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衰老知识点

时间:2024-01-05 03:38:04 作者:凡新骟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凡新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高中生物细胞衰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高中生物细胞衰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中生物细胞衰老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衰老知识点

一、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

3)细胞内的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衰老的细胞内、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固缩,染色加深。

5) 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学说:(1)自由基学说(2)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轻松背诵生物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分析生物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根据生物学科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篇2:高中生物细胞知识点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篇3:高中生物细胞知识点

1.细胞分化简介

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稳定、不可逆的。一旦细胞受到某种刺激发生变化,开始向某一方向分化后,即使引起变化的刺激不再存在,分化仍能进行,并可通过细胞分裂不断继续下去。细胞决定的早晚,因动物及组织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情况下都是渐进的过程。例如,在两栖类,把神经胚早期的体节从正常部位移植到同一胚胎的腹部还可改变分化的方向,不形成肌肉而形成肾管及红细胞等。但是到神经胚晚期移植体节,就不能改变体节分化的方向。可见,这时期体节的分化已稳定地决定了。

2.特点

1.持久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稳定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

3.普遍性: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4.不可逆性:细胞只能从全能干细胞最终走向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反向进行。(即全能性逐渐减小)

点击查看: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细胞分化

概念: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过程

时间:发生于整个生命过程,胚胎时间达到最大程度

结果: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6.植物细胞全能性

1)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2)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幼体

7.动物细胞全能性

克隆羊“多利”

造血干细胞的研究

8.植物组织的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中单个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仍能够发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潜能。

9.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体细胞都是受精卵有丝分裂的后代细胞,有丝分裂前后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不变,其遗传特性也不变。因此,每个体细胞(除有些细胞核已退化的细胞如:血红细胞)都具有同一个受精卵细胞中所含有的遗传信息,每个体细胞都具有单独发展为单个个体的潜能(例如:花粉离体培养),而且细胞具有全能性。

篇4:高中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1.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 ( )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细胞 D.肺泡

2.植物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其主要原因是( )

A.CO2中毒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供能不足

3.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中的氧( )

A.全部来自氧气 B.全部来自水 C.全部来自葡萄糖 D.来自葡萄糖和水

4.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5.测得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推得果实( )

A.有氧呼吸占优势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C.无氧呼吸占优势 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6.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注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

C.酵母菌增多,产生酒精增多 D.酵母菌减少,产生酒精增多

7.在呼吸过程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8、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①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②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③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④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 )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叶绿体 D.丙酮酸+内质网

10.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

A.3:4 B.4:3 C.1:2 D.2:1

篇5: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层半透膜。

(2)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半透膜,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所以都可以发生渗透吸水。

(3)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以后的结构。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Na+、K+穿过细胞膜。

(5)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

拓展:

①溶液中的溶质或气体可发生自由扩散,溶液中的溶剂发生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6)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通过胞吐排出大分子。

四、酶与 ATP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2)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拓展:

①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②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如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3)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

(4)ATP和ADP的转化

注意: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合成酶;

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拓展:

①动物体内合成ATP 的途径是呼吸作用,植物物体内合成 ATP 的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②ATP 在细胞内的含量不多。

③ATP 与 ADP 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反应的场所、酶不同。

五、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 的过程。

拓展:

①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最常直接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

① C6H12O6 酶 2C3H4O3+4 [H](少)+ 能量(少)细胞质基质

② 2C3H4O3 + 6H2O 酶 6CO2 +20 [H] + 能量(少) 线粒体基质

③ 24[H] + 6O2 酶 12 H2O + 能量(大量) 线粒体内膜

(2)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拓展:

①高等植物在水淹时,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

②马铃薯、玉米胚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③高等动物和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④无氧呼吸生成酒精的反应式: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反应式:

C6H12O6 2 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C6H12O6 2 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⑤无氧呼吸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有氧呼吸二、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的物质变化和场所不同。

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在冬季通过温室、大棚为农作物提供合适的温度;种植阴生植物要遮荫;通过合理密植、套种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对稻田举行定期排水,防止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腐烂;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

拓展:

① 热点:测定光合速率必须在光下进行,测定呼吸速率必须在暗中进行。

② 新疆哈密瓜较甜的原因是日照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③ 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减少呼吸消耗

(4)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篇6:高中生物细胞代谢知识点

1.原生质层的定义?(必修1模块第61页)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63页)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 w.w.w.k.s.5.u.c.o.m

质壁分离产生的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质壁分离产生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64页)

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4.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必修1模块第68页)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5.细胞膜上的糖被的作用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64页)

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6.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必修1模块第70—72页)

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包括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高中生物知识点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85个合集

《细胞的分化》高中生物评课稿

高中生物会考基本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性语句

高中生物基因遗传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衰老知识点(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中生物细胞衰老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