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忽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舐糠及米的成语故事及出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舐糠及米的成语故事及出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舐糠及米的成语故事及出处
舐糠及米的成语故事及出处
出处:《·吴王濞列传》。 读书笔记
意思:舔掉糠皮以后,再舔就是米粒了。比喻由外及里,逐渐侵蚀,得寸进尺。及:达到。出作“舔糠及米”。
汉高祖刘邦取得政权后,把一些刘家的子弟,分封各地为诸侯,成立若干王国,其中较大的王国,兼有五、六郡的地盘,而中央直辖的只有十五郡。汉高祖死后,诸侯各国就渐渐不听号令,到汉景帝(刘启)时,各国和中央对抗的形势更加严重。那时,汉景帝手下的'主要谋划人晁错为御史大夫,是个富有才能的政治家,人称“智囊”,他主张削减各国的领地,加强京师的权力和威信,以巩固汉朝的统一。 读书笔记
当时诸侯中,吴国是个大国,吴王刘濞的野心也最大。他早有篡夺帝位的阴谋,便趁此机会,挑拨和煽动其他诸侯,联合起兵反抗。他说:“现在皇上任用邪臣,听信谗言,侵削诸侯,一天紧一天,正如古语所说:‘舐糠及米’,其结果恐怕不仅是削减领地而已!”
刘濞引用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今天削减领地,以后难保不进一步取消诸侯。这样,历史上所谓的“吴楚七国之乱”或“七国连兵”事件就爆发了。
篇2:简单成语故事及出处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位大将名叫檀道济,身出寒门,从军二十多年,从士兵做到大将军。晋朝末期,从刘裕攻后秦战争中屡立战功,升职到太尉参军。宋文帝刘义隆上位后,檀道济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掌管兵权,所以皇帝很不放心。加上朝中一些大臣的挑拨,宋文帝起了除掉檀道济的心思。
一次宋文帝患重病,彭城王刘义康由此拟了一道圣旨招檀道济入京。檀道济入京后住在建康(南京)的檀城,过了一段时间他看宋文帝病好后准备动身回去。结果檀道济刚上船时又被招回宫,并把他捕捉下狱,罪名是图谋造反。接着他的儿子和部将也全部被杀戮。檀道济被扣上谋反的罪名关进大牢,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临刑前他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真是自毁长城。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
篇3:简单成语故事及出处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做饭,浇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后来,姓丁的在家里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这话三传两传便走了样,说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越传越奇,越奇越传,最后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调查。姓丁的说:“我说的是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活人来呀。”
【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 名人名言及出处
舐糠及米的成语故事及出处(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