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

时间:2024-01-13 03:41:10 作者:喵一声来听听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喵一声来听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

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

《何满子》

作者: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解】:

1、故国:指故乡。

2、君:指唐武宗。

【韵译】: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评析】:

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篇2:何满子,何满子张祜,何满子的意思,何满子赏析

何满子,何满子张祜,何满子的意思,何满子赏析 -诗词大全

何满子

作者:张祜  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释】 ①何满子:曲名。

②故国:故乡。 【译文】离开故乡三千里,在深宫里居住了二十年。唱了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在你面前。【赏析】这是一首宫怨诗,描述了宫人悲惨的'一生,反映了宫人生活的痛苦与悲伤。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使这首诗特别简括凝练、强烈有力。二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数字,使诗句特别精炼。

篇3:张祜——《何满子》

【年代】:唐

【作者】:张祜——《何满子》

【内容】: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作者】

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注释】:

何满子:曲名。

故国:指故乡。

君:指唐武宗。

【赏析】:

这首五绝又题作《宫词》。短短二十字,写宫人的悲苦,令人一唱三叹,感慨系之。诗中每一句都嵌着一个数字,句与句基本对偶,也是一个特色。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篇4:何满子,何满子张帖,何满子的意思,何满子赏析

何满子,何满子张帖,何满子的意思,何满子赏析 -诗词大全

何满子

作者:张帖  朝代:唐  体裁:五绝   古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篇5:张洁——《何满子》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文解释】

离开故乡三千里,在深宫里居住了二十年。唱了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在你面前。

【词语解释】

故国:故乡。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描述了宫人悲惨的一生,反映了宫人生活的痛苦与悲伤。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使这首诗特别简括凝练、强烈有力。二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数字,使诗句特别精炼。

篇6:《何满子》诗词鉴赏

[唐]毛熙震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纯思难平。

曲栏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深院空间燕语,满院闲落花轻。

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

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

注释:

【1】芳菲:本指繁茂的花草,这里用以喻美好的青春。刘禹锡《春日书怀》诗:“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暗度——暗暗过去。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春思。

词分两片而意分三层。第一层是感慨直抒:第一句用“芳菲”喻美好的青春,前面修饰以“寂寞”,后补之以“暗度”,虚耗青春的感叹凝聚笔端;第二句意义与第一句平列,但角度不同,是惊叹年华如箭,离去极速,去而不返。三、四两句是前两句的伸展,时日空过,旧欢难寻,缅想无穷,春思愈增。第二层即上片结尾二句与下片开头二句,是写景:曲槛垂柳,小窗弦断,深院燕语,满国落花,也是关合起句,以景传情。写景中着“弦断”、着“空闻”、着“闲落”,春思慵倦之情全出。第三层又转入抒情,第一层的感慨是从泛写来,这一层则是从具体的“长日愁生”、“夕阳孤梦”抒写其“无限伤情”。

篇7:何满子故国三千里翻译赏析

何满子故国三千里翻译赏析

《何满子·故国三千里》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祜。古诗全文如下: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翻译】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鉴赏】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篇8:何满子,何满子尹鹗,何满子的意思,何满子赏析

何满子,何满子尹鹗,何满子的意思,何满子赏析 -诗词大全

何满子

作者:尹鹗  朝代:唐  体裁:词   云雨常陪胜会,笙歌惯逐闲游。锦里风光应占,

玉鞭金勒骅骝。戴月潜穿深曲,和香醉脱轻裘。

方喜正同鸳帐,又言将往皇州。每忆良宵公子伴,

梦魂长挂红楼。欲表伤离情味,丁香结在心头。

篇9:张祜的诗词《隋堤怀古》赏析

《隋堤怀古》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赏析

站在隋堤上,昔日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如在目前。“锦帆东去不归日”又与陆楫《古今说海》卷一二二《炀帝开河记》所描述的“舳舻相继,接连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情形相印照,淫逸之行以致国破家亡引起诗人痛斥抨击。“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又以嘲讽的口吻慨叹霸业成空,朝代不断更替,对事业的败亡表露一种无可奈何的追悼。然而诗人不只是追悼,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帝王已经踏上古朝的覆辙,为当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而忧心不已。在中晚唐的帝王中,除去文宗李昂还有一些去奢从俭的图治之意,其余的帝王大多如南朝的风流天子一样,生活腐化,荒淫无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声色犬马等现实享乐之中。所以张祜面对如此让人心忧的现实,不堪回首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江都宫中这一悲惨历史。无奈此时诗人不过是一介草民,人贱言微,无力回天,根本不可能力挽狂澜拯救衰世,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只能化为声声无奈的叹息、深深的哀虑,只能“空悲绿树烟”。

