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耀诗词欣赏

时间:2024-10-07 03:39:59 作者:gigigao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gigiga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张子耀诗词欣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张子耀诗词欣赏,欢迎参阅。

篇1:张子耀诗词欣赏

张子耀诗词欣赏

七律中秋月

日月经天又一秋,江河行地不停流。

风轻云淡中秋至,山朗禾黄素月柔。

村舍炊烟腾瑞气,佳肴美酒满金瓯。

举头仰望婵娟貌,惟愿祥和万古庥。

七律垂钓

秋风湖水碧云天,杨柳青蒲锦浪延。

苍鹭低飞旋紫燕,白帆高挂打渔船。

伞花各色排边岸,钓者扬竿向浩渊。

忧虑愁思皆散去,心神贯注在烟川。

阮郎归小草

花春意气正昂扬,青云平步量。

秋风横扫叶儿黄,霜临小草伤。

待呵护,避锋芒,皇天厚土藏。

雪冰融解得琼浆,来年又绿香。

阮郎归暮晚独游

清风明月水溪边,娉婷双蒂连。

藕花深处锦鸳眠,多情话语欢。

又明月,似当年,欲歌已忘言。

秋花黄叶逐飞烟,桥横独自闲。

阮郎归惜时

江河东逝日西沉,光阴无处寻。

花飞春尽夏秋临,人生体味深。

沧桑变,应驰骎,惜时如惜金。

日新月异大风吟,诗书百业忱。

篇2:周耀诗词原文欣赏

与伴悦车行,沿途溪水清。

农家热情撒,杨柳岸边迎。

蝴蝶临花舞,林莺唤伴鸣。

和谐天地共,喜幸话升平。

篇3:周耀诗词原文欣赏

山水相间,茂林葱郁,涌泉清澈。彩蝶蜻蜓紧追随,赏无限光和物。

鲜景清源尘移绝,揽青峰千迭。待到梅花盛开时,衬群卉辉新月。

篇4:周耀诗词原文欣赏

花飞雨洒,思绪随风化。

净欲清心挥笔画,常乐知足无价。

平平淡淡才真,心怀坦荡居珍。

莫笑前程如梦,柔情豪气一身。

周耀 甘肃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家联谊会理事。甘肃徽县政协工作。邮编

篇5:周耀诗词原文欣赏

龙潭湖

游舟随波转,玉栏岸树葱。

雁飞千点雪,莲动一湖风。

龙腾天地辉,潭映日月明。

丽岛歌舞昇,倾倒游客心。

怀念书贤友

岁月蹉跎过,心事醉狂歌。

闲看青云起,相思感慨多。

驾鹤友归去,念君心难磨。

幸福宜珍惜,海平不杨波。

留守老人

假日临村遛,山水画里游。

白头老妪翁,撑家不犯愁。

高崖拾柴火,碧水敢荡舟。

锄禾日当午,扶犁跟牛走。

轻鞭赶鹅鸭,重声挥羊头。

收割汗湿衣,丰收心和柔。

精心喂养孙,尽解子女忧。

暖阳通情意,聊慰白头人。

雪景寻诗

岭高严冬寒,寻诗日往还。

四周雪皑皑,一路水潺潺。

和韵鸟声脆,宜人阳光暖。

困歇看云天,灵感热心源。

老妪放牧

牧鞭轻甩赶流霞,山歌唱开芳草花。

岁月泡甜致富路,归家急炊精神佳。

篇6:周耀诗词原文欣赏

1、识诗盟缔

天下神游美景收,徜徉诗海显风流。

龙飞凤舞诗盟缔,和韵清幽馨陆洲。

2、石马槽

新楼颓景泪沾襟,铁马金戈意气钦。

最恨无情东逝水,空留石槽对天赢。

3、悦游清溪

与伴悦车行,沿途溪水清。

农家热情撒,杨柳岸边迎。

蝴蝶临花舞,林莺唤伴鸣。

和谐天地共,喜幸话升平。

4、仙人掌

荒漠悦立家,风沙洗俱发。

满身皆长刺,迎夏开鲜花。

5、留春令 山野林趣

山水相间,茂林葱郁,涌泉清澈。彩蝶蜻蜓紧追随,赏无限光和物。

鲜景清源尘移绝,揽青峰千迭。待到梅花盛开时,衬群卉辉新月。

篇7:水调歌头 游颍西湖感怀 张子耀

观光春日景,赏水颍西湖。

渔舟帆影,双岸红紫柳荷姝。

上朔千年赵宋,墨客骚人画赋,多颂颍明珠。

雌雄两西子,功誉有欧苏。

沧桑变,人间换,物情殊。

良辰美景,不见农稼等闲娱。

山水古今相像,民意官心失合,更待鼓和呼。

谁解醉翁意,百姓共欢愉。

①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

②姝:美丽,美好。

③赵宋:即宋朝。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正式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④颍明珠:喻指阜阳颍州西湖。

