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退税及税收收入影响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3-12-24 03:37:30 作者:至型衰男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至型衰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退税及税收收入影响的调研报告,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退税及税收收入影响的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篇1: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退税及税收收入影响的调研报告

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退税及税收收入影响的调研报告

今年下半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发出《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纺织品服装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XX]11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XX]13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XX]144号),分别从XX年8月1日、11月1日和12月1日起,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三次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财税政策的适当调整,对于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三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内容为:一是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二是取消红松子仁、部分农药产品、部分有机胂产品、紫衫醇及其制品、松香、白银、零号锌、部分涂料产品、部分电池产品、碳素阳极的出口退税。第二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一共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具体为:一是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二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三将部分塑料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四是将部分家具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11%、13%;五是将艾滋病药物、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黄胶原、钢化安全玻璃、电容器用钽丝、船用锚链、缝纫机、风扇、数控机床硬质合金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9%、11%、13%。第三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一共涉及3770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7.9%。具体为:一是将部分橡胶制品、林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9%;二是将部分模具、玻璃器皿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1%;三是将部分水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3%;四是将箱包、鞋、帽、伞、家具、寝具、灯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五是将部分化工产品、石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商品的退税率分别由5%、9%提高到11%、13%;六是将部分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分别由9%提高到11%,11%提高到13%,13%提高到14%。

二、三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市出口退税的影响

(一)三次退税率调整对**市出口产品的总体影响

从XX年1-9月**市出口企业申报的退税来看,全市外贸企业出口商品共有444个编码,涉及退税率上调的商品编码有237个,占全市外贸企业出口商品编码的'53.38%;从出口总量看,涉及金额13.35亿元;从企业数量看,涉及74户。生产企业出口商品共有502个编码,涉及退税率上调的商品编码有225个,占全市生产企业出口商品编码的44.82%;从出口总量看,涉及金额达61.32亿元;从企业数量看,涉及144户。

前两次退税率调整影响不大,第三次对**市的影响很大。全市上调出口退税率的主要产品依次为胶合板、橡胶轮胎、农药、农用工程机械、塑料手套等。

(二)退税率调整对全市出口退税的影响分析

1、根据前三季度全市申报的出口额测算退税率上调对出口退税的影响数。按照商品海关代码对XX年度1-9月份全市全部审核通过、申报区、未通过区的出口额(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计算了此次退税率上调对**市出口退税的影响数。

XX年度1-9月份计算表

单位:万元

企业类型

涉及出口额

退(免)税增加数

生产企业

650084

6982

外贸企业

133494

2196

合 计

783578

9178

以XX年1-9月出口数据分析此次退税率上调对全市出口退税的影响:退税率上调共增加全市退(免)税9178万元(其中生产企业6982万元,外贸企业2196万元)。一、退税额增加超百万的货物有:1:胶合板增加约4739万元,占总额51.63%;2、机电产品增加约924万元,占总额的10.07%;3、轮胎、化工等产品增加约799万元,占总额的8.71%;4、农药增加约564万元,占总额的6.15%。这四类货物占总增加额的76.56%。二、从地区看,对邳州、铜山、**经济开发区三个地区影响较大。

篇2:申请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报告

1背景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免)税申报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6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退(免)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9号)、《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推行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申报的公告》政策文件要求,对现行出口退税申报系统进行升级调整。

2升级内容

2.1生产企业常规申报流程变化

操作步骤:

①在系统中录入[单证不齐]和[单证齐全]数据。先录入[免抵退税明细(单证不齐)-出口货物明细数据]、再录入[免抵退税明细(单证齐全)-收齐前期数据]

②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项],正式申报前,可以不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项]数值,正式申报时需填写完整。

③进行免抵退预申报,并读取预申报反馈,确认本期可进行申报的免抵退数据,如有疑点及时进行调整,。

④生成征免税明细数据,并在网上办税服务厅导入

⑤根据网上办税服务厅相关报表数据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项]

⑥进行免抵退正式申报。

2.1.1正常申报的数据

1.进行免抵退税申报时,先录入[免抵退税明细(单证不齐)-出口货物明细数据]

2.再录入[免抵退税明细(单证齐全)-收齐前期数据]

3.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项]

当进行免抵退预申报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据可先不进行数据录入,直接保存

4.进行[免抵退税申报]预申报

计算汇总表的“上期结转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上期结转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会根据上期正式申报反馈数据自动带出。可以手工填写。

5.下载预申报反馈,并读入

6.征免税明细申报

确认当期可以进行申报的免抵退数据后,进行[征免税明细申报]

如果当期没有录入[收齐前期数据]和[增值税纳税汇总表项]。系统会显示警告。

系统会显示当前申报数据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数据供用户确认。

其中出口销售额(人民币)根据单证不齐数据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根据单证齐全数据计算。

将生成的申报文件读入网上办税服务厅

确认后,根据当月报表修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项],附表2第18栏[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数值应填列到[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一栏中。

篇3:申请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报告

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处):

我单位下列出口货物(见所附明细表)因原因不能按期申报退税,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2004]113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68号)的有关规定,申请延期至年月日之前申报,请予批准。

