒好汉九纹龙史进在少华山聚义藏身之地,深藏难觅。绝壁高约300米,宽500米,面东直立,气势壮阔,因壁面呈褐色而名,为国内所罕见,人争一睹风采。远看有台阶,也想上去看看。走着走着,看看近了,绝壁南边似有滚石落下之痕迹,台阶时断时续,况的确人稀背光,凉意沁人,故不再去想攀爬之事。此先权当一个引子,容日后队伍壮大天热路通再往吧。
走着走着,额头上有了细细的汗珠,几根昔日经常人前显摆的头发,此刻已开始狼藉了。指示牌显示,前面就是八里店服务区了。我加快几步,眼瞅快到了,三五个男男女女却在大路西侧的一木屋前,说笑逗乐。过晃晃悠悠的吊桥,掏五元钱购得一瓶绿茶,犒劳一下嗓子眼,一股冰凉的感觉,直沁入心脾,此刻我是外热内冷,不同于往常的‘内热外冷’。靠在小屋前,一打问,原来,这里有台阶路直通红崖绝壁和寇公祠,小屋恰好在上山的入口处。红崖绝壁是上不去了,此刻已是二点钟了,稍事休息,略做调整,我又朝寇公祠进发。也许是刚刚喝了几口绿茶吧,此刻身体似产生了惰性,站着不走明明舒服吗,谁愿意再奔走呢,腿好像正在这样建议着。台阶路不是非常陡峭,却逶迤而上,曲折回环,我是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似正要溃败下来。难道要当逃兵吗?时间还早,前边应该还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色吧,一番自我鼓励,拿着绿茶我边走边喝一小口,不时抬头看看前方头顶的天空。终于,当我再登上一节台阶之后,有个亭子尖尖入了我的眼帘,我兴奋起来,这是个什么亭子?这样陡峭的山上,建亭子的材料怎么运上去的.。带着疑问,带着好奇,我一鼓作气,爬上了这个山顶。 原来,这就是寇公祠了。寇公者,北宋名相寇准也,华州人,传寇公当年因澶渊抗辽中厥功甚伟,后世称寇公、莱公,曾隐居在少华山天官府。此祠即在天官府遗址上所建,三间一开,青砖黛瓦,古朴简约。亭子便是天官亭了。坐于亭下,山风凛冽,汗水一经蒸发,凉爽无比。放眼望去,对面山窝间,有细细的缆索直通那边山顶,三个缆车正徐徐回归于那个白色建筑物里。此刻山又是另一种景象了,他似调皮的孩子,不时地引诱着你,给你无限愉悦。坐罢不足十分钟,头上的汗水不见了,身上以前潮潮的感觉,此刻有些冰凉了。我不敢再坐,起身从南边的台阶下山。南边的台阶,初走平坦,再下台面是原生态的石头,不甚平整,加之个别地方坡度比较大,台阶面窄,我几乎是一步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才稳稳当当走下来的。山的好上难下,此刻才比较确切地体验了一把。
重返山下大路,服务区已被我绕过去了,索道标志牌显示,对面山上就是潜龙寺了。怪不得景区两边大道上尽是‘龙’字了,因为有‘龙’曾经潜伏于此,这里面也有一个传说了。据考,潜龙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初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因刘秀避难曾藏匿于此,其子刘庄(汉明帝)为报答此地潜藏先父之恩,教令当地大兴土木建造佛寺,名曰“潜龙寺”。这当然是值得一看的景点,可惜我没有够得索道门票,步行上山也不知道从哪里上山,只好作罢。
边走边想,前边会是什么地方呢,大路东边的一片竹林,甚是青葱,让人在这个冬天,感觉非常清爽精神。看了看路牌,前面就是杜牧台了。时间过了一个小时,山里的阳光正好,雾茫茫的感觉没有了,太阳亮堂堂地,远处的山,依然影影绰绰,尽显神秘。一瓶绿茶,消耗不到一半,我信心大增,继续南行,困乏的感觉似乎在减轻,兴奋依然在持续。手中的相机不时咔嚓闪光,我也走走停停,见奇异之处,非欣赏取景入镜不可。溪水潺潺,又时有啁啾之声入耳,在快乐的陪伴中,路在脚下不知不觉后移。