何焯曾评论李商隐《隋宫》其二“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说“借锦帆事点化,得水陆绎骚,民不堪命之状,如在目前。”此一评论用于评论张祜《隋堤怀古》同样准确,切中肯綮。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深藏而愈显。由此看来,张祜不仅仅对历史的兴亡特别关注,也不仅仅只有对现实的担忧,更有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面对遗址陈迹不只是慨叹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责备,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的一些社会政治状况,并为当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灭亡的深渊而忧心忡忡,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

扩展阅读:张祜的人物生平

张祜,唐代清河人,他为人清高,就称自己为处士。张祜颇有诗才,他的知心朋友都是当时的杰出人物。然而可他却不习科举文章。在元和至长庆年间,张祜深受令狐楚器重,令狐楚任天平军节度使时,亲自起草奏章荐举张祜,把张祜的三百首诗献给朝廷。令狐楚的奏章大意说:“凡作五言诗,应包含六艺。如今人多文笔放诞。诗坛没有宗师。张祜多年流落江湖,很久以来精于诗赋。他钻研深入用心良苦,搜求意象功力很深,受到同辈诗人推崇,诗赋风格罕有人比。谨此请人抄写其诗作,到光顺门进献,乞望皇上交给中书省、门下省办理。”张祜到京城,正值元稹号称心机深陷难测,在朝廷里权势很大,皇上于是把元稹召来,问他张祜的诗写得好不好。元稹说:“张祜的诗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会像他那么写。若奖赏他太过分,恐怕会影响陛下的风俗教化。”皇上听了点点头。就这样,张祜寂寞归乡。张祜于是寓居淮南。

当时杜牧当度支使,待张祜十分优厚,杜牧有一首诗赠给张祜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张祜作诗常反复吟诵,雕琢字句,妻子儿女每次叫他他都不应,说:“我正要口里生花,难道还顾得上你们吗?”张祜生性喜爱山水,游览了许多有名的佛寺,例如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苏州的灵岩寺、楞伽寺,常州的惠山寺、善权寺、润州的甘露寺、招隐寺,所到之处往往题诗作赋。张祜曾谒见淮南节度使李绅相公,张祜自称为“钓鳌客”。李绅觉得不同寻常,就问:“你钓鳌用什么做鱼竿?”张祜说:“用彩虹。”“用什么做鱼钩?”回答说:“用弯曲的新月。”又问:“用什么做鱼饵?”回答说:“用短李相公做鱼饵。”李绅觉得张祜气势雄壮,就赠给他很多礼物让他走了。张祜当初经过广陵,写诗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年间,他果然死在丹阳隐居之地,据说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扩展阅读:张祜的诗集作品摘抄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宫词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游天台山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

名从乾取象,位与坤作辅。鸾鹤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补。视听出尘埃,处高心渐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华盖尖,赤日云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见山脚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态,恐动非自主。控鹄大梦中,坐觉身栩栩。