附:出口退税延期申报明细表

企业(公章)

年月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由主管退税机关填列

2、本表一式三份,经批准后一份附在企业退税申报材料中,一份县(市、区)

受理窗口留存,一份退税分局存档。

出口退税延期申报明细表

企业名称(公章)

篇4:申请调整出口退税率的报告

江西省新余市高新产业国家税务局:

因公司业务需要,特向贵局申请出口免抵退税资格。现有我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申请单位:江西省三禾机电有限公司

法人:郑中旺,身份证号:xx,税务登记证号码:xx

注册地址:xx

注册资本:人民币五百万元整,

经营范围:汽车用换向器、家用电器换向器制造、销售及进出口

我公司保证遵守出口退税的相关法律规定。望贵局给予批准,谢谢。

xx

201X年0X月XX日

篇5:浅谈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影响

浅谈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影响

[摘要] 自2005年我国基本完成退税机制改革后,退税率调整成为目前我国退税政策调整主要内容。对于退税率调整,政府职能部门和外贸企业及金融部门都有各自不同解读和应对方法。如何正确理解退税率调整大方向,是所有相关部门面对日益激烈的外贸出口竞争所必须思考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 退税率 贸易顺差 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我国出口持续增长,巨额贸易顺差引起贸易伙伴不安,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和反倾销诉讼随之而来,急切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抑制高顺差。2004年来开始的退税率调整充分反映了中央政府已认识到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迫切性。对此次调整,政府各部门和外贸企业应积极面对,认真贯彻中央精神,相互配合,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金融部门也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外贸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一、调整退税率是我国外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调整退税率是十七大报告“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论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七大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报告中提到,要通过包括调整出口退税等一系列财税政策配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通过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逐步把经济纳入“产业结构优化型增长”轨道。在最近几年退税率调整中,我们能看到“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论的影子:从下表所列退税率变化可看到,从2004年退税机制改革相关政策落实后,我国逐步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和部分经常产生贸易摩擦出口商品进行限制,更在十七大召开前,对上千种产品退税率进行了调整。而不断根据经济发展实际调整退税率,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起到了调节作用,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指导思想。

2.退税率调整是增强我国外贸企业竞争力,完善出口产品结构的需要

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主导。随着我国出口迅速发展,这种粗放式经营给外贸发展带来很多弊病,与世界出口结构和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不一致,易引起贸易争端,加之这类低层次商品出口入门门槛较低,造成众多企业一拥而上,本国企业间互相压价,再加之原有高退税率,更导致许多企业为创汇不计利润削价出口。这种恶性降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贸易行为,造成出口增长很快,但出口效益却不能同步增进现象。这不仅影响我国出口总体效益,且易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与别国产生摩擦,引起反倾销。所以必须通过调整退税率,鼓励和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优化出口结构。

首先,自2006年开始,经五部门协商并多次调整,许多高科技产品退税率提高到17%,而许多初级产品尤其是包括煤炭类制品等矿产资源类产品退税被取消,从原则上要求这些紧俏资源必须优先满足国内市场,不鼓励出口;其次,占我国出口很大比重的纺织品和塑料制品退税率逐步降低,除一些稍具附加值制成品外,诸如纱、布类初级面料和低档塑料产品退税被降至5%,不仅抑制了许多低收益初级品出口,降低了原料及能源消耗,也在抑制贸易摩擦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此外,由于退税率变化及政策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我国海关2008年1月对进出口数据统计显示,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2007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011.7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7.6%。因此,为优化出口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调整退税率。2007年和2008年对退税率的多次调整充分表明了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

3.退税率调整是抑制我国高顺差外贸的迫切需要

我国不断增长的巨额贸易顺差急切需要我们对现行退税率进一步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为积累外汇储备、创造国家财富,我国经济政策原则上一直以出口为重点,鼓励企业出口,并对外汇支出严格管理和限制。虽然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1.8万亿美元,且外汇管理政策也有所松动,但总体上“奖出限入”做法并未根本改变,这也造就了我国多年持续的贸易顺差。

如上图所示:虽然我国进口额在不断增长,但出口增长明显超过进口,贸易顺差逐年上升,导致我国出口退税额在即使退税率有所降低情况下仍然逐年上升:2004年到2007年,我国出口退税额分别为2196亿元、3372亿元、4285亿元、5273亿元,每年都以1000亿元左右速度增长。

贸易顺差的长期持续增长,对贸易伙伴收支平衡产生巨大冲击,他们出于对经济自我保护,必然采取措施抑制对我国的.巨额逆差。我国2001年加入WTO,而建立公平自由贸易体系是WTO努力目标,我国高额贸易顺差和实行出口退税制度恰恰成为他们反倾销诉讼最佳理由。因此为缓和国际经济矛盾,必须设法抑制高顺差局面,而调整退税率是最直接有效手段,成为缓和矛盾的迫切需要。