忽然,大路东边的山脚下,有瓦房入目,心先喜了。能够住在这样的地方,山清水秀,不啻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呢。碎石砌起的田埂,平平展展,田埂的左边就是清清的流水不息而过,树丛掩映,狗吠鸡鸣,恰不远处,一现代化的桥梁迎面入目,昔日,这里也许就是简易的土木桥,或者踏石而过,也未可知。若非旅游开发,这‘小桥流水人家’的山水画不是更加诗意吗。
原来这个桥,就是杜牧桥,概因杜牧当年曾旅居于此吧。如今的杜牧台相传是杜牧当年览少华胜景处。杜牧在此曾留下了《望少华三首》,诗曰: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
杜牧台面北而建,地势险要,台阶曲折,迤逦而上,景随步移,步变景换,视野开阔,你不禁为‘文似看山不喜平’暗暗叫好,群山连绵,此起彼伏,山的姿态神情在这个观赏少华峰全貌之绝佳位置方能一览无余。
登杜牧台,面对杜牧之塑像,一览此诗,困意遁无,无限敬仰之情,随呼呼而出的热气,一并融入山涧。周身的燥热,此刻亦清爽了几分。四目相对,我试图寻找他眉宇间触景生情的那一丝跳跃的神经,以求在少华山让我的敬意弥漫于他的灵魂。思绪悠悠,绵绵不绝,逝者如斯,时不再来。因时间关系,我无心逗留,接近五点钟了,我不能不考虑尽快安全返回。
下了杜牧台,也许是逗留时间过长养足了精神,也许是完成考验已经进入倒计时了,我不得不加快了步伐。而此刻,以前的景色已不同于先前阳光充足时分,我不时掏出相机,恋恋不舍地拍照。时而慢跑以追回拍照延误的时间,时而加快出山步伐,一会自己给自己打气,一会自个儿喊几声一二一。出山是下坡路,前倾的惯性使然吧,脚步不由分说似地,越来越快,如下坡子碌碡一般滚滚而下,我这才想起不进则退是如此地容易,如此地溃不成军。也许,此时此刻我是为了安全返回吧,这样想着,我稍感释然了,向着远处有灯光的地方一路疾行奔去。
当朦朦胧胧,莽莽苍苍的感觉再次降临,我已安全抵达景区大门口,此刻才发现大门口中央石碑背面篆刻着“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君子之风,与之久长。”大凡世间久长之事物,必经受挑战,必经受考验,跋涉于我,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事儿了罢。
篇2:六年级散文 :临冬200字
隐隐觉的冷了,大地也变了。
树安详了下来,树叶是它的眼泪;
马路依然忙碌,依稀的鸣笛是它的喃喃;
人们安静了下来,家是他们温暖的港湾。
从秋天到冬天的跨度,
就如一个小姑娘,
匆匆而来,乏了,
便提着裙儿,
慢慢步入了冬日的静谧。
看了秋天的落叶,
觉不够,
未见冬日的迷雾;
见了冬日的迷雾,
仍有遗憾,
便是感知到春日的花香、夏日的骄阳。
天白了,
蓝天躲在云缝里瞧着,
等着季节的召唤;
风烈了,
利如刀,
切割着冬日的空气;
叶黄了,
一片片、一群群的落下,
与风伴着,
如翩翩飞舞的黄蝴蝶。
时间过去了,
燕子的巢还空着呢,
杨柳枯了,花也凋零了。
只觉自己飘飘然融入了冬日
------那万物蛰伏的时节。
临冬,时间仍在过,树叶仍在落。
我的童真却不变:
将她的丽姿看透。
六年级:季影诺
篇3:冬游玉华宫的经典散文
冬游玉华宫的经典散文