东溟子时月,却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缕。

石梁屹横架,万仞青壁竖。却瞰赤城颠,势来如刀弩。

盘松国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攒三,突兀傍耸五。

空崖绝凡路,痴立麋与麈。邈峻极天门,觑深窥地户。

金庭路非远,徒步将欲举。身乐道家流,敦儒若一矩。

行寻白云叟,礼象登峻宇。佛窟绕杉岚,仙坛半榛莽。

悬崖与飞瀑,险喷难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门双阙拄。

琼台下昏侧,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乡,前劳何足数。

送蜀客

楚客去岷江,西南指天末。平生不达意,万里船一发。

行行三峡夜,十二峰顶月。哀猿别曾林,忽忽声断咽。

嘉陵水初涨,岩岭耗积雪。不妨高唐云,却藉宋玉说。

峨眉远凝黛,脚底谷洞穴。锦城昼氲氲,锦水春活活。

成都滞游地,酒客须醉杀。莫恋卓家垆,相如已屑屑。

团扇郎

白团扇,今来此去捐。愿得入郎手,团圆郎眼前。

涢川寺路

日沉西涧阴,远驱愁突兀。

烟苔湿凝地,露竹光滴月。

时见一僧来,脚边云勃勃。

西江行

日下西塞山,南来洞庭客。

晴空一鸟渡,万里秋江碧。

惆怅异乡人,偶言空脉脉。

夜雨

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

始从寒瓦中,淅沥断人肠。

愁肠方九回,寂寂夜未央。

秋晚途中作

落日驰车道,秋郊思不胜。

水云遥断绪,山日半衔棱。

远吠邻村处,计想羡他能。

拔蒲歌

拔蒲来,领郎镜湖边。

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

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车遥遥

东方昽昽车轧轧,地色不分新去辙。

闺门半掩窗半空,斑斑枕花残泪红。

君心若车千万转,妾身如辙遗渐远。

碧川迢迢山宛宛,马蹄在耳轮在眼。

桑间女儿情不浅,莫道野蚕能作茧。

捉搦歌

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洛阳大道徒自直。

女子心在婆舍侧,呜呜笼鸟触四隅。

养男男娶妇,养女女嫁夫。

阿婆六十翁七十,不知女子长日泣,

从他嫁去无悒悒。

雁门太守行

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踏沙人似鬼。

灯前拭泪试香裘,长引一声残漏子。

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

闺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

雁门山边骨成灰。

思归引

重重作闺清旦鐍,两耳深声长不彻。

深宫坐愁百年身,一片玉中生愤血。

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故乡不归谁共穴,石上作蒲蒲九节。

司马相如琴歌

凤兮凤兮非无皇,山重水阔不可量。

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雉朝飞操

朝阳陇东泛暖景,双啄双飞双顾影。

朱冠锦襦聊日整,漠漠雾中如衣褧。

伤心卢女弦,七十老翁长独眠。

雄飞在草雌在田,衷肠结愤气呵天。

圣人在上心不偏,翁得女妻甚可怜。

观徐州李司空猎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篇10:元稹《何满子歌》赏析

元稹《何满子歌》赏析

《何满子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

【鉴赏】

太和中,文宗於内殿看牡丹,翘足赁阑,忽吟舒元舆牡丹赋云:“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吟罢方省元舆词,不觉叹息良久,泣下沾襟。时有宫人沈翘者,为舞何满子,调声风态,率皆宛转。曲罢赐金臂环,即问其从来。翘曰:“妾本吴元济之伎女,元济败,因以声得为宫人。”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犀槌即响犀也。方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架则云檀香也,文彩若支霞之状,芳馥著人,弥月不散,制度精妙,非中国所有。因令阿翘奏凉州曲,音韵清越,听者无不凄然,谓之天上乐。乃选内人与阿翘为弟焉。

拓展:

元稹主要成就

官场

校书郎

贞元十九年,元稹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

左拾遗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四月,元稹、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稹、白居易同及第,元稹授左拾遗,因锋芒毕露,上书直言,九月贬为河南县尉。[20]

监察御史

元和四年(公元8),三十一岁的元稹被提拔为监察御史。第二年春,奉命出使剑南东川。

文学

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其四)、《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夜池》、《感逝(浙东)》、《晚春》、《靖安穷居》、《送致用》、《宿石矶》、《夜坐》、《雪天》、《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织妇词》、《夜别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县界)》、《白衣裳二首》、《鱼中素》、《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一至七言诗》等,其中《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很广,尤其是《离思五首》(其四)这一首极负盛名。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而《遣悲怀三首》表达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写得悲气袭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泪,其中第二首的结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世所熟诵。微之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

篇11:张耒《风流子》诗词翻译赏析

张耒《风流子》诗词翻译赏析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译文]芳草含情,延伸到天际,牵动离人的忧愁。斜阳无语,鸿雁横渡南浦,我在西楼久久伫立。

[出自]北宋  张耒 《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注释:

亭皋:水边平地。

捣衣:在砧石上捶洗衣服。

庾肠:指庾信愁肠。庾信流寓北周,作《哀江南赋》以述思乡之苦。南朝庾信初仕梁,使西魏被留北方,时常思念故乡,多在诗文中表达。后以此典泛指愁肠。

潘鬓:西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二毛,指头发黑白二色相间。后以“潘鬓”指早生白发或早衰易老。

谩:不经意。 谩簪:随意的簪上(菊花)。

锦字:妻子或情人的书信。《晋书》卷九十六载:苻坚时秦州刺史窦}舀被流放,其妻苏氏思念丈夫,“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香笺锦字:珍贵的书信。

青鸟:神话中西王母的使者,后人因称使者为青鸟。

译文:

树叶纷纷飘落在水平地上,重阳将近,又是妇女为亲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怎奈我像庾信那样在他乡羁留,满腹愁绪,双鬓渐白。轻慢地把菊花插在头上,恐怕那菊花也会感到羞辱吧。天色已晚,遥望楚天,一直望到水气笼罩的白苹尽头,一直望到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芳草含情,延伸到天际,牵动离人的忧愁。斜阳无语,鸿雁横渡南浦,我在西楼久久伫立。

不知伊人是否安康?虽然有书信和题诗,可是两地渺远,无从寄送。碧云已合而伊人未至,青鸟杳然而音书全无。伊人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么也无法停止这相思之愁。情到深处,无从诉说,不如交付给东去的江流。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这几句大意是:芳草似有情意,夕阳默默无语,雁从南浦横空飞过,人在西楼独倚。

这是状写离愁的千古名句。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每一种景物都蕴含着深深的离愁。芳草有情,追随游子远行天涯,闺中人却不得相伴;夕阳斜照着楼头凝望终日的思妇,同情她内心的忧伤,却无语可以告慰;雁从送别的南浦横空而去,带不走思妇愁苦的心声;人在西楼伫立倚望,望断芳草天涯,不见行人何处。此时此地,真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见温庭筠《望江南》)。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几句表现得非常典型,写离愁可以化用。

赏析:

此词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的情怀。《餐樱庑词话》评此词云:“张之潜《风流子》:”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景语亦复寻常,惟用过拍,即此顿住,便觉老发浑成。换头:”玉容知安否?‘融景入情,力量甚大。此等句有力量,非深于词,不能知也’香笺‘至’沉浮‘,微嫌近滑,幸’风前‘四句,深婉入情,为之补救;而’芳心‘、’翠眉‘,又稍稍刷色。下云:“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盖至是不能用质语为结束矣”。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地点、时令,流露出思乡之意。“木叶”,即树叶。“亭皋”,即水边平地。“木叶”、“捣衣”和“重阳”连用,意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夫妻间两地相思之情愈益浓厚。这是因为:重阳节是人们登高饮酒的日了,有亲人外,不免互相思念:“捣衣”,常用以表现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九月换季之时,家家准备寒衣,这时,“捣衣”更容易引起思妇对游子痛苦的思念,游子也容易由此联想到妻子的恩爱。接下来四句,写思家之苦。“庚肠”,化用庚信羁旅北地而不忘家国的典故,指思乡的愁肠。“潘鬓”,化用西晋文学家潘岳“三十有二,始见二毛”的典故,指中年鬓发初白。此四句谓由于忧伤深重,鬓衰将不胜簪。上片结末七句,均以景寓情,抒写离别相思之情。“白苹”,“红蓼”,都易使人想起离家之苦,故云“芳草有情”。“夕阳无语”,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词人对游子思妇离别之苦的`同情。“雁横南浦”,因物兴感,言雁届时即归,而人分离后却不能归去。“人倚西楼”,点出游子登眺之处。

过片点明所思之人为“玉容”——思妇,揭示词旨所。“香笺”四句,写游子对闺中人的怀想。接下来四句,转以想像之笔,设想妻子怀念游子时的痛苦情状,表达了游子对妻子深挚的爱情和痛苦的思恋。

结尾两句,以质语收束全篇,言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反而愈益愁苦,倒不如把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

纵观全词,可见“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确乎以抒情见长。

赏析二:

这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词。上片落笔写景,首先点明季节。“木叶亭皋下”三句,写时近重阳,树叶纷纷飘落到平荡的水边地上,又是妇女为亲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这里“木叶”即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世常以此写秋景,兼写乡思。“亭皋”指水边平地。“重阳”即阴历九月九日;古时风俗,人们常在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有亲友在外,届时不免互相思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捣衣”,古代妇女于秋季渐寒时,在砧石上捶打寒衣以备寄送远方的亲人过冬。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沈佺期《独不见》亦云:“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这种“捣衣”之声,最易引起闺中少妇对远方征人的痛苦思念。而远行之人也容易因此想到妻子在家为自己捣衣的情景,既感到痛苦又温暖。这里“木叶”“捣衣”连用,不仅写出了深秋特有的景色,为全词烘托出萧瑟凄清的背景,而且为下面的词意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这数句又紧承起句,意思说,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现于鬓角,再轻慢地把黄菊插在头发上,那菊花也该感到羞辱吧。这里“庾肠”,即庾信的愁肠。庾信本为南朝时梁朝的官员,因出使西魏被留,羁旅北地,故常思念祖国和家乡。其《哀江南赋》序云:“不无危苦之词,惟以悲哀为主。”后人常以“庾愁”代指思乡之心。“潘鬓”,即潘岳的斑鬓。潘岳为西晋文学家,貌美而早衰,其《秋兴赋·序》云:“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为中年鬓发斑白的代词。这里词人以“潘鬓”自喻身心渐衰之貌。词人由于忧伤,鬓衰将不胜簪,故云:“谩簪黄菊,花也应羞。”以此反衬出暮感的深沉、乡愁的浓烈。

“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在写景中寓离别相思之意。心中既然充满乡愁暮感,所以不仅遥望楚天的晚空,一直望到水气缭绕的白蘋尽头,一直望到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白蘋”,水中浮草,因其随波漂流,容易引起游子产生离家漂泊的伤感。

“红蓼”,生于水中者名泽蓼或水蓼,开浅红色小花,叶味辛香。词人是淮阳人,所以,遥望楚天,思乡之念便在不言中了;再加两点染,则把他乡愁之深烘托出来了。这里虽纯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意在言外。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数句紧承“白蘋”“红蓼”两句而来,含着情意的芳草,默默无语的夕阳,横渡南面水滨的大雁,是词人所望到的,但却没有望到故乡,在这种望而不得的情况下,他只好倚着西楼心往神驰了。这几句写景,将词人遥望故乡而不得的执着深情又推进了一层,词意含蓄,画面完整,真所谓“物以情观,情以物见”了。“人倚西楼”点出游子登眺之处,交代了“楚天晚”至“雁横南浦”六句都是极目之所见;由所见而引起所感,因而所见之景物都似有了人的感情。

下片换头“玉容知安否?”点明所思之人,揭示了词旨所在,使上片所写种种情景明朗化。这句“玉容”,极言容貌之美如花似玉,这儿即指倚楼遥思的对象。“知安否?”曲尽对遥思对象的关切和挂念,由此而引起下面相思的倾诉、深情的抒发。

“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意谓书信和题诗,由于两地渺远而无法见寄,徒然地怨那晴云分离,使者隐没。这里“香笺”,即美好的书札;“锦字”,织锦上的字。晋代窦滔以罪徙流沙,其妻苏蕙,因思念丈夫,织绵为《回文旋图诗》以寄,后世常以此指妻子寄书丈夫,表达相思之情。“青鸟”,传说西王母饲养的鸟,能传递信息,后世常以此指传信的使者。“碧云”,江淹《休上人怨别》诗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之句,这里借以写对于闺中人的怀思。由于香笺锦字,两处悠悠,碧云已合而佳人未来,青鸟杳然而音书全无。词人于此以铺叙写法表达两地分居、不见来信的怅怨,愈加显出“知安否”所包含的深沉挂念的分量。

“向风前懊恼”四句,转以想象之笔,设想妻子思念自己时的痛苦情状。他想象妻子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能止得住那百无聊赖的愁思呢?写对方思念自己,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妻子深挚的爱情与痛苦的思念。这种诗词常用的手法,比较容易使读者感到生动亲切。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用质语绾合全篇。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愈加愁苦,倒不如将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毛滂《惜分飞》曾云:“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构思、手法与此相同。(池万兴)

何满子古诗

张子耀诗词欣赏

笙,笙张祜,笙的意思,笙赏析

集灵台,集灵台张祜,集灵台的意思,集灵台赏析

登金山寺,登金山寺张祜,登金山寺的意思,登金山寺赏析

洞房燕,洞房燕张祜,洞房燕的意思,洞房燕赏析

诗词赏析:陶渊明《命子》

织鸟,织鸟张何,织鸟的意思,织鸟赏析

感河上兵,感河上兵张祜,感河上兵的意思,感河上兵赏析

张祜《宫词》鉴赏

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共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