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momocxp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保护林木资源实施方案,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保护林木资源实施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保护林木资源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县林木资源管理保护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我乡林木资源保护管理,认真解决当前林木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乱砍滥伐林木,非法开采毁林、人为破坏林木及林网等突出问题,巩固绿化造林成果。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乡保护林木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县林木资源管理保护的通知》精神,按照“生态立县”,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对破坏森林资源共享源违法犯罪的专项打击和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我乡林木采伐、加大林木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保障。
二、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领导小组在林业站下设办公室,由负责日常工作。
三、目标任务
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保护林木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林木采伐,查处非法采石、开矿毁坏林木资源违法违纪案件,建立和完善打击防范,控制涉林违法犯罪工作机制,规范林木采伐。重点查处各类盗伐、滥伐林木行为;一是查处非法占用退耕还林地及宜林地;二是查处以采伐房前屋后、自留地林木为名无证采伐四旁林木和零星林木;三是查处少数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行动管理过程中因渎职失职或涉嫌非法利益格格局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和扰乱管理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四是查处个别村组以搞公益事业为名,少批多砍,甚至不批乱砍,大量采伐林木。实为谋取私利等违法违纪行为。整治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7月10日至20日),乡各相关村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专项整治行动,乡政府设立公布举报电话。通过各村喇叭利用早、晚农户空闲时间宣传,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深入村组召开普法座谈会,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林业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法律意识,以教育干部,震慑违法犯罪。
第二阶段:摸底排查阶段(7月21日至7月28日),对辖区范围内乱砍滥伐林木行为进行彻底的清理检查,注意收集群众反映强烈,尚未查处的案件,确立需要集中整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
第三阶段:集中查处阶段(7月29日至8月5日),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联合林政站集中查处各类林业案件,结拒不服从处理的一般林业行政案件和构成犯罪的林业刑事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阶段:建立和完善规范管理阶段(8月6日至15日),结合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分析查找问题根源,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和制度,制定村规民约等长效机制。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严格申请审批程序,严格采伐管理,坚持凭证采伐,依法运输。绝不充许无证采伐,或持证异地采伐,超树种、数量采伐,禁止无证收购或收购无证木材,非法加工或销售木材及其产品。
四、严肃工作纪律
全乡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强化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生态问题——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最紧迫问题,切实抓好整治行动的落实。对调查和群众举报的案件要认真查处,严禁以罚代法,以罚代刑;对工作不主动,不配合,推诿扯皮,通风报信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篇2: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办法全文
2016最新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办法(全文)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山东省森林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纳入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事业发展经费。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科学技术、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农业、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林木种质资源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对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六条 林木种质资源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
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因科学研究、良种选育、林木种质资源更新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依法报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应当明确保护利用的目标任务、保护利用区域、保护利用方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查清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型、分布和生长状况,并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档案。
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结果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目录,向社会推荐优异种质资源,并编制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建立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监测结果,对珍稀濒危等重要林木种质资源发布动态变化和预警信息。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护林木种质资源需要,组织收集乡土树种、主要造林树种等林木种质资源。
第十二条 因工程建设、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情况致使林木种质资源受到威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抢救性收集。对于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应当优先进行抢救性收集。
第十三条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应当根据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等方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和保护需要,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按照相关标准,对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鉴定。
第十四条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单位应当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及时更新和补充,保障林木种质资源安全。
第十五条 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循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防止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
篇3: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办法全文
关于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办法全文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山东省森林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遗传多样性资源和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森林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遗传材料。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纳入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事业发展经费。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科学技术、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农业、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林木种质资源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对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六条 林木种质资源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坏。
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因科学研究、良种选育、林木种质资源更新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依法报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应当明确保护利用的目标任务、保护利用区域、保护利用方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查清林木种质资源的类型、分布和生长状况,并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档案。
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结果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目录,向社会推荐优异种质资源,并编制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建立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监测结果,对珍稀濒危等重要林木种质资源发布动态变化和预警信息。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护林木种质资源需要,组织收集乡土树种、主要造林树种等林木种质资源。
第十二条 因工程建设、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等情况致使林木种质资源受到威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抢救性收集。对于珍稀濒危树种种质资源,应当优先进行抢救性收集。
第十三条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应当根据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等方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和保护需要,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保存林木种质资源。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按照相关标准,对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鉴定。
第十四条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单位应当对林木种质资源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及时更新和补充,保障林木种质资源安全。
第十五条 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循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防止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
因科学研究需要利用林木种质资源的,可以向林木种质资源库管理单位申请取得适量种质材料。获取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六条 从境外引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并自林木种质资源引进之日起1年之内,向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供适量的种质材料,经登记后移交林木种质资源库保存。
第十七条 对在林木种质资源收集、抢救性收集和保存等活动中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合理补偿。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全省林木种质资源信息,为林木种质资源信息交流和共享提供服务。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
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侵占、破坏林木种质资源,私自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阻挠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法律、法规未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罚:
(一)涉及经营活动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不涉及经营活动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制定和组织实施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未按规定采取保护措施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林木种质资源破坏的;
(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保护林木资源实施方案(合集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