冬季的玉华宫,蛇虫深眠、草木凋落、湖潭凝冻、山川失色,显出一番苍凉萧瑟之貌。正如作家张贤亮说的荒凉也是一种美,我经营的就是荒凉。暮冬时节,我带着一颗虔诚之心,来拜谒这方佛门圣地。玉华宫,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始建于唐朝。相传唐初战乱纷争,唐王扫祭黄帝陵返回途中,大将军尉迟敬德误将队伍引入凤凰谷,军师徐茂公观地貌言,此处宽阔平展,山清水秀,四周有青山为屏,山势状如凤凰,乃屯兵养马、操兵习武的吉祥宝地。川内河水清澈见底,四面荫浓气爽,地无大暑,是个消夏避暑的好去处。佛教高僧玄奘奉旨于此,潜心四年,翻译了二十万颂的皇皇巨著《大般若经》。追古思今,现今的玉华宫,观玉瀑、览冰雕、走雪场、感佛典,成了休闲娱乐,放松心情,感知历史,追古思今的绝佳去处。
深冬之际,冒着严寒我只身来到玉华宫。山门飞檐走壁,气势巍峨,雄美壮观。迈步在山峦中,群山静寂,了无声息,仿佛沉寂在佛门禅院的悠悠历史长河中。远观,群山连绵,天高地阔;近览,朝阳处,草木翁润,透着浓重的葱绿,其间夹杂着片片成势的枯枝败草,黄绿交织宛若中国的山水写意画。背阴地,残雪点点,阴寒透骨,极显冷冬酷绝之美态。山落了势,静默无语,片片明眸的湖也玉雕冰封,收敛了潋滟的春色,做起了小家碧玉的'梦。玉华湖、沁风湖、筛月池……,潭潭湖水冰封成面面水镜,仿佛静待着大师的点化。玉华宫傲居深山,最大的好处就是安静。夜幕降临,我栖息在农家小院,夜色如墨,庭院如坛,四围静谧无语,甚至窒息了冬虫的低唱,回归到太初鸿蒙之际的混沌状态。我想象着,在这凄风冷雨的深夜,身披单衣的玄奘大师静坐在肃成院禅房内,挑落灯花,伏案疾书,寒风透窗,灯影灼灼。砚池结了薄冰,他毅然凭着西行的执着之力如蚕吐丝,似蛛结网,用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毅力坚定前行,四年寒暑,浩繁如烟的《大般若经》方尘埃落定。在玉华宫,我又一次聆听了大师的谆谆教诲,踏着大师留下的脚印,感受着他伟大的人格魅力,使我想起了“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警句格言。远远的,我感受着孟子的教诲,禅院灯深处,一位慈眉善目,刚毅果决的智者,傲然而立,用品行感动着千年后的膜拜者。正如作家李延军讲的,我愿栖身玉华宫,抛却杂念,专心撰写《黄帝传》。越千年,玄奘用他的毅力成就了中国佛学的伟大,光耀千古;而如今,延军兄三十年磨一剑,致力于长篇巨制《黄帝传》的写作,待到山花浪漫时,必将震动世人。
盛载着千年的历史,我漫步深谷,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冰雕世界。玉华冰雕,可谓渭北高原一景。块块四方透亮的冰砖在艺术大师的精心雕琢下显得清透亮丽。夜来了,五彩斑斓的灯光幻化出一个个绝美的世界。十二生肖惟妙惟肖,巨龙昂首,似有飞腾之势,金鸡独鸣,启迪着光明的到来,双虎咆哮,招展着华夏的昂扬气势……。座座晶莹剔透的玉桥,使我仿佛回到白砖黑瓦,流水潺潺的江南水乡,多少生离死别,爱恨情仇交织出世相百态,演绎着不变的亘古人生。触摸着城楼造型的冰雕作品,使我想起古人征战伐斗,兵戎连连的灾祸时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秦时明月汉时关,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凄惨景象。权力的更迭,朝代的变迁,终究抵不上一个土馒头。