⑤雌雄两西子,功誉有欧苏:两西子,指杭州西湖与阜阳颍州西湖。在宋朝时期,中国有七大西湖,其中颖州西湖,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三大西湖最为出名,且以颍州西湖面积最大,风景最优。 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颍州西湖在古代确为天下西湖之冠。功誉,功绩和声誉。欧苏,指欧阳修与苏东坡。二人皆在颍州做过知府,欧阳修退休终老与此。

⑥农稼:指农业生产。等闲:指寻常的人。娱:快乐或使人快乐。

⑦醉翁意:指欧阳修“与民同乐”平民意识,见《醉翁亭记》。

篇8:水调歌头 游颍西湖感怀 张子耀

长梦八万里,鸿志九重霄。

鲲鹏张翼,海运天下污尘消。

铁马冰河挥剑,魔鬼豺狼歼灭,禹域起笙箫。

田丰楼高耸,民裕国更娇。

廉颇老,启来者,竞英翘。

善诚相继,贤圣一卷理今朝。

切莫时光空度,只要致知物外,立命子孙教。

龙虎皆骄傲,鸾凤占金鳌。

注:

禹域:古代地域划分称呼,古代传说禹平水土,划分九州,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因称中国为禹域。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英翘:指杰出的人物。

贤圣: 贤,即善和之意,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卷:圣贤之书。

致知:达到完善的理解。

物外:谓超越世间事物,而达于最高境界。

立命:修身养性以奉天命。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金鳌:比喻地位高贵者。

篇9:张耒《风流子》诗词翻译赏析

张耒《风流子》诗词翻译赏析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译文]芳草含情,延伸到天际,牵动离人的忧愁。斜阳无语,鸿雁横渡南浦,我在西楼久久伫立。

[出自]北宋  张耒 《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注释:

亭皋:水边平地。

捣衣:在砧石上捶洗衣服。

庾肠:指庾信愁肠。庾信流寓北周,作《哀江南赋》以述思乡之苦。南朝庾信初仕梁,使西魏被留北方,时常思念故乡,多在诗文中表达。后以此典泛指愁肠。

潘鬓:西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二毛,指头发黑白二色相间。后以“潘鬓”指早生白发或早衰易老。

谩:不经意。 谩簪:随意的簪上(菊花)。

锦字:妻子或情人的书信。《晋书》卷九十六载:苻坚时秦州刺史窦}舀被流放,其妻苏氏思念丈夫,“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香笺锦字:珍贵的书信。

青鸟:神话中西王母的使者,后人因称使者为青鸟。

译文:

树叶纷纷飘落在水平地上,重阳将近,又是妇女为亲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怎奈我像庾信那样在他乡羁留,满腹愁绪,双鬓渐白。轻慢地把菊花插在头上,恐怕那菊花也会感到羞辱吧。天色已晚,遥望楚天,一直望到水气笼罩的白苹尽头,一直望到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芳草含情,延伸到天际,牵动离人的忧愁。斜阳无语,鸿雁横渡南浦,我在西楼久久伫立。

不知伊人是否安康?虽然有书信和题诗,可是两地渺远,无从寄送。碧云已合而伊人未至,青鸟杳然而音书全无。伊人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么也无法停止这相思之愁。情到深处,无从诉说,不如交付给东去的江流。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这几句大意是:芳草似有情意,夕阳默默无语,雁从南浦横空飞过,人在西楼独倚。