二、 地方政府应积极应对新退税负担机制带来的机遇和问题

考虑到为地方经济减负,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各地出口退税基数不变,对于超基数部分中央与地方按92.5:7.5比例共担,出口退税改由中央统一退库,地方负担部分年终专项上解。原来实行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虽然调动了企业出口积极性,也优化了出口结构,促进了出口快速增长,但超基数部分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分担,地方政府退税压力大,且地方负担不均衡,造成退税慢,甚至出现欠退税现象,一些小型外贸企业因不能及时拿到退税而纷纷倒闭。个别地方为解决退税负担重问题,竟破天荒采用奖励“少出口企业”,限制外购产品出口、限制引进出口型外资项目等。新退税负担机制实行后,地方政府退税负担比例从25%下降到7.5%,退税压力仅为原来的30%,“出口退税越大,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越大”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新负担机制还规定出口退税先由中央财政垫资,地方分担部分年终与中央财政统一清算,也大大缓和了地方和企业矛盾,有利于有效抑制各级地方政府欠退税情况的发生,有利于外贸企业出口,有利于促进外贸发展。

新退税负担机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出口大省)财政困难的重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关心。但我们还应看到,虽然新机制使地方政府退税压力大为减轻,但征、退税不匹配矛盾并未彻底解决,分担7.5%仍是负担。随着出口迅速增长,在退税基数没变甚至大幅增长情况下,地方政府实际负担并未减少,只是暂将退税压力向后推移。另外在较发达地区,异地收购后再出口在外贸经济成分中占相当比重,由于增值税征和退不在同一地区,这就给异地收购再出口的较发达地区带来一定地方经济负担。以无锡新区为例,新区由于庞大的退税基数,近年来多次出现不能及时正常清欠退税情况,导致新区政府为减轻地方财政压力,2006年撤消民营企业园,对进出口权审批提高门槛,其他地区也出现了类似阻止纯贸易型外贸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政策(进出口权审批发放基本条件:企业注册资本从100万提高到500万,员工最低人数提高到50人)。

因此虽然新机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方负担,但问题仍在,地方政府应积极面对新退税负担机制,配合中央财政妥善解决好退税问题,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三、出口企业应适时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对于许多外贸企业来说,出口退税是企业利润重要组成部分,退税率的调低,意味着利润降低,也就意味着许多依靠退税的外贸企业将面临资金困难甚至倒闭风险。因此出口企业不能坐以待毙,应积极应对,把退税率调整看成契机,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以纺织品产品为例,我国2006年9月开始对纺织品初级产品调低退税率后,从2007年1月~6月的统计数据可看出,纺织制成品(服装类)出口增长相对较快,增幅分别为16.5%和10.2%,而初级面料出口仅增长8%,棉制品增长4.8%,毛制品增长1.9%,丝制品甚至出现下降,且降幅高达22.7%。各纺织品外贸企业纷纷以提价应对出口退税率的调低,尤其是纺织品初级面料出口价格提升幅度最大。

本文由www.FwSir.com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由此可以看到退税率调整对于纺织品出口影响巨大,国内纺织企业(包括其他产业)将面临更加严峻考验,产品转型迫在眉睫。面对这一大趋势,出口企业首先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把以往出口商品主要靠价格优势转到技术、质量优势上来;其次,出口企业应顺应退税率调整,调整出口结构,多开发出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将不适于出口商品转移到国内市场;再次,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模式,最大程度降低生产、销售成本。企业只有据退税率变化及时优化产品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

四、金融部门应继续对外贸产业发挥积极作用

银行金融系统作为维系一国经济的支柱,应继续发挥对外贸产业积极的扶持作用,并做好相关监督工作,帮助企业度过退税政率变化所带来的难关。

2004年以前,由于欠退税情况严重,导致许多企业产生资金不足状况。银行为配合国家退税工作,响应国家政策,对企业实行出口退税账户贷款方法,以未退税额为抵押,对企业进行资金融通,大大缓解了企业经营上的资金压力。自2004年开始实行退税机制改革以来,欠税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金融系统对企业经济扶持的历史使命就此结束。首先,在大宗贸易活动中,银行仍能发挥资金融通作用,解决企业一时资金困难,为企业进行信用担保;其次,由于国际贸易的特殊性,银行可据自己的信息渠道,指导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在这一点上,中国银行走到了其他银行前列,在2005年开始推出新的远期汇率服务,与企业签订协议,商定一个合理长期浮动汇率,保证不论外汇汇率如何变动,在协议有效期内保持协议浮动汇率不变进行收结汇,保证企业在安全汇率下从事外贸经营活动。尤其是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后,该业务更显现了其稳定企业汇率风险的作用;另外,银行应继续发挥金融监管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在监督好企业收结汇的同时,保持与外管局、国税局、海关信息互通,保证企业能顺利进行退税核销工作,而不要因银行信息不到位使企业退税蒙受损失。

参考文献:

[1]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11月12日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7]90号)

[3]给中国经济把脉:高端学者谈中国经济焦点问题/张玉玲访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6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5]国务院关于完善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的通知,(国发(2005)25号)

出口退税核查报告范文

出口退税的英语表达

出口合同英文版

出口货物协议书参考

出口合同中英文

出口托运论文范文

出口销售岗位职责

无缝钢管出口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拓展新兴市场

委托代理出口协议书

出口物流员求职简历

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退税及税收收入影响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出口退税及税收收入影响的调研报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