更为可爱的是,网络QQ农场上的场景也活化在冰雕中,一方菜地,两个小冰人安然守护着农场,牌子上“姐种的不是菜,是寂寞”的文字让我倍感熟识。走到珊瑚谷纵深处,三面巨崖环抱下,一座巍然耸立的冰塔振人耳目,潭凝成冰,玉龙傲首,金龟驮碑,巨型瀑布形成的冰塔好似雪白的钟乳石倒悬,自上而下,高达数米,中间通透,侧耳静听,似有流水之声。据记载唐太宗留恋于瀑布之下,驻足观望,甚是喜爱,故由此而得名为驻銮崖瀑布。听村民介绍,十余年前,天寒地冻,瀑布直径达数米,可凿冰开道,盘旋而上,气势煞是壮观,数里之外遥遥可望。
山崖悬空处,开凿着一排石窟,内造八佛完,两完之间石隔墙上雕刻有莲花、菊叶、缠枝卷叶、执戟力士、骑士等浮雕。石窟内还有石刻佛足印、佛像座各一件。佛足石侧刻缠枝莲,佛像座上雕刻莲花瓣饰纹,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类敬造释迩佛像供养”字样。石窟内供奉着地藏王等众神龛,常有善男信女来此烧香拜佛,求签问卜。顺着之字形石梯缓缓而上,一座小巧别致,依山而建的石窟寺夺人耳目,寺中,僧人着土黄色僧服。攀谈间,向我传授着佛门立善,与世无争的金玉良言。过了石窟寺,走筛月池,神秘静穆的佛门禅音被欢闹的嬉笑打破。感受了精神的升华,我又回到了喧闹的十里人场。穿上笨重的滑雪鞋,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像滑稽可笑的企鹅,初次滑雪,尚未站稳便猝然倒地,松软的雪浊了衣,却乐了心。笑语喧天,快乐像雪花般洋洋洒洒。少男少女仿佛蹁跹的彩蝶,散播着昂扬生机和靓丽的青春活力。我毅然加入快乐的行列,迈着生疏的步子,从高高的山巅沿着宽敞的雪道飞驰而下,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人轻轻的,好似飘了起来。
天色近晚,要辞别玉华宫了,回望静寂的山川,庄严的玉华宫,多彩的冰雕世界,伟岸的冰塔,真是痴心不改。跨越千年,我定结庐于此,静心修德,聆听智者的声音。
篇4:冬临翠矶山抒情散文
冬临翠矶山抒情散文
作者:长江之水
寒路霜风翠矶山, 一年多次路知难。
幽台路窄山知险, 举足爬攀雾在前。
青草萎,叶枝寒, 穿梭登上塔云天。
群峰莫等千山雪, 梅暖思春蝶不怨。
冬的翠矶山,树木花草谢却了三季的繁忙,一切在静寂寞然中沉默,在旷野里安然守候,山水从层昔往、迁徙,山风拂荡,更加地壮阔无际,通透廖远、简约明快,蔚蓝的天空里白云偶尔低回,积雪氤氲着淡淡的香味更加静奢华美。
这个双休日,又来到了登了数次的翠矶山,站在这高山之颠,抬头望天还是那样的高远,山还是那峰峦叠嶂,天空不时飘来的朵朵云白、在晨曦的丛蔟里、如拂动的烟花绽放,仿若一场期盼已久的约会,不需远迎,你来了,我就在……
也许,这是我们正要去的历经,在这冬的经历中,在这没有梦的日子里,等待也不会荒凉时光,就让奔波的灵魂,在这般静寂栖息的.诗意里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忘却,只为与你的美好相遇,若我还在你的记忆中穿梭,你是否听到这一声叹息……
其实,苍茫的人生中,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脚下,在路上,在心上。
★ 伤秋临冬诗歌
★ 空临的散文
★ 再临秋风散文
★ 临翔的春天散文
★ 冬之随笔散文
★ 妖冬心情散文
★ 天鹅湖的冬散文
★ 《冬晨静思》散文
冬临少华散文(精选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