这是状写离愁的千古名句。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每一种景物都蕴含着深深的离愁。芳草有情,追随游子远行天涯,闺中人却不得相伴;夕阳斜照着楼头凝望终日的思妇,同情她内心的忧伤,却无语可以告慰;雁从送别的南浦横空而去,带不走思妇愁苦的心声;人在西楼伫立倚望,望断芳草天涯,不见行人何处。此时此地,真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见温庭筠《望江南》)。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几句表现得非常典型,写离愁可以化用。

赏析:

此词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的情怀。《餐樱庑词话》评此词云:“张之潜《风流子》:”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景语亦复寻常,惟用过拍,即此顿住,便觉老发浑成。换头:”玉容知安否?‘融景入情,力量甚大。此等句有力量,非深于词,不能知也’香笺‘至’沉浮‘,微嫌近滑,幸’风前‘四句,深婉入情,为之补救;而’芳心‘、’翠眉‘,又稍稍刷色。下云:“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盖至是不能用质语为结束矣”。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地点、时令,流露出思乡之意。“木叶”,即树叶。“亭皋”,即水边平地。“木叶”、“捣衣”和“重阳”连用,意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夫妻间两地相思之情愈益浓厚。这是因为:重阳节是人们登高饮酒的日了,有亲人外,不免互相思念:“捣衣”,常用以表现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九月换季之时,家家准备寒衣,这时,“捣衣”更容易引起思妇对游子痛苦的思念,游子也容易由此联想到妻子的恩爱。接下来四句,写思家之苦。“庚肠”,化用庚信羁旅北地而不忘家国的典故,指思乡的愁肠。“潘鬓”,化用西晋文学家潘岳“三十有二,始见二毛”的典故,指中年鬓发初白。此四句谓由于忧伤深重,鬓衰将不胜簪。上片结末七句,均以景寓情,抒写离别相思之情。“白苹”,“红蓼”,都易使人想起离家之苦,故云“芳草有情”。“夕阳无语”,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词人对游子思妇离别之苦的`同情。“雁横南浦”,因物兴感,言雁届时即归,而人分离后却不能归去。“人倚西楼”,点出游子登眺之处。

过片点明所思之人为“玉容”——思妇,揭示词旨所。“香笺”四句,写游子对闺中人的怀想。接下来四句,转以想像之笔,设想妻子怀念游子时的痛苦情状,表达了游子对妻子深挚的爱情和痛苦的思恋。

结尾两句,以质语收束全篇,言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反而愈益愁苦,倒不如把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

纵观全词,可见“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确乎以抒情见长。

赏析二:

这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词。上片落笔写景,首先点明季节。“木叶亭皋下”三句,写时近重阳,树叶纷纷飘落到平荡的水边地上,又是妇女为亲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这里“木叶”即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世常以此写秋景,兼写乡思。“亭皋”指水边平地。“重阳”即阴历九月九日;古时风俗,人们常在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有亲友在外,届时不免互相思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捣衣”,古代妇女于秋季渐寒时,在砧石上捶打寒衣以备寄送远方的亲人过冬。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沈佺期《独不见》亦云:“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这种“捣衣”之声,最易引起闺中少妇对远方征人的痛苦思念。而远行之人也容易因此想到妻子在家为自己捣衣的情景,既感到痛苦又温暖。这里“木叶”“捣衣”连用,不仅写出了深秋特有的景色,为全词烘托出萧瑟凄清的背景,而且为下面的词意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这数句又紧承起句,意思说,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现于鬓角,再轻慢地把黄菊插在头发上,那菊花也该感到羞辱吧。这里“庾肠”,即庾信的愁肠。庾信本为南朝时梁朝的官员,因出使西魏被留,羁旅北地,故常思念祖国和家乡。其《哀江南赋》序云:“不无危苦之词,惟以悲哀为主。”后人常以“庾愁”代指思乡之心。“潘鬓”,即潘岳的斑鬓。潘岳为西晋文学家,貌美而早衰,其《秋兴赋·序》云:“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为中年鬓发斑白的代词。这里词人以“潘鬓”自喻身心渐衰之貌。词人由于忧伤,鬓衰将不胜簪,故云:“谩簪黄菊,花也应羞。”以此反衬出暮感的深沉、乡愁的浓烈。

“楚天晚,白蘋烟尽处,红蓼水边头。”在写景中寓离别相思之意。心中既然充满乡愁暮感,所以不仅遥望楚天的晚空,一直望到水气缭绕的白蘋尽头,一直望到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白蘋”,水中浮草,因其随波漂流,容易引起游子产生离家漂泊的伤感。

“红蓼”,生于水中者名泽蓼或水蓼,开浅红色小花,叶味辛香。词人是淮阳人,所以,遥望楚天,思乡之念便在不言中了;再加两点染,则把他乡愁之深烘托出来了。这里虽纯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意在言外。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数句紧承“白蘋”“红蓼”两句而来,含着情意的芳草,默默无语的夕阳,横渡南面水滨的大雁,是词人所望到的,但却没有望到故乡,在这种望而不得的情况下,他只好倚着西楼心往神驰了。这几句写景,将词人遥望故乡而不得的执着深情又推进了一层,词意含蓄,画面完整,真所谓“物以情观,情以物见”了。“人倚西楼”点出游子登眺之处,交代了“楚天晚”至“雁横南浦”六句都是极目之所见;由所见而引起所感,因而所见之景物都似有了人的感情。

下片换头“玉容知安否?”点明所思之人,揭示了词旨所在,使上片所写种种情景明朗化。这句“玉容”,极言容貌之美如花似玉,这儿即指倚楼遥思的对象。“知安否?”曲尽对遥思对象的关切和挂念,由此而引起下面相思的倾诉、深情的抒发。

“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意谓书信和题诗,由于两地渺远而无法见寄,徒然地怨那晴云分离,使者隐没。这里“香笺”,即美好的书札;“锦字”,织锦上的字。晋代窦滔以罪徙流沙,其妻苏蕙,因思念丈夫,织绵为《回文旋图诗》以寄,后世常以此指妻子寄书丈夫,表达相思之情。“青鸟”,传说西王母饲养的鸟,能传递信息,后世常以此指传信的使者。“碧云”,江淹《休上人怨别》诗有“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之句,这里借以写对于闺中人的怀思。由于香笺锦字,两处悠悠,碧云已合而佳人未来,青鸟杳然而音书全无。词人于此以铺叙写法表达两地分居、不见来信的怅怨,愈加显出“知安否”所包含的深沉挂念的分量。

“向风前懊恼”四句,转以想象之笔,设想妻子思念自己时的痛苦情状。他想象妻子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能止得住那百无聊赖的愁思呢?写对方思念自己,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妻子深挚的爱情与痛苦的思念。这种诗词常用的手法,比较容易使读者感到生动亲切。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用质语绾合全篇。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愈加愁苦,倒不如将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毛滂《惜分飞》曾云:“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构思、手法与此相同。(池万兴)

篇10: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

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

《何满子》

作者: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解】:

1、故国:指故乡。

2、君:指唐武宗。

【韵译】: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评析】:

这是一首短小的宫怨诗。首句写宫女离家遥远;二句写入宫多年;三句写悲愤到达极点;四句写君前落泪以示抗议。一般宫怨诗多写宫女失宠或不得幸之苦,而此诗却一反其俗,写在君前挥泪怨恨,还一个被夺去幸福与自由的女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独到之所在。

全诗只用了“落”字一个动词。其他全部以名词组成,因而显得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又每句嵌入数目字,把事件表达得清晰而明确。

张祜的何满子诗词赏析

古韵诗词欣赏

《秋天》诗词欣赏

辛弃疾诗词欣赏

经典诗歌诗词阅读欣赏

长调古韵诗词欣赏

中秋节的诗词欣赏

古代优美诗词欣赏

诗词赏析:陶渊明《命子》

The Snow Man-英文诗词欣赏

张子耀诗词欣赏(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张子耀诗